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5200000001

第1章 前言:一个懂得颠覆既往的人

今天是一个颠覆的时代。

地球是平的,世界是反的。

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通过互联网颠覆了美国,这一结果在之后几年内一直是热门话题。

从微软,到Google,到Twitter,一个又一个让我们觉得刺目的时代巨头被颠覆,在这个工业时代迈向信息时代的过程中,产业的生态被颠覆,审美的标准被颠覆,传统的观念被颠覆。

在这样一个颠覆的时代,如果你循规蹈矩,做一个好孩子,那么注定要默默无闻。一个颠覆的时代,就要用颠覆的手段去赶超。

马云是一个坏小子,从他跟人打架打得缝了13针,我们就知道。所以,他不惮于颠覆既往,就像他从一本《人生》顿悟,从而改头换面,似乎成了“好孩子”认真备考一样。

马云本来是有机会成为中国雅虎的,不光是杨致远当年向他发出邀请,请他当雅虎中国的总经理,而在当年,如果他真的能说服别人把内容搬到他的网站上,说不定马云就成了中国的雅虎了,那就没有新浪、网易、搜狐什么事了。

但是,拒绝和没有变成中国雅虎未必是坏事。虽然在之后的若干年里,马云只有眼睁睁看着中国互联网市场翻天覆地的变化,看着互联网成为一个八卦、娱乐、流行的大舞台。

在马云之前,甚至直到现在,我们买电脑的理由跟我们实际的用途往往是背离的。我们的理由是电脑用于工作,能干很多事,结果我们买来电脑主要是玩游戏、看碟,哪怕用上了搜索之后,也只是用来搜搜小道消息和网络红人。

有无数的时代英雄大喊:互联网必将改变世界!结果,我们在家里只是看到,互联网改变了娱乐。

幸亏马云不懂电脑,否则他肯定先用电脑上黄色网站,事实上后来几乎没有哪台电脑里没有几个有颜色的,幸运的是马云啥也不会,于是他用他做生意的大脑想出了让商人在网上聊天。这个现在看起来很傻的主意,实际上是给我们这个时代创造了一个互联网的新可能,那就是电脑除了可以玩游戏以外,还可以赚钱。

马云对于中国互联网的价值,对于中国的价值,我想,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也许正是这一点,一度让那些比杭州要大好多倍的大城市的众多高官纳闷:为什么我们这儿出不了马云呢?

调查显示,乔布斯是美国青年最崇拜的人,而马云则是中国青年最崇拜的人。他们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完美而又极端,他们都以完美的创新颠覆着他们身边的世界。乔布斯改变了消费电子的游戏规则;而马云呢,则是教会中国人正确使用互联网的第一人。

马云是一位造梦大师,他能把他天才的想法植入他的团队,变成他团队的血液和生命。他本人对很多技术和执行的不懂不会,跟他团队的高效执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吸引很多人研究他和他的团队的原因,人们希望找到梦境构造的诀窍。

事实上,研究马云的人和书都非常多,而对马云的研究,再多可能也不为过。因为,无论在哪个层面,我们似乎都可以看到马云及其团队令人惊羡的颠覆与创新,就像千山万水踏遍之后“,轻舟已过万重山”“,飞流直下三千尺”。

马云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不断的颠覆思维和层出不穷的创新。但正如马云自己所说,如果重新来一遍的话,他和他的团队未必能有今天的阿里巴巴集团,一切除了坚持之外,还有几分幸运。

那么,除了幸运,还有什么是必然?还有什么是我们能从中窥破成功天机的呢?《马云,以颠覆完成超越》就是这样一本书,马云是一个懂得颠覆既往的人,我希望以“颠覆式”的思维来解读马云,第一次去思考“颠覆”是怎样的一种能力,是怎样的一种智慧。

