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3800000016

第16章 扬名华夏(4)

1935年初,北平市政府决定在当年5月至1936年10月,对天坛实施全面修缮,并为此特地向国内进行工程招标,最后确定由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执行机构北平文物整理实施事务处领衔,委托天津的基泰工程司承担天坛修缮工程的测绘及其施工。当时,基泰在国内的几个大城市均设有分所,专业人员比较齐全,除掌门人关颂声和总工程师杨廷宝及外交管家关颂坚与理财管家朱彬以外,还设有结构、设备、机械、预算、项目管理等配套部门,基泰又有较好的人脉,因此得以受委托维修天坛。为此,杨廷宝在北平开设了基泰建筑事务所北平分所,其助手有施工工程师董伯川,还有绘图员李益甫、分析师王钟仁等。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天坛的修缮工程,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还特聘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等作为技术顾问;基泰事务所的杨廷宝则以总建筑师的身份,作为特聘专家指导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当时,基泰事务所优秀的年轻建筑师张,也随杨廷宝一起参加了天坛的修缮工作。

杨廷宝在美国宾大留学时学的是西方现代建筑和西方古典建筑,虽说回国后这些年正值建筑界大力提倡国粹,他也设计了不少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但纯粹的古建筑修缮,他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修缮天坛这项工程,对杨廷宝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要做一个真正了不起的中国建筑师,必须了解、熟悉中国古老的建筑文化艺术与传统。修缮前,杨廷宝大量参阅多方文献资料,与朱启钤、梁思成等人多次研究探讨,并赴现场拍摄、测绘、研究,不倦地学习、思考。但是,工程刚一开始他就有了老虎吃刺猬——无从下口的感觉。

满目疮痍的祈年殿怎样才能旧貌展新颜,既能修复一新,又保留原有的风貌?雕梁画栋、飞檐翘角,这些虽说是他从小就熟的建筑形式,但真正自己做起来,却还真不知道怎样下手。这个留洋的学西方建筑的工程师,现在要修缮中国古建筑,必须得从学徒开始。他到天坛转了几圈后,想到了修缮古建筑的工匠,他们的专业知识一定比自己多,产生了拜师学艺的念头。

工匠中有一位侯良臣师傅,本是清朝末年的老木匠,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好的艺术鉴赏能力,早年曾参加过故宫的修缮,对古典建筑了如指掌,尤其在制作角梁上更是具有独到的本领。杨廷宝虚心地登门拜访,拜他为师,向他讨教古建筑修缮的规范和技术;还有一位郭松泉师傅,是位经验丰富的老画师,也是杨廷宝学艺的老师傅。杨廷宝经常把几位老工匠请出来,一起到北京有名的“东来顺”去吃涮羊肉,在酒酣茶酽之余,与老师傅们共同探讨古建筑修缮的问题。

对杨廷宝拜民间师傅学艺一事,他的学生张良皋在《中国建筑呼唤文艺复兴宗匠》一文中写道:“(杨廷宝)恭恭敬敬,向老匠师‘执弟子礼’。为了钻研庑殿‘推山’的奥秘,杨先生不惜亲自陪一位老匠师躺烟馆,亲手为那位老匠师烧‘烟泡’(鸦片泡),让老匠师感动而且高兴,尽情传授了‘推山’的秘诀。

杨先生平生连纸烟也不抽一口,这次真亏他让鸦片烟熏得够‘呛’。”

侯良臣与其他几个老师傅,见这个喝过洋墨水、年纪轻轻就已声名远扬的大建筑师,不但宽厚待人,还如此谦恭好学,心中非常敬重他,于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什么“柱高一丈、出檐三尺”“方五斜七”“修旧如旧”等修缮秘诀,一股脑儿都倒了出来。

杨廷宝一边在修缮过程中不断与技艺高超的木工、架子工、油漆工交流切磋,总结师傅们的口诀与技巧,从历史和文字资料中去搜集第一手材料,寻找“营造则例”中相同的案例与解决方案,在现场认真地进行分析、记录,最终,既解决了修缮难题,又学到了丰富的古建修缮知识。

天坛坐落于北京的天坛公园内,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我国现存最精美的古建筑群之一,建筑主体分为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几大部分。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清廷曾重修过皇穹宇。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祈年殿曾遭雷火击焚,之后虽经长达七年的修缮,无奈维修质量太差,宝顶已呈现出岌岌可危的歪斜状态。袁世凯在称帝后,曾动用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天坛进行过一次简单的修缮,但由于在修缮过程中管理不善,水平也有限,修缮显得马虎潦草,效果非常不理想。此后不久,军阀混战,天坛及其附属建筑遭到破坏,四周矮墙及脊兽更是残破不全,地坪上的石缝杂草丛生,亲临其境,顿生荒芜凄凉之感。

