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0700000002

第2章 清茶尺笺论艺事——读吴藕汀《药窗杂谈》

书与艺术

吴藕汀,号药窗,该书是其子吴小汀摘自他与契友沈侗廔失散20年重逢后互通的400多封书信,选取的是其中的“谈艺”部分。

虽然每一篇都无标题,以日记体的形式呈现,但由于是与一世挚友书信往来,文字朴素平实,诚实恳切,颇为可信,于自然随意的家常之中展示了作者独到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情怀,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知音难觅,首先令我感动的是吴藕汀与沈侗廔的友谊。根据“代序”中的记述,吴藕汀和好友沈侗廔同为嘉兴人,抗战时期,两位与程阆秋、郭蔗庭皆住嘉兴殿基湾,时有书画合作,号称“殿基四家”。后吴藕汀被嘉兴图书馆派往湖洲嘉兴堂藏书楼任职,渐与嘉兴失去联系。22年后,沈侗廔托人打听到吴的下落,于是有了长达17年的书信来往,直到沈去世。吴悼沈侗廔《邻笛词》一百阙详细记其一生的交往,另有词《金缕曲·悼契友沈侗廔》,难掩心中悲伤:“哭也何为者,叹人生、恍犹梦幻,优昙哀谢。五十年来同臭味,交谊情深不假……得噩耗、心如刀剐。纵有乌丝千万卷,意难消、那日黄昏夜。君既去,谁当写。”17年中,吴致沈的信不少于450封,沈致吴的信409封。这些书信中的诗词唱和一度还曾酿成“棹歌案”,有人指责他们通信,并要求吴毁掉沈的原信,毁前,吴将沈所有的书信全文抄录在“练习簿”上,计62本,得已保存至今。

这些书信和情谊是这本书的根基——如果不是书信,或许还会掺杂更多的干扰和顾虑;如果不是知音、没有如此深厚的信任,或许这些谈话就不会如此地真实和畅快淋漓。两个有着独到艺术见地、宽阔艺术视野、坚定艺术自信,作着不懈艺术坚守与尝试但却无欲无求的老人,飞鸿传递,淡泊明志,自修自为,乐在其中,给人以扑面的好感。

谈艺,首先对“艺”得有开阔的视野,至少得阅遍天下名作,悉数历代人杰,谙熟各类风格。吴藕汀有这个条件。“我十五岁至二十五岁绘画,二十五至三十五岁是玩印,三十五至四十五是度曲,四十五至五十五是填词,五十五……”他说他起初画画并不是出于本心的爱好,但挡不住家里有很多诗词书画的名家收藏和当代大师的你来我往,耳闻目濡,浸淫沾染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自由洒脱、平静超然、不以艺术沽名钓誉更不以艺术为饭事的天生性情和现实造化又使他超脱于艺术之上,陶醉在艺术之中,唯艺术而艺术,唯艺术而谈艺术,因此真挚中肯,不事渲染,自然天成。“但求画几张画,填几首词,风花雪月,不受限制,已很可喜的了,其他无所希冀。”“现在我画画最好的条件是可以我行我素,人家说好也罢,说不好也罢,反正不是从这里去寻生活的。”“求名求利,两不相干。”这大概是对于艺术最纯粹最诚恳的动机了吧?正因为此,也才有了一种“大不吝”的洒脱和舒畅,“我不喜古人,更不喜今人,所以我不考虑‘独特偏见,一意孤行’了。任他好者好之,恶者恶之,哪管得这许多”。

但他承认自己的绘画根源“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我也曾临摹过数以百计的名家画法,不论粗粗细细,人物、仕女、山水、虫豸、翎毛、走兽,甚至乌龙、博古都尝试过,难道说我要画唐某人、王某人那样的东西吗?我是不屑为。因为我有自己的一套,不去追随任何人。”他也不主张年轻人一上来就效仿大师直奔大师而去,而是记取白石老人的告诫,“学我则生,似我则死”,“除了临本外,不必要像这个,像那个。尤其是年轻人学老年人绝没有好的结果”。“名人的东西,不是处处是好,要学也要择其精华,弃其糟粕,吸收进去,才有好处,盲目叫好,是无补于自己的。不合时宜,更不要理睬。艺术不是给人做奴隶的,否则就是亵渎了它的高贵品质。”但也不鼓励艺人就此轻浮和盲目高傲自大,“做一个艺人,对前人的作品,既要轻视,又要尊重。‘轻视’可以表达自己的能力,不做奴隶;‘尊重’是束缚自己的骄傲,帮助上进,都是有好处的。”更不主张年轻人投靠“名画家”靠“借仙气”来投机取巧,而是要花真功夫。“我总想年轻人走上正规的路,不要学现在的书画界中的骗子和一班不择手段追求名利的小人。”

