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4100000016

第16章 闻声知人——说话言谈辨人心(1)

《礼记·乐记》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这表明人的声音随着内心世界的变化而变化。“心气之征,则声变是也”。所以,闻声知人是看透他人心灵的妙招之一。识人的时候,听人的声音,要去辨识其独具一格之处,不一定完全与五音相符合,但是只要听到声音,就要想到这个人,这样就会闻其声而知其人。

辨人一:闻弦琴而知雅意

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深处的东西,谈话是最好的手段。有人指出,谈话当深入到一定深度时,对方的心理活动可以灵敏地接触到。

说话的内容是对方与你交谈的目的和具体形式,也是双方谈话过程中借以影响对方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平时谈话时一定要注意分析说话的内容。

思想指导人的行动,但人是极其复杂的,内心所想和言行未必一致。如果仅听其言,就会受其所骗。一般来说,刚直的人心所想的,就照说照干,这种人言行一致易于了解,听其言观其行便知其人。但狡猾的人,所想所要干的是一回事,所说的又是另一回事,即以其漂亮的言辞,合乎道义的行为掩盖其罪恶的用心,因而获得人们的赞赏和支持,以达到其罪恶的目的。所以仅据一言一行而对人得出结论,必然失之偏颇。所以识人必须从各方面考察,只有掌握第一手资料,全面了解某个人,并据此做出分析,才能对某人有正确的认识,根据现在所作所为才能预料其发展的趋向和后果。

例如,三国时,陈琳曾在一篇檄文中把曹操骂得狗血喷头,但曹操却从中发现陈琳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人,后来予以重用。张辽被曹操捕获,对曹操破口大骂,曹操却从中发现张辽是位性格直爽的忠勇之士,而当场释放,委以重任。而吕布虽武艺超群,但一见曹操即跪地求饶,其声甚切,但曹操一听其言,复忆其行,即知其是反复无常、贪生怕死之人,当即处死。

由此可见,言行除了其本身所内含的内容之外,还有着与言行同时出现的说话者内在的东西,这些东西虽然不像语言那样直观,却也会透过说话时的一举一动和许多微小的细节而暴露无遗。一个人的言谈在很大程度上,能体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言谈的内容和方式往往是一个人的品性和才智的表现。

明洪武初年,浙江嘉定安亭有一个名为万二的人,他是元朝的遗民,在安亭郡堪称首富。一次,有人自京城办事归来,万二问他在京城的见闻。这人说:“皇帝最近作了一首诗。诗是这样的:‘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披被。”万二一听叹口气道:“唉,迹象已经有了!”他马上将家产托付给仆人掌管,自己买了一艘船,载着妻子,向江湖泛游而去。两年不到,江南大族富户都分别被收缴了财产,门庭破落,惟有万二逃之于外。

这说明,分析判断人的言语,是洞察人的心理奥秘的有效方法。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言语是一种现象,人的欲望、需求、目的是本质。现象是表现本质的,本质总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言语作为人的欲望需求和目的表现,有的是直接明显的,有的是间接隐晦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对于那些直接表达内心动向的语言来说,每个人都能理解。正常的、普通的人际交往,就是以这种语言为媒介进行的。那些含蓄隐晦甚至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现心理动向的言语,就不是每个人均能理解的,人与人的差别,大多也就发生在这里。这是创造性思维的用武之地。若能够知一反三、触类旁通,反过来想想,倒过来看看,增加点参照物,减少些虚假的东西等等,最后透过言谈话语,发现人的深层动机,那就说明,你比别人聪明得多。而这种知人的方法,也就是言语判断法。

言谈识人,功夫还在言谈之外。丰富的生活经验告诉人们,言谈识人,不可凭一时之冲动,要从整体出发,予以全面考察,尤其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众人观察