皇穹宇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乾隆十七年重修过。这次对建筑外表、屋面等整修翻新,杨廷宝特别重视对这一建筑珍品的梁柱、墙面等原有装饰彩绘艺术效果的体现。在对柱子的沥粉贴金和墙面的花边纹样重新装饰时,他主张采用“修旧如旧”的手法,尊重历史的原有面目。他亲自与工匠师傅们一起调配色彩,按照原样予以补齐并使整个建筑的色彩达到统一协调。在对皇穹宇前的天坛祈年殿修缮现场天坛祈年殿内部天花三阙门和回音壁的修复时,杨廷宝对琉璃、砖瓦等材料件件精选,并在施工现场与工匠们一起想办法,使磨砖对缝达到细致准确、天衣无缝的效果。

在修缮圜丘坛时,杨廷宝指挥工匠们翻开旧的地坪,除去其中的杂草和树根,对基础部分的三合土重做,去掉其中的残损石块,找出排水坡度,从而使整个圜丘坛的3034块石面都达到了严丝合缝,完好如初,修缮后看不出任何破绽。

祈年殿殿高38米,建于三层台座上,是我国木构建筑的珍贵遗产之一。修缮时,施工人员从地面到宝顶搭起脚手架,先将屋面全部卸下,修整三层外檐。

宝顶用铜皮焊成,磨光镏金,套在雷公柱外,修理时工人钻入宝顶,两人在内操作,把歪斜的雷公柱修正,使宝顶端正地落在由大块琉璃砖制成的须弥座上。屋面琉璃瓦在檐口为一个个瓦头、滴水,花纹精细,而到高处顶部,则由四五个瓦垄合烧成一块琉璃板,相对比较粗大。由于人的视觉远近效果不同,建筑各部的材料和施工方法也随之而变。修缮天坛所需要的琉璃瓦件,当时由北平西山赵家窑和东城外地西通河窑厂生产。祈年殿屋顶的防水设施,则根据传统的工艺手法在灰背上铺锡板、缝隙中粉嵌灰贝,然后层层盖上底瓦、筒瓦。殿名匾额,修缮中报经当时的市政府同意,仅用“祈年殿”三字,略去满文。祈年殿殿内木料,晚清时已由南洋进口,柱子改用木柱心,外周用小木拼绑,用铁环紧箍,柱表披麻筑灰,最后油漆沥粉贴金。台阶、汉白玉栏板、望柱,有破损的进行局部修补或调换。天坛修缮工程中尚有祈年门、东西配殿(木料均系楠木)和宰牲亭等建筑也修缮一新。

同类推荐
  • 对话周有光

    对话周有光

    是什么样的家世、教育、交游背景铸就了周有光的生命底色?他是如何描述他心目中优秀学者?周有光与张允和如何成就七十年的爱情与婚姻传奇?是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让周有光渡尽劫灰?109岁的老人有何长寿与养生秘诀?汉语拼音与语文如何在周有光的笔下变得有用且有趣?周有光晚年在思考哪些问题?而这些思考为什么让他声誉渐隆?
  • 铿锵大唐

    铿锵大唐

    本书是一本有关唐代诗人名士的轶事趣闻,分门别类记述名人轶事,诸如“红叶题诗”、“雀屏中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等几百条。本书可增广见闻,有知识性,有可读性。
  •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成名作。二十年代末,莎菲以其独特的面貌出现于文坛,犹如“抛下一颗炮弹”,顿时震撼了整个文坛。这是个漂泊在外,对生活抱有美丽的幻想,但又被肺病缠身和爱情失意折磨着的孤独少女。她集善恶于一身,“多样性、矛盾性和一致性”高度统一在她的性格之中,以至让人捉磨不透而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歧义。
  • 康熙十讲

    康熙十讲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他名曰守成,实同开创。他勤于国事,好学不倦,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他所开创的“康乾盛世” 是中国古代的顶峰,是中国古代几千年发展的制高点;他励精图治,把清朝带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康熙曾是一个与天花夺命的幼童,一个拥有天下却要忍气吞声,日日如同行走于钢刀边缘的少年;他也曾是一个力排众议果断撤藩,却又在漫长的战争中险些丧失了勇气的青年;他还是一个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的中年人。同样是他,一生英明果断却在晚年陷入继承人的旋涡之中。
热门推荐
  • 妃常心动

