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6100000020

第20章 批评孩子的八大法则(3)

有位母亲望子成龙心切,对儿子期望很高,遗憾的是孩子的表现并没有随着母亲的高期望值的升高而上升,似乎还形成了一种“反比例”形式。母亲希望孩子变得更加出色,伤心的是,有一天她钱包里一张十元的钞票不翼而飞,随即发现了儿子书包里的玩具。于是,第一次,这位母亲狠下心来,狠狠揍了儿子一顿。事后她将钱包锁起来。但仍出现了第二次。急怒之下,她拉着儿子站在楼道里,一边打一边骂:“你这个小偷。”邻居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纷纷探出头来看。儿子的脸煞白煞白的,却没有哭。第三次她忍无可忍,拉着儿子就走。说要把他送到公安局去。儿子脸上既惊恐,又麻木。

当孩子出现错误,父母采用体罚,企图孩子变得乖,这种行为实在有些愚蠢。

《艺术人生》里采访台湾歌手齐秦,在此他讲述了自己叛逆的青少年时期。那时他喝酒、打架,半夜三更才回家,一回家就习惯性地跪在地上等着父亲的鞭子和训斥。这种轻微体罚,对于齐秦已经失去了任何意义,当父亲发现这一情况时,改变了教育方式,也改掉了小齐秦的坏习惯。有一天他打完架回家,像往常一样跪着等待挨骂,却发现父亲只是背对着他说了一句:“去睡吧。”齐秦内心一下子受到触动,从此便改邪归正,踏上了音乐之路。

作为父母,殴打孩子只是出于恨铁不成钢,有谁会将其视为目的呢?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殴打孩子这种体罚教育已经失效了,应该使孩子内心受到触动,主动改掉不良行为才是良策。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犯错误就特别生气、伤心,其实这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他们打完孩子,自己心中的气消了,舒服多了。实际上,这些父母们一定忽视了自己的真正目的,并没有收到教育孩子的效果,只是把所有的痛苦转嫁给了自己最爱的孩子。

儿童教育专家指出,殴打孩子具有以下弊端:

殴打会给孩子带来危险

除了孩子的身体受伤之外,内心也会受到伤害,后者的伤痛是更严重的,无论两者中任何一种的伤害都不是父母所希望的。其实,父母完全可以用其他办法来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

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

殴打,让孩子觉得父母无能;殴打,只能短时间内改善孩子的行为,但孩子改善行为的原因是怕挨打而不是自觉行为,孩子长大后有了自卫能力或者远离父母时,仍然会这样做。

会让孩子觉得暴力可以解决问题

孩子长大后,对父母不满时,也会使用暴力。这或许是许多虐待老人现象长久存在的根源。

可能让你与孩子触犯法律

虐待孩子显然是犯法的,父母犯法,而不受到法律的制裁,会使孩子蔑视法律。孩子长大后,如果遇上其他的不利因素,就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他存在着不受法律制裁的侥幸心理,是从父母第一次出手罚他的时候,这种想法就萌发了。

影响孩子对父母的感情

父母经常殴打孩子,以后的任何教育方法都可能难以见效,使孩子越来越倔强。

打骂不是有效的教育和沟通手段,使用这种教育方法,其实质是在人为地给自己与孩子之间制造距离,制造隔阂,令父母和孩子之间越走越远。如果你还爱你的孩子,那么记住,爱是一种宽容、一种理解、一种理智和一种责任,而不是用棍棒和拳脚相加来体罚孩子。

法则七:不要责骂孩子“你真蠢”

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父母,他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生活上关心备至。孩子在外面如果受了顽皮孩子的欺侮,他们会心疼得说不出话来,总要去讨一个公道。但是当孩子不读书或不听话时,她们也什么话都骂得出来:“你怎么就这么笨呢?猪都比你强!”“我怎么就么倒霉,生了你这么个蠢孩子!相信世上再也没有比你更蠢的了!”……好像只有这么骂了才痛。骂过之后,他自己气消了,对孩子又爱护如前。但是却不知道,也从未认识到这种“刀子嘴”,已经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莫大的伤害。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能够集一切优点于一身,健康、漂亮、聪明、活泼……但事实上这是很难的,世界上毕竟没有那么十全十美的孩子。中国人又有一句古话:“母不嫌子丑。”它的意思是不管孩子怎样,他也许在别人眼里看起来不聪明或不好看,但在父母的眼中却总是聪明可爱的。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家长,看到自己那天生有缺陷的孩子难免会有厌恶之感。

