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29900000002

第2章 (二)黄色狂潮怒起 董卓野心初现

冀州。

巨鹿郡。

太平道总坛。

“启禀教主,大事不好:‘神上使’大师兄已被苍家逮捕、闹市车裂……苍家现正下诏通缉拘捕教主……”从洛阳冒死逃出的细作报道。

教主、“大贤良师”张角闻听,顿觉眼前一黑,一大口鲜血喷出,向前倒去。

今年以来,他的身体已然不好,眼前这突如其来的攸关巨变,更大大刺激了他。

身旁的弟弟张宝、张梁见状急忙救起。

“聚集在邺城的人马如何了?可有动静?”二弟张宝忙问细作。

“有。似是往东……撤。”

张角手拄着九节法杖,双眼直瞪瞪地看着前方,无一句言语。

“大哥,原先的计划、步骤已被打乱,成为不可能。现下苍家又明令拘捕你。大哥,不,教主,不能再等了,我们立即就在冀州动手吧!”张宝向张角恳切建议道。

“是啊,大哥,准备了十几年……下令通知各地的兄弟们一起起事,放手大干它一场吧!”三弟张梁也劝道,血脉喷张。

“事已至此,不得不发。”张角开口,一字一顿地说道。决定立即举事。

原定光和七年三月五日(甲子年甲子日)的起义,被迫比原定提前一月行动。

时为光和七年二月。

张角派出使者,不分昼夜,飞驰向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各个大方、小方,通知教众立即动手起事。

下令:以黄巾裹额为标帜;打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大旗;攻打官府、占领所在州郡。

张角自己则仍按原计划,将总坛部众向常山国(今河北石家庄、邢台在内的部分地区)真定(今河北正定)集解——原来,张角计划在邺城起事、真定发动,取“大业真定”之吉意。

(以上人物之前的情节见《前传》)

“大业真定!”

“黄天太平!”

真定地处一片大平原(今冀中平原)。

原野之上。

数十万计的太平道教徒聚集在一处沙丘之下。人人头裹黄巾,黄压压一片,随着无数黄旗涌动,犹如一股黄色的洪流铺满大地。

这时候,无人注意到,远远处,一山坡之上,矗立着一人一骑。

一位十六岁的少年,浓眉大眼,相貌堂堂,俊朗的脸庞棱角分明又不失柔和,前额披下两缕秀发,显得不羁而洒脱,身长八尺余(1。85米以上),体格健硕,威风凛凛——正是一名此地的武者。

少年武者独自一人,骑在一匹白色的骏马之上,蓝衫白衣,身上没有披挂。

他静默地望着视线前方喧嚣嘈杂,不断聚集、加入的人群,仿佛超然置身事外。

注视良久,他突然吟唱道:

“天下大乱兮,人若蚁聚;四海皇皇兮,男儿觅业;我合有志兮,功在何处。”

此地为战国时代赵国的故地,赵地的武人常爱吟诵,少年武者也不例外。少年敏锐地嗅到了乱世正不可逆转地袭来,故而发感,哪里才能去贯彻身为武人的宿命呢。

少年名赵云,真定赵家庄良家子弟。父母早亡,留下长兄赵雷一面如父亲般抚养,一面专一治家产业,因此赵云有暇,自小便习武,武艺高强,特精于骑射。

稍大更投到名师童渊门下,与同州张郃一起,精习枪法。由于功底极好,加之天分及悟性过人,赵云得师父真传,并亲赐一杆名枪“涯角”,使得出神入化。赵云用此枪又自创“七探蛇盘枪”等招法,虽年轻,枪法已入炉火纯青之境,也因此颇招身为大弟子的张郃的嫉妒与不服。

赵云先学成返乡。

这日同村发小夏侯兰忽闪着大眼睛,前来告知附近有大量人马聚集,似是将有大事发生,问清地点,赵云便骑上马过来一观视。

张角正站在沙丘上做动员,雄洪滔滔地讲着。张宝、张梁各站在两侧。

下面不断有源源不断的教众赶来聚合——黄色的洪流已经汇成了一片由黄旗和黄巾构成的黄色海洋。

这片黄色海洋正被点燃,即将燃烧!