    妃常心动

    冷?不怕,他热得很!没事就牵牵小手,偶尔在抱上一抱不冷了吧?某女羞红了脸,憨憨的点了头,“嗯嗯!”“可我热呀!”不怕,她冷的很。贴过去就好了。被尼姑收养,养成了尼姑性格,爱啰嗦,思维简单却遭遇了无敌怪癖皇子。鸡飞狗跳的相遇生活,啼笑皆非的暧昧情愫,且看《妃常心动》PS:身体原因暂停更新。
  • 东风恶

    东风恶

    巽王慕容厉八个月后才回家,丫头说:“王爷,香夫人已经生了!”慕容厉一怔:“什么时候怀上的?”丫头愣住:“您在边关的时候,夫人写信报过喜。爷……没收到?”慕容厉正了正神色:“当然收到了。”进屋,问管家:“小世子在哪里?”管家说:“爷,夫人生的是位小郡主。”
  • 幸福其实很简单

    幸福其实很简单

    本书从梦想、自信、健康、感恩、包容、谦逊、放下、糊涂等方面逐一列举简单幸福的方式,希望给读者带来愉悦享受的同时,能给读者一些启示。
  • 印度狂奔

    印度狂奔

    随着印度电影的迅猛流行,到印度去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有关印度文化的论坛、贴吧、小组和Q群也在不断涌现。印度政府更是在中国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去印度”现在已是一个热门和时髦话题。本书作者为印度文学专业毕业,他以一个背包客的身份,横穿印度,没有专走那些为众多人所知的大众景点,而是扎实深入到印度的最里层,选择的最为寻常的线路,走出了一份亲切、真实的感觉,体会印度最纯正的风情。九天九夜的“狂奔”加上丰厚学养作为调料,烹制出这道味道清新的印度奶茶。狂奔始于印尼边境的小镇苏瑙利,终于印巴边境的名城阿姆利则,像是一道刺穿南亚次大陆的铁线,串联起北印度的金三角,用最短的行程将北印精华一网打尽。
  • 界石录

    界石录

    天外飞石,昙花一现。由石而死,由石而生。宇宙边,风云惊天变;界石内,孤剑闯七界。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你想下界当妖怪吗

    你想下界当妖怪吗

    你想下界当妖怪吗?“什么?你害怕下去后被人欺负?不怕不怕,难道你不知道仙界的东西下凡之后,至少也是个山大王的级别吗?你瞧瞧那个蚂蚱大王,它不就是个最好的证明吗?”天庭朝会,二郎神跟巨灵神喝的不亦乐乎。李元大摇大摆的走向哮天犬:“你想下界当妖怪吗?”……“你说我是天庭大神棍?”“这个称呼有点意思!”主角穿越成了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这是一头青牛神棍的故事。
  • 恶魔少爷别太拽

    恶魔少爷别太拽

    “白痴猪,你懂不懂什么叫怜香惜玉?!”“铁嘴猫,你也算玉吗?”“哇啊啊啊啊——白痴猪,我要代表月亮消灭你!”原来真的有这么一对冤家,一见面便如同火星撞地球,不吵个山河变色日月无光绝不罢休。是前世姻缘?还是今生孽缘?单调乏味的校园生活因为彼此的存在而不再寂寞,轻松闲适的课余时光因为一段阴差阳错的爱情而精彩纷呈。
  •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

    由于山陕、河北两地人民在语言、美学风格等方面有差异,到北京和河北演出的山陕梆子必然发生河北化,这成为河北梆子诞生的基础。河北化的山陕梆子即河北梆子。在乾隆盛世,歌舞升平,物阜民丰,为了迎合清朝统治者之所好,全国各地的戏曲班子纷纷进京献艺,形成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乾隆三十九年以前,山陕梆子在北京戏坛并无太大的影响,直至著名的秦腔艺人魏长生进京演出,才使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河北梆子》适合大众阅读。
  • 诡计迷踪

    诡计迷踪

    江宁、李威、宋婷婷共同经历了一起古怪的盗画案件,随着事情的发展,宋婷婷发现这件事情不仅涉及到法国的政治权力斗争,自己的父亲竟也是幕后真凶之一。随着案件的发展,一个庞大的盗贼集团浮出水面。
  • 幻世记

    幻世记

    当你还是少年时,会在睡着前想些什么?这是我的世界,当然,只是之一,但我不舍得他就那么消失与我的成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