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1800000013

第13章 掘园陵淫寇逞凶张挞伐降王服罪

却说建武二年六月,册立郭贵人为皇后,子强为皇太子。郭氏即刘扬甥女,随驾人摊。当光武帝即位时,得产一男,取名为强。时阴丽华也迎入锥阳,(阴丽华见第七回。)与郭女同受封贵人。丽华容色,实过郭女,并且性情和顺,毫无妒意,光武帝本欲立她为后,她却以为郭氏有子,理应正位中宫,且郭氏生长王家,与自己出身不同,所以情甘退逊,将后位让与郭氏。(看到后来,实可不必。)光武帝乃立郭氏为后,就将二岁幼儿,作为储君。这且待后再表。帝又分封宗室,封叔父良为广阳王;(后来徙封赵王。)族父歙为泗水王;族兄社为城阳王;歇子终为淄川王;迫溢兄为齐武王;仲为鲁哀王;子章授封太原王;(后来徙封齐王。)仲段无子,命重次子兴过继,袭封鲁王。封爵已定,乃再拟荡平群寇。惟一时人心未靖,乱端不已,除上文所述诸渠魁外,尚有渔阳太守彭宠,破虏将军邓奉,相继造反,替信频闻。(提叙一笔,暗伏下文。)光武帝虽遣将出讨,但尚无暇全力对付,只好先就近处着手,次第廓清。自从刘玄败死,诸将吏散处南方,未肯归命锥阳。光武帝召集诸将,会议出师,当下向众宣言道:“哪城最强,次为宛城,何人敢率兵进击?”语未绝口,即有一人突出道:“臣愿攻哪城!”光武帝见是执金吾贾复,就笑说道:“执金吾前去击哪,联复何忧?宛城当属大司马便了!”复领兵自去。另遣大司马吴汉,往略宛城。

哪城守将尹尊,曾由刘玄封为哪王,与贾复相持月余,城中食尽,因即出降。

就是宛城为宛王刘赐所守,一经昊汉兵到,退保沟阳,未几亦即归降。两处先后报捷,光武帝因赐本族兄,前曾共事,所以召赐入见,封为慎侯。再命贾复进略召陵、新息,统得平定。

复有部将过颖川郡,妄杀良民,正值河内太守寇询,调往颖川,立即拘复部将,泉首示众。复引为己耻,顾语左右道:“寇询敢杀我部将,藐我太甚,我当前去见询,手刃此仇!”遂向颖川进发。(粗莽可笑。)询闻复挟怒前来,料无好意,故不愿与见。姊子谷崇语询道:“崇为军将,应带剑侍侧,就使有变,也可抵挡得住,相见何妨!”询摇首道:“我闻蔺相如不畏秦王,独为廉颇屈志,彼区区赵国,尚知先公后私,难道我反悍然不顾么?”(好寇君。)乃伤属县盛设酒肴,遇有执金吾军入界,全体供给,一人须兼二人饮食,县吏自然遵令,不敢怠慢。询托辞出迎,行至中途,因疾折回。复正勒马待着,按剑欲试,不意拘已驰归,惹得怒上加怒,巫欲勒兵追询。偏部兵已皆被酒,不愿进行,复亦孤掌难鸣,只好罢休。询使谷崇具状奏闻,光武帝召复班师,并征询入朝。询奉命进渴,见复在御座前,急起欲避。光武帝与语道:“天下未定,两虎怎得私斗?联当与两卿和解,互释前嫌。”说着,赐令共坐,宴叙甚欢。及退出殿外,复令同车并出,两人曲体主心,自然释怨平争,言归于好,询复辞回颖川去了。

