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9100000035

第35章 十二月竞争与合作(2)

星期五

留得退步

凡事只要秉公办理,就一定会有退步。

中国古语云:得饶人处且饶人,切莫得理不饶人。此话虽然是针对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而言的,但在商业竞争上,这句经典同样适用。胡雪岩就用自己的商业智慧,为这句话做了非常好的注脚。

胡雪岩做生意一向以胆子大、敢冒险著称,因为这个原因,后人眼中的胡雪岩往往是为了利润而不惜一切的“狠主”,恨不得能够把榨取到的油水揩得一点不留。其实不然,胡雪岩做生意坚守“有所为有所不为”,即给自己留点后路。他从不利用自己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实力将竞争对手赶尽杀绝,而是秉承着相互扶持、共同发展的原则,给别人一条生路,也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胡雪岩给自己留后路的经营理念值得现代经营者思考。现代商人往往在顺风顺水的时候蛮横跋扈,不给自己留后路,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谁都无法预测未来会怎样,所以,给自己留后路还是非常必要的。

在顺势情况下,不对竞争对手赶尽杀绝,而是通过给他人留后路的方法为自己保留后路。

第三周

星期一

团结

我将来要跟外国人一较长短。我总是在想,他们能做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做?中国人的脑筋,不比外国人差,就是不团结,所以我要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人,联合起来,跟外国人比一比。

胡雪岩和洋人斗法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当时洋人在东南沿海的江浙地区大量进行生丝收购加工生意,已经获得了这个地区巨大的商业市场。同时,与国内民营资本相比,洋人在资金上拥有更多的优势。这对于刚刚涉足江浙地区生丝贸易市场的胡雪岩来说,一开始就处于不利的地位。显然,如果想在和洋人的贸易中占得上风,胡雪岩必须处理好自身实力不足的问题。对此,胡雪岩采取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团结国内商户,实现民营资本的最大化,以便集中足够的资本和洋人较量。

胡雪岩曾经收购了大量的生丝,为此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当时洋人采取压低收购价格的方法,胡雪岩就囤积不卖,双方僵持了数月,都到了承受的极限。而当时新丝已经上市,胡雪岩已经无力控制新丝收购市场,如果胡雪岩不能立即从眼下和洋人对峙的局面中摆脱出来,将很可能导致破产。为此,胡雪岩采取团结国内一切力量的方法,主动去上海拜见当地最大的商户,以民族大义打动了这位素不相识的老板,为胡雪岩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终于在和洋人的这次生丝贸易大战中取得了胜利。

胡雪岩的团结起来和外国人贸易的理念,不仅符合商业竞争中有效积累自身资本实力的目的,而且,深入揭示了中国商业发展中存在的积弊,这就是一盘散沙和相互争斗的内讧,这不仅给外国资本可乘之机,还给自己生意经营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因此,胡雪岩的团结思想,对于今天的商人来说具有现实的警示意义。

坚持团结一切商户的理念,尽可能地扩大和稳固自己的商业战线,极力避免个人被孤立的局面。

星期二

互通有无

他到我们这里来做生意,我们也可以到他那里去做生意。

胡雪岩和洋人做生意并不算是国内最早和西方人贸易的,但和一般商人与洋人贸易不同,胡雪岩主动和洋人做生意并不仅仅为了赚取利润,而是看到了中国和西方商业贸易的必然性,即商业贸易无国界,互通有无才是硬道理。

在胡雪岩看来,西方人虽然在科技上远远比中国先进和强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缺陷和不足。当时洋人对中国的贸易涉及各个行业,就东南沿海江浙地区而言,洋人以较低的价格大量收购生丝,这固然与生丝贸易中蕴藏的巨大利润有关,同时,还与西方国家在生丝生产上的局限性有着内在的联系。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是出于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通过跨国贸易实现互通有无的目的,平衡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弥补自身产业结构的不足。胡雪岩虽然并不知晓这些经济原理,但他敏锐而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些。因此他认为,洋人可以到中国来做生意,中国人也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卖到洋人的国家去。洋人的对华贸易绝不可能是短期的或者某一个行业领域,中国商人既要在时间上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也要在各个行业上做好应对西方贸易的各种措施。这样才可以实现在互通有无的同时,获得巨额的利润。

