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1900000017

第17章 小程序员的大梦想(2)

流进大海的小溪

上班第一天是星期一。微软公司每周一会安排一场新员工报告会。早上9点钟我和其他新入职的员工来到一个房间,由人力资源部的人向我们介绍微软公司的历史、产品、公司文化以及员工注意事项等等。接下来每人领到一张门卡。那张门卡上有我的名字和照片(这张卡我保留至今),我意识到自己此时已是微软的正式一员,心情难免兴奋。

上午的流程结束后,中午供应午餐,是一个简单的汉堡包。然后直接去自己的办公室。新员工培训在十号楼,我的工作地点在二号楼,由于楼距较远,有辆小公车把我载去那里。我的房间号是215。房间里,我的计算机用户名、密码都已设定好了。打开电脑,第一封电子邮件已经到了,是人力资源部发来的欢迎信。

这时我才知道,微软的每位员工都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这是比尔·盖茨亲自制定的标准。盖茨有一种独特的办公室哲学,他认为软件是一门艺术,做软件的人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而人只有在独处时,在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才最具有想象力。如果需要交流,打开门就可以。因此,在微软,每一个员工都拥有自己的办公室。除了总裁、副总裁级别的办公室稍大些,其余每个人的办公室都大小一致。

微软还鼓励员工将自己的办公室作个性化的布置。有的人把自己的办公室设计成热带丛林,有的人把各种各样的金鱼缸搬了来,还有的人干脆放进了床和沙发,办公室就成了家。因为喜爱篮球,后来我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安上了球架,贴满了迈克尔·乔丹的海报图片。晚一步进入微软的妻子,房间里则全是女儿的照片,连女儿信手涂鸦的几个歪歪扭扭的字也被当做宝贝贴在墙上。

因为有点难以抑制的激动,我就在楼里转来转去。首先去了戴维·麦克布莱德的办公室,跟他寒暄了一下。他说:“对不起,我还有会议,你先自己看看书,工作还早着呢。”我接着一间间房间挨个看过去,和新同事们打声招呼,用纯东方式的方式:“我是唐骏,现在来报到了,以后请多多关照。我什么都不懂,要和你们多学习。”他们也很热情地说:“欢迎你!你是我们面试中表现最好的一个。我们非常喜欢你。希望能和你经常交流。”

我们所在的办公楼只有两层,我很快就转了个遍。随后我发现一间很大的休息室,房间里放着个透明的大冰柜,里面的饮料看上去有好几十种,可乐、牛奶应有尽有,而且全部免费。休息室旁边有间打印室,纸、笔、剪刀之类的文具用品也可以随意领用。我把所有文具一样取了一件,拿回自己的办公室。

来西雅图之前,我一直以为微软的办公楼会是高耸的大厦。没想到竟都是最高也不超过3层的矮楼。后来我听说这源于一项测算:大多数人从4层以上,就选择坐电梯,3层是人们愿意步行的境界。从我的办公室往外望去,15栋办公楼交错排列,每一栋楼都有自己的餐厅、停车场,万余间形制相同的办公室密布其中,这实在是极为壮观的景象。而且随着公司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微软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总部的大楼数,就从我刚去时的15栋上升为50栋。办公室的数量则扩充到3.5万多间。在微软10年,我只去过这50栋大楼的其中10栋。如果不是因为是夫妻,分处两栋大楼的我和妻子可能10年都见不上一面。

在眼前的这万余间办公室里,每天都在创造各自的奇迹,最后汇聚成一股巨大的能量,支撑起了一个了不起的软件帝国。进微软前我已看过很多微软的相关报道,但只有身处其中,我才强烈地感觉到:这个帝国最令对手胆寒的是,它不会惧怕任何新东西。它也许不是第一个发明创造某样东西的公司,但它一定会迅速赶上并超过先发者,其后发制人的能力远远强于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

