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1000000013

第13章 四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

【行动指南】

企业的“中庸”之道,便是企业的持久发展之道。它适用于任何一家企业,谁违背了它,谁就会陷入困境,直到某一天重新回到“中庸”之道上来。因为无论何时,“中庸”之道都是最为适合的方法和思想。

星期五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篇》6.30

【译文】

子贡问:“如果有人广泛照顾人们并能够济助众人,这样如何?可以称得上是仁吗?”孔子说:“这样何止是仁啊,一定要说的话,可以称得上是圣了!即使尧舜也难以做到啊!所谓仁者,是自己想立足时也帮助别人立足,自己想发达时也帮助他人发达。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去设想他人,就可以说是行仁的方法了。”

【笔记】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典型的儒家思维:推己及人。自己认为好的,也帮助别人实现,同样自己认为不好的,也不要强加给他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对于“仁”的探究很是用心,可惜这一次他对仁的理解依然不正确,正所谓“过犹不及”。“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绝非常人可以做到,所以孔子并不以此作为“仁”的标准,因为“仁”是现实的,是可行的,而“圣”则很难实行,连尧舜等伟大的帝王都无法做到。

为了准确地传达“仁”的概念,孔子用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样一句切实可行的话来表述。自己所想的,也帮助别人实现。但是,事实却总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现实中到底有多少人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恐怕寥寥无几。

在企业管理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具备一定的现实性意义。作为管理者,你想自身的能力、职位乃至薪水得以提升,那么你就应该考虑下属们如何得到提升。同样,如果你希望企业获得发展,首先要考虑员工们如何得到成长。

【行动指南】

韦尔奇说过一句话,值得每一位管理者牢牢记住:“一旦你成为管理者,你所考虑的就不再是个人的成功,而是团队的成功。”

也就是说,要成为一名杰出的管理者,你就必须推己及人,使你的下属们都能够获得成功。这或许是管理者应该遵循的唯一法则。

第三周

星期一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篇》7.2

【译文】

孔子说:“(把所学所见)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这些事我做到了吗?”

【笔记】

本章表述了孔子的愿望,我们都知道孔子已经实现了他的愿望,但是他还在不断地反思:“何有于我哉?”希望自身能够做得更好。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做到这三点很不容易,当然,除了孔子,我们知道后来的一些儒家学者如朱熹、范仲淹等也做到了这三点。很多人或许认为这是大学者的事,与常人无关。这一观点无疑是错误的。如今企业界流传着一个概念:教练型领导,意思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首先是一位出色的教练。既然是教练,那就等同于老师。老师要教导学生,首要条件是自身不断学习和进步。如此一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便是当今管理者所要做到的三件事了。

“默而识之”是将所见所闻所学默默地记在心底,这样就可以时常思索、揣摩其中的深意,当中的问题和疑点必将迎刃而解。

“学而不厌”才能不断积累新的知识,寻求新的发展思路和模式。打造学习型组织一直是很多企业的口号,而真正的学习型组织首先是管理者带头学习,并且将所学到的一切运用到实际管理之中。

“诲人不倦”才能使员工信服,“不倦”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不疲倦。以教导别人为乐,从而不会感觉到疲倦;二,不保留。真诚地教导别人,绝不保留一丝一毫。这两点都很不容易做到,但是孔子做到了,而且还更进一步,做到了因材施教,真可谓一代圣人。

面对问题和疑点时,做到“默而识之”,反复思索,你将发现问题会逐渐清晰起来,从而获得解决方案。

作为管理者,要赢得下属的尊重和带领企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就必须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与此同时还要对员工进行辅导,使团队整体前行,实现企业目标。那么,每一位管理者都必须做到“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

星期二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述而篇》7.6【译文】

孔子说:“立志于道,(为人处世)以德为根本,以仁为依据,游刃有余于六艺之中。”

【笔记】

这一章孔子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理想的人生。首先,立志于道,有着一定的人生理想和目标,从而使人生富有价值和意义。其次,行为做事以仁德为依据和根本,获取出色的品格,赢得他人的青睐。然后,熟练掌握六艺,游刃有余于其中。做到这些谈何容易?有志向,且以仁德行之,做到这两点的人已经非常少见,更何谈“游于艺”?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孔子所勾画的人生是无限美好的人生,不仅如此,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那我们所处的社会和组织将是多么的和谐和美好。因此,我认为这值得每一管理者去努力。

首先,为企业塑造一个愿景,使所有的企业成员感觉到在从事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这样就给员工们一个清晰的志向。其次,以仁德为设计企业规章制度的根本和依据,使每一位企业成员的行为处事都依据于仁德。最后,不断地培训和辅导员工,使他们熟练掌握各项工作技能,在实践中做到游刃自如,从而使得工作变得快乐和高效。