今天,对外贸易已经成为国内商人生意经营的一种常态,但许多商人往往抱着单纯的赚取利润的目的和外商做生意,这固然符合商人做事的规律,但眼光毕竟短浅了些,如果能够放眼中外商贸乃互通有无的结果,那么,可以在制定对外贸易战略上保持更加冷静理性的立场和姿态,便于赚取更大的商业利润。

不排斥对外贸易,还能够从互通有无的立场上,把对外贸易看做补充自己不足的一种必要措施,而绝不是仅仅出于赚钱目的才去和外国人打交道。

星期三

有饭大家吃

我一向的宗旨是:有饭大家吃,不但吃得饱,还要吃得好。所以,我绝不肯敲碎人家的饭碗。不过做生意跟打仗一样,总要用心协力,人人肯拼命,才会成功。

胡雪岩的“有饭大家吃”的经商理念,蕴涵着丰富的商业管理内涵,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是商业市场这个大蛋糕需要所有商人的共同参与才有可能做成。一般人只想到市场利润是人人都抢着切一块的大蛋糕,恨不得自己独自占有,而不让他人染指。而胡雪岩却希望所有人都来分这样一个有限的蛋糕,其中原因就在于他比一般商人看得更远,因为一般商人只看到商业市场的利润,而没有发现这个利润的存在是通过所有商人的努力才有的。也就是说,市场利润这个蛋糕的生产是依靠所有商人的经营才得以完成的,如果在分享的时候,把那些最初参与生产的人排挤出去,那么,对于分享者而言,固然可以分得更多一点利润,但这次分完之后呢?没有人再和自己一起去制作新的蛋糕,或者说新的利润将会越来越少,最终还是要殃及自己的。这就是胡雪岩倡导“有饭大家吃”的一个基本思想。

二是每个人都需要拼命才有可能成功。出于竞争者之间对利润的追逐,商人们即使在一起合作,也往往是表面的联合而很难做到真正的同舟共济,而胡雪岩要求大家不仅要合作,还要能够做到真正的“同心协力”、“人人肯拼命”,这一点在现实中是很难做到的。这恰恰证明了胡雪岩经商理念远远高于一般商人的智慧,正是因为大家目光短浅,在合作中各怀鬼胎,不能心往一处使,才导致商业市场这个大蛋糕不能保持良性的生产和增大,才导致大家最终都没饭吃的局面。

今天,“人多好干活,人少好吃饭”的理念已经被商人们普遍接受,其实,这种思想带有极大的片面性,对于商业的良性发展非常有害。在如此背景下,重新反思胡雪岩的“有饭大家吃”的经商理念,也许可以给商人们更好的启示。

面对商业利润,要在控制整个局面的前提下不吃独食,而是和众人一起分享,以此建立广大的合作伙伴关系,并为市场利润的再生产培育良好的环境。

星期四

抓住弱点

洋人也是人,也有缺点,只要抓住其弱点,自然可以与其相争。

中国人对待洋人往往有两种非常极端的观念:一是把他们看做愚昧无知的夷人;二是把他们看做无所不能的神人。国人对洋人的这两种极端态度,在当时的商业领域中非常普遍,要么拒绝和洋人做生意,要么是不敢和洋人做生意。

胡雪岩身为封建社会的一个商人,不可能不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他也在和洋人打交道之初抱着非常谨慎的态度,但他毕竟打破了畸形观念的束缚,从这个意义上说,胡雪岩眼光的长远是令人敬佩的。

然而,让我们更敬佩的并不是他是否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是在“吃螃蟹”之前对洋人采取的客观公正的姿态。由于当时国人对洋人了解甚少,一般人对洋人的认识大多停留在传闻的层面,就经商而言,大多将洋人传得神乎其神,认为是不可战胜的。而在和洋人经商之前,胡雪岩对他们也毫不了解,但胡雪岩可谓是“君子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依仗他过人的智慧和分析能力,得出“洋人也是人”的结论,这并不是当时一般人能够真正理解的。如何寻找洋人经营中的弱点,成为他和洋人商业竞争中的指导思想。这种认识观点,不仅为胡雪岩日后与洋人打交道树立了充分的信心,还为当时国内华人对外贸易指出了一条可以借鉴的明路。

面对任何强大的竞争对手,都要毫不畏惧地把对手当作人而非神来看待,从对手身上寻找弱点和“死穴”,然后抓住这些击败对手。

星期五

奋起救国

洋人践我中华已非一日,眼见白银流进他们的腰包,而我江浙桑农,破产不知几万家也,凡我中华国人,不奋起自救,还要到亡国灭种么?

