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1300000016

第16章 关中佚志辑注云阳宫记(1)

陈晓捷辑注

云阳宫记

又名云阳记。汉王褒撰。

王褒,汉书本传:“王褒字子渊,蜀人也。宣帝时修武帝故事,讲论六艺书,博尽奇之好,徵能为楚辞九江被公,召见诵读,益召高材刘向、张子侨、华龙、柳褒等待诏金马门。神爵、五凤之间,天下殷富,数有嘉应。上颇作歌诗,欲兴协律之事,丞相魏相奏言知音善鼓雅琴者渤海赵定、梁国龚德,皆召见待诏。於是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风化於众庶,闻王褒有俊材,请与相见,使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选好事者令依鹿鸣之声习而歌之。”“褒既为刺史作颂,又作其,益州刺史因奏褒有轶材。上乃徵褒。既至,诏褒为圣主得贤臣颂其意。”“是时,上颇好神,故褒对及之。上令褒与张子侨等待诏,数从褒等放猎,所幸宫馆,辄为歌颂,第其高下,以差赐帛。”“顷之,褒为谏大夫。其後太子体不安,苦忽忽善忘,不乐。诏使褒等皆之太子宫虞侍太子,朝夕诵读奇文及所自造作。疾平,乃归。太子喜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令後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後方士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宝,可祭祀致也,宣帝使褒往祀焉。褒於道病死,上闵惜之。”

云阳宫,秦置。长安志卷二十云阳县:“古有云阳宫,因以为名。”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因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汉书地理志左冯翊有云阳县。云阳宫遗址在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北。

甘泉宫北有槐树,今谓玉树。根盘峙,二三百年木也。耆老相传,咸以此树即扬雄甘泉赋所谓玉树青葱者也。(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一云阳县引)

甘泉宫,秦置。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七年,“作甘泉前殿。”李斯列传:“是时二世在甘泉,方作抵优俳之观。”武帝时,又将之进行扩建。汉书江充传:“後上幸甘泉,疾病,充见上年老,恐晏驾後为太子所诛,因是为,奏言上疾祟在巫蛊。”义纵传:“上幸鼎湖,病久,已而起幸甘泉,道不治。”吾丘寿王传:“及汾阴得宝鼎,武帝嘉之,荐见宗庙,臧於甘泉宫。”金日传:“日母教诲两子,甚有法度,上闻而嘉之。病死,诏图画於甘泉宫,署曰‘休屠王阏氏’。”孝武李夫人传:“李夫人少而早卒,上怜闵焉,图画其形於甘泉宫。”幽明录(太平御览卷八八引):“汉武帝在甘泉,有玉女降,常与帝围棋相娱。女风姿端正,帝密悦,乃逼之。玉女因唾帝面而去,遂病疮经年。故汉书云避暑甘泉宫,此其时也。”“宣帝亲祠甘泉,有顷,紫黄气从西北来,散於殿前,肃然有风,空中有妓乐声,鸟翔舞蔽天。宣帝既亲睹光怪,乃疑先帝有神,复招诸方士,冀得仙焉。”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一云阳县:“云阳宫,史记:秦始皇二十七年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关中记:林光宫一曰甘泉宫,秦所造,在今池阳县西北故甘泉山上,周十馀里。三辅黄图云:甘泉宫,汉武帝建元中增广之,周十九里。汉旧仪注曰:甘泉宫去长安三百里,望见长安城,黄帝已来圆邱祭天处。开山图曰,云阳先生之墟也,中有神书铁券玉石之记。又曰:武帝于甘泉宫更置前殿,始广诸宫室,有芝生甘泉殿边房中。汉旧仪又云:芝有九茎,金色绿叶朱实,夜有光,乃作芝房之歌。三辅黄图曰:汉武帝起紫殿,文刻镂,以玉饰之。成帝永始四年行幸甘泉,郊泰,神光降于紫殿。”

按:甘泉宫遗址位於淳化县铁王乡凉武帝村周围。面积约一四八点六万平方米。宫城平面略呈长方形,地面以上城墙高一至五米。南城总长一九四八米,现存长八一六米,残高二点五米,基宽约八米,夯厚四至十米;西墙总长八九米,现存长六一米,残高一至四点五米,基宽七米;北墙总长一九五米,现存长约六米,残高二至五米;东墙总长八八米,现存长约一二米,残高约一米。西、南、北三面墙中部各辟一门。城内东北部有圆形夯土台基两处,还发现墙基、柱洞、陶水管道和陶窑等遗迹。宫址内遗有石熊、石鼓、铺地砖、瓦当以及大量砖、瓦、陶器残片、出土有各类铜器如灯、带钩、弩机、镞、印章,还发现有封泥残片。(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四二三页)

甘泉宫是汉代最重要的离宫,其内宫观众多,有长定宫、寿宫、望仙宫、明光宫、增城宫、竹宫、高光宫、棠梨宫、洪崖宫、弩陆宫、封峦观、石门观、鹊观、露寒观、益延寿观、储胥馆、迎风馆、走狗观、天梯观、瑶台观、高华观、白虎观、温德观、相思观、彷徨观、泰、紫坛、五帝坛、神坛、昆明池、灵波殿、前殿、紫殿、休屠金人及径路神祠、招仙阁、招仙台、九天庙、越巫祠、汉武帝庙、通灵台、腾光台、通天台、望风台、阙、应门、甘泉仓、宦者署、掖庭、卫尉署、婴桃转舍、甘泉居室、诸侯邸、甘泉上林苑、昭祥苑等等。(姚生民甘泉宫志)

