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1800000030

第30章 拔重围迎还校尉抑外戚曲诲嗣皇

却说永平十八年秋月,明帝患病不起,在东宫前殿告崩,享年四十八岁。

遗诏无起寝庙,但在光烈皇后更衣别室,皮藏神主。(光烈皇后,即阴皇后,见第二十五回。)前时所筑寿陵,撑广一丈二尺,长一丈五尺,不得逾限,万年后只许扫地为祭,四时设奠,如有违命,当以擅议庙制加罪。故宫廷遵照遗言,未敢加饰。在位十八年,谨守建武制度,不稍逾越。外戚不得封侯干政,馆陶公主系明帝女弟,为子求郎,明帝不许,惟赐钱千万,并语群臣道:“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一或失人,民皆受殃,所以不便妄授呢!”群臣齐称帝德,百姓亦安居乐业,共庆承平。不过明帝好尚刑名,察察为治,所有楚王英及淮阳王延狱案,牵累多人,未免冤滥。至如求书天竺,也觉多事,反启邪说诬民的流弊,这也是美中不足,隐留遗憾哩!(抑扬悉当。)话休叙烦,且说太子坦年己将冠,即日嗣位,是为章帝。奉葬先帝于显节陵,庙号显宗,溢日孝明皇帝,尊马皇后为皇太后。迁太尉赵熹为太傅,司空牟融为太尉,并录尚书事;进蜀郡太守第五伦为司空。伦履历已见前文,在蜀郡时,政简刑清,为各郡最,故章帝摺自疏远,伸列三公。忽由西域迭传誓报,乃是焉香、龟兹二国,连结北匈奴,攻没都护陈睦。北匈奴亦出兵柳中城,围攻汉校尉关宠。朝廷方有大丧,未逞发兵救急。车师亦为北匈奴所诱,叛汉附虏,与匈奴兵共攻疏勒城。校尉耿恭,督励军士,登碑拒守,好几月不得解围,储粟已空,没奈何煮恺及弩,取食筋革。恭与士卒推诚相与,誓无贰志,所以众虽饥疲,仍然死守。北单于知恭已困,必欲生降,因遣使招恭道:“如肯降我,当封为白屋王,妻以爱女!”恭佯为许诺,诱使登城,用手格毙,焚碟城上。北单于大怒,更益兵围恭;恭再接再厉,坚守如故,一面遣使求援。柳中城亦危急万分,再三乞救。有诏令公卿会议,司空第五伦谓嗣君初立,国事未定,不宜劳师远征。(似是而非。)独司徒鲍显进议道:“今使人置身危地,急即相弃,外增寇焰,内丧忠臣,岂非大失?若使权时制宜,后来得无边事,尚可自解;倘匈奴藐视朝廷,入塞为寇,陛下将如何使将?望彼效忠?况两部兵只有数千,匈奴连兵围攻,尚历旬不下,可见他兵力有限,不难击走。今诚使酒泉、敦煌二太守,各率精骑二千人,多张旗帜,倍道兼行,出赴急难,臣料匈奴疲敝,必不敢当,大约四十日间,便可还军入塞了!”章帝依议,乃使征西将军耿秉,出屯酒泉,行太守事;即令酒泉太守段彭,与渴者王蒙、皇甫援,调发张掖、酒泉、敦煌三郡人马,及都善骑士,共得七千余人,星夜赴援,终因道途辽远,未能逮至。时已改岁,下诏以建初纪元。适值京师及充、豫、徐三州,连月不雨,酿成早灾,章帝令发仓贩给,且下咨消灾弭患的方法。

校书郎杨终上疏,略谓近时北征匈奴,西开三十六国,百姓频年服役,转输烦费,怨苦所积,郁为庚气,请陛下速行罢兵,方足化决成祥云云。司空第五伦,亦赞同终议,独太尉牟融,与司徒鲍显,上言征伐匈奴,屯戍西域,乃是先帝遗政,并非创行,古人有言,三年无改,方得为孝,陛下不必因此加疑,但当勤修内政,自可回天。显又专名上书,谓臣前为汝南太守,典治楚狱,(即楚王英李。)逮系至千余人,或死或徙,窃念大狱一起,冤累过半,且被徙诸徒,骨肉分离,孤魂不祀,更为可悯,今宜一切赦归,绷除锢禁,能使死生得所,当必上近休祥!章帝乃诏令楚案连坐,及淮阳事牵累,流戍远方,尽可回里,共计得四百余家,相率称颂。

