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4000000008

第8章 爱情路:碰到、爱上与特立独行(1)

有一次,王小波把信写在了五线谱上,他说:“做梦也想不到我会把信写在五线谱上吧,五线谱是偶然来的,你也是偶然来的,不过我给你的信值得写在五线谱上呢,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因《绿毛水怪》与李银河结缘

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王小波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这个时期他写了大量的作品,之前提到的《地久天长》正是在这个时候写成的,此外还有《歌仙》、《这是真的》、《变形记》、《绿毛水怪》、《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等。王小波把这些小说写在了一个大笔记本上,只有和他关系要好的朋友才能看到。后来他的小说《绿毛水怪》被他朋友胡贝带了出去,辗转流传到了李银河的手上。

李银河,1952年2月4日出生于北京,美国匹兹堡大学博士,社会学家,师从中国社会学奠基人费孝通,主要研究家庭、性别和性。她是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也是中国最著名的性学家。在1999年的时候,她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人物之一。

认识王小波的时候,李银河还在山西上大学,当时王小波依旧在生产可控硅。后来李银河从朋友那里看到了王小波的《绿毛水怪》,当时就被其中掩饰不住的才气给震惊了。王小波的这个作品写得的确很好,从文学的质量上讲,其当然不能和他后期的那些作品相比,但是在文字和趣味性上,这个小说已经很有境界了。当时在朋友之中流传的时候,大家也都觉得很有意思,后来小说被当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社长看到了,也是赞不绝口。

李银河初看《绿毛水怪》时,她就暗暗想,这是一个和她心灵相通的人,她觉得他们之间早晚会发生点什么。后来她的一个朋友去拜访王小波的父亲王方名,李银河跟着一起去了。当时他们说的是,要去听听王方名的教诲,李银河那朋友倒的确听了,和王方名聊了很久,李银河也聊了,但是她只聊了一句,就跑到王小波房间里去了。其实那时候她就存着个心眼,想要去看看王小波。不过,她对王小波的第一印象并不怎么好,主要是觉得他长得太难看了,而且对她也不太热情,只随便地打了个招呼。但是后来,他们两人还是相爱了。

王小波和李银河相爱之前,他还有过两段恋情。第一段恋情是在70年代初,那时候王小波刚刚二十出头,喜欢上了同是教育部大院里的一个姓温的姑娘。这段感情是悄悄进行的,家里人谁都不知道。后来网上出现了一篇讲王小波在青虎山的经历的文章,大家才知道这件事。

据王小波的哥哥王小平推测,这很可能是王小波对那位姑娘的单恋。但网上的资料却说,他们两个人的确是在一起了,并且还交往了两年之久。后来那姓温的姑娘患上了脑瘤,王小波还常常去医院里面看她,鼓励她要好起来。可惜的是,后来王小波到了青虎山插队,那姓温的姑娘在这期间不幸去世了。

王小波的小说《地久天长》里面就写到了女主人公小红因罹患脑瘤而去世。有评论说,小红是作者美好理想的人格化。因为她太美好了,所以不现实,只能是短暂地存在,一闪即逝。这是对残酷现实的悲观喻示。但事实上,这或许并不是喻示,而是王小波身边真的有这样一个美好的女孩去世了,就是他的恋人,他切身感受到了这样的痛苦,于是他用他的笔写了下来。所以,这篇小说和他别的作品有很大不同,读的时候能明显地体会到悲伤的感觉。

当王小波在青虎山得知自己的恋人去世之后,他感到非常难过和痛苦,痛恨自己没能陪在她身边,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在《地久天长》里王小波也写到了这样的情节,主人公“我”得知小红去世之后,“感到脑后一阵冰凉,我坐了很久,天黑下来,又亮起来,我机械地吃饭,又机械地去地里干活,机械地回家来。我很孤独,真正的哀痛被我封闭起来了,我什么也不想……没有声也没有泪,只有无穷的惨痛从粗重的喘气中呼出来,无穷无尽”。这其实正是王小波当时的真实写照,得知恋人去世后他经历了巨大的痛苦和哀伤。

