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81700000022

第22章 赵策四

五国伐秦无功

【原典】

五国伐秦无功,罢于成皋。赵欲构于秦①,楚与魏、韩将应之,齐弗欲。苏秦谓齐王曰:“臣以为足下见奉阳君矣。臣谓奉阳君曰:‘天下散而事秦,秦必据宋,魏冉必妒君之有陶也。秦王贪,魏冉妒,则陶不可得已矣。君无构,齐必攻宋。齐攻宋,则楚必攻宋,魏必攻宋,燕,赵助之。五国据宋,不至一二月,陶必得矣。得陶而构,秦虽有变,则君无患矣。若不得已而必构,则愿五国复坚约。五国愿得赵,足下雄飞,与韩氏大吏东免②,齐王必无召珉也。使臣守约,若与国有倍约者,以四国攻之。无倍约者,而秦侵约,五国复坚而宾之。今韩、魏与齐相疑也,若复不坚约而讲,臣恐与国之大乱也。齐、秦非复合也,必有踦重者矣。复合与踦重者③,皆非赵之利也。且天下散而事秦,是秦制天下也。秦制天下,将何以天下为?臣愿君之蚤计也。

【注释】

①构:和解。

②免:通“勉”,勉励。

③踦(yǐ)重:偏重。踦:通“倚”。

【译文】

齐、楚、赵、魏、韩五国进攻秦国,没有取得战果,在成皋休战。赵国打算和秦国讲和,楚国与韩、魏两国准备响应,齐国不同意。苏秦对齐王说:“我已经为您去见奉阳君了。我对奉阳君说:‘诸侯解散合纵联盟去投靠秦国,秦国一定会占据宋国,魏冉一定会妒忌您占有陶邑。秦王贪得无厌,魏冉妒忌成性,那您就得不到陶邑了。您不和秦国讲和,齐国就一定进攻宋国。齐国进攻宋国,楚国、魏国也一定会帮助进攻宋国。五国占据宋国后,不到一两个月,必然攻下陶邑。攻下了陶邑,再与秦国讲和,秦国即使有什么变化,您也不必担忧了。如果不得已一定要和秦国讲和,希望五国仍然坚守盟约。各诸侯国都与赵国亲善,您又奋发有为,与韩国大臣一起向东勉励齐王共同推行合纵之策,齐国就一定不会召回韩珉。派我做盟约的监督人,如果盟国有背约的,其它四国就联合向他进攻。五国没有背约的,如果秦国来侵犯盟国,那五国就共同坚决对抗秦国。如今韩、魏与齐国互相猜疑,如果五国不坚守盟约而私下与秦国讲和,我担心盟国会发生内乱。齐、秦两国不再度联合,地位一定会有偏重。不管齐、秦两国是再度联合或是谁占上风,都对赵国不利。而且诸侯解散了合纵联盟去投靠秦国,秦国就控制了天下。秦国控制了天下,天下诸侯还能有什么作为呢?我希望您及早考虑。

【原典】

“天下争秦,秦有六举,皆不利赵矣。天下争秦,秦王受负海之国,合负亲之交,以据中国,而求利于三晋,是秦之一举也。秦行是计,不利于赵,而君终不得陶,一矣。

【译文】

“天下诸侯争相投靠秦国,秦国会有六种举动,都是不利于赵国的。诸侯争先投靠秦国,秦国就会与背靠大海的齐国亲善,并与以前背叛秦国的其它诸侯恢复邦交,来控制中原诸国,以便向赵、魏、韩三国谋求利益,这是秦国的一个举动。秦国采取这个举动,不利于赵国,而您最终也得不到陶邑,这是其一。

【原典】

“天下争秦,秦王内韩珉于齐①,内成阳君于韩,相魏怀于魏②,复合衡交两王,王贲、韩他之曹皆起而行事③,是秦之一举也。秦行是计也,不利于赵,而君又不得陶,二矣。

【注释】

①内:通“纳”。

②魏怀:人名,魏国人。

③王贲、韩他:人名,都是秦国大臣。

【译文】

“诸侯争相投靠秦国,秦王让韩珉去齐国,让成阳君去韩国,任命魏怀为魏国相国,重新组成连横阵线,与燕、赵两国恢复邦交。王贲、韩他这些主张拉拢韩、魏的人都再度被起用,掌握大权,这是秦国的一种举动。秦国采取这个举动,不利于赵国,而您也得不到陶邑,这是其二。

