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4300000023

第23章 饮马瀚海(4)

次日,天刚破晓,霍去病照样吩咐路博德殿后押送俘虏和粮草,自己则和李敢、卫山、赵破奴及几名匈奴将领率先开拔。大军忍困耐劳,克服着体能的极限,继续往东北行去。

随着大军向北行进,地形逐渐变得复杂起来,开阔的平原上峰峦渐起,一条一条小河激荡着浪花向北流去,与中原自西向东的河流颇有不同,连霍去病也看得称奇。

“复陆支,你知道这些河为何不向东而向北吗?”

“将军,我也不知道,北边我没去过,但听人说北边也有海,就像自西向东的河流终也流入海中一样。”

“也许有一天,咱们也能看见北边的海吧,北海。”卫山道。

霍去病心中一动。或许,桑宜就随着伊稚斜的人众在北海那边吧。

“将军,那是离侯山,翻过此山,就是弓卢水了。”伊即靬指着前面巍峨的高山道。山间溪水潺潺,一派世外桃源般的景色。

但不管是谁,都没有赏景的兴致。

匈奴人在大小河流中投放了很多病死牲畜的尸体,但这溪水是干净的,汉军的水源补给没有问题。

“只有荡平匈奴,草原才会是纯粹的草原。俘虏左贤王!”霍去病打马朝山巅奔去。

“俘虏左贤王!”汉军没有疲累,只有必胜的信心。

弓卢水边,左贤王又一次列阵河岸。他知道,滔滔的弓卢河水就是他最好的盾牌,如果不能将霍去病阻在对岸,那他这一生都休想在草原上再混下去。

离弓卢河水约莫三十里地时,霍去病派出哨探勘察情况。

弓卢河水奔腾。

“将军,我们面前的河水很深,加上这几日连绵阴雨,河水又涨了不少,大军想要渡河将非常困难。”哨探回报。

“或许左贤王就守在对岸,如果我们渡河,也许就会被敌人的箭雨给射杀殆尽。”伊即靬道。

“唔。”霍去病凝神沉思。大军长途北进,根本就没有携带船只,再说,就算有船,汉军中也多为北方人,不会凫水,游过去更是不可能。

“要不等雨停了再走?”卫山补充道。

“不行,现在是初夏,汛期就要来临,就算雨停了,河水也不会有所减退。”

“将军,要不自己扎筏子?”复陆支道。

筏子?霍去病眼中一亮,军帐的柱子就是扎筏子的好材料。不能放过左贤王,就算只剩一兵一卒。

“传令下去,砍倒军帐,全军扎筏子。”霍去病传令下去,另外派出哨探寻找河面狭窄、河流较浅的河床地带。

带着扎好的上百架筏子,霍去病领军赶到弓卢水河边。左贤王闻讯,在河对岸也是严阵以待。

“张德,河边列阵,渡河之时,用五石弩给我回报对岸匈奴人。”

张德领命而去。

尚未到河边,草地已经泥泞不堪,连马都无法下脚,稍一前进,半条腿就陷了进去。霍去病管不了那么多,一抽马鞭,呼道:“渡河。”

汉军拖着木筏,满身泥泞来到河边,将木筏扔进水中。有的木筏没扎好,被河水冲散,筏上士兵陷进河里,不多时就被河水冲走。等木筏基本被稳住之后,霍去病第一个跳了上去,命令士兵俯低身体,支起盾牌,弓箭上弦,强行渡河。这边厢张德的弩兵也已摆好阵势。

进到河中心,匈奴人的箭雨无情袭来。汉军撑起篙,奋力向对岸划去,篙手被射中落水后,立即又有汉兵过来补上。眼见同伴落水,汉军眼里全是对匈奴人的仇恨。

好在张德的五石弩很好地阻隔了匈奴人的进攻。只是上弩费时,河中心的汉军仍有不少负伤。

汉军因有盾牌挡格,匈奴人便将目标瞄准了他们的马匹。只听一阵阵惨烈的嘶鸣,战马在不大的木筏上奔跑起来,使得很多木筏因失去重心载着汉军侧翻入河中。赵破奴所乘船只,因失去平衡一头高高翘起,耳边将士们发出一声声惊呼,整船人一同飞了起来,哪还顾得上用盾牌挡格箭雨。赵破奴发狠冲到船头待要稳住木筏,劲箭破空飞至,赵破奴躲闪不及,后背左腿连连中箭,滚落河心。