下判断时,一定不能只凭个人一隅之见,而要听群众意见;之后,还要“察之”,要看其是否果真如此,勿为不负责任的“闲言碎语”或“恶意中伤”所离间。

(2)全面观察

评价人才要“公听并观”从各方面进行观察,德才资全面衡量;观其主旨,不求微功细过。

(3)责求实效

即根据实绩判断能力的强弱,才是正确的知人之法。

一个人心中的意思,往往从嘴上流露出来。这是有“心眼”了解别人的人,需要用心去体察。因为在通常,人们往往把自己的真实情感深深地隐藏起来,要想了解一个人,必须要注意了解他的话语中蕴含的意思,还要注意观察他同意或赞赏什么样的观点。注意了解他的话语中蕴含的意思,也就是要听懂他的话语中包含的究竟是善意还是恶意;注意他同意或赞赏什么样的观点,也就是要看他心中对各种观点持何种评价标准。因此,既要弄懂他的话语中包含的意思,又要观察他同意或赞赏何种观点,这样,把两个方面对照起来看,就可以对他有了另外的认识。

辨人二:花言巧语不可信

在一定程度上,语言具有虚伪性。在人们听到到的语言中,应特别认真对待花言巧语,以便使自己能够正确了解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是想往上爬,或是想获取某种利益,便采取说好话的方式,以花言巧语巴结、奉承别人,或是做出过分亲密的事,让你上当受骗:也有的人是采取拉关系、套近乎,跟你拐弯抹角扯亲攀友,这些都是应该警惕的。

荀攸是曹操的谋士,他从小就有奇才,13岁那年,他的祖父去世了,就在一家人极为悲痛的时候,他祖父昔日的下级张权跑来吊丧。

张权一走到荀攸祖父灵柩前面,就大放悲声,如丧考妣。他哭着,还一再表示要为故去的老太守守墓,以报答老太守的深恩大德。张权的虔诚表现令荀家上下十分感动,全家都怀着感激的心情准备答复他提出的请求。这时,始终不动声色的荀攸,经过观察,觉得此人态度反常。他想到祖父生前从来没有向家人提起过张权这个人,可见他与祖父并无深交,更没有听谁说过祖父对此人有什么值得厚报的深恩。他觉得一个人施之过重,必有他意。此人对死者的悲情是言不由衷,对死者之爱也是言过其实。而且此人请求过切,谈吐又闪烁其辞,料他必有所隐;再者此人面带惊忧,必有所惧。荀攸看出破绽,忙找叔父荀村谈了自己的疑虑。果然,待叔父唤过张权,经过一番盘查,此人便招认自己犯了杀人之罪,是想借为老太守守墓之名,逃脱法律的制裁。

荀攸识破张权的言行,是采取站在一旁静听,与说话人保持距离审视地听,一边听他说话一边搜索记忆,从记忆里寻找祖父对这个人的影响和说话人所表示的态度的差异,经过对照,确定张权言行有诈。

总之,对向你花言巧语的人,应该采取警惕、戒备和慎听的态度,这样你才不会受骗上当。

当年,吕布战败后被曹操手下擒获。

曹操得知生擒吕布大喜过望。曹操爱才,素知吕布骁勇善战,武艺高强,天下无敌。虎牢关刘、关、张三英战吕布,也只不过打了个平手。曹操有意想劝吕布归降自己。

吕布这个人,武艺虽然高强,但是缺乏政治立场,先时做丁原的干儿子,被董卓用高官厚禄收买,杀了丁原;后做了董卓的干儿子,又被王允设美人计离间了他与董卓的关系,他又杀了董卓。他惟利是图,反复无常,对他这个人的品性,天下人都有评论。到他被曹兵所擒时,他的贪生怕死的性格又暴露了出来。当他被推到曹操帐下时,他便用可怜的声音试探曹操,说:“缚得太紧了,实在难受,请稍松一点行吗?”曹操讪讪地说:“缚虎不得不紧。”吕布听出曹操对自己有怜惜之意,便乘机说:“丞相所顾虑的,不过是我。今我为你所擒,只要不杀我,我真心实意辅佐你,天下何虑不定?”吕布一席话说出来,有哀有求,正对了曹操的口味。曹操听后,就打算收用吕布。

可是曹操佯装思索。吕布担心曹操犹豫,见刘备坐在曹操身边,便又恳求刘备替他在曹操面前说几句好话。曹操这时也想听听刘备的意见,便两眼看着刘备。没料想刘备冷不防冒出一句:“丞相难道不记得董卓和丁建阳吗?”