【原典】

“天下争秦,秦王受齐受赵,三强已亲,以据魏而求安邑,是秦之一举也。秦行是计,齐、赵应之,魏不待伐,抱安邑而倍秦,秦得安邑之饶,魏为上交,韩必入朝秦,过赵已安邑矣,是秦之一举也。秦行是计,不利于赵,而君必不得陶,三矣。

【译文】

“诸侯争相投靠秦国,秦王接受齐国接纳赵国,秦、齐、赵三个强国改善了关系,率兵攻打魏国而要求索取安邑,这是秦国的一种举动。秦国采取了这个举动,齐、赵两国都响应他,魏国不等进攻,就会献出安邑来增加秦国的地盘,秦国得到安邑,与魏国结成亲密的邦交,韩国一定会朝拜秦国,秦国再用安邑来威胁赵国,这是秦国的一种举动。秦国采取这个举动,不利于赵国,而您又一定得不到陶邑,这是其三。

【原典】

“天下争秦,秦坚燕、赵之交,以伐齐收楚,与韩珉而攻魏,是秦之一举也。秦行是计,而燕、赵应之。燕、赵伐齐,兵始用,秦因收楚而攻魏,不至一二月,魏必破矣。秦举安邑而塞女戟①,韩之太行绝,下轵道、南阳而伐魏②,绝韩,包二周,即赵自消烁矣。国烁于秦,兵分于齐,非赵之利也,而君终身不得陶,四矣。

【注释】

①女戟:魏国地名,在今太行山西,临近韩国。

②轵(zhǐ):地名,魏邑,在今河南济源南。南阳:魏国地区名,在今河南济源至获嘉一带,以在太行山南而得名。

【译文】

“诸侯争相投靠秦国,秦国巩固与燕、赵的邦交,率兵进攻齐国来联合楚国,和韩珉一起去进攻魏国,这是秦国的一种举动。秦国采取这一举动,燕、赵两国就会加以响应,燕、赵进攻齐国,两军开始交锋,秦国就联合楚国去进攻魏国,不到一两个月,魏国一定被攻破。秦国占领了安邑,堵塞了女戟的要口,切断韩国的太行之道,直下轵道、南阳去进攻魏国,切断韩国,包围东周、西周,赵国自然就被削弱了,国家被秦国削弱,军队又被分散去进攻齐国,这对赵国不利,而您又终身得不到陶邑,这是其四。

【原典】

“天下争秦,秦坚三晋之交攻齐,国破财屈,而兵东分于齐,秦按兵攻魏,取安邑,是秦之一举也。秦行是计也,君按救魏,是以攻齐之已弊,与秦争战也。君不救也,韩、魏焉免西合?国在谋之中,而君有终身不得陶,五矣。

【译文】

“诸侯争相投靠秦国,秦国巩固与赵、魏、韩三国的邦交去进攻齐国,赵国就会国家破亡,财力用尽,军队被分散在东边对齐国的战事中,秦国于是进攻魏国,夺取安邑,这是秦国的一种举动。秦国采取这一举动,您出兵去救援魏国,就是用进攻齐国已经疲惫的军队去与秦国作战。您不去救援魏国,韩、魏两国怎么能避免与秦国联合呢?赵国就在秦国的图谋之中了,而您又终身得不到陶邑,这是其五。

【原典】

“天下争秦,秦按为义,存亡继绝,固危扶弱,定无罪之君,必起中山与滕焉,秦起中山与滕,而赵、宋同命,何暇言陶?六矣。故曰君必无讲,则陶必得矣。”