第一天在微软的上班经历,给了我极大的冲击。虽然之前已有所心理准备,但我还是没有想到,从小公司到大公司的跨越竟会如此之大。

第一份工作一定要选一家好公司

同很多年轻朋友交流时,我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劝告他们:

第一份工作不是选一份好职业,不是选一份好薪水,而一定要选一家好公司。

为什么?因为一家好的公司可以在各方面奠定你的职业基础。回头来看,我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空间,职业初期在微软打下的基础实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加入微软后,有一个亲戚对我说:如果这家公司让你去做前台,你都应该去。对于他的话,我深以为然。因为即使是做前台,只要你有心,一样可以了解到这个公司的结构体系和管理规范。我的朋友,也是我在微软时曾经的同事吴士宏,最初进IBM时就只是一个前台人员,后来却做到微软中国区总经理,成为中国女性职业经理人的代表之一。

只要你有能力,不在乎工作的性质,不在乎薪水的高低,你完全可以从很低的位置开始证明自己。而去管理不规范的小公司,哪怕一开始就做副总裁,对你未来的发展也没有太大的帮助。因此,不要眼高手低,选中一家好公司,先入门再说,跨进去后未来就是你的了。

以应聘者身份踏进微软总部的那天,我以为从此可以天天近距离接触心目中的偶像、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了。当时我那股天真和傻气的劲儿,就仿佛最不懂得分清现实和幻想的那一类追星族。当人力资源部的招聘经理对我说那番话时,我还一度相当不解。

然而上班短短几天后,我已经不存在任何幻想了。眼前的现实告诉我,在制度严谨规范的微软,如果我没有特殊的作为,可能永远也无法和比尔·盖茨说上一句话。身处世界上最宏伟的软件帝国,我无法不生敬畏之心。就像一条小溪突然汇进了浩瀚的大海,我感觉自己一下子就被淹没了。我不禁自问:“唐骏,你什么时候才能在这里熬出头?”

一年以后,我才终于见到了比尔·盖茨。那是在微软的年度员工大会上,在租来的超大体育场里,我的目光从几百米之外,掠过上万名同事,默默地落在那个模糊而又清晰的身影上。在那一刻,我又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巨大力量,和想要靠近那个身影的强烈愿望。我要证明,即使不能达到他的高度,我也有一颗同样向上的心。

为什么我要面试所有员工

微软人力资源部的招聘经理告诉我不可能见到盖茨时,我当时就和他开玩笑:如果有一天,我成为一家大公司的总裁,有员工来面试我一定要让他见一面。

面试每个员工的想法就是那时萌发的。日后我回国任上海微软总经理和微软中国公司总裁时,一直执行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任何到微软工作的人,都需要经过我的面试。当时很多人不太理解,认为CEO这么做有浪费时间之嫌。事实上,我的用意是:

通过CEO的亲自面试,让所有刚进公司的员工感受到公司对他的重视。

有一次,我在美国开会,而国内有一个岗位急需招人,因此有位员工“逃过”我的面试直接进入微软。在接下来的试用期,他表现得很出色。不过,几个月之后,他来找我,一定让我再面试他一次。原因是,平时员工间互相调侃时,大伙喜欢拿他开玩笑,因为他没经过我的面试,是溜进来的,类似“非正规军”。我对他说:他已经表现得很称职,不需要面试。不过他依然很坚持。最后我满足了他的愿望,面试让他从心理上感觉自己是个纯粹的微软人。

第一位上司,从最后一名开始

上班第二天,我的直接上司戴维找我做了入职后第一次“一对一”(one to one)。在微软,直接上级和下属在固定时间内会有一次单独的会谈交流,如果出差也会采用电话的形式进行,这称之为“一对一”。它是微软的一种独特文化和管理手段。