玉树,隋唐嘉话卷下:“云阳县界多汉离宫故地,有树似槐而叶细,土人谓之玉树。杨子云甘泉赋云‘玉树青葱’,後左思以雄为假称珍怪,盖不详也。”太平御览卷三二引唐杨盈川盂兰盆赋:“铜铁铅锡,琳琅,央以甘泉之玉树,冠以承露之金盘。”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一云阳县:“甘泉谷北岸有古槐树,在故宫之南。云阳宫记云云。”雍录卷十甘泉玉树:“扬雄甘泉赋曰:‘翠玉树之青葱兮,璧马犀之。’左思讥之曰:‘果木生非其壤,於义虚而无证也。’李善引汉武故事则曰:‘上起神屋,前庭植玉树,珊瑚为枝,碧玉为叶。’若如所言,则是树也,盖用珊瑚碧玉装饰为之,其谓翠而青葱者皆状碧玉之色而已,非真有是树根著其地也。至黄图则又有矣,曰甘泉谷北岸有槐,今为玉树,根盘峙,二三百年木也。十道志所记亦同。杨震关辅古语云,耆老相传,咸以此树即杨雄之谓‘玉树青葱’者也。详此二说,又直谓树本槐也,而名之以为玉树焉耳。予即本赋上下文求之,则雄指殆可类推也。曰‘璧马犀之’,则非有真马犀也,直以璧玉刻为其形焉耳,世固无璧马、璧犀也。又曰。‘金人屹以承者’,也,则比木加珍矣,故之以见其盛也。於是合三者言之,则玉也、璧也、金也,实非土毛而假物为之,则汉武故事所著大为可据也。若指其树以为槐,亦自一时所见。然槐叶望秋先零,不贯四时,其碧不长,恐非雄所也。”

车箱坂下有梨园一顷,树数百株,青翠繁密,望如车盖。(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一云阳县)

车箱坂,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三甘泉山:“车箱坂,水经注谓之长箱坂,志云:即冶谷口往甘泉之道。”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关内道云阳县:“车箱阪,在县西北三十八里。萦纡曲折,单轨通,上阪即平原宏敞,楼观相属,即趋甘泉宫道也。”关中胜图志卷二十七:“车箱坂,在淳化县东北二十五里,亦名车盘岭。元和郡县图志云云。金史地理志:淳化县有车箱坂。”

按:关於车箱坂,姚生民先生综合文献记载认为,“甘泉宫向南至梨园,沿冶谷至口镇一段均属于车箱坂范围。从梨园至甘泉,沿车箱坂的走向大体是:淳化县城北上塬,过城关镇罗家庄村、沟圈村、柳沟村,至润镇乡下寨子村、寨子渠村、枣子坡村、越杨家沟圈村沟道(後期形成),经卜家乡、白庙村、薛家村、桥上村东,至城前头村。城前头村即甘泉宫(云阳城)西部。这段道路,公元一九四九年前部分段落仍在利用,之後路迹变更。宏观旧迹,趋向犹存。依勘察,淳化县城北上塬一段,遗迹长四馀米,宽十一米。罗家庄村西一段,长约五米,宽十三米。沟圈村南一段,长三馀米,宽十米;村北一段长三米,宽十二米;下寨子村至寨子渠村东二千米,今路沿用旧迹,宽阔平坦。寨子渠村向西北至枣子坡村,长三千米。杨家沟圈村北至白庙村,长四千米,今路迹沿用旧迹,俗谓‘官道路’。薛家村东至桥上村,长二千米,宽十五米。以上遗迹,低於左右一至三米,今多为农田。沿途於白庙村南、沟圈村南北和桥上村东、寨子渠村,发现汉代建筑遗址;县城北塬辛店村东、薛家村和冶峪河西畔侯旨头村东,今有汉代建筑遗迹,或是‘楼观相属’的遗存。车箱坂南入冶谷(俗谓‘四十里黑松林’),依山傍水,其势蜿蜒。云阳宫记云:‘入谷便洪潦沸腾,飞泉激射,两岸皆峭壁对峙,凛然凝深。’汉书郊祀志下云:‘又至云阳,行谷中,且百里。’李吉甫记述这段道路是‘萦纡曲折,单轨才通’(谓车不能行),实是形象之笔。车箱坂又有‘长箱坂’之谓,是为这段道路主要在溪谷中,峰路转,峭壁夹峙,状如长车箱。汉代长安北经长平坂、车箱坂去甘泉宫的道路,实为秦汉时期去云阳甘泉地区的驰道,只是把甘泉地区深谷斜坡一段依形谓之‘车箱坂’、‘长箱坂’,同路名而已。”(甘泉宫志一一二、一一四页)

