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2700000024

第24章 攻心为上——统驭人才的法则(4)

诸葛亮的阳性管理

诸葛亮用人,多以德服众,而缺少曹操用人“制士以权”的谋略,如果说有谋略,诸葛亮所施的也多是阳谋,而不是阴谋。

诸葛亮以德服人,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他的七擒孟获。诸葛亮南征时,考虑到南夷未曾教化,以武力击败,未见得服气,不能得蜀汉南部边境的长治久安,于是选择以德服之的策略。当他知道孟获在南夷中威望很高,为当地的少数民族和汉人所敬服,诸葛亮就谋求活捉他,所以,他选择了这样“阳性”软化的策略。

诸葛亮第一次俘虏孟获后,就让他参观自己的军营,问道:“这样的军队怎么样?”孟获回答说:“以前不了解你军队的虚实,所以吃了败仗。今天看了你的阵法,如果仅仅如此,那一定是很容易战胜的。”诸葛亮就把他放了,让他再来战。如此这般擒孟获七次,放了他七次。当最后一次还要放孟获时,孟获却不肯离去,并说:“诸葛丞相,你真是有上天的神威呀!我们南边的人再也不反蜀了。”

随后,诸葛亮让孟获等少数民族首领在蜀汉政权中担任重要职务,并作为南方的实际领袖,使南方出现了长时期的安定局面,为其最后北伐曹魏奠定了安定的后方基础。这当然是诸葛亮的政治才能、军事才能的出色表现,但同时也可以看出他的用人艺术之方略。

诸葛亮北驻汉中,准备北伐,为使后方安宁,想选一个文武兼备的人,来做相府长史,即相当于相府的秘书长。诸葛亮考虑要用张裔,就征求杨洪的意见。杨洪说:“张裔天资明察,是长史这个职务的合适人选,但其性不公平,心胸不够宽,恐怕不能专任于长史之职。不如留向朗为长史。”诸葛亮就听从了杨洪的建议,任向朗为长史,让张裔为向朗的副手。

在此之前,张裔的儿子在杨洪的手下做小官,因有小过失而受到杨洪的处罚,张裔以此怨恨杨洪。这次,杨洪又阻拦张裔做长史,就怀疑杨洪的动机不纯,诸葛亮知道这事后,认为杨洪说张裔“性不公平,心胸不宽”的这个评价是正确的。就给张裔写了一封情深意切的信,对他加以教育。张裔收到信之后很为感动,知道自己确有性不公平,心胸不宽”的弱点,从此以后就注意改正。后来向朗去世之后,诸葛就任用他为长史,张裔在长史的位置上很有作为。

还有一件事足见诸葛亮用人的这一特点。

刘巴是蜀汉的重要谋士,连诸葛亮自己也说:“运筹帷幄,我不如刘巴。有一次张飞到刘巴那里去借宿,刘巴因瞧不起张飞这样的粗鲁武人,张飞来了后,一句话也不与张飞说,张飞很是愤怒。诸葛亮知道后就给刘巴写信说:“张飞虽然是个十足的武人,但内心却很敬慕你。我们所共同侍奉的刘备现在正招纳天下文武之才,以图大事。足下虽然志趣高亮,但也不能自恃傲慢以待天下俊才。”刘巴收信后,为诸葛亮的胸怀所服。

诸葛亮用人驭人,大多如此。诸葛亮别具风格的“阳性”的用人方法,使诸葛亮主政的蜀汉,虽然天时、地利都没有什么优势,但却创造了人和的良好氛围。这正是诸葛亮的主要贡献,也是蜀汉维持其割据的重要支柱。

灵活多变的管理魔杖

古兵书《三略》中说:“霸者,授士以权,结士以信,使士以赏。信衰则士疏,赏亏则士不用命。”“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智者乐为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顾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军之微权也。”

刘邦作为一个大政治家,对古兵书中所讲的这套谋略似乎有着一种天生的理解和领悟,使用起来相当成熟和自然,使得人们不得不相信,刘邦虽以布衣之身起家,但于用人之道,却有极高的天赋。