会接酒泉太守段彭捷书,报称进击车师,攻交河城,斩首三千八百级,获生口三千余人,北匈奴骇退,车师复降。章帝阅毕,当然心慰,不再发兵,但交河城与柳中相近,同在车师前庭。段彭等所得胜仗,只能救出关宠,未逸顾及耿恭。适值关宠积劳病段,渴者王蒙等,欲引兵东归,独耿恭军吏范羌,时在军中,固请迎恭同还。诸将不敢前进,惟给范羌兵二千人,从山北绕行。途次遇着大雪,平地约高丈许,还亏羌不辞艰险,登山过岭,吃尽辛苦,方得到疏勒城。城中夜闻兵马声,疑是虏骑凭陵,登城俯瞰,互相惊哗。范羌忙遥呼道:“我就是范羌,汉廷遣我来迎校尉哩!”城上闻言,始欢呼万岁,开门出迎,相持涕泣。越宿恭与俱归,只掣亲吏二十六人,出疏勒城,余众任他逃生。恭行未里许,后面尘头大起,虏骑陆续追至,当由恭率范羌等,且战且走,经过许多危险,才生入玉门关。亲吏已死了一半,只余一十三人,统是衣履穿决,困顿不堪。中郎将郑众守关,乃为恭等具汤沐浴,并出衣冠相赠,一面上疏奏陈恭功略云:

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当匈奴之冲,对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千百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不胜幸甚。

章帝得奏,尚未答复,恭已驰入摊阳,司徒鲍星,复奏恭节过苏武,应加爵赏。乃拜恭为骑都尉,恭司马石修,为雏阳市丞,张封为雍营司马,范羌为共垂,余九人皆补授羽林军将。(赏亦太薄。)恭母先段,恭追行丧制,有诏使五官中郎将马严,资赐牛酒,劝令释服,夺情就职。(恭既退闲,奈何不许追服?)寻复迁恭为长水校尉,恭只得受命,花任去讫。章帝不欲再事西域,诏罢戊、己校尉,及都护官,召还班超。超尚寓居疏勒国,奉诏将归,疏勒国全体惊惶,不知所措。都尉黎弃流涕道:“汉使弃我,我必复为龟兹所灭,与其后日死亡,不如今日魂随汉使,送与东归!”说罢,即引刀自刻。超虽然悲叹,究因皇命在身,未敢迟留,便启行至于宾国。国中王侯以下,闻知超越境东归,并皆号泣,各抱超马脚,相持不舍。超大为感动,留抚于宾,越旬日复至疏勒。疏勒两城,已投降龟兹,与尉头国连兵背汉。超率吏士斩捕叛徒,击破尉头,疏勒始得复安。于是拜本陈状,仍请留屯西域,章帝才收回前命,准超后议,事且慢表。

且说马太后平素谦抑,从未举母家私事,有所干请,就是兄弟马廖、马防、马光,虽得通籍为官,终明帝世未尝超迁,廖止为虎责中郎,防与光止为黄门郎。及章帝嗣位,即迁廖为卫尉,防为中郎将,光为越骑校尉。廖等倾身交结,冠盖诸徒,争相趋附。司空第五伦恐后族过盛,将为国患,因抗疏上奏道:

臣闻忠不隐讳,直不避害,不胜愚娟,昧死自表。《书》日:“臣无作威作福,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传》曰:“大夫无境外之交,束修之馈。”近代光烈皇后,虽友爱天至,而卒使阴就归国,徙废阴兴宾客。其后梁、窦之家,互有非法,明帝即位,竟多诛之。自是锥中无复权戚,书记请托,一皆断绝。又谕诸戚日:“苦身待士,不如为国,戴盆望天,事不两施。”臣常刻着五脏,书诸绅带。而今之议者,复以马氏为言。窃闻卫尉廖以布三千匹,城门校尉防以钱三百万,私赡三辅衣冠,知与不知,莫不毕给。又闻腊日亦遗其在雄中者钱各五千。越骑校尉光,腊日用羊三百头,米四百解,肉五千斤。臣愚以为不应经义,惶恐,不敢不以闻。陛下情欲厚之,亦宜所以安之!臣今言此,诚欲上忠陛下,下全后家,伏冀裁察。

