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9700000007

第7章 养成凡事逐步分解的习惯(2)

用“虚拟决策权”,工作自己做主

我很讨厌开会。可是公司偏偏就是个不停开会的地方,甚至会为了减少会议而专门开会进行讨论。

身为新职员,会上几乎没有什么事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所以参加会议纯粹就是种折磨。虽然无聊但我又不敢打瞌睡,于是不得不绞尽脑汁在开会时找些乐子。

而我想出的办法就是,不管开什么会都思考“如果我是现场握有决策权的人,会怎么做?”

这也就是虚拟的决策权,我将其称作“空气决策权”。

所有会议讨论的大致上都包含如下三点共同要素:

“谁?”

“在多长的期限内?”

“完成什么事?”

我在参加会议之前总会在心中预先做一些设想,例如“这份工作应该会交给川上先生”、“按照这个日程安排,截止日期大约会定在大约两周后”之类。如此一来,枯燥无聊的会议就变成了一种刺激的游戏。一旦发现自己猜对了,就会十分兴奋,而猜错的话,我就会根据会议的决定对预测进行调整。

用会议练习预测能力

不过,想要作出正确的预测就必须收集市场的相关信息,而且得对公司的运营状态、人事构架等都了如指掌才行。对于我来说,收集这些情报的过程就相当于收集“预测正确答案”游戏的内幕消息,其中的乐趣不言而喻。

然而不久之后我便发现,这个游戏的作用居然远不止“打发无聊”这么简单。

当我第一次以负责人的身份接管项目工作时,我发现,自己一直以来所做的预测游戏其实是锻炼决策能力的最佳方式。虽然我是第一次担任负责人,但我对项目的进展前景一目了然。

前文我已经提到,“自己拥有决策权”能有效地提高工作热情。但我的亲身经历可以说明,无法付诸实践的“空气决策权”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无论面对的是什么工作,只要我们在工作时能思考“如果由我来负责该如何做”,工作热情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而且,只要设想自己拥有决策权,我们就能站在宏观的角度纵观全局,针对诸如“若能提高该项目收益的话,会带来怎样的好处,具有怎样的意义”之类的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对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好工作”变得十分敏感,从而能及时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遇。

“天气预报”为什么不准

这个标题看似跑题了,不过我想先问问大家,是否知道“百分百猜中天气的方法”呢?

答案是不断作出预测,直到发布结果前的最后一秒。

天气预报之所以失准,是因为电视台的节目规划并非是即时性的,无法做到持续预测。换一个极端的说法——天气预报根本就不可能准确。天气预报员手中的播报稿以及背景画面在节目播出的好几个小时之前就已准备好,没法临时变更。这就跟导致公司项目失败的原因一模一样。

很多公司经营层以及项目负责人都误以为,会议中做出的决策即使是错的,也很难改变。其实,只要我们坚持在项目完成的最后一刻之前不断预测、不断根据新信息改变现有计划,成功的概率是肯定能够提高的。

这种“预测未来的能力”对想要做出成绩的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读过历史上那些做出伟大事业的英雄人物的传记,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往往在达成目标的最后一刻依然坚持根据新状况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计划。成功人士总是坚持预测,直到最后一刻。

我们必须时常考虑,如何才能让工作圆满完成,并在计划完成的最后一秒之前坚持反复地进行预测与随时修正。

把这项原则落实到实践上,必定会给一起共事的其他人带去很多麻烦,但如果只是在开会时虚拟一下的话,谁也不会责备你的。

快乐转变法则14

无聊的会议→练习预测未来

下一步工作的提示就在眼前的工作中

你在什么时候的工作热情最高呢?当然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与自己想做的事的时候了。这种时候,你根本就不会有闲工夫去思考什么“工作热情”,肯定是一心一意沉迷于手头的工作。这样的状态,就叫做“着迷”。

当你会把“工作热情”之类的词语挂在嘴边时,就代表其实你的热情已经下降了。

导致热情下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对原本着迷的事情丧失了兴趣,或是精神上处于低潮期。总之,就是再也没法进入状态了。