儒家谈用人,只讲诚信,只讲仁义礼智,这一套只是用人艺术的一个方面。用人而不讲术,其实是很难成功的。只用极高的德行来感召人,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为政治舞台和军事舞台上上演的主要是权力、意志相较量的戏剧,而不是简单的操行评比。对这一点,刘邦作为一个大政治家,是有深刻领悟的。刘邦于秦末群雄并起天下汹汹之际,能够周旋于群雄之间,最后击败各路诸侯,建立大一统的汉朝,正在于他以霸术、权术之优长,杂以儒术和其他策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有个最为典型的例子,可见刘邦以“制士以权”的成功驭人之一斑。

故事是这样的,刘邦击败项羽,定天下、封功臣的事。刘邦认为,论功绩,萧何、张良虽无野战之功,但萧何守关中,为刘邦南征北战保有一个稳固的后方,并时时为刘邦的前方征战足食足兵,就该功居第一。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应先封。但其他战将,包括刘邦的乡党曹参都不服气。刘邦就对这些战将说:“你们都见过打猎吧,打猎要用猎狗,去追逐孤兔。但是指挥猎狗的却是人。打天下和打猎一样,你们这些战将只是那猎狗,有功绩,你们也只是有功之狗,但萧何、张良则是调度你们这些狗的人,论功绩,他们才是有功之人。你们说,封功臣,是先封有功之人,还是有功之狗?”刘邦的这番话,虽然近乎谩骂,但却很有道理,弄得各位战将心里有怨气,也不敢言语。这样刘邦就定萧何功第一,曹参功第二,并把智谋上的贡献列为论功之首。这正是他的非凡之处。这里体现了中国古代用人艺术中论功行赏的一条最为重用的原则:论功以策略为第一,攻略为次之。

刘邦先封了大功臣二十余人之后,其余的人日夜争功,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封功臣的事就被搁置在那里。一天刘邦在洛阳南宫向洛阳城中观望,看见诸战将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讨论什么。刘邦就问正在身边的军师张良:“他们谈些什么?”张良就说:“陛下不知道吗?他们正在策划谋反!”刘邦说:“天下刚刚安定,为什么又要谋反呢?”张良说:“陛下从布衣之身起家,依靠这些战将而取天下,现在陛下作了天子,封功臣,所封都是像萧何、曹参这样的故旧和所喜爱的人;所诛杀的则都是你平生所仇怨的人。现在这些战将害怕陛下不能给他们封地,又害怕过去做事有得罪陛下的地方,陛下会杀掉他们,所以才相聚谋反。”刘邦便问张良:“那该怎么办呢?”留侯张良就说:“陛下平生最憎恨、而群臣都知道的人,是谁呢?”刘邦就说:“雍齿这个人与我有旧怨,多次羞辱我,我很想杀掉他,但因为他的功多,所以没有忍心杀掉他。”留侯张良就献计策说:“现在陛下可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被封,就会人人心安。”于是刘邦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并命令丞相、御史赶快定功行封。这一招果然管用,群臣知道连雍齿都被封为侯,觉着自己也没有什么隐患。刘邦用这一招,稳定了群臣的心。这正是他以权制士的结果。

管理就是用人

曹操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09年)所撰写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中对自己一生的抱负有清晰而公允的说明:“我最初做官的时候,还很年轻,自以为并非命世之才,很怕为海内人所嘲笑,所以自己的愿望只是作一个郡守,做好政教工作,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后做官至济南相,除残去秽,平心选举,得罪了一些官僚。因此惧怕招致家祸,称病还乡,在故乡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绝宾客往来,但不能如意,被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这时才有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死了之后墓碑上有这样的题字‘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就是我当时的志向。此后董卓兴乱,我才东起义兵讨之。而这时,袁术、袁绍、刘表等各有异心,各霸一方,欲称王称霸。我于人少势弧之境,一一讨破之,遂任宰相,这也是人臣之极了,所得超过了我的愿望。设使国家没有我曹操,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曹操的这个自述非常恰切地对自己作了总结,就连反对曹操的卢弼也不得不承认其“文词绝调也”。由这个自述也可看出,曹操绝非什么神助之人,而是时势造出了他这个英雄。不过曹操确实是世上少有的大才之人。他从小就非常机警,对于使用权术有天生之才。当时梁国桥玄在相人方面是举世闻名的,他见到曹操时就看出曹操非寻常之人。他对曹操说:“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曹操由是而为天下士人所重。