在积贫积弱的晚清时期,商人能够做到苟且保全性命于世,不去大发国难财已经不易,更何谈爱国救国呢?但胡雪岩就用他的拳拳爱国之心向世人证明了,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商人们一样可以奋起救国。

当时江浙一带的生丝贸易被洋人控制得非常严重,洋人通过勾结地方官府和流氓势力的方法,垄断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生丝市场,采用低价收购的方法残酷剥削当地农民,这给当地人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迫于洋人和地方官府的势力,农民们普遍敢怒不敢言。在这样的背景下,胡雪岩主动进军江浙地区的生丝贸易,这就不是单纯地为了赚取商业利润了,而是带有民族企业抗争外来资本压迫的爱国情感在里面了。从小的方面说,可以解决桑农生丝被洋人压价过低的问题,带给农民更多的利润和好处;从大的方面说,可以阻止国内白银外流的贸易逆差局面,避免亡国灭种的可怕结局。

虽然凭借胡雪岩的个人之力,是不可能挽救大厦将倾的晚清帝国,但作为商人能够不仅仅为自己的商业利润考虑,而是从国家发展的长远处着眼,这种商业理念是非常值得今天商人们学习的。

国家兴亡,商人有责。不应该以利润为事业的唯一目标,还要做一个爱国的人,在成功赚取丰厚利润的同时,积极为国家兴亡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周

星期一

同舟共济

在这些事关名族利益的生意上,从商之士,理应同心协力,同舟共济,而不应互相猜疑,彼此拆台,只要大家一条心,联合起来,一定可以把洋人压下去。

胡雪岩在浙江地区从商多年,对于该地区生丝贸易留意已久,但当时东南沿海地区的生丝贸易被洋人完全控制,洋人对该地区生丝贸易进行低价收购,残酷剥削当地农民,弄得怨声载道。当时一批爱国商人很想与洋人斗法,而当时洋人在和中国商人竞争中不仅拥有资本雄厚的优势,还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丝织加工机器,相比中国商人普遍落后的作坊加工,洋人通过提高生丝加工的效率和质量,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的空间,增加与国内商人竞争的优势。

胡雪岩联合其他商人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收购集团,出价远远高于洋人,以此弥补自己机器设备落后、加工效率低的不足。胡雪岩还招集当地重要商户,借助政府的力量,成立了蚕丝总商会,胡雪岩以商会的名义与其他商户同行一起联合收购当地的蚕丝,为了让大家能够同舟共济,胡雪岩规定商会成员全部由浙江地区的大富豪、乡绅地主、旧官僚等实力派担任,由此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与洋人竞争的国内商人集团。

胡雪岩在商贸竞争中取得的主导地位,与他始终坚持同舟共济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树立合作共赢的意识。

星期二

正确对待“洋人”

同洋人做生意,两种态度完全要不得:一则以洋人为野蛮人,茹毛饮血,未经开化。一则见洋人则腿软骨酥,称之为父母大人,拿这两种态度来办洋务,岂有不丧权辱国的道理?

胡雪岩把洋人看作竞争对手,尤其在江浙地区的蚕丝收购生意上,洋人长期的低价收购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出于维护民族商业利益和赚取个人财富的双重考虑,胡雪岩联合国内富商与洋人进行了面对面的较量。他之所以敢和洋人斗法,首先得益于他对待洋人的正确姿态。只要他存在着一点鄙视洋人或者献媚洋人的态度,都不会有后来商业竞争中如此的表现。

胡雪岩又把洋人看做重要的合作伙伴。他在初步涉足商业经营的时候,当时的洋人势力尚没有全面进入中国,所以,他把商业合作伙伴关系定位在国内商人和官府朝廷两个方面,后来随着沿海被迫对外通商,洋人势力已经全面入侵沿海通商口岸城市,胡雪岩认识到经商必须把洋人的重要性考虑在内,为此,他极力维持官方、商人、洋人三方力量的平衡,既为当时国内商业市场发展营造了一个实力均衡的环境,也通过利用和借助三方的势力更好地赚取利润。