梨园,长安志卷二十云阳县:“梨园镇,在金龟乡。王褒云阳宫记云云。镇因名之。唐李克用以并师讨岐,驻军梨园寨。皇朝淳化四年建为淳化县,以云阳金龟、平泉、古鼎三乡,仍析山後甘延、温丰、威远三乡属焉(本注:按太子舍人黄观言此地山林深僻,多聚盗贼,遂将建县)。”唐元和十三年兴国寺故大德上座号宪超塔铭:“法乳相亲,金泉及梨园。”又淳化县出土之唐大中五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维大唐大中五年辛未岁六月壬朔三日甲辰梨园店奉为敬圣文思和武光孝皇及文武百官众施主等建立尊胜宝幢一所。”淳化县唐大顺二年尊胜陀罗尼经幢附静难军梨园镇新修禅院建尊胜经幢铭记:“节度衙充梨园镇宫将仕郎前军兼御史赵瑛撰”“禅宫宏壮动梨园(下残)’“静难军节度衙前都知兵马使充梨园镇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刑部尚书(下残)”“右都押衙高静难军节度押衙充梨园镇兵马使”(以上碑石俱见姚生民编著淳化县文物志)关中胜图志卷二十七:“梨园,今淳化县城。”西京杂记卷一:“初修上林苑,臣远方各献名果树,亦有为美名,以奇丽。梨十:紫梨、青梨、(本注:实大)、芳梨(本注:实小)、大谷梨、细叶梨、缥叶梨、金叶梨(本注:出琅琊王野家,太守王唐所献)、瀚海梨(本注:出瀚海,比耐寒不枯)、东王梨(本注:出海中)、紫条梨。”

龙谷水,出云阳宫东南。(御览卷五四谷)

长安志卷二十云阳县:“五龙谷水,水经注曰:五龙水出云阳宫西南。”关中胜图志卷二十七:“五龙水,在淳化县北三十五里。’“隋书地理志:云阳县有五龙水。”淳化县出土之崇宁四年诗碣:“高榭层台迹欲平,年年芳草逐春生。更无仙掌擎新露,只有龙泉涨旧泓。”(本注:按祀典,淳化县东三十里有湫潭曰白龙泉)(姚生民编著淳化县文物志)

弋夫人至甘泉而卒。香闻十馀里,葬云阳。武帝思之,为起通灵台于甘泉宫。有一青鸟集台上往来,至宣帝时乃止。(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一云阳县)

弋夫人,汉书外戚传:“孝武弋赵婕妤,昭帝母也,家在河间。武帝巡狩河间,望气者言此有奇女,天子亟使使召之。既至,女两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即时伸。由是得幸,号曰‘拳夫人’。先是,其父坐法宫刑,为中黄门,死长安,葬雍门。拳夫人进为婕妤,居弋宫,大有宠,太始三年生昭帝,号弋子,妊娠十四月乃生,上曰:‘闻昔尧十四月而生,今弋亦然。’乃命其所生门曰‘尧母门’。後卫太子败,而燕王旦、广陵王胥多过失,宠姬王夫人男齐怀王、李夫人男昌邑哀王皆早薨,弋子年五六岁,壮大多知,上常言‘类我’,又感其生与众,甚奇爱之,心欲立焉,以其年稚母少,恐女主恣乱国家,犹豫久之。弋婕妤从幸甘泉,有过见谴,以忧死,因葬云阳。後上疾病,乃立弋子为皇太子。拜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辅少主。明日,帝崩。昭帝即位,追尊弋婕妤为皇太后,发卒二万起云陵,邑三千户。”

汉武故事(鲁迅古小说沈):“上巡狩河间,见有青紫气自地属天。望气者以为其下有奇女,必天子之祥。求之,见一女子在空馆中,姿貌殊绝,两手一拳。上令开其手,数百人擘莫能开,上自批,手即申。由是得幸,为拳夫人。进为婕妤,居弋宫、解黄帝素女之术,大有宠。有身,十四月产昭帝。上曰:‘尧十四月而生,弋亦然。’乃命其门曰‘尧母门’。从上至甘泉,因幸告上曰:‘妾相运正应为陛下生一男,七岁妾当死,今年必死。宫中多蛊气,必伤圣体。’言终而卧,遂卒。既殡,香闻十里馀,因葬云陵。上哀悼,又疑非常人,发冢,空棺无衣履存焉。起通灵台於甘泉,常有一青鸟集台上往来,至宣帝时乃止。”

列仙传(太平广记卷五九引):‘弋夫人,齐人也。姓赵,少好清净,病卧六年,右手,饮食少。武帝时,望气者云东北有贵人气,推而得之,召到,姿色甚伟。武帝发其手而得玉,手得展。幸之,生昭帝。武帝寻害之,殡不冷而香一月。後昭帝即位,更葬之,棺空,但有丝履,故名其宫曰‘’,後避讳改为弋。”

搜神记卷一:“初,弋夫人有罪,以谴死。既殡,不臭,而香闻十馀里。因葬云陵。上哀悼之。又疑其非常人,乃发冢开视,棺空无,惟双履存。一云,昭帝即位,改葬之,棺空无,惟丝履存焉。”

三秦记(御览卷五九冢墓引):“汉昭帝母弋夫人,居甘泉宫,三年不返,遂死,即葬之。以千人营葬。故有千人葬名,曰思合墓。”

资治通鉴卷二二:“时弋夫人之子弗陵,年数岁,形体状大多知,上奇爱之,心欲立焉;以其年稚母少,犹豫久之。欲以大臣辅之,察臣,唯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霍光忠厚可任大事,上乃使黄门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後数日,帝谴责弋夫人;夫人脱珥,叩头。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帝曰:‘趣行,汝不得活!’卒赐死。顷之,帝居,问左右曰:‘外人言云何?’左右对曰:‘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帝曰:‘然,是非儿曹愚人之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

金泉有数穴,清澈无底。(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一云阳县)

长安志卷二十云阳县引雍州记曰:“有人饮此泉水,见有金色从山中照水,往取得金,故名金泉。”关中胜图志卷二十九:“金泉,在淳化县东南。”“县志:又名观音泉。世传其水甘香,目眵者洗之可明。”