对于艺术,他自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阅尽大师名作,却又能逃出迷信的窠臼不被大师名作束缚,主张“胸无成竹”,追求自己独特的“气韵”和个人风格,呈现自己的面目,非常难得。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在他的眼里都有瑕疵,有的甚至不堪入眼。他能够就每位画家的具体作品条分缕析、区别评判,而不是一概地跟风和人云亦云,这与他长期形成的艺术鉴赏力是分不开的。

他痛恨徐悲鸿的中国画,“徐悲鸿的素描不能否定他不好,可以说好。但是一张《愚公移山》真不算是中国画”。“徐悲鸿的画,只要不说他是中国画,我也很佩服他。”他不解在西洋画中已有很大声望的“徐某人”为何“偏偏要来毒害中国画”,在他看来,“‘假中国画’比‘假洋鬼子’更讨厌”。对张大千的“平庸”和“复古”也颇为审慎,“张大千先生,我少年时很佩服他,现在看来也很平庸,尤其是山水,不过是‘野狐’罢了,花卉也没有跳出扬州八怪”。评判某画展上张大千的两张画:“一是花卉石榴,平平而已;一是山水,乱七八糟,没有笔法可言,真是骗人的东西。”“张大千的画黄山,是‘黄山的黄山’,不是‘张大千的黄山’,也就是说只有‘客观’,没有‘主观’。”“大千自从卷入了复古的漩涡,到了敦煌,从此他的画随之一落千丈,远远抛在石涛之后十万八千里了。”对于齐白石的不能藏拙等也有看法:“白石老人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不能藏拙,他的人物实在可怕,不应该再画。刻图章、作诗、写字都不好,只有花卉出人头地,我看比吴昌硕好,因为吴氏太利用一个‘巧’字,不是真本实力。”对于李苦禅的匠气他也不敢苟同:“李苦禅的用笔简直是刷帚,还像是什么画画,而且大笔小笔换个不停,不折不扣是个画匠。”对于郑板桥的“金钱重于交情”简直就是不齿了:“金钱重于交情,我认为绝不是处世之道……因为郑板桥的一张润例,我对他很鄙视,你看我从来不大高兴提起郑板桥的。”“艺术虽小道,首先要人品,学问在其次。”

在山水画方面,能够入他法眼的只有三人——宋米元章、明董玄宰、近代黄宾虹,“我以山水而论,服者惟米元章、董香光与黄宾虹三先生而已,其次只有文衡山”。而三人之中,他又首推黄宾虹:“我看近代张大千有才(这是天才),齐白石有学(这学是功夫),只有黄宾虹才当得起一个‘韵’字。所以张大千、齐白石都没有完全脱去一个‘匠’字。”对于黄宾虹的画作、观点他有颇多赞同,而黄于言谈之间对他也流露出赏识。即便如此,在对黄宾虹极尽欣赏的同时,他对于黄的过于“求效果”等也持审视、批判态度:“宾老近一二年来,我对他老人家也有很不满的地方,总的说来是太求效果,陷于工匠。”“求效果就是从俗,从俗就是不雅。求效果好比一张画看了又看,加了又加,甚至几天。”“我认为宾虹先生山水中人物太不像人,并不是优点,应当要改善。一味地盲从他,也不是进取之道。”

“故而我要说,对于艺术‘守旧是没出息,创新是发神经’,艺术的境界是要在其基础上稳步前进,才是真正的道路。不跑也不行,乱跑也不行,是要在跑与不跑之间,才能提高和突破。”

