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6800000014

第14章 如何调教独生子女 (4)

在北京有一个798艺术园区,在里面我们会看到,比如同样是抽象派,80前的画家“抽”了半天都“抽”不出来,有一些画家画的东西,你仔细辨别一下就能看出来,那是历史的东西。但是80后的抽象画真的“抽”得很厉害,“抽”得我们都不知道像什么了。就像毕加索画的牛,其实没有牛,他表现的是力学,是斗牛,我们看到的是形象,人家是抽象化。80后画的抽象画更抽象。转化到实际的应用中,80后的创造力更丰富。我们在北京举行过首届大学生汽车概念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设计的东西真棒,从概念设计的角度来说水平是世界级的。他们在那么广泛的信息中间成长起来,从小有一定的话语权,其实想象力本身是他们非常重要的一个资源。

另外一个是唯美性,一方面他们自己是长得漂亮的一代,另一方面他们的美学观念和80前是不一样的,80前的美学观念更像写实主义。我有一个形容,比如说拍一部电视剧,有一个人里面开了一枪,我们希望看到一个枪打过去有一个洞,这个很写实,但是这不是80后喜欢看的。80后喜欢什么呢?一枪,没洞,也冒血,人物拉起来一看,还是小白脸,这叫偶像剧。如果真像80前那么写实,那是不好的,所以韩剧都是唯美的,这就影响了他们的审美眼光。为什么产品的包装对80后比较有吸引力?因为唯美的目光使他觉得新奇。另外,他们希望有纯美的概念,而不是过多地因为现实而导致不美的内容。这些都让他审美的方式跟其他人不一样,他也可以把这些想法转化为生产力,在包装、设计等方面发挥出比较大的优势。这就是我们看到的80后和90后的特点,同时又看到了他们的一些区别。

我们对待80后和90后这样的人群,从父母的角度来说,要探讨怎么样把他们教育好。我们的社会发生了改变,上一代的管教知识和下一代的管教知识有很大的差异,其中最明显的在于管理多生子女和管理独生子女应用的知识不一样,这不仅仅是被管理的人不习惯,管理的人也不习惯。现在有很多私立学校、国际学校都是按照西方模式来做的,其实西方模式和我们也有冲突,西方也没有独生子女,所以我们用西方模式的时候,它和我们某些家庭教育的理念是有一些差距的。台湾有一位心理学教授叫杨国树,他就提出了本土心理学的探索,在台湾心理学中本土分支的部分是非常发达的。由于我们和西方本来就存在文化差异,而且独生子女的心理也比较特别,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用纯西方的管教模式也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同时按照西方模式管教出来的孩子和按照其他方式管教出来的孩子,放在同一个社会里时,他们之间也有很多问题。

其实对于所有父母来说,我们并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供借鉴,所有管教的知识是需要探索的。我们在这里提出了8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决策替代,就是帮孩子作决定。父母决定的事情除了刚才我说的在消费领域中日益减少之外,比如过去孩子买零食,父母是压着的,现在的小孩在零食和文教用品,包括自己的服装上,决策权是日益增大的。但是在其他大部分领域,父母的决策远远超过了过去父母干预的范围,孩子到了20多岁,父母还在帮他做很多事情。

第二个是人格替代,就是父母把小孩作为自己的人格理想实现的载体。一对父母生出一个小孩之后,往往有一个误解,认为小孩应该承载父母的东西,因为他们只有这一个孩子。但是你要知道,虽然是你生出的孩子,但你并不是这个孩子真正的主人,如果父亲是A型血,母亲是B型血,小孩的血型一定是在这两种之间。性格上,很可能父亲是这种性格,母亲是那种性格,而孩子性格跟他们完全不相干,差异非常大。我们家有12个兄弟姐妹,虽然是相同的父母所生,但我们的性格差别非常大。《九型人格》这本书里提到的第二种是助人型人格,如果孩子是这种人格,但父母老是想着让孩子挣钱,上金融系,要做个挣大钱的工作,就有可能跟他的人格发生冲突,就算他将来做这个行业,也没有乐趣。