大司马吴汉,方自宛城往略南阳,忽报植乡贼与五校贼会合,寇掠魏郡清河。光武帝召汉还师,自督诸将至内黄,进击五校贼,大破贼众,收降至五万余人。适值吴汉领兵来会,乃将军事付汉,折回都中。汉与植乡贼连战数次,无不获胜,斩械数万,降服数万。先是植乡贼徒,统是刁子都余党,(刁子都见前文。)子都为部曲所杀,余众转走植乡,后纠集他处盗匪,号为植乡贼,共计得十余万名。及为吴汉所败,或死或降,所余无几,遁入西山,再推贼目黎伯卿为渠帅。伯卿负瞩数月,仍被吴汉捣破,窜死崖谷间,河右复安。光武帝接得捷书,亲往慰抚,增封吴汉采邑,由舞阳侯晋封广平侯。此外随汉同征,尚有建义大将军朱枯,大将军杜茂,执金吾贾复,扬化将军坚钾,偏将军王霸,骑都尉刘隆、马武、阴识等,亦各有功绩,俱得奖叙。朱佑字仲先,南阳宛人,曾从刘氏起义,转战有年。杜茂字诸公,南阳冠军人,自光武帝出拘河北,投入魔下,效力戎行。坚钾字子极,颖川襄城人,尝为郡县橡吏,颇有干才,或向帝前推荐,方得召用,积功为扬化将军。惟刘隆字元伯,本与光武帝同宗,乃父名礼,前与安众侯刘崇讨莽,并皆败死,隆年尚幼,幸得免祸,后来游学长安,刘玄召为骑都尉,隆见玄不能成事,托词迎取家眷,转至河内从光武帝,光武帝使仍旧职,加封列侯。(四人俱列二十八将中,故特提叙。)至若贾复、王霸、马武履历,已见前文,不复追叙。独阴识为阴贵人兄,受封阴乡侯,光武帝因他从军有功,拟加封邑。识叩头固让道:“臣托属掖庭,累加爵土,不可以示天下,幸勿加恩!”光武帝见他意诚,乃不复加封。识小心谨慎,未尝以贵戚自骄,就是出征有功,亦谦退不伐,因此为士论所称。(却是难得。)光武帝慰劳已毕,复遣汉还定南阳,连下涅阳、郦穰、新野诸城。复与偏将军冯异,北击五楼、五蟠诸残贼,所向皆捷。偏大司徒邓禹,入关抚民,又经赤眉还寇长安,屡战不利,竟从长安退至高陵,兵士饥困,几难成军。于是光武帝另费踌躇,不得不改遣他将,往讨赤眉。赤眉前次出关西行,意欲入陇,(回应前回。)陇右方为魄嚣所据,遣将杨广统率锐卒,迎头截击。杀得赤眉七零八落。慌忙回走,所掠财物,抛弃殆尽。道出阳城山谷中,适遇大雪,冻死多人,尸骸满道,没奈何再返长安。他想长安内外,十室九空,无从再掠,且长安已由邓禹守住,料不易入,不如往发汉朝陵寝,或可劫取遗藏,免致落空。

乃一哄而往,闯入园陵,守陵吏民,逃得精光,赤眉得任意掘坟。最注意的是后妃各家,连棺撑尽被劈开,有几撑用玉匣为硷,尸皆未烂,面目如生。查汉制收硷后尸,自腰以下,用玉为札,长一尺,阔一寸半,垂至两足,用黄金缕缀系,叫做玉匣,尸骸得借宝玉精华,历久不朽。谁知这种奢华的制度,反使各女尸身后不安,当时短命致死,颜色未衰,却被赤眉贼触动淫心,竟把她剥去衣服,赤条条地卧在地上,侮辱一番。(这也可谓生死交。)更可怪的是吕后遗骸,全然不变,面色反比生时娇嫩,至此也竟受污。待到污辱以后,尸才变色,这难道是生前淫妒,应该受此恶报么?(吕后死时,年已将迈,乃遭此报,定是天道恶淫,故孔圣谓丧欲速朽。)独霸陵为文帝遗家,文帝素尚俭德,如所幸慎夫人等,衣不曳地,想来总没有甚么厚硷,故赤眉不去发掘,幸得保全。更有杜陵为宣帝墓所,却由汉中豪帅延岑,引众居守,赤眉不敢过犯,安然如故。延岑系南阳人,也是一个绿林流亚,起兵汉中,杀败汉中王刘嘉,据境称雄。刘嘉向关中乞师,刘玄尚未败没,特遣部将李宝,领兵往会,与嘉并击延岑。岑寡不敌众,乃由汉中北出散关,进屯杜陵。他虽往来剽掠,迹同盗贼,但与赤眉相比,尚觉得稍有纪律,差胜一筹。邓禹闻赤眉发掘陵寝,亟令将士往击,反为赤眉所败,伤亡甚众。禹乃督兵自出,行至云阳,又接长安替耗,被赤眉乘虚捣入,长安失守,累得禹无路可归。会闻赤眉将逢安,往攻延岑,也想伺隙进袭。好容易到了长安城下,正要魔兵攻扑,偏又来了赤眉将谢禄,一场交战,禹又败走,不得已退至高陵。军中随带粮食,本属有限,渐渐地食尽囊空,势难久持,因特奏报锥阳,急求接济。光武帝筹划再四,已知邓禹兵敝,不堪再用。此时惟有偏将军冯异,智勇兼优,可代禹任,乃特召异入见,嘱令西征。