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关东诸州郡起义兵西讨董卓,推袁绍为盟主,曹操任奋武将军。在这次与袁绍结盟中,曹操与袁绍曾有一次对话,可为千古垂训,亦可见出两位英雄为人处事之别,以及最终的两种结局。当时袁绍问曹操:“如果事有不济,则什么东西可以做靠山呢?”曹操反问道:“足下意以为何如?”袁绍日:“我南面依据黄河,北边有燕、代之地,还有北方的少数民族戎狄可以依赖,这样南面而逐鹿中原,以争天下,总可以吧?”曹操说:“吾任天下之智才,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昔者商汤、周武王称王也是这同一块国土,若以地势的险固为资,则不能应机而变化也。”

曹操的“吾任天下之智力”的图霸主张,可谓千古胜算。而“天下之智力”在于人才,在于人才的智谋,“得人才者得天下”,正是曹操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曹操在其后来的戎马征战与总领军国大事中,全面而卓越地体现了他的“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的战略。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下令大封功臣,一次就封功臣二十余人为列侯,余各以次受封。在《封功臣令》中,曹操说:“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天下虽未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而专飨其劳,吾何以安焉!其促定功行封。”意思就是说,他征战十九年,统一长江以北,并不是他一人的功劳,而是天下贤士的功劳。天下还未统一,他仍然要与天下贤士大夫共定之。他不敢独自享用这些功劳,所以促成封功臣的行为,以与天下贤士共享胜利成果。这样做,一方面当然显示了曹操笼赂人心的策略,但另一方面也确实体现了他“任天下之智力”的统驭思想。

同类推荐
  • 成功,从现在开始

    成功,从现在开始

    本书内容简介:纳撒尼尔·克拉克·福勒是美国十九世纪中后期到二十世纪初著名教育家和作家,也是实验心理学和广告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为年轻人写书。他的思想不仅是当时年轻人的光芒,也是本世纪年轻人值得吸取的光芒。不论是对于人生,生活,工作,还是对于处世为人,学习等,他的观点和意见都是非常独特而又具有现实意义的。若是我们能积极采纳他的智慧,接受他的思想,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会因此而光明许多,而迷茫与困顿也会随之烟消云散。
  • 读《古文观止》学生活

    读《古文观止》学生活

    文章把发生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的“郑伯克段于鄢”这一历史事件,具体可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使我们仿佛真的进入了时间隧道,面对面地聆听历史老人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一事件的缘起、发生、发展和最后结局。从而,不仅让我们明了这一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相关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进而感悟到郑国最高统治者内部夺权斗争的尖锐性和残酷性。
  • 能成大事的女人必知的57个细节

    能成大事的女人必知的57个细节

    成大事的女人在职场里决不能忽视一些办公室细节,尽管那些细节根本为男人所不屑。成大事的女人要保持优雅的气质不得不重视一些琐碎的礼仪或化妆细节,以免有损自己的形象。
  • 学会妥协 善于取舍

    学会妥协 善于取舍

    所谓妥协,也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就是以一定的让步换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所谓取舍,就是善于在得与失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善于取舍的人会不惜代价追求自己认定的目标:如果某种东西是自己想要的,即使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也会孜孜以求,并乐在其中。
  • 做最好的秘书

    做最好的秘书

    如今的秘书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仅仅负责端茶倒水、抄抄写写的小人物,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能:他们是领导的左膀右臂、上下级沟通的桥梁纽带、公司和领导的门面与形象……身为秘书,如何快速适应这种角色的转换?如何出色地完成上级领导下达的任务?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游刃有余?——这就是本书要探讨的问题。
热门推荐
  • 似曾相识妻归来

    似曾相识妻归来

    “我怀孕了!”乐谣拿着单,惊喜至极。“恩,好。”沈墨宸的反应很平静,低沉的嗓音淡淡响起,“女孩1000万,男孩2000万。孩子落地,支票给你。从此各不相干。”乐谣的笑容戛然而止,原来从始至终他都当这是一桩生意!只是他没说双胞胎是多少钱,不是么?4年后,他们两个再次相遇。他依然如初,她却不再是从来的她。为了夺回曾经失去的芳心,他编制了一个又一个的温柔陷阱。当心再次深陷其中之时,曾经的真相却如同潘多拉盒子一样统统揭开……原来所有的一切,是让人如此不堪……你我似曾相识,无关风月只关刻骨。---沈墨宸乐谣
  • 行走的影子