疏人不报,且欲加给诸舅封爵,独马太后不从。建初二年四月,久旱不雨,一班馅附权戚的臣工,且奏称不封外戚,致有此变;(未知他从何处说起。)有司请援照旧典,分封诸舅。章帝即欲依议,马太后仍坚持不许,且颁救晓谕道:

凡言事者,皆欲媚肤以邀福耳!(一语道着。)昔王氏五侯,同日俱封,黄雾四塞,不闻浙雨之应(见《煎汉演义》。)夫外戚贵盛,鲜不倾覆,故先帝防慎舅氏,不令在枢机之位;又言我子不当与先帝子等,今有司奈何欲以马氏比阴氏乎?且阴卫尉(即阴兴,系阴后兄弟。)天下称之,省中御者至门,未尝不衣冠相见,此逮伯玉之敬也!(伯玉,春秋时卫人。)新阳侯(指阴兴弟就,曾封新阳侯。)虽刚强,微失理法,然有方略,据地谈论,一朝无双。原鹿贞侯,(指阴兴兄识,曾封原鹿侯,投溢日贞。)勇猛诚信。此三人者,天下选臣,岂可及哉?是马氏不逮阴氏远炙!吾不才,夙夜累思,常恐亏先后之法,有毛发之罪,故不惮屡言,而亲属尤犯之不止,治丧起坟,又不时觉,是吾言之不立,而耳目为之塞也!吾为天下母,而身服大练,食不求甘,左右但着帛布,无香燕之饰者,欲以身率下也!以为外亲见之,当伤心自软,但笑言太后素好俭耳。前过灌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苍头衣绿祺,领袖正白,顾视御者,不及远炙。

故不加谴怒,但绝岁用而已,冀以默愧其心,而犹懈怠,无忧国忘家之虑。

知臣莫若君,况亲属乎?吾岂可上负先帝之旨,下亏先人之德,重袭西京败亡之祸哉?特此布诏以闻。

这诏传出,群臣自不敢复言。惟章帝览着,不胜感叹,再向太后面请道:

“汉兴以后,舅氏封侯,与诸子封王相同,太后原谦德虚衷,奈何令臣独不加恩三舅呢?且卫尉年高,两校尉常有疾病,如或不讳,使臣遗恨无穷,今宜及时册封,不可稽留!”马太后抚然道:“我岂必欲示谦,使帝恩不及外戚?但反复思念,实属不应加封。从前窦太后欲封王皇后兄,(窦太后,即文帝后;王皇后,即景帝后。)丞相周亚夫,上言高祖旧约,无军功不侯;今马氏无功国家,怎得与阴、郭两后,佐汉中兴,互相比拟?试看富家贵族,禄位重叠,譬如木再结实,根必受伤,决难持久。况士大夫私望侯封,无非为上奉祭祀,下图温饱起见。今祭祀已受大官赐给,衣食更叨御府余资,如此尚嫌不足,还想更得一县,岂非过贪?我已深思熟虑,决勿加封,幸毋多疑!从来人子尽孝,安亲为上。今屡遭变异,谷价数倍,正当日夕优惶,不安坐卧,奈何先营外封,必欲违反慈母苦衷?我素性刚急,有胸中气,不可不顺!待至阴阳调和,边境清静,然后再行汝志,也不为迟。我庶可含怡弄孙,不再预闻政事了!”(义正词严,不意官廷中有此贤母。)章帝听了,只好俯首受教,唯唯而退。马太后又手诏三辅,凡马氏姻亲,如有嘱托郡县,干乱吏治,令有司依法奏闻。太后母蔺氏丧葬,筑坟微高,太后即传语弟兄,立命减削。外亲有义行上闻,辄温言奖勉,赏给禄位,否则召入加责,不假词色。倘或车服华美,不守法度,即斥归田里,杜绝属籍。于是内外从化,被服如一,诸戚震恐,不敢逾僧。又在灌龙园中,左置织室,右设蚕房,分派宫人学习蚕织;太后尝亲去监视,伤修女工。