或许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依然值得我们去努力。

【行动指南】

任何管理的最大难点都在于管理者自身能否以身作则。因此,首先管理者们必须要求自身“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自身做到了之后,再发挥培训和辅导的功效,使得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如此。一旦做到了这些,你将发现你创造了一个和谐美好的企业组织。

星期三

有教无类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述而篇》7.7

【译文】

孔子说:“凡十五岁以上的人,我是没有不教导的。”

【笔记】

很多时候,人们的误解很容易产生糟糕的后果。对于这一章,幼年时期的老师便曾经给我留下一个糟糕的印象:“只有送上十束以上干肉的人,孔子才会收他做学生。”这令我一直对孔子缺乏好感。直至高中时,自己深入研读《论语》,才发现原来自己受到了那位老师的误导,想来十分可笑。

在古代,上学的确需要带十束肉干给老师,但是孔子没有必要加上“以上”二字,否则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教学比他人好?还是其他意思?似乎有些说不通。后来,我在查阅郑玄的著作时发现古人通常也用“束脩”来指代十五岁,也即是可以开始学六艺之年龄,《为政篇》中孔子也曾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由此证实此处的“束脩”乃是指“十五岁”。

当然本章的关键不在于“束脩”,而在于“未尝无诲”,即谁来了孔子都会教导他。这是有教无类的精神,不因为对方是谁,曾经犯下过什么过错,也不管对方是王侯将相,只要能够潜心前来求学,孔子一概真诚教导,而不带任何偏见。

这一点似乎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在指导员工时通常会带着先入为主的主观看法,认为某某可以教导,而某某则不可以教导。由此一来,人为地对员工进行了层次划分,最终导致了组织内部的不团结。

【行动指南】

对待员工应该采取统一、平等的看法,为他们提供公平的培训和辅导机会。当然在培训时一定要根据员工自身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否则,一切都毫无意义和价值。

星期四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篇》7.8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不努力想学习我不会去开导,不到他想说而说不出时我不会去启发。告诉他一个方面,却不能够联想到其他三个方面,我就不会再多说了。”

【笔记】

前面我们谈到了孔子有教无类,只要是十五岁以上的人前来请教都会教导。但是本章我们看到孔子是不会主动去教导别人的,他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导。

只有一个人努力思考学习却依然想不通时,努力想表达却不知道如何表达时,孔子才会及时地开导和启发他。这样的教学方式通常使人有醍醐灌顶之感,瞬间获得领悟。我们通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沉浸在某个问题之中,长久不能够获得答案时,往往他人只要给予一个提醒便会豁然开朗。这是一种很好的感觉和状态,但前提是我们首先要自身经过反复思考。如果自己根本没有思考,对方只是告诉了一个答案,就不会有什么惊喜的感觉。因此,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自身不断去思考,努力探寻答案,在这种前提下依然无法解决时,他才会及时给予启发。

这一点在今天的企业管理中异常值得重视,我在很多企业进行培训时,管理者总是要求我采取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很多管理者喜欢告诉员工们怎么干,而不是让员工们去思考如何干。这是一种糟糕的管理方式,最终只能导致员工蜕化为工具,不再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启发”,孔子还注重学生的积极思考能力。如果一个人不能够“举一反三”,孔子是不会与他多说什么的。这里的“举一反三”表达的是积极主动去思考,由一个方面联想到其他方面,一个人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自然无法做到“举一反三”。这与现今企业希望拥有“自动自发”型员工的愿望是一致的,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的员工,通常情况下培训和辅导是无效的。当然,我们应该记住一个前提:每个人都是希望工作的。如果你的员工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一定是你——管理者出了问题。

同类推荐
  • 人力资源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

    人力资源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

    本丛书分为五个分册,分别为《人力资源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市场营销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行政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财务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生产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为读者提供了在管理工作中所需要的制度范例和工作流程通过最新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将每一个工作流程以清晰、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企业管理工作者可以得到最实用的工具制度规范从现实工作中的细节入手,对每一项工作细节都作了全面、科学的论述,使企业管理工作者可以得到科学的考评依据和培训蓝本我们深知企业管理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但“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应该是昕有成功企业必须研究的第一课题!
  • 大赢家:商标品牌致胜方略

    大赢家:商标品牌致胜方略

    本书介绍了在企业成功管理中商标注册与商标设计的方略,现代商标、品牌的命名方略,国际商标的注册、取名方略,驰名商标品牌的致胜方略,以及企业商标品牌的致胜方略等内容。
  • 网络营销的6大关键策略

    网络营销的6大关键策略

    网络营销是借助计算机通讯以及数字交互媒体来达到营销目的的一种营销模式。互联网不但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更为我国的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从某种意义而言,网络营销不仅仅是WEB2.0技术的变革,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观念风暴。而揭秘这些网络营销的技术与市场发展趋势,就成了营销人员的责任。在这种情势下,本书随着网络营销的浪潮应运而生。
  • 趋势红利(免费阅读版)

