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6800000005

第5章 把80后当宝贝

独生子女在其家庭中的地位较高,几乎所有的成人家庭成员都或多或少地用讨好的方式与他们交往,即便对其有所要求也是用商量的口吻,而孩子也因此习惯大声表达自己的需要,对获得的东西挑三拣四、评头论足。而且他们由于自己的特殊家庭地位从而拥有了一切优先体验的机会:在爹妈都不懂的情况下,可以拥有电脑、上网和用QQ与MSN聊天;通过网络知道最流行的歌曲,还通过控制遥控器收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去购买家长通常不去体验的东西—从嘉年华、迪士尼、Hello Kitty到iPod、时尚杂志和电脑游戏。家长并不能影响到他们,除非家长肯先成为他们的朋友和讨论伙伴。

他们在自己成长与人格养成的阶段就是这样处在主动选择者的位置,当他们进入职场的时候,依然保留着这样的姿态。他们不接受先定的权威观—你是老板,如果你不能与我好好沟通,我可以走路,正如在网络中,如果你不合我口味我可以选择不点击浏览一样。这就是80后,长大的独生子女一代。如果要用一些概念性的语言描述80后一代,我会使用以下8个词:动态生活方式、乐天派与可爱观、沟通性权威观、感性符号化、后育优势地位感、平衡生活观和自主化议程。这些概念不完全是互相排斥的,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交叉性。相较以往任何一代人,80后一代才真正在几乎所有重要的方面符合社会学理论中现代性的基本特征。

那么,以上这些说法意味着什么?它们意味着80后比以往任何一代的同龄人更有见识,更有自己的主见,更强调表现自己是有价值的独立存在,更强调说服和辩论的沟通模式,更强调变化和探索的价值,更接受享受与奋斗之间的平衡。这一代人能开放地接受许多观点与影响,但任何一种影响要想成为其主导都很困难,长期有效地维持影响力则几乎不可能。传统的品牌忠诚度、事业忠诚度、感性忠诚度甚至爱国主义的定义在他们身上都发生了变化,那不再是一种对固定事物和符号一成不变的忠诚,而更像是双方与多方的互动和彼此追求。如果你是刻板与停滞的权威,那么你将失去80后。

是的,如果你是50后领导,你定会抱怨80后对你不够尊重;如果你是60后专家,你会觉得80后浅薄浮躁;如果你是70后骨干,你定会觉得80后缺少勤奋苦干的精神。

但是,我们不能漠视80后的长处:他们比前代人更会搜罗知识和信息,从而具有比前代人更多的扩展知识以及探索组合知识的热情;他们的职业因素与生活模式有更加密切的关联,而且更加倾向于拒绝明显偏执甚至自我摧残式的职业要求;他们保有更多的想象力与破格的思路,不满足于简单的功用而讲究情趣,他们可能真正把功用以外的消费和生活价值带到了我们现实的生活中;他们的高挑剔性,将迫使传统权威转型,并且使现代化的沟通型权威及基于这种权威之上的企业和组织更能获得80后员工的支持与忠诚;他们给厂商及一切社会组织带来了强有力的创新动力,作为对其他家庭成员有强大影响力的一代,他们真正实践着“持续抛弃不创新者”的消费、职业和社会信条,欣赏创新、尝试创新、享受创新;他们勇于挑战在任何领域的权威,他们与权威对峙或者闪避,其目的是寻求容纳他们主见的生活或职业空间,这一代人正在积极缔造不同资历和不同地位的人相对平等的对话模式,一如他们在家庭中已经获得的那样;他们树立了一种新的生活模式,不需要委曲求全于一种岗位、一个老板、一个机会或一个专业,实际上这种高频率的选择将使他们对“自由”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赋予新的经验性认知和定义,并且不仅仅是一种概念,而是日常实践;他们关注类似中国大国地位、环保、科技发展、高端工作机会等议题。与普通民众关心的就业失业、社会保障、医疗改革、子女教育等比较,80后既有全局观,也有高端性,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处在更为积极和前瞻的位置上。