旁边筏子上的安耆眼尖,一把抓住赵破奴提了起来,甩在自己筏子上。虽然满身箭伤,赵破奴却是哼也没哼一声,但看样子,却是不能再战了。

“分散,前排防御,后排进攻。”见赵破奴受伤,霍去病少有的一阵心痛,连忙呼唤汉军。

李敢破浪而来,连珠箭发,对岸匈奴军不时中箭倒地。

“给我射。”

汉军索性连盾牌也不要了,只将撑篙的人护着,其他人则统一举起弓箭,站在晃荡的木筏上,配合张德的五石弩和匈奴军对射起来。

不等木筏接近对岸陆地,在感觉到河水已不太深时,汉军就跳下筏子,在霍去病的带头下挥舞着刀剑向匈奴阵中冲去。汉军早已杀红了眼,尽管他们因为渡河已经伤痕累累。

又是一场惨烈的近身肉搏。为了荣誉,大汉男儿血洒疆场。

滩头灰色的沙土也被染成了一片血色。

前面的遭遇战,卫山部收获最小,而这一次,他不想再屈居人下,带人在敌阵中卷起一股血腥的狂风。

发狠的卫山迎面撞上屯头王。只消两个回合,屯头王就成了卫山刀下的俘虏。

在汉军舍生忘死的血战下,匈奴人尸横遍野。霍去病四处寻找左贤王,却发现他一如既往地先期逃往狼居胥了。

此役,被汉军俘虏的匈奴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合计八十三人,其他士兵不计其数。汉军折损十分之三。

封狼居胥

清扫战场后,霍去病留下仆多照顾赵破奴,再带领一部分人马旋风般地赶往狼居胥。

霍去病一路追亡逐北,由于行军速度过快,后方补给队伍紧赶慢赶也跟不上,前军不得已取食于匈奴。好在兵锋所至,匈奴人无不望风溃遁,留下大批牛羊,足够霍去病军的伙食。

眼看狼居胥山在望,霍去病却不急了。在一片宽广的草原处,霍去病招呼大家下马休息,顺便组织蹴鞠,活跃下气氛:“草原一望无际,正是蹴鞠的绝佳之所,多日打仗,好久没玩了,来来来,咱们尽兴一回。”

霍去病和李敢下场划好场地,支起球门,又交代了复陆支、伊即靬、安耆、卫山等人蹴鞠的规则。随后霍去病和李敢各领一队,在场地中你来我往踢起来,没参加的士兵则自动分成两组,为大家呐喊助威。

奔来跑去,一个时辰后,大家俱已汗流浃背,浑身酸痛。眼见球划过天际,霍去病瞅准机会,纵身上前,来了个“倒踢紫金冠”,引来众人一片喝彩。

李敢那边厢好不容易才接住,却一脚踢偏了,皮球划出一道弧线,滚到场外的草丛之中。卫山赶紧气喘吁吁地跑过去捡回来,伊即靬则干脆喊道:“不踢了不踢了,比打仗还累。”

霍去病哈哈大笑:“来吧,歇会儿,待会儿再继续。”携了几人,到场边灌着从匈奴人那里缴来的马奶酒。

“将军,这战争还要打多久?”卫山道。

“看情况。如果在狼居胥山能逮到左贤王,咱们也就大功告成了。”霍去病知道将领们的心情,希望早日返回故土。尽管他很希望再去漠北,一直找到伊稚斜的主力为止。

“狼居胥山是匈奴祖祖辈辈的圣山,也是他们的王庭之一,攻下狼居胥山,就等于抽了匈奴人的脊梁,他们再也抬不起头了。”李敢道。

“左贤王是想依托狼居胥山的险要地形和我们决战,狼居胥山正北和西北方向都是高山,众多的高山正好给了他埋伏兵马的环境。尤其是姑衍山,是除狼居胥以外最高的山,此山的地形和位置正可与狼居胥山互相呼应,不可不防。”复陆支道。

“只是不知除了左贤王,狼居胥山是否还有别的匈奴人?”伊即靬道。

“左贤王不足惧,两仗过后他应该已吓破胆,不敢再跟我们硬来,只是不知是否有其他兵马。唉,不知舅舅那边怎么样了?”霍去病道。

“嗯,我也很担心父亲。最近老是眼皮一跳一跳的,还真怕不是好事。”