就是刘备这句话提醒了曹操,曹操立即命令刀斧子将吕布推出斩首。

曹操熟知吕布为人,出于对他武艺的偏爱有意要将他收用,又被他花言巧语所迷惑,正要免他死罪收在麾下,却被刘备一句话提醒,立刻改变主意将其斩首。姑且不论刘备一句话出于何种用心,单就吕布这样品质的人,曹操一旦留下来,对他自己来说,也可以说是凶多吉少。

总之,对花言巧语要存有戒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突然闯进来的“善意”,对超越范围的“亲热”,对为了达到某种个人愿望的“乞求”,都应该慎听、严察,一旦被花言巧语所困,又不听人提醒,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辨人三:从语言辨析人的品德情操

一个人的言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一些实际情况,从言语中可以辨析人的品德情操。

古人的名言,对我们正确地知人识人很有启示。我们可以通过辨析考察的言语来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德才行为,因此,言语辨析法不失为知人识人的有效方法。

使用言语辨析法知人,需要有言语做基础,没有言语,辨析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从人们生活实践看,获取考察对象言语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直接交谈法。就是通过与被考察对象直接交谈来辨别他的德才行为。这种方法是人们在知人识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实践也证明,这是获取被考察者言语并能正确判断其德行较好的一种方法。

日本名古屋商工会议所主席土川元夫有一次接待一位要求到他那里工作的人。谈了20分钟,便作出决定:不能留用。当推荐者问他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决定取舍的时候,土川元夫说:“这个人和我一见面就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根本不让我有说话的余地,我在说话时他又满不在乎地不注意听,这是他的第一个缺点。其次,他很得意地宣传他的人事背景,说某某达官贵人是他要好的朋友,另一位名人也是常常和他一起喝酒的酒友,沾沾自喜地炫耀出来故意让我知道;第三,我想听的话,他又没有说出来,真令人担心,这种人怎么能做同事呢?”听了这番分析,推荐人也佩服得直点头。

二是耳听八方。就是在与被考察者广泛接触中,做善听他们言谈的有心人。对被考察者的话,在正式场合下说的要听;日常生活中说的也要听;顺耳的话要听,逆耳的话也要听;正确的话要听,错误的话也要听。从被考察对象者的各种闲言碎语中知人识人。譬如一个人在正式场合说话的内容是满口的政治套话,很进步,而在“自由市场”上却说话不负责任,甚至散布一些不满的言论,说一些极为消极的话。这时,我们就可以判断出此人心口不一,不可信其言语。

三是委托传输法。就是通过第三者来获取被考察对象的言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被考察者说话也有一定的选择和掩饰性。比如有的人在场时不敢说,有的脾气不投的不愿说,还有的性格内向的不善说。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与被考察对象合得来的第三者与其谈话,来获取真实的言语。但是,领导者选择的第三者应当是为人正直,有责任心的可靠的人,这样才能保证传输言语媒介的“保真度”。

经过多种渠道,获得了考察对象的大量言语信息后,从这些言语信息中去辨析考察者的一些实际情况。在知人的实践中,最难辨析的还是奉承和吹捧自己的言语。善听顺耳之言是人的天性。奉承吹捧者把错的说成对的,黑的说成白的,以致有的人就闻“顺言”而放弃原则。我们在实践中要注意掌握识别吹拍之徒的方法,常见的识别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自省法。就是当听到奉承赞美之言时,要客观地分析自己与“美言”之间是否名符其实,以便找出赞美者的动机。知人者在听到赞扬之言的时候,不要自我陶醉,飘飘然、昏昏然。首先要用镜子照一照自己,比较一下,检查一下,看看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赞扬相符不相符。如果不相符,就要认真分析一下赞扬人的动机,是出于偏爱,还是出于惧怕,出于有求于自己。

二是反证法。是指听到过头的赞美之言,就可以初步断定对方的不良德行。听到“美言”,就可以对被认知者怀疑有不善之心,其做法虽有些偏激,但它仍不失为一种观察人的有效方法。

三是明技法。就是了解和掌握善谀者的常用技法,以便更好地识别其不良动机。从实践看,善谀者最常用的技法,就是根据“人心向善”的心理,把被说服者的优点吹得天花乱坠,把其缺点或问题圆滑得天衣无缝。

