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4700000012

第12章 师林闲话(3)

我说: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共工怒触不周山,那是为争帝位而进行的一场战争。战争与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从古到今,有的为争帝位而战,有的为争地盘而战,有的为争财物而战,古希腊与特洛伊城的战争竟然是为了争夺一个王后。因为有战争的存在就不允许人们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所以,即便最热爱和平的母亲,都会给她的小儿子买上一把玩具枪,这不仅仅是为了玩儿,更重要的是从小培养孩子的战争意识。战争是残酷而惨烈的,要应对战争就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超常的毅力,而要培养这种意志与毅力,我们就不能把自己关在温室里,更不能被父母完全包起来,经不得一点风雨,而探险正是培养意志与毅力的最佳途径。但是,也有人不这么想,以为生命太重要了,失去了生命一切都将没有意义,探险中一定有冒险的成分,所以不主张探险。我们同学们这节课要分成两个团队,分正方、反方进行辩论。要求:一、辩论双方依次进行陈述,也可以抓住对方的论据不当进行抨击,但不能偏离主题;二、正反方都以小组形式构成,每小组站出来至少讲出一条理由,而且别人讲过的不能重复;三、每小组讨论形成自己的论证理由,至少要列上三条,防止别人把你要说的理由抢先说出,到时候抓瞎;四、每个人的陈述时间不能超过2分钟;五、不发言的同学注意听,不能起哄,保持安静。

由于我开场白的作用,大多数学生都要做正方,反方只有五六个人。针对这种情况,我给大家提示:正方人多,只能一个小组出一个人发言,反方人少,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在我的“诱导”下,又有一些同学加入反方。但先入之见根深蒂固,反方最终还是没有超过10个学生。

我在黑板上划出两块来,用于依次记录正反两方的观点,接着,论辩开始了。

那是我想象不到的一场论辩比赛,同学们还在初中一年级,其认识的深度、视野的宽度、论点论据以及论证过程的周严程度、同学们热烈的参与程度都出乎我的意表。我原来还在一条一条地把大家的意见记录在黑板上,到后来他们踊跃争先的走马灯般的论辩已经让我应接不暇。特别是正方提出的“探险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没有探险就没有人类的进步,没有探险就没有科学发明、没有今天幸福与美好生活”的观点和反方“人类的探险已经给大自然带来了无穷的伤害,大自然也在以各种方式报复着人类,维持自然平衡应该是人类最积极的进取方式”的观点,让我对这群娃娃肃然起敬。后来当正方说到“我们还要探索外太空,为人类开辟新的家园”时,反方直言抗辩:“人类的欲望无法遏制,探索一个星球就等于毁坏一个星球。”

快要下课了,学生们兴致正浓,我几次试图终结这场论辩,都不忍心。最后三分钟,我把他们都请下讲台,制止住了他们脖粗脸红的辩论。我告诉大家:“不要试图说服对方。因为你们的论辩已经触及到了人类最敏感最核心的思想领域,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思索的问题,也不外乎这两个问题,那就是入世和出世。这两个思想流派几千年都没有互相说服对方,我们也不要希望在这个问题上分清胜负。大家不必以为自己没有说服对方就没有成就感,那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不过,我告诉大家,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审时度势,把握时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样,出世入世的问题,积极消极的问题,探险保守的问题便不再对立,而成了互补。或许这个问题有些深奥,但随着大家的成长,你会越来越感到中国人那种异乎寻常的智慧与聪明。”

这两节课没有备,因为有错在前,没有来得及准备。但是,一旦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积极观察、主动思考、结合实际、自由表达,学生们迸发出来的创造力的确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落实之后,他们的热情、积极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能量绝不是做老师的能够提前预设的。

这样两节课后,我回过头来反观我们的备课与教学,是不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做得太多了?特别是我们把教参当指南教材当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中还有没有学生?我们精心设计的教学,到底是为了让学生学还是让别人看?我们动的心思,到底是花到了激发学生思维上面了,还是花到限制学生思维上面了?与其这样,何如放手发动学生学习!