为方便读者,本书分为三大部分来解读马云的颠覆智慧,分别是“思想篇”、“行动篇”和“境界篇”。

在“思想篇”,我们有三个章节。在第一章“颠覆是一种思想”中,我们解读了什么是颠覆,以及颠覆的威力。

很多人钦佩马云的颠覆能力,很多人说马云是奇迹,我倒不这么认为,他只是一个有常识的人,一个没有被惯性天花板束缚的人。因为英语老师马老师早年就接触了国外的东西,发现了某些国内外的不同,这使他能独立思考,并具有了国际视野,他的颠覆其实顺理成章。颠覆其实是他恢复了“常识”的能力,不被人云亦云的各种表象和宣传所迷惑。

在今日中国,这种常识能力尤为可贵,如果你可以独立思考,你也能成功。

颠覆是一种能力,常识是一种能力。

在第二章“颠覆的动机是梦想”中,我们其实对很多人认为马云的成功源于他的梦想,做出了一个新的解读。很多人说马云成功源于他有梦想,并不停地去忽悠,变成现实。

梦想是什么?其实换一个角度,我们发现,我们都误读了“梦想”,梦幻空间谁没有,梦想谁没有,为什么马云的梦想就成功了,就能变成现实,而大多数人的却没有,还在梦幻空间呢?

我认为,那不是梦想,只是一种平常心。如果非要去夸大,说成是执着也好,但这是内心真实地认为可以实现的“梦想”,可以去做的事。因为在马云心里,以及很多成功者那里,对未来的描绘,看上去充满激情,其实与激情无关,而是他们真心地这么认为——只要做了,自然就水到渠成,这不是成功学,而是平常学。因为这种“梦想”,不是演出来的。

马云的“梦想”其实不复杂,如果我来说,我更愿意把这描绘成“工程的蓝图”,即便这个蓝图经常会修改,它也仍然是蓝图,正因为是蓝图,早晚有一天会变成广厦。千万别以为,激情和梦想能让你成功,只有蓝图能让你成功,哪怕最简陋的蓝图。

在第三章“颠覆是思维上的洞察”中,我们分析了马云颠覆智慧的关键,也是他的情报分析系统。大家都同意,马云很能发现机会,中国黄页、阿里巴巴B2B、淘宝C2C,甚至是在最高潮期抢点上市。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马云是务实的,他观察网站,他观察生意的本质,能够披沙拣金,因为他本质就是个商人,他知道商人的需求,他能洞穿,能放下,能看山还是山,这就是他的洞察。当然,他还有他的一套高明的信息情报系统,他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与高人打交道。

在第二部分“行动篇”,有两个章节。第四章“颠覆的手段是创新”,主要谈了马云通过创新实现颠覆;而在第五章“颠覆需要高效的执行力”中,则分析了马云及其团队高效执行力的原因。凡大事业,都不是一个人成就的。自古以来,执行的关键就是团队,就是用人。马云本人不懂技术,不懂执行,不懂细节,但是他却可以通过团队去执行,那么最重要的,就是统一思想。真正的执行力,在于实现的力量,执行力在于团队。而团队作为马云的实现系统,其所坚持的原则、信条、价值观就非常之重要,这也是马云为什么强调价值观的原因之一。

最后一部分是“境界篇”。主要有两个章节,分别讲了“马云的危机意识”和“马云的自我颠覆”。

在光荣出品的《三国志》、《英杰传》等三国系列游戏里,每个角色都有一种参数,叫政治力,政治力高的人,办事的效率和成果会高很多。危机感可以算是一种政治能力。

我们看动物世界,环境能力其实是动物生存的必备本领,越是大型的食肉动物,这种意识就越强烈,狮子、狼群都有自己的领地,随时巡视,并感觉是否有外敌入侵,判断是否能力敌,还是智取,或是逃跑,决定了这些食肉动物的生与死。对马云来说,这种危机意识,其实是很现实的。

