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1400000080

第80章 事业路上好成功(3)

第二节 成大事者,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

对于想要成功的人来说,吃苦是其必经的一项。任何的成功都不会顺手拈来,也不会唾手可得,不经苦寒,怎能有梅香?佛开示众生说:吃尽了苦,苦尽甘来。人世间所有甜蜜的果实,皆是要经过一番风吹雨打的考验和磨炼,才能品尝得到的。

成功需要吃苦

有一家佛寺即将落成,寺院想要雕刻一尊本师释迦牟尼的佛像。于是众僧人苦苦寻找,最终找到了两块非常有灵性的大石头。这两块石头的质地是差不多的,但相比起来,其中一块还是略好一点,所以雕刻师就先雕刻这块好一点的石头。

在雕刻师雕刻的过程中,常听到这块好一点的石头抱怨:“痛死我了,你快点住手吧,我不想让你刻了。”

雕刻师却是好言相劝:“你再忍一忍吧,再过两个星期就好了。你如果能忍得下来,就会成为人人膜拜的释迦牟尼佛像了。”

石头听后觉得有理,于是就决定再忍两天。结果在接下来的雕刻中,石头还是拼命地叫喊,喊得雕刻师都不忍心再下手了,最后他只得说:“好吧,那你就先休息一会。”说完就把石头放到了一遍,然后对另外一块石头说:“我现在要雕刻你了,你可不能喊痛。”

稍差的石头说:“我绝对会一声都不吭的,你大可放手来雕刻。”

雕刻师因为受到第一块石头的影响,边雕刻还边问这块石头“痛不痛”,但是自始至终,这块石头都没有任何怨言。

两星期过后,庄严而威武的释迦牟尼佛像终于雕刻成功了,因为雕刻师出色的雕刻技巧,再加上释迦牟尼的威严,引来了成千上万的信徒前来膜拜。由于前来膜拜的人太多了,踩得地上尘土飞扬,于是住持就想了一个解决的办法。他看到旁边有一块大石头,便让众人把石头打碎,然后铺到地上,这样就不会有太多的尘土了。因此,第二块石头成了万人膜拜的佛像,而第一块石头却成了万人践踏的碎石。

第一块石头因为忍受不了疼痛和磨难,最终只能是碌碌无为;而第二块石头却在疼痛和磨难中坚持了下来,最终获得万人的敬仰。任何一个想要成功的人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或者是环境不助人,或者是坎坷多磨难,或者是有心无力,但是不管哪一种,都是人生成功所要经历的磨难。人生就像是一次旅行,途中所经历的劳累与辛苦都是我们达到目的地所必经的阶段。当我们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就可以看到无限美好的风景,卸下了行装,洗去了风尘,留下的就是享受了。其实回头想一想,之前所遭受的一切“苦难”也都是值得的,因为最美的风景总是在险峰。

世界上凡是有大成就者,无一不是经历了他人不能承受的苦难和挫折,才能够成为人上人的。就如孟子所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些人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人物,他们都经历了凡人常会遇到或者是未曾遇到的苦难,但也正是因为这些苦难,才让他们能够立于常人之上。苦难与挫折是一种财富,一种不用花钱就可以得到的宝藏,它让人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成功,也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

看那些参禅悟佛之人,每天的生活就是参禅、打坐、念经,克服内心的欲望,因为这些是僧人得道的必经之路,不经历这些,又怎么成为得道高僧呢?成功人士也是一样,需要不断进取的勇气和面对挫折的信心,将自己所经受的苦难看做是成功的一个条件,并且视其为不可多得的财富。对于每个人来说,不管你的事业是已经成功,还是你正走在成功的路上,都要用正确的态度面对成功途上迎面而来的苦难与挫折,敢于吃苦,敢于接受,敢于面对一切困难。这样的成功者是任何失败都不能击倒的,因为他们已经把苦难与挫折当做是磨砺自己的垫脚石了。

同类推荐
  •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本书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求知格物、创立“心学”的经历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刻分析了心学中蕴涵的强大能量。比如,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不过世事多艰,我们在生存过程中太多次违背良知,导致良知被遮蔽,不能发挥它的能量。作者希望读者能从王阳明的智慧中学习到取得成功的正确方法,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在浮……
  • 庄子全鉴

    庄子全鉴

    本书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庄子》的作者并非庄子一人,据后世学者考证,其中“内篇”出自庄子之手,而“外篇”和“杂篇”就比较复杂了,多是庄子学说的继承者所作。庄子是奇人,《庄子》是奇书。博大精深的《庄子》,对后世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学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