后来从青虎山回到北京之后,王小波又谈了一个女朋友。这次恋情是他家里人都知道的,那女孩还到过王小波的家找过他。据王小波的哥哥王小平描述,那女孩长得很苗条,文文静静,娉娉婷婷,有一种温柔娴雅、宜室宜家的神态。不过后来两个人还是分手了,因为女孩的母亲对王小波不太满意,当时王小波正在街道厂当工人,家里的政治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他的文学天才也没有完全展露出来或得到别人的认可。他这样的情况,当然不能让丈母娘感到满意。

为值得付出的人付出所有

李银河大学毕业后,到《光明日报》社当了一名记者。这期间王小波和她单独见过一次面。当时他们两个聊了会儿天,还没聊多久呢,王小波就问李银河说:“你有朋友没有?”李银河一听十分意外,如实相告说:“还没有。”王小波单刀直入道:“你看我怎么样?”问得李银河非常震惊,当时她没有回答,但心里恐怕会暗暗回一句:“你怎么这么直接啊!”因为王小波实在是太直率了。

要知道,当时是在70年代,那个时候青年男女对待自己的感情都是讳莫如深的,王小波却是如此的直率,当然让人感到意外了。再者,当时他们两个人的社会地位也相差甚远。李银河那时已经是全国关心政治的青年的偶像,文章都上了《人民日报》,读者来信每天要用麻袋来装;但是王小波呢,依旧在街道厂工作,他的文学创作还在草创时期,谁也不确定他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才智杰出如他哥哥王小平,对王小波的写作之路也持不看好的态度。因此,在那时候,王小波的前途是非常暗淡的,和李银河简直是天壤之别。

但是,王小波完全没有考虑这些,后来李银河回忆,王小波当时是非常自信的。这不仅是他对自己充满自信,同时也是相信李银河考虑爱情不会想到社会地位这种事。他知道李银河是这样一个人:如果她爱了,她就会去爱,完全不会去想世俗所谓要考虑的东西。正是因为他拿准了这一点,所以才敢直率地向李银河表白。李银河当时也的确没考虑到社会地位的问题,她根本就没想到这一点。后来她写信给王小波,用了《人民日报》的信封,以至于让王小波的工友大为震惊,她才知道他们的社会地位原来差别这么大。

后来李银河去南方出差,王小波开始和她通信。最初主要是王小波在写,一封接着一封,几乎很少能有回音,但他还是继续写,把自己的声音发出来。他会讲到他自己,因为他不知道李银河在从事什么工作,无法谈论她,就只好谈谈自己了。这里说一点,那里说一点,说到自己的一些看法等,以一种围炉漫谈的方式向李银河诉说着。有时候他会觉得自己说得漫无边际,就决定不再写信给她,但是第二天他马上就自食其言,又提笔给她写信了。

现在流传着这样一种看法,恋爱中的人不应该把自己放得过分卑微,应该高傲地活着。譬如说,如果对方怠慢你,就离开他。譬如说,不懂得珍惜你的人不要为之不舍,更不必继续付出你的友情或爱情。这种看法当然很有道理,但其实,这种看法并不一定正确,在恋爱中没有高傲和卑微之分,问题只在于,对方是不是一个值得你付出的人。如果值得,那么就算你的付出没有回音,也应该继续爱下去,因为对方是那么美好的一个人,不该放下。就像王小波对李银河一样。

愁容骑士的思念

看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信,就可以看出他对李银河的感情有多么深!李银河到南方出差的那段日子里,王小波几乎天天给她写信,诉说对她的思念。他还在信里用了一个比喻,说当时他的情况就像是在黑山里思念杜尔西内娅的堂吉诃德一样。那位老先生当初因为思念杜尔西内娅,跑到了黑山里面发疯,把盔甲四面乱丢,把衣服扯掉,把脑袋往石头上撞,最后还赤裸着下身,做倒竖蜻蜓状给他的侍从看。王小波用了这样一个比喻,可见他对李银河有多么思念了。