冶谷去云阳宫八十里。封禅书所谓谷口是也。其山出铁,冶铸之所,因以为名。入谷便洪潦沸腾,飞泉激射,两峰皆峭壁孤竖,盘横坑谷,凛然凝,常如八九月中。朱明盛暑当暑暂暄,凉秋晚候袍不暖,所谓寒门者也。(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一云阳县)

冶谷,汉书沟洫志,“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奏穿渠。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民得其饶,歌之曰:‘田於何所?池阳、谷口’。”师古曰:“谷口即今云阳县冶谷是。”水经注沮水:“郑渠又东径舍车宫南绝冶谷水。”长安志卷二十云阳县:“冶谷河,水自县西北淳化县界来,经县嵯峨、武康、青龙等乡溉民田。”“谷中有毛原监。”关中胜图志卷二十七:“冶水,在淳化县东,又东南入泾阳界。”“县志,冶谷水,在县东门外,即县河,一名淳化河。源出蝎子掌山,迳县东合甘泉水、马跑泉,又东南流迳县南,合葫芦河,流迳泾阳县,至三原县与清谷水合流入冶谷水。”卷二:“冶谷,在泾阳县西北六十里,即谷口。一曰东谷口。汉书郊祀志,申公曰:‘黄帝接万灵明庭,明庭者,甘泉也,所谓寒门者,谷口也。’师古注:‘谷口,仲山之谷口也。汉时为县,今呼之冶谷是也。’太平寰宇记:其山出铁,有冶铸之利,因以为名。县志:冶谷,亦曰东谷口,与泾水所出之谷口东西相去二十馀里。”卷三:“冶谷水,在泾阳县西北,自淳化流入。又东合清谷水入三原界。水经注:郑渠自中山又东,经车宫南绝冶谷水。县志:谷水当仲山东、嵯峨山西,出谷处为临江潭,在县西北六十里,瀑布飞激,俗呼龙潭。至县东北合清谷水。通志:潭东有文川水,北接百顷原水,村种植花木,望之甚丽,故名。”

按:冶谷两侧至今尚能见到有铁矿石露头,姚生民先生告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在淳化县石桥乡发现有古代冶铁遗址。甘泉宫志一九页著录有“谷”陶文,出土於淳化县石桥乡史家塬村。

入冶谷二十里,有一槐树。树北有泉,名曰金泉。(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一云阳县)

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一云阳县:“今按,此树犹存,在金泉西南百步谷中。”

汉郑朴字子真,隐于谷口,高节不屈,耕于石之下,名震京师,时人因子真所居,名其所为郑泉。(长安志卷二十云阳县)

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其後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成帝时,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子真,子真遂不诎而终。”“谷口郑子真不诎其志,耕於石之下,名震於京师。”“自园公、绮里季、夏黄公、里先生、郑子真、严君平皆未尝仕,然其风声足以激贪厉俗,近古之逸民也。”高士传卷中郑朴:“郑朴字子真,谷口人也。修道静默,世服其清高。成帝时,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之,遂不屈。杨雄盛称其德,曰:‘谷口郑子真,耕於石之下,名震京师。’冯翊人刻石祠之,至今不绝。”长安志卷二十云阳县:“郑泉,在县西四十里。”关中胜图志卷二引泾阳县志:(冶谷)“有曰郑,泉曰郑泉,相传郑子真隐处。”

又汉中士女传:“郑子真,褒中人也。玄静守道,履至德之行,乃其人也。教曰:忠孝爱敬,天下之至行也;神中五徵,帝王之要道也。成帝元舅大将军王凤备礼聘之,不应。家谷口,世号谷口子真。亡汉中,立祠。”关中胜图志卷二十:“箕山,在褒城县北二十里。舆地纪胜:箕山上有池,四时不涸,俗号秦王猎池。山南有穴,号丙穴,有谷号道人谷,即郑子真隐处。”

按:褒中、褒城俱在今沔县境。清代褒城县治在今沔县红庙乡褒城村东三米处。一九五九年撤消褒城县,以其地入沔县、汉中。(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一四二页)

东有慈峨山,今土人谓之嵯峨山,顶上有云起即雨,里人以为候。昔黄帝铸鼎于此山。(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一云阳县)

汉书地理志左冯翊池阳县本注,“惠帝四年置。山在北。”文选上林赋:“九。”李善注引郭璞曰:“高峻貌也。”水经注沮水:“郑渠故渎又东径山南。”元和郡县图志一关内道云阳县:“嵯峨山,一名山,在县东北十里,东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山上有云必雨,人以为候。”长安志卷二十云阳县:“嵯峨山,一名山,在县东北十里。”“四夷郡县图记曰:山顶有云起即雨,人以为候。昔黄帝铸鼎於此山。”关中胜图志卷二:“嵯峨山,在泾阳县北五十里,本名山,一名慈峨山,亦名荆山。”“说文:山在冯翊池阳。後汉书(地理志)[郡国志]:云阳县有荆山,注引帝王世纪:禹铸鼎於此。魏书地形志:北地郡泥阳县有慈峨山。”“县志:山东抵清谷西抵冶谷,亘二十里。上有三峰,最东曰钵盂台,旱祷多应;中曰大台,峰顶有仰天池;西峰有石窟,深五六里,风从内出。”又,“嵯峨山,在三原县西北四十里。雍胜略:嵯峨在天齐原之上,特出云表,登其岭,泾渭黄河皆在目前。县志:上有灵湫,旱祷辄应。”卷二十七:“嵯峨山,在淳化县东南五十里。”“县志:五峰秀立,土人亦呼为北五台,东南三原,西南泾阳接界。”

