登陆注册
14915900000049

第49章 爬满虱子的“盛世”绸缎(3)

此时的美国刚刚结束了历时8年的独立战争,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这一事件又与那家著名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有关。早在177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游说英国政府,成为英国在北美地区的利益总代理人,它获得了销售中国茶叶的专利权,禁止殖民地商人贩卖“私茶”。这一法令引起北美民众的愤怒,终于引爆了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这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美国宣布独立后,英国为了报复,取消了美国在英帝国范围内所享有的一切贸易优惠,禁止美国船只进入英国的主要海外市场。

为了扩大贸易,特别是出于对茶叶的市场需求,美国人不得不到远东来碰碰运气。“中国皇后号”载来了40多吨棉花、铅、胡椒和皮货,它受到了十三行商人的欢迎,4个月后回程时,装走了数百吨茶叶、40多吨瓷器,以及丝织品、漆器、南京紫花布和福建肉桂等。

它的首航成功,在北美地区引起了轰动,船上的货物被抢购一空,连开国总统华盛顿也专程前去挑货,购买了一只绘有飞龙图案的茶壶,据计算,此次远航为船主带来了3万美元的利润,获利率高达15倍。美国国会兴奋地认为,“中国贸易可能开辟一条美国财富的巨大发展道路”。纽约的报纸对这次航行进行了详尽的长篇报道,它记录道,在那些日子里,美国人的“一切谈话,都是以中国贸易为主题”,“每一个沿着海湾的村落,只要有能容5个美国人的单桅帆船,都在计划到广州去”。

两年后,美国国会正式任命了第一位驻广州领事,他就是“中国皇后号”的货物经理山茂召,很快,一个名叫广元行的美国商馆也在珠江边的夷馆区开张了。从此,一条新的贸易通道被打开了,数以百计的、大大小小的木帆船往来于两大洋之间,其中吨位最轻的“实验号”竟只有84吨,以至于到了广州后,没有人相信它来自1.13万海里外的地球另一端,美国人的冒险精神可见一斑。

对于北美的商人来说,在很长的时间里,广州的英文名称——Canton成了财富的代名词,在1789年,马萨诸塞州东部福克县的一个小镇被命名为广州镇,乔治·斯蒂华特在一本研究美国地名的著作中提到,在美国23个州里,都有以Canton命名的城镇或乡村。

从1786年到1833年,美国来华的商船达到1004艘,仅次于英国,成为对华贸易的第二大国。

发生在18世纪中国东南沿海的这些故事,最生动地呈现出一个伟大的事实: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已经在地平线的远端露出了壮丽的桅杆,世界被贸易“绑在了一起”,正如詹姆斯·沃森在《大英百科全书》中对全球化所下的定义:“日常生活的经验,经由物品与理念的传播,最终在全世界形成一个标准化文化表达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的黎明年代,东方的中国无疑处在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上,它有无以替代的成瘾性商品——茶叶,有制作精美的丝绸和瓷器,同时,它还有全球最大的消费者市场,它的商人集团也表现出了强大的竞争能力。在任何一个意义上,它都是不可战胜的,甚至理所当然地应该是最大的全球化得益者。

然而,历史的悲剧正埋在这里。当数以千计的帆船带着“狼人般的饥饿”(卡尔·马克思语)远航至此的时候,帝国的决策者仍然无动于衷,他们背过身去,拒绝一切的变化。

1792年9月,乾隆五十七年的秋天,也就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驶进广州港的103年之后,英国派出的第一个官方访华使团从朴次茅斯港出发驶往中国,团长是英王乔治三世的表兄马嘎尔尼勋爵。

在本书所描述的两千多年里,总体而言,相对于西方文明,中国的两千年历史是一个独立的事件。《中国近代史》的作者、华裔历史学家徐中约说,“东西方文明各自处在光辉而孤立的状态,相互间知之甚少,的确,东方和西方迥然不同,两者没有碰撞”。可是,当时光之钟走到18世纪末期之际,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光辉而孤立”的状态终于要被打破了。马嘎尔尼使团就是这两大文明在官方意义上的第一次“非亲密接触”。

在一开始,英国人对这个神秘的国度充满了景仰和好奇,尽管他们已经与中国做了100多年的生意,可是几乎没有人在这片国土上自由地行走过十里路,他们相信,中国就像《马可·波罗游记》中所写的那样,黄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绫罗绸缎,是“世上最美、人口最多、最昌盛的王国”。使团中的斯当东、约翰·巴罗等人详尽地做了日记,这就是流传至今的《英使觐见乾隆纪实》一书。

“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运河而上去京城的日子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的景象。”这是英国使团成员的真实观感。

清政府委派了许多老百姓来到英使团的船上,端茶倒水,洗衣做饭。英国人注意到这些人“都如此消瘦”。“在普通中国人中间,人们很难找到类似英国公民的啤酒大肚或英国农夫喜洋洋的脸。”“他们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对我们用过的茶叶,他们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

