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600000035

第35章 秋·卷二 譬如朝露 (7)

待到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死于五丈原,他扶柩返蜀,俨然便是这位蜀汉丞相的孝子。对于他这个身份的认定,蜀汉朝野似乎也都有着公论。他以一芥敌国降将的身份入蜀,在排外气氛浓厚的蜀汉朝廷却能够平步青云、一路攀升,谁都知道,这完全有赖丞相诸葛亮的大力扶持——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这是最初诸葛亮给他的评语,这个评语就像是一份鉴定书,认定了他在蜀汉为政的资格。凭借着丞相诸葛亮巨大的威望,这个评语在其死后又不啻为一个政治遗言。于是,回到成都后,安顿完丞相的后事,他便出任了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

皇帝刘禅是因了先帝遗嘱视诸葛亮为“相父”。大将军姜维却是因了自己亲历的诸般感受,也将诸葛亮视为了亦父亦相的“相父”。

在蜀汉,他似乎天然便是前丞相诸葛亮衣钵的继承人。

这是他的资本和财富,却也日益成为了他的负担。

不以为然者自然大有人在,很多人冷眼以待,等着看他的笑话。很多人,始终会将他们放在一起考量。

而作为一个继承者,他从自己这位“相父”那里接手下来的财产却并不令人乐观。北上陇右,西和诸戎——这便是诸葛亮遗产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也许,诸葛亮慧眼识珠,将他遴选出来,恰是认定了他这个陇右的弃子,会不遗余力地贯彻这份遗策——没有人会比他更渴望杀回故土的了。这一点,也许第一次见到他时,诸葛亮就已经从他跪别家园时磕出的满头血污中读了出来。

他只有履行一个继承者的义务。丞相诸葛亮彪炳万事的功勋,将永远压迫着他。

随着岁月的更迭,随着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锤炼,对于丞相诸葛亮,他渐渐有了新的感悟。当然,这个人在他心目中永远高山仰止,这一点永远无可置疑,但是,除却那些人人都挂在嘴边的溢美之词,他却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诸葛亮。

这是一个胸怀天下的人物。生逢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诸葛亮是少有的几个能够认清天下大势的人。这样一个人,托身于并无希望的蜀汉,怎么会没有丝毫的自我期许?刘备死后,诸葛亮的确是违背了先主辅政的嘱托,进而代政,并长期率大军在外,俨然已有尾大不掉之势。幸而皇帝刘禅摆出了“弱君”的姿态,否则,谁能肯定君臣之间便不会祸起萧墙?皇帝刘禅显然也看清了这样的格局。所以,诸葛亮死后,虽然朝廷处斩了诋毁前丞相怀有“不臣之心”的李邈等人,但皇帝刘禅在是否为诸葛亮立庙的问题上,还是吐出了一口胸中的恶气——他出人意料地拒绝了这项似乎天经地义的举措。而李邈上书朝廷的那些言论,也在蜀汉的天空中久久回荡:丞相诸葛亮,身仗强兵,狼倾虎视,幸而死得及时,不但诸葛氏宗族得全,而且西戎静息,大小为庆……

这,同样是大将军姜维也要背负的负担。

皇帝刘禅,是绝不会再让一个“身仗强兵,狼倾虎视”的人出现了。

随着涉世日深,大将军姜维的内心也与诸葛亮愈来愈近。他相信,李邈当年的言论,并不全是耸人听闻的空穴来风。他有时候甚至会想,丞相诸葛亮,他心目中的这位慈父与严相,那般不遗余力地提拔他,难道就没有一点培植党羽的动机?那么,在这个意义上,他这个去国之人,便是被蜀汉丞相着力豢养着的死士了……