李银河从南方出差回来,看到王小波所有给她的信,有一些信她已经收到了,还有一些信王小波写了,但是没有发出来,总之,那里有一大堆写给她的信,于是她就顶不住了。后来李银河说:“想想一个小说家,他动了真情之后能写出来什么样的东西,一般的人,我想谁也顶不住。”

其中有一次,王小波把信写在了五线谱上,他说:“做梦也想不到我会把信写在五线谱上吧,五线谱是偶然来的,你也是偶然来的,不过我给你的信值得写在五线谱上呢,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还有一次,王小波说:“我和你就像两个小孩子,围着一个神秘的果酱罐,一点一点地尝它,看看里面有多少甜。”这些话都让李银河感动不已,甚至是到了现今都难以忘怀。

高高大大的王小波,将自己的心扉袒露在李银河面前,告诉她说:“我有点两重人格,冷漠都是表面上的,嬉皮也是表面上的……内里呢,很幼稚很傻气。”并且说,将来有一天他要试试创造一点美好的东西,他要把所有的道路全试遍,直到她对他说“算了吧,王先生,你不成”为止。他告诉李银河,因为认识了她,他应该有一点长进了,他要为了她而前进。听了这样的话,李银河又怎么能不感动呢?正如她自己说的,没有一个女人能够抵挡这样的浪漫。

王小波的这些信件,之前一直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着,后来在2004年的时候集结成册出版了。有一个作家曾说,溯时间之流而上下,如果他遇见王小波,他会告诉他,他写得最好的东西不是小说,而是他写给妻子的那些信。王小波曾在信里面对李银河说道,他总也写不好爱情,但是,读着他给李银河的情书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来,他已经把爱情演绎得如此美好了!

在王小波笔下,爱情的浪漫、爱情的患得患失等,都一一呈现了出来,他把这份爱完完全全地给了李银河。他曾说,人就像一本书,你要挑一本好看的书。李银河觉得,她生命中最大的收获和幸运就是,她挑了王小波这本书来看。她从1977年认识王小波到1997年与他永别,这20年间她看到了一本最美好、最有趣、最好看的书,“作为他的妻子,我曾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爱上了,就没办法了

在王小波和李银河交往的过程中,一开始似乎并不顺利,李银河甚至还提出过一次分手。后来有人问她,和王小波恋爱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李银河回答说,最大的障碍,还是她觉得王小波长得太难看了点。王小波的确长得不够帅,他的哥哥王小平说,他们兄弟几个都人高马大的,脸模子也确实是糙了点。他们的邻居甚至还大为感慨道,这王家三兄弟怎么这么丑!

在之前,李银河交往的男朋友比较帅,因此她总是觉得,王小波的长相是他们交往中的巨大障碍。她甚至还在写给王小波的信中一本正经地提到了这件事,说他长得不好看。这倒把王小波给逗笑了。但是王小波万万没料到,李银河真会因为这件事和他分手!这下可把王小波气坏了,他喝了很多酒,还写信给李银河说,他要到爬虫馆去和那些爬虫比一比,看看他到底是不是真有那么难看!然后他还反击说:“你也不太好看嘛!”于是两个人就这样扯平了。

这次分手波折持续了一天,第二天他们就和好了。王小波当然是爱着李银河的,他无法不爱她。在他看来,所谓爱情就是,“碰上了,然后就爱上了,然后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他对李银河就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不管她是不是爱他,甚至她可以不爱他,去爱别人,他都会一直爱着她。

事实上,李银河也是这么觉得的,分手之后她马上就意识到了,他们还是得在一起,没办法分开。尽管她心里犹疑:两个不美的人在一起,爱情会美吗?但是她也无法因为自己的犹疑而离开王小波。他们在心智和精神上有着一种平等愉悦的交流,这种交流把他们紧紧地缠绕在了一起。用王小波的话来说就是:他扔一个球,对方要接得住。李银河当然接住了他的球,他同样也接住了李银河的球,两个人就这样把球扔来扔去,好像在玩打乒乓,是多么愉快!