当今社会,对外合作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就必须具备全球性眼光,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这样才能创立自己的世界品牌。

以全球性眼光参与国际竞争。

星期三

气度

生意的气度源于一个人的眼光,小零售商的老板,只能看得见一村一庄、一条街的生意。而做大生意的人却能看得见一省乃至全国的生意。他自己则把眼光放得更远,他看到了国外,知道同洋人做生意才是大有前途的事业。

中国古语云:“气吞山河,气势夺人。”一个人是否拥有非凡的气度,是他能否成就一番大事业的重要因素。胡雪岩是一名商人,商人的气度首先在于是否具有远大的目光,能依据时局变化迅速做出经营战略发展的调整。在这个方面,胡雪岩要比当时国内其他商人更具有气度,他能够积极扩展自己经营的行业,从钱庄入手,逐渐渗透到药店、典当、漕运、军火等,逐步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生意经营集团,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巨富。这种气吞万里的商业开拓精神,就是胡雪岩气度的体现。

但是,胡雪岩的这种气度并非是他一个人独有的,因为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生意经营地盘,壮大自己的实力,从而成就了成功商人的气度,而当时国内许多商人虽然在经营上远没有胡雪岩成功,但这种气度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的。那么,哪种气度更具有胡雪岩的个人气质呢?这就是在当时闭关锁国的封建保守主义思想统治中国的时局下,胡雪岩能够主动与洋人做生意的气度。这种气度不仅需要一个商人的魄力和胆略,还需要冷静的理性思考能力,因为只有对与洋人商贸的前途有了非常准确的判读之后,这种气度才算得上是一种商业智慧,否则,所谓的气度就只能是一种愚昧无知的匹夫之勇。

事实证明,胡雪岩后来与洋人经商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当时、今天、未来中国商业发展的利益,单就胡雪岩如此过人的智慧和胆略凝结而成的气度,这是何等伟大的事情啊。

要具有非凡的气度,表现出比一般商人更长远的眼光和预测、判断未来商业发展趋向的能力,做到个人的商业行为符合、顺应整个历史发展的趋势。

星期四

取其精华

洋人也是人,七情六欲,一点不少,所以要一颗平常心,正确地看待“洋”字,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

对洋人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是胡雪岩多年与洋人打交道的经验总结。这句话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在生活实践中能够做到保持平常心的并不容易。一方面,洋人对于当时的中国人而言,毕竟属于完全陌生的“新鲜事物”。另一方面,当时的洋人处于强势地位,不仅依靠强大的武装军事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逼迫清政府签订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还处处插手、干涉中国内政,名义上洋人是以商人的身份与中国进行平等的竞争与合作,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拥有了凌驾于中国人之上的特权,这对于国内商人而言,实际上是非常不公平的。

胡雪岩的“平常心”,就是以正确的态度看待“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接受,而是有所辨别地“拿来”,符合自身发展的东西可以合理地加以运用,不适宜自身的东西则予以舍弃。这是我们模仿、借鉴成功经验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对待他人的经验要学会辨别好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星期五

不拘泥

生意人首先要培养眼光,不可拘泥于一事、一物、一时、一地。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商业也如此。但如果一个人完全按照前人的经验和模式死板教条地套用,那么肯定会一事无成。因为经验可以借鉴,规律可以掌握,模式可以效仿,却绝对不能不知道灵活变通。

胡雪岩做生意向来讲究不拘泥,例如他在经营钱庄的时候,既规定对待所有客户都必须严格按照交易的规则行事,认真办理存折凭据等手续,但他又能灵活机动,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当清政府向其借款之时,胡雪岩就不再严格拘泥于正常的经营路径,因为如果按照当时情况来看,清政府向他借的款很可能出现“违约”,或者说赖账不还。因此,胡雪岩与清政府做生意已经背离了一般的商业规则,完全依靠个人对未来发展的判断能力。正是依赖此举,他不仅成功地结交了王有龄,还和左宗棠成为知己。这不仅开拓了钱庄生意,还壮大了他在其他生意行业上的资本。