异拜命出都,光武帝亲送至河南,赐异车马宝剑,并面嘱道:“三辅人民,迭遭变乱,生灵涂炭,无所依诉,今遣卿讨贼,并非欲卿略地屠城,期在平定安集,救民疾苦。联看诸将亦多健斗,往往未善抚循,独卿平日能驭吏士,所以委卿重任,卿此行须除暴安良,勿负联望!”(保民而王,莫之能御。)异顿首受教,拜别车驾,向西进发。途中宣布威德,民皆畏服,群盗多降。光武帝还居锥阳,连接冯异军书,知异威爱并用,定能胜任,乃决计召还邓禹,专任冯异。

会得邓禹奏称,刘玄旧将廖湛,联合赤眉,并攻汉中,汉中王刘嘉,出谷迎战,大破寇众,阵斩廖湛,嘉因军士乏食,就谷云阳,正好乘便招抚云云。光武帝准禹所请,令禹传诏谕嘉,禹当然照行。嘉妻为来欺女弟,歇系光武帝姑子,与帝戚谊相关,因即劝嘉从命。嘉始挽禹转达表文,自请效顺,将表文绎递锥阳,并言廖湛一死,赤眉失势,近日赤眉将逢安,又被延岑击败,约毙十余万人,臣料赤眉不久必灭,俊臣筹足军食,便可一鼓歼灭等语。(先生休矣!何又妄想?)光武帝已遣异代禹,不改初衷,因复颁诏寄禹,略云:

卿瞋毋与穷寇争锋,赤眉无谷,自当东来,吾以饱待饥,以逸待劳,折墓答之,非诸将忧也,卿其速归,无得复妄进兵!

邓禹得诏,尚以无功为耻,未肯逮归锥阳。可巧三辅大饥,人自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赤眉无从掳掠,果然东下,余众还有二十万人。光武帝得知消息,使破奸将军侯进等,出屯新安,建威大将军耿弃等出屯宜阳。出发时复传谕道:“贼若东走,可引宜阳兵会新安:贼若南走,可引新安兵会宜阳。”

一面令冯异择险邀击,决歼此虏。(创业之王,必有良谨。)异奉命进驻华阴,正值赤眉东来,即扼要拒击,先后六十余日,交战至数十仗,多胜少败,收降赤眉将卒五千余人。

未几已是建武三年,朝命异为征西大将军,节制西行人马,且促邓禹交代,限期还都。禹还想鼓励饥卒,邀击赤眉,仍然失利,才率车骑将军邓弘等东归。

途次与冯异相遇,又欲与异共攻赤眉。(贪功之心,何竟至此?)异从容道:“异与贼相拒数十日,虽得俘获贼将,但贼众尚多,须推示恩信,徐徐招诱,未可逮劳兵力!且皇上已遣诸将分屯绳池,使异在西夹击,彼此并力,一举聚歼,乃是万全的计策。公不若遵旨东还,待异荡平此虏便了。”禹听了异言,还道异不肯分功,益加猜忌。就是邓弘亦有此私意,决欲一战,遂自请为先锋,引兵遴进。赤眉齐来接仗,交战多时,见弘军微有饥容,却不望前进,反向后退。

弘军当然追逼,赤眉抛弃轴重,纷纷却走,弘军尚不知是计,但见轴重车上,有豆载着,争相掬食,顿致行伍散乱,无心恋战。不防赤眉翻身杀转,猛击弘军,弘军已经乱伍,仓粹间不能成列,自然四溃,弘亦只得返奔。邓禹在后面望着,忙邀冯异一同往援。两人并署驰往,魔动部兵,截杀赤眉。复酣斗了好一歇,赤眉稍稍退去。(还是诱敌。)异亟向禹进谏道:“赤眉小却,并非真败,我军已多饥倦,宜暂休息,毋使前进!”禹不肯听异,反驱兵急进。异未便停马,相偕进军,蓦听得几声胡哨,赤眉等四面兜集,踊跃来前。禹与异慌忙对敌,怎禁得赤眉涌至,驰突人阵,把禹异两军冲作数截。禹、异两军,已是饥乏得很,望见敌势汹涌,统皆怯战,觅路乱逃。禹亦自知不支,但率亲兵二十四骑,冲开血路,径向宜阳奔去。邓弘已早经遁走,不知去向,单剩得冯异一军,也是东逃西散,如何支持?异急走至回溪阪,溪长四里,旁有峭壁,状甚陡峻。异弃马逾溪,与魔下数人跃登峻阪,方得驰脱。