吴藕汀将绘画“六法”中的“气韵为先”扩展到一切艺术,认为“艺术上是要讲究‘气韵’的,写字、绘画、篆刻、属文等未尝不是如此”。而“‘气韵’是无法学来的”。“诗词书画说来毫无神秘,其实十分神秘,只能知者知之,无法从言语和笔墨上来形容,此所谓‘气韵’也。既不能着实,又不能空虚,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在似真非真、似假非假之间,才算是‘艺术’。”在书信中,他直言不讳地对好友说自己的画在气韵上不输某某,“已超出一般人想象”,显示出由衷的自信。“画画要和演戏一样,不能太像,也不能不像,而且既不能太真实,也不能离真实太远,所谓要‘进进出出,出出进进;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才是道理。”关于画山水,主张墨多于笔,笔要藏而不要露:“笔不露锋,便是好笔,气韵即在此。”对“拙”与“巧”也有很多论述,主张拙而反对巧:“北宋人填词,有些句子似通非通,好像硬凑,那就是得了‘拙’字的诀窍。”“近代只有齐白石和晚年的黄宾虹,很有‘拙’的境界,如徐悲鸿辈去之远矣。”“齐白石的画比吴昌硕要好,是在他的‘抑’—‘拙’,‘扬’过之而‘抑’不足,还不及王一亭。”“徐悲鸿的马,除了画错后腿外,还太剑拔弩张,有凌人之势,不过扬而已,抑者不足。”“宾虹老人晚年的作品,说它是画,简直是照相,说它是照相,明明是画。就是这样,不易学到的功夫。”“为什么宾虹先生越是老年,气韵更加浓厚,这与骨气二字是分不开的。”“王福厂的篆刻,总没有邓粪翁来得漂亮,言菊朋敌不过马连良,也是这个缘故。归根结底,仍脱不了‘拙’与‘巧’。”对于黄牧父的刻印,他说他见了也不要,因为“很有作家气,一无气韵可言”。“因为没有气韵,很容易学,所以博得一些无术的人所赞扬。现在很多人赞扬他,因为不知道气韵为何物也。”同时他认为词也是“有韵的语言”。

在填词方面他颇为自信,一生当中他自感得意的一是刻印,一是填词。书中引用的他的词虽然不多,但能看出的确纯正自然、工稳流畅、富有美感。在填词方面他唯推北宋,反对诗人作词、文人作词,主张“词要姓词,不要姓诗,也不要姓文”。与诗、文决裂,从而保持词之为词的天然特性。“北宋以下的词,一首也看不得,否则就要落入魔道。因为北宋是词,北宋以下就不是词了。”“三百年来(明清不必说)没有一人作得好词,就是因为大家都会作诗的缘故。”这个观点与“词是诗的特殊形式”、词与诗密切相关的论调是截然不同的,想必亦是吴老在艺术道路上特立独行的独到心得。他说:“自从明清以来,填词的人百分之百是从诗文中搞出来的,可以大胆说一句,会填词不会做诗,一个也没有,除非是北宋人。”“清朝人以及近代人填词,很少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性格,都是在文字上打转,所以总不及北宋人那样自然有生气。”“词实在是有韵的语文体,有点闲谈家常的情调。”“我是民间的词,不是士大夫的词,与明清两代的人是格格不入的。”近几百年来,不会作诗而学词,我是第一个,在填词之前从来没有作过一首诗……所以曾经大言不惭地说“画多让于人,而词则不多让于人。”“我也不想与人一争高下,将来的人自会知道的。”录一首其怀念内子的词,供大家认识:

长相思慢

题内子丁丑清明盐官留影

紫燕梁间,黄鹂树上,春光明媚新晴。墙花已绽,路草方匀,交融多少心情。并驾车舲。喜观涛翻雪,望屿罗星。柳色曳空亭。坐乌犍,衫杏风迎。叹换得相思,带来幽怨,挑尽旧梦孤灯。何堪留倩影,看当年,笑貌频仍。泪雨纵横。难释憾、归偕未曾。任鸳鸯、湖边淡月,黯然破镜无声。

