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0100000013

第13章 温 源 宁

有个朋友来闲谈,说从哪里听到温源宁的消息,做了几年台湾驻希腊的“大使”,也是满腹牢骚,退休了。这使我想到五十多年前听过一年课的名教授。

是30年代初,他任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英文组的主任,每周教两小时普通英文课。我去旁听,用意是学中文不把外语完全扔掉,此外多少还有点捧名角的意思。第一次去,印象很深,总的说,名不虚传,确是英国化了的gentleman,用中文说难免带有些许的嘲讽意味,是洋绅士。身材中等,不很瘦,穿整洁而考究的西服,年岁虽然不很大,却因为态度严肃而显得成熟老练。永远用英语讲话,讲调顿挫而典雅,说是上层味也许还不够,是带有古典味。

中国人,英语学得这样好,使人惊讶。我向英文组的同学探询他的情况,答复不过是英国留学。我疑惑他是华侨,也许不会说中国话,那个同学说会说,有人听见他说过。后来看徐志摩的《巴黎的鳞爪》,知道徐先生也很钦佩他的英语造诣,并说明所以能如此的原因,是吸烟的时候学来的。我想,这样学,所得自然不只是会话,还会搀上些生活风度。问英文组同学,说他有时候确是怪,比如他的夫人是个华侨阔小姐,有汽车,他却从来不坐,遇见风雨天气,夫人让,他总是说谢谢,还是坐自己的人力车到学校。

只是听他一年课,之后他就离开北京大学。到哪里,去做什么,一直不清楚。差不多有十年光景,我有时想到他,印象不过是英语说得最地道的教授而已。是40年代初,友人韩君从上海回来,送我几种书,其中一种是温源宁的著作,名Imperfect Understanding(可译为“一知半解”),1935年上海别发有限公司出版。内容是17篇评介人物的文章,1934年所写,原来分期刊在英文《中国评论》上,最后辑印的。所评介的17个人,吴宓、胡适、徐志摩、周作人、梁遇春、王文显、朱兆莘、顾维钧、丁文江、辜鸿铭、吴赉熙、杨丙辰、周廷旭、陈通伯、梁宗岱、盛成、程锡庚,大部分我也知道,又因为这是温先生“手所写”,所以很快就读了。读后的印象是:他不只说得好,而且是写得更好。且不说内容,只说文章的风格,确是出于英国散文大家的传统,简练典重,词汇多变而恰当,声音铿锵而顿挫,严肃中总隐含着轻松的幽默感。以下随便译一些看看。

《xu言》前部

这些对于我所知的一些人的一知半解是我闲散时候写的。自然,它们的合适的安身地应该是废纸篓。不过它们曾经给有些朋友以乐趣;也就是适应这后一种要求才把它们集在一起印成书。

我相信这里没什么恶意,也不至惹谁生气。不过,也可能有一两位不同意我关于他们的一些说法。如果竟是这样,我请求他们宽恕。

《吴宓》开头

吴宓先生不像地上的任何事物,只要见一次,永远忘不了。有些人则不然,要让人家介绍上百次,可是到一百零一次,还是非再介绍不可。他们的面容是如此平常:没有风度,没有特点,恰好是平平常常的杰克、汤姆和哈利。吴先生的面容却得天独厚:其特异之点简直可以入漫画。

《胡适》开头

对于一些人,胡适博士是好敌手,或者是很好的朋友。对于另一些人,他是老大哥。人们都觉得他既温和又可爱——甚至他最险恶的仇人也是这样。他并非风流绅士,却具有风流绅士的种种魅力。交际界,尤其是夫人、小姐们,所欣赏的是“有一搭没一搭说些鬼话”的本领,看似区区小节,实则必不可少,在这方面,胡博士是一位老手。

《徐志摩》结尾

有人说在志摩的晚期看到成熟的迹象。如果是这样,他就是死得正是时候。那是神话式的死!死于飞机失事,而且是撞在山上!是诗意的死,结束了儿童的生命:神还能给予凡人比这更好的命运吗?

《辜鸿铭》结尾

一个反叛,可是歌颂君主专制;一个浪漫人物,可是接受儒道为自己的生活哲学;一个唯我独尊的人,可是以留着奴隶标志的辫子而自豪:是这种矛盾使辜鸿铭成为现代中国最有趣的人物。

文字都不多,所谓轻轻点染。可是分量很重,因为充满智慧和见识。妙在深沉的内容而写得轻松、幽默。

17篇,篇幅都不长,主要写自己的感触和认识,很少记事实,这也是英国散文大家的传统。评论各式各样的人物,他都能够透过表面,深入内心,一针见血。例如徐志摩,我见过,印象是的确像个诗人,有浪漫气;可是在温先生的眼里,他是个孩子,永远有童心,所以他恋爱,他写诗,以至砸碎玻璃,揉碎花。我仔细体会,觉得还是温先生说得对,因为是透过枝叶见到根。对辜鸿铭也是这样,说他的矛盾表现都不是本质,本质是他要反常态,逆众意。温先生写:“大家都接受的,他反对。大家都崇拜的,他蔑视。与众不同是他的快乐和骄傲。因为时兴剪辫子,所以他留着。如果别人都有辫子,我敢断定辜鸿铭一定第一个剪去。”这也是透过外表看内心,所以见得深,说得对。

以上谈温源宁,谈的不多,抄的不少,是因为对于温先生,我所知很少,譬如这本书之外,他还有没有其他著作,也是一直不清楚。不过无论如何,能够见到一本总是好事,不然,那就直到今天,我还会以为他只是英语说得好,不通其他,就真是交臂失之了。