这番战仗,汉军死伤至三千余人,余皆散逸。还亏冯异脱身回营,下令收集溃卒,军士方知异无恙,黄夜奔投,复得万人,守住营壁。越日复由异整兵募众,遍召各处城堡戍卒,一并会聚,再与赤眉约期会战。赤眉恃胜生骄,轻视冯异,待至战期已届,便令万人为前驱,凌晨挑战。异早经部署,申定号令,一闻寇至,但使锐卒一二千人,出营交锋。赤眉见异军寥寥,越加蔑视,存了一种灭此朝食的妄想,悉众来围异军。异乃纵兵大出,与赤眉鹰战一场,两下里旗鼓相当,兵刃交接,呐喊声震动远近,好容易杀到日员,还是未分胜败,相持不舍。异却把红旗一招,突有一支人马,向赤眉阵中搅入,衣服与赤眉相同,赤眉错认是自己党羽,慌忙招呼,谁料到劈头一撞,都害得颈血模糊,十死五六。赤眉后队,顿时大乱。再经异魔军纵击,杀毙赤眉,不可胜计。看官道这支人马,究从何处杀来?原来冯异知赤眉势盛,但凭力敌,未易杀退,所以预先设计,令壮士千人,改服赤眉衣饰,夜伏道旁,约用红旗为号,叫他捣乱贼军。果然赤眉中计,一败涂地。当由异军追至蜻底,截住男女八万人,谕令降者免死。八万男女,一体甸伏,束手归诚。尚有残众十余万,东走宜阳。

(将寺谋,不恃勇,于此可见。)异驰书报捷,光武帝特赐玺书云:

赤眉破平,士卒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淹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玺书既下,光武帝复亲率六军,至宜阳截住赤眉。赤眉正拼命东走,到了宜阳,见前面戈挺推日,族旗蔽天,当中拥着汉天子御驾,黄屋大称,八面威风。吓得赤眉叫苦不迭,如樊崇、逢安等人,经过百战,杀人未尝眨眼,至此亦仓皇失措,不知所为。当下经众会议,只有乞降一法,乃遣刘恭持书请降。

恭既至汉营,得见光武帝,行过了礼,呈上降表。光武帝准令降顺,恭面请道:

“盆子率百万众降陛下,敢间陛下如何待遇?”光武帝接说道:“待他不死便罢。”

(王言如纶。)恭因即返报,盆子率徐宣以下三十余人,肉祖归降,献上所得传国玺缓,并将所有兵甲,悉数缴付,堆积宜阳城外,高与熊耳山相齐。光武帝令县厨赐食,降众正苦饥馁,随到随食,总算十万余人,并得一饱。

光武帝见降贼甚多,恐有反复,特就次日清晨,大陈兵马,遍布洛水岸旁,令盆子等随驾观兵,且顾语盆子道:“汝自知当死否?”盆子跪答道:“罪原当死,但求陛下恩赦呢!”光武帝微笑道:“儿亦太黯,宗室中原无愚人!”说至此,又顾间樊崇等道:“汝等曾悔降否?联愿遣汝等回营,鸣鼓相攻,再决胜负,可好么?”(好权木。)徐宣等叩头道:“臣等出长安东都门,君臣计议,已愿归命圣德,惟百姓可与图成,难与虑始,所以未曾遍告。今日得降,如脱去虎口,得依慈母,诚喜诚欢,还有甚么悔恨呢?”光武帝语徐宜道:“卿可谓铁中铮铮、庸中佼佼了!”乃敛兵归营。更谕诸降将道:“汝等大为不道,所过成墟,屠老弱、溺社授,污井灶,残暴已极,本应骄诛。但联念汝等尚有三善:

攻破城邑,几遍天下,妻妇未尝弃易,算是一善,立君能用宗室,算是二善;他贼乘乱立君,待至危急,往往弑君持首,乞降邀功,独诸卿尚知大义,奉主来降,算是三善。联所以网开三面,法外行仁,此后总宜洗心革面,共享太平!”