按:居于嵯峨山周围之人,旧时有“嵯峨山戴帽,长工睡觉”之语,与云阳宫记所云相合。

宫南三十里有仲山,未详古之何山。山有竹箭生焉,俗传高祖兄仲所居,今山有仲子庙,积旱祈之。围此射猎则风雨暴至。庙有一泉,未曾水竭。(长安志卷二十云阳县)

史记河渠书:“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口为渠。”索隐:小颜云“中音仲,即今九山之东仲山是也。”正义:括地志云:“中山一名仲山,在雍州云阳县西十五里。”封禅书:“今鼎至甘泉,光润龙变,承休无疆。合兹中山。”集解:“关中亦有中山也,非鲁中山。”水经注沮水:“(郑)渠渎东径宜秋城北,又东径中山南。”长安志卷二十云阳县:“小仲山,在县西北四十里。”关中胜图志卷二:“仲山,在泾阳县西北七十里,亦作中。”“县志:山东北接嵯峨山,西麓中隔冶谷,西连九山,泾水迳其中,故曰中山。或曰:以山在冶水西泾水东也。山半有小师泉,即仲子庙泉,山麓有虎坪。”卷二十七:“仲山,在淳化县南三十里。金史地理志:淳化县有仲山。”

宫东北有石门山,冈峦纠纷,霄秀出,有石容数百人,上起甘泉观。(三辅黄图卷六石阙观)

司马相如上林赋:“蹶石关,历封峦,过鹊,望露寒。”张揖注:“此四观,武帝建元中作,在云阳南三十里。”刘歆甘泉宫赋(艺文类聚卷六十二引):“封峦为之东序,缘石阙之天梯。”杨雄甘泉赋:“离宫殿以相烛兮,封峦石关施靡乎延属。”注:三辅黄图曰“甘泉有石关观、封峦观。”长安志卷十九华原县:“石门山,在县西北八十里。”关中胜图志卷二十七:“石门山,在淳化县北六十里。通志:亦称石门关,与耀州、三水接界。”又,“石门山,在三水县东六十里。史记:秦献公二十一年与晋战於石门。”“水经注:五丈渠水出云阳县石门山。元和郡县图志:峰相对,望之如门。金史地理志:三水县石门山。县志:石门山,汉名石阙,其北为戴家山,林木阴翳,千环拱。又其南为横天岭,峻矗切云。”又,卷二:“木门山,在耀州北六十里。州志:有上中下三木门,相去各三里,西为照金山,又西为箭杆山,又西为分水岭,在故宁谷镇西北筑有岸门,又西为石门山。通志:有石如门,最为西北要害(本注:谨按:石门山今属三水县。)。嘉靖耀州志卷二地理:“石门山,山雄胜最为西北要害,今属三水。国朝置巡检司,筑石门关城。乔世宁曰:余西登石门,东望金锁硖,见重山四塞,天桃诸堡又可据以避兵,未尝不叹其天险也。顷又筑城调守御军,其防固足恃也。”关中胜图志卷二十七:“黑石,在三水县东南。名山记:黑石,在县东南五十里石门山西,其色黝缁似漆,壁立万仞。(本注:谨按:黑石即佛面坡,县册云,坡在县东南五十里。”“秦扶苏庙,在三水县东石门山。一统志:相传扶苏殁於此,故立庙祀之。”“石门关,在三水县东六十里石门山。通志:两山夹立,势极高峻,为西北要害,亦名尧门,汉更名石关,为之镇,以汉武於此立关而名也。县册:关外为耀州、淳化、宜君、同官四州县之地。明置石门关,石为城,设巡司。今裁。”

石门山又称尧门山。史记秦本纪:秦献公二十一年,“与晋战於石门。”正义引括地志云:“尧门山俗名石门,在雍州三原县西北三十三里。上有路,其状若门。故老云尧凿山为门,因名之。武德中於此山南置石门县,贞观中改为云阳县。”

按:三水县即邑县。公元一九六四年改为旬邑县。秦记秦记魏阮籍撰。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三国志魏书王卫二刘傅传载“(阮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则,官至步兵校尉。”注引魏氏春秋曰:“籍旷达不羁,不拘礼俗。性至孝,居丧虽不率常俭,而毁几至灭性。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得与言,昶叹赏之,自以不能测也。太尉蒋济闻而辟之,後为尚书郎曹爽参军,以疾归田里。”“後朝论以其名高,欲显崇之,籍以世多故,禄仕而已,闻步兵校尉缺,厨多美酒,营人善酒,求为校尉,遂纵酒昏酣,遣落世事。”“籍口不论人过,而自然高迈,故为礼法之士何曾等深所疾。大将军司马文王常保持之,卒以寿终。”

太平御览经史图书纲目载:“阮籍秦记。”丁国钧补书艺文志载:“秦记,阮籍。”按,秦,即今陕西。

始皇都长安,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刻石为鲸,长二百丈。(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通鉴唐武德七年注)

长安,本是秦咸阳县所辖的一个乡。三辅黄图卷一:“(长安)汉之故都,高祖七年方修长安宫城,自栎阳徙居此城,本秦离宫也。”水经注渭水司马迁曰:“长安,故咸阳也。”长安志卷十二:“长安,本汉旧县,盖秦之地名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曰:‘王弟长安君成将兵击赵。’又曰:‘卢绾封长安侯。长安,故咸阳也。’汉书曰:楚怀王封项羽为长安侯。”