言语谈吐也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才能学识,这是许多实践所证明了的真理。当然,无论从洋洋万言或一句话中,还是从声音大小中来识别人的才能学识,都离不开国情、地情、时情和人情等客观环境,离开了这个环境,就无法做出正确的鉴别。另外,知人识人者要特别注意鉴别那种“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夸夸其谈者,不要把夸夸其谈误认为是才能学识的表现。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就要吃大亏。这在历史上也有教训。成语“纸上谈兵”,给人以深刻教训。

从言语中辨析人才的德才行为,看起来很简单,事实上,却不是件容易的事,辨析对象是活生生有思想、有心机的人,有的甚至把自己的心里话埋在肚子里不说,有的见风使舵专捡好听的话说,等等。

同类推荐
  • 幸福:365天的心灵鸡汤

    幸福:365天的心灵鸡汤

    本书提炼出卓越管理者的26个智慧,深刻剖析了大量成功案例,以独特见解涵盖了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 人生是设计出来的(MBook随身读)

    人生是设计出来的(MBook随身读)

    最亲切、最豁然开朗的新生代人生指南。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你是否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在竞争如此残酷的现实中,该怎样以一种积极、平和的心态来面对人生中遇到的种种境遇?这些令许多年轻人感到迷茫和困惑的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只是因为,你的人缺乏设计……本书旨在帮助那些尚无明确的人生方向,或者在人生的旅途上走入岔道的年轻人,帮助他们认清社会,了解职场、生活和人生规则,以及如何在职场中如鱼得水,如何在年轻的时候积累资源,如何全方位改变现状,如何做最好的自己,从而获得成功的事业和精彩的人生。
  • 越放下越自在

    越放下越自在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以平常之心处世度人,以从容之态演绎人生。从容是一种修炼,它不只表现于生命在得意之时豁达、稳健,更在于陷入不幸时的坦然与沉静,这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在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常常占了人生中的大部分空间,而在交往中能够成为知己,成为能够为之倾诉对象的朋友却很少。一味地与生活较真儿只会让自己丧失对生活的信心。
  • 说话的艺术:最有中国味的魅力口才

    说话的艺术:最有中国味的魅力口才

    《说话的艺术》是一本具中国传统特色的实用性语言技巧书籍,实用有效的说话技巧及攻心读本。精炼的语言、睿智的话语、全新的理念,带领我们学习中国文化的精彩之处,分享睿智过人的说话之道,探究中国语言艺术的博大精深,领悟其中的为人之道。让你一分钟说到对方心窝里,三分钟打破僵局,离开跟客户成交,跟陌生人成为好朋友。读完《说话的艺术》,相信你一定能成为应对得体,言谈潇洒的交际达人。
  • 最受感动的快乐成长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快乐成长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对于青少年学生们来说,快乐成长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下面让我们跟编者一起来阅读:每一个生命都是美丽的、1850次拒绝、做最出色的自己、自信的俄罗斯小姑娘、太阳躲进了我心中、你和我当年一模一样、洛克菲勒的支票、藏在信里的天使等一些有助于学生们快乐成长的故事。
热门推荐
  • 乱世妖人

    乱世妖人

    一个连杀鸡都会呕吐,看到本来要吃掉自己的妖兽受伤不去补八刀反而为妖兽治疗伤势的善良少年,宁愿自己受伤也不愿伤害他人的纯真孩子,是什么让他成为了那个杀十多亿人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屠夫?他只是想保护好自己珍惜的事物与人,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可事与愿违,总是有人夺走他的一切,而为了不再失去,他展开了更残酷的掠夺。
  • 千万个怎样(恋爱婚姻卷)

    千万个怎样(恋爱婚姻卷)

    《恋爱婚姻卷(千万个怎样)》本书主要介绍了在恋爱与婚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答。
  • 红楼之甄费奋起