中国处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作为经济人才,还是作为社会文化的新鲜分子,在破除负面的旧式文化传统和探索想象力的新疆界上,80后都担当着我们所有前代人不具有的功能。他们是我们这个民族宝贵的新财富—请用开放的心胸接纳他们,做他们的踏脚石,为他们创造更多平台,与他们互动,和他们做朋友,向他们学习,甚至接纳他们的影响力,让他们拥有应有的发言权和社会地位。

同类推荐
  • 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

    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

    发展性教育是作者在全国最早提出的十分重要的教育思想,“十年探索,十年实践”,发展性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而且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在“注重发展,追求卓越”的发展性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和“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办学理念,把重庆一中办成了全国一流的名校。本书正是对发展性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的系统整理,对中国现代教育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 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

    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

    本书以新闻学学科建设为主线,集中反映了作者关于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问题的一些理论思考,表达了作者“保卫新闻学”和“发展新闻学”的学术见解与理念诉求。本书集中展现了作者在新闻学学术研究方面的志趣及成果,同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新闻学研究的发展轨迹,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我国新闻学理论传承与创新的研究方向。本书可作为新闻与传播院校师生、新闻实务工作者研修新闻理论的参考书,也可作为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生进行上述方向专题研究的辅助教材,同时对撰写新闻学术论文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 不吐槽不快乐:生活就是一场脱口秀

    不吐槽不快乐:生活就是一场脱口秀

    本书内容面极广,所谈论的都是社会的焦点问题或最即时的热门事件:首都房价、中央反腐、公款吃喝、炫富哈韩、精英移民、过度医疗、食品安全、物价飞涨、饭局应酬、有关部门、网络红词……犀利的文字,幽默的吐槽,深邃的思想,难能可贵。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写丑态百出的社会;用最淡然的调侃,说最艰辛的生活。吐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脱口秀不是愤青,而是智者。这是一本有趣味、有思想的书。
  •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社会转型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其中中国和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又最具有代表意义,有关两国社会整体转型研究以及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个领域转型的比较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俄社会转型学术研究方向。功军博士后的出站报告《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就要出版了,这是关于两国社会转型与传媒变革比较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其所取得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成果,是值得庆贺的。
  • 网络传播实务

    网络传播实务

    还清楚的记得,52年前,我第一次用笨重的德国莱卡摄影机,记录下活动黑白影像时大家的兴奋。现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电脑、手机,把文字、声音、图像传给世界每一个角落。与此相伴,我们也从服装到思想都单调的“灰蚂蚁”,融入文化交融、文明竞长的“地球村”。这些变化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发生,文明的进步,受惠于传播与交流。同样,传播的丰富,交流的深入,也有赖于文化与文明的繁盛。文化与传播的关系,是如此紧密。所以,当李双教授嘱我为“文化传播实验教学系列教材”作序时,我对他们以此为研究主体,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不求大、多、全,唯求精炼、创新、可操作性的编著思路颇为欣赏。
热门推荐
  • 独步惊情:盛宠毒妃

    独步惊情:盛宠毒妃

    【已完结,新书《一世倾心:放倒妖孽邪王》已发布,希望大家都去看看,谢谢捧场!】人只有死过一次,才明白自己贱在哪里!重生归来,势要把握一切先机,可这一个个目露凶光的女人,实在是太恐怖了,怎么办才好呢?她冷冷一笑:“那就能动手就决不动口,能弄死就决不留活口。”那一天他说:“怡儿,朕护你一世无忧,可好?”她不语:一世无忧当真是许她的?多年以后他又说:“怡儿,朕陪你一世无忧,可好?”她得意的笑了:开玩笑,现在的她会这么随随便便的就被人搞定?
  • 大宋剑狂

    大宋剑狂

    人世纷争人世恨,江湖风雨何日休?没有江湖时,人也会跟自己过不去。有言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岂不知,上下几千年,人心本就是江湖。或者说:人就是江湖。
  • 重生且珍惜

