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9300000009

第9章 女人需要一间自己的房(1)

男人会走,房子不会

“让男人都去死吧!”薇薇“恶狠狠”地诅咒,将手中的冰摩卡一饮而尽。

“但是房子要给我留下来。”阿杜漫不经心地说。

这,已经不是薇薇第一次失恋了。不过,却是今年入夏以来,她第一次召集大家宣告新恋情告终。

薇薇的恋爱越战越勇,就如同阿杜买房越买越high。

以时间换空间

上海居大不易。想要在内环有一套自己的房,哪怕仅仅是一间小小蜗居,也绝不是简单的事。

阿杜的买房经历从2005年开始,那年大家硕士刚毕业,怀着刚刚入行的忐忑,拿着微不足道的薪水。买房,谁都不敢想。

就在那年,上海的一轮房价上涨还没起步,徐家汇新开盘商品房阳光巴黎也不过叫价每平方米一万八九,静安远中风华园开盘价每平方米2.5万元吓退普通购房者,而中环以外新房还只是遥望着万元大关爬行。

再看看现在,不过六七年时间过去,2011年7月,远中风华园以均价7万元挂牌,徐家汇兆丰帝景苑卖到了单价4.5万元,2010年初开盘的新华路一号,更是以9万元单价、仅有的60席稍显寂寞地上市,并很快爬到10万元以上单价。

这期间,全国大中城市房价几经涨涨停停,只见一路上涨有快有慢,却难见房价倒退,更别提大跌崩盘,踏空的购房者比比皆是,悔不当初。房价一路上涨并还在一路看涨中,买还是不买?如果自住,什么时候出手才合适?

回头看,买在当时永远不会错。

阿杜早就想通了这一点,与其每月薪水的大半供奉给房东,还要承受房东随时收房的惴惴不安和租金上涨的愤然,不如给银行赚去利息,自己落个固定资产在口袋,买个安定在心里。

2005年那一年,CPI(消费者物价指数)还没有成为买菜大妈脱口而出的关键词,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还没有发生,外资炒房还没入场,一切都在稳定蓄势中……

但工资收入,也只能算是简单的积累过程中,买房,会不会太冲动?

其实,“第一次”不过就在一念之间。阿杜的第一套房买在了中环外,“没想那么多,离家近,可以常常回去吃饭”。当然,这第一次出手,还要父母鼎力支持。虽然月供自己来,但首付全部拜托给了爸妈,每月房贷也仅相当于之前中心城区的房租价,阿杜也还算轻松地做起了房奴。

就在大家都过着“没房没车没男人”的“三无人生”的时候,阿杜已经踏进了有房一族的行列。

回头看,买在当时肯定不会错。

所有手中已握有房产的人今天都会这样告诉你,只恨当时没有买得更大,没有和银行借得更多。

那几年,没有外资限购,没有户籍限购,没有房产税,没有最低首付比,没有二套房贷款利率上浮,没有三套四套银行房贷暂停,没有排队等银行放款……更重要的是,没有房东的坐地起价,没有中心区小户型的一套难求,没有购房者的排队买号,没有新房的开盘售罄……买房正当其时。

而这只是阿杜买房路途上迈出的第一步。虽然先行一步买好了房,可实际上,阿杜并没有安心在自己的小屋里住上多久,媒体记者的职业让她白天奔波,夜晚写稿赶工,外环的小屋在一天的辛劳之后变得遥不可及。并且,死党们的消遣聚会、奢靡的都市夜生活,似乎都与外环的小屋相距甚远,时间成本、交通成本成了比房贷更重的负担。

很快,阿杜将外环的小屋出租,在单位附近与同事合租了一套两房,收租与此租金相抵,而工资的四分之一拿来还贷,经济负担没有太大变化,社交生活终于有序进行,阿杜愉快地回归“都市生活圈”。南京西路的Barbarossa、复兴公园的Park 97、同乐坊的Muse,就成为几个死党夜幕出动的集散地。

然而,租房的“动荡”很快让阿杜不安,再次买房的念头蠢蠢欲动。

2003年之后,上海房价开始了一轮高歌猛进,全市商品住宅成交单价从2003年的每平方米4989元起步,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涨到了6385元/平方米。之后,楼市在2005年、2006年稳步小幅涨高,直至2007年达到了一个新台阶——8253元/平方米。在2008年面对楼市调控,房价虽短暂滞涨,稍稍回落至8182元/平方米,但到了2009年,房价强势反弹,一口气攻破万元大关,达到12364元/平方米的单价。在2010年,更是一路飙涨至14213元/平方米!