    行走的影子

    京郊一个姓陈的鱼塘老板请过老莫一次。陈老板虽是养鱼的,气度却不凡。穿西装、扎领带,开着私家小轿车,据说还养了一个大学生情人。那天喝的是酒鬼,老莫嘴上说喝不惯,肚里却受用。老莫喝了不少,舌头硬得轮胎一样。仗着酒壮胆,老莫问陈老板养情人的事,陈老板笑而不答。他把老莫送回宾馆,拍着老莫的肩说,该出手时就出手,你有我有大家有。老莫还没回过味来,陈老板已带门离去。
  • 《轮回尼玛》

    《轮回尼玛》

    故事便是由此开始:佛教初盛行,道教刚兴旺,各拥有芸芸教众,修行之人奉行“正则正,邪则邪”之道为圭臬。在此种思想潜移默化下,少有人会思考正为何邪又为何了。信仰,有时很重要,有时又可有可无。信则仰首仰心,仰则信之。
  • 光华月影:呆萌妖妃逃不掉

    光华月影:呆萌妖妃逃不掉

    初遇时,未知地点,某个不知名的床。“啊,有色……”某妖孽:“如此良辰美景时刻,不知姑娘如此尖叫真的可好?”天知道,她是真的很不好。穿越,别人口中的废材,废物七公主,被退婚的相国夫人。老天,你还敢再虐点吗?某妖孽一把搂过她:“怕什么,还有我。”她笑笑不语,废材?废物?且看她如何逆天改命,笑傲异世。
  • 绝世魔女

    绝世魔女

    凌月,把穿越误以为投胎,把没过奈何桥,没喝孟婆汤当做阎王忘了收。有那么一块木头,蓝翼,把她当做女儿,当她跟别人走了,才发现原来不是父女情是男女之爱。
  • 浅偌梨花落

    浅偌梨花落

    牵了三世烟缘,终究敌不过情感一路坎坷?初遇,她是鸾凤公主,转眼物是人非。她放下一切他也放下仇恨正此执子之手,与此偕老。一梦醒来,两相忘,一次分离。让他不顾一切绝然将她打下悬崖,望着她残蝶般的身影,如水悲伤的双眸。与她对视的不是一对深情内疚的双眸,眸中充满仇恨,轻蔑,冷傲。那双金色瞳眸让她陌生,闭上琉璃色的双眼,这一世,终究死在了他的手上.....
  •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

    本书由“中国历史研究法”和“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两部分构成,都是梁启超授课讲义。《中国历史研究法》于1921年在南开大学讲授,《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于1926年至1927年在清华研究院讲授。两部作品虽然都叫“中国历史研究法”,然内容上并非前后连贯。《中国历史研究法》共六章,第一章论述了史的定义、意义和范围;第二章回顾并评价了中国的旧史学;第三章讲如何改造旧史学、建立新史学;第四、五章专谈史料学;第六章则阐述史实上下左右的联系。《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在“总论”部分论及修史的目的、史家四长,概说五种专史;在“分论”部分则详细论述了各种专史的体例、特点和撰修方法。这两部著作都是梁启超先生在史学理论方面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理论的经典著作,书中总结的治史经验,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学习、研究历史的人来说其指导作用和启迪意义自不待言。
  • 逆道狂魔

    逆道狂魔

    一个弃婴,鬼使神差地误入修真路。随着实力增加,却发现这一切都是一个棋局。而自己以及所有的亲人朋友不过是这个棋局之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棋子。从此,一路杀神诛仙,灭魔,一步步踏上巅峰。笑看世间,打破棋局。
  • 神武霸业

    神武霸业

    武印,武道印记,血脉传承,觉醒后可获得巨大天赋。什么是天才?能觉醒武印者……就是天才。华夏特工穿越异界,融至尊记忆,开无极武印,以《无极造化功》衍生万千天赋,从此傲视天地,成就神武霸业。
  • 潜移默恋:精心布局的爱

    潜移默恋:精心布局的爱

    第一次遇见他,他是校园里众星捧月的贵公子,而她却只是刚刚考上名校的丑小鸭;第二次遇见他,他是势力滔天的名门之后,而她却只是辛苦生活的单亲妈妈;第三次遇见他,他是叱咤风云的商界传奇,而她也是翻云覆雨的后起之秀。一路走来,她的路走得艰辛无比,可是冥冥中却又好像有人在指点方向,到底是谁?她想她是恨他的,可是比恨更加深刻的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