在不同的工作之间不断切换

但我却认为,既然没法进入状态,那就不要勉强自己。正如一台发生故障的引擎,如果勉强它继续工作,很可能会被直接烧毁。

这时,我们倒不如放弃出故障的引擎,直接换辆新车来得快。

一直做同一项工作,一直停滞在同一个地方,必然会导致厌倦,使得工作热情降低。就像低龄幼儿总是左扭扭右动动,很难保持一种固定姿势不变。活动身体是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这是人类的本能。精神方面也一样,如果我们一直做同一项工作,必然会感到烦腻且干劲下降。当我们开始感到烦腻时,便意味着身体和精神正在对我们发出提示,希望我们能为了做出更好的成绩而想想解决办法。

“目前的阶段已经无法给大脑提供刺激了,所以差不多进入下一阶段吧!”——大脑会下达这样的指令。

然而正如不习惯活动身体的人没办法立即开始运动一样,精神上不习惯下工夫的人会逐渐放弃了动脑的习惯,变得越来越懒惰。因此,我们平时最好经常给大脑一些新的刺激,哪怕是很小的事情也无所谓。只要能带来新鲜感,就能养成思考的习惯。

将工作分解至最小单位,就能看出下一步该做什么根据我的经验,通过下面这样的方法可以长时间保持干劲,避免对工作产生厌倦。即从当前正在进行的工作之中,找出与下一项工作的联系。

请先试试将自己眼下正在进行的工作分解到最小单位吧。销售、管理、企划、开发……是最大的分类。然而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工作,将其分解之后我们都会发现,它其实是由多种不同的要素构成的。

比如,销售工作的核心是“卖”。但“卖”中又综合了“游说”、“倾听”、“记录”和“分析数据”等工作。我们可以从这些不同的工作方向中找到自己希望能有所建树的领域。比如我感兴趣并着重追求的是“记录、传达”这个部分,那么就比较适合以成为作家作为奋斗目标。

近些年在公司中,跨部门协作的横向项目团队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一现象证明,公司已经越来越重视组织的灵活性,所以像这种不受部门局限,有利于发挥员工所长,能根据个人资质部署合适工作的团队才越来越受青睐。

在你所从事的工作当中,哪一方面的细节最能令你感到愉悦呢?将综合性的工作分解到最小单位后,我们就能找出自己接下来最想做的事情是哪些。

在当前的工作之中,必然蕴藏着与今后希望从事的工作的一些关联。所以,我们要尽早将其寻找出来。这样一来,一旦我们意识到自己对目前的工作已经感到厌倦,就可以根据这个联系来创造改变工作的条件了。

为了获得想做的工作,不耻“内部运作”

一旦我们决定好自己发展的新方向,就需要开始考虑如何才能从目前所做的工作过渡到接下来想做的工作了。

我虽身为产品研发人员,却对制定自己所研发的商品销售方案的工作抱有很大的兴趣。因为我毕竟是个热衷于赶潮流的小青年,所以总会在脑中妄想广告会找谁拍啦,说不定能遇到自己的偶像之类的场景。

然而在公司中,这些工作必定是由广告部负责的。就算我忽然提出“想做”,但既非专业人士又无相关经验,公司肯定是不可能把这个工作交给我的。

所以我自费购买了广告部员工所需的研究报告,然后主动将报告交到广告部的员工手中,这就是“内部运作”。

而且我还告诉广告部员工:“如果有媒体来采访的话,请尽管使唤我没问题!”在此,我为之后能参与后期的销售工作埋好了伏笔。果然,真有媒体前来采访产品研发人员的时候,广告部就找上了我。就这样,我在公司其他人眼中就被定位成“兼具销售才能的研发人员”了。

在之后的化妆品研发工作中,为产品拍电视广告时我还真的获得了与偶像同席的机会。虽然我并不是广告部的人,但没有一个人觉得我出现在这种场合有什么不妥。

宛如从大脑延展向身体各部分的神经突触一般,一份工作也总是具备许多不同的发展方向。找到其中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然后深入地探索下去,大脑就会自然而然地避免陷入厌烦状态了。

无论是什么工作,只要我们认真做下去,便总能从中找到与其主旨不同的、能引起你注意的细节。无论那是令我产生疑惑的细节,或是让我感到遗憾的细节,我都会将其记录下来。因为正是在这些细节当中,充满了能令我时刻保持工作动力、不产生厌倦的提示。

