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6100000014

第14章 一生中的四天(2)

更幸运的是,因为这门新闻写作课而相识的教授迈克菲成了海斯勒终身的导师。海斯勒从牛津大学硕士毕业后对继续从事文学评论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怀疑,正是迈克菲教授鼓励他不要急着读博士,不如到世界各地走走。他为是否要申请去中国的穷乡僻壤支教一事犹豫不定,正是迈克菲教授说这样的经历也许比去美国大学当教授更能让他成为一个好作家。在涪陵的最后几个月,当海斯勒再次感到前途茫茫时,又是迈克菲教授写长信鼓励他把涪陵的经历写成一本书。而当他写完《江城》初稿后对自己的文字极端失望时,也是迈克菲教授提出了切实的修改意见。2001年,经过三年修改的《江城》在美国出版,同年获桐山图书奖。2006年,他第二本写中国的书《甲骨》出版,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2010年,第三本书《寻路中国》出版。本科毕业后,原先梦想做个小说家的海斯勒再也没有创作过虚构作品,他把全部的创造力都运用到非虚构文学的创作上,对此他从未后悔。2012年,当《江城》终于登陆中国大陆,频繁登上各类年度好书的榜单时,我问海斯勒他最尊敬的英语作家是谁,他说:“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康拉德,还有我的老师约翰·迈克菲。”

第三天:1998年春

英语老师彼得·海斯勒正在监考涪陵师专英语系学生的期末考试,监考完,他将结束两年的涪陵支教生活返回美国。最后一题,他让学生分析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名诗《黄金时刻不久留》(Nothing Gold Can Stay):

自然的第一抹绿意是金,

她最难留住的颜色。

她初发的叶子是一朵花;

可是只停留一刹那。

然后叶子便沦为叶子。

如斯乐园落入愁城,

如斯黎明降入白昼。

黄金时刻不久留。

Nature's first green is gold,

Her hardest hue to hold.

Her early leaf's a flower;

But only so an hour.

Then leaf subsides to leaf.

So Eden sank to grief,

So dawn goes down to day.

Nothing gold can stay.

他眺望教室的窗外,现在是四川的金色季节,“作物正在生长,而山的纹理又改变了,玉米已经长到了两米高,开始成熟。玉米秆仍然带着春天的鲜绿色,但是玉米穗已经变成了粉红色,一种颜色柔和的羽状物,轻盈地蹲在一片片紧密的深绿色植物的顶端”(《江城》)。几周前,他在上课时细致分析过《黄金时刻不久留》,他总是这么做,因为学生们喜欢分析音律和节奏,尽管他们的英语不太好。他们喜欢学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喜欢表演话剧《哈姆雷特》,喜欢看罗宾汉劫富济贫。在体验最纯粹的文学之美时,这些四川农民的孩子和一个受过更好教育的美国孩子没有任何区别。

他伤感地想,再过两周,四川的金色美景将要消逝,玉米会被收割,稻子转为苍黄;再过两周,他的学生不再是学生,他们将毕业,等待他们的命运是分配到更偏远的乡村教中小学英语。与这些更艰苦更破落的乡村相比,乱糟糟的江城涪陵无疑是个天堂。这些学生将面对剥落的黑板、破旧的桌椅、紧缺的课本,将变成倔强土气的乡村教师,又会有多少人还能背诵《黄金时刻不久留》?如斯乐园落入愁城,如斯黎明降入白昼……他的工作看似是无用的,可是——多古怪啊,正因为如此,他反而看到了他工作的意义。春风易逝,乐园难留,所以需要有人咏怀春天,有人粉饰乐园,有人教授未来的乡村教师,体验到人类最纤细的感情。他知道,在偏远的四川农村,这些学生将没完没了地教英语语法,将一连几十年拼写一些最基础的单词,他所教授的莎士比亚和弗罗斯特派不上任何实际用场。这些学生无疑都是些推动大石头的西西弗斯,他们耗尽毕生精力把山谷的石头往上推动那么几寸,让农村的孩子照到那么点微弱的人文之光;而在山顶,像莎士比亚这样的大师早就建造了一个理想的人文世界——大师们之所以站在山顶,难道不是因为部分知道世界上总有这样一批推动大石头的人吗?这些耗尽毕生推动大石头的人任劳任怨,把千万人从愚昧的深渊里拔高那么短短的几寸,于是多了些人能写自己的名字,多了些人能做加减乘除——这是多么广大却又多么低微的进步。这些耗费一生推石头的人应该看到他们终极努力的目标是什么,而海斯勒的工作就是将山顶的景色描绘给山谷推大石头的人看。