假如你的孩子是思想家型的,他最大的特点就是爱想象,如果他做一个知识分子,或者在咨询公司工作,就特别合适,因为他会从自信的角度找到自己的乐趣,但是他不善于行动,做咨询工作的话,通常不要他有太多的行动,只要发挥创意思维就行,如果你非要他当老板,他就会非常痛苦。如果你的孩子是交易型人格,他比较适合成为企业家,如果你让他当公务员,他很可能是个贪官,因为在他看来交易是天经地义的,我帮他办事他给我好处是应该的,贪污的时候没有负罪感。我说这些的意思就是,我们要真正尊重孩子。父母并不比孩子聪明,父母只是一个媒体,孩子也只是借助这个媒体来到这个世界上,你并不是他的主宰,主宰他的另有其人。你如果常替他做主,你就是一个侵略者。

重要的是,假如我们真的能抚养孩子一辈子,他也能和父母一起死的话,他是可以依赖父母的,但是大部分父母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所以人格替代会给我们的孩子产生巨大的伤害,甚至导致他人格分裂。我甚至在单位里碰到过有的父母给我打电话说,我的孩子在你们单位里压力这么大,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说这就是工作。你都20几岁了,我还要跟你的父母对话,就说明你没法对职业负责。所以我对大学生们说,你现在是一个在民事、刑事法律意义上的完全人,所以你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你借了钱没还,你父母没义务替你还,因为你的人格是独立的。所以对父母来说,对孩子最大的责任是帮助孩子发育和健全他的人格,同时扶助他的人格健康成长,而不是把我们的人格侵入他的人格空间。我们大部分的人在这个社会上也是很迷茫的,一个本身就迷茫的人格侵入到另一个人格里面,他会更加迷茫,所以家长要特别小心,不要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强迫变成孩子要做的事。

第三是应试帮凶。我经常碰到家长问一个问题:我的孩子不好好读书,最大问题是太爱玩,都快要考初中了还疯玩。我说会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孩子只会考试不会玩,他是假小孩,甚至是死小孩。家长的最高目标应该是小孩既会玩,同时对学习也有兴趣,在学习中不要有过度的压力。我们最近作的幸福感研究表明,最幸福的是70后,最不幸福的不是80后,是90后。90怎么不高兴呢?最重要的是他们还处在考试期,上学成了痛苦的来源之一。如果非要在考试和玩之间选择的话,我建议家长站在让孩子玩的这一边。这样一个孩子即使在学校考试考得暗无天日,他至少有一个指望,至少在学习之外还可以做点别的事情。家长也要注意,不要给孩子经常布置上钢琴课这些课余的事情,其实15岁以前孩子拿什么证书得了什么奖,对他一辈子的成长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历史上我们就有考试制度,杨东平教授就研究了历史上的398个状元,这其中,真正成为名臣的只有两个人而已。

中国历史上的400位名臣中只有两个是状元,大部分是没有中举或者中举了排名也很靠后的人。还有人研究了1979年恢复高考到2001年的高考状元,没有一位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作出过杰出的贡献。这说明,即使你是全国状元,它对你的成长也并没有显著的帮助。美国的调查显示,最快乐的人群是卡车司机,因为70%的卡车司机是从小想当司机的,他们快乐也是因为他们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你不要以为卡车司机就没出息,美国一家非常大的物流公司UPS(联合包裹速递服务公司)的高层,除了设定的1%到2%的副总职位之外,全部来自卡车司机,因为有开卡车经验的人能够承受住更大的压力。曹德旺、周成建这些现在的企业家,都是高中没有毕业的人。我借这个例子是要说明,我们很多家长对孩子苦苦相逼,也未必有作用。你逼得太厉害了,他总在痛苦中活着,都不是一个正常人了,这是父母的责任吗?这是你的使命吗?这就是你养这个孩子的目的吗?显然不是。所以一个快乐的卡车司机,远远超过一个痛苦的卧槽的公务人员。

