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0100000038

第38章 王 世 襄 (2)

其二,看王先生的著作目录,总觉得他知识面太广,翻看某一种,无论讲什么,都是旁征博引,头头是道,就不能不惊于他的“博”。这博,一部分由读书来。读书的面也广,如《说葫芦前言》由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发现葫芦子以及甲骨文的“壶”字说起,中间引《论语》《尔雅》《本草纲目》等书,以说明葫芦的异名及历史沿革,就仍是汉学家的传统,重多闻,言必有据。这方面的博,由书呆子看,不稀奇,因为不舍近求远,清代乾嘉学派的学者也都优为之。稀奇的是许多(或说绝大部分)材料以及讲说不是来自书本,而是来自亲身经历,包括采访时所闻和身体力行。这条路来的知识最精粹可靠,也就最珍贵,比喻说是入虎穴得来的,没有献身的精神是必做不到的。所以这里说博,重点是说“文字般若”以外的,至少我觉得,是一般书呆子连想也不敢想的。

其三,博是面广,更难得的是面中的各个点,所知都深入细致,能够触其隐而表其微,即构成“精”。大概是几个月以前,一个也喜欢杂览的中年朋友告诉我,看王世襄先生的什么文章,据说犬和狗有别,他吓了一跳,是感到“多识夫草木鸟兽之名”竟这样之难。我也吓了一跳,心里说,真不知道这老头子肚子里装多少东西!及至看了《獾狗篇》,才知道确是有别,狗的脚趾是十八个,犬多两个,并且早已见于《说文解字》:“犬,狗之有县(悬)蹄者也。”这不知道肚子里装多少东西的感觉,到翻看他的著作之后就更为强烈。也说个总的印象,是他肚子里的东西,借用王阳明的术语,都来自“行”,所以就非只是嘴把式的所能比。可是说到行,由近到北京城内斗蛐蛐,城外养狗逛獾,直到苏州寻明式家具,美国博物馆照珍品像,真是数万言也说不尽。不得已,只好用公子王孙的省力之法,现成的。

现成的也太多,只说一点点我特别惊叹的,缩为两项。一是识货,就是能够分辨真假好坏。比如有生命的,大有鹰狗,小有各种秋虫;无生命的,大有明式家具,小有蝈蝈葫芦、鸽哨,等等,见到,都能断定产地,是否值得驯养,制作年代,是否出于名工匠之手,这要有怎样的修养才能做到?显然,不吃透了就必做不到。这吃透了还表现在识货的更上一层楼,于是成为二,自己能动手。活物,养秋虫,斗,听叫,养鹰,猎野兔,养狗(不只能相狗、驯狗,还能偷狗),猎獾,他都干过,而且成为专家。死物,只说二事。一是明式家具,他不只能拆卸,还能修补。二是葫芦器,他自己也能制(由种植到成器)。如果能找到《说葫芦》这部书,可以看看图版49~58,69~70,125,129~132,那些都是他自己动手制的。我最欣赏69、70两个蝈蝈葫芦,一个花样是火画金鱼,一个花样是押花樱桃鸣禽,专说画,简练而气韵生动,说是出于名家扬州八怪某一怪之手,也不会有人怀疑的。

其四,限于说著作,成就(包括方面广和内容精)这样高,是来于“勤”。写书,推想必没有懒汉(或懒婆)。但王先生的勤不是一般的勤,用新风语说,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勤。仅以图版的来源为例,为找值得介绍的明式家具,他走遍了苏州地区各地,由著名园林、堂馆、旧家直到寺庙、茶馆,决心到大海里去捞针。我听他说到种种难处,只举一事,是听说某旧家有个年代久远的明式书案,想看看,照相。托与这家有亲友关系的人去问,幸而答应了,说在某一间堆旧物的屋子里,可以自己去找。到那里看,满屋子都是破旧什物,那书案压在底层。王先生总是知难而进,找人协助,把满屋子东西都清出来。如果看书案可入书,还要清灰尘,刷洗,上光,然后照相。其后当然还要物归原处,这样一折腾就是几天,而所得只是图版的一件。图版是附件,重点是讲说,有很多是由老内行嘴里掏来的,这也要有张良取履的耐心,不能勤就必做不到。

