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6100000022

第22章 学习成绩--有孩子的一半,也有父母的一半(2)

总之,就这样,父母认真地对待李华的各种问题,能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一面让她自己考虑,一面自己搜集有关问题的各种知识,然后再告诉她。李华的“求知态度”得到了认真的回答,求知热情也就更加高涨起来,不断地提问,也在不断地获得知识。

李华的爸爸虽然在某方面对她很严格,但是在知识探索上,全力支持孩子。他自己就是个知识分子,深知科学求真的目标,因此,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总是特兴趣地回答。

李华在爸爸这种态度的鼓励下,对科学知识的追求日益强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自己的专业方向。长大后,博学多才的李华用自己的知识创办了一家大型公司。

李华的爸爸可谓是各位父母教育孩子的楷模。孩子的智力有限,理解力有限,当然对于孩子们的询问,要实事求是地回答,有些问题一时实在无法回答,也应该耐心地讲清楚:“你好好用功读书,将来你自己就会了解的”。因势利导地引导孩子的兴趣自然发展。这应该是父母在教育子女中的一项首要任务。

我们在日常生活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孩子上小学时,在班上成绩很好,但是,上初中和高中后成绩下降,这种例子屡见不鲜。反之,有的孩子小学成绩不太好,进中学后成绩反而很好的亦到处可见。尤其是在男孩子中,更为常见。

这令很多的父母百思不得其解。其实,事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小学功课比较容易,只要顺从父母“好好用功”,孩子就能获得好成绩。初高中课程难度逐渐加大,需要个人思考的成分日益增多,孩子的死记硬背已不能再满足他们吸收知道的需求了。他们更加需要的是更多的独立思考和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因而孩子对所学的课程不感兴趣,不肯动脑筋,就会学不懂、学不精,更不要谈做作业了。但如果孩子对新鲜事物,新的学科能抱有强烈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好奇心,他们也会“打破砂锅问到底”。

求知欲和好奇心是每一个人,每个孩子都天生具有的,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不同。这就是为什么每一个孩子在小时候都喜欢见了什么就问父母:“这是什么?”和“为什么?”

一般,孩子在三四岁的时候,是最喜欢发问的时候,也是孩子智力发育的重要时期。到了六七岁时,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加,于是常问父母“为什么?为什么应该变成这个样子?它是怎样变来的?”如果此时作为父母的你,对孩子的问题不予理睬或者训斥甚至打骂,就会抑制孩子的求知欲。

如果这种情形反复出现,就会使孩子逐渐对一切不感兴趣。在学校里对新的功课也就不会产生什么强烈的兴趣了。尤其是当功课有了一些难度的时候,更是如此。或许正是由于你没有满足孩子小时候的一个不经意的问题,使孩子对一切新事物产生了消极思想。当自己不知道的,总认为没有人会告诉他答案。

因此,对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甚至你认为是荒唐的问题,都应认真回答。在回答孩子问题的同时,还可鼓励、引导孩子,当孩子回答不出时还应一步步做出提示。当孩子回答时,不乏时机地表扬一番,这样孩子的求知欲会更强的。

孩子主动提出问题比被动接受知识,知识掌握得快、记得牢,父母应鼓励孩子多问问题,并且认真回答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别让分数成为孩子的枷锁

我国的大多数父母在评价孩子学习的好与坏时,总是以分数为准则,这其实是不对的。父母要培养孩子积极的学习心态,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得当有效的学习方法与自学能力。牢固的知识基础与全面的知识结构,以及稳定并善于自我调整的心理素质才是重要的。

有一个学生,平时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但是在参加中考时,没考好。他的母亲受到了严重的打击。难过得寝食不安,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打击。她觉得自己没脸见人。过去每当有人问起孩子考试成绩时,心情非常好;而如今碰到楼上楼下的邻居,人家问起来怎么说呢,这件事竟令这位母亲一个假期基本上没有出门。

像这类作母亲已将孩子的学习成绩看作成了自己的生命。孩子考试分数高,父母心里非常高兴,眉飞色舞。当自已的孩子考试分数低时,考得不好时,父母往往遮遮掩掩,感觉脸面无光。

其实这些也不能全怪父母,客观地说,这是由我国的国民素质决定的。国家目前没有找到比分数教育更适合中国的教育模式。另外,分数教育也不是一无是处。它在一定意义上也能反映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反映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合理的考试方法、科学的考试方式所评定的分数,价值还是相当重要的。