水经注渭水:“渭水又东径长安城北。汉惠帝元年筑,六年成,即咸阳也。秦离宫无城,故城之。”

三秦记(初学记卷七昆明池引):“秦始皇作长池,引渭水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筑土为蓬莱山,刻石为鲸鱼,长二百丈。”

蓬、瀛,即蓬莱、瀛洲。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正义:汉书郊祀志云:“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盖会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白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至,三神山乃居水下;临之,患且至,风辄引船而去,终莫能至云。”

昔子夏处西河之上,而文侯拥彗。邹子居黍谷之阴,而昭王陪乘。夫布衣穷居,韦带之士、王公大人所以屈体而下之者,为道存也。(御览卷四七四礼贤)

子夏,孔子弟子。史记儒林列传:“自孔子卒後,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索隐:在河东郡之西界,盖近龙门。刘氏云:“今同州河西县有子夏石室学堂也。”关中胜图志卷十:“非山在阳县东南四十里,一名飞浮山。金史地理志:阳有非山。雍胜略:山在黄河中,俗传与河水为升降,上有子夏石室。”正义:西河郡,今汾州也,尔雅云:“两河间曰冀州。”礼记云:“自东河至於西河。”河东故号龙门河为西河,汉因为西河郡,汾州也,子夏所教处。括地志:“谒泉山一名隐泉山,在汾州隰城县北四十里。注水经云:‘其山崖壁五,崖半有一石室,去地五十丈,顶上平地十许顷。隋国集记云此为子夏石室,退老西河居此’。有卜商神祠,今见在。”按:隰城在今山西汾阳县西。

邹子,即邹衍,战国时齐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馀万言。”“是以驺子重於齐。适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原君侧行撇席。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

池阳原,汉长坂。(长安志卷十三咸阳)

关中胜图志卷二:“毕原在咸阳县北。通志:即毕郢,一名毕陌,一名池阳原,一名咸阳原。文王、武王、周公皆葬于此。三辅故事:‘周文王、武王、周公皆葬毕陌南北。’元和郡县志:‘毕原,咸阳县所理。左传毕为文昭即此。原南北数十里,东西二、三百里,无山川陂湖,亦谓之毕陌。’太平寰宇记:关中记云:‘高陵北有毕原,秦谓之池阳原,汉名长平坂,又名石安原。’雍大记:‘咸阳原在渭水北九山南。县志:西起武功,东尽高陵,其上文、武、成、康、周公、太公及秦汉君臣陵墓多在焉。一名咸阳北阪,一名长平坂,其趾为洪渎原。”

约曹魏时佚名作。未见著录。

长安孙晨家贫。为郡功曹,十日一炊。无被,有蒿一束,暮卧其中,旦则收之。(御览卷二六四功曹参军)

杜陵萧彪字伯文,为巴郡太守,以父老归供养。父有客,常立屏风後,自应使命。(御览卷七一屏风)

汉书地理志:京兆尹杜陵本注:“故杜伯国,宣帝更名。有周右将军杜主祠四所。曰饶安也。”史记秦本纪:秦武公十一年,“初县杜、郑。”正义:括地志云:“下杜故城在雍州长安县东南九里,古杜伯国。”樊郦滕灌列传:“至栎阳,赐食邑杜之樊乡。”汉书宣帝纪:“元康元年春,以杜东原上为初陵,更名杜县为杜陵。徙丞相、将军、列侯、吏二千石、訾百万者杜陵。”神爵四年“冬十月,凤皇十一集杜陵。”五凤元年“夏,赦徒作杜陵者。”元帝纪:“初元元年正月辛丑,孝宣皇帝葬杜陵。”三辅黄图卷六:“宣帝杜陵,在长安城南五十里。帝在民间时,好游、杜间,故葬此。”後汉书郡国志京兆尹杜陵本注:“在西南。”杜预曰:“古唐杜氏也。”

按:杜县故城位于今西安市雁塔区山门口北沈家桥东北五米处。一九七三年曾出土有秦杜虎符,身有错金文九行,共四十字。文曰:“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之事,虽未会符,行。”杜陵位於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三兆村。杜陵邑其西北二点五千米,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二一米,南北宽约五米。(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三七页,陕西省志文物志二九九页)

平舆令韦顺字叔文,历位乐平相,去官以琴书自娱,不应三公之命。後为平舆令,吏民立祠社中。顺弟武阳令豹字季明,友人罗陵为县丞,卒官,丧柩流离,豹官致丧归。比辟公府,辄去。司徒刘恺尤敬之。豹弟广都长义字季节,少好学,不求荣利,四十乃仕。三为令长,皆有惠化,以兄丧去官。比辟公府,不就。广都为立生祠焉。清河太守韦文高之三子,皆以学行知名,时人号“韦氏三君”。(陶辅录)

平舆,後汉书郡国志汝南郡有平舆县。“有沈亭,故国,姬姓”。其地在今河南省信阳市。

韦顺,为韦彪族子,见後汉书韦彪传。

乐平,後汉书郡国志,在东郡有乐平,“侯国。故清,章帝更名。”其地在今山西省昔阳县。

武阳,後汉书郡国志:为郡有武阳,“有彭亡聚。”其地在今四川彭山县境。有“武阳右尉”封泥。(两汉官印汇考一二三页)