在英使团的船只行驶于中国内河时,官员们强迫大批百姓来拉纤,拉一天“约有六便士的工资”,但是不给回家的路费。这显然是不合算的,许多百姓拉到一半往往连夜逃跑。“为了找到替手,官员们派手下的兵丁去附近的村庄,出其不意地把一些村民从床上拉下来加入民夫队。兵丁鞭打试图逃跑或以年老体弱为由要求免役的民夫的事,几乎没有一夜不发生。看到他们当中一些人的悲惨状况,真令人痛苦。他们明显地缺衣少食,瘦弱不堪。他们总是被兵丁或什么小官吏的随从监督着,其手中的长鞭会毫不犹豫地抽向他们的身子,仿佛他们就是一队马匹似的。”英国人分析说,这是中国统治者精心塑造的结果:“就现在的政府而言,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其高压手段完全驯服了这个民族,并按自己的模式塑造了这个民族的性格。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完全由朝廷的意识形态左右,几乎完全处在朝廷的控制之下。”

在经历了整整一年的旅行之后,英国使团抵达乾隆皇帝的行宫——承德狩猎场。双方就礼品称呼及宫廷礼仪等细节展开了激烈的争吵。在英国人的眼中,中方表现得非常傲慢,“为了表示国家的尊严,他们似乎决心避免以平等的精神回复特使的敬意”。

马嘎尔尼带来了英王送给乾隆的很多礼物,共有19种590件,其中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地理仪器、枪炮、车船模型和玻璃火镜。不过让这位英王表兄不满的是,中方把英王的礼品写成了“贡品”,他希望不要发生混淆,中方对此不置可否。这些礼物后来被当作好看的摆设陈列在北京的皇家宫苑里,有些甚至到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紫禁城时仍未开拆。

更大的分歧出现在面见皇帝时的礼仪上。清廷要求马嘎尔尼像1653年的荷兰使节一样,对皇帝行三跪九叩的大礼,而马嘎尔尼断然拒绝,他表示,自己觐见英王时行的是单腿下跪之礼,他也准备以同样的礼节见中国皇帝。这当然让中方非常愤怒,谈判一度陷入僵局。在多番斡旋之后,清廷才勉强同意马嘎尔尼单膝下跪。

接下来,在最重要的贸易通商方面,双方几乎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的共识。英方提出了七项具体的要求,其中包括:开放宁波、舟山、天津和广州为贸易口岸;允许英商在北京开办一个贸易公司(行栈);允许英商在舟山和广州附近分别有一个存货及居住的地方;恳请中方公布税率,不得随意乱收杂费;允许英国传教士到中国传教,等等。乾隆全数予以回绝,理由是:“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他还让马嘎尔尼带了一封信给英王乔治三世,其中写道:“其实天朝富有四海,种种贵重之物,无所不有,你派来的使节都亲眼看到了。我们从来不稀罕奇巧之物,也没有什么需要向你们国家购买的。”这当然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看法,而是代表了全体精英阶层。

法国学者阿兰·佩雷菲特在《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一书中将这次冷淡的访问看成是“两个文明的冲突”,他写道:“双方都认为自己是至高无上的。中国人认为它的文明从来都是最优越的,希望能将它的文明广为传播,替代吃烘烤食品的、劣等的野蛮人的文明。英国人则认为,它的文明是最优越的,因为它是现代的,建立在科学、自由思想的交流和贸易优势的基础上。”

马嘎尔尼对中国政权的结论在日后广为人知:“这个政府正如它目前的存在状况,严格地说是一小撮鞑靼人对亿万汉人的专制统治。”这种专制统治有着灾难性的影响。“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成为半野蛮人。”

马嘎尔尼的结论充满了因反差过大而形成的偏见,不过,他确实看到了一块无比硕大、爬满了虱子的“盛世”绸缎。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

    全书共分为七篇,从日常生括、生产经营、生存竞争、投资理财、国计民生、宏观政策、对外交往等不同侧面全面系统地讲述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生活化的语言,将经济学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之处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快乐和享受中,迅速了解经济学的全貌,轻轻松松地获得经济学的知识,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从而更快地走向成功。
  • 颠覆性技术与商业趋势

    颠覆性技术与商业趋势

    过去30年,"中国制造"靠的是便宜的资源、便宜的劳动力和便宜的价格,创新的动力不足,如今,中国身处一个新的时代,低成本优势渐渐难以维持,且企业面对的国内和国际的竞争也变得更为激烈。那么,中国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引擎是什么?这本书将以相当大的篇幅探讨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
  • 经济发展、企业成长与跨国企业