而阿杜的外环小屋市值也随着市中心的疯狂上涨坐上了飞机,这一路上涨坚定了阿杜“以远换近”的决心。2008年刚刚入夏,阿杜将外环小屋出手,还掉银行房贷,净赚50万元,3年时间,房价从6000元涨到了16000元,上涨了约1.6倍。

阿杜就这样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怀揣50万元,阿杜又踏上了买房的征途,不同的是,这一次,可以买近一点,买好一点。

很快,阿杜选定了南京西路CBD(中央商务区),闹中取静的一幢高层公寓房,价格虽然不菲,但重要的是地段无可挑剔。“黄金地段黄金价格。”看着大家惊讶的眼神,阿杜淡定地解释。

享受一次房价上涨的快感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一年之间,上海中心区房价在楼市调控、成交胶着中虽停停歇歇,但仍难抑向上势头。一路到了2009年下半年,刚性需求难抑,投资需求寻找出路,卖家期待值被不断抬高,房东返价、买家追价屡见不鲜,新一轮上涨在压抑过后蓄势待发。

果不其然,2008年到2009年这一年时间,上海房价涨幅超过了50%,而2010年更是相比2008年时的房价上涨超过70%!这意味着,你在2008年花100万元买的房子,不到一年时间已经价值150万元,两年以后价值170万元;可也意味着,原本100万就能纳入的房子,到了2009年,你得花150万元才能到手,到了2010年,你得多付70万元,还未必买得到。

房子卖掉,真的再也买不回来了?阿杜可不这么认为。

果然,欲望都市,欲壑难填。“一室一厅”久了,显然无法满足阿杜的欲望生长,虽然上海居大不易,可在有了小房之后,是不是也可以幻想一下“房子大一点再大一点”?况且,为了不让房产升值仅仅停留在账面上、飘在空气中,是不是也该实实在在享受一次房价上涨的快感?

阿杜是行动派,行事果断不输男人,有了这个念头还等什么——挂牌。买房交易完成刚满一年,同一家房产中介同一个房产经纪人接待了她。经纪人乐坏了,中心区小户型一套难求,阿杜这套精品房源肯定抢手,“挂个高价试试看”。挂牌没几天,便有人来看房,除了地段、楼层、房型无可挑剔之外,看房人对房子的装修风格一见钟情,150万元高价还价5万元,意向成交过程只用了十几分钟!

阿杜怀揣着5万元定金又开始了扫房之路。这一次,她一下看中了淮海中路一套底层老公寓,十几平方米的天井可装修成玻璃房做成咖啡屋,这可是阿杜的“终极愿望”。房东咬定245万元的“天价”分文不降,阿杜用上一套房的溢价支付了新的首付,却也背上翻了一倍的银行贷款。

从50平方米到55平方米到70平方米,从外环两居换到内环一居,再换内环两居,不过四年时间。一路走下来,阿杜的房贷越背越重,房子却越换越开心。当然,这一切在房价上涨的周期中实现,也在对房价看涨的期待中得到满足。

阿杜爸说:“买第一套房时,想起你每月工资剩不下多少都给了银行,我就心痛;买第二套房时,想起你银行里背着50万元的债,我都睡不着觉;现在你欠银行欠到了80万元……”

这,或许就是大都市里的人生,“纵欲”没有尽头,“以远换近以小换大”的房子只是一个浓缩,勇往直前似乎是唯一出路。这座城市像一架快速运转的机器,而我们每一个个体好像被架在这架机器上,无法停下来。

而当你追求更多、享受更多,还想追求更多的时候,是不是也意味着付出的成本更多、代价更多?

可以没有钱,不能没有房

真的可以没有钱,也不能没有自己的房?

也算经历几番磨砺之后,阿杜这几个单身女人的结论是,在这个年代,在上海这座城,女人的安全感靠那个来自遥远火星的男人吗?或许还是不要奢望的好。女人的安全感靠这样也可以有:首先,一份安定体面且是自己喜欢的工作,收入还能游刃有余,社会地位稳固。其次,这座城市里,有亲密的死党、闺蜜,有精神寄托,记得曾经有一次,失恋的阿杜找到卡眉,抱着酒杯,两人立誓,今后无论谁失恋失意想要喝酒,另一个都要一呼即应、随叫随到,无论她在干吗、在谁身边。都市单身生活中,这样的失恋失意“机会”恐怕不会少,但有这样彼此温暖依靠的闺蜜在,安全感自然大部分得到了满足。最后,你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在这座城市里,女人的安全感基本就满足了。

或许,这种安全感无法与亲人、男人、婚姻所给予的来得温情脉脉,但这安全感来得可靠、可持续、有保障,不得不承认,房子在单身女人独立生活中地位难撼。薇薇的结论是,房产证上写着自己的名字,当然比男人更让她有安全感,虽然只有70年的所有权,但哪个女人敢说自己对男人的所有权能长达70年呢?

