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1800000016

第16章 奋英谋三战平齐地困强虏两载下舒城

却说光武帝自桃城启行,转幸沛郡,亲祠高庙,复进至湖陵,探得董宪、刘纤,合众数万,屯据昌虑,因即督兵往攻。到了蕃县,与昌虑相隔百里,忽又由探马走报,董宪招诱五校余贼,进通建阳。诸将以贼来较近,请即出击,光武帝面谕道:“五校远来,粮必不继,食尽自退,何必与群贼争命呢?不如坚壁待敝,自足制胜!”(与前回王舫义意,大致相同。)诸将乃奉谕静守。过了数日,五校食尽,果然引去。惟庞萌、苏茂、佼强三人,自桃城败走后,辗转奔依董宪。宪拥众生骄,不甚戒备,光武帝却探知消息,督率将士,验至昌虑。

不待安营布阵,便使将士分攻宪营,四面并举。宪慌忙分兵四防,勉强支持了三昼夜,被汉军捣破营壁,一齐突入,刀枪杂进,好似研瓜切菜一般。宪不能再持,跨马急奔,庞萌亦与宪同走,逃往绪山。苏茂不及偕行,走依张步,刘纤乱窜出营,惟佼强解甲请降。光武帝既得大捷,再遣吴汉率军追剿,宪与萌复自增山潜出,招集散卒百余骑,还入郊城。吴汉等从后追至,宪、萌兵微将寡,自知不能守郑,再奔胸城。吴汉不肯速舍,仍然追去。胸城属东海郡,形势险固,储粮颇多,宪、萌依次扼守,就是吴汉乘间围攻,倒也不能速下。惟刘纤穷无所归,东跑西走,厮混了好几日,被随兵高鹿剁落头颅,持献汉营。

光武帝因梁地已平,还幸鲁地,致祭孔子。且使建威大将军耿弃,进兵向剧声讨张步。步闻耿弃将至,亟遣部将费邑屯兵历下,又分兵驻守祝阿,另就泰山、钟城等处,列营数十,专待交锋。耿弈渡河直进,先攻祝阿,半日即下,却故意开城一角,纵令守兵逸去。守兵齐奔钟城。钟人闻祝阿失陷,当然拘惧,你也逃,我也走,只剩得空垒数所,阋寂无人。弈却不往夺取,反引兵转攻巨里。巨里为费邑弟费敢所守,当然报闻费邑。弃使人到处砍树,扬言将填塞坑堑,一面严令军中,促修战具,限期三日,当力破巨里城。这消息又为费邑所闻,邑恐乃弟失守,自率锐卒三万余人,来救巨里。耿弈得报,喜语诸将道:

“我正欲诱他前来,今他果中我计,是自来送死了!’遂派将士三千人,直压巨里城下,自引精兵万人,往截费邑来路,择得一座高山,上冈伏着。那费邑仗着锐气,驱兵过来,才到山前,只听山上一声鼓响,竖起一面大旗,上书一个耿字,随风飘荡,却没有一人下山。邑伫望多时,不见人影,便顾语部曲道:

“这是疑兵,不必怕他!”说着,仍挥军前进,哪知山上的鼓声,又复继起,并有数百人出现山顶,持械欲下。邑又待了半晌,仍然不见下来,又要纵髻前行,偏是鼓声越紧,旗帜越多,迷眩耳目,令人莫测。(原是一条疑兵计。)猛听得一声呐喊,已有无数人马,冲入军中。邑急忙对敌,怎禁得来兵势盛,好似生龙活虎,不可捉摸;且军心已经散乱,无复行列,越弄得手足无措,血肉横飞。

邑正要退走,不防一大将跃马来前,劈头一刀,不及趋避,慌忙把头一偏,却晦气了左臂,竟被砍断。邑痛彻心腑,自然昏晕过去,撞落马下,再由来将顺手砍下头颅,了结性命。好头颅已被人取去了,军中失了主帅,顿时大溃,迟逃一步的,都登鬼篆。看官不必细猜,便可知汉将耿弃,计斩费邑,先用旗鼓乱彼耳目,然后从山旁绕出,骤入彼阵,使邑措手不迭,马到成功。费敢在巨里城中,已知乃兄来援,拟即出兵接应,无奈城下有汉兵数千,堵住城门,未便轻出,(弃之拨兵压城,原是为此。)只好登碑遥望,守待援军。蓦见汉兵大至,先驱执着长竿,血淋淋地悬着一颗首级,急切里尚难辨认,但闻汉兵高呼道:

“这是费邑头颅,汝等细看,若再不出降,也要与这头颅相似了!”费敢审颜察貌,果是兄首,不由得涕泪交流。守卒莫不惊慌,无心守御,黄夜出走,敢亦遁归剧城。弃入城收取积聚,又分兵连下四十余垒,得平济南。

张步亟使弟蓝,率兵二万守西安,更征集诸郡吏士万余人守临淄,两城相隔四十里。弈进抵画中,居二城间,伤诸将校部署人马,约五日后会攻西安。

(与前计大同小异。)至五日期届,诸将校齐集听命,弃令大众藤食,(夜食床葺间,故日冻食。)待旦至临淄城。护军荀梁,因军令与前不符,入帐申请道:“攻临淄不如攻西安,临淄有急,西安必且往救,西安有急,临淄却不能赴援,且前令原会攻西安,何必改约?”弃哨然道:“妆不知兵机,无怪相疑。西安虽小,却甚坚固,蓝兵又精,未易攻克。若临淄名为大城,守兵乃是乌合,一鼓可下。

我前言将攻西安,明是声东击西的计策,今我不攻西安,独攻临淄,掩人无备,容易得手。临淄一下,西安亦孤,张蓝与步隔绝,必且亡去,一举两得,莫如此计。否则顿兵坚城,死伤必多,就使得克,张蓝必还奔临淄,并兵合势,与我相持,我深入敌地,复无转输,不出旬月,便是束手坐困了。奈何攻西安,不攻临淄?”荀梁方默然退去。弃即乘夜出兵,径攻临淄,城内果不及备,半日即下。再拟移攻西安,那张步已弃城遁去,奔回剧城。于是荀梁等拜服弃谋。

弃乃揭榜安民,严禁军中掳掠,惟张步罪在不赦,若自来受死,毋得轻纵,手到擒来。这数语传入剧城,步不禁大笑道:“我自兴兵以来,战胜攻取,如尤来、大抢十数万众,我且瑞营破灭,今大耿兵不如彼,又皆转战疲劳,反说出这般大言,要想摘我,岂不可笑?看我与彼一战,究竟谁胜谁负?”(正要诱你出来。)当下与三弟张蓝、张弘、张寿,及大抢降盗重异等兵,号称二十万,进至临淄城东,连营数里,指日攻城。弃闭城严守,不与争锋。事为光武帝所闻,恐弃寡不敌众,驰书劳问。弈复奏道:“臣得据临淄,深沟高垒,守备有余,张步从剧县来攻,疲劳饥渴,臣不与交战,待他气竭欲归,当发兵追击,用逸待劳,用实击虚,约阅旬日,步首可坐致了。”这复文已呈递在行,弃乃出兵淄水,列阵岸旁。重异领着旧部,径来挑战。弃军即欲迎战,偏弃故意示怯,反令各军退回小城,但使都尉刘散,及泰山太守陈俊,分兵列阵,驻扎城下。重异疑弃军怯战,越通越紧,就是张步,亦自恃兵众,随后涌至,冲动刘欲、陈俊两军,歌与俊不得不战,遂即督兵接仗,奋斗起来。临淄本属齐都,旧有王宫,宫中有台,半已纪毁,惟基址尚存。弃登台睐望,见城外两军交战,势甚汹涌,因即下台跨马,魔动健卒,跃出东门,向步军横突过去。步连忙拦阻,阵势已乱,被弃兵一场蹂用,伤毙甚多。急得步招架不住,忙令弓弩手放箭射弃,弃用盾遮护,且战且进,突有一流矢穿入弃股,弃仍不惊慌,但执刀截去箭链,督兵如故。毕竟步兵多势盛,虽然杀伤不已,还是不肯退去,战至日蓦,方才败却。弈亦鸣金收军,翌展复勒兵出列城下。光武帝时在鲁地,接得弃书,尚自放心不下,因引军东行,亲往救弃,先遣人向弃报知。弃方拟与步再战,陈俊进说道:“强寇势盛,不如闭营休士,静待驾至,再与决斗未迟!”弃奋然道:“乘舆且至,臣子当椎牛酾酒,接待百官,奈何反以贼虏遗君父呢?”说毕,遂出兵待战。适值步众趋至,便接住厮杀,自旦及暮,大破步众,积尸满潦。弃料步将退,特令偏师绕出步背,分伏两旁。

待至天昏月黑,步果引退,才行半里,两面伏兵突出,纵横驰骤,所向披靡,步众都有归志,不意冤家路狭,竟碰着两支催命军,并且昏黑不辨,如何对敌?

