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83500000020

第20章 摧残,还是拯救(1)

1.摧残,还是拯救

孩子心中的“好时光”

我这里谈了许多有关“幸福”的话题,表面看似乎与教育没有太大的关系,实际上这正是教育的根基所在。因为我们平时在说到“教育”这个词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它背后的东西,其实,真正起作用的、使教育具有力量、更正确、更适合孩子的主要因素就在这里。要是教育者能够关注这些方面,就能真正使孩子幸福,最起码不会为了成人的某个目的而折磨孩子了。

有一次,我参加儿子家长会,学校从另一个学校请来了一位研究学生心理的专家给家长上课。她说了一件事,她说有个学生问她:老师,中国以前真的有过“文化大革命”?她说有啊。学生说:不可能吧,开玩笑吧,你们成人骗我们吧。她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认为呢?学生说:我妈妈讲那时候整整一个班全都放假,整个学校也放假了,不上课,不写作业,坐着火车想去哪就去哪,还到农村去学农,到工厂去学工,一天啥也不想,不写作业,也不挨老师训。老师,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绝对不可能。她说“文化大革命”就是这样的情况。学生说老师,你们那一代人真是太幸运、太幸福了!你们真是赶上了好时光。老师,下一次“文化大革命”什么时候来呀?

那个专家告诉我们这些做家长的:你们一定要注意孩子学习的动向,要是孩子有了这样的想法就来不及了。

其实,孩子这样说就是对学习反感了,老师与家长就应该寻找反感的原因,而不是硬性监控。

人之所以成为人,最大的特点是生来就爱探索爱学习,如果方法得当,没有孩子不爱学习的。但是,为什么不爱学习?孩子天生最喜欢唱歌,却不爱上音乐课;最喜欢画画,却不爱上美术课;甚至语文呀、数学呀都不能提,一提就反胃,这是为什么?

我们中心有个学画的孩子,名叫齐思源,那孩子上小学之前精神状态还算不错,可是上了中学,眼看着一天不如一天,脸色灰黄灰黄,样子挺可怜的。

有一天我问他:齐思源,你是不是哪儿不舒服呀?齐思源一脸愁苦地说:老师,我都快累死了,累得不想活了。我问周末是不是也累?他说:更累,作业多得做不过来。我说怎么回事?周末也有那么多作业?告诉老师,都有什么作业?齐思源说:不算英语、数学,光语文,就布置了两篇作文、一百个词、五篇古文。一百个词每个要抄写五遍解释五遍,五篇古文每篇也抄五遍。我说词抄写一遍可以了,抄写五遍也能说通,为什么还要解释五遍?他说那是为了加强记忆。

我听了真是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我琢磨着,这个老师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老师辛苦,但是周末还有休息的时间,但孩子呢,每天天不亮就去上学,中午睡不上午觉做作业,晚上作业做到十一二点甚至半夜一两点,就连周末也不得休息。这哪是人过的日子呢?这样的方式哪个孩子能受得了?这样下去他们的学习能学好吗?身体能健康吗?齐思源说:老师,我太害怕抄课文了,一想起就恶心,就想吐。老师一不满意了就让我们抄课文,发现桌子里有一点碎纸片就罚抄课文,迟到了也要抄课文。我吓得不行,抄不好就不收,还得重抄。有时作业实在写不完,只好装病在家里写。

我听了非常难受,我说齐思源,既然功课这样忙,你就把画画停了,这样还能休息一下。他说老师,千万别停我的画画,我一星期只有这么一次快乐,要是不画画了,活着还有啥意思呢?

所以我说,现在中国,最苦的不是农民,不是下岗工人,甚至囚犯也算不上。最苦的是孩子。中国的孩子最苦了。

一个周末其他作业一大堆,还要布置两篇作文!谁能一个周末除了要做其他作业还能写两篇作文呢?齐思源说:他们还算舒服的,另一所中学更要命。我问怎么要命。齐思源说:那是一个特色班,作业多得,把学生逼得……说到这儿,齐思源说什么也不愿谈了,他说谈这些让他很难受。

我问他的考试情况,他说:上小学时他是班里尖子生,所以考上了重点初中,这次期中考试,数学120分的卷子,考了60分;英语,也是120分的卷子,考了90分。我问语文考了多少,他只说很低,但不肯说出具体的分数,我想大概太低了,不好意思说。

齐思源说他早就痛恨学习了。他说李老师,我的敌人是学习。你听听,学习已经成了他的敌人了,这样的孩子能学好吗?