今天,商业市场瞬息万变,如何认识和把握变化莫测的商业状况可谓难上加难,如果我们的商人还是死板教条地照搬什么经验和模式,而不能够做到灵活机动、随机应变,那么,这样的商业经营必将进入死胡同。

根据商业市场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灵活处理经营规划,辩证地看待经过严密论证的规划发展方案,做到不拘泥于一事、一物、一时、一地。

同类推荐
  • 后发企业的追赶与超越

    后发企业的追赶与超越

    本书所选择的案例包括宁波得力集团有限公司、宁波音王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君禾泵业有限公司、宁波沁园集团、浙江九龙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宁波西摩电器有限公司、宁波高发汽车拉索有限公司、浙江企赢控股集团共八个“单打冠军”企业,这些企业虽然个头不大,但各具特色,他们采取了不同的企业发展战略,在各自的领域默默耕耘,走出了各具特色的追赶道路,在一个个细分市场中确立了优势地位。在对8家宁波“单打冠军”企业追赶历程分析的基础上,并借助所构建的后发企业追赶理论分析框架,从具体到一般,本书最终归纳出三种不同后发企业追赶模式及其特点,包括得力文具和音王集团创造的“基于品牌塑造的追赶模式”,君禾泵业、沁园集团和九龙物流创造的“基于创新推动的追赶模式”,西摩电器、高发拉索和企赢控股创造的“基于价值链拓展的追赶模式”。
  • 做最好的销售员

    做最好的销售员

    本书从销售心理、沟通谈判、策略方法、自我修炼四个部分出发,对快速提升销售业绩,为想从销售的隧道中走出来的人、想在销售的战场上扬起胜利旗帜的人提供了一个可做最好的销售员行的范本。
  • 手腕:进退自如的领导兵法

    手腕:进退自如的领导兵法

    领导者“进”与“退”的艺术,在于它明确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行为。它的产生和运用,既不是领导者的主观冲动也不是领导者的无能失控,恰恰相反,它是领导者全盘把握,合理控制的高超策略及审时势的能力,管理行为上的集中反应.“进”与“退”的运用范围十分广泛,大到宏观决策,小至一次谈话长到几年,短至几分钟,甚至某一瞬间的几十秒钟都有可能成为“进”与“退”充分应用时空。
  • 管人的30个绝招

    管人的30个绝招

    一切活跃着的组织最迫在眉睫的问题,正是我们即将阐述的如何管理的问题。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管理就是让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合二为一。本书以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积累、深入的研究为读者展现出一个个精彩纷呈、发人深省的管理绝招。在两位作者精辟的观点、超脱的视角、诙谐幽默的语言中,让读者体会到一种醍醐灌顶般的阅读快感。
  • 波士堂:商道即人道

    波士堂:商道即人道

    《波士堂:商道即人道》(BOSS TOWN)是由第一财经呈献、唯众传播制作的中国第一档商业脱口秀节目,节目主张“商道即人道,财经也轻松”。每期邀请一……
热门推荐
  • 死了都要嫁

    死了都要嫁

    男主爱装白痴,本质腹黑。女主爱装小资,骨子传统。偶尔穿插两三个有模有样的男配,其本都是浮云。只有冷清洋像根刺一样,至始至终……气得贺之龙介忍无可忍,RP红果果爆发,“你是不是欺负我只以识你大姨妈,所以张口闭口说他是你继父的儿子,怎么没见你亲哥对你这么关心!”
  • 魔君的倾城妖后

    魔君的倾城妖后

    他是人界尊贵的摄政王,谋划江山,指点凡世。而她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乡村野丫头。一朝穿越,她成了她。瞎子吗?没事,她是神医,分分钟治好。敢说她是瞎子?那我就帮你瞎一下!废材吗?没事,打通全身经脉,感悟世间所有元素,看谁还敢说她是废材。成神医、炼丹药、悟魔法、收神兽。万能的她,在人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造就了神话!但当他变成手持魔界圣杖的邪魅魔君,而她又是妖界尊贵的二公主,两人又有怎样的奇遇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风物岂无情