听着大贤良师的话语,天色渐晚,人们高举着火把,肩并着肩,紧紧地聚在一起,神情激动,无比狂热,连火苗燎到自己的脸上都浑然不觉灼热,在场之人无不涕泪横流,仿佛那个黄天的天国王朝就在眼前。

……

最后,张角身披黄色教主袍,头裹黄巾,高举九节杖,振臂高呼道:

“苍天已死!”

人群跟着和道:“苍天已死!”

张宝接着喊道:“黄天当立!”

人群接着跟着和道:“黄天当立!”

张梁再喊道:“岁在甲子!”

人群再跟着和道:“岁在甲子!”

最后,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一起喊道:“天下大吉!”

人群用最大的声音一起和道:“天下大吉!”

声音不断原野上回荡。

张角命人竖起早已准备好的三面大旗,上面分别绣着“天公将军”、“地公将军”、“人公将军”的名号。

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自称“地公将军”,张梁自称“人公将军”。

这时从旁推搡上前三个当地的官吏,俱被捆缚着,免去官衣官帽。

人群中一些当地教徒认出,这几人都是平日为害地方、贪渎残暴、恶贯满盈的贪官污吏。

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一人各把住其中一个,喝令其在“三将军”的大旗前跪下。

到了这当,这些平日作威作福的婪蠹此时早已面如死灰,如泥胎木塑,任人摆布。

三兄弟抽出刀剑,一人一个,手起刀落。

鲜血高高喷溅在三面大旗上。

杀官吏祭旗。

示意绝无回头之路。

下面的人群沸腾了。

纷纷举起刀枪剑戟、锄棒叉耙,猛烈挥动。

如林如山。

人们被压抑得太重太久了。

张角在冀州扯起大旗,正式对朝廷宣战。

于此同时,分布在全国的三十六方部众也一起起事。

数十万人如忽起的狂飙、开闸的潮水一般席卷而来,所及之处,焚烧官府,攻打州郡……

写有白色“甲子”大字的衙门大门上(见《前传》),溅慢了鲜血,在火光的下映照地分外地醒目、鲜明……一群群平日官吏们眼中的下民、一盘散沙的群氓,瞬时变成了有组织的、令人生畏的黄头魔鬼,各个红着眼睛,正啸叫着,高举火把与刀剑,鱼贯而入……

势头甚猛,各地的官长、属吏纷纷弃城而逃。

旬月之间,天下相应。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

京师震动!

全国震动!

因起事者全都披散头发,以黄巾裹额为标帜,朝廷官府称之为“黄巾贼”,又因所裹头巾上两个裹扎的直立巾角伸出,酷似飞蛾的触角,且参加人数甚多,如群蛾而聚,蔑称为“蛾贼”。

去京师洛阳西北四百里处。

河东郡(今在山西境内,黄河以东地区)治所安邑(今山西夏县)。

太守府邸。

外面看起来异常平静。

府内竟然秘密修建有一座巨大的封闭习箭场。

“嗖。”一支箭正中靶心。

这是一支巨型的箭,是一般箭支的两倍粗,两倍长。

箭支准确而深深地扎入靶心,箭杆几乎完全没入,可见射出的力度极大。

露出的箭支末梢,似乎刻着一个字。

不消说,那一定是箭的主人的姓氏。

接着,一对同样的箭齐刷刷射出,分别剁在箭靶的上、下。

几乎同时,又一对同样的箭射出,分别剁在箭靶的左、右。

靶的中心和四方都插上了箭。

箭的主人,是一个巨汉,身高八尺,体壮腰圆,肩宽臂粗。他放下双臂挟持的两支巨大的弓,眯起双眼,凝视着远处的箭靶,若有所思。

他的身后远远处,一左一右,姿势端正地跪坐着两名随身侍候的武将,一人身佩三刀,一人腰别短矛。

突然,一个小校来到箭场,对左边跪坐的武将耳语一番,连忙退下。

武将立即起身,来到射箭之人背后,恭恭敬敬、俯首轻声报道:“主公,文优回来了。”

“唔。”射箭之人应了一声,并未移动身体,双臂抱在胸前,依旧注视着面前方的箭靶。

不一会,只见一人满身风尘,匆匆赶来,来到射箭之人背后,先作了一揖,正要开***箭之人举起左手,示意不用。

他猛地转过身来,浓眉飞扬,睁大双眼,放光道:“不用说了,李儒。李傕、郭汜,时机已到,该上场了!”