这令他悚然惊心。

丞相诸葛亮昔日好为《梁父吟》,众人都将其视为胸怀鸿鹄之志的象征,认为丞相是在歌以咏志,表明自己有志做一个像晏子那样的贤相。

此刻的大将军姜维却从这首歌中品出了更多的况味。他几乎可以认定,昔日丞相诸葛亮每每吟唱此歌,更多则是在感怀权力斗争的残酷。

再过几个时辰,当天色亮起的时刻,他便要投身在沙场之上了。

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一次,或许就是自己最后的一战了。他这具花甲之躯,已经背负了太多的毁誉,此刻寄情于音律,融入亘古不变的山川之中,一曲《梁父吟》,恰是他与丞相诸葛亮在天之灵的默默交流。

这一刻,他似乎又回到了三十五年前的那些夜晚。那时,他与丞相诸葛亮秉烛夜话,说的是经学,问的是易理,一老一少,就像是两个布衣儒生。

布衣儒生——是的,也许这才是他们本来的自己。

秋风呜咽,天地悲泣。连陪侍在身边的牙门将赵广这个不通音律的人,都被大将军姜维的琴声与歌喉感染得潸然落泪了。

这曲《梁父吟》中,全然没有丝毫的“用世立功”之意,充斥其中的,却满是隐居山林的盼望。

没有人能够听懂也罢,临战前夜的大将军姜维,将此曲奉献给沓中的秋夜,除此而外,已经不求知音了。

人事

山崖之上,可以瞭望到魏军滚滚而来的情形。万军齐发时荡起的黄尘,构成了一条数十里长的黄龙。

朔风如刀,却劈不开腐叶败草的气息。这种秋日山间特有的气息,绵密而又厚实。

大将军姜维立马崖畔,一夜未眠,他倒毫无倦意,只是神情肃杀。入蜀三十余年,打了半辈子仗,他知道,蜀魏的最后一战已经拉开了序幕。此刻,他很想在阵中近距离地会一会曹魏的征西将军邓艾,短兵相接,来一次正面的搏杀。对于这个老对手,此刻,他毫无恶感,而是有股多年老友一般的惺惺相惜。他们交手的次数太多了,彼此也在阵前打过照面。在大将军姜维眼里,邓艾是一个老农般的人,曾经多年在曹魏底层担任管理农事的小吏。他的身形已经永久地融入了一个耕作者的气质,坚韧,刻苦,持之以恒。稻田守业草吏——这是邓艾在曹魏的第一个官职,其后,是“典农功曹”。这个出身卑微的人,就像一个默默耕作的农人,终于用自己的劳作,迎来了他的丰收之季。屈指算来,邓艾也已经是六十六岁的老人了!这个事实令大将军姜维一阵心酸。多少年来,他们两个人共同将自己的生命挥洒在了陇右的战场之上,如今,却都已是垂垂老矣……

在大将军姜维心里,对于这位宿敌,现在竟是一种别样的敬重与惜别。

局势不能让蜀军和西线围攻而来的魏军接战了。钟会进军汉中,东路十二万之众的魏军才是蜀汉需要着力抵抗的当务之急。大将军姜维只有引兵东撤,疾速摆脱邓艾。现在,他的目标是——阴平。只有转战阴平进入汉中,才是此刻的战略要点。

他立马远眺,就是想再最后看一眼邓艾的部队。

蜀军的先头部队已经离开了沓中。大军开拔之前,众将提出了一个问题——沓中那已经成熟的千顷麦田怎么办?这是他们耕耘了一季的庄稼,为此,他们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平整土地,引渠衍溉,教导羌人使用耧犁……而今,眼见丰收在望,得麦熟以助军实的喜悦就要来临,他们却要被迫放弃了。有人提出了毁田,不能让粮食落在魏军手里。提此议者,自己先已经泪流满面。大将军姜维否决了。昔日曹操攻克汉中,张鲁犹封藏府库,没有将一方财富付之一炬,如今,他也不愿意如此暴殄天物。就留给邓艾罢!想必曹魏这个老农一般的征西将军,会懂得敬惜良田。

“将军快走罢!魏军前锋已经到了山下,再不走只怕便要被缠斗上了!”