同类推荐
  • 知非集

    知非集

    《知非集》里的几十篇文章,格式是不尽相同的,有长有短,从中不难看出来,作者的写作完全是真情流露,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无论长短,写的都是真心实话,无论写或者不写,都不做文字的奴隶,只做自己内心的主人,只有如此,文章才有品格,才有价值。作者简介周菊坤,生于苏州木渎。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业余从事写作,出版有《木渎》、《冯桂芬传》、《严家淦与严家花园》、《小院风景》(合著)等书,主编《姑苏十二娘》等。
  • 莱茵星光:一位爱乐者的欧行漫记

    莱茵星光:一位爱乐者的欧行漫记

    本书是作者借游记的形式谈城市景观、谈文化发展、谈历史故事、谈古典音乐等等。书中不仅有美丽的欧洲图画和引人的历史,尤其是作者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深刻见解十分丰满地表现出来。文字精当,晓畅易读。
  • 爱已凉

    爱已凉

    《爱已凉》雪小禅这套十年典藏系列,是在不断推出雪小禅近期新写作的小说和散文外,还收录了雪小禅多年来的精华畅销之作,集合成一个精品书系。分别有小说集《爱一个人趁天黑》《病毒》《不过是场情色的游戏》《长恨歌》等。
  • 汉魏六朝小赋骈文选

    汉魏六朝小赋骈文选

    《汉魏六朝小赋骈文选》是应三晋出版社之邀作为“中国家庭基本藏书·综合选集卷”之一种而编写的。本书精选了从汉初至隋初的许多优秀的骈文、赋文作品,旨在引导广大读者学习辞赋骈文语言骈俪的艺术技巧,并批判地继承这一传统的文学表现形式。
  • 红都拾遗

    红都拾遗

    本书是作者对文博(文物与博物馆)和苏区史的研究,从大量公开发表的作品中挑选出60余篇,内容丰富,涉域宽广。全书多篇文稿较为详细记述了瑞金革命纪念馆机构开格、更名和改扩建,以及瑞金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过程。
热门推荐
  • 中国生死智慧

    中国生死智慧

    《中国生死智慧》主要探讨人类的生死问题,将立足于中华民族生死哲学之血脉的基础上,从分析生命与死亡之本真出发,顺次探讨生命本真、生死观念、生死态度、生命困顿和生命教育等问题,试图从合理性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让人们在较为轻松的阅读中从容地思考生与死这样严肃的问题,获得某种生死智慧的启迪,以最大的包容度和开放性,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以因应我们每个人终究会遭遇的生死大事,获得生之幸福与逝之安乐。
  • 驱魔学徒

    驱魔学徒

    天地万物可得造化之灵而成妖,窥得天机可证大道
  • 小说艺术探胜

    小说艺术探胜

    雷达文学评论集,对驰名全国的佳作和活跃于文坛的许多优秀作家,做了颇有见解的评价和深入的品评与研究。对创作中的艺术问题,给予有益的研究和分析。
  • 重生之平凡是真

    重生之平凡是真

    二十七岁的袁书芳重生成为五岁的袁书芳,她没有大智慧,也没有想过重生后会有大作为或是混的风生水起,她只是想要一步一步重新过好自己的生活。
  • 樱暮的加速世界

    樱暮的加速世界

    加速世界的同人之作。别问我简介在哪里,好久不干活简介都不会写了。姑且算是新人新书。假如觉得写的还凑合,那么——求推票,求包养。
  • 超速进化

    超速进化

    比起人类的自然进化,人类的科学、文化发展速度要快得多。在这个时代,科学技术已经变得如此重要,一个个曾经只存在于小说和电影里的科幻与神话被实现。然而,人类身体的局限和缺陷越来越突出——脆弱的蛋白质构成的身体,他难以维护,总是出故障(生病)。甚至,作为人类的标志——聪明的大脑,现在看起来也不那么聪明。因为电脑的出现这方面尤为突出,人们要花几十年去消化理解记忆前人已经掌握的文化知识。自然进化仅仅只是让特定环境下能活着的生物延续下来。而人类并不仅仅只是要生存下来。他们需要的是更快乐更健康地生存下去。显然,在这个时代,我们不能等待几万年去让身体进化得更加好。既然科学技术对我们有求必应,为何要就此打住呢?你想身边美女多多吗?你想赚钱多多吗?你想......想成为神吗?请看超速进化的人类,这--不是科幻,是本书为你描述的2055年后的现实。
  • 原来我们并非不可遗忘

    原来我们并非不可遗忘

    从前我一无所有,你出现之后,便成了我的所有。你若是火,我宁化为灰烬。如果这是你想要的,我全部奉还给你,原来我们并非不可遗忘。。。。。。
  • 逆向物流管理

    逆向物流管理

    本书系统性、实用性强,体系编排新颖、严谨,语言精练,且每章均含有经典案例供阅读讨论。此外,在编写过程中,尽量归纳国内外逆向物流管理的最新研究与实践成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注重区别于国内目前存在的逆向物流管理书籍的一般编排格式。本书可以作为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和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用书或自学参考书。
  • 外国现当代童话

    外国现当代童话

    童话,是少年儿童对外部世界充满幻想的模板,是他们获取知识的摇篮。那些优美、充满趣味的童话,永远滋润着孩子幼小的心灵。 由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编委会编著的《外国现当代童话/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汇集了外国现当代经典童话30个,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刻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内容上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引人入胜,妙趣横生,是一本经典童话读物。
  • 斩龙诀

    斩龙诀

    世间有一书,名曰妖魔录,记载所有出现的妖魔,每十年更新一次。白乐励志要在妖魔录上留有自己的一页,他要在这个世界中,找到人们从未见过的大妖魔。他说:不能修炼灵力怎么了!谁也不能阻挡我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