【译文】

“诸侯争相投靠秦国,秦国于是打出主持正义,复兴已经灭亡了的国家、延续已经断绝了的世家、巩固倾危的国家、扶助弱小的国家,稳定无罪的国君这样的幌子,一定会重新建立起中山国和膝国,秦国重新建立起中山国和滕国后,赵、宋两国就会面临同样的命运,怎么还可能去考虑陶邑呢?这是其六。所以我说您一定不要和秦国讲和,陶邑就一定能为您所有了。”

【原典】

“奉阳君曰:‘善。’乃绝和于秦,而收齐、魏以成取陶。”

【译文】

“奉阳君说:‘好。’于是停止与秦国讲和,并联合齐、魏两国,以求实现取得陶邑的愿望。”

赵太后新用事

【原典】

赵太后新用事①,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②,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③。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注释】

①赵太后:指赵威后,赵孝成王的母亲。

②长安君:赵太后的幼子,封于长安,所以称长安君。

③强谏:竭力劝谏。

【译文】

赵太后刚执政,秦国就加紧进攻赵国。赵国向齐国寻求援助。齐国说:“一定要拿长安君做人质,才派出援兵。”赵太后不同意,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明确地告诉她身边的臣下说:“有谁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我一定要吐他一脸唾沫。”

【原典】

左师触龙愿见太后①,太后盛气而胥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②,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③,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注释】

①左师:官名,是优待老臣的荣誉官职。

②曾(zēng):副词,乃,竟然。

③郄(xì):通“隙”,欠,缺,此处指身体不舒服。

【译文】

左师触龙说他想要拜见太后,太后怒气冲冲地等着他。他入宫时,很吃力地快走几步,到了太后跟前自己请罪说:“我的脚有毛病,竟然不能快走,很久没有来拜见您了。我私下原谅自己,又惦记着太后贵体是不是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所以想要来看望太后。”太后说:“我依靠车子走动。”触龙问:“每天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回答说:“只能吃点稀粥罢了。”触龙说:“我最近特别不想吃东西,自己就勉强地散散步,每天走上三四里,渐渐地便想吃点东西了,这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太后说:“我可办不到。”太后脸上的怒色有所缓解。

【原典】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①,最少,不肖,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②,以卫王官,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③。”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注释】

①贱息:对自己子女的谦称。

②黑衣:当时赵国王宫卫士穿的衣服,这里借指侍卫。

③媪:对老年妇女的尊称。燕后:赵太后的女儿,嫁给燕国国君为王后,故称燕后。

【译文】

左师触龙说:“我的儿子舒祺,年纪最小,不成器,可我老了,偏偏又很喜欢他,希望能让他做一名宫廷卫士,来守卫王宫,因此我冒着死罪来向您提出这个请求。”太后说:“没问题。他有多大年纪了?”触龙说:“十五岁了。虽然岁数还小,希望趁我还没入土之前让他也有个着落。”太后说:“男人也疼爱他的小儿子吗?”触龙回答说:“比女人家还厉害。”太后笑着说:“女人疼爱自己的小儿子才特别厉害呢。”触龙说:“我私下认为您疼爱燕后胜过疼爱长安君。”太后说:“您错了,我疼爱燕后没有疼爱长安君那么厉害。”左师公触龙说:“做父母的疼爱儿女,就得为他们考虑长远。您送燕后出嫁的时候,临别登车,握着燕后的脚后跟哭泣,想到她远远地离开了您,内心也为她感到悲痛呀。她走后,不是不想念她,祭祀时总要为她祷告说:“一定别让她回来呀。’这难道不是考虑得长远,保佑燕后的子孙世世代代能继承王位吗?”太后说:“是的。”