此人正是并州刺史、河东太守董卓,字仲颖,时年四十五岁。

(董卓的早期情节,李儒、李傕、郭汜的情节详见《前传》)

同类推荐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中)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中)

    陈桥驿是赵匡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驿站,在这个驿站,他以不流血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改朝换代。公元951年至公元960年,纷乱复杂的五代十国行将结束,一个空前繁荣的大宋帝国开始浮出历史地平线。大宋立国前十年,周太祖郭威清除往朝弊政,带来了乱世中第一缕曙光;一个有英雄气,又满怀王道理想的大帝柴荣,御驾亲征,击败北汉契丹联军,开始文明政务;绝世高人王朴献《平边策》,“底定中原路线图”;经高平之战,赵匡胤进入后周高级军官行列;不可思议的“韦囊”,神秘的陈桥兵变,使历史出现了惊人的拐点……
  • 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

    对于任何一位中国人而言,1937年7月7日都是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日子,在中国现代史上,这个日子已经不仅仅是个日期的符号,也不仅仅是几声密集的枪声,它代表了一场伟大战争全面开始。本书从事变尚处在萌芽状态的1937年6月26日入手,以日期为经、事件为纬,逐日叙述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主人士、汉奸伪政府、日本政府和军部等相关方面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及其与七七事变的内在联系,直写到事变发生后的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并在尾声部分叙述了书中所涉及人物的最后归宿和事件的发展变化,为读者描绘出一副宏大历史画卷。
  • 风动武周

    风动武周

    武周,中国历史唯一正统女皇帝;云风,在铁血武周中建功立业,威名远震宵小;风云,帝王无情,愿在血与泪中,欲比天公试比高!伴随云风,我们共同见证武周的兴衰更迭,欣赏一个比史书上更加精彩的武周王朝!
  • 顺治出家之谜

    顺治出家之谜

    于采采编著的《顺治出家之谜》为“清史探秘系列丛书”之一。 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九子,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公元1638年3月15日)生于盛京皇宫之永福宫,生母为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而他的卒年,正史记载为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公元1661年2月5日),享年24岁,被继任的康熙皇帝尊谥为“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庙号世祖。 但是,关于顺治皇帝的最后结局,历史上一直有许多争议。人们说:这位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代天子,并没有在24岁那年去世,而是削发出家了。这位皇帝与佛教的亲近记载,以及历史资料中他生前身后的诸多疑点,似乎都在印证着这一点。
  • 三国之大皇叔

    三国之大皇叔

    “董贼暴虐,汉帝年幼,天下全赖皇叔啊!”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痛心疾首的说道。“明白,明白!”“袁本初之心,世人皆知。匡扶天下,全赖皇叔了啊!”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继续痛心疾首的说道。“知道知道!”“皇叔,大汉天下断不可落入曹贼之手啊!”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涕泪俱下,痛心疾首的说道。“懂的,懂的!”“主公,大小乔两位夫人已经在房中准备好了!”一旁,侍女禀报道。“告诉她们,孤马上来!”~~~~说完,空旷的殿室中只剩下白发苍苍的老爷爷。
热门推荐
  • 神斧