我第一次听说彼得·海斯勒是在大学一年级。我在食堂吃饭,同桌有一个华裔朋友,他两岁随父母移居美国,之后再也没有回到中国。他是个幽默的数学天才,电脑里的“我的文档”只有两个文件夹,一个叫Happy,一个叫Happier。在Happy里放着他和女朋友的全部照片,在Happier里放着所有数学资料。就是这样一个怪才那天吃饭的时候突然问我:“你有没有读过彼得·海斯勒?”看到我茫然的表情,他顿一顿说:“我想了解我出生的地方,所以读了很多美国作家写中国的书。所有这些作家里,我觉得海斯勒写得最好。你应该去读读,然后告诉我他写的是不是你知道的中国。”那天后我留意问了另外几个华裔的朋友,他们都看过海斯勒的书,都觉得他写得好,我的朋友中甚至有一个因为被《江城》感动而来到中国支教。在口碑的影响下我读了海斯勒的三本书。几年过去了,当初把海斯勒第一个介绍给我的数学天才如今已升入斯坦福成了数学系的在读博士,而我至今仍然无法回答他的问题:“告诉我他写的是不是你知道的中国。”在海斯勒笔下的中国,他居住的城市五十多年没见过一个外国人;他坐在任何一家涪陵餐馆吃饭,立马有十几个“棒棒军”围观,指指点点地说“老外”;他为甲骨文著书立传,他对这种古老文字的了解显然超过了我认识的所有中国人;他的自驾之路经过许多曾经重兵把守的要塞,如今这些镇子都空了,年轻人去城市打工,留下一些不知世事的老人。这些关于中国的记录与我出生长大的大城市如此不同,我读这些书时所有的惊奇和动容就像我那个两岁就去美国移民的华裔朋友。这些真实的记录无疑是关乎中国的,却和我所知道的那个更舒适更商业的中国格格不入,也许正因为如此,它代表了更广大的中国真相。

彼得·海斯勒不会同意我的赞美,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作家”。他仿佛迫切地想让人知道他所记录的事件是多么瞬息万变,在《江城》英文版的再版后记中,他描述了2001年重游涪陵的经历。三峡工程后,老城区正在被逐渐高涨的江水淹没,三峡移民从低地搬到涪陵新城区,一条通往重庆的高速公路建成,没有人再搭轮渡去涪陵。高速公路让长江的地位在涪陵人的生活中一落千丈,江水奔流依旧,而“江城”二字已经不能描述新的涪陵。在《甲骨》中,他跟踪了几个他的学生,与《江城》中海斯勒的伤感不同,这些学生毕业后没有走上命运为他们安排的回四川乡村教中小学英语的路,而是去了深圳打工,或者找到了东部沿海地区的英语教职。

那么,这一切经验到底有何意义?它们已经一去不复返,甚至连“以史为镜”这样的古语都无法安慰我们。新的经验在飞速产生,由高速公路抵达的涪陵与慢船所达的江城千差万别。这些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涪陵这样飞速建设的小城实在太多,由此产生的动荡不安正是小城的希望所在。任何一张静止的照片都不能为这些中国工业小城作总结。可是,如果我们不是在作总结,而是在描述生活,那么的确只有在一张静止的照片上,只有目光盯着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对细部进行观察才是可能的。在《江城》的前言中,海斯勒说:“这不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而是关于一段短暂的时间内中国的一个小地方,我的愿望是捕捉时空中的丰富。”在《甲骨》的前言中,他强调:“我预计在未来我们会对这些事情更了解,所以我的描述并不意图全面准确。我的目标是在一段时间内跟踪几个人,记录他们的生活是如何被变化着的世界塑型。”

第四天:2002年春

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个住养老院的老人被请到“美国之音”评论海斯勒的新书《江城》,然后他寄给海斯勒他那天广播的文字稿。没过几天,海斯勒了解到老人巫宁坤是诗人狄兰·托马斯和小说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中文翻译者。巫宁坤向他讲述了几十年前他在芝加哥大学读书时一个同班女同学的往事,这个聪颖的女子年仅二十五岁就翻译了T.S.艾略特的长诗《荒原》。之后海斯勒又从巫宁坤那儿听说了这个女子的丈夫陈梦家,一个风流倜傥的新月派诗人,写诗之余还是甲骨文研究的大师。几个月后,在河南古城安阳的殷墟商代晚期都城遗址的图书馆里,海斯勒找到了这位甲骨文大师的书:《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铜器集录》,1962年出版。古怪的书名,因为在那个年代非得改成这样,否则不能出版;没有作者的名字,因为这位拿着洛克菲勒奖金研究甲骨文的新月派诗人已经被打成右派。1966年,陈梦家自杀,他聪明的妻子赵萝蕤受刺激太大得了精神分裂症。20世纪80年代,正是这样一个饱受折磨的女人将惠特曼诗歌全集第一次翻译成了中文。这便是海斯勒的第二本书《甲骨》的缘起,这本书充满了一位长篇报道记者的历史责任感,他跑遍中国和美国采访了无数人,是为了丰满地描绘陈梦家和赵萝蕤,以及他们所经验的中国古文化和现代史。在《甲骨》的最后一章,海斯勒记叙了2002年的春日,他第一次去弗吉尼亚的养老院拜访巫宁坤,他从中国给巫宁坤带去了黄山毛峰,巫宁坤以法国白兰地招待他,告诉他陈梦家和赵萝蕤的故事。