喂鸡的原理

我想起陶行知先生有一次到武汉大学讲教育,进教室的时候抱着一只母鸡,听众都莫名其妙,不知道老先生要干什么。只见他不说一句话,把鸡放在讲桌上,按住鸡头,掰开鸡嘴,抓了一把米强行喂给鸡吃,无论怎么喂它也不吃。之后,他放开鸡,离开一段距离,那只鸡吃了起来。

陶行知这才开始了演讲,他说教育跟喂鸡一个原理,如果强迫孩子去学,他是不愿学的,如果放手,不但愿学,还学得很好。

我把这个故事讲给齐思源的妈妈,她不听。她是我的朋友,所以孩子的情况我非常清楚。在齐思源小学毕业的时候,他的妈妈为了让他上一个一流的中学使了不少劲。那时候我就劝她,我说根据我的经验,不要让孩子上那种学校,据我的了解,有些名声越响的学校或许对孩子的发展越不利。我们这里有个样板幼儿园,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想把孩子往那儿送,但是,我们发现,凡是那个幼儿园里来我们中心学画的孩子,不用说明我就能认出来。我常常对新来的家长说:你的孩子是在某某幼儿园上学。家长吓了一跳,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凡是目光呆滞、缩手缩脚、胆小如鼠、没有思维与灵气的孩子,十有八九是从那家幼儿园来的。

摧残,还是拯救

有一次,我发现一个新来的女孩,就是从那家幼儿园来的,也就五岁大点,她的凳子下面有一滩水。我说怎么回事?今天我们没画水粉画呀,为什么凳子底下有一滩水呢?那孩子不吭声,照样努力地画画。我蹲下,想看看究竟,这一看把我吓了一跳,原来,那是她尿的尿!一摸裤子,水淋淋的,连毛裤都湿透了。一个孩子尿急了都不敢对老师说一声,尿了裤子还要强作没事儿似的,还在努力地画画,脸上没有任何痛苦的表情!

幼儿园让孩子统一时间上厕所,你想想,几岁大点的孩子,他们的控制能力能不能按着钟点上厕所呢?

我难受坏了,赶紧让一个老师到街上买来裤子给孩子换上。到了放学的时候,家长来接,一看孩子换了裤子,问怎么回事,我大致说了一下情况,家长脸就阴了下来。我把他推出门外,对他说:你的孩子已经很难受了,你不但不安慰,反倒雪上加霜,你这是爱孩子吗?

我看过一则报道,说河南郑州一天之内就有两个小学生自杀身亡。小孩子正是无忧无虑的年龄,除非万不得已,他们为什么要自杀呢?

教育是干什么的?教育,首先是让人成为人的,是提升人、拯救人的,其次是增长智慧、传达知识的。但是,现在的教育,是教育呢,还是拯救?或者说,是摧残呢,还是拯救?

我读了那本介绍李圣珍老师的,名叫《每个父母都能成功》的书,我认为那不是一本书,是一幅中国孩子的地狱图。人说苦海无边,看了那本书,就知道什么是苦海无边了。李圣珍老师呢,就像一个菩萨,在孩子的地狱里、苦海里拼命地救,救苦救难……

2.“望子成龙”的挽歌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那本书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名叫马月的孩子。马月小时候极其聪明,她的智商达到130分以上,远远超过同年龄的孩子。孩子本来很优秀,但她的爸爸妈妈希望她更加优秀,祸根就是在这种想法里埋下了。牙牙学语时,他们就对她开始了学前教育,教她认字教她算术,才四五岁就将她抱到琴凳上学钢琴。为了使女儿不仅仅是优秀,他们还要她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对那么大点的孩子就进行思想教育,连唱的歌都是革命歌曲。儿歌不会唱,却会唱《国际歌》。结果呢,女儿与同龄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格格不入,她不熟悉他们的语言,不熟悉他们的思想,不懂他们的游戏规则,她被同龄人看作异类,看作什么都不懂的傻子。

五岁时,马月被送去学钢琴,那孩子乐感极好,但因手型不能符合要求,常被老师呵斥打骂。这样一来,马月便对老师产生了恐惧,见了老师就紧张,越紧张越弹不好,这种恶性循环使得她很快就被淘汰出局。

对一个只有五岁的孩子而言,这应该是她人生的第一个挫折,但据马月自己讲,她的噩梦是从上了小学之后开始的,在她眼里,学校是一个可怕可憎的地方,是一个给她制造了痛苦的地方。因为近视,她看不见黑板上的字,结果考试两门功课不及格,从而成了差生。受到同学百般歧视与欺负,放学路上书包被抢、头发被揪,孩子们一边朝她身上扔土块一边喊:“傻子,快打傻子!”

你看,在一切以分数为核心的教育体制里,从一开始就丧失了“人才”中的“人”字,然后再丧失那个“才”字。

在大家的印象中,马月成了一个傻子,而同学的这种印象正是由老师传达给他们的。如果我们要教孩子成为人,即便真是傻子也该充满同情,是不是这样?