“老将军英勇无敌,断不会有事的。”霍去病安慰着李敢。

“希望是这样吧。”

“狼居胥山的情况一定要搞清楚,情况未明前,我们不可贸然进攻。”霍去病对众将道。随即吩咐哨探,小心打探。

哨探去后,霍去病招呼众人:“来来来,咱们进行下半场的比赛。”

众将无奈跟着霍去病回到场地。一番谈话之后,霍去病心情畅快,李敢则因心忧父亲,显得有点心不在焉,一个时辰后,李敢队败下阵来。

“咳,赢得太容易了。”霍去病没了兴致,转向军营自顾自喝酒去了。

“将军,狼居胥山只发现左贤王部的影子,没见其他人马。”哨探回来了。

“匈奴人连圣山也不要了?”李敢思忖,同时隐隐觉得卫青那边该阻住了伊稚斜,并且打过胜仗,如此父亲当可无虞,想着心下似乎宽了些。

霍去病也看出李敢在想什么,拍着他的肩膀道:“放心吧,我舅舅那必然对上伊稚斜了,想我舅舅几番深入大漠,伊稚斜又怎会是他的对手?”

李敢莞尔一笑。

“好了,既然狼居胥山没有别的敌人,那我们即刻起程,攻下狼居胥山后再去匈奴的圣山中拿他们的粮食吃午饭不迟。”

“是。”众将笑答。

霍去病居前,众将士尾随,很快,狼居胥山就出现在了眼前。银灰色的厚厚云层重压在山顶,云中又仿佛凝出了浓重的雾气,从上而下笼住了整个山脉,确实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

“匈奴人的老窝到了。”汉军中发出一阵狂笑,并故意将“霍”字旗挥舞得猎猎作响。

山顶的匈奴人眼瞅着汉军近前,还没开战就已经双腿打战。

“兄弟们,冲!”摸透匈奴人心理的霍去病也不再讲究战法,率先领兵循着上山的小路疾冲。

劲箭呼至,霍去病举剑挡格,身后的士兵则护起盾牌。前进的势头只缓得一缓,旋又拼死往前冲锋。

匈奴人开始退却,左贤王跑得尤其快。

这不是一场像样的战争,敌人还没等汉军近身就已经跑了,将圣山狼居胥拱手送给了霍去病。

登上狼居胥山顶,眼见这里水草丰美,霍去病心情大好,下令在此安营扎寨,休整数日,同时也在等待后方的粮草辎重送到。

士卒们连日奔波,听说可以休整好几天,无不欢欣鼓舞。

伊即靬在左贤王来不及撤走的营地里搜出好些马奶酒,又招呼着复陆支、安耆、卫山一起烤羊,邀约众将领一起来吃。

不多时,烤羊的香味就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众将领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

“狼居胥可是个好地方啊。”伊即靬在烤羊上一边洒着调料一边道,“匈奴人也和你们汉人一样讲究风水的,在匈奴人心中,狼居胥山就是离天神最近的地方,他们是一定要在这里进行祭天的。”

“就像我们的泰山。”霍去病饶有兴致。

“对的,我听说过泰山,狼居胥就是匈奴的泰山,呵呵。他们在这里祭天,在姑衍山祭地,请求天神保佑他们风调雨顺,牛羊健硕……”伊即靬眯起眼睛,仿佛又回到了以前在西域的时光。

“狼居胥山祭天,姑衍山祭地。”霍去病重复着伊即靬的话,突然朗声笑道,“今日既然我们来到了狼居胥山,让我们也来祭天拜地如何?”

“霍将军,是否有不妥?这是匈奴人祭天的地方,不是汉人的地方。”

“无妨,若不在此祭天拜地,匈奴人的天神又怎么知道狼居胥已归入汉土、汉军大胜匈奴呢?”霍去病站起身,下令道,“传我军令,三日之后,在狼居胥山祭天,攻下姑衍山后,咱接着在姑衍山祭地。”

因有霍去病的命令,这三日来众将士并没闲着。按照规定,祭天必得要有祭品、祭器等。祭品可选牛、羊,果、蔬等想想办法也能弄到,但祭器就难办了,乐器等更加难办,只能一切从简,能找到多少算多少。霍去病则连续几日斋戒沐浴,不再沾酒,所有吃食也十分清淡。