30岁前拥有自己的房

如今,在上海、北京、广州这样的大都市,年轻的单身女人在有能力或者未来可以有能力的前提下,在买房问题上越来越果断。在一次网络调查中,对“如果我有钱,第一件事是买房子”一项,超过半数的女人认同了这种愿望。这种愿望在30岁以上的单身女人身上更为明显。

心理学家对此分析说,从心理学角度讲,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安全感,需要平稳丰富的生活,因此女性也比男性更渴望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独立的居住空间,在结婚之前,细心经营自己的单身生活。

“住进自己的房,就踏实了。”卡眉在一段时间的租房奔波之后,毅然地也投入了扫楼战斗,全然不管“有房的女人难嫁”这句“咒语”。显然,扫楼、看中下单、交易、办证,远比选男人、交往、考验、领证,容易那么一点,毕竟买房的事,一个人可以说了算。于是,在29岁生日之前,卡眉终于结束了“在路上”的生活,住进了钻石地段的小小蜗居——虽然只有50多平方米,可重点在于,那是自己的房。

卡眉记得,还在读本科的时候,系主任曾经对他们讲过:“如果你在30岁之前还没混到自己的房和车,那就来不及了。”总算,29岁之前,她赶上了。

上海如是,北京如是,不过也并不是只有中国都市女性会在买房的问题上毫不犹豫。根据加拿大某调查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加拿大,37%从未结婚的单身女性拥有自己的住宅,“单身女性对买自己的第一套住房比找第一任丈夫更加热衷”。根据他们的调查,这些独立买房的女性平均年龄为29岁,80%没有小孩,49%拥有大学以上学历,只有29%的人表示将来可能因为结婚而卖掉房子,而50%的人表示,如果卖掉房子,原因只能是为了买更好更大的房子。

早在2001年,日本发布的《东京都住宅白皮书》调查统计显示:日本东京都内有单身男性约96万人,单身女性约60万人。其中,有自己住房的男性仅占8.5%,而女性则为13.3%。而这种差距近年来越来越大。

而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单身女性正逐渐成为买房的主力军。美国经纪人协会2012年5月进行的最新住宅业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单身女性在购房者中的比例达到四分之一,是单身男性置业比率的两倍。单身女性已然掀起了买房热潮。

在《走向单身:独身主义的崛起与诱惑》(Going solo:The Extraordinary Rise and Surprising Appeal of Living Alone)中,作者埃里克·克兰纳伯格(Eric Klinenberg)说:“买房已经成了她们从一个生活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转折的有力途径。无论对她们自己还是认识她们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信号,表明她们准备好进行自我投资了。”

居住空间于女人意味着什么

居住空间对女人到底有多重要?究竟怎样的居住空间才能满足女人所需要的一切?

高木直子在她的《一个人住第五年》里这样写道:“还记得很小的时候,我总是幻想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屋,先想着要把它打扮成什么样子:床单和窗帘都要纯棉的,阳台上要铺一层鹅卵石,用挂在天花板上的秋千来代替椅子;天晴的时候躺在石子上晒太阳,下雨的时候坐在秋千上听音乐……后来,一不小心就长大了;后来的后来,一不小心就来到了陌生的城市……第一年,想要把房间布置得可可爱爱;第五年,哎呀东西杂物不断增加……”

住在花园里,大概是每个女人小女孩时期的梦想吧,温暖、干净、宽敞、舒适,有着自己渴望的所有元素,居住空间对女人一早就具备了天生的引力,这引力随着女孩的成长成熟越来越强大,直到梦想有能力实现。

居住空间对女人到底有什么影响?是安定、自由、独立,或是生活品质、生活状态、生活态度?还是人生规划、理财规划的重要内容?

同类推荐
  • 舍得放下,就是智慧

    舍得放下,就是智慧

    “舍得放下,就是智慧。”人生在世,岂能事事如意,放下该放的,做好该做的,心无旁骛,只管一路前行,正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本色做人,变通做事

    本色做人,变通做事

    内外兼修,做人还原本色,刚柔并济,做事讲求变通。人生难,难于上青天。形形色色的人在你的周围,有人颠倒黑白,混淆事非;有人阳奉阴违,两面三刀;有人阴险狡诈,诡计多端。本书巧妙融合“本色”“变通”两大理念,教你如何本色做人,变通做事,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用精湛的技巧有效地解决人生难题。
  • 态度决定成败

    态度决定成败

    如果把做事情视为一种享受的话,人一定会积极地去投入、去努力、去学习、去享受,并从圆满的结 果中感受快乐,于是便有了“努力做事一取得成果一感受快乐”的良性循环。反之,如果把做事情当作一 种痛苦的经历,人便会心生不满,凡事抱怨,敷衍了 事,从而一事无成。
  • 读人识人懂人:看透对方的内心世界