在第一次“一对一”中,戴维告诉我,有任何事情都要用电子邮件的方式立刻请示他。在我进入微软时,电子邮件已成为微软公司最重要的办公手段。我第一次使用电子邮件正是从进入微软开始的。同事们都有单独的办公室,但遇上工作中的问题彼此间极少去敲同事的门,最简单、最有效的交流方式就是电子邮件。哪怕请隔壁的同事下班后吃饭,也靠发邮件。这种办公方式让我觉得十分新鲜。

当时我所在的部门正在做Windows NT的测试版,几乎每天都会出来一个新版本。有一次我给若干同事及其他部门的经理写了封邮件,告诫当天新出的测试版系统不够稳定,建议大家先不要用这个版本。这封邮件我也给戴维发去了一份。当时戴维正在纽约出差,看到邮件后非常恼火。他立刻打电话给我,劈头盖脸骂了我一顿,严厉指责我怎么可以发这样的邮件。擅自发给其他部门的经理,已经犯了越权的错误,而且邮件的内容也非常不准确,很多用词出错。更严重的是,我不该贸然下判断说公司的测试版本不稳定,而且还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

被戴维非常严厉地批评以后,我写邮件变得十分谨慎。如果只是一对一的邮件,我很快写完。我的仔细程度随信件接收人数的多少而递增。重要的群发性邮件,写完后我会再读好几遍,而且会请同事帮我再看一下有无问题。戴维也是个做事极其严谨的人,他会用非常清晰的方式告诉我,邮件中如何用最精确的语言来表达内容。在初始阶段,别人总能挑出我邮件中语言、文化或者专业上的问题。经过不断的努力,大约半年之后,我的邮件已看不出任何毛病。而且内容清晰,一目了然。直到现在,我写邮件也非常的精练,这完全得益于在微软期间受到的严格培训。

邮件从此成为我工作中最重要的手段。在微软10年,我一共发了65万封邮件。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

第一个上司给我的管理启示

进入微软之前,我自己做公司,根本不知道管理模式为何物,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因此,初次接触戴维非常严厉的管理模式,我很不适应,内心也颇感压抑。他的工作习惯是对员工盯得非常紧,一有什么事就拿起电话骂人,让下属工作时无不战战兢兢。在他手下做事的初期,我的心理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作为一名普通员工,当时我就在想,倘若我是领导,绝不会以这种压制的方式对待员工。后来我发现,很多管理者都爱犯这样的毛病。其实员工犯了错,乒乒乓乓先骂一顿,非但达不到指正的效果,反而让员工丧失了工作的动力。在这样的老板手下,很多员工都心惊胆战而不敢去做事,只要不犯错就是好的,更别提去创新了。

我在微软总部工作的三年,戴维在职业素养上给我很多的教益,但在管理模式上,我则是颠覆了他的管理方式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从上海微软总经理,到微软中国区总裁,再到盛大总裁,十几年里,我从来没有骂过一次员工。我也从不拍桌子、摔东西……但也没有一个员工会觉得我是柔性的管理,我的助理们曾跟我说,我是那种“不怒自威”的老板。微软的一位全球副总裁则形容我的管理方式是“外软内硬”,我觉得他说得比较恰当。

我的管理风格很犀利,但方式却比较柔和,我以目的作为管理原则,达到目的就可以。

从三家小公司的老板变成微软总部二号楼里的一个大头兵,我颇不适应。过去都是别人向我汇报工作,现在变成我定期向老板汇报,角色的转换,让我明显感觉到了落差。每天的工作也很枯燥,虽说微软是个大平台,但我做的还是和小公司一样的事。我好像又回到原点,最初“看上去很美”的微软也不那么美了。

我所在的Windows开发部门有3000多名员工,每个人都是很厉害的技术高手,程序无不写得漂亮异常。我没一样比得过他们,语言能力不如他们,沟通能力不如他们,写程序就更不用说。我完全看不到自己的机会所在。我甚至想,自己是不是作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如果想体验一下大公司,我完全可以来这里参观一下就可以,为什么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呢?和小兰通电话时,我忍不住向她倾诉苦闷。她安慰我说:没关系,先做着,做到不行再说。听了妻子的话,我心情稍稍平静。我想:决定的对与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作完决定后接下来该怎么办。

