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90400000003

第3章 走向世界的浙江文学批评(1)

一 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

就我国20世纪地域文学研究来说,浙江文学应该没有任何疑义地算是“典型的具有区域特征的重要文学现象”了。就文学家的队伍来说,20世纪浙籍文学家队伍庞大,其人数可以占到中国现代文学作家总数的一半,而且这批文学家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章太炎、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作人、郁达夫、冯雪峰、夏衍和艾青等等,都是闪烁着耀眼光芒的巨星式人物。但在提到“20世纪浙江文学”这一命题时,我们一般想到的都是文学创作,因此,我们这里不得不强调的是,“20世纪浙江文学”的概念不应只限于各种文体、各种性质的文学创作,还应该包括浙江文学批评在内。

而且我们说的“20世纪浙江文学批评”也应是广义的,应该包括文学理论研究在内。这首先是因为,就20世纪世界文学批评的发展来看,文学批评的理论化是非常突出的现象。20世纪以来,文学批评家在对作品、文学现象进行分析、评价时,除了尽量做到全面客观地认识、评价对象的内涵、意义等释义性批评外,开始更多地借助于对作品的分析、评价来阐发自己的文学见解。文学批评发生的这种变化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它与文学批评本身的性质相关。从学科位置上看,文学批评在文艺学学科中处于文学理论与文学活动之间,它虽然与文学理论关系密切,在认识和评价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时,要受到文学理论研究的具体结论的影响,但它又具有与具体的文学活动联系紧密的特点。因此,在接受文学理论的影响的同时,文学批评的学术使命中又有归纳、总结文学活动的经验,以抽象、概括出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理论观点,以更好地推动文学活动的发展的内容,从而文学批评在学科本性上就具有提升到更为抽象的文学理论层次的倾向。另一方面,随着20世纪以来人文科学的人文特点的凸显,文学批评的人文性内涵也赢得了人们更大的关注,即人们对文学批评的客观性、准确性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理解,文学批评所追求的客观公允背后的价值内涵被人们注意到了。从而,文学批评所具有的能够更好地宣扬人们的主观文学见解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文学批评原本在文学活动中就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本来是受到其客观性追求的制约的,这使它所具有的巨大作用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而当文学批评的人文性特点被人们注意到以后,借用文学批评的巨大影响,以扩大自己文学观点的影响,就成了文学理论研究的自然选择,这也促进了文学批评的理论化。

其次,文学批评的理论化与文学理论自身的变化也有重要的关系。文学理论研究曾深受自然科学的影响,把揭示文学活动的客观规律,认识文学活动的客观真理当成自己的目的。然而,随着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变化以及科技理性对人的束缚加深,人们反过来开始重视人文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的人文性意义,从而文学的价值属性以及文学理论研究的价值性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就文学的价值属性来说,文学与科学主要反映事物的客观属性不同,它主要反映对象的价值属性,因此,情感性就成了文学的根本属性——只有与作家产生了价值关系,作家的情感体验的对象才能成为他的表现对象,而且作品所要表现的是“应如何”,而不是“是什么”,因此价值、意义才是文学创作的主要内容。文学理论研究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价值性的,而价值的把握只有通过评价才能够实现,因而研究者也必然面临着文学价值立场的选择问题,从而文学理论研究的客观性就是从特定的价值立场前提出发的客观性了。正如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乔纳森·卡勒所说的,当我们在文学理论研究中追问文学的本质含义时,其实是在倡导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之所以出现并不是因为人们担心他们也许会把一部小说错当成一部历史书;或者把算命签上的一句话错当成一首诗,而是因为批评家和理论家们希望通过说明文学是什么来推进他们认为是最重要的批评方法,并且忽略了文学最根本、最突出的方面的批评方法。”【1】英国当代文艺理论家伊格尔顿也把文学理论研究中对文学本质的追问与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联系起来,从而文学理论研究与特定社会阶级的政治统治之间的关系就得到了揭示,文学理论研究的人文价值性特点由此也得到了充分的认识。文学理论研究的客观性相对淡化,主观价值性内涵突出后,文学理论研究放弃对科学客观性的追求,走向与具体的文学活动的结合即走向批评化的道路就是必然的选择了,因为文学批评在宣扬特定的文学价值观念方面作用更为突出,自此文学理论研究的批评化倾向就表现得更为明显了。

20世纪世界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统一、融合是众所周知的事实,20世纪浙江文学批评在世界文学的影响下,与文学理论的界限也不是特别明显。具体地说,梁实秋、冯雪峰和王任叔等先生不都是既擅长文学批评,同时在文学理论方面也有较高的建树?而美学家、文学理论家如王国维、夏丏尊和王元骧等先生,他们的理论观点又何尝不在文学批评领域中产生过一定影响?所以,我们在“20世纪浙江文学批评”的命题下,不限于狭义的文学批评,选择了王国维、夏丏尊、梁实秋、冯雪峰、王任叔和王元骧六位先生,对他们的文学理论观点进行简单的探讨。