今天,我们看到的是马云的成功。而他在每次决策前,都是征求各方的意见,即便是站在所有人的对立面,他也会坚持自己的选择。这并不意味着他比别人高明,也不意味着他不重视别人的意见,恰恰相反,在这种征求意见中,他看到了另外一面,这让他看问题更加全面一些,让他更有敬畏感。马云多次表达这种观点:如果重新再来一次,他承认不会重复成功,今天的成功,只是幸运。

更可贵的是,他常常能够颠覆自我。正是这种不断地颠覆自我,让马云能站在更全面的角度理解他面对的问题。事实上,既然有了平常心和洞察本质的能力,为什么不能反对自己呢?如果自己是错的话,反对自己,只会让自己得益,又有何不可?

人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金庸的小说中,常常有这样的故事,那些武功高手,往往最难攻破的,就是自己的心魔,有的是好胜心,有的是情关,有的是仇恨,而这些心魔是最终导致他走火入魔,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战胜不了自己,最终将战胜不了任何人。

颠覆的最高境界,就是颠覆自我,酷爱武位的马云不怕颠覆自我,甚至还想等他淡出“江湖”之际出一本书,叫《阿里巴巴和一千零一个错误》,“以儆效尤”。

被称为狂人的马云是一个超级有底气的人,这个底气来自于哪里?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底气来自哪里?颠覆沃尔玛,这个底气来自哪里?

把生意做到美国去,做到全世界去。这个想法马云从来没有放弃。马云在阿里巴巴创建的时候就频频到美国宣传电子商务。马云一得到孙正义的2000万美元,第二个月就飞到海外去了,要把红旗插到全世界。在金融危机的时候,马云逆向投入3000万美元在美国市场做推广宣传。如果马云真的如他所说,颠覆沃尔玛,并打造出真正让中国人扬眉的阿里巴巴,这就是中国互联网乃至中国企业史上最大的颠覆和最大的创新,我们拭目以待。

快刀洪七

同类推荐
  • 大佬都爱做投资

    大佬都爱做投资

    本书以诙谐风趣的语言、轻松幽默的笔调,将近年来行业巨鳄伸向跨界投资的触角一一展现,揭示了在看似雷同的行业投资战略背后,传统行业已成为“寒冬”下新的经济增长点,也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中国将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销售”的跨越。
  • 中国顶级CEO的商道真经

    中国顶级CEO的商道真经

    “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的核心理念”。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我们希望能将中国顶级CEO的经商智慧和人格品质传承下去。不仅鼓励更多的人学习企业家那种做人做事的方式,还要帮助更多的创业者、企业家了解、探索科学、实用的经营管理模式,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
  • 车间人员管理那些事儿

    车间人员管理那些事儿

    本书从最基本的细节小事入手,把企业基层车间管理者最闹心、最头疼的管理琐事进行“打包”解决,并对相关的典型管理案例进行全景式的“切割剖析”,诸如令企业基层车间管理者闻之色变的刺头员工、意见领袖等。
  • 贯通中国人性的36个管理细节

    贯通中国人性的36个管理细节

    以个案例分析方法,透视中国人的行为特性,进而提出并阐明一系列经实践证明有效的中国式管理行为要点。不同于以往的中国式管理书籍,以人性人心为主干,在众多管理著作中,可谓是别开生面之佳作。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有很多企业家借鉴中国古代思想建立起特有的企业文化,形成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优势,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企业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式管理的要义,在于以人为中心、理人管事,透过管人的方式,达到安人成事的最终目的。但是,由于忽视中国人性化领导与西方法制化管理的区别,很多企业盲从西方式管理而不得要领,导致过度管理而缺乏领导,最终影响整个组织营运的绩效。
  • 非常营销

    非常营销

    娃哈哈一年销售近60亿元,广告投放超过5亿元,产品覆盖几乎中国的每一个乡镇。从1994年起,它就是中国最大的饮料食品企业,2000年一年的销售总量是排在它后面的第二到第五大饮料食品企业之和。娃哈哈的营销模式,迄今是中国营销界一个十分诱人的谜。
热门推荐
  • 赤裸的天空