    经济发展、企业成长与跨国企业

    全书共分为六章。描述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发展现状;综述了跨国企业理论;探讨了经济发展赶超性加快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积累和企业家能力提高的机制等内容。
  • 突破点:走进市场的国有企业

    突破点:走进市场的国有企业

    本书分为三篇,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有制国有企业实现形式及其如何利用股份经营的问题进行研究。
  • 汽车江湖

    汽车江湖

    《汽车江湖》收录了来自北京交通广播的《汽车江湖》栏目的经典案例。对于刚刚进入汽车社会的中国来讲,汽车市场还是一个风云莫测、变化多端的地方。同时由于最初的利益追逐,导致一些汽车企业迅速地扩张经销商,从而后备力量不足,致使目前的汽车售后服务市场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节目开播到现在,正是因为主持人始终坚持以公正、客观的报道角度,以多方沟通交流的节目播出方式,为广大消费者、汽车厂商和经销商建立起了一个互通的平台,并最终解决了困扰听众的各类问题,所以赢得了极佳的口碑。
热门推荐
  • 狐狸老师撞上坏坏女生

    狐狸老师撞上坏坏女生

    她千不该,万不该,就是不该对一个衣冠楚楚,人面兽心,披着羊皮的狼提出那样的质疑。然后让这个男银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证明他到底行不行,给就地正法了。早知道,打死她也不会说出“老师,你行吗?”这样的话。天知道,她问这句话的动机真的粉单纯粉单纯的啊。
  • 征道.

    征道.

    “苍天在上,我李峰在此发誓,不灭上尊宁断道”“我李峰的一生需要你来指点吗?我的道我自己走,天道,你不配指导我的一生。”“何为道,生死亦为何?”“我一生寻道,寻道十万载,可是寻来的是什么道~~~~~~~~~~~~~”
  • 无上圣体

    无上圣体

    肉身就像一个拥有无尽财富的宝库,其内有着无数道枷锁,只要找到打开的方法,便能得到无穷的力量。不断强化肉体,不断突破肉身的桎梏,增加潜在寿命,终能肉身不朽,与天同寿。
  • 武仙传

    武仙传

    十年,他孤苦无依,一介奴隶。二十年,他朝闻仙道,夜着月色。四十年,他修武小成,修得平生第一件宝器。百年后,他纵横天地,身披朝阳龙于星野。千年拈碎成往事,所谓爱恨无外乎于水月庭阁。证道之路不计岁月,其漫漫而修远兮,吾自当上下而求索。且让龙飞为你呈现一副波澜壮阔的以武成仙路。
  • 校园之狂徒校霸

    校园之狂徒校霸

    校园第一部曲,庞大干系枝节,看废物如何成就霸业,校花,女神,白富美都尽在自己掌控。高中励志称霸校园帝国,各种暧昧,各种桃花运,各种杀戮尽在,大学异能医学天赋,掌控敌人,掌控自己喜欢的萝莉,掌控任何人,自己就是主宰者。天逆绝技修炼上乘,穿越时空,无所不能,无所不及。
  • 死亡列车

    死亡列车

    爱丽丝,铁暴龙,活死人,血惊魂……黑色的列车在残骸中行进!带着幸或不幸的旅客进入一个个血腥的世界。
  • 不可不知的万物简史

    不可不知的万物简史

    这是一部有关现代科学发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的书,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风趣的笔法,将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发生的繁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笔下。惊奇和感叹组成了本书,历历在目的天下万物组成了本书,益于人们了解大千世界的无穷奥妙,掌握万事万物的发展脉络。
  • 她叫叶子

    她叫叶子

    从小,叶子这个女孩子就喜欢他,可是,在叶子九岁那年,发生了一件意外,致使叶子神经性失明长达三年,而年少的他,陪伴这叶子,度过了那个艰难的、对叶子来说更是快乐的日子。时过境迁,大家慢慢的长大,在这个善变的世界里,他们也在变,他们的爱也在变,直变的,不再那么好。
  • 回首见黛色

    回首见黛色

    木毓从未想过自己居然有重生的这一天陆离也从未想过自己会回到和木毓青梅竹马的时候木毓为避免悲剧努力回避自己的远房表哥陆离怎没想到他居然也重生了陆离:小木鱼死木鱼臭木鱼。。。。木毓:。。。。。回首见黛色回首见个头呀
  • 丑后无敌

    丑后无敌

    什么,皇后不能喜欢王爷?某女嘴角抽蓄,这是哪门子的规矩?啥,冷刹国?某女歪着脑袋,掰着指头细数了历代朝野,历史似乎没啥捞子冷刹国。那假如她把王爷拐走,不会颠覆历史,破坏朝纲吧?不会,某女自问自答。既然这样,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没事假扮宫女在他跟前瞎晃悠,继而做回皇后危言恐吓,三十六计齐齐上阵,还怕他逃得出她的手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