又与章帝晨夕相叙,谈论政事,并教授小王《论语》经书,雍容肃穆,始终不怠。(备录后德,可作彤史之助。)至建初三年,册立贵人窦氏为皇后。后为故大司空窦融曾孙女,祖名穆,父名勋,并骄诞不法,坐罪免官。融年近八十乃段,赐溢戴侯,赂赠甚厚;独因子孙不肖,尝令渴者监护窦家。嗣由渴者劫穆父子,居家怨望,乃勒令窦氏家属,各归扶风原籍。惟勋曾尚东海王强女批阳公主,许得留住京师。偏穆又赂遗郡吏,乱法下狱,与子宣俱死,勋亦坐诛。惟勋弟嘉颇尚修饰,从未违法,乃授爵安丰侯,使奉融祀。勋遗有二女,貌皆丽妹。女母批阳公主,常忧家属衰废,屡次召问相士,详叩二女吉凶。相士见了长女,俱言后当大贵。女年六岁,即能为书,家人皆以为奇。至建初二年,二女并选入后宫,风握雾鬓,丰姿嫣然,并且举止幽娴,不同凡艳。(家虽中落,尚不脱大家风度。)章帝已闻女有才色,屡问傅母,及得见芳容,果然倾城倾国,美丽无双。当下引见太后,太后亦不禁称赏,另眼相看。时宫中已有宋、梁诸贵人,为章帝所宠爱,至二窦女入宫后,压倒群芳,居然夺宠。长女性尤敏慧,倾心承接,不但能曲承帝意,直使宫廷上下,莫不想望丰采,相率称扬。次年三月,竟得立为皇后,女弟亦受封贵人。可惜两女虽有美色,却未宜男,入宫承宠,倏已两年有余,不得一子。惟宋贵人已有一男,取名为庆,章帝急欲立储,乃立庆为皇太子。窦皇后未便阻挠,但心中很是快快,免不得从此挟嫌了。(貌美者,心多阴毒,试看下文自知。)会因烧当羌豪滇吾子迷吾,连结诸种,入寇金城,杀败太守郝崇诏,(烧当羌,见第二十四回。)转寇陇西、汉阳,杀掠尤甚。章帝乃命马防为车骑将军,令与长水校尉耿恭,调集兵士三万人,出讨叛羌。司空第五伦谓贵戚不宜典兵,上书谏阻,章帝不从。防即受命专征,大破羌人,斩首虏四千多名,余众或降或溃;惟封养种豪布桥等二万余人,尚屯驻望曲谷,负蝎不下。防又与恭进击,复得大胜,布桥亦穷整请降。当下露布告捷,奉诏征防还都,留恭剿抚余种。

恭复迭有斩获,声威远震,所有众羌十三种,约数万人,皆诣恭投诚。

先是恭出陇西,曾奏称故安丰侯窦融,前在西州,甚得羌胡腹心,子固复击白山,功冠三军,宜使他镇抚河西;车骑将军马防,不妨屯军汉阳,借示威重。这也是为防划策,免他远劳,哪知防反恨恭荐引他人,夺他权威,因此奉后仄通俗演义—诏还都,即峡令监营渴者李谭,勒恭不优军事,被诏怨望。章帝不察真伪,反将有功无罪的耿校尉,严旨催归,遮令下狱,侥幸得免死罪。被职回里,饮恨而终。(汉待功臣,毕竟刻薄。)马防竟得逞志,权焰愈张。

到了建初四年,海内丰稔,四境清平,有司复请加封诸舅,章帝遂封防为颖阳侯,廖为顺阳侯,光为许侯。马太后未曾豫闻,及封册已下,才得知晓,不由得啃然道:“我少壮时,但愿垂名竹帛,志不顾命,今年已垂老,尚谨守古训,戒之在得,所以日夜惕厉,思自降损,居不求安,食不念饱,长期不负先帝,裁抑兄弟,共保久安。偏偏老志不从,令人啼嘘,就使百年以后,也觉得资恨无穷了!”廖、防、光等闻太后言,乃上书让邑,愿就关内侯。章帝不许,始勉受侯封,退位就第。是年太后寝疾,不信巫祝小医,戒绝祷祀,未几竟崩,尊溢为明德皇后,合葬显节陵。小子有诗赞道:

俭节高风已足钦,谦尊更见德深沉;东都母范能常在,国柄何由属妇壬。

明德太后葬后,章帝顾及私恩,加封生母。欲知封典如何,待至下回再表。

耿恭以孤军出屯塞外,部下吏士,不过数千,累樱强虏之口,能战能守,百折不挠,此诚为东汉良将,非人可及。为章帝计,正宜亚选大员,拔恭出围,乃段彭等第救关宠,不救耿恭,微范羌,恭之不遭陷没者仅炙。至郑众、鲍显,相继上请,犹第拜恭为骑都尉,未就侯封;而于马氏私戚,必欲与之爵赏,何其私而忘公,不顾大局耶?马太后谦抑为怀,始莽不欲加封兄弟,观其殷勤教诲,语语出自至诚,不第为皇室计,抑亦力母家计。而章帝终违慈训,致贻长恨之叹,甚且信马防之谗间,屈死耿恭,章帝其亦有渐力子、有愧力君炙乎?

而明德马后,则固足千古炙!

同类推荐
  • 烽火悍刀行

    烽火悍刀行

    文韬武略起狼烟,九龙玄术霸烽火。青铜开口,九龙出海。蔺相如羚羊挂角困绝城,黄襄子屠城炼尸布绝阵。战国末年,七国争雄。王朝秘法,千古骇闻。先秦练气士,以风水成兵法之术,助嬴政一统六国。阴阳百家,玄术血战。风水兵法,请神败僵。龙气九脉,七国秘术。一场围绕帝国崛起背后的玄术之争,一场被掩埋了两千多年的诡谲历史。秦始皇陵背后的惊天风水阴谋,大秦帝国三世既亡的历史真相。寻龙秘术,战无不胜。青铜开口,九龙出海。重现战国一统的练气士风水大战。所有谜底,尽在烽火悍刀行。
  • 重生之海上霸主

    重生之海上霸主

    小职员刘致远遭遇车祸,重生为明嘉靖年间一文弱书生。他本想着就此过上风花雪月的幸福生活,可天不遂人愿,万恶的倭寇入侵,毁灭了他美好生活的梦想。走投无路之下,他被迫下海。众小弟:我们是海盗,快乐的海盗,专打海盗的海盗。东洋倭寇:俺们也是走投无路,才过海打劫的。尊敬的刘老大,放俺们一条活路走吧。刘:他娘的,我最恨你们这帮狗日的。你们再敢出海,我就把你们轰下海去喂王八。嘉靖皇帝:朕是个不想干活的懒人,以后你跑船,朕当皇帝,咱们井水不犯河水,可好?刘:什么?你还想闭关锁国?再不开放海禁,信不信我打到北京,把你们老朱家赶回凤阳老家种地去。西方海盗:俺们欧罗巴穷啊,尊敬的刘老大,收俺们当小弟吧。以后您吃肉,给俺们一点汤喝就行。刘:你们这帮混蛋,没素质没人品,想当我的小弟?门儿都没有。你们从哪来就滚回哪去,以后绝不允许你们踏入大海半步。因为:大海是我的领土,我是海上霸主。
  • 苏联那些事

    苏联那些事

    苏联这个超级大国在短暂的69年中有过太多的血与泪、伤与痛,有过太多的辉煌也成就,有过太多的死亡和绝望。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国家,他到底怎样从一个落后的帝国转变成一个唯一能从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又是怎样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我们对苏联的了解还极限于历史书上星星点点的介绍,真正的苏联又是怎样的?通过本书,你讲在轻松诙谐的气氛中,一起了解苏联那些震惊世界事件和不为人知的秘密,一起来吧!
  • 斗明