    赤裸的天空

    【世事倫常,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情長,你貌尊,洗鉛華;他愛你,我爱他,你又爱谁?幽幽怨怨,不求必得,只求無愧;若你要,皆可給,命又何妨!但願生者幸,亡者安!】原本只是一个即将步入中年的普通女子,却因为家庭的变故,晚节不保出卖自己。本想咬咬牙一切都过去了,却不想哥哥突然失踪,自己莫名濒死。她生平第一次感觉那么绝望!那些以前围绕在她身边炙热的眼神,原来都不是为了她,而是身体里的那个寄生人!为了自己爱的人,和爱着自己的人她想死,可是依靠她的家人该如何生活;为了照顾一家老小她想活,可是那些心心念念爱着的人该多绝望!谁能告诉她,该怎么办?该怎么办?……
  • 魅惑妖都

    魅惑妖都

    天狐族最后血脉的殇儿,孤身一人来到都市相亲,意外结识了以灵异杂志记者身份隐匿在繁华都市的吸血鬼穆城雪。在诸葛均的威逼利诱下二人开始了不情愿的同居时代,直到这时穆城雪才发现表面上看去温柔美丽的未婚妻竟然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 炼宝专家

    炼宝专家

    闲云2010新作《修神》书号1765127,已上传,求支持!——————闲云2010新作《修神》书号1765127,已上传,求支持!——————闲云2010新作《修神》书号1765127,已上传,求支持!——————
  • 金辉岁月

    金辉岁月

    运气欠佳,既没穿越,也没重生,不幸沦为阶下囚。一无依靠,二无身家,仅有一群至亲死党。兄弟之情,淑女之友,迎来一场快意情仇。脑袋不笨,人缘不差,一介浪子白手起家...
  • 樱花树下:那萌发的爱恋

    樱花树下:那萌发的爱恋

    命运的齿轮,互相碰撞,萌发的爱恋,何去何从,那年樱花树下,你的微笑,挥之不去。
  • 超级控卫

    超级控卫

    NBA总裁大卫-斯特恩说:“许诺开启了一个属于东方人的控卫时代,他是NBA的一代传奇!”纽约尼克斯队主教练麦克-德安东尼说:“许诺得到了斯蒂夫—纳什的传球真髓,他就是下一个约翰—斯托克顿!”芝加哥公牛队MVP后卫德里克-罗斯说:“他才是真正的NBA第一控卫!”凤凰城太阳队后卫斯蒂夫-纳什说:“许诺成功地做到了人与球的合一,他把传球上升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是真正的控球后卫大师!”洛杉矶湖人队后卫科比-布莱恩特说:“我比许诺优秀的唯一一个原因是,当他还在联盟之中打球的时候,我已经退役了。”迈阿密热火队前锋勒布朗-詹姆斯说:“你们都说我是NBA里最全能的球员,那你们为什么不去看看许诺的比赛呢?”看许诺驰骋NBA赛场,开创属于自己的辉煌!
  • 九界修神II

    九界修神II

    傲天的宗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天诛地灭!是龙,你就给我缠着;是虎,你就给我趴着。创始神骗来做老婆。
  • 天命武神

    天命武神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重回少年时代的于浩然,不仅保留着前世的一切记忆,而且还获得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拥有时间加速的域塔。且看他:抢机缘,夺造化,灭仇敌、搅风云!这是一个升级装逼打怪的故事,不喜误喷!
  • 重生之且试天下

    重生之且试天下

    前世,她是资产过百亿的财团大小姐重生后,她的父亲简亲王是当今皇上亲生弟弟,深受重用。她的母亲是手握百万兵马的将军王萧梁的小女儿前世今生,身世显赫,从不受屈。这样一个飞扬恣意的小女子,在勾心斗角的皇族世家当中,能活出怎样一个恣意人生。
  • 孔子集语

    孔子集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