有这样两个兄弟,哥哥天生比较迟钝,倔强。而他的弟弟却与他全然不同,大脸大眼,一副聪明相。兄弟两人在一个学校读书,哥哥原比弟弟高两年级,后因功课一直学不好,三年内降了两级,结果与弟弟同班。母亲看他书也读不进去,长得又丑,母亲心里就对弟弟有些偏爱,看见他则难免产生了些厌烦的感觉。尤其看到他的作业总是打“×”,就情不自禁地唠叨起来:“我怎么会这么倒霉,生出你这么一个又蠢又丑的笨蛋?!我不知前世做了什么孽。”

孩子虽然迟钝,但这些话还是听得懂的。其实孩子本身就很自卑,在学校他得不到老师的喜爱,还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何况再加上在家中得不到父母的疼爱,就对自己的前途完全失去了信心,最终吃安眠药自杀了。孩子死后,母亲十分伤心,但后悔已经晚了。

普天下的父母没有不心疼自己的孩子的,正是由于这种心疼与忧虑,使他们对孩子的某些缺陷更加感到无奈与怨恨,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经常会抱怨老天:为什么对自己这么不公平,对孩子这么不公平?我们到底哪里做错了?因此,他们在生气时,或孩子不听话时,这种强烈的怨恨就会控制不住发泄出来。

王家辉的儿子是天生的高度近视,他不管看什么东西都要放在眼皮底下才看得清。小王见了又气又恨,有时就骂:“什么东西都要拿到眼皮底下,瞧你那副德性!”

孩子天生视力不好,本来自己就很痛苦,结果母亲还要喊他瞎子,心中更是痛苦和自卑,因而常一个人躲在外面痛哭。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很大坏处。

父母希望孩子“十全十美”的这种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是作为父母,作为成年人,你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孩子天生有缺陷,你就要接受这个现实,再说你的抱怨也改变不了什么,只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对于那些天生有缺陷的孩子,父母应该赋予更多的关心与耐心,使他们时时感到温暖和帮助,并且帮助他们克服和战胜那些缺陷给生活和学习上所带来的不利与不便。同时,作为父母,为了鼓励孩子奋斗的勇气和增强对生活的信心,还应该更加细心地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并鼓励孩子发挥其长处。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曾举出了一些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的责备方式:

使用难听的字眼——傻瓜、笨蛋、不中用的东西。

侮辱——你简直是个饭桶!垃圾!废物!

非难——跟你说不要这样做,你偏这样,你听不懂人话吗?

压制——你别强词夺理,我不会听你的狡辩!

强迫——我说不行就不行!

威胁——你再不学好,就给我滚出去,我就当没有你这个孩子!

央求——我求你不要再这样做了,行吗?

贿赂——只要你听话,好好学习,期末考到一百分,我就给你一百元。

挖苦——让你洗碗都洗不好,还打碎了,真能干,将来还想成大事?我怎么就生出你这么一个不中用的孩子呢?

父母们在责备孩子时,往往不经过深思熟虑,一些“过火”的话就脱口而出,从不考虑这些话给孩子带来的后果。通常情况下,父母责备孩子时,会引起孩子的反驳,造成冲突和敌对的局面。如果这种情况长久存在,会对亲子关系产生严重影响。特别是有的父母责备语气过重,一些侮辱性的词语层出不穷,例如“愚蠢”、“笨得像猪”之类的话,严重损害了孩子的尊严,同时,也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真的一无是处,反正自己已经这样,再怎么努力也于事无补,从而自暴自弃,完全采取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父母过度的责骂而使孩子感到绝望自杀,甚至举刀杀死父母的事,亦时有所闻。

“你笨得像头猪!”“你的脑筋真差劲!”这些责备话的副作用很大,会对孩子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心灰意懒,什么事都不想做,更不想读书,对生活甚至对一切都失去了信心。所以孩子不论是在头脑还是在容貌方面有缺点,都不应成为父母责骂孩子的借口。

法则八:不可骂孩子“你不是那块料”

父母们聚在一起经常爱谈的一个共同话题就是孩子,他们的谈话内容会在无意间被孩子听到,这种无意间得到的信息和有意识获得的同样被大脑储存,影响人的自我概念的形成,这正是培养孩子的好机会。所以当你谈论自己的孩子时,不妨多提提他好的表现,还有你对他的期望和赞美。

作为父母,在评价孩子时,除了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你不经意间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也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影响,它对言语具有强化作用,会给孩子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有这么一位父亲,他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这孩子从小就沉默寡言,像个闷葫芦。一天说不了几句话,整天就知道胡写乱画,根本就不是学习的料……”结果,孩子上学后,不管老师问他什么,他就是一句话也不说,课间十分钟,同学们都去做游戏,他也不参加,一个人坐在教室的某一个角落,胡写乱画。老师和父母都以为他是个弱智孩子,可智力测验的结果却是“智力正常”,最后经专家鉴定,才知道孩子患了“诱导性智愚症”,其病因就来自他父母那经常性的口头强化。

大多数父母对孩子所做出的一些较好的行为常常视而不见,认为这些都是应该的,是理所当然的。而对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却格外注意,甚至逢人便讲,殊不知,这样做只会使孩子的不良行为更加根深蒂固。

许多父母并不了解,自己无意间说出的许多话,都可以进入孩子的潜意识并储存在潜意识当中,而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和成年生活中不断地支配他们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令行为者本身迷惑不解。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注意,在爱孩子的时候,要拥抱孩子,抚摸孩子,经常说“孩子,我为你的进步而高兴”,“孩子,你是家里的重要成员”之类的话。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家庭里,却会听到这样一些话:

“你怎么这么没出息?”