韦豹、刘恺,见三辅录。

为,後汉书郡国志:“为郡,武帝置。”“刘璋分立江阳郡。九城。”为郡治武阳。有“楗为太守章”、“楗左盐丞”封泥及“楗为农丞”印章。(同上)

广都,後汉书郡国志:蜀郡有广都。注引益州记曰:“县有望川源,凿石二十里,引取郫江水灌广都田,云後汉所穿凿者。”其地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南。

韦义,後汉书韦彪传:“义少与二兄齐名,初仕州郡。太傅桓焉辟举理剧,为广都长,甘陵、陈二县令,政甚有绩,官曹无事,牢狱空虚。数上书顺帝,陈宜依古典,考功黜陟,徵集名儒,大定其制。又讥切左右,贬刺窦氏。言既无感,而久抑不迁,以兄顺丧去官。比辟公府,不就。广都为生立庙。及卒,三县吏民为义举哀,若丧考妣。”

关中图

魏晋时佚名作。未见著录。

关中,潘岳关中记曰:“秦,西以陇关为限,东以函谷为界,二关之间,是谓关中之地。东西方千馀里,南北近山者,相去一二百里,远者三四百里。南山自华岳西连秦岭、终南、太白,至於陇山。北有高陵平原,南北数千里,东西二三百里,西接岐、梁、雍之山。关中有泾、渭、灞、沣、涝、之水。”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

(新丰)县南有新丰原。(後汉书郡国志京兆尹注)

汉书地理志、京兆尹新丰县本注:“骊山在南,故骊戎国。秦曰骊邑。高祖七年置。”应劭曰:“太上皇思东归,於是高祖改筑城寺街里以象丰,徙丰民以实之,故号新丰。”水经注渭水:“池水又径鸿门西,又径新丰县故城东,故丽戎地也。高祖王关中,太上皇思东归,故象旧里,兹新邑,立城社,树榆,令街庭若一,分置丰民,以实兹邑,故名之为新丰也。”“渭水又东,泠水入焉。水南出肺浮山,盖丽山连麓而名也。北会三川,统归一壑,历阴、新丰两原之间,北流注於渭。”长安志卷十五临潼县“泠水(本注:一作零)在县东三十五里,来自渭南县界,亦曰百丈水。”关中胜图志卷三:“(临潼)县志:零水源出渭南县南山,西北流迳新丰原之右,又北迳零口镇入渭。”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九渭南县:“新丰原,一名青原。”

按:新丰原在今西安市临潼区零口镇以西。

丽山之西,川中有阜,名曰风凉原,在山之阴,雍州之福地。(水经注渭水)

汉书地理志京兆尹新丰县本注:“骊山在南。”史记周本纪:“遂杀幽王骊山下。”正义引括地志云:“骊山在雍州新丰县南十六里。土地记云骊山即蓝田山。”按:骊山之阳即蓝田山。元丰九域志卷三:临潼“有骊山”。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七昭应县:“骊山,在县东南二里,即蓝田山也。温汤出于山下,其阳多宝玉,其阴多黄金。三秦记云,始皇作阁道至骊山八十里,人行桥上,车行桥下,今石柱犹存。山上立祠名曰露台。”关中胜图志卷二:“骊山,在临潼县南里许,即蓝田北山,绵亘而东五十馀里,一名浮山。”

水经注渭水:“霸水又北,长水注之。水出杜县白鹿原,其水西北流,谓之荆溪。又西北,左合狗枷川水,水有二源。西川上承山之斫谷,次东有苦谷,二水合而东北流,径风凉原西。”“其水右合东川,水出南山之石门谷,次东有孟谷,次东有大谷,次东有雀谷,次东有土门谷,五水北出谷,西北历风凉原东。”长安志卷十六蓝田县:“凉风原(本注:一作风凉),在县西南四十五里。南接石门山,北入万年县界。遁甲开山图曰:骊山之西川有阜名曰风凉原,亦雍州之福地,即砚山之阴也。”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五蓝田县:“砚山福地,遁甲开山图曰:骊山之西,川中有阜曰风凉原,亦雍州之福地。即此。水有二源,西川水出砚山之研盘谷是也。”关中胜图志卷二蓝田县库谷“谨按:唐时石门镇在此,因呼石门谷。又西南五里有风凉原。水经注曰雍州之福地。”

同类推荐
  • 暮声

    暮声

    楼兰古国属西域三十六国之强国,与敦煌邻接,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古代楼兰的记载以《汉书·西域传》、法显还有玄奘的记录为基础。《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法显谓:“其地崎岖薄瘠。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毯褐为异。其国王奉法。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玄奘三藏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极其简单的记述:“从此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
  • 从1898开始

    从1898开始

    意外回到清末,还有两年就是八国联军侵华,钟何应该何去何从。满清,当年在四川,十人中杀九人的仇应该报了吧;那些列强们,吃了我的,拿了我的,该还回来了吧。
  • 山海经(第七卷)

    山海经(第七卷)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 乱世逐鹿

    乱世逐鹿

    导游赵乐,不幸摔下山崖,竟然穿越到了一个类似于战国时期的燕国。本来,管酒楼,拥娇妻,就是赵乐穿越到了古代后,很惬意的生活。偏偏在酒楼遇到了微服出宫的大王姬智,赵乐从此卷入朝廷……国内政局不稳,天下烽烟四起,赵乐要怎样才能于乱世屹立不倒?!建不世之功?面对权臣、霸主的尔虞我诈,面对将士、侠女的正气豪迈,面对这些大国、小国的兵戎相见,面对东胡、匈奴的虎视眈眈,赵乐绝不含糊——征服!唯有征服一切,才会让天下共享太平盛世。刀光剑影,风云边关,脚踏万里山川。一路驰骋,江山如画。乱世英豪,逐鹿天下。这是一个偏离历史轨道的热血传奇故事。
  • 三国之大将张郃