第四是压力缺失。小时候我们把要得到的东西当成一个目标,而达到目标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里你要创造条件,条件成熟了才能成功。这就像一棵苹果树,你要得到苹果就得有苹果树,苹果树生长需要肥料,而肥料有很多种,你就要学习肥料的知识,知道正确的施肥方法。如果父母只是给孩子苹果,而不告诉孩子关于栽种、肥料等的知识的话,这个孩子就成了整天吃苹果的人,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而作为父母是分阶段的,在孩子小的时候,法律规定父母对孩子有抚养的义务,等到父母年老之后,孩子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开始的时候我们需要被抚养,以后我们要被赡养,然后用这个方法来实现传递,如果你培养的只是一个吃苹果的人,而不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他不仅对你不能负责,对社会也不能负责,压力缺失就是这样来的。包括80后生孩子和以前也不一样了,我经常碰到员工向我请假说:袁总,对不起,我要请假了,因为我一不小心怀孕了。其实如果你真的要生孩子,你要讨论一下,作为父母,两个人应该怎么样分工。在一家公司里,管理是有角色担当的,有的是监督的角色,有的是执行的角色,还有人力资源,负责企业文化的,还有更前瞻的角色承担发展战略的,销售是要解决现实的压力。所以每个人都是有分工的,家庭也一样。但是我们要生孩子的时候,就好像演戏的时候马上要增加第三个角色上场,却很少有人认真商量过角色分工。

刚才我讲到人格,人格中有一部分是天性,老爸是交易型的,老妈是思想家型的,怎么会生出一个付出型的孩子呢?这是由上帝造成的,还有一部分是由父母演戏的角色定位决定的。所以过去家庭中父母两个人,有一个是严厉的,另一个是慈祥的。在我们家,我妈就是严厉的那个,我爸是慈祥的那个。我妈要是打我屁股,我爸就说:没事,一会儿给颗糖吃就好了。而且我爸还有一个特点,一边天天看我被打屁股,一边给我看连环画,所以我就知道,这个世界不是总打屁股,或者总有玩的。虽然总是要有分工,如果单纯按照自然角色扮演,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

说到自然角色的问题,在座有没有没结婚的?问你们一个问题:两个要结婚的人,到底是性格比较接近的好呢?还是差异大些的好呢?(台下:差异大些的好。)我们在全国8个城市调查了1 000对生活幸福的夫妇,最幸福的是谁呢?75%是性格相近的,就是性格相近的人更容易幸福,他们之间的矛盾会比较少。比如说夫妇俩,有一个人爱玩麻将,一个人说麻将很耽误事情,那就坏了。两个人都爱玩麻将,就可以互相切磋,有共同语言,有共同爱好。两个人都一样爱睡懒觉也是好的,这样两个人就比较合适。如果两个人性格差异太大,可能就会闹矛盾。两个人都是工作狂也行,一到晚上10点钟,老婆打电话说老公下班了吗,老公说我还没有呢,老婆说我也没有,一会儿我们一起下班,12点前到家,这样也有行动一致性。调查中发现,还有25%的夫妇性格不同,但是一个人肯迁就和维护另一个人。剩下的就是新婚小夫妻,他们特别幸福,还没看出来有什么问题。这个调查告诉我们,相近的两个人在一起矛盾比较少,但这样的家庭教育孩子就有问题,比如两人不吵架,对孩子都很软,那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怎么办呢?所以在教养中必须有管理的角色分工,不能完全按照自然角色分。

第五是社交偏差,主要是减少了孩子的社交量,孩子被过度地封闭在几个小圈子里。小时候在家庭和亲友的圈子中,长大以后在学校的圈子里,一直到就业了才放到社会上,这时候就会造成重大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就是风险。我们要去非洲作研究的时候,同事都不想去,他们觉得非洲太乱了,听说非洲那地方老有中国人被杀。如果我去了,被杀的人可能就是我,因为我从来没去过,也怕。同样,将来所有的孩子都要放到社会上去,在他进入正式的“江湖”之前,需要通过某种途径去模拟,或者部分实验性地了解,逐渐增加他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如果知识总量增加得比较多的话,确定性就能提高,他就有可掌控的感觉了。