    风物岂无情

    她对我说——你,要坚持。对,我要坚持,因为我相信这个世界,是值得留恋的,所以我们要好好活下去的。
  • 金属领域

    金属领域

    这是个关于穿越者的故事;这是个关于贵族的故事;这是个关于恶魔的故事;这也是关于海族的故事。物理科学家穿越成为不得宠的贵族私生子,意外都得到炼金大师的炼金兽,从此,他会有怎样的遭遇......
  • 豪门小宠妻:老婆,我只爱你(完)

    豪门小宠妻:老婆,我只爱你(完)

    (因为古文要冲更新榜,现代文就顾不上来,还请亲们见谅,这文暂时停更,等到有空,小舞会一次性多更的!)十八岁,本来是如花的年岁,她却因为已经成年而差点被继父污辱,然而,躲得过这一劫,却始终没有躲得过命中注定的另一个劫难咬伤继父,在大雨中疯狂逃难的她,却遇上了一个让她这一辈子都注定纠缠不清的人★“我给你庇佑,只要你做单夫人。”他的出现犹如天神一般,照亮了她黑亮无光的前路“好。”她别无选择,若是注定命运如此,只要能逃离继父的魔掌,她嫁给谁都是一样的★婚后,他对她极致的宠溺,让她渐渐失了心,迷了眼,以为这样就是一生却没想到,恶梦再度降临,她被继父绑架,甚至…………受尽折磨的她满身伤痕的逃出来,却在回到家时见到了他与她的离婚协议他那位青梅竹马趾高气昂的将他的话丢给她,一只破鞋不配做单夫人她黯然签了协议,转身离去,这一走就是五年★五年后,她带着一双儿女回国,身边的人竟是他的大哥机场相见,他愤怒的拉住她,“为什么要离婚?”她诧异的看着他,“明明是你要跟我离婚的,现在我是你的大嫂,请你放尊重点!”“带着我的骨肉改嫁,你以为你办得到么?这辈子你只能是我的女人,就算是我大哥,也不能夺走!”他咬牙瞪着她,当着他大哥的面将她抱在怀中狂吻…………好孩子看文是要收藏的,亲们,看到‘加入书架’没?戳一下呗~~~推荐偶的幻情古文《虎宝宝:爹爹,娘亲爬墙了》,同样求收藏,各种求哦http://novel.hongxiu.com/a/522481/
  • 回首征服自然的历程(科普知识大博览)

    回首征服自然的历程(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3分钟搞定对方

    3分钟搞定对方

    本书为您提供了众多即学即用的方法,当您掌握了具体的流程后,就可以口若悬河地说出难以表达的内容,不但对方能够欣然地接受,而您也会享受到一吐为快的成就感。本书追求的目标不是“滔滔不绝地述说”,而是在3分钟内敲开对方的心扉,激发对方聆听的欲望,利用短暂的时间获得对方的好感和认可,为自己的公关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 我和学生的故事: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育人工作手札(一)

    我和学生的故事: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育人工作手札(一)

    开放改变了观念,思想解放了社会,繁荣造就了住房,住房大庇了天下。改革开放30年,中国房地产业风云际会应运而生,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成为国民经济毫无疑问的支柱产业和中国主体经济腾飞的历史推手。回首30年中国老百姓的住房变迁,就会发现,房地产业记载的既是一部中国30年的建设史,又是一部浓缩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开放史。
  • 毒舌小娇妻

    毒舌小娇妻

    酒醉失身?!当姐幸运,免费调戏了一回妖孽美男!只是,还真……幸孕啊!四年后,带着天才儿子出门兜风,竟然刮花豪车!于是,坑爹地欠债了,债主还是那个曾经跟自己一夜happy的首席大人!做了女佣还不够,还要被逼代嫁,新郎竟是孩纸他爹?!带着拖油瓶入豪门,生活非一般黑暗……婆婆刁难,大哥算计,小三陷害,要命的是,豪门老公不知疲倦,每天要跟她进房单挑!
  • 妃王

    妃王

    平域,一片广袤的大陆,在一次次江湖纷争和战火的洗礼中,孕育出的是人心对权谋的欲望。刚刚平息战火的平域看似平静,实则暗波汹涌。在一次次的金戈铁马后,是孤独的如影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