他强调天赋,认为“艺术一事,全仗天才,‘学’是没有多大效果的”,赞同“生出来志气,学出来臭气”,不主张过分地“求效果”,比如诗,“应该随口吟来,便是天籁。比兴是要在无意中得之,乃是好诗。因为寻求比兴而去作诗,决不会有好诗的,何况也失去了诗的原意”。在一封信中他曾经劝诫好友:“我兄作诗经常要改动,最好也要戒去,以存其真。”同时也抨击诸如左手写字、指头画花之类的故弄玄虚,认为那如同马戏团里的杂耍,都是旁门左道,难登大雅之堂。“一种艺术的好莠是另一问题,第一是要正宗,不取巧,实事求是,不调花腔,才是正理。诚实则可靠,否则都是滑头码字和骗子之流。”

关于艺术与政治,他更是认为那是两不相干:“艺术是艺术,政治是政治。”“艺术不为政治服务,或许不能显赫一时,将来自会永远存在,历史上哪里有艺术家为服务政治而存在的。这恐怕又是我的个性吧,当然是不合时宜的。我幸而常常不合时宜……”“倘使文艺是为任何人服务的话,那么不是变成倡优隶卒了吗?何必卑躬屈膝来糟蹋它。一味恭维,哪里还有文艺的风骨。”

金石书画之外,他还对影视、文学等有所涉猎,对于《红楼梦》,他有三个基本论点:一,该书不是曹雪芹所做;二,曹雪芹不是曹寅的孙子、曹頫的儿子;三,曹雪芹不是贾宝玉。对此他有详细的论据,在此不赘述,留待对红学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去看。

如黄宾虹对他的评价:“人弃我求,为斯世难得之人。”然而“曲高和寡,千古定论”,偶尔吴藕汀也会陷入片刻的孤独,但他似乎并未绝望,他在书信中对好友说:“我实在好比被一些低等动物所包围,不得不发出电波信号,总有一天会被高等动物所接收到。倘使你不发出,那么纵有高等动物也接收不到,你说是吗?”我想,是这样的。

读此书期间曾作打油诗,一并录于此,以作纪念:

性情笔墨托尺素,

旷世知音付清谈。

诗词画印有风骨,

自是气定又神闲。

一世无求天地宽,

大千悲鸿难入眼。

胸中自有丘壑在,

三两老友唯赏玩。

旷古词章推北宋,

抱朴守拙法自然。

清茶尺笺论艺事,

除却气韵不须谈。

阅尽名篇无成竹,

兴来舞墨两三点。

涓涓不壅为江河,

大师不足成羁绊。

清居闲屋任尔尔,

一任风雨掠山岚。

书画无关温饱事,

自在挥洒格自现。

(《药窗杂谈》,吴藕汀,中华书局,2008年7月第1版第1次)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八日

同类推荐
  • 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2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了伟大的埃及文明,流芳后世!古埃及人最重要的精神生活是宗教。关心死亡,为将世作好物质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金字塔是埃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中唯一现存的古迹。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与他们的金字塔一样,举世闻名。
  • 丁玲与湖湘文化

    丁玲与湖湘文化

    丁玲一生的创作或隐或现、或强或弱的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特点。在早期作品中,表现的是丁玲本真的一面,展示了女性内心的灵魂。
  •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和饮食生活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特定地区文化类型之一,展现着别具一格的地方味道和风情。
  • 爱憎得失(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爱憎得失(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当胖妹爱上总裁

    当胖妹爱上总裁

    胖妹都毕业三个多月了,还没有找到工作,心里也不着急,就好像是别人的事与她无关。身边的朋友一个一个的被家里的关系给安排了。就剩下胖妹。好朋友含韵长得如花似玉。两人感情颇好,自小青梅竹马的赵明方在结婚前背叛她。胖妹在婚礼上抛弃赵,绝尘而去……
  • 极品僵尸奶爸

    极品僵尸奶爸

    沉睡千年,刚刚苏醒就被个美女召唤来了人界,还成为了她的本命护法,回不去冥界了!而且,根据这个美女所说,现在的人界的天师遍地走,高手多如狗,危险之极……咋办?纪宇这只失去了修为的千年僵尸,死皮赖脸地加入了一支全是美女的冒险团,当了一个专职奶爸……
  • 古蜀麒麟甲