当一个偶然出现的教学事故引发诸多思考之后,我在想,语文教学,真的是应该回到语文学习的本真上来了。

读到听时始传神

平日自诩为书生,其实并不是在标榜自己读了多少书,而是喜欢与书为伴,以书为生。心念终日以读书、教书为业,终年与写书、读书、教书人为伍,好歹也算个书生了吧?但是倘若有人问,你读过多少书,什么什么书你读过吗?就立马窘迫起来——因为确实没有读过。

其实,我读的书并不多,而且读书也多数是被逼而做的。在中小学时期,那是没书好读,因为饥渴所致,见了书真跟饿狼见了肉似的。课本读完了之后,便读大哥上学走后留下来的一些破书—-大都是文革前中小学的什么汉语课本、文学课本、《少年文艺》之类。读书自然是有用的。读了些许的书之后,作起文来就不一样了。在老师表扬、同学羡慕的一片喝彩声中,到了可以写大批判文章的年龄。没有生活没有情感没有这方面的阅历,但作文写得好你就得出大批判文章,于是只好抄。从“两报一刊”到各类能见到的,抄着抄着,虽然也能做到文从字顺,但那文章真的如同抽干了血液的躯壳,没有了一点生机,甚至不会说真话了。明明我家是中农成分,解放前有30亩地和一应俱全的生产资料,而且听父母讲,农忙时我家还经常雇些个短工的——但写起“我的家史”之类的文章,总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那时候不知道鹦鹉学舌这个成语,反正就这么做了。文革过后恢复高考,在师范大专班上学的时候,这个毛病让我栽了个大跟头。

师专教我们写作课的老师并不是个十分严谨的人,但他对我的影响却是刻骨铭心的。记得有一次他让我们自己命题写一篇议论文,我便以“论道德”为题写了一篇不足一千字的文章。交上去后,也没感到有什么不可以。直到有一天上写作课,全班同学人手一份刻印的文稿,文稿上是两篇文章,好文章的典型是谁的我已经记不清楚了,最差的文章便是我的那篇《论道德》。看到那个东西,我的头都大了,上涌的血液冲击得脑袋嗡嗡作响。依稀听得老师说这篇文章“题目大而无当语言空洞无物思想苍白无力”之类的话,剩下的都已经听不进去了。当一个经常被捧到云中飘飘然惯了的人猛然间被抽去巫师的扫把,那种失重的感觉,要不是当时年轻力壮,连心脏病高血压都可能被“激发”出来。从此之后,写作课的作业我再没有交过。

不过,在师专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写作老师不喜欢,我也并没有把自己混成孤儿浪子。因为我喜欢古典文学,自然学习也比较用功,最典型的是曾经利用暑假在家看瓜的时候,一个暑假背了唐圭章先生笺注的《宋词三百首》。毕业之后到中学教书,我也知道自己古典文学稍强而西方文学薄弱——学校只发了课本却没有老师教。于是在市图书馆办了借书证,每周从乡下中学到市图书馆一趟,换一本书。一年时间,我把西方文学史中自己想看的名著换了一遍,而且还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看到写得密密麻麻的读书笔记,似乎感到了一种充实。但这些东西的阅读,只是拓宽了我对西方文学的知识视野,真正对于我的写作有重大影响作用的,还得说《小说选刊》。

教书第二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一本《小说选刊》,不经意的浏览之中,一下子被其中一篇小说那行云流水般的叙述语言吸引住了。那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感觉,既没有二三十年代白话尚未成熟的那种生硬,也没有西洋文学被翻译家“欧化”之后的那种冗长,还不像当时部分知青作家那种简淡,似乎是既有民间英华,又有传统精萃,还有作者特有的那种潇洒风流、沉郁顿挫,既激越奔放又娓娓道来——总之是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但这种说不出来的味道紧紧攫住了我,使我根本无法把它放下。一篇,两篇,读完了一本找人再借。下半年干脆订了一份。之后,《小说选刊》上刊载的小说,无论中篇短篇,一概全读,一篇不落,尽管不同作家各有不同的语言风格,我都欣欣然接受了。

我读书有个毛病,不会一目十行,只会一字一句地读,特别是遇到语言有味道的篇什,更是不惜字斟句酌。不仅散文是这样,小说也是这样,且无论短篇中篇都改不掉这个毛病。不仅读《小说选刊》时这样,以至于后来读李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蓉镇》,都是一字一句读下来的。我知道这样做挺笨的,但没有办法。直到有一次,看一部因思想激进遭禁的电视专题片,那精于思辨、文采富赡而又气势磅礴的解说词,在著名播音艺术大师张家声先生那顿挫抑扬、富于磁性的声音里,是那么令人震撼不已。我一集不落地看到最后,时而如坐春风,时而热血沸腾,多次为之感动得落泪。

此次不同寻常的经历之后,我读书字斟句酌的毛病逐渐演化为看着文字却像在听着声音——听张家声在朗读,听虹云在朗读,甚至听毕克、杨成纯、童自荣、刘广宁在朗读,久而久之,就连乡土气息十分浓郁的小说,除了叙述语言似乎是在听某个著名的声音在解说之外,中间的人物对白常常会让我对应到某个熟悉的影视画面里,感受的就是某个角色的声音。