同类推荐
  • 冯德全早教方案9:36招教出好孩子

    冯德全早教方案9:36招教出好孩子

    本书介绍了36个高招妙计,列举了一个个典型案例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提示家长们应该注意的要点问题。
  •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学习咋有那么难?看当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教育类畅销书第一名作者——林格如何解析学习本质,解放天下父母。本书是全国教育名家巡回报告会唯一指定用书,它最终价值是让教师和父母从单纯的“管教”里跳出来,一切为了获得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 好妈妈改变孩子一生(3-6岁孩子家长必读)

    好妈妈改变孩子一生(3-6岁孩子家长必读)

    每个孩子都是珍贵的存在,好妈妈会改变孩子的一生。那么,3-6岁孩子的妈妈应该怎样做呢?也就是说,好妈妈到底怎样做,怎样去教,怎样去塑造,才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呢?这正是本书要告诉每一位好妈妈的。
  • 优秀小学生应该养成的50个学习习惯

    优秀小学生应该养成的50个学习习惯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巴金说: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养成专注的习惯、养成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养成快乐学习的习惯……50个的优等生秘诀在等待着你!
  • 用妈妈的信任握住孩子的手

    用妈妈的信任握住孩子的手

    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与自身家庭教育经验,通过近二百个通俗易懂、亦理亦趣的家庭教育故事,围绕孩子尊严养成的各个方面展开,让广大父母明白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树立自尊,真正地让孩子“站起来”。
热门推荐
  • 玄通

    玄通

    玄,天也。言其志节玄妙,精与天通——是为玄通。越苍穹,一个被诅咒的天才少年,无意间获得上古神器天元战车,凭借着强大的战车吸收了无穷无尽的法宝神器,居然突破了自身的极限,从此踏上了玄通之路。夺宝、刷怪、修炼,一个也不能少。
  • 用暴力打造的王座:血腥神主

    用暴力打造的王座:血腥神主

    我若逆天,必将以血腥铺路,铸就无上王座,是为血腥神主!
  • 疯狂修改

    疯狂修改

    郑超获得了一个神奇的作图软件,彪悍的生活从此开始了!什么,使用软件还要扣除我的人品值和体力值,那好,就等我人品和体力都一起爆发!****书友:你这小说怎么全是美女啊,我看她们出场的目的就是被主角泡的。作者:莫非我把她们写得一个个都长得像凤姐一样,鱼眼翻白满脸雀斑,脸蛋畸形鼻孔外翻,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焦黄的龅牙来,你确定那是在写女主角?书友:但是你小说主角的王八之气也太浓了点,而且遇到什么事情就来个浑身一震,你就不怕什么时候把主角给震死?”作者:主角不露王八之气,难道还让配角用王八之气把主角震住,然后主角来个跪地求饶献媚道,大大,我不是当主角的料,还是你来吧?书友:那你也用不着写主角在商场、情场、赌场、运动场、格斗场、屠宰场都是大赢家吧?作者:问题太多了,书友群是:16364100,你加进来慢慢讨论。
  • 梁启超的经济面向

    梁启超的经济面向

    梁启超的著述非常多,所涵盖的题材相当宽广,但有一个面向是至今尚未被充分探索的,那就是他的经济论述。在梁启超的全集里,经济论述所占的比例不高,只是作为他议论众多时事的一环;但他对某些经济问题曾下功夫深入研究过,尤其关注币制改革和财政制度。梁启超的文笔犀利活泼,老少咸宜;他所论述的主题,大都具有时事性与政策建议的意涵,很能引起当时读者的关注。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项特性也是负面的:环境一变、时间一过,这些问题的意义就随风而逝(“能动人”但“不能留人”)。一个世纪之后,本书作者重读梁启超的经济论著,得到三个观感:文笔方面情绪高张,内容方面动人听闻,手法方面自我矛盾。
  • 脑控K208

    脑控K208

    一名普通大一新生董风和五位室友去大学一座快要爆破的实验楼里试胆,然而无限的恐怖和背叛在他的生命中展开。拥有强大科技和自我意识的最强电脑和董风之间创造出了一场跨越星球的文明保护战争,究竟鹿死谁手,最后获胜的是人类的七情六欲还是电脑的冷酷无情呢?
  • 三宜盂禅师语录

    三宜盂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争婚夺爱

    争婚夺爱

    她真的只是想离经叛道一次,体验一把叛逆期晚到的滋味,却撞上了人生中最大的意外,丢心丢身后,他竟玩起了你找我藏的失踪游戏,他究竟是谁?初见时,为何浑身是血?在她决定放手时,又为何偏要出现在她眼前,破坏她来之不易的幸福?
  • 男神变小之后

    男神变小之后

    靳明廷从不知原来一碗水能淹死人,一瓣橘子能压死人,甚至连一圆硬币都好沉,直到某天他变小之后……世界好大,生存好难。何悦不知道有一天她能如此轻松的作弊,直到把变小后的靳明廷带进了考场,雾草,人生就此开了挂……
  • 麻袋,麻袋

    麻袋,麻袋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狂情掠心

    狂情掠心

    五年前,受暗算的他强了她,丢下大额支票就甩身走人,留下的,只有那粒属于他,却被丢在女人身子里的那颗未知的生命种子,和他说爱情,那是扯淡,和他讲结婚,痴人说梦,爱情里谁比谁多爱一些,谁便注定卑微,恨的领域中谁比谁恨的深一些,谁便活的可怜,在这一场游戏中,爱情成了一个冷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