    古蜀麒麟甲

    古蜀大陆,一副上古遗留下来的一套麒麟铠甲,它是有拥有生命有思想的、、、、。天、神、人,三阶,天阶暂且不说。神阶:分别是:神皇、帝神、圣神、神尊、主神,人阶:三品、二品、一品、王级、帝级、圣级每阶又分三个阶段,前期、中期和后期。从原本可以过些平安宁静日子的晨曦,可是遇见了上古麒麟,他的安静的生活就已经打破,亲情不舍,感情无奈,友情无悔,头戴紫金凤凰冠,身披浴火麒麟甲。手执雷龙灭世剑,脚踏跃空星河靴。且看圣人修成正果,掌控一界之主。
  • 网游之江山美人

    网游之江山美人

    虚拟网游盛行的未来世界,名叫赵萌十八岁的青年,意味地收到一封匿名邮件。他只是轻轻一点,邮件展开的瞬间,他的命运与人生轨迹便由此而改变。什么?你有公会?有势力?我有攻略你怕不怕?……不求荣华富贵!只求与众美人携手,战出一片未来!
  • 毁容王妃:绝色夫君温柔妻

    毁容王妃:绝色夫君温柔妻

    他身受诅咒,生来最丑,一张脸,半人半妖;她有倾城之貌、绝世武功,一次中招,上了他的床!怀了他的孩子,她拼命地想要逃跑,却一点点为他的温柔所心动……当她决定留在他身边是,怎么忽然冒出这么多人要她夫君的身体借尸还魂?不行不行,夫君是她的谁也不准抢!
  • 霸宠天下,邪恶帝王妩媚后

    霸宠天下,邪恶帝王妩媚后

    受人嘲讽的无颜皇后,就是镜子前这个土肥圆?项菲仪不想接受这个现实,她的身材完全走样了……减肥,锻炼,马甲线,一鼓作气,从土肥圆,逆袭到了倾国美人,项菲仪完成了人生巅峰的完美逆袭,重新回到了她的特工时代。“女人,跟朕回去!你就是朕唯一的女人了!”他霸道宣誓,明明是他死皮赖脸找来的,偏偏还摆出这么一副高傲的姿态。“我要是偏不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岁月流年终究是痛

    岁月流年终究是痛

    一个女孩子本应该有快快乐乐的童年!可她的童年被他父亲给抹杀了。她父亲外遇,害死了她母亲!
  • 皇帝耍无赖:呆萌小赌妃

    皇帝耍无赖:呆萌小赌妃

    一场豪赌,她由一个千金娇娇女穿越成一个失宠皇妃。失宠便失宠了,她不在乎,依旧过得逍遥自在没心没肺,挑战冷傲皇帝,扑倒冷艳皇叔,赌桌上秒杀番国王子,偶尔心情好就去青楼弹着吉他高歌一曲,小日子过得是称心如意!然而,皇帝干嘛又突然管她在宫里宫外惹事生非呢?成天拽着她管东管西就算了,她不听话还要抽打她,还让不让人快活过日子了!小赌妃拉着冷皇帝的裤脚,装可怜卖萌:“皇上,你不要抽打臣妾啊,疼的。”冷皇帝目光犀利:“还敢不敢再去赌!”小赌妃松开他的裤脚,翘起小屁屁:“皇上,你还是继续抽打臣妾吧。”冷皇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涯风起

    天涯风起

    谁说大侠都得英雄救美?海崖就偏偏调戏小姑娘!谁说大侠都要劫富济贫?抢来的偷来的都是他自己的!不按套路出牌,但却没人敢小看他。杀伐果断,嫉恶如仇,让恶人闻风丧胆。智谋过人,为人随和,是领军制敌的良将!神秘的家世,高深的武艺,让他这个多情种子麻烦不断,但仍旧是众多大家闺秀的梦中情人……
  • 会巫术的魔法师

    会巫术的魔法师

    一个奇异的乌龟壳,一个得到巫术传承的少年魔法师,一个叫人不得不看的传奇。·························都说人的命运是神安排的,杜梵说:“神已经被我踩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