同类推荐
  • 我心中的校园文化

    我心中的校园文化

    本书收录了2006年云南大学举办的“我心中的校园文化”征文活动获奖文章,共24篇及特约稿件3篇。这些文章有的深刻凝练,揭示出优秀校园文化的精髓;有的以小见大,展示了云大校园文化的真实风貌;有的真情流露,勾勒着心中理想的校园文化图形。
  • 雨声不断

    雨声不断

    《雨声不断》散发出一股清肃的正气,饱含着世道人心里的坚硬与柔软、沉重与轻盈、虚伪与真实,语言老道而实在,不矫饰、不夸耀。于寻常处见光亮,从日常里书抒性灵,笔触细腻。内心丰富。《雨声不断》分为真实生活、往事如烟两辑,主要收录了悬崖上的舞蹈、凝望、那人、光头、倚窗而立、面对石头、我身体的伤疤、夜的体验等作品。
  • 命中

    命中

    《命中》是诗人杨献平的一本诗集,诗人通过自己的创作,构建了“南太行”文学地理,同时军旅生涯和西北的生活经历也赋予了诗人独特而苍劲的写作风格。整部诗集风格统一,关注生活中的事件,眼光落在当下,是一本质量较高的诗歌作品集。
  •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与情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与情

    冬郎元是月中身,憔悴三生碧海邻。一样名香惆怅句,不如侧帽照词人。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却享有鼎盛的词名。 纳兰容若的一生,仿佛一出华丽而悲情的戏剧。本书以纳兰的生平为主线,从出身、仕途、情感、友人等方面,将纳兰容若的词与情细细道来,向您呈现出一个鲜活的纳兰容若。
  • 雁过留声

    雁过留声

    雁过留声(yàn guò liú shēng):谚语。比喻人离开了或者死了,应留个好名声。常与“人过留名”连用。出自元·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
热门推荐
  • 结婚契约:boss你别闹

    结婚契约:boss你别闹

    四年前,她错失所爱,男友离世。四年后,她带着和男友的孩子遇到了和男友长得一模一样的男人。是孽缘还是上天的恩赐……她是孤苦无依带着有缺陷孩子的单亲母亲,他是冷酷无情纵横商场的铁面总裁。在他的订婚宴上,她无心打碎了他送给未婚妻的和田玉手镯。“对不起,我不是有心的,我可以赔给你。”“两百万,你要怎么赔?”他冷酷的眼神犹如利剑刺穿她的心脏。“做我背后的女人,五年时间,时限一到,各不相欠。”为什么同样的面孔会有这天差地别的心。她望着他,知道他不是他。“成交——”她痛快的答应,只是无尽的柔情背后究竟是为了还债还是因为旧情……“我是不是在哪见过你……”柔情无度的深夜,他问她。
  • 风起

    风起

    意气风发的副处长丁刚强,在一次基层之行,巧遇美女师妹许晴晴,殊不知许晴晴多年来也一直暗恋着师兄,处处关心着他的成长进步。从竞争上岗、公开考试与城郊约会、宾馆交心,他们身不由己地与社会暗存的各种“潜规则”过招,并在奋斗中一步步走向深爱。当丁刚强在曲折的道路上跋涉时,许晴晴凭着机遇,通过公开考试,一帆风顺地走上了领导岗位。丁刚强在情人和上下级关系的钢丝绳上游走,飘忽不定,处境艰辛,只好远走美国,甚至不惜放弃官位回到老家办企业。昔日种下的种子终于在多年后发芽,他的企业成功上市,丁刚强成了耀眼的企业明星。在他对官场毫无兴趣信心的时候,新省委书记的到来,给丁刚强铺陈了一条前景辉煌的金光大道……
  • 奥罗金

    奥罗金

    我的记忆游离穿梭在无尽的黑夜之中四周群星闪烁像是在千年之前又像是在未来之后我似乎已迷失太久直到这一日我感受到那召唤“醒来,醒来……”
  • 萌炫酷屌

    萌炫酷屌

    一本高端人士值得看的小说。身价少于一千亿请离开。如果你是地球人的话,希望你不要窃取我们星球的机密。
  • 皇后太嚣张:暴君狂宠逃后

    皇后太嚣张:暴君狂宠逃后

    穿越?灭国?莫名其妙变成一个一无是处的亡国公主。还被那个道貌岸然的暴君盯上,时刻威胁!不仅要想办法逃走,还要应付一堆不怀好意的白莲花……什么?听说他们之前是有仇吗?这事她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女人,你若敢逃,朕不管你逃到天涯还是海角,都有办法把你抓回来。‘’某皇霸气