催促的是牙门将赵广,他是被留下来断后的。

山下魏军奔驰在队列最前面的指南车已经依稀可见。

大将军姜维拨转马头,刚刚走出数步,又勒了缰绳,从怀中摸出一件物事递给了赵广。这是一枚鱼骨牌,是沓中的羌人头领赠予大将军姜维的。当地羌人以人面鱼身为图腾,鱼骨牌被赋予了神秘的护佑之意。赵广接在手中,紧紧攥住,将拳头举在头顶挥了一挥。

“务必小心,不要恋战,将魏军迟滞半日即可!”

说罢,大将军姜维打马离去。

阴平距沓中并不远。三万蜀军快马加鞭,先头部队很快就望见了阴平桥头。阴平桥横跨在湍急的水面上,并不起眼。但是此刻,这座桥却成为了这场战役的第一个节点。蜀、魏之间的这场决死之战爆发,蜀汉的主帅大将军姜维却不在必争之地汉中,司马昭抓住了这个机会。他的本意是用邓艾死死地钳制住姜维,并切断阴平桥,阻住姜维后路,同时用钟会进攻没有蜀军主力的战略要地汉中。这便是一石二鸟,既可以围困姜维,使姜维无法回援,又可以避免消耗巨大的攻关战,以优势兵力乘虚占据汉中。即使邓艾一时吃不掉姜维主力,只要钟会如期拿下汉中,那么姜维就面临被彻底合围的危险。这个计划一旦实现,蜀汉主力将被全歼于关城之外。那时候蜀国的雄关将面临无兵可守、无将可派的窘境。

成都方面显然也意识到了军情的危急,右车骑将军廖化奉命星夜驰援阴平。

大将军姜维期待的是,廖化能够如期而至,使得自己这一路蜀汉的生力军可以通过阴平顺利转移。

但是,令人始料不及的是,此刻的阴平桥头,等待蜀军的,却是曹魏的雍州刺史诸葛绪。

雍州刺史诸葛绪率三万魏军南下,抢先占领了阴平桥头。在这一次竞争中,蜀魏的两路援军一北一南而来,目标便是阴平桥头,但魏军又一次抢在了前面。

当大将军姜维率主力取道漒川口抵达时,蜀军前锋已经展开了对于阴平桥头的攻击。“无当飞军”冲在最前面。夷兵们披挂着藤甲,前赴后继地向着魏军掩杀。

桥头的地形易守难攻。魏军依仗两侧的山势,将漫天的疾矢倾泻下来。死伤狼藉的夷兵瞬间塞满了阵地。

时间不允许蜀军在这里攻坚了。

大将军姜维即刻下令,分军向北,直下孔函谷。孔函谷绕道向东,便是诸葛绪的后部。蜀军此举,似乎是要从背面攻击魏军了。

军令刚刚出口,便有飞马来报:

“牙门将赵广身中数十箭,战死沙场!”

大将军姜维身子一晃,险些跌至马下。他扶鞍凝神,待到镇定住,才一言不发地策马冲到了队伍的前列。

不出所料,仅仅奔出三十里,便遇到了诸葛绪赶来堵截的魏军。

一眼看到盈天黄尘之中魏军飘荡的旌旗,大将军姜维便急令大军调头沿原路折返。

如是,又是一番风驰电掣一般的疾奔。

当蜀军来回疯狂地迂回了六十余里,再一次出现在阴平桥头时,这座事关战役全局的木桥,已经成为了无人把守的坦途。

大将军姜维用一个折返跑将诸葛绪调离了阴平桥,在战役的最初时刻,没有如司马昭之意,成功地跳出了魏军的包围圈。在沓中负责断后的三千兵力全军覆灭,牙门将赵广战死,这是蜀军付出的代价。以全局论,此战蜀军应是抢了先机。但是大将军姜维的心中却毫无喜悦之感。战局此刻已是瞬息万变,他不知道东北方向的战况正在如何发展——汉中如何了呢?