但是,李银河的父母对他们的这段感情似乎并不看好,特别是李银河的母亲,反对很激烈,简直有点气急败坏。李银河的父亲反对似乎没那么激烈,还曾反过来劝李银河的母亲说:“是你女儿找对象,还是你找对象?”不过他显然也不赞同他们的恋情,认为王小波是个坏小子。

后来据李银河说,她父母之所以反对他们,并不是真觉得王小波有哪里不好,而是感觉他挺危险的,思想出格,怕他将来会惹什么事,这让他们比较担心。据李银河的母亲自己说,她觉得王小波傻大黑粗的相貌让她心里有点嘀咕。后来看王小波的作品,她也有些看不惯,觉得有点黄、有点怪,不过马上就有人反驳她了,说王小波的作品既不黄也不怪,主要是她没看懂。

最后李银河的父母都接受了王小波,但这件事是很不容易达成的。甚至有一次,李银河家里还打算给王小波家里写信呢。这简直要把王小波气疯了,甚至想到,如果那封信来了就把它抄成大字报,请过路人评评它有什么道理!当然了,这只是他的一时愤怒。李银河也向他表示了:“我愿意爸爸妈妈都高兴,都满意,但他们不高兴不满意我也会不顾一切。我是一个自由人,谁也管不着。”

同类推荐
  • 美丽王朝

    美丽王朝

    是中国的“阿信”还是中国美容业的“松下幸之助”?一部中国美容业发展的篇年史;一个成功女企业家的成长历程;一本化妆品企业经营管理实录。
  •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是卢梭继《忏悔录》之后另一本自传性质的著作,主要记录了卢梭的一些思想片段。由于这本书是在卢梭遭受长期迫害,身体虚弱不堪,又居无定所时完成的。书中的卢梭是一个细腻、敏感的人,别人任何一个微小的举动,无论它多么没有意义,都可能对卢梭造成影响。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因为过多地受到他人的影响,而变得不得不被动接受时,他感到自己失去了自由。面对这样的情况,卢梭不会像加缪一样以“抗争”与以回击,天主教背景和懦弱的个性使他最终选择了逃避。
  • 时尚就是我:可可·香奈儿传奇

    时尚就是我:可可·香奈儿传奇

    20岁的面容是与生俱来的,30岁的面容是生活塑造的,40岁的面容是我们自己负责的。可可香奈儿的单身宣言:假如终其一生,找不到最合适你的另一半,不要懊恼,更不用沮丧,冥冥之中,一定有个更大的使命在等待你——老天必定会赋予你特殊的才能,让你专注自己的特长。做出一番对全人类都更有裨益的事业来。婚姻反而会把你变小。所以,单身时请珍惜,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一个人,照样一生精彩。
  • 原来慈禧

    原来慈禧

    她的一生充满传奇,从受宠贵人到独揽大权的皇太后,可谓至尊红颜。她的一生充满痛苦,少年丧父。青年丧夫,中年丧子,历经人生低谷。慈禧,一个没落王朝的主政者,她的形象被谎言,传说所遮盖,历史渐渐模糊。何为真?何为假?真实的慈禧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本书作者张研教授对慈禧的身世谜团、宫中遭遇,政治生涯以及个人生活起居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写,披露了许多不为人所知的细节,并提出言之有据的独到观点;同治死于天花、梅毒并发症;戊戌变法中慈禧并非完全反对变法;修建颐和园动用的海军资金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多等等。作者还以一种文学化的细腻笔触勾勒了慈禧感性的一面。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多面化的慈禧。
  • 谭东之歌