由于有了这种感受,自己在写一些文字时也便不自觉地做了起来——似乎我不是在写,笔尖流出的其实是声音,或叙述,或演说,或高声朗诵,或慷慨陈辞。这样虽然误了些许的时间,文辞也未必华美,但至少出来的东西没有诘屈聱牙之感。到这个时候,我才真的摆脱被师专写作老师羞辱的阴影,在作文课上给学生写的下水示范文章也渐渐多了起来。偶尔有几篇像回事儿的东西见诸报端,就更加激起了我想写点什么的欲望。于是,一发而不可收。

后来细细地想,读出听的感觉,似乎也应该算是摸索到了阅读的某种门径。因为作者在写的时候,总是一字一句写出来的,不可能一句话十几一二十个字同时蹦出,你读的时候倘若不能循着作者的思绪一点点前行、深入,是很难真正进入作者并融入其中的。当然,我不反对浏览,也不反对一目十行,那种阅读对于概要式了解是很有作用的,省时省力,提纲挈领——你不会而别人会的东西千万不要武断地贬斥。但是,论欣赏,论品味,论咂摩,论体验,似乎非用这种方法不足以传神。

从学校出来到行政机关从事文字工作,这种方法也帮了我的大忙。给领导同志起草讲话稿,给自己起草发言稿,如果笔底流出的是声音,除了不会不顺之外,还会多一些人情味与人文关怀,多一些缜密与周严——说服不了自己的讲话稿我坚持不送给领导。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公文本身的质量,也降低了“东拼西凑”的难度。后来一些同道问我,公文怎么写,我就把这种感觉说给了他。结果他们恍然大悟,瞪大眼睛说我是机关里唯一一个“没有写烦的家伙”。

读书读到听读时,是我几十年的阅读感受。看到“白色月亮”的“读书方法大看台”,就有想写点东西的感觉,只是冗务杂遢,一直拖延至今。今天儿子参加高考,我回避在家,当后勤部长。做饭之余便把这些东西敲出来,或许于正在阅读摸索的后学者有一点点启发。

百学不如一教

从学生到教师,这样的经历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跟老师学东西,无论学得多么扎实,都不如教一遍掌握得牢靠。后来读陶行知先生的书,看到先生倡导的“小先生”制度,陡然感到从先生朴拙的字里行间,含蕴的是何等精深的教育思想啊!

小时候背“两个黄鹂鸣翠柳”,中学时老师教“两个黄鹂鸣翠柳”,到了师专讲师教授们讲“两个黄鹂鸣翠柳”,一遍遍地接触这句杜诗,感受的不过是两只鸟而已。直到师专毕业,走上讲台,自己要给学生们讲这首诗了,才真正品味咂摩,感受到这翠柳间两只宛转啁啾的黄鹂,映射出多少万物兴歇的自然之美,承载了诗人多少天地融通的愉悦。设若不是要给学生们讲,我会去细品这再普通不过的诗句背后那丰富的意蕴吗?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石窟(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石窟(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佛教艺术的奇葩——石窟综述;“丝绸之路”上的佛教瑰宝——敦煌莫高窟等。
  • 好老师 好校长 好家长

    好老师 好校长 好家长

    青少年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教育的重大课题,是千千万万家庭最关注的问题。本书围绕“做好老师”、“任好校长”、“当好家长”三个主题,以作者亲身经历和案例为题材,展现了中、小、幼教育阶段学生、教师、校长以及家长的丰富多彩的教育与生活侧面。其中情节生动,事例典型。尤其是诸多具有哲理的警句,说理质朴,思维先导,是对教育现状的剖析,对教育改革的探讨,也是教育智慧的结晶。本书对教育工作者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对将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对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孩子的家长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对有志于教育改革者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 假想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

    假想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

    本书介绍了假想游戏及其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提供了大量的案例让读者了解假想游戏,提示读者正确观察假想游戏,更进一步,向工作在幼儿园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大量日常行动方案建议。
  • 把学习当做游戏

    把学习当做游戏

    本书包括锻炼读者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对提高读者处理问题的水平和信心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
  • 好习惯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好习惯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种不良习惯,也常常需要一段时间。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是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变成你的信念。 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
热门推荐
  • 汝坟别业

    汝坟别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赝城(谭元亨文集卷8)

    赝城(谭元亨文集卷8)