    斗明

    莫惜哥,生于盗贼世家。性情机警,富有机变。一生致力于做一个有贼行、有贼心、有贼品,而又重盗德、重盗义的盗贼。看这个警觉的盗贼,上演了哪些精彩的故事,让自己成为嘉靖钦封的五蚌闲王、上杉谦信所封的越后战神、以及葡萄牙驻巴西副总督,竟受四国人民仰望……这本书是想写嘉靖朝的铁血史,战争比较多。在战斗中变得更强、更硬朗。大明的热血儿女、少林僧兵、葡萄牙人的铁炮和柔情、蒙古庚戌之变、日本武士道、诡异的伊贺忍者、第四次川中岛合战……铁骑、抗倭、海盗、叶隐、寒刀、樱花、薰衣草、红薯、辣椒……
  • 美国:从殖民地到惟一超级大国

    美国:从殖民地到惟一超级大国

    本书探讨了美国如何在两百多年中获得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强国的原因。
热门推荐
  • 万界玄皇

    万界玄皇

    是前世命运的交织,还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仙帝遗脉与神道圣女女,一道被封锁在炼虚炉鼎之中的上古妖灵,他们究竟会有怎样的未来,怎样的命运在等着他们。
  • 圣者星空

    圣者星空

    地球,公元2020年,有天火自外太空而来,天火使得地球环境大变,各种生命上演了进化狂潮,人类在艰难中浴火而生,史称大灾变期......杨瑾,一个在大灾变后出生的少年,一个因意外而生俱三魂的少年,看他如何在微末中崛起,如何带领地球人类走出绝境踏入星空,绽放属于自己的耀眼光芒。
  • 穿越之和姐妹玩转古代

    穿越之和姐妹玩转古代

    她们是个性不同的女孩,由于某种原因,穿越到了古代.......四个来自现代的女孩在古代会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呢?!敬请期待:穿越之和姐妹玩转古代.......
  • 夏日紫色蔷薇

    夏日紫色蔷薇

    个人情感,生活的记录,喜欢看的就多看点,不喜欢看的出门左拐,不送。
  • 位面寻真

    位面寻真

    他曾纵横于三国,曾叹过忠情的女鬼,曾眺望过雷峰塔,曾参加过蟠桃会,曾斗过齐天大圣,曾游览过桃山,曾击杀过西方众神……至圣空间和穿越者联盟创建的真相是什么?主角的真正身份又是什么?
  • 神子荡苍穹

    神子荡苍穹

    龙铭作为一个神二代,拥有无上资质。修行天赋冠绝天下,读书万卷过目不忘。但却无奈遭遇强敌,虽成功逃命,却又耗尽了所有修为,来到了远离地球的陌生外域。于是,一个神子从外域开始了他的重修生活。
  • 爱,在指缝中滑落

    爱,在指缝中滑落

    故人总是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那端起的酒杯也过是这个故事里应该有的道具而已,是谁为谁青杏煮酒,是谁为谁梅子雨冷,是谁为谁衣带渐宽终不悔,是谁为谁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那么又是谁为谁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许多的美丽总是在不经意间从我的指缝中滑落,依稀耳边响起的总是聆听不断的丁零……
  • 大宋逍遥王

    大宋逍遥王

    【起点第五编辑组签约作品】一个文弱的中文系学生,没由来地到了积弱积贫的北宋末。生存之艰辛,仕途之险恶,家国之忧患,命运之无常。他该如何去享受清明上河图中的繁华,又能否扭转靖康之难北宋灭亡的历史趋势?……
  • 总裁的嚣张萌妻

    总裁的嚣张萌妻

    老天爷为什么要这样对她,她第一次执行任务,就失手错杀了费氏财团总裁费凌欧的未婚妻,从此便被这恶魔缠上了身。她会怕他?笑话。可是自己怎么就求上了他?还做了他的贴身助理,被逼着列了一大堆不平等条约。她明明讨厌他来着,怎么就越来越管不住自己的心了?什么?结婚?结就结,谁怕谁。可是你跟那个女人是怎么回事?不守夫道?害她流产?
  • 最强巅峰狂少

    最强巅峰狂少

    天之骄子蓝晓身负家族血仇向灵武山上的古怪老头拜师学武。但一场浩劫之后,他师父和所有师兄弟们全部离他而去,只剩他一人活着。痛苦无奈之下,他只得下山,适应都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