三日之后,天刚蒙蒙亮,全体汉军列队整齐,等待着他们主帅祭天时刻的来临。

霍去病绛衣玄甲,登上祭台祭天。

一轮红日自东方喷薄而出,晨曦驱散草原上的薄雾,金色的光芒落在每一个汉兵身上,让此次祭祀更添一份神圣之感。

汉军们仰头看着祭台上的霍去病,不敢发出一点声音,空气中寂静得落针可闻。

事先选出的赞引官首先高唱赞歌,然后,汉军将早先放在火炉上的柴草点燃,把敬献上天的一整只牛犊放在柴草边焚烧。霍去病站立圜丘坛上。

此战之后,漠南再无匈奴王庭,望上天保佑汉匈和平共处,不再有纷争,不再有侵略,匈奴不再窥视中原的土地,不再抢掠汉朝的子民。

霍去病心中默念。

这时,三支大烛照亮了圜丘,伴随着专为祭祀演奏的乐曲,夹杂着燔柴的香气,狼居胥祭天结束。

“将石碑抬上来。”霍去病走下圜丘,立即吩咐。

立即有士兵将石碑抬上,霍去病瞅着石碑上“大汉狼居胥”几个苍劲的大字笑了笑,这碑是他三天前让汉军特意打磨的。

“就将这碑立在这狼居胥山顶上吧。狼居胥,是我们的了。”

“是。”众人齐齐动手,不多时已将石碑稳稳地安放在狼居胥山巅。微光轻洒,微风轻拂,归入汉土的狼居胥在清新和静谧中迎来了它的新生。

祭天之后,粮草辎重队伍也如期抵达。赵破奴箭伤已经大好,霍去病心安许多。诸事安排妥当后,霍去病命令全军拔营,下一站,姑衍山。

左贤王已成惊弓之鸟,眼瞅着霍去病在狼居胥山祭天,他一动也不敢动;而看见霍去病刚开拔时,他就又已经开溜了。

汉军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姑衍山,因霍去病要在姑衍山祭地,汉军又是一番忙碌。

祭地之后,霍去病登上姑衍山顶,向四周望去。瀚海无边,苍凉而悲壮,只有雄鹰高飞盘旋,不时发出几声嗥叫。远处天地连成一线,头顶云卷云舒,霍去病立于天地之间,同样显得那么渺小,但他心中翻滚的澎湃之气,却浩大磅礴,似乎以天地之大,都还容纳不下他的英雄气概。

霍去病横扫匈奴,斩获七万零四百四十三人。

一次战争,大漠狼烟,飞将立马,踏破阴山。

同类推荐
  • 留学僧

    留学僧

    那个罗里巴嗦,看到妖精喊悟空、看到女儿国国王冒冷汗的唐僧,在真实的历史中,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少年聪慧、名满天下的他,为何走上了西行求法的漫漫长路?没有白龙马为坐骑,没有能降魔伏妖的三个徒弟,他是经历了怎样的风霜,多少的生死,才得以完成了十万里的徒步游学?依靠历史文献,《留学僧》作者以不落俗套的见识,妙笔生花的文笔讲述了佛学史上不世出的奇僧玄奘的一生。作者深入史料,运用合理想象,描摹其绚丽多彩、荆棘遍布的传奇人生。语言幽默诙谐,书写言之成理,妙趣横生。
  •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少有而独特的帝王。唐宗宋祖,历来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表率。提及唐太宗,盛世景象犹在眼前,干百年来难以消逝。唐太宗没有用权术和铁腕驾驭大臣,而是靠信任;他并不顾忌皇帝“永远正确”的面子,而是鼓励大臣进谏;他更没有搜刮天下以满足个人私欲,而是提倡以民为本,富国安民。他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古代帝王的楷模,是古代帝王的道德标兵。
  • 希特勒传