    人一生要做的两件事就是防患于未然和豁达大度。前者是为了使他避免遭受痛苦和损失,后者是为了避免纷争和冲突。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为欲望永不能被满足。我们离理想越远,自然就会离欲望越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在理想与欲望之中,将欲望的东西当作理想,这是因为它们有时实在太近,近到只有一线之隔,或者说欲望是感性的,而理想是理性的。
  • 萨特哲思录

    萨特哲思录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存在与虚无、哲学的谈话、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写作以及萨特年谱等五部分内容。
  • 素书全鉴

    素书全鉴

    关于《素书》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曾刺杀秦始皇的张良,逃亡到下邳时遇到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故意把鞋子丢到桥下,让张良捡起并替他穿上,认定“孺子可教”后传他一卷书,告之“读书则为王者师”。这位老人即黄石公,这卷书即《素书》。《素书》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义、安礼六章,共一百三十二句。虽只一千三百六十字,但字字珠玑,句句名言,在精准地认识世道、把握人性的基础上,对人生谋略给出了高屋建瓴的指点。本书对《素书》全书按原典进行了解译,并结合现实予以进一步的解读。
热门推荐
  • 神大人的无聊旅途

    神大人的无聊旅途

    来看一看,神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以及世界的旅途。盖亚什么的都不可靠。我只追求……
  • 吾能为力

    吾能为力

    我受够了!受够了尔虞我诈,受够了卑躬屈膝的生活,受够了权力结构沉痾难返的腐化,我要改变这个丑陋的世界!我有力量。我的力量足以改变这个世界!一定可以掀起天翻地覆的波涛!看到了吗,这就是我的理想和抱负,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神,那么就让我来当神;如果这个世界上注定只有邪神,就让人们在打倒邪神的大义下团结起来又何妨?我的传说将会流传下去的!至于升级、寻宝、钓马子,这是我伟大的长征中一些渺小的调剂而已。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全能上帝视点撰写,不喜勿入。
  • 失去灵印的村子:水灵印

    失去灵印的村子:水灵印

    十五岁的少女期芜,为了帮助一个村子找回失去的灵印,来到这个村子,同少年霖江,长老杌子发生一系列奇妙、美好的故事......
  • 凡尘中相爱的每一刻时光

    凡尘中相爱的每一刻时光

    爱情是什么?萌芽时的怦然心动,成长时的炽烈奔放,成熟时的浓郁绵长,以及天下有情人终将面临的生离死别……《凡尘中相爱的每一刻时光》作者历经十二年艰辛努力,将古往今来脍炙人口的爱情绝唱辑成一册,记载了有关爱的一切。如同时光流转,爱亦有四季变换,也会经历盛夏与寒冬。时光的残酷,爱情的不朽,在生死轮回间展现得淋漓尽致。
  • 比较经济学

    比较经济学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时刻怀念何匡同志。1999年春天,我们还在一起聚会,谁知同年夏天,他就永远离开我们了。遵照遗志没有开追悼会。但是,他对我的教诲永远铭记在心。
  • 糊涂大智慧(人生大智慧)

    糊涂大智慧(人生大智慧)

    明代大作家吕坤在《呻吟语》中写道:“愚者人笑之,聪明者人疑之。聪明而愚,其大智也。夫《诗》云‘靡哲不愚’,则知不愚非哲也。”其意是说:愚蠢的人,别人会讥笑他;聪明的人,别人会怀疑他。只有既聪明但是看起来又愚笨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智者。《诗经》上也说“没有哲人不犯傻的”,可见不犯傻的人并不是聪明之人。
  • 24小说

    24小说

    小说所需要勾勒、描述、呈现和保留的,恰恰走这两样东西:时间和历史。无论面目模糊,或清晰,时间在现实中文字中的形态,最终将达戍契中。作家穿透其间,将液态的、流动的时间国化,之后做戌时间的“切片”。那些时间的切片,像走一把扑克牌。或者做另外的想象,它们就像走“标本”。一只蝴蝶,一片树叶可以制成标本。那么,一块时间,一段历史,应该也可以。切片也好,杯本也好,我现在说的是书籍。好的书籍,试图拥有并保留所在的时代。
  • 都市大龙

    都市大龙

    新书《斗破神皇》火热上线,书荒的朋友可以看一看,经典玄幻哦!
  • 爱情如泡沫破碎

    爱情如泡沫破碎

    你们有没有在一个不经意间想起了那个曾经说爱你一生一世的那个人?
  • 我是杀手之狼神

    我是杀手之狼神

    顶级杀手狼神重生异世一富二代身上过腻杀戮生活的他原本只想作为一个富二代安安稳稳的度过一生奈何不但便宜老爸破产,麻烦也接踵而来……“既然做不了富二代,那我只好重操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