    趋势红利(免费阅读版)

    创业和转型之路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坑,互联网转型专家刘润,总结常见错误观念和实践,教你避免被陷阱吞噬。本书为《趋势红利》的增刊,用户免费阅读。
  • 你我不是同林鸟:培养最优秀的员工

    你我不是同林鸟:培养最优秀的员工

    管理成功学是把管理学与成功学结合起来,把人的成功看成是企业成功的本质,把管理看成领导力的培养、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员工与老板一起成功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系统工程来运筹与管理的新学科,从而使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路线图得以深化、具体化、可操作化。它既是管理学与成功学的综合学科,也是管理学与成功学的边缘学科。人类所从事的管理活动,是为了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实现自己某方面的目的。目的实现了,就是成功;目的没有实现,就是失败。失败和成功可以相互转化,但人类的管理活动是为了成功。人类认识管理规律,形成管理体系,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取得更大的成功。
热门推荐
  • 乱世之谋定天下

    乱世之谋定天下

    茂林修竹深处从容优雅的白衣男子,墨玉般的眸子深不可测,对她雍容一笑,潋滟风华。冷静果断,运筹帷幄,不过谈笑之间。步步为营,到最后为她一骑绝尘,颠倒天地乾坤,血染白衣,如梦初醒,原来命中早已注定沉沦。【推荐】大给点力,多多收藏!多多评论啊!男主腹黑强大,女主机智聪慧。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将领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将领篇

    本书记叙了奋斗于二战前线的多个将领的英勇事迹,通过对战争的生动描写和详细刻画,向读者展示危急的战争时态和关键战役,并通过列举多个成功战例突显将领们过人的机智和临危不惧的坚韧精神。该书内容丰富,叙事客观,极具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对想要探究二战时期各个著名将领的读者来说,非常具有阅读和收藏价值。
  • 施公案(下)(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施公案(下)(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施公案》又名《百断奇观》、《施案奇闻》,是以清人施世纶(小说为施仕伦)生平为原型,敷演而成的一部公案侠义小说。施世纶,字文贤,清康熙年代人。
  • 轻轻一瞥你的似水流年

    轻轻一瞥你的似水流年

    谁曾是从谁的青春里走过,留下了笑靥;谁曾在谁的花季里停留,温暖了的想念?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终

    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嫡妃不上堂

    嫡妃不上堂

    母亲早逝,父亲不喜,姨娘窥伺,庶姐怨恨,纵是嫡女又如何?苏绾绾,候府中与哥哥相依为命,步履维艰。本想走出这个牢笼,无奈又进虎穴。既然老天作弄,活一回,何不与天争一回?母后早殇,父皇厌弃,贵妃迫害,兄弟相残,纵是嫡子又如何?钟离玦,当朝瑞王,外人看来翩翩佳公子,清绝除尘,不问世事,可谁又知他的艰辛?相似的境遇,使得他对苏绾绾有种莫名的心疼。她要的,给她又何妨,可终知道,他给不起,也不能给。钟离玧,母郑贵妃,当朝宠妃,而他是今上最疼爱的皇子。显赫的身份,让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谁料,竟一朝栽倒在小女子的手中。苏绾绾,本王不管你是谁,今生休想逃过本王的手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盲妃十六岁

    盲妃十六岁

    她是丞相府人人可欺的瞎子三小姐。可当他第一次出现在丞相府,温柔许诺要迎娶她为正妃时,她傻了。她只是一个一无是处的瞎子,何德何能居然能得如此夫君?这个霸道得让她记住他的男人,她该相信他吗?
  • 漆黑的骑士

    漆黑的骑士

    这个世界的真相是什么?我们一直以来所看到的、所触碰到的,是真实的一角?亦或是虚伪的谎言?矮人和精灵为何灭绝?屠魔戮神的英雄为何无人歌颂?以光明善良著称的教廷为何主动掀起杀戮?让我们和尼尔一起,窥探真实的世界,一起杀出这虚妄的谎言。
  • 黎昕照云华

    黎昕照云华

    “我的名字叫赵云华,取自李白的清平调。”“很好,那么具体是哪一句呢?”微微发福的语文老师这样问道。“嗯……云想衣裳花想容……嗯,然后,然后我忘记了。”这是几年后,穆黎昕总在梦里见到的一幕,他的心总想着再见云华一面,然而他知道不见,才是最后的爱。只是,云华,我真的好想你。这是赵云华与穆黎昕的故事而他们终究会知道:有时,爱情,需要多回几次头欢迎加入朵花的暖阁,群号码:488347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