【原典】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译文】

左师公触龙说:“从现在往前数三代,直到赵建国时,赵君的子孙凡受封为侯的,他们的后代还有存在的吗?”太后说:“没有。”触龙又问:“不单是赵国,其他诸侯的子孙继承为侯的,他们的后代还有存在的吗?”太后回答说:“我也没有听说过。”触龙说:“这也许是因为封侯者在位时间短的祸患就落在自己身上,封侯者在位时间长的祸患就落在他们子孙身上。难道君主的子孙封侯就一定都不好吗?这是由于他们地位显赫而没有功勋,俸禄优厚却没有劳绩,又拥有许多贵重的宝物啊。现在您为了使长安君地位显贵,封给他肥美的土地,并给他很多珍贵的宝物,倒不如现在就让他为国家多建立功勋,一旦您不幸去世,长安君又如何能立足于赵国呢?我认为您为长安君考虑得少,所以我才说您疼爱长安君不如疼爱燕后。”太后说:“好吧。任凭您安排吧!”于是就为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兵车,送到齐国去做人质,齐国这才出动援兵。

【原典】

子义闻之曰①:“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注释】

①子义:人名,赵国的贤士。

【译文】

子义听说这件事后说:“国君的儿子是骨肉至亲,尚且不能依靠没有功勋而取得显贵地位,没有劳绩而得到优厚的俸禄,并拥有大量金玉财宝,更何况做臣子的呢?”

同类推荐
  • 明末攻略

    明末攻略

    崇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滨,莫非王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朕非亡国之君,汝等皆亡国之臣!李自成: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皇太极:上承太祖开国之绪业,下启大清一统之宏图,马踏大明,留头不留辫,留辫不留头,汉民皆为我奴!“你们都去死吧!”崇祯六年,二十世纪特种兵少校罗刚横空出世......
  • 劫灰志

    劫灰志

    这是一个与地球类似的平行时空,一个术法与科技同样发达的世界。这是一个剑与火枪与术法的时代,一段权力斗争、智勇角逐的历史。异界大国州,极盛之世的浮华表面下暗流涌动,维系着局面的细线随时可能崩断。儒生汉开边,胸怀远大抱负,心系天下苍生,却因求学出仕不得志而弃文从商。然而英雄终究不会被埋没,汉开边巧遇仙翁,得天书,受天谶,负天命。得知天下即将大乱,身负匡扶社稷重任的汉开边,踏上了命运的征程。大江南北,战火延绵,关山内外,英雄辈出。在大国州的土地上,铁与血,灵与肉,谱写了一段段英雄的史诗。
  • 宅在晋朝

    宅在晋朝

    在险恶非常的魏国政局中,在风云变幻的三国形势间,掌控魏国政权的司马懿家族出现了一个人,一个戴着诗人帽子的文气的人,身边时时凶险,他仍以善良纯真甚至有些迂讷的心去对待,去做每一件事情。虽然行事果断非常,不过心却是无心出岫的云般无暇。纵然周旋于三国君臣之间,仅是一人之下,也比不上穿越前宅在家时天天游戏的时光。且看其如何施展抱负,如何在三国这出剧的最后几幕写出诗意,和那个时代的精彩人物去交流去碰撞。如何实现自己宅在家中归隐山水的梦想
  • 明末无敌特种兵

    明末无敌特种兵

    入明,平乱,篡倭,灭清,扫北,征西;残酷特战,天下清宴!美人珍玩纷纷,富贵荣华烟云,点缀古今硬汉;幽灵蛇蝎杀手,两世纠结情缘,看他如何了得!
  • 司法大明

    司法大明

    穿越到落地秀才身上不说,还被一个超重量级的肥婆霸占。陈凡立志要摆脱苦逼的命运,怎奈他手无缚鸡之力,也无经商的本钱,只好在政府找一门公务员的工作干干,当捕快。上班的第一天,衙门就失窃了,丢失了官印的县太爷将他列为最高级嫌疑犯,试看他如何三次入狱,三次为自己洗冤,如何智斗奸臣,成为大明第一神探。
热门推荐
  • 诗歌文本细读艺术论

    诗歌文本细读艺术论

    《诗歌文本细读艺术论》分细读理论、细读方法、细读案例三篇,内容包括:新批评概述、新批评的文学本体论、新批评的细读法及诗歌细读分析、中国古代的细读、中国古代诗歌细读案例等。
  • 我是大反派