    红楼之甄费奋起

    甄费,甄士隐,清逸博学的隐士,同时也是红楼中炮灰一个,可是谁知道,有一天,让人给穿越了,还是一个现代大头兵,一个没怎么看过红楼,学识不过是高中的山村出身的大头兵给穿越了,最最要紧的是,这甄费同学的灵魂居然没有消散,还在这身体里,也就是说,两个灵魂,一个身体,这可怎么好!最现实的是,媳妇怎么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九三七

    一九三七

    一九三七年,也即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日本昭和十二年。这一年注定会成为人类史上很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的七月七日,二十九军战士陆斌被卷入战争,随后,与侵华日寇展开了殊死较量。北平陷落之后,陆斌留在这座古都,联手地下工作人员、国民党特工,与日寇周旋。日寇埋在华北八年之久的老牌特工为何被出局?日寇参谋部泄露出的密电是真是假?陆斌与国民党特工截获日寇的细菌武器,却因此蒙受了很大损失,其中有何内情?日寇似乎已经暗中收网,要将潜伏在北平的地下工作人员与国民党特工一网打尽,这些人该如何杀出血路,绝处逢生?
  • 那时的爱情“地久天长”

    那时的爱情“地久天长”

    相恋时,我们总喜欢用“永远”、“一辈子”、“今生今世”这样的词语,来显示此爱的力量,来表明爱的天长地久。爱到浓是,我们又觉得“海枯石烂”“地老天荒”“天长地久”好像都不能表达爱的极致,爱的热烈,爱的尽头,我们有彼此的相约来世,一世不够,还要再爱下一轮回。多年后,再回首爱时,才发现,地老天荒,有时候,不过是一个人的事,是一个人的回忆而已。
  • 冷情总裁遭遇贪财妻

    冷情总裁遭遇贪财妻

    一场意外的车祸让薛凌洛悲催的住进了医院,并且因为无辜旷工,损坏公物为名赔款还要开除。然而肇事者竟然逃逸,这怎么能不令人气愤呢?什么?他是乔氏大总裁,这么说他很有钱,太好了,发财的机会来了,如果不狠狠敲他一笔,怎么对的起自己呢。她只是想要讨点赔偿金,这样过分吗?毕竟她才是受害者,可是为什么要她用婚姻来换?这样公平吗?“婚姻维持一年,给你一千万,这样公平吗?”男人低沉的声音响起,深邃如大海般的眸子,清冷的看着她。
  • 捕鱼达人之海底战记

    捕鱼达人之海底战记

    穿越到海底世界玩真人版的捕鱼石斑鱼爆三枚筹码,墨斗鱼爆十倍筹码,乌龟爆二十枚筹码,翻斗鱼爆一百倍筹码,而金鲨,银鲨,爆的东西就逆天了...海底世界,架炮出征,找回属于唐华大陆的荣耀...
  • 天才召唤师:一品魔妃

    天才召唤师:一品魔妃

    她是情报联盟的老大,一朝穿越,白痴废物变身天才妖女。地图碎片、神秘势力、族人一夜消失之谜,黑白不容,各方绞杀,是陷阱?是真相?他是来历成迷的魔域少主,光明圣子,漠视万物却独对她死缠烂打,“这天下与我何干?百族与我何干?她之所在,便是我之彼岸!”本文讲述了腹黑穿越女在人人以为她是杯具的情况下,如何将众人虐成杯具渣渣,顺便拐带魔尊大boss谈个恋爱的逆袭史,女主喜扮猪吃虎,喜花样吊打式虐渣,男主外人前各种高冷洁癖,女主前各种无赖耍贱花式求同床,言情虐渣探险升级卖萌,该有的,咱都有~
  • 东吴帝国

    东吴帝国

    《东吴帝国》这是一个属于孙权的帝国,也是一段属于东吴英雄的历史,这段历史,看似熟悉,其实十分陌生。
  • 弃后崛起

    弃后崛起

    天性凉薄,前世,她为了职位将爱的人奉于上司,只为站在人前,立于人上。不会认输,不能认输,强势的她迷失在那嚣喧城市的繁华,一意孤行,终错过一世缘分。因果循环,今生,她深爱的人为了统治一抛红颜,只为坐拥江山,千秋万代。工于心计,明谋暗算,孤寂的她迷失在他君临天下的霸气,深情相许,能否得缱绻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