    读人识人懂人:看透对方的内心世界

    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与人打交道,学会从细微小事中了解他人的个性、心理,是帮助我们打开人际交往之门的一把钥匙。本书就是教你如何练就从他人生活小事中了解人心、知其个性的本领,从面相、衣着、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向您介绍如何去看透人心,并有针对性地从看透同事上司、看透竞争对手、看透朋友、看透男人、看透女人这五个角度出发,教您在不同的环境下如何变换观察的方式与视角。
  • 周六上午的口才课

    周六上午的口才课

    本书讲述了不具备学历优势的民办大学应届毕业生文静在一次招聘会上,幸运地成为演讲大师李真顺老师的免费学员,从此开始了她的口才学习与职场晋升之旅。全书在以文静为主人公讲叙其求职、就职、升职的故事的同时,融入10堂提升口头表达能力的课程内容,语言生动,贴近现实,特别适合有沟通障碍的职场职员和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以及期望通过锻炼口才实现职位升迁的大众读者学习参考。
热门推荐
  • 达摩克里斯之剑

    达摩克里斯之剑

    所有的一切都在不经意间改变了……末日的钟声是什么时候敲响的?如果这真的是时间的尽头!我愿为你钉上无悔的十字!让我们一起,在这场诸神的游戏中,活下去!
  • 黄泉之路

    黄泉之路

    “我想创造一个奇迹,即使是我们这样的凡人,也可以自由的活着。”
  • 一生必读的名家散文(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一生必读的名家散文(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外文学史上群星闪耀,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每—个文章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点燃激情。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海中精选了选取了—些名家散文,让你在优美的文字中徜徉,汲取知识的力量。
  • 英雄联盟之王者卫冕

    英雄联盟之王者卫冕

    “记住,你是我的人,我说的话你就必须服从!”被强吻的杜少宇,虽然还在恍惚中,当此时此刻,他觉着自己必须得面对些什么了。不论是过去也好,现在也罢,都得做些什么去让自己能看到将来的曙光。“别再说些有关天才的话题了,因为天才只不过是弱者眼中的强者而已。”…………本书游戏版本,自「2015.08.11」更新之后的版本,包括将来的更新。)
  • 论鬼神

    论鬼神

    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神吗?我相信!我叫孟玄星,我有一个异于常人的能力。我能预知人的生死,但我却无法阻止;我能与鬼怪神魔沟通,却不能掌控他们的行为。仿佛一切都早已是上天注定,他和她同时闯入了我的生命中!从八岁的时候亲眼目睹自己的两个好朋友用生命跟自己说再见之后,孟玄星开始把自己孤立起来。直到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学校综合办公大楼发生了一起离奇命案,整个学校变得阴森恐怖至极。两名神秘的不速之客硬生生的闯进了他的生活当中,原本就充满恐怖气息的校园闪现出了一个接着一个不为人知(只有鬼才知道)的秘密……
  • 铁腕治乱世 柔道平天下

    铁腕治乱世 柔道平天下

    本书讲述了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解答了他为什么一直受到俄罗斯民众欢迎的原因。
  •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在艺术领域,由于多种新艺术的观念和样式此起彼伏,“交流”艺术正渐渐失去了主导作用的地位,由此对艺术本质的质疑和混乱意识进一步形成。由此,建立一个包容一切艺术的定义变得不太可能与没有意义。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流动复合体的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只能是短暂的、一时的,任何哪怕自认为是无懈可击的关于艺术的定义都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概括而非最终答案。今天,对艺术不可避免的谈论恰恰证明艺术正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实,人类喜欢刨根问底的天性是对千变万化的艺术现象背后本质的追问,也得益于人们不断了解和接近艺术。
  • 天若踏尊之木槿花开

    天若踏尊之木槿花开

    她,21世纪的杀手女王,因为姐妹报仇穿越到魔武大陆,一个强示弱肉的地方。废材?哼!我是天才!父亲不喜,母亲离世,姐妹唾弃?无妨,美男补上!萌宠,神兽倒贴,亮瞎狗眼!
  • 超级卖货王

    超级卖货王

    没有卖不出去的货,只有不会卖货的人!(大修中……)
  • 大宋极品书生

    大宋极品书生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重生在北宋大中祥符年间,黄少文成为了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的一名书生。都说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他将让你知道,事实与此截然不同。此物真稀奇,双丘隔小溪;溪下泉淙淙,丘上草戚戚;有水鱼难养,无林鸟可栖;虽非稀世珍,千古万人迷。……属于黄少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