只好夺路乱奔。偏弃军很是厉害,在后力追,逃得越快,追亦愈紧,步抱头先窜,后队往往剩落,都做了无头的僵尸,直至矩昧水上,去临淄城已八九十里,追兵方渐渐缓行;但沿路收截轴重,约有二千余车,饱载而回。(究竟谁胜谁负?)过了数日,光武帝驾至临淄,弃率诸将从容迎倡,拜伏道旁,当由帝面慰数语,令弃等起身入城。及车驾进至齐王故宫,下舆升座,大飨群臣。酒酣席散,再由光武帝赐谕耿弃,嘉奖功绩,略云:

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此皆齐之西界,功足相仿。而韩信袭击已降,(见《前汉演义》。)将军独拔劲敌,其功乃难以信也!

又田横烹哪生,及田横降,高帝诏卫尉(即哪商。)不听为仇,张步前亦杀伏隆,若步来归命,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又事尤相类也。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先是光武帝尝幸春陵,亲祠园庙,大会故人父老,置酒旧宅,欢宴竟日,耿弃曾扈驾同行。及启驾还都,弃曾向驾前献议,请收上谷兵,定彭宠,取张丰,平张步等。光武帝大为嘉纳,依议进行。后来张丰受擒,彭宠传首,弃皆与征有功。至是弃受命专征,复得击走张步,所以末数语中,说他有志竟成。

弈再拜谢奖。光武帝休息一宵,便即与弃进攻剧城。步经过一番大创,才知耿弃多谋,不可力敌。(晓得迟了。)且闻光武帝亲来督攻,越加惊慌。张蓝、张弘、张寿,比步还要胆小,分兵自去;步亦停足不住,弃城出奔。城中无主,待到御哗临城,自然开门迎降。弃不暇进城,再引兵穷追张步,步往奔平寿。

可巧苏茂出招旧部,得万余人,来援张步。步与语及战败情形,茂作色道:

“善战如延岑,又率着南阳健卒,尚被耿弃击走,(见第十三回。)大王奈何逮攻彼营?茂一出即还,难道不能少待么?步赧然道:“负负,事已至此,也不必再说了。”已而弃军大至,纷纷薄城,步不敢出战,惟与茂婴城拒守。光武帝使人招步,嘱令斩茂来降,不失封侯。步竟将茂杀死,自奉茂首,出诣弃营,肉袒请降。弃送步至剧城,请光武帝发落,自入城中安抚兵民。见步众尚有十多万人,因特竖起十二郡旗帜,鸣鼓示众,使步兵各自认旗上郡名,分立旗下。

步兵依令分投,再由弃检点名数,嘱令毋哗。一面收验轴重,尚有七千余车,当即酌给步众,使他得资归乡,众皆拜谢去讫。步至剧城,甸伏谢罪,光武帝不食前言,封步为安丘侯,并传诏赦免步弟,步弟蓝、弘、寿相继归降。就是琅呀太守王阂,亦诣剧投诚。光武帝迁陈俊为琅呀太守,并使弃荡平余贼,自率张步还都,令与妻子同居锥阳。陈俊入琅呀境,盗贼皆散。弃略地至城阳,尽降五校余党,齐地悉平,乃振旅还朝。张步居锥未久,复起异心,潜挈妻子逃奔临淮,意欲再招旧部,入海为盗,被琅呀太守陈俊截住,立即击死;妻子一体骄诛。(可为伏隆雪恨。)话分两头。

且说齐地告平以后,忽忽间又阅一载,就是建武六年,一交春令,便得了两处捷音。小子不能双管齐下,只好依次写来。自从李宪据住庐江郡,僧号淮南王。(见第七回。)至建武三年,居然自称为帝,也设立九卿百官,管辖九城,有众十余万。(区区九城,也想做皇帝么?)越年由汉扬武将军马成,奉诏讨宪。马成字君迁,系南阳郡棘阳县人,少为县吏,光武帝前拘颖川,使成守郊,至光武移军河北,成弃官渡河,屡从征伐。建武纪元,迁官护军都尉,越四年授扬武将军,使率诛虏将军刘隆,振威将军宋登,射声校尉王赏,调发会稽、丹阳、九江、六安四郡兵马,进攻舒城。(马成为二十八将之一,前文已叙过二十七将,至成乃毕。)舒城为李宪根据地,设守甚严,马成到了城下,巡阅一周,见他城高稼阔,已觉得不易攻取,并且城上守兵,多半雄壮,甲仗等又很鲜明,断非指日可下。乃择地安营,但求自固,不求进取。一面上表锥阳,具述情势,谓须侯一二年后,方可报功。光武帝复谕马成,准他便宜行事。成遂坚壁不动,宪屡出挑战,始终严守,数月不接一仗。惟分兵袭宪粮道,截夺了好几次,于是逐渐围城,四面筑栅,还是以守为攻。宪复遣兵冲突,屡被击退。直至建武六年,城中食尽,乃鼓励将士,并力扑城,不到旬日,便即攻入。宪拼命杀出,连妻子都不及带走,落荒窜逸。马成将李氏家属,全体诛戮,更遣将追捕李宪。