快乐转变法则15

在重复劳动中感到厌烦→这是需要换一份新工作的信号

同类推荐
  • 成大事必知的108个人生哲理

    成大事必知的108个人生哲理

    《成大事必知的108个人生哲理》分为信念、品质、处事、奋斗、收获共五卷,尽最大可能地涵盖了一个人要想成大事必须懂得的方方面面的哲理,并以故事的形式加以阐述。希望《成大事必知的108个人生哲理》能够成为您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成大事是每个有志者的梦想,但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成大事之人寥若晨星,平庸之辈却总是数不胜数,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很多人都不懂得成大事的人生哲理,因而也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和方法。
  • 处世之道

    处世之道

    本书主要包括孔子提出中庸学说、子思不断深化发展、朱熹让理论更加升华、舜执其两端不行偏执、中都宰顺民意行仁政、顺“道”者行事必昌、行仁义者畅行于天下、以诚赢得天道和人道、慎独自修以完善自我、为人行事低调不张扬、讲求中庸须循序渐进、德行高尚方可致和谐、执两用中防物极必反、学会变通而不偏执、讲究巧取巧胜的方式、上不居功,下不欺凌、顺情顺理办事而顺畅、不性刚行偏方可安身、端正心态方能成事业等内容。
  • 20岁定好位,30岁有地位

    20岁定好位,30岁有地位

    不做爱情中找不到自我的痴男怨女,不做职场中升职加薪两无望的“二类分子”,读懂自己定好位,用50分的努力换取100分的人生! 也许你不够聪明,不够漂亮,不够能干,不够可爱,不够……女人对自己永远是挑剔的,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满意,但是,作为女人,你一定具有作为女人与生俱来的天赋:良好的直觉,讲人情味,包容心强,抗压性好,有耐心,善于倾听,是理想的谈伴……在爱情、友情、职场、家庭生活中,善于运用自己作为女人的天赋优势,才能够牢牢掌控自己的幸福。
  • 在树林里(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在树林里(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你认识谁比你是谁更重要

    你认识谁比你是谁更重要

    在职场中,你可能不是最重要的角色,但你认识的那个人或那些人也许是,他们可以帮你搭建好的人脉圈,成为你成功的要素。书中这个扩展人脉走向成功的故事,能复制到很多普通人身上。
热门推荐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举目四顾,豺狼遍地,有王法管不住的藩镇,有分庭抗礼的藩镇,有垂垂欲动的藩镇,更有契丹铁骑的肆意掠劫,当时朝廷虽在,天下已亡。公元927年至公元951年,大宋前三十年,是中国历史的暗黑年代。了解这三十年,就明白何为野蛮与残暴,就明白大宋王朝为何被称为文明盛世。大宋立国前三十年是豺狼纵横、铁骑肆虐的兵场,是藩镇割据、分庭抗礼,阴谋与残暴罪行的发生地,是文明沦丧、道义尽失,让世人噩梦不断的炼狱。大宋立国前三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篡逆成灾的动乱史,一部被鲜血与悲情遮蔽的中国人的苦难史。了解这三十年历史,看清五代乱世的因果,就明白大宋帝国的由来,明白赵匡胤建构并推演大宋文明的良苦用心……
  • 专宠凤仙

    专宠凤仙

    皇族张榜寻一个命格五金五水身带红色印记的女子。修仙废材苏碧落的孪生姐姐揭榜,竟成了当朝太子妃,却又在新婚夜离奇死亡;虽身无红色印记,但命格相同的苏碧落自此再也没有太平日子过。蒙面青衣人,杀害姐姐的鬼面人,对她另眼相看的大师兄,还有那神秘寡言的白袍公子......各路人马粉墨登场。看修仙废材如何成功逆袭,一步步得专宠、得仙道、得天下!关键词:宠文、双修、美男、谋略
  • 宠爱一生:别挡我复仇

    宠爱一生:别挡我复仇

    刚被烦人的填房逼得走投无路,又被高冷的王爷娶回家。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一生,唯你。渣渣皇帝看上我,无论如何我都是我们家王爷的!!!不过,王爷,芳心暗许什么的绝对不做真........
  • 禅道