“你就不是那块料!”

“你是聋子吗?还是听不懂人话?”

“你简直比猪还懒”

“瞧你那副德性!”

这些话不仅在当时令孩子不快,而且在他们潜意识里也已留下了很深的痕迹。各种贬低孩子的话像种子一样洒落在孩子心里,这些“定位”式的批评,特别容易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且强化了孩子心中的自卑感,认为自己就是父母所咒骂的那种人,这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要知道,自信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它不管是从智力上、体力上,还是处世能力上,都有着基石性的作用。那些没有业绩的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缺乏自信心。

“为什么你不要求进步?”

“不,我不行。”

“我不行”的自我概念,正是缺乏自信的表现,而这些概念,往往来源于孩子时代父母所给予的“你不是那块料!”……的消极评语。

在孩子的心目中,成人是了不起的,他们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所以孩子总是无条件地承认和接受成人对他们的评价,而不能分析判断这些评价的正确性。当孩子被成人告知“你很笨”时,他会感到非常紧张,而且往往表现得更笨。

在成年人生活的领域里,任何人都必须控制甚至压抑个人情感,否则就会遭到别人的轻视,因此,父母也变得冷漠起来。尤其当他们生活压力太大,再看到不懂事的孩子时,他们就会突然失去控制,对孩子说出一些伤害感情的话。如“当初我就不该生你!”、“闭嘴!你给我滚一边去,别让我看到你,你这个一无是处的家伙!”等等。同时伴随着圆睁的双目和尖厉的叫喊,这些表情、动作以及整个爆发过程,构成一个强烈的刺激,使孩子对这些终身难忘。他们可能会因此认为:原来在爸爸妈妈眼里,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爱是孩子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的源泉,绝大多数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爱奠定了孩子最初对生活、对未来的信任基础,所以,父母应该经常用言语、动作、表情和姿态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

作为父母,你一定要知道,你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很有可能会让孩子的情绪产生极大的波动,这对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学会欣赏孩子,告诉孩子自己喜欢他,欣赏他的所作所为。看到他的长处和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鼓励,然后再提出更高一些的要求,让孩子感到父母对他是信任中含有期待。对于孩子感兴趣的事,父母千万不要说:“别干了,你根本不是这块料!”这样的嘲弄只会给孩子的心里抹上阴影,使孩子悲观失望,以后无论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来。

你说孩子“是那块料”,他就是“那块料”;你说孩子“不是那块料”,他就不是“那块料”。

同类推荐
  • 扶起倾斜的天平:单亲父母的教育心经

    扶起倾斜的天平:单亲父母的教育心经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因离异或丧偶等原因所形成的单亲家庭不断增多,而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随之日益突显出来……单亲家庭作为家庭形式的一种,未必会对孩子造成灾难性的伤害。单亲孩子一一样可以健康成长,甚至出类拔萃,关键在于如何应对单亲的现实。本书对单亲父母的心理、情感,单亲子女的教育以及爵婚家庭的孩子教育等问题均有深入分析和具体建议,希望能为单亲父母及孩子提供一个家庭自助的平台,用自己的双手扶起内心深处那架倾斜的天平!
  • 怀孕育儿一定要知道的500个细节

    怀孕育儿一定要知道的500个细节

    怀孕的过程事关母婴健康,所以一定要注意生活中的各种细节,避免因为粗心而给自己和宝宝带来可能的伤害。孕妇只有从小处着眼,掌握科学的孕产期保健知识,从细节入手,正确护理,才有助于为宝宝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从而孕育出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
  • 爸爸去哪儿2 黄磊的女儿书

    爸爸去哪儿2 黄磊的女儿书

    这是一本通过《爸爸去哪儿》节目介绍黄磊教育女儿多多的理念的书。在这个匆忙的世界里,黄磊是一个慢下来感受生活的人,他在教育女儿的方式上,既不“穷养”也不“富养”,而是注重培养女儿温柔的个性和独立的品格。黄磊的教育理念,值得很多父母借鉴。
  •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者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可是看看我们现在的孩子,他似乎已经不能再用自己的双脚走路了,他必须要“拄着”父母这“两根拐杖”。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我们也该好好找找其中的原因了,否则孩子将永远无法独立。
  • 挫折教育: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爱