从最后一名开始努力

我进入微软时,只是一个写源代码编软件的普通工程师。一下子跨进一家上万人的大公司,里面的员工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员工。我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我对Windows了解甚少,别人却已经做了好几年了。一个新手什么时候才能出人头地呢?我觉得找不到方向。

看到和微软其他员工的差距,我没有放弃。我告诉自己,没有关系,我一直就是从逆境中走过来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认为自己在公司排名倒数第一,事实上我也就是倒数第一。如何脱颖而出?我告诉自己只有勤奋这一条路。

勤奋与成功的概率

要获得职场竞争中的成功,一定要靠勤奋。其实每个人的智商都差不多,每天我比你多工作20%,也许就意味着我成功的概率多了50%。

我在微软公司,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勤奋。当年和我一起进微软的人都比我优秀得多,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一个22岁就拿到博士学位的天才。在微软,这样的优秀之才比比皆是。像我这样的,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员工。因此,要想成功没有更多别的诀窍,唯有“勤奋”二字。

我的住处是人力资源部安排的,在公司附近一套三室一厅的住宅,可以免费住三个月。我在住处待的时间很少。每天下班后,我都留在办公室里看书,周末也是如此。有关Windows研发的书太复杂,看不懂还是硬着头皮看。头几个月,我完全没有所谓的休息时间,一直在拼命学,希望慢慢地跟上同事们的节奏。那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不要掉队,还根本没有想过超过别人。我经常请别人对我写的源代码提一些修改意见,每个同事都很乐意帮助我。5个月之后,我渐渐缩小了和同事的差距,也有些余力了。我开始考虑,能否获得属于我自己的机会。

同类推荐
  • 你的炒股纪律价值百万

    你的炒股纪律价值百万

    本书详细总结了股民必须遵守的100条炒股纪律,为股民筑起了一道道堤坝,堵住利润的流失,挡住亏损的侵袭。不遵守它们,你可能一亏再亏,甚至倾家荡产;能遵守它们,你肯定能化险为夷,亏少赢多,成为股市上真正的赢家!赢家眼里只有规则,输家内心常存侥幸。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本书,渐渐地减少“侥幸心理”,成为一个理性的“规则”坚守者。更希望股民能理解并执行书中的各项纪律,也希望本书能给广大股民带来真正的启迪和帮助。
  • 向诸葛亮借智慧

    向诸葛亮借智慧

    本书从管理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的知识,解读诸葛亮的一生,对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赤壁大战、空城计、斩马谡、六出祁山等大事件都有精辟的分析,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观察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既讲故事也分析规律,并与当今现实生活相结合,古为今用,总结出能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规律和技巧。
  • 多空:笑傲股市江湖的独门秘籍

    多空:笑傲股市江湖的独门秘籍

    在这本书中,法意团队只讲述具体投资方法,他们认为,唯有够具体,才能真正学到本领,看哪一个数据,哪一个指针,哪一个策略,为什么要如此理解,这本书不断回答读者最基本、蹲马步的问题,如果看完这本书后,读者还是一样还没找到方向,随盘感任意下单赔钱,别告诉别人你看过此书!
  • 企业领袖教练

    企业领袖教练

    本书作者运用系统的丰富的理论知识,配以大量实践经验,通过借鉴跨国公司在培训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总结各个企业付诸实践且行之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工具以及培训效果工具,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领袖教练术。什么是教练技术?教练技术是一门通过完善心智模式来发挥潜能、提升效率的管理技术。本书中,教练通过一系列有方向性、有策略性的过程,洞察被教练者的心智模式,向内挖掘潜能、向外发现可能性,令被教练者有效达到目标。
  • 许家印:缔造地产与足球的双料