    希特勒传

    本书结合大量真实档案和图片,讲述了一个四处流浪的艺术家如何变成铁血无情的大独裁者的故事。作者分析了希特勒的人格特征,概述了纳粹第三帝国的兴亡,是迄今关于这段历史最简明扼要的论述。这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小小通信兵,是如何成为独断专行的暴君的?又是如何成为世界历史上最大军事联盟的领导人,并且保有这个位置长达五年之久的?我们该如何解释德国人民对于希特勒的支持和爱戴?他是一个身体虚弱的语言巨人,还是一个沉溺于对过往伟大帝国幻想中的异想者,或是一个过于偏执、自我无限膨胀、做事毫不顾及后果的疯子?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史书中的刘邦,并非是失真的,却是局部的。通过司马迁的笔,后人得到了两个生动而典型的艺术形象:神威武勇的项羽、猥琐龌龊的刘邦,这两个冰火两极的对垒,尽管读史者疑窦重重,却始终难以摆脱。本书尝试对刘邦的思维进行全景扫描,讲述他从一芥草民步入天子殿堂的人生轨迹,还原其人性的复杂性。四十八岁厚积薄发,于乱世中拔得头筹,刘邦的成功,更多在于他对时局的把握,以及他的敢做敢言。成伟业者,多是有大气魄、大胸怀者,也是自大狂、被迫害狂与多疑症患者。
  • 千古一帝李世民

    千古一帝李世民

    少年得志,一生征战南北;中年封王,尽显王者风范;千古第一帝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他,杀兄囚弟,血溅三尺,终成玄武门事变。后人评说,他是明君,励精图治;后人评说,他是暴君,荒淫愚昧。他,被人称为千古第一帝——李世民。
热门推荐
  • 旧情自燃

    旧情自燃

    别人都说,贺佳言最近诸事畅顺,如有神助。贺佳言汗颜,她只是很不幸地重逢了高能无比的前度男友。别人又说,陆教授总是高深莫测,难以捉摸。贺佳言默然,只有她才知道这男人有多么的简单粗暴!
  • 冷王溺宠糊涂王妃

    冷王溺宠糊涂王妃

    前世太过计较,一不小心丢掉了小命!穿越异世,竟然变成小乞丐,还被人威胁做王妃,本想糊涂的过完这一生,结果一不小心差点把小命赔进去……
  • 王俊凯你是我追随的星光

    王俊凯你是我追随的星光

    有一个女孩过着她原本的生活,直到遇到了他,改变了她的一生。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太空探索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太空探索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太空的基础知识、其层次的划分,以及人类为探索太空所做的努力和探索。
  • 仙欲天朝

    仙欲天朝

    高中生李墨被一道惊雷带走了小命,但他却莫名其妙地重生在了另外一片奇幻大陆——九州之上,灵魂融合在了一个将死的废柴少年身上。仙国天朝(zhao),家族宗门林立,一如佛道儒墨百家争鸣,且看废柴李墨如何传承前世记忆,在这尊仙重道的九州大陆仗剑纵酒,红颜欲血,逆袭成仙!———————————————————————————————【新人不易,求点击、收藏、推荐,即使是一两章的开篇阅读也是对杯酒的莫大支持,杯酒在此拜谢!】
  • 仙梧

    仙梧

    浮生若一梦,七情六欲生。心若不自定,堕入微尘中。几多坎坷成惘然,微尘过后仙梧终。
  • 武破辰空

    武破辰空

    上古大战,致使天地元气逐渐稀疏。许多修士因天地元气不足,迟迟突破不了,直到陨落。经过数纪元,一切好似回到起点。但这时,一颗星球的辉煌也就降临。世界上突然出现了许多神秘的种族魔兽,让这个世界更添生命活力。由于天地元气的稀疏这个世界再无巅峰的修士。但突然一天,世界之天出现一道裂缝!而这天裂缝却流露出了可供修士修炼的天地元气。逐渐的。这道裂缝变成一条天河。诞生了一种神秘的力量,可以让修士更为强大的力量!繁荣由此展开......
  • 恐龙科考(走进科学)

    恐龙科考(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多情小娘子之夫君有点多

    多情小娘子之夫君有点多

    穿越第一天发现自己成亲了!听说胥家大少爷持家有道;听说二少爷武功绝世;听说三少爷貌胜谪仙。嫁给其中任何一个都是捡到宝,不过,她嫁的到底是哪位少爷?洞房夜,某女看着同样身穿喜袍的三个绝色男子面露难色,“你们,哪位是我相公?”
  • 秀骨

    秀骨

    前生,苏小棉是个把前男友的婚礼当成葬礼的毒妇。重生之后,成为莫盈的她,面临三个棘手问题:没记忆;没银子;没靠山。一番周旋、万般努力只为了在新的一世里安逸稳定地生活下去,然而等她恢复了记忆、赚够了银子、找到了靠山,并且放下了阴魂不散的过去,却发现已逃不过两个人——一个,是看着铁腕无情实则外冷内热的穆三少;一个,是貌似秀雅温柔实则心深如海的白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