但是,由于父母们望子成龙心切,一心只盯在孩子考试分数上,从而走进了教育的误区。

父母经常向孩子询问的是孩子考试的分数是多少;而孩子经常向父母汇报的也是考试成绩怎么样。应该说父母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是正常的,也体现了父母关心孩子学习。但是父母把精力和兴趣,主要都集中在孩子的考试分数上,从而真正忽略孩子成才的因素,就不是正确的了。

某工厂的一位中年女工人为孩子高考的事请了一个月的假,她的请假理由是:我请假的目的就是在家把孩子的生活管好,帮助孩子学习,让他能考高分,我请假的价值在于提高我孩子的分数。

还有一位父亲对儿子讲,只要你考试名次在班里排前五名,只要我们能力能够达到,你想要买什么,我们就满足你的要求。

由此可见,当今中国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大都仍属于分数教育。这种分数教育观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心中根深蒂固。孩子分数好,前途无量,孩子分数差,前途暗淡又渺茫。有的父母甚至到了以孩子分数的好坏来支配自己的喜欢怒哀乐。

有一对孩子在美国小学接受教育的中国父母,他们用中国的教育模式来衡量孩子的学习情况,问孩子的老师为什么不让学生背一些定理、公式,这位老师回答:“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知识是比他能够记忆的知识多得多;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

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家族出了好几个政治明星。这个家族之所以会出这么多政治明星的原因,在于他们的家庭教育。这个家庭中订了许多报纸,让孩子们都要看过。在吃晚饭时,他们会讨论今天世界各地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因此,这些孩子从小就见多识广,知识丰富。

我们现在的考试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现在考试的分数反映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但是,现如今问题的要害是父母们把分数自作是判断孩子学习成绩好坏的惟一标准,这是不正确的。

其实,孩子的分数不理想,这可能是孩子暂时的不适应,是进入一所新学校、面对新生活及新教学最可能遭受到的问题,光靠分数和评语并不能提供给父母足够的讯息。如果父母能常和教师会谈或保持联系,或许能够改变自己对孩子成绩单抱着的某些错误看法。然而,父母多半眼中看到的只是分数的表面意义,并将分数高低视为成功与否的最佳评判标准,一旦达不到理想的水准便认为是孩子不用功学习。

中学生成绩单的重要性与小不期间的相比,有增无减。特别是实行了排名次,这对于父母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因为父母由此可以直观地看到孩子的学习情况。

对待目前孩子考试的分数必须具体分析。我们不能完全否认,当孩子考试分数高时,在一定意义上也反映出孩子掌握的知识比较好。

为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学习能力,父母不要把眼光仅仅盯在孩子的课堂学习上,盯在孩子的作业上,而应该让孩子扩大知识面。孩子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应该了解社会所发生的事情。何况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一些时事政治问题。例如有个学校出了一道作文题:《我看王海事件》,如果孩子连王海是谁都不知道,他怎么可能完成这篇作文。如果孩子虽然作业完成得很好,但缺乏对时事等社会信息的获取及对此类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那么他将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总而言之,父母不必眼盯着孩子手里的分数而喜笑怒骂,真正应该关心的是孩子面对陌生领域是否有正确的方法去得到他想要的答案。

当您的孩子领会到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学习的课堂时,毫无疑问,您对孩子的教育已取得成功。

引导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知识就是力量。那知识从何而来呢?很简单,从书中来。因此,父母一定要千方百计引导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那父母该如何引导呢?两个字:培养。

在这个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大量的信息需要接收和处理,阅读能力成了人们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而对于孩子们来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意味着拥有一块磁铁,随时可以汲取书本中的宝贝。更奇妙的是,阅读还能影响一个人的气质。

一次群体训练中,一个叫志飞的十一岁的男孩显得格外成熟、懂事和宽容,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那群争吵不休、打打闹闹的同龄孩子中,他不时地帮助大人们做事,而且与伙伴们玩得十分开心,即使吃亏也不锱铢必较,还很会关心他人,因此,那群孩子都愿意跟他玩。

他说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第一是看书,第二是玩电脑游戏。

问他会不会沉溺于游戏中而不能自拔?

他说不会,虽然喜欢,但不迷恋。

他最喜欢看的书是人物传记,而最喜欢的对他影响也最大的两本书是《周恩来传》和《林肯传》。

问他为什么这么喜欢读传记?