生命中有些特别的日子是引线,它们灵巧地串起了之前之后广阔的时空,让人觉得天地坦荡。2002年的那个春日,弗吉尼亚州那位老人的往事重提把几千年前的甲骨文串入是非跌宕的中国近代史,又串入了海斯勒未来五年的生活。这一定是非虚构作家最欣悦的时刻,厚实的历史像一个崭新的生命钻入自己的生活,到处是新鲜的故事,到处是等待揭晓的秘密。

我想,1996年的那个夏日也是这样一条串起时空的引线,“我从重庆搭慢船顺流而下,来到涪陵。那是1996年8月底一个温暖、晴朗无云的夜晚,星星在长江上方闪烁,而漆黑的江水无法反映微弱的星光……”从那天起海斯勒在中国待了十年,写了关于中国的三本书和无数新闻报道。而在成千上万被这些文字感染的美国读者中,很大一部分是自小在美国长大的华裔青年,脏兮兮而生机勃勃的江城涪陵填充着他们对祖先的幻想。终有一天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会搭上飞往中国的航班,旅游、探亲,甚至在这个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内工作。双脚踏进故土的那一刻他们能否想起已经面目全非的涪陵?不过这些都是后见之明,对1996年的西方世界,中国仍是一个神秘的红色国家,没人意识到中国的经济正在起飞、中国的城乡结构正在经历重大变化。海斯勒也没有意识到这些,他刚刚从牛津大学硕士毕业,对原先规划的学术生活产生了怀疑:“我觉得文学评论毫无用处。”他想让生活换个调子,他的目标很单纯,在一片广大的土地上找一个小城住下来,认识当地人,观察生活,做个“写得好”的作家。美国和平队[1]新开了个项目去中国支教,他报名成了志愿者。坐慢船,牛津大学的硕士毕业生彼得·海斯勒来到了中国。

2011年春天当我第一次联系海斯勒时,他在科罗拉多州上阿拉伯语课。那年秋天,他打点行装去了埃及开罗,成了《纽约客》驻埃及记者,有了自己的专栏“开罗来信”,“如果我再不离开中国,我将永远被贴上‘中国作家’的标签”。和1996年他慢船抵达的中国一样,埃及也是一块广大的土地,长江分割涪陵这座江城宛如尼罗河分割开罗,中文名字叫何伟的彼得·海斯勒将有一个阿拉伯语名字,他打算住上五年,亲身经历这个刚刚改朝换代的国家正在发生的变化,他又可以开始讲故事了。

注释

[1]成立于1961年,是美国政府应对苏联挑战的重要举措之一。

同类推荐
  • 刘邦发迹史

    刘邦发迹史

    一个一无是处的小混混,是如何在秦末的乱世中崛起并登上皇帝宝座的?他如何能打败包括项羽在内的各路豪杰,成为最后的赢家?如果你问刘邦,刘邦可能这么回答:“我没能耐,我游手好闲,但我运气好啊,我凡事看得开,我会招徕人才,能采纳别人的意见”;如果是项羽问刘邦,刘邦会说:“打仗,你行,我不行;用人,我行,你不行!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史上最牛混混刘邦的发迹之路。
  • 大唐第一君:李渊

    大唐第一君:李渊

    本书主要内容有:少年得志、放虎归山、恩威并施、西进长安、南征北战奠基业等。
  • 刘邦传

    刘邦传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青少年读本。励志改变命运,读史点亮人生。靠决心屡战屡胜,靠用人适才适所。 他出身布衣,却开创了大汉王朝;他才干平平,却揽尽天下奇才异能之士;他被称为常败将军,却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本书将告诉你,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刘邦是怎样走上了成功之路。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诗人哲学家尼采