阴平境内地势独特,峰险路崎,山高林密。大军迅疾往复,已是人困马乏,但他严令披星戴月,直奔另一路蜀军廖化所部的驻地。大将军姜维不离马背,与将卒们一同边走边以炒面充饥。这种炒面是羌人放牧时的食物,用玉米、小麦、豆子炒熟后磨制而成,吃在嘴里,干燥呛人。

疾行之中,大将军姜维坐下的那匹战马突然失了前蹄,扑跌在地,将主人扔了出去。大将军姜维腾空摔出马头,重重地掼在了山石上。这匹马是一匹优良的凉州大马,随大将军姜维征战无数,正是蹄口矫健的年纪,怎料在这种时候却出了纰漏。大将军姜维被摔得不轻,负痛爬起来,兵卒已经牵来了新的坐骑。上马之时,他悚然发现,自己在一瞬间几乎抬不起自己的腿了。他听到了自己的骨头发出的咯咯声,像是一截一截寸断着的枯木。浑身的汗水已经溻透了他的衣衫,本就沉重的铠甲更加变得令人不堪重负。

他调平呼吸,存一口气,尽量不动声色地上了马,心中却在响亮地呼喊——廉颇老矣!

就这样,蜀军将紧随其后的雍州刺史诸葛绪甩开了一天的路程。

先期到达阴平治所的右车骑将军廖化闻讯迎来。两路蜀军在漆黑的夜色之中汇合。至此,从离开沓中算起,这路三万人的蜀军主力已经马不停蹄地奔走了两天一夜。

当廖化一脸焦灼地出现在面前时,大将军姜维劈面喝问:

“你率部驰援沓中,因何止步不前,令诸葛绪抢了阴平桥头,差一点阻断我后路!”

廖化从马上翻落,站在大将军姜维马头前,无奈地申辩:

“我部行至阴平,闻诸葛绪三万人马已到,恐其夺取阴平,故在阴平布阵以待。我部不过万人,以少敌多,不敢贸然急进。”

大将军姜维怒从中起,手里的马鞭举起来便要抽击而下,但旋即又僵在了空中。马下的廖化,脸上已有了愧色。

这是一个平庸的将军,多次在大将军姜维的帐下效力过。他像大多数蜀将一样,对于蜀军连年的伐陇抱有疑虑,曾经直言大将军姜维:连年征伐,军民不宁,兼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将军何以强欲行难为之事?

强欲行难为之事——这是廖化绝对不会去做的。

但他却是蜀汉难得的一位忠臣。廖化初为前将军关羽主簿,关羽战败后,曾诈降东吴,后诈死,带着母亲回到蜀国,其对蜀汉的忠诚,由此可见。

同类推荐
  •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单亲爸爸催泪奋斗史,爱是支撑一切的力量.梦想用来实现,人生需要逆袭,致我们活得人模狗样的青春。著名培训专家、畅销书作家付遥,著名资本及历史研究学者、畅销书作家雾满拦江联袂推荐。
  • 荒路

    荒路

    本故事发生在北大荒。 本文描写了,由四个不同城市里来北大荒的贰佰多名知青,在生产建设兵团一个普普通通的连队里,他们和原住农民、转业军人一起艰苦奋斗十年的故事。
  • 爱情厨男

    爱情厨男

    33岁的独立首饰设计师顾长笙有成功的事业和爱她的男友,可原本水到渠成的感情却因为长苼的逃婚而走到了危机边缘。在逃婚过程中结识的厨师齐袂,因缘际会地来到了长苼的感情中。鸡蛋,白茶,菌菇,大米,面条……这些平凡的食材,把一段段人生际遇带给长苼,她的过去,她内心深处的秘密,以及感情的何去何从,让我们拭目以待。
  • 母亲