他说在他五岁左右时,爸爸就给他读各种名人传记让他听,时间长了就喜欢上了,后来就自己找名人传记看。

末了,他笑了笑说,好多人都说我有伟人的气质呢。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在孩子上学的时候,缤纷的童话世界对那个年龄的孩子是最大的诱惑,自然孩子的兴趣便穿过童话落在书本上。要让孩子时刻保持积极的读书状态,如若孩子能够做到这一点,父母也就不用担心孩子与书籍的亲密关系了。这时,书就成了孩子真正的亲密伙伴,陪伴孩子一生。

可惜,多数的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通常是等到孩子已经上了小学,学习吃力,作文写不出来时才开始着急了。

也是在一次群体活动中,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七八个九岁左右的孩子无奈地望着屋外的雨帘,情绪低落了许多。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孩子嘴里忽然冒出一句唐诗来。

对呀,“雨”不是最能引发人的诗性吗?

有位大人说:“孩子们,大家来连诗好不好?”

“怎么连呀?”孩子们的兴趣马上就调动了起来。

规定好一人一句,长短不限,即兴而发。

就以“好雨知时节”为开头,孩子们群情激荡,几轮之后,竟然连出了一首很不错的现代诗。

完成后,孩子们看着自己集体创作的大作,高兴不已,于是每人抄了一份,晚上带回家给爸爸妈妈欣赏。

“诗好玩吗?”

“好玩!异口同声。”

“那好,今天回去,每人找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下一次我们进行诗歌朗诵比赛。”

从游戏入手,孩子们接受了“诗”,对“诗”有了兴趣。

寻找兴趣点,就好像是把孩子带到一处宝藏的入口处,找不到入口,宝藏再好,孩子也够不着。

经调查研究表明,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差不多都爱看书,大量的阅读使得他们理解能力较强,知识面较广,感觉心里很充实,生活习惯较好,适应能力较强,不会对某一种行为过分沉溺;与此相反,那些沉迷于游戏机虚拟的世界不能自拔的孩子,绝大部分不喜欢看书,内心空虚,心情浮躁,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从这个角度讲,阅读是孩子成长的一面旗帜。

是否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仅关系着孩子的学习能力,对孩子一生的幸福都影响巨大。

生活中,希望能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家长很多,但多数都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特别是现代社会中能吸引孩子的兴趣的活动种类丰富,各式各样的玩具,各式各样的游戏。安静的文字与变化纷呈的游戏比起来,自然不能抓住孩子的眼球。对于父母来说,单单扔给孩子一本书,然后企图让孩子自己建立阅读的习惯,显然是行不通的。

另外,当孩子自己选择阅读对象时,父母不要进行干涉,不要把自己的阅读取向强加于孩子身上。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喜悦,培养孩子阅读兴趣。要使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有其特定的阅读方向。比如,年龄小的孩子,喜欢看童话,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加,他才可能会看散文、小说或诗歌、科普类的读物。

父母想引导孩子某一方面的阅读兴趣,也不是不可以,比如前文提到的那位喜欢传记的孩子,但不能压制孩子自己的爱好。如果那样,就会适得其反,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结果是这样的。

平时,父母亲经常带孩子的去逛书店,让他们自己挑选和购买书籍。给孩子创造一个阅读的环境。为孩子准备一个专用书架或书柜,由孩子自己放置、管理和使用,使孩子拥有自己的图书,就像拥有自己的玩具一样,可以随时取阅、欣赏。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书,已经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

同类推荐
  • 上班也能做个好妈妈

    上班也能做个好妈妈

    办法总比问题多,《上班也能做个好妈妈》专为所有上班族妈妈提供全面的育子心得与案例解读,妈妈应该如何平衡工作与育儿之间的关系?是倾向前者还是侧重后者?有没有哪些育儿秘诀是专属上班族妈妈的?《上班也能做个好妈妈》将告诉天下所有上班的妈妈:做事业成功的好妈妈,谁说你不可以?
  • 让孩子懂得感恩的50件事

    让孩子懂得感恩的50件事

    本书属家庭教育类。书中从感悟教育的细节入手,从50个方面系统论述了感悟教育的必要性和感恩教育的方式方法。
  • 好男孩是炼出来的

    好男孩是炼出来的

    本书共分十章,以男孩要炼着养为贯穿全书的主线,分别从培养男子汉气质、“穷”养男孩更出息、承受挫折的能力、炼出责任感、培养独立意识、炼出自控力、培养为人处世的能力等方面入手,为天下父母在培养男孩方面提供了许多有益建议。
  • 父母,请这样和孩子沟通