    三国之大将张郃

    张合,三国大将。史称五子良将之一。关于张合——关羽:“此人沉着冷静,实有大将之风范!”张飞:“张合,天下英雄让燕人张翼德佩服者,他算一个!”赵云:“世之良将,沙场好对手!”吕布:“张将军智勇双全,罕见!”曹操:“失半壁江山,不如失张将军之痛哉!”
热门推荐
  • 守护精灵之黑道公主

    守护精灵之黑道公主

    她,是世界第一杀手噬月。她,是世界第一集团的千金。她,是世界第一阁冰雨阁阁主。她,是世界第一帮夜蓝帮帮主。她,是当红最红组合中的month,公主。她,是舞团舞后。是什么事让当初那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变成黑道中杀人不眨眼的阎君。
  • 灵动御天

    灵动御天

    深夜无眠的少年,夜里两三点在校园闲逛,怕鬼的他却碰到了一个漂亮的“女鬼”,还口口声声的叫着他“主人”。随着匪夷所思的穿越,她带他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大陆,刚到便遭到了一群人的追杀。他到底是谁?难道不是那个吃饭,睡觉,上课,打球的叶枫吗?在这以灵力为主导,弱肉强食的世界里,他的身世中到底蕴含了怎样的秘密?又将会发生怎样的热血,神秘,感动,跌跌撞撞的故事呢?他能登到大陆的巅峰,完成自己的心愿吗?希望大家会喜欢小暖的书《灵动御天》。
  • 形意拳古拳谱

    形意拳古拳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漫长的感恩之旅(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漫长的感恩之旅(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亲情如一首永远唱不倦的老歌,古老的曲调中饱含浓浓的真爱;亲情似一杯淡淡的绿茶,虽不浓郁但却散发着淡雅的醇香;亲情似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于惊涛骇浪中承载着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誓言。拥有亲情,便拥有了世间一切的美好,让这浓浓的爱、悠悠的情化作一缕春风,吹来桃红柳绿,吹开心底似锦的繁花……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 凤临天下:绝色医后

    凤临天下:绝色医后

    夏祈墨,大龄剩女一只,在她的身上似乎是有着一段魔咒,她的每一段恋情只能维持七天,第七天她的男友便会以不同的理由和她分开,每一段感情皆是如此。月老庙,奇怪的庙祝婆婆,一块千年结缘牌,让她穿越到了古代,成为了宫家的四小姐,宫玥瑶。一块结缘牌,两个名字,一段奇妙的姻缘将她和她命中注定的那个人牵到了一起……
  • 一世相守:黑萌总裁独宠妻

    一世相守:黑萌总裁独宠妻

    一个从小生活在奇葩组织里的美丽女子,一个自幼面对权势纷争的黑面男子。他,一个十足的阴谋家,称权二十载却因她的出现变成绝世“萌物”!?她,一个令全组织头疼无错的唯一女性,被他纵容到了极致。因为已经深爱,所以一世相守。
  • 神都劫

    神都劫

    这“鬼姑”是何人?便是那二十年前闻名江湖的大盗。没人知道他的来历,也没人见过他的面容。你即使不知这鬼姑,也定知道当年皇宫内院失窃之事。那夜却似昨夜一般,雾气弥漫,鬼姑独自一人潜进武后房中,盗走了一件价值连城的宝物。皇宫大内八十高手守夜,却没听得一点动静。谁也不知鬼姑是如何进入这皇宫,又是如何盗走那宝物。甚至竟不知究竟盗走了何物。只在地上发现一张字条,这字条的落款便是一个“鬼”字。这宝物终是未能追回,从此再无人见过鬼姑,鬼姑也再没出现在这江湖。
  • 嘉年华

    嘉年华

    “年华”系列三部曲第一部,将亲情、爱情、友情熔于一炉的正能量青春校园、阳光励志类中篇小说《嘉年华》!
  • 商业经理学习辅导

    商业经理学习辅导

    本书编写方法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原理与方法结合,传统管理与新的经验结合,目的是帮助商业经理掌握较深厚的基础知识,打下较扎实的功底。因此,本书不仅辅导应试,还是商业经理和其他商业干部的日常工具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包括各种业余大学)商业专业学生的辅助读物。
  • 帝王蛊,妃本无心

    帝王蛊,妃本无心

    他说定会娶她,她心心念念地痴等十年,才发觉那不过是一句戏言!他宠她溺她,不断将她推上后宫高位,却是为了夺去她腹中血肉,逼她饮下致命毒酒!此生既然得不到爱,她本想冰封自己的心,无爱无恨地做一个本份的庶妃,可他们却一次次将她推向风口浪尖、阴谋漩涡,逼她进入炼狱之门锥心裂骨!一个是夺她心的王,一个是夺她身的帝,生死抉择间她脱胎换骨,从容笑对间,她惊了谁的眼,又痛了谁的心?爱恨纠缠,最后才明白他才是此生溶入骨血的爱?而她,又将成为谁人此生注定的劫难,谁人心口无药可解的蛊毒?……………………她一直在等,那个最爱的人来迎娶她……一个是腹黑帝王,一个是狂傲王爷,皆为她小小庶女,倾尽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