降将都一齐跪下,齐呼万岁。(光武辩论替恶。亦俱得当。)光武帝挥众令起,启行还都,令降将分居雏阳,每人赐宅一区,田二顷,余众给资遣归。惟杨音与帝叔刘良有旧,良先依刘玄,玄败没时,独良得杨音礼待,才得免害。因此光武帝为叔报德,封音为关内侯,得与徐宣安享天年。刘恭替刘玄报仇,刺死谢禄,系狱自首,亦得贷死。独樊崇、逢安,居锥数月,又想造反,谋泄被诛。

(不死胡为?)光武帝矜怜盆子,赏赐甚厚,使为叔父良部下郎中。盆子病目失明,方令免官,尚给荣阳均输官地,食税终身。小子有诗咏道:

牛吏何堪作帝王,崎山一跌便沦亡,得全首领犹云幸,总为童儿质尚良。

赤眉已平,余寇犹炽,免不得再加征伐,劳动王师。欲知后来情事,且看下回续叙。

项羽掘始皇家,后人以凶残嫉之,顾未有如赤眉之甚者。赤眉不法,发掘园陵,裸辱女尸,阅《汉书刘盆子传》中,载入此事,谓有玉匣附硷者,多被淫秽,姓氏不概传,独于吕后则标明之。意者其亦嫉吕后生前之奢淫,特揭此以为后人戒欲?邓禹已入长安,不能扞卫陵寝,咎实难辞,乃复以饥疲之卒,贪功邀战,屡致失利,甚且累及冯异,同致覆师。微异之奋翼绳池,则赤眉东来,众尚二十万,即如光武之勒兵亲征,截击宜阳,胜负亦未可料,安能不战屈人乎?光武能专任冯异,卒成大功。至若刘盆子之降,待以不死,陈兵示威,笑语屈贼,光武固一英辟也软?而樊崇、逢安之自外生成,终遭诛廷,何一非恶贯满盈之果报也!

同类推荐
  • 大唐帝国的黄昏

    大唐帝国的黄昏

    在安史之乱后,一批唐人登上了历史舞台。这里面有皇帝,有文臣,有宦官,有军阀。皇帝有复兴帝国之志,文臣有重振王朝之心,宦官有甘心为奴之情,军阀有爱国忠君之意。可惜的是,皇帝的志向没有实现,文臣的诚心没有兑现,宦官的情感没有释放,军阀的意愿没有实践。所以,一切都顺理成章地走向了反面。
  • 回味明朝

    回味明朝

    《回味明朝:乾坤万象》是回味历史系列之回味明朝。明朝是自北宋以后惟一一个对全中国进行统治的汉族政权,上继唐宋风采,下开康乾盛世,延续了近三百年的统治,诞生了无数的传奇人物。明代的历史进程常常因这些传奇人物而发生改变。该书以明朝的兴衰为主线,展现了天朝大国“一生”的荣光,并让我们开始反思我们的文化为什么从繁花似锦,最终沦为了万马起喑。书中内容融历史于趣味之中,便于读者学习和阅读。主要内容有开创期政治局面、中期的衰弱与危机、万历中兴、后期的衰落、明朝的灭亡等。
  • 历史的使徒

    历史的使徒

    尝试一种第一人称写历史的方法,为历史文学找一条新出路,向宝贝女儿及年轻读者传递历史观。
  • 孙权

    孙权

    美人、权势、能干的手下,孙权都不缺,但他的灵魂却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纨绔子弟。环境陌生,语言不通,他想逃跑,结果被一伙山贼给劫持了!汉末是一个混乱的世界,到处充满了暴力和阴谋,纨绔子弟还是回归了江东,他准备享受“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的惬意生活。谁知,身为江东之主,却成了受气包!纨绔子弟的血性被激发了,他也要争霸天下!结果如何?敬请期待!——2010年农历五月十八日,酒臣。
  • 战国之天下无双

    战国之天下无双

    传说,神农氏尝百草化身东海之屿,燧人氏钻木取火于天干地支,伏羲氏排演八卦万里荒山。传说,黄帝借天玄地遁战蚩尤于逐鹿,青帝万古长青亘古不灭。传说,九霄云天存在真正的神邸,建天宫于天之涯。战国时代,百国林立,诸强争霸,谁与争锋,天下无双!
热门推荐
  • 公主食肉记:情挑八美男