    父母,请这样和孩子沟通

    本书为广大父母打造了一把打开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让父母们去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从而找到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使孩子心甘情愿地与父母配合。以真诚的态度倾听,孩子才肯吐露心声,设身处地地体谅孩子,孩子才会体谅你的良苦用心,如此良好的亲子沟通方能让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让孩子生活在鼓励、友爱、稳定和包容之中,做一个冯顺弟一样坚强独立,自尊自爱的母亲,你本身做的一切,就是最好的教育。成就孩子,需要妈妈多久的陪伴?一辈子,也许还不够;一瞬间,也许已足矣。
热门推荐
  • 娇妻要上天:婚婚欲睡

    娇妻要上天:婚婚欲睡

    有名无实的婚姻让她精疲力尽,本以为一无所有、山穷水尽就是最终结局,却不料林湛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切。他温柔又宠溺看着她“欺负的你的人,我会让他们慢慢还回来。”他一步步带她进入早已设好的局,让她渐渐分不清真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流过我们身边的花瓣

    流过我们身边的花瓣

    我一直都在渴望一种另类爱情,以想像为空间,以绵延不绝的思念为填充物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某种程度上要比俗世的爱情来得更真实,因而也就更有魅力。
  • 迫嫁土豪CEO

    迫嫁土豪CEO

    雨滴形的胎记,视为珍宝的布娃娃是龙氏总裁龙昭天最想弄明白的问题,她的布娃娃的手稿出于自己父亲之手,她,邵卿晨,到底是谁?于是和她签订七日契约,他用救她被判诈欺罪的父亲的条件,而他却不能自拔地爱上了她。她失忆了,失去了父亲,变得一无所有,他不想跟女友结婚果断分手宣布和她在一起;订婚宴上,他父亲告诉他她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而她被他的前女友假死陷害谋杀罪被拘留,他保释她,怀疑他们并不是兄妹;他们第一次结婚,他的前女友出现证明她无罪,她发现了他们的契约,愤怒和悲伤的趋势,她逃婚了;随后的第二次,第三次......
  • 爱得太晚

    爱得太晚

    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她只记得,喝了一杯冒着热气儿的牛奶,电脑屏幕上的黑色字体在眼前变得越来越沉重,脑子里似乎塞满了铅块,好重好重……
  •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

    本书共分13章,介绍了国有资本预算体系的构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执行和监督;国债投资转国有资本的预算管理等内容。
  • 赵德芳贤王之路

    赵德芳贤王之路

    烛影之下慈爱的父皇离世,母后形同幽禁,王叔贬官软禁,兄长自刎而亡,赵德芳与狄妃如何走过皇权虎视下的腥风血雨?身体的伤痛怎比内心难以弥合的悲哀,本书将带给你最不一样的大宋贤王,这里有最真挚的爱情、难舍的友情、逗趣的典故,也有刻骨的伤痛、悲情的人伦……以宋初三朝历史讲述赵德芳不平凡的一生,这本小说中有大家熟悉的人物:多才哀伤的后主李煜、凄美悲惨的小周后、是非难判的功臣潘美、无惧敌寇的忠将杨延朗、善谏贤能的寇准、勇武直率的呼延赞,他们各自的经历令人悲喜交加,更充满无奈和叹息……
  • 荒岛一枝花

    荒岛一枝花

    一朝醒来,米良发现自己到了一个只关男人的荒岛监狱!为避免米良的出现引起争端,第一个“捡”到米良的男生丁原,将她藏在了自己的房间里。然而纸包不住火,最终米良还是被人发现,引起监狱老大印昊的不满和男生间的骚动!为了在这个岛上生存下来,米良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及非凡才艺,成为岛上男同胞一致认可的“岛花”!一次无意间听到监狱老大印昊与下属的谈话,米良知道了印昊等人竟偷偷谋划越狱,为重获自由,逃到外面的世界,米良决心要勾搭印昊,让他爱上自己……
  • 智谋三国

    智谋三国

    现代人萧煜,莫名其妙的来到了三国时代,成为刘备手下的一名谋士。他会如何在这个乱世生存下去?前面,等待他的又有什么?
  • 逐鹿天下之千古一帝

    逐鹿天下之千古一帝

    国际特工组织XVR反恐队长唐浅溪在执行一次任务的过程中恐怖分子引爆了飞机,情急之下唐浅溪决定跳伞。在飞机爆炸产生的巨大气浪中被震晕,醒来却发现自己穿越了!
  • 星宸坠

    星宸坠

    既然世界抛弃我,我不惜背叛整个世界,成疯成魔又如何?翻手为云日月隐,天地独尊星宸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