    古都修复与拓展,也同样体现了这样的时间观,不是整旧如旧,认为古迹是不可以再造的,而是整旧如新,以此标榜新的朝代重新开始。由此,众多的古老的建筑技艺传统大都成了绝响,连彩绘、胶漆、颜料、木刻等均已失传。后人以不断的更新为自豪,以随时可以替换的非恒久性材料取代本可以永久存留的古迹。几番“修复”,真品也就成了赝品,古都也同样成为了赝城——到时候,你就再也找不到当年的古物,连每一片砖瓦都是不久前修复时才烧炼的。当人们高奏“现代化进行曲”之际,作为一位建筑学者,我却在古都感到一种植根于历史深土中的恐惧,有那么一天,我们...
  • 半张脸

    半张脸

    小说刻画了一群追求精致生活的新贵族,他(她)们无依无靠,飘荡在大大的北京城,物质上的充裕依然不能免除精神上的苦闷。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向读者诠释了一种物质以外的困惑。同性之爱 跨国姻缘,迷醉的酒吧街,上演几多悲欢离合。
  • 异界女神之旅

    异界女神之旅

    一个名为雅迦达大陆的世界。这里由光明与黑暗教会交替统治,战士与魔法师构成的灵师力量,人类,兽人,矮人,精灵并存,繁华之中隐藏着巨大的变格。年幼的伊萝目睹了今生父母的死亡,原本浑噩的心灵随之苏醒,开始寻求属于自己的未来。经历了人与人,人与神,神与神,光与暗的交错,伊萝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 神界无敌传

    神界无敌传

    周无云天赋异凛,早在周家村就展露无遗,多年苦修,终冲关成功,成就武王,纵横天地,无敌于神界,关于他的传说亦广为流传,经久不息……
  • 声息

    声息

    多年前的一场火灾,一场空难,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让女孩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继承权,也失去了容貌。为了活下去,为了给最爱的人报仇,她不惜亲手埋葬过去的自己,整容,改名,叫季明樱,与另一个女孩柳溪川搭档成立了少女组合SEAL,踏上了演艺之路,并以其独特的个性与音乐才能迅速走红。此后的生活便充满了怀疑与孤独。作为艺人,她负面新闻不断,在生活中,她用冷漠掩饰着一切情绪。女孩间的嫉妒、公司高层的冷血、媒体的捕风捉影、看不见的敌人、抹不去的回忆……扑面而来,她就像是四面楚歌中孤军奋战的勇士。
  • 仙商独绝:珑玉夫人

    仙商独绝:珑玉夫人

    她是人族尊贵的世家小姐,她也是仙族不朽的珑玉夫人,她更是兽族最无可替代的复苏女神。她是是丈夫眼中的毒妇,却是初恋心中永远不老的少女,也是情人心头难以抹去的一滴眼泪。她坚持了半生的自然法则,原则信仰,却是让她失去初恋,失去亲妹,失去父亲,失去爱人和幼子的罪魁祸首。她翻手之间就能拥有世间所有财富,奈何所嫁非人,得非所愿,满目疮痍。一场盛世仙婚,成了别人的梦,毁了自己的梦。一场由她的情和恨引发的浩劫,就让天地都一同崩毁好了!仙商独绝,珑玉夫人,她注定是一段血泪传奇。
  • 承天界

    承天界

    炼精化气汇神海、海枯石烂诸天祭、登天斩命永不朽、寂灭轮回难承天!时光悠悠已过万载,荒古大地上的人们似乎已被命运抛弃。万载光阴,无一人能得以承天,多少年少之时的天之骄子,最终却只能在墓地里无声的悲叹。但是这一切,都随着他的到来发生改变。当承天之路开启的那一瞬间,这片荒古大地上的人们,似乎又一次看到了那永生的希望!群雄奋起,逐鹿荒原,且看前无古人的智能形生命将会如何踏上这片天地的顶端!
  • 异界手柄

    异界手柄

    西蒙,原名张继冬,穿越去了异界后发现自己居然有把异界人当做游戏里的人物来操作的能力,但是却存在种种缺陷.==碧奥娜,不知为何天生具有特别变态的力量和魔法抗性,光肉体力量就可以和巨龙对抗,不过却患有严重的晕血症,一看到血脚就软的站不住。==贝琳娜,雷鸣法师传人,拥有自己都不知道的魔法天赋,但是麻烦的是本身害怕作战,几乎没有战斗能力。就这样,三个弱到掉渣的人物,却在不经意之间走到了一起,组成了大陆最凶恶的组合——BBS佣兵团。==群:68139072==碧奥娜:其实我一直感觉我们佣兵团的名字有点奇怪。张继冬:奇怪吗?我不觉得啊,你看名字,Bealna、Belina、Simon,不就是BBS组合吗。碧奥娜:可我总觉得哪里怪张继冬:哪有,你看哇,我和你们随便哪个人组合都可以叫SB组合,你们两个人又可以叫做2B组合,听起来就拉风,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