    挫折教育: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爱

    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要让孩子感恩挫折,在挫折中成长;而不是让他抱怨命运多舛,被挫折打败。所以,父母要教孩子在逆境中调适自我,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百折不挠,这样才能让他把自己从挫折中拯救出来。
热门推荐
  • 恶之恋歌

    恶之恋歌

    世界上的正义和邪恶,本就没分得这么清楚,就如天地万物的本质其实就是这样,缘是混沌。所以,有时候实践心中自私的正义,其实也就没被别人指责的缘由。即使那是恶。
  • The Pension Beaurepas

    The Pension Beaurepa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基因战神

    全基因战神

    这是一个被遗弃的少年,这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这是一群被漠视的生命,为了尊严,为了心中那不屈的火种,他们选择了----觉醒。
  • 《三眼哮天录》

    《三眼哮天录》

    该作品以现代为背景,神话为题材,以现在的信息看是主要写杨戬与爱犬哮天犬下界除妖,但由于惹怒了太上老君(转世站新站长)而变成女生。主角杨戬性别男,喜欢白小丁,得知小丁喜欢蓝缡后并没有使用“月冰石”让小丁爱上自己。武器是方天画戟,威力非常强大,连玉帝的剑都不怕。装备为风雷摩托。常常被自己的狗鄙视。但是干起架来很威风!
  • 逆眸

    逆眸

    狠厉如他,为她,心狠手辣,只许她温柔,杀尽天下温润如他,为她,付尽天下,只为守护她,不惜成魔清冷如他,为天下,为苍生,毁她心,杀她身,让她受尽折磨纯净如他,为她,学会世间人情冷暖,救她,他无能为力,只能,付出生命守护她她,本是世间纯净之源,最终,散尽一身光芒,遁入地狱————————即使爱你再深的人也终究有一天会因为你的伤害而离开,你以为你犯了再大的错误我都会原谅你吗,你以为仗着我给你的爱就能为所欲为吗,不,你错了,我爱你,可以为你,负尽天下,但,也可以,毁了你
  • 知非集

    知非集

    《知非集》里的几十篇文章,格式是不尽相同的,有长有短,从中不难看出来,作者的写作完全是真情流露,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无论长短,写的都是真心实话,无论写或者不写,都不做文字的奴隶,只做自己内心的主人,只有如此,文章才有品格,才有价值。作者简介周菊坤,生于苏州木渎。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业余从事写作,出版有《木渎》、《冯桂芬传》、《严家淦与严家花园》、《小院风景》(合著)等书,主编《姑苏十二娘》等。
  • 夜晚星在笑

    夜晚星在笑

    那夜,星星在笑,银蝎激光剑写满了你的骄傲。永远,不会忘掉,你带我奔跑遨游宇宙的逍遥。天空,它也在笑,淡蓝色字迹是你存在的信号。其实,我已知道,那天仰望的星空是你的微笑。遇见二次元的你是我的荣耀。迪恩·卡朋。
  • 静停的世界

    静停的世界

    C21:未知来源病毒,拥有四个阶段的演变。「阶段一」病毒初始形态为二级病毒,进入宿主体内后因环境改变,自主转化为一级病毒并开始大量分裂,同时杀死所有非自身分裂同类病毒,优胜劣汰。「阶段二」唯一的一级病毒将作为主控核心,通过分裂悄无声息侵占所有组织及器官,宿主无法察觉。「阶段三」中期,宿主出现免疫反应。呕吐、发烧、头疼、虚汗等。「阶段四」末期,全身60%以上被侵占,到达这个阶段时病毒呈爆发式增长,病毒核心已可控制宿主部分肢体的活动并进入防御形态,宿主身体机能同时得到强化,短期即可达到完全感染。
  • 魔王的千年恋

    魔王的千年恋

    千年前,她是天上的百花仙子,无意间救了他,在此之后他天天缠着他,两人日久生情,无奈天公不作美,他们的恋情被发现,百花仙子被送上斩仙台,而他,只能拿着她的一丝魂魄去轮回。千年后,她是一个阴年阳月所生的孩子,总是被人追杀,意外拜师,成为九州的姣姣者。当她的身世之谜解开时,当被卷入一场阴谋时,她该何去何从,而他,是怎样留在她身边的?
  • 九步登天阙

    九步登天阙

    文艺版:这是一个胸怀大志少年游的故事。励志版:这是一个家破人亡落魄少年饮血泪、埋枯骨、踏歌行成长为一代傲天地无敌武帝的奋斗史。热血版:天地不仁,乱世无道,少年怒而奋起,杀四方,战天地,拳脚破苍穹,塑造一个英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