    我是大反派

    不良少年南宫灿,机缘巧合之下闯入了一本都市小说之中。作为一个一不小心就丢命的反派角色,面对拥有主角光环的书中男主龙傲天,他该何去何从?
  • 七色寒梅

    七色寒梅

    七朵梅花,七个梅花男子,与一个丑陋女子,共同去除邪恶。苏紫是来自现代的灵魂,却附身在了四王爷的身上,凑巧的是,这个四王爷也同样叫苏紫。在很多年以前,发生了一场天地变动,梅花仙子私下凡间,和一民间男子有了宝宝,却生下了七个儿子,这七个儿子天生异能,有常人所不及的才能,身上不同的地方有着梅花暗记,可是,天界的人没有放过梅花仙子,展开了一系列的杀戮…..
  • 阿拉德之魔剑

    阿拉德之魔剑

    惊天的阴谋降临在阿拉德大陆上,阿拉德大陆能否度过这次危机?一个个大陆强者纷纷现身,朝着这个陷进蜂拥而至,熟不知一切已被人操控。魔剑降世,到底是福还是祸?强者之梦,究竟谁能实现?所有人的目的都只有一个,魔剑!魔剑……
  • 盛夏不薄欢

    盛夏不薄欢

    ——“我的爱情,早已经死在了那年,那天,那个人离开的一霎那。”一个风流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伤他至深的女人。宁牧尘是名震中外的法拉利赛车手,家境优厚的他生来叛逆不羁。法国半年,他失明、毁容,以为有她就一生无憾,一夜之间却什么都变了。他在手术室,她却销声匿迹。——“安雪夏,我可以将自己的幸福统统给你,但我做不到祝你和别的男人幸福。”再回国,他已整容,两个曾经熟悉的人再次有了交集,却彼此陌生。那么,第二次爱上你,结局会如何。*——“是不是只有站在世界巅峰,你才会发现我的存在?如果是,我必竭尽所能出人头地。”青梅竹马,抵不住第三者来袭。苏祺是忧郁的当红歌手。与她两两情深,却一次又一次错过缘分。于是,他竭尽所能出名,从歌手到欧阳集团最年轻有为的总裁,他,只为得到她的一次侧目。兜兜转转,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我,才是最爱你的那个。
  • 灵破诸天2

    灵破诸天2

    天地万物,无一不有灵!功参造化,御天地万物皆可化灵!是以灵破诸天!天地异力横生,炼之九、方能九龙伏天际!天才?何为天才,三年前我为天才、一夜之间沦为废人,可叹苍天无眼!我不甘!三年绝望,屈辱,坚持!既然我已重生!誓要让这天下无如三年前那般陷我于绝境之人得尝恶果,天下卑鄙之奸人、我必见一杀一!以正我心中之道!(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职场路线图

    职场路线图

    《职场路线图:人力资源总监手记》是国内首部资深人力资源总监透视职场的真实之作。书中作者亲身经历的案例随处可见,可读性非常强;通过职场案例评析出的技巧、法则、经验、智慧,非常有说服力和实战性。
  • 女人,你要爱自己

    女人,你要爱自己

    每个女人走到人生的某个阶段时,往往会对未来产生犹豫和疑问。这是我想要从事一生的工作吗,他是我真正爱的人吗,我是那个我真正想成为的人吗,我是真心喜欢身边的同事、朋友吗,我每天脸上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吗,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发自内心的吗,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真正想做的吗,我在大家面前表现出来的是真正的自己吗?在这个忙碌的现代世界里,很多女人都会遇到这些问题。如果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自我,就不能正确地调节自己,引导自己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生活、去工作、去恋爱,很可能会陷入痛苦、抑郁、茫然,甚至绝望中;如果能够及时警醒,准确地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作出正确的抉择,就能够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 黑帮小姐撞上冷酷校草

    黑帮小姐撞上冷酷校草

    一个隐瞒自己是黑帮小姐的女生,不小心撞上了新转学来的校草,他们会擦出什么火花呢
  • 《岛之恋》

    《岛之恋》

    懵懂的岁月里她遇见了深爱的他,却因一些误会与背板,转身离去的她,在岁月的痕迹里,却无法忘记,被回忆折磨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