    诗人哲学家尼采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他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直到20世纪,才激起深远的调门各异的回声。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以各自的形式回应尼采的哲学思想。
热门推荐
  • 星蕴神魔

    星蕴神魔

    千山万水,以我为尊;八荒六合,唯我称雄!我欲舞风云,凌天下,踏天域,登苍穹!谁可争锋?!诸君可愿陪我,并肩凌天下,琼霄风云舞,征战这星界!
  • Novel Notes

    Novel Not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冯玉祥在西北

    冯玉祥在西北

    本书展现了冯玉祥将军在我国西北地区从事军事、政治活动的历史足迹。包括:初到西北、首次督陕、派兵入甘、固甘援陕、解围西安等。
  • 李嘉诚财富笔记

    李嘉诚财富笔记

    李嘉诚以自己雄厚的财力、庞大的商业帝国、卓越的经营智慧,以及多姿多彩的人生,赢得了“世纪超人”的盛誉,名扬天下。他的创业经历成为各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范例,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他自己也已成为青年人奋斗的偶像。 那么,李嘉诚大成的“秘密”何在呢?到底应该向李嘉诚学什么呢? 晚年的李嘉诚开始总结自己的经商生涯,向世人道出了自己成功的秘密。他在许多场合发表的有关经商做人的言论,常常令人如饮醇醪,茅塞顿开;使人如梦初醒,耳目一新。本书辑录了李嘉诚谈商论道的精彩言论,结合李嘉诚奋斗成功的实战经验,加以阐释和解析。其中汇聚了李嘉诚一生中最闪光的智慧精华,将给读者朋友们带来深刻的启示。
  • 哥,可不可以喜欢你

    哥,可不可以喜欢你

    “哥,我喜欢你!我不会再做让哥受伤的事了!”“哥,我可不可以一直这样喜欢你?”“哥,那个人是谁?关系很好么?干啥的?”“哥,我怎么可能会讨厌哥啊!”“哥,不要胡思乱想,我只喜欢哥一个!”“哥,哥!哥!”——————————“随你便啦!”“那是你的事,你要喜欢就随你!”“以前的同学,只是一般般的朋友,现在和我是同事!”“我真的,真的是第一次好怕你会讨厌我!”“这次,就随你了!”
  • 神界人间

    神界人间

    当所有人把他逼上绝路,当自己爱的人相继死在面前,当这一生变得生无可恋之时,他,一念成魔,一双没有污垢的桃花眼,染上嗜血杀戮的火光,这人间将会成为他最爱人的陪葬品。死算什么,即使赔上这世间万物,我也要换回她一缕魂魄。总是千年,万年留在这暗无生机的神界,我也要等她回来。且看一介凡夫风子天是如何逆转成为独霸世间的神尊。
  • 程序猿神

    程序猿神

    我知道,如果我告诉你,我们都已经被这个虚拟网络囚禁了一千多万年,你一定会很不爽,不愿意接受。但事实就是这样的。你认为的现实,只是虚幻梦境。动物园里被关在铁笼里的,其实是人类自己。千万年前与火云飞猿的那场地球争夺战中,我们已经失败,已经被作为能源材料圈养起来。他们使用了虚拟世界,一代又一代被圈养的新人类沉迷其中,浑然不觉。只有一些保持清醒的上古修士还在坚持斗争。少年背起长剑,去寻找传说中的五行本源力,唯有汇聚五行本源力,元神才能堪破这个迷神网络。他已冲在前面,决战就要开始,胜败在此一举。觉醒吧!人类!
  • 是谁杀了谁

    是谁杀了谁

    一位普通的职员下班后,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晕倒,睁开眼身旁的一切事物都变得那么陌生,是他还是它,情节环环相扣。幕后黑手到底是谁?是情还是仇?
  • 辩论与抢答知识全集

    辩论与抢答知识全集

    纵观历史,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几乎都要伴随着一场大的辩论。从我国的春秋战国直至五四运动,乃至当代的改革开放;从古希腊、罗马直至欧洲文艺复兴,乃至资产阶级大革命,都概莫能外。辩论促进了对真理、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认识,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大发展。人类社会在为真理、为正义的雄辩声中呼啸前进。当今世界,正经历着急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科学文化迅猛发展,信息量成倍增长。在充满希望、充满机遇、充满挑战、充满竞争的新世纪,辩论将发挥出更加巨大的作用。
  • 扮猪吃虎:美男快到碗里来

    扮猪吃虎:美男快到碗里来

    明明只是想骗骗眼前这个看起来很傻很天真的超级无敌大帅哥,可是谁来告诉她,几天前还对她唯命是从的男人现在为什么会变成扮猪吃虎的腹黑大灰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