    公主食肉记:情挑八美男

    一不小心掉进美男坑,一朝穿越倾倒众生。当女王?没兴趣,寻美男?主意不错……墙外风景独好,公主出宫寻宝。踏遍诸国,邂逅芳草,解开谜题,冲破玄关,佳人无处不在,美男争相索爱。八全齐美后宫欢,做女王,哈哈,挺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暴君当道,巫女小心

    暴君当道,巫女小心

    大婚那天,她穿上了姐姐的嫁衣,还留在姐夫的洞房,企图做他的新娘。一场相逢误,便错嫁衣人。他扔掉红盖头一踩而过,最后,绝决的离去。婚后,他憎恨她,厌恶她,甚至觉得她爱自己是一种耻辱。在大婚后的第三天,便喂她吃下一颗忘情丹。从此,她忘了对他的情,瞬间从新娘子变成了他的臣子,这便是她的情劫。她曾以姐姐的身份救过他,对此一见钟情,三年的爱,不过是镜花水月。她几经生死是为了他,全世界的人都不知道,她曾为他埋在雪中差点死去。她所做的不求人知,但求无悔。一颗忘情丹,断了她的回忆。忘情容易,绝爱却难。她为护他,在夜狼城外被俘。最终逃不过为他不顾一切的宿命。
  • 逆天仙魔决

    逆天仙魔决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这是一个古老的大陆:九州大陆,这里没有元素,没有内力,只有修行,既练己身,又修本心!他,一个出生便不被人重视,未测试便被人认为是天赋为零的“废物”,机缘巧合竟获得奇特的修行法门。修炼有成,他手持红青两把仙魔剑,杀尽敌人,被世人称魔,当浩劫来临,他拯救天下苍生——被称为仙人再世时,却发现所谓浩劫,不过是一场阴谋。他冷笑:欲仙则仙,欲魔则魔,不过我一念尔,苍天不容我,我便逆了这天!
  • 疯狂植物园

    疯狂植物园

    撒哈拉之眼,布满奇异植物的世界,难以想像的人间乐土,也是一个卖菜者山狗的天堂。身为前猎人联盟五星猎人,他在这里过着平静惬意的日子。
  • 玩转职场

    玩转职场

    职场江湖,竞争激烈。江湖职场中人,唯将“机遇”二字把握好,才能在职场中成功晋级。
  • 物不迁正量证

    物不迁正量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妃常毒辣之嫡女

    重生:妃常毒辣之嫡女

    前世,苍茗兰倾尽所有,却被无情背叛,魂归西天!当她再睁眼时,她回到了十岁那年,重来一世,终于看清深爱男子的阴谋。前世她对不起太子,今世便用行动为他护国!前世她受江国寒暗算,今世绝对不相信他的表白暗许。好在,她的身边有江元靖与她共进退,不离不弃……
  • 观手识人

    观手识人

    本书作者是英国的手相书畅销作家,书中体现了作者20多年来对手相的科学的理论研究和来自实践的种种经验,并分成24章,每个小时一章来讲述。这些内容包括怎样通过大脑与手相之间的内在关系、手指、掌纹等等来更加高效地与人打交道。其中1、2小时讲述手相总论;3~10小时分别讲述各个手指和指纹的表现及其规律;11~19小时讲述各种掌纹及其规律,最后几个小时告诉读者的是结合指纹和掌纹来识别他人的方法以及手相术与心理学相结合的种种规律。
  • 非洲狮传奇2:成长蜕变

    非洲狮传奇2:成长蜕变

    草原上最弱小的狮子在失去姐姐的援助后能否得以成长,化茧成碟呢?
  • 听懂孩子的话,读懂孩子的心

    听懂孩子的话,读懂孩子的心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外界对孩子的影响日益加大,而摆在家长们面前的家教问题也日益艰难,不论情况变得如何严峻,教育孩子一个最重要的原则离不开倾听孩子的内心,这样才能成为孩子的朋友,帮助、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本书从理论入手,加上平民化的生活案例,通俗地讲述大多数广泛意义中的孩子的话语及如何和孩子沟通,如何更容易接近孩子、了解孩子,让家长和孩子中间不再有一堵无形的强,让家长和孩子真正多大心心相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