    神斧

    这是一把斧头的故事,穿越成灵宝的老大,怎么也得给自己的小弟们谋取点福利啊!
  • 逆境之黎明破晓

    逆境之黎明破晓

    逆境之中,谁与争锋:一手好剑,怒斩天下:鬼魅身法,舍我其谁:浑身绝学,独孤求败。这是一个无敌的世界。游戏,开始了!
  • 兰州历史文化:书画碑刻

    兰州历史文化:书画碑刻

    “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革命星火”描述了星火燃烧的岁月,兰州的革命先烈的大义凛然,革命斗争的曲折残酷,令后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历史名人”介绍了兰州地区的杰出才俊,黄河之都不仅人杰地灵,而且藏龙卧虎;“文物名胜”尽悉兰州的大地珍藏,兰州的史籍非常丰富;兰州虽处偏僻的大西北,却孕育着较为发达的士人文化,那些才高八斗的士子们,演绎了一段段凄美厚重而又委婉动人的传奇故事;更能体味到那种相袭久远的古朴民风将为人们装点展示出一个色彩缤纷的未来。
  • 让孩子吃点苦的30个建议

    让孩子吃点苦的30个建议

    作为父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让孩子吃点苦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是一句流行了很长时间的“教育名言”,但这句话并不是一个普遍的真理,它只适合用于某种特殊的场合。对今天的绝大多数孩子而言,尤其是那些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大多都是在父母长辈的百般呵护中长大的,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苦,所以,还是应该让他们吃点苦的好。要知道,不让孩子吃苦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是不负责任的教育。尽管很多父母都明白这个道理,但遗憾的是,这些父母并没有把这种教育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 诸佛心印陀罗尼经

    诸佛心印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人变

    天人变

    某化形了一半的兽类站在一群小兽面前,身后是一块大大黑板,上面抽象地画着几个小人和一个大大盘子,说道,“孩子们,跟我念,谁知盘中餐,个个皆辛苦!”……“爸比,我们人族以前真这么厉害么?那些妖兽我们想吃谁,就吃谁?”孩子童真道。年轻的父亲此刻脸上似乎也焕发出了神彩,“当然啦,爸比跟你说,当年……”……绝症青年苏恪宿醉坟场,一觉醒来后,世界变了。
  • 重生之凤凰嫁衣

    重生之凤凰嫁衣

    唐小末,21世纪的高二女学生,堪称无害之首的调皮女孩,无意之中穿越到是非多乱的天国。附身在即为贤德皇后沈清竹身上,因种种原因一次又一次步入深潭似水的红墙后宫之中。生生死死的较量,让她终是明白师父临走前说过的一句话,“你本凤凰之女,凤凰欲血便世重生,重生之日便是乾坤逆转之时!”
  • 总裁的叛逆情人(全本)

    总裁的叛逆情人(全本)

    十五岁家破人亡后她带着妹妹相依为命,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她不得不为了医药费而‘荣登’他的情人宝座。他是尉迟集团的总裁,也是世人眼中遥不可及的尉迟少爷。他一向冷漠无情,心狠手辣,没有人敢违背他的意思,除了她```【片段一】开学第一天,他开着抢眼的红色跑车送她到学校。“阮青晨,从今以后别让我看见你身边有别的男人!”他一贯冷冷的箍住她的脸蛋。她淡淡的挥开他的魔爪下了车。第二天放学,她带着身后的三个男人大摇大摆的从他车边走过。【片段二】他抚摸着她熟睡的脸庞,嘴角扬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阮青晨,是不是只要你怀上宝宝就不会再这么叛逆了?”两个月后,他无意中从她书包里翻出一张‘人流手术单’。推荐自己的新文:http://novel.hongxiu.com/a/274139/(逼婚:亿万总裁是恶魔)三年后,她是全国最强大组织里,最绝情的杀手```他再次看到她的时候,她的任务是杀了他,而她的眼里没有夹杂任何一点情感``
  • 智慧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智慧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30岁之前被人管,30岁之后会管人

    30岁之前被人管,30岁之后会管人

    你还在被人管吗?恭喜你,因为大领导都是从小员工做起来的。你已经开始管人了吗?同样恭喜你,因为这本书就是为你准备的。如果你30岁之前还没学会被人管,30岁之后就别指望会管别人。如果你30岁之后还没学会怎么管人,那么你一定要翻开这本书。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从30岁前如何被人管,如何成为一名好员工说起,到下篇讲述如何从一名员工转变为一名管理人员,从技巧方法及心理角度详细讲解,让您的职业发展脚步走得更加顺畅,不论是员工还是管理者本书都非常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