    禅道

    禅道是一种自我内心升华的一个方式,是探究博大精深的佛学文化之精髓。茶余饭后,临睡之闲,拥书而读,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而最能让我们获得心灵享受的是禅的智慧,就像是一杯茗茶,清古幽香,沁入心脾,怡然自得。在阅读禅道故事之前,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禅的来龙去脉,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地去理解,去感悟个中真谛。《禅源诸诠》: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此云思惟修,亦云静虑.悟之名慧,修之定名,定慧通名为禅。禅道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禅悦、禅悟、禅境、禅机、禅趣、禅意、禅行等等。
  • 妖孽难挡:血王的宠后

    妖孽难挡:血王的宠后

    他是不死不灭的吸血鬼,只手遮天的帝王,却唯独对她恋恋不忘,是情缘还是孽缘?三生三世,永生永世,我夜离,唯悠姬不爱!这是对她的诺言即是誓言!于暖觉得自己这一生都是平平凡凡的,却没想到,有一天,自己身边会出现“吸血鬼”震惊如她,某男勾起好看的嘴角,邪魅而又妖娆,于暖你这辈子只能是我夜离的女人,做吸血鬼的老婆…???这个于暖还真没想过,她越是退缩,他越是猛追,直到有一天,某女发火了,夜离,你不要老跟着我,好不好,你是我老婆,我不跟你,跟谁???对夜离来说,他有的是时间,五百年都过来了,还急需一时吗?总有一天,于暖你会接受我,我不急,真的不急,………
  • 宝蓝奇迹天下

    宝蓝奇迹天下

    是谁说,兄弟是没法分开的,因为分开了,也改变不了曾经紧紧在一起的心。所以,纵使必须分离也不过是我们,深深羁绊的证明。
  • 攻妻不备之世子凶猛

    攻妻不备之世子凶猛

    “谢明珠,乳母不是有意虐杀你,谁叫你天生傻子口不能言,寡母又是病秧。家业偌大,不如给我花花?”谢明珠从没想过,她一朝醒来,恰听到如此理直气壮地好算计。满身蛆虫,一皮腐肉,活活把她臭晕气晕过去。此等乳母该不该杀?杀!(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迷失六度空间

    迷失六度空间

    《迷失六度空间》是“当代优秀悬疑故事作品集”系列之一。 一个刚刚出狱的惯偷死在了市博物馆的一幅山水画前,画框上有他临死前用血写下的奇怪符号。刑警队副队长司马鉴发现,曾经和被害人同一个监舍的人在出狱后全都离奇死亡!为找出系列案件之间的联系,司马鉴去监狱找7号监舍的最后一名囚犯了解情况。赶到时,监狱却突发火灾,监舍被烧毁了,最后一名囚犯也在释放后被人杀害。与此同时,司马鉴的女友发现那座监狱是由一座寺庙改建而来,而寺庙中曾有一块石碑,上面记载的正是七种该杀之罪。
  • 星座事件

    星座事件

    陈皓是一名自由创作家,他写过很多书也出版过很多书,但在一年后他却离奇的死在自家的卧室。当这件事过去了一年后,他的好友却收到了一本由陈皓著名的小说——《星座事件》。书中的人物则以他们的好友命名,故事则是他们每一个的真实故事。随着这部书的出现,大伙们身边发生许多奇怪的事件。正因为这些事件,都将他们不愿提起的秘密透露出来了,他们开始怀疑这本书的作者是不是陈皓写的。他们一步一步的调查,竟然发现陈皓死亡的真正原因。最后,他们会怎么样呢?陈皓究竟是怎么死的呢?还有书究竟是谁写的呢?他们每一个人到底隐藏着怎么不为人知的的秘密呢?
  • 灵者计划

    灵者计划

    进化,才是这个宇宙唯一的信仰。——狄伦一直想写一篇自己喜欢的故事,希望他充满想象力,有吸引人的角色,紧张有趣的情节,更重要的是能具有一些现实意义。于是从开始构思到落笔,期间反复数十稿,花费数年业余时间,才终于敲定大纲,进入实际写作阶段。当然受作者本身水平和创作时间的限制,进展非常缓慢,不过慢工出细活,我会坚持把故事写好的,感觉只有写出来人生才能完整。希望大家能喜欢这个故事,欢迎大家多多鼓励,批评也请委婉一些,作者小心脏万一受不了罢工了,那就写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