其五,以上感触说了四项,煞尾想说个最使我赞叹的,是想不到上天竟能生这样的“奇才”。称为奇,因为他治学不走熟路;兴趣或爱好罕见地广泛,而且凡有所好就必钻进去,不得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书斋内的,有书为证,各方面,他的造诣都使一般书呆子有望尘莫及之感,可不再说。这里想说说书斋外的,幸而也有文为证。我看到的是以下几篇:《说葫芦》下卷第三章《秋山捉蝈蝈》,《蟋蟀谱集成》附录二《秋虫六忆》(包括忆捉、忆买、忆养、忆斗、忆器、忆友),《獾狗篇》(主要包括獾狗谱、驯狗与逛獾),《大鹰篇》(包括打鹰、相鹰、驯鹰、放鹰、笼鹰)。需要大书特书的是这些并不是抄撮旧闻,而是记自己的活动。

这表示,他在上燕京大学的同时,还养鹰、养狗、捉蝈蝈、斗蛐蛐,等等,而每一种活动,看所记便知,都不是玩票,而是下海,比玩家和五陵子弟一点不差。天道远,不可问,只说人事,我年略长于王先生,在北京住六十年以上,见闻中学术界的人不少,还没有一个既读《说文解字》又养鹰兼斗蛐蛐的。此之谓天生的奇才,世间罕见者也。写到这里,又想到王先生之所能,还有他尚未写入篇章的。一种是摔跤,是善扑营的头等布库教的。学得相当不坏吧?今日看,膀大腰圆,80高龄仍骑车满街跑,兼运重物,可以为证。另一种是有高的烹饪技术,许多名厨师提到他的大名都点头称叹。这,我问过他是怎么学的,他说他年轻时候,许多亲戚家有名厨师,饭时他不上桌面,愿意钻厨房,看,请教,渐渐也就会了。可以坐待品尝而偏偏学做,书生中稀有,所以也就成为奇。

写到此,像是可以结束了,忽然想到前面曾说玩的也值得研究,还有深而玄远的理由。一不做,二不休,想先说说这理由;估计会意有未尽,就再说说“人”。先说理由。其实许多事也可以不追问理由。不追问,原因之一是不容易找到理由。如邻居二大妈好串门,说张家长李家短,你问她为什么,她也说不清楚。其女不串门,可是惯于穿头尖底后部有柱的鞋逛大街,你问她为什么,她同样说不清楚。凡事问理由是书呆子的陋习。但既已陋了,对于玩的也值得研究,就无妨问问理由。显然,这就要想法证明“玩”也有价值,甚至超过柴米油盐的价值。

难吗?人各有见,我说说我的所见。所见来于所感。佛家说人生是苦,或者失之片面,但并不都错。我说我的所感,一种大苦是,在定命之下饮食男女,走向死灭而终于不能知道何所为(读wèi)。这样看,就真是“天地不仁(借表仁义之仁),以万物为刍狗”了。就甘于充当刍狗吗?我想,不甘于的办法,或办法之一,就是“玩”,以求化在定命之下挣扎为自得其乐。如果我这个想法还有些道理,王先生的所行,其意义就还有“超常”的一面。我有时也想超常,可惜无王先生之才之学,至多只是廉价买几方石砚,向人讨一两个天然葫芦陈之案头,霜晨雨夜,看几眼,换一点点人间尚有乐趣的安慰而已。

最后还想说说“人”。前面说到王先生的才、学,以及我与他的交往,其实也就是说他的为人,何以还要集中说呢?是因为说得不够,怕以貌取人者认而不能清。我自信是认而能清的,这清是,外朴而内秀。外朴可以从略,说内秀。他能书,能画,能诗词,都可入能品。最使我惊讶的是他经常沉浸在诗境中,或说生活就是诗。怎见得?有他的自述为证,只抄两处:

养虫家绝少自捉自养者,捉蝈蝈之劳累不亚于“拉练”急行军,而余独好之,不以为苦。50年代,灰峪、孟窝即有佳者,或当日往返,或寄宿军庄小店,次日回城。十年浩劫中,除非禁锢在“牛棚”,秋分、霜降间,晴朗之日,常在山中。生逢乱世,竟至国不成国,家不成家,无亲可认,无友可谈,无书可读,无事可做,能使忘忧者,唯有此耳。惜西山近处,由于污染,蝈蝈已稀少,且无佳者,不得不远往安子沟或牛蹄岭。当时每月领生活费廿五元,实无余资乘长途汽车,只有骑车跋涉。半夜起程,抵沟嘴或山麓,日初升,待入沟或越岭,而蝈蝈方振翅。午后三时即返回,入城已昏黑多时。骑车往返百数十里,入沟登山,往往手足并用,亦不下二三十里,迨至家门,臀腿早已麻木,几不知如何下车。巷口与邻翁相值,见我衣衫零落,狼狈不堪,笑谓:“你真跟打败了的兵一样”,此语诚对我绝好之写照。私念得入山林,可暂不与面目狰狞、心术险恶之辈相见,岂不大佳。夜蜷铺板(床已被抄走),虽力尽精疲,亦未尝不默感上苍,于我独厚,使又得一日之清静也。(《说葫芦》第116、117页)

我有时也想变成蛐蛐,在罐子里走一遭,爬上水槽呷一口清泉,来到竹抹啜一口豆泥,跳上过笼长啸几声,优哉游哉!(《蟋蟀谱集成》第1460页)

至此就不是玩了,而是连性命也化入其中。这“其”是诗境,是仙境,是幻境,能入其中,如果我有此天赋和功力,我也要默感上苍。可惜我望道而未之见,想到这些,是既惭愧又惆怅的。说到感谢上苍,在王先生,就还有个重要来由,是家中有一位贤而多才的内助,袁荃猷夫人。袁夫人在燕京大学是学教育的,专业之外还从名家学过画,学过古琴,50年代前期到音乐研究所工作,成为音乐学者,有多种著作出版。用常人的眼光看常态,王先生的所好多不合常规,适应“非常”大概很难吧?可是袁夫人像是不仅安之若素,而且,至少我看,是志同道合。例如《明式家具研究》,想说明结构,要绘线图,袁夫人告诉我,找不到人画,她也不会,只好练习,结果就画了一百多幅。

这线图,凡是看过这部著作的人都知道,精致美丽,与明式家具的彩色照片并列,成为不同形式的艺术品。这是找不到人画,不得不。还有主动喊“加油”的,是见于《说葫芦》第121页的“世襄听秋图”。图用写意之笔,画王先生坐短凳,身前立一圆桶,手持纸筒,耳对筒口,鉴别一些秋虫鸣声的优劣,笔画不多而神情酷似,下款署“一九八四年除夕荃猷”。看了这幅图,我不禁慨叹,天之生奇人,报奇人,这样就够了。慨叹毕,由奇还生个奇想,是如果能得一幅既画又写的夫妇合作,入镜框,悬之壁间,一定很有意思吧?思路至此,一想不好,记得去岁写《启功》,就是以不忘揩油终篇,这次仍走旧路,人将有什么印象?用驷马追回?那就成为先盘算,只说有光彩的,也于心不安。最后彻悟,想这些,过于费力;还是不想,由它去为是。

同类推荐
  • 阅世新语

    阅世新语

    生命依赖希望,希望抚育生命。这是一位智者的话,精辟形象地阐明了希望对人的生命,犹如阳光、水分一样重要。几十年来我自信生命一直充满活力,保持年轻心态,就是因为心里一直装着希望。这个希望除了做一个好教师外,就是将遨游于生活沧海中的所见所思所感不断写成文学作品,在报刊上露脸,与读者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这个希望与所学中文专业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紧密联系。它犹如吸烟、喝酒、钓鱼让人成瘾。这样实现起希望来就不会有驱使身为心役的感觉,而是乐此不疲地去做。多少个茶余饭后、周末岁首时间,蜗牛般爬行在文学写作的路上,于是就有了一篇篇散见于报刊的散文、随笔之类文章。加上连自己也恨得咬牙切齿的古怪性格——不会养花,不会下棋,垂钓于河边、湖畔,又嫌鱼儿上钩太慢,没有耐心等下去,见人多的地方就想躲开。凡事都有两重性,这样促使自己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移情于个人的兴趣爱好上,加快实现希望的步伐。
  • 湖畔随笔:寂静中聆听