隔了两日,有人持首来献,问明底细,乃是宪部吏帛意杀宪来降。马成乃传首诣胭,乘势略定九城,江淮悉平。成奏凯班师,晋封平舒侯。帛意亦得邀封渔浦侯。同时吴汉亦攻下胸城,摘住董宪妻孥。宪与庞萌夜走赣榆,乘虚袭入,偏为琅呀太守陈俊所闻,亚引兵往攻。宪、萌无兵可守,再走泽中,途穷日暮,四顾仓皇,随从只有数十骑,又都是刀残械缺,甲宵不全。宪不禁啼嘘道:

“数年称王,一朝覆灭,妻被人掳,子被人掠,家亡国破,尚有何言?”说至此,顾语从骑道:“诸卿依我数年,为我所累,流离辛苦,竟弄到这般结局,岂不可怜?此后请各择羁栖,努力自爱!”骑士等听了此言,并皆涕下。猛觉得后面尘起,又有追兵杀来,宪、萌忙即飞奔,行近方舆,竟被来将追及,一阵扫荡,宪即毙命,首级为来将取去。来将乃是吴汉部下的校尉韩湛,湛果取宪首,复追觅庞萌。萌从乱军中逃出,夜无可归,趋入方舆人黔陵家内。黔陵见他狼狈情形,一再盘请,由萌说出真名真姓,陵佯为留宿,趁他睡熟时候,取刀杀萌,把首级送往昊汉军前。汉即将宪、萌二首,传诣锥阳,并报明韩湛、黔陵两。人的功劳,两人俱得沐封侯。(黔陵封侯,比诸庆吾,帛意等较为得当。)山东亦平,各将吏奉诏西归。小子有诗咏道:

扰扰中原太不平,真人崛起渐澄清;鼠偷狗窃俱无效,才识兴王莫与京。

东征已毕,光武帝乃续议西征。欲知西征详情,容至下回再叙。

张步拥兵数年,据有齐地,初辜刘玄,继臣刘永,彼亦以尊刘为得计,奈何托身非人,独于白水真人而忽之。意者其亦如朱鳍等之戴圣公,樊崇等之戴盆子,知其易与而阳奉之软?伏隆被杀,耿弃出征,彼尚恃强生骄,大言不惭。

追三战以后,铎羽请降,宜其惩前毖后,安老雏阳;乃犹潜逃临淮,妄图入海,一误再误,不死何待?大盗毙而良将功成,此识时者之所以为俊杰也。马成攻舒,两载乃下,智略似未及耿异,然卒能扫锄强虏,肃清江淮,其亦一人杰矣哉!彼吴汉等之得平黄宪、庞萌,未始无功,但宪与萌已成弩末,汉犹积久而后平之,其功尤出马成下。观本回叙事之有详略,便知功绩之有高下云。

同类推荐
  • 青梅煮酒话西汉之楚汉争霸

    青梅煮酒话西汉之楚汉争霸

    一场群雄逐鹿争霸赛,一盘沙场起兵对弈棋。始皇帝驾崩,铁马帝国迅速瓦解。草根混混、寂寞英雄、落魄贵族、流氓无赖纷纷登场,各方势力彼此消长整合,铺设历史轨道。风云变幻中,天鹅王陈胜,谋士张良,酒徒郦食其,阴谋家陈平,亚父范增,刽子手夏侯婴……演绎各出人间悲喜剧。作者学识造诣精深,笔法诙谐有趣,以《史记》、《汉书》作原本,全景再现刘项争夺统治权历程。读来酣畅淋漓,掩卷开怀大笑,慨叹人物命运,思量历史传承。
  • 明朝奸臣

    明朝奸臣

    当清官可以两袖清风、刚正不阿、高风亮节,即便死了也是鞠躬尽瘁!当一个奸臣却老奸巨滑,居心叵测,心怀鬼胎,死了却是遗臭万年!可当清官难,当个奸臣更难。要做到只手遮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更是难上加难!杜明,这个不知历史的小民,就如一条泥鳅,穿梭在乱世之中,在权力和欲望中挣扎、在残暴和杀戮中生存、在忠诚和背叛中壮大,最终一步步走上权力的顶峰,不求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也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 大宋王朝4