    谭东之歌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谭东不愧是这样的好同志,好战友。我为之精神感染的同时,也为之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弘扬谭东同志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谭东虽然走了,但精神永存,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一曲《谭东之歌》,满怀着诗人的一片赤诚,携带着时代的主旋律,讴歌我们的英雄。谭东不仅是我们公安系统政治工作培养和树立的重大“典型”人物,更是这个时代涌现出来的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的楷模。
热门推荐
  • 013号凶案密档

    013号凶案密档

    翻开尘封的档案,我们能看到什么?杀人狂,恋尸癖,和尸体说话的人。强奸犯,精神病,和自己相爱的人。盗墓贼,慕残者,憎恨全人类的人。一个个扭曲的人格,一个个卑微的灵魂,一个个你不为所知的世界。这里是地狱,也是天堂。
  • 晁氏水浒

    晁氏水浒

    “咱也来个煮酒论英雄,先说神力。这江湖之上,要说神力,第一当属倒拔垂杨柳的花和尚鲁智深,两膀若无千斤之力,怎能动的树木。”“这便是你孤陋寡闻了,岂不闻小霸王力扛东京数千斤闸门,四路反王这才安然逃出东京,怎是凡人可比。”新书《义气水浒》
  • 婚宠撩人:陆少,正经点

    婚宠撩人:陆少,正经点

    她是林家最不受宠的女儿,除了身材好点,没其他优点。可偏偏被S市最有名气的男人给看上了,瞬间她成为S市所有女人羡慕嫉妒恨的对象。“为什么是我?”林一不解的看着他问。“娶妻娶贤,花瓶到处都是,你这么丑,放在家里我放心!”林一,“……”她漂亮,有才,之所以隐瞒自己,是为了避免被唐家当做联姻的工具,更是为了查找母亲死去的真相。可直到遇见陆立言,她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男人把她宠上天,让她明白什么是,爱情。
  • 一品茶楼

    一品茶楼

    父女?兄妹?当然不,相信我,某司徒绝对是守礼的孩子。融合有穿越、宫斗,以及1女N男情节的正统文字。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艺术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艺术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 枪·轻武器发展史

    枪·轻武器发展史

    本书通过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内容、大量的信息、众多的图片、新颖的形式、介绍了各种轻武器的科学知识,并且对轻武器装备发展史做了追溯,读者阅读本书可以对轻武器装备的发展历史、性能特点、发展水平及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是青少年及兵器爱好者了解世界现代武器最基本的科普读物。
  • 竹林女科证治

    竹林女科证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古重生诀

    太古重生诀

    踏入修炼之道,一为强身,二为守护,拥有强者之心,踏入世界巅峰。一个人,闯太古,乱秩序,一怒为红颜……制定规则是强者为了让游戏更加有趣,打破规则则需要莫大的勇气,为了生存,为了站在世界的最高巅,小山村出来的小子薛讷,单枪匹马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 小师妹的私人家教

    小师妹的私人家教

    大一新生李牧找了一份家教工作,却发现自己的学生竟然是封山两千年的一个上古魔道宗门的小师妹,李牧因此机缘巧合地接触到了奇妙的修真世界!然后,魔宗高手、美女鬼修、千年妖精、正道掌门纷纷前来拜师,因为……初中政治课能提升修真者的心境!电路板居然是高深的阵法!感冒胶囊可以拿来炼制筑基丹!流水线可以加工法宝!复印机能量产符箓!无数大小门派纷纷闻风开山,李牧的生活也一下子变得丰富多彩……【书友群】【44054880】
  • 冥医

    冥医

    病情危重?普通医术无法医治,不用怕,有我冥医在此,修复灵魂,纷纷钟搞定,笔仙竟然将唐初英雄送到了现代人体内,这不是给我冥医练手的机会吗,金钱,美女,权利,无上的争斗,一切尽在冥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