    湖畔随笔:寂静中聆听

    本丛书是杂文学会编选的一系列散文随笔作品集。包括《孤独落地的声音》(赵炳鑫)、《寂静中聆听》(刘汉立)、《你是黄河我是沙》(包作军)、《尘埃中触动的芬芳》(岳昌鸿)、《为你开门》(鲁兴华)、《怀念一棵树》(赵炳庭)、 《温暖的门边》(霁月纫秋)、《一根稻草的重量》(陈志扬)、《一线生命,多少深长》(潘国萍)。
  • 徐志摩文集3

    徐志摩文集3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
  •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朝崇祯年间和清朝顺冶年间,合称为“明清之际”。明清之际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中重要的因革时期。《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对明清之际小说作家进行了整体研究,考察了作家的生存状况和创作心态,考察了时代、地域、作家、作品诸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研究各种体裁各个时代文学创作与发展规律都具有比较普遍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 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德国现代文学精品、波兰现代文学精品、捷克、斯洛伐克现代文学精品、奥地利现代文学精品、匈牙利现代文学精品、丹麦现代文学精品和瑞典现代文学精品。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二又分了之一

    二又分了之一

    “你能说说为什么好端端地一个日蚀怎么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吗?!”少年无力抚额。两个不同世界的,却因为这狗血的命运相遇。首次发文,可能写的不好,请多多支持~
  • 校园之狂徒校霸

    校园之狂徒校霸

    校园第一部曲,庞大干系枝节,看废物如何成就霸业,校花,女神,白富美都尽在自己掌控。高中励志称霸校园帝国,各种暧昧,各种桃花运,各种杀戮尽在,大学异能医学天赋,掌控敌人,掌控自己喜欢的萝莉,掌控任何人,自己就是主宰者。天逆绝技修炼上乘,穿越时空,无所不能,无所不及。
  • 齐乘

    齐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夏都周宁

    夏都周宁

    《夏都周宁》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客观地反映了周宁渊源久远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淳厚朴实的民风民俗、独特神奇的人文地理环境,及其所造就和哺育的一代代聪明能干的周宁优秀儿女。
  • 穿越之修炼奇

    穿越之修炼奇

    杨帆,一个来自外太空的少年,无意中穿越到了地球,他慢慢的习惯地球生活,最后,凭着原本自己拥有的能力,一切一切都掌握在他手中!
  • 神武帝君

    神武帝君

    重生废材,不甘屈居人后,不甘任人欺辱,不甘就此蝼蚁一生,因而重踏修行之路,神挡杀神,佛阻弑佛!
  • 雪球专刊第078期:股灾启示录

    雪球专刊第078期:股灾启示录

    股灾过后,余震不断。本轮股灾发生时散户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广大股民从本次股灾中可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请看本期《股灾启示录》!
  • 海地城——地球护卫系列一

    海地城——地球护卫系列一

    云冻和风弃是地球护卫第十五代传承者,他们是守护人类和平的超能者。他们的专属称号——天合人和地闭客。海地城是一座距离湾突鲁最近的海滨城市,而湾突鲁这座海岛因2048年在著名的医学博士洛基博士带领的116团队下,研发出可以延续人类生命奇迹的育苗而举世闻名。当生命的长度得到延伸,而生命的厚度却在越来越膨胀的私欲、为追求育苗更高效果而破坏生态平衡等等一系列问题下被挤压的前提下,品尝着黄金般硕果的人们也到了该思索和清醒的时候了。这是一个即将来临的全新的育苗时代,也是考验人类灵魂和人性的时代。小说以一环扣一环的迷局和逐步解密的形式展开,间中穿插着云冻与水巫、风弃的纠葛、风弃的情感生活、人性的自私与野心……
  • 绝对自由

    绝对自由

    他们本是普通小孩,却沦为实验品,好不容易逃出基地,却又被扔进另一个漩涡,想要的自由到底在哪?是负天下还是被天下所负?且看主角会带领兄弟做出怎样的选择?
  • 红楼一梦之这个黛玉有点儿

    红楼一梦之这个黛玉有点儿

    无数次的午夜梦回,林黛终于认命般的相信,自己穿越了,穿越到了小小的黛玉身上。原本自己是豪门家族的三小姐,风云争斗,她刚刚用极端的手腕站在了家族的顶端,可是那场有预谋的车祸,让她瞬间就失去了一切她不甘心!五岁的黛玉,从来都是冷眼旁观着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