    大宋王朝4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国宝密码

    国宝密码

    国宝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证据,几百几千年过去了,它们是以怎样的方式被发现的,又经历了怎样的辗转流离,它们现在的命运又如何?本书将一一为您讲述国宝背后的历史真相与考古秘闻。
  • 海盗玫瑰

    海盗玫瑰

    19世纪初,在西方,拿破仑帝国席卷欧洲;在东方,满清帝国由盛而衰。1782年,爱娜-斯拉特出生了,本书是一个凶暴萝莉的成长史,变身小说,不喜勿入!
热门推荐
  • 废物王爷的天才妃

    废物王爷的天才妃

    他是帝国地下势力的继承人,本应是‘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的风华王爷,却因好友与未婚妻的背叛而毁容,还成为闻名天下的废物,作为继承人的地位岌岌可危;她是帝都庞大家族的嫡出大小姐,只想顶着不详的名声低调地生活,却不想皇帝金口一开,她成为他的未婚妻。失去一份感情的他在面对新的感情时应该如何处理?而本想低调的她在被推到风口浪尖后又该何去何从?面对威胁与险情,他们是该联手呢、联手呢、还是……联手呢?!
  • 爱情对对碰

    爱情对对碰

    她跟他前世一定是怨家,否则怎么会跟他打第一次见面就结下了梁子,而且是越结越深,深到每次见面三句不和就大打出手!每次都想把他那张招蜂引蝶的俊脸扁成猪头!好解心头之恨,妒忌之心!可是,该死!她竟然被他吻了!他竟然说说他喜欢她?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没有道理呀!乱了,一切都乱了!扰得她心慌慌的,有点喜有点惊!该不会这只猪又想恶整她???
  • 我的逃婚女友

    我的逃婚女友

    她本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冷氏集团的继承人;但是因为一场逃婚让她失去了记忆,让天之骄子的冷沫霜从聪明才智变成了单纯无知的丁小米;也因此让冷沫霜得到了一份千金不换的爱情。但恢复了记忆的冷沫霜,又会与尹铭轩发生怎样的爱情故事呢???
  • 第六个夏天

    第六个夏天

    后记:在晴空,寻觅多久,才能幸福的落地…(这是一个半真实的故事,关于友情与爱情)
  • 明媚不悲伤

    明媚不悲伤

    那时的林辞以为这就是结局。苏明媚明媚了他的生活,然后走的决绝。却又以学校请来的访学团负责人的身份再次出现。“苏明媚,你先说了分开,你不是说你不爱我了,那你现在是在做什么呢?”“明媚,我太了解你,你骗不了我”“明媚,回来吧”
  • 暗夜霓裳

    暗夜霓裳

    贫穷?追杀?哼!命运的指环缓缓翻转,让我来告诉你什么叫逆袭!
  • 时光到此为止

    时光到此为止

    有些故事就像空气中棉花糖的甜味儿,风一吹就散了,却一生铭记。当我们一起在那个夏天里笑着,并肩站着,你扶着我的肩膀,我们谈论着梦想、飞翔;当我们一起在那个夏天里奔跑,伸展双臂,你说别畏惧艰险,却怎么也无法预知,时光就这样静止成一张底片。你的言语以及笑容,分明还支撑着我的道路,而时光,却再也回不去了……
  • 盛世暖婚:冷少的天价宝贝

    盛世暖婚:冷少的天价宝贝

    “老公,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好消息。”“好消息是我允许你在外面找小情人。”“嗯,倒真是个好消息。坏消息呢?”某男淡淡然的回答道。某女气急:“我刚才骗你的,看你喜欢的样子,我就知道,你心里其实很想找的!你怎对得起我这些年对你的一片深情?!”某男勾唇一笑:“一开始我就知道你是在试探我,果然是这样。”“…………”
  • 绝世术士

    绝世术士

    没说什么说的....只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我
  • 汉末风云录

    汉末风云录

    这个时期虽然是中国历史上战争最为频繁,灾难最为深重的时期;但也是人才辈出,武勇与智慧并重光耀的时期。所谓“乱世出英雄”,天下即将大乱,“神器”失居,万民涂炭。一方面人心思安思治;另一方面,一些野心家和乱臣贼子,趁机而起,或与乱中窃国,称王称霸,或者鼠窃狗偷,狗苟蝇营;还有一些所谓的仁人志士,则应人顺时,以天下为己任,投入到治乱统一的大业中。无论他们出于什么动机,要争取帝位,成就霸业,却是同一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