同类推荐
  • “东林学派”教育思想与教育文论选读

    “东林学派”教育思想与教育文论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大众传媒素养论

    大众传媒素养论

    本书认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大众传媒生态的变化,凸现了提升我国大众传媒素养问题的重要性;本书对于大众传媒素养的研究范围作了较为严格的界定,揭示了大众传媒素养的内在涵义,认定了组成大众传媒素养的若干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中国社会各个界别大众传媒素养的情况,提出了中国大众传媒素养的重塑问题。本书可供传媒学术界、传媒实务界、理论界、教育界以及宣传部门的人士阅读,高校中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以及对于我国的新闻与传播事业有兴趣的各界人士均可阅读。
  • 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

    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

    政府与新闻传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政府“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运用传媒提高政府部门执政形象、引导舆论的“新闻执政”理念不仅是西方现代政府的共识,同时也是我国各级政府努力的方向。本书介绍了境外主流媒体、驻华新闻机构及其涉华报道的主要特点,在分析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的各种策略。适读对象:各级政府对外宣传管理人员,国际关系、新闻传播等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及广大师生。
  •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同人报刊是近现代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很典型的现象,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报刊活动是同人报刊最重要的一部分。《努力周报》在同人报刊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地位。《论证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以20世纪20年代初胡适等人创办的《努力周报》(《读书杂志》)为研究对象,剖析自由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后面对专制、腐败的政治现实,在论政和启蒙间进行抉择时的犹豫与矛盾心态;在研究论政、启蒙的具体运作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周报在国家统一、列强侵华、教育成败、监督政府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在新诗、古史、民主制度、科学与人生观、批评的伦理等讨论中的态度,并对传播形式与效果进行探寻。
  • 现代编辑论

    现代编辑论

    关于“编辑”一词,在英语中有两个单词来表示我们所提及的相关事物:“editor”“edit”。其中“editor”指从事编辑业务的人;而单词“edit”则指编辑们的职业行为和职业范围。前者是名词,在传播学中被称为“把关人”,其职能通过后者(动词)具体体现为:负责对信息进行选择,决定取舍。在汉语中,“编辑”一词一符多义,有动名两种词性,作为前者系指编辑活动,作为后者意为编辑者,系指从事编辑活动的人员。运用时,若无特定的语境,词性是很难区分的。
热门推荐
  • 大荒登神传

    大荒登神传

    一个与世无争的山村一场仙人之间的打赌一段被掌控的命运一个妄图跳出命运的人汝欲出命而不知其非命也
  • 撒旦的赖账老婆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欧洲战场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欧洲战场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欧洲战场篇》主要以欧洲战场为出发点,描述了一场又一场发生于欧洲的大型战争和激烈的战况。编者以客观的眼光、流畅的笔触和独到的见解,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幅清晰的战争图景。同时也阐述了二战的胜利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让人在阅读时,也在思考战争对世界带来的利与弊。
  • 直到寂寞碎落成海

    直到寂寞碎落成海

    爱情这种东西带着艳丽的毒,林蔻生中了毒,邵城昔染了剧毒,楚南远时常毒瘾发作。有生之年,无人幸免。
  • 见利思义(中华美德)

    见利思义(中华美德)

    《论语·宪问》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见利思义是中国传统道德处理群己关系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义和利问题,讲的是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义,一般地是指合乎正义和公益的或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利,就是指物质利益。见利思义,不是一般地反对“利”,而是指见到利益,应首先想一想符不符合道义,该取的可以取,不该取的不应据为己有,即义然后利,亦即孔子说的“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 扬长避短

    扬长避短

    本书内容包括:“自己就是宝藏”、“掌握思维力量,轻松面对自己”、“自转与公转的平衡”、“做一个受欢迎的人”等。
  • 玉堂丛语

    玉堂丛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人文精神与现代性

    人文精神与现代性

    本书系统阐述了人的本质、人文意识、人文主体与个性、人文学科的方法、人文学科与人文知识分子等内容。
  • 古今医鉴

    古今医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净名经关中释抄

    净名经关中释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