    许家印:缔造地产与足球的双料

    本书讲述了恒大地产的董事会主席灵魂人物许家印的创业经历。从白手起家到房地产事业有成,经历了一系列考验大风大浪,最终傲立群雄,之后成立恒大足球俱乐部,为中国的民族足球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热门推荐
  • 纨绔CEO的蛋糕甜妻

    纨绔CEO的蛋糕甜妻

    盛大的豪门婚礼,出轨的艳照漫天飞舞。巨大的液晶显示屏上播放的是她和陌生男人缠绵悱恻的全记录。一时之间,她成为K市所有人的笑柄。最爱的人的爸爸大骂着自己是祸水。当所有人指着鼻子骂自己是贱人,而救自己的那个人却是那个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5年的地下情人,温奈若瞪大眼睛看着苏霂延“你不是说5年的情人,5年我就可以离开了……”5年她以为可以解脱了,可是她不知道那是另一个噩梦的开始……新的生命在腹部滋生,男人却勾起邪魅的笑意,直接将她送给了其他男人!5年后,她成为别人婚礼上的幸福新娘,却被男人步步紧逼,抵在墙角上。“老婆,你怎么可以带着我的儿子嫁给别人呢?”
  • 亡灵代言人

    亡灵代言人

    我是个即将步入社会的普普通通的准大学毕业生,直到有一天偶然间发现,自己的双眼竟然能够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事物,经过几番周折,我被迫承担起了为那些在人世间徘徊不去的灵魂了却心愿的义务。鬼怪妖精粉末逢场,神秘组织“天网”蠢蠢欲动……然而,这是一个关于人的故事,那只可以看穿阴阳的鬼眼,永远看不透的,是人心。
  • 那年那月那人

    那年那月那人

    无论时光怎么变迁,生命中注定有些事、有些人无法忘却!那些尘封的往事,总会在不经意间触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 卿为明眸醉

    卿为明眸醉

    她,为了救他双目失明。他,为了她脱下华服愿意做一辈子仆人陪在她身边。还有他,吊儿郎当本无君意。却死在了皇权的战场上。还有她,本是女儿身,却能够问鼎凌天。他们,演绎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情感纠葛。
  • 灾害:疯狂的自然灾害

    灾害:疯狂的自然灾害

    本书介绍了雷电灾害的危害及预防、雷灾多发生在什么地方、黑色闪电的形成奥秘、豪雨灾害的形成和危害、酸雨灾害的危害和防治、太阳风的形成和危害、臭氧灾害的形成与危害等内容。
  • 三国志评话

    三国志评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游之血脉进化

    网游之血脉进化

    二十二世纪初期,一艘外星海盗船,意外的闯入了银河星系;紧随其后,一艘星际巡逻舰,同样是闯入了银河星系;一场战斗过后,整个地球,包括地球上的种种一切,都是受到了巨大的破坏;受此影响,星际战警主动的提出,愿意帮助地球人类重建家园,以及付出一定的赔偿;谈判之后,一款名叫《星空游戏场》的虚拟真实游戏,融入了地球人类的生活之中,并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 管理者必备国学知识手册

    管理者必备国学知识手册

    管理学是西方的舶来品,中国历来不是重商主义的国家,国学和管理学,看似是毫不相容的。国学在当今社会,尤其是管理上,能有用武之地么?!甚至有人偏激地认为,在现代社会,国学已没有立足之处,国学就是那些之乎者也,毫不实用。事实上,如果你抛开对本国文明偏激的虚无主义,平心静气的接触、了解、熟悉本国固有的学术,就会知道国学的价值和影响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 给曾经的你

    给曾经的你

    在这座城市有一个高中生叫杨哲,一个初中辍学在网吧工作的女孩李雪。两个人从相遇,相识到相知……多年以后的再次相遇已为人妻为人父……
  • 不灭仙神

    不灭仙神

    一世一场大修行,一世一场大旅行,天武大陆,万族林立,妖兽横生。各族皆有大能之士,翻手覆云。即便如此,大千世界,任我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