    母亲

    小说的主人公原本是个逆来顺受的普通劳动妇女,在从事革命事业的儿子巴威尔的影响下,思想迅速成熟,逐渐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这部小说第次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初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群众革命斗争,反映了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过程。
  • 汉口的风花雪月

    汉口的风花雪月

    《汉口的风花雪月》是一部反映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老汉口人情风貌、历史烟云的小说。小说笔触细腻,情感诚挚温润,整部作品如一扇展开的屏风,将民国时期各类汉口女子的爱情生活和沧桑往事渐次呈现在读者面前:楚剧名伶黎曼姝与沈季均坎坷而富于戏剧性的半生缘;暗恋陈怀民,被他的英勇撞击所感动,最后走向革命道路的富家小姐白梅生;老姑娘葛英素不辞辛苦,千里迢迢从上海来到抗战初期的汉口,走的却是一条从爱的追寻到爱的幻灭之路……这些女人往往有一颗不甘沉沦的心,要么果敢,要么纯真,要么就有书卷气,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敢于同命运抗争,走自己的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热门推荐
  • 西方发愿文注

    西方发愿文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悦拦乔楚

    悦拦乔楚

    四年前,乔楚和越楠因为误会而分开,四年后,越楠回国,两条平行了的线再次重合……
  • 死惧列车

    死惧列车

    本书无限流,杀厉鬼,当学生,干群演,入仙侠……列车途经无数位面,只有你想不到的画面,没有我写不出的情节!“杀戮的意义在于止杀,生存的意义在于自由!”(书友群,310313649)
  • 书怀瑾握瑜

    书怀瑾握瑜

    网配大神遇上游戏大神,谁才是最后的爱情赢家?先动心的人不一定是输家,不是吗?(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爱在那一天

    爱在那一天

    致青春——关于初恋的故事,高中时期在一起后,就是相隔两地,他高中毕业后毅然出国读书,于是异地恋变成异国恋,八年恋爱,一年异地,七年异国,最后终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飘(上)

    飘(上)

    《飘》是一部有关战争的小说,但作者玛格丽特没有把着眼点放在战场上。除了亚特兰大失陷前五角场上躺满伤病员那悲壮的一幕外,其他战争场景并没有花费作者过多的笔墨。作为第一部从南方女性角度来叙述美国内战的小说,玛格丽特着重描写了留在后方家里的妇女饱受战乱之苦的体验和感受。
  • 吸血鬼族

    吸血鬼族

    一个沉睡已久的王者,重获力量,奇异的吸血鬼王国,即将再现。。
  • 敏·感:人生没有规定动作

    敏·感:人生没有规定动作

    一代跳水皇后七十余枚金牌之上的人生修炼!本书是世界跳水皇后高敏首部励志作品,充满成功正能量、幸福正能量、人生正能量。高敏和很多普通人一样,从逆境中起步,经历被看轻、挫折、苦痛、迷茫,在不断拷问和改变自己中,冲出全运会、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等一场场大赛,一步步走上人生的顶峰。这里,有她完美逆袭的经历与思考。在冠军舞台上,高敏遭遇了不为人知的内心煎熬和挣扎,在争议中退役,从3米台跳向万丈红尘,面对重新走入平凡生活的尴尬和失重,远遁异国,又重新回国。
  • 非常道徒

    非常道徒

    时年,二月二十九,蜀都有襁褓孩童引圣灵入体,为此,家破,父母遭受劫难,孩童好运被人救走。十二年后,少年入蜀都,为寻道而来,自此走出一条神道之路。。。。。。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tfboys:玻璃上的泪

    tfboys:玻璃上的泪

    透过玻璃仰望天空,天空是多么的好看。当我们的第一次相遇时,我们是否早已动心?可能以后还在那个地方寻找,当初我们在校园里面的欢声笑语。离开后,我也只是希望你能把我忘记,忘记在那个栀子花盛开的季节。把我遗忘在那年我们一起做过的课桌,一起在校园中种下的岁月的种子。当我们再次相遇时,我希望我们就只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