    重生且珍惜

    离婚甩了个渣男而已,她怎么就被小三害死了?不过,重来一次,看清了很多事、认清了很多人,她要走一条和过去完全不同的路。首先,要学会珍惜身边的一切。
  • 峰子日记

    峰子日记

    每当黑夜袭来,我总会想如果当初我不接过那一根烟,是不是现在会不一样。或许我我能考上一个好一点的大学,选一个与文学或者历史有关的专业。做个老师或者做个编辑。应该会喜欢上一个平凡的女孩,平凡的过一生。现在的我只是个宅在家时时发呆的人,不敢出门的“精神病”患者,一个或许注定孤独终老的男人。
  • 豪门纯爱霸道总裁的二货女友

    豪门纯爱霸道总裁的二货女友

    啥?砸到名车要上班赔钱?这不是我正想要的嘛,为什么不去?要我扮演他的女友还有钱拿?这么好的事为什么不去?可是,为什么他说解约的时候心里那么难过……没错,林小颖你爱上他了!
  • 落梦之华

    落梦之华

    故事起于那一天,那一场无聊的游戏林枫的人生,也就在那一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出现了而对于她,林枫并不讨厌,或许还有点窃喜,直到......某天,她对林枫笑着说道:“我要走了哦~”PS:这是都市文,再说一遍这是都市文,最后一遍这是都市文!{因很重要所以必须说三遍,懂吗!}
  • EXO之丫头别怕还有我

    EXO之丫头别怕还有我

    因为他是光,温暖的让人不想放手,温柔的是要将自己融化掉,就真的好像巧克力一样,甜蜜温暖。只是,这个时候那么耀眼的他总是让人在享受他的温柔的同时害怕,害怕如果有一天,一旦自己看不到他了会不会难过的疯掉......边伯贤,遇到你竟花光我所有的运气,时光总是在不知不觉间溜走,当我们想留住它的时候,却发现故事已经到了尾声...........
  • 追捕渣滓洞刽子手

    追捕渣滓洞刽子手

    历来的红岩故事只写渣滓洞监狱中志士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本书另辟蹊径,以档案史料和真实的历史为背景,以小说的笔法描写了重庆解放初期渣滓洞刽子手潜伏、破坏,公安机关挖潜、追逃的惊心动魄的故事。描写了刽子手的狡诈、凶残的面目,浓墨重彩地讴歌了公安侦察人员的智慧、奉献,甚至流血牺牲的大无畏奉献精神。情节跌宕、生动感人,催人泪下。本书的同名电视剧已由山东电影电视制作中心、山东省辉煌世纪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和重庆市委宣传部联合拍摄完成,即将在全国各大电视台播出。
  • 笑谈三国之张飞笔录

    笑谈三国之张飞笔录

    本书采用回忆形式讲述从张飞出生开始,先是在平民的生活中努力奋斗创业,后遇刘备和关羽便一点点逐步卷入三国争霸的形形色色的斗争。起初他还以为斗的是黄金军,抱的是发财的目的。然而现实改变了他最初的小农意识,在诸多悲喜交替的战争中,他明白了人生还有更高的追求,他很重情重义,对爱情勇于追求。无数次的磨难让他和他的周围人等一同携手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最后随同大哥开始创建了蜀国大业时,他也完全丰富了自我,并在和孔明军师打赌入川时利用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忍耐性夺取了第一功。全书顺着罗贯中《三国演义》这条主线,通过张飞的视觉,经历和报纸等媒体见闻开展,同时结合民间笑料及三国人物美丽的传说一气呵成,从而达到正史,传闻,笑料以及作者自我想象的场景相结合涂抹成一幅原本是具有很大悲剧色彩的名著现在读来就像是一本笑话百科全书,让人在不断的悲喜交替中遥想历史的真正内涵,也可作为茶余饭后的一道精神食粮。
  • 吴中生有

    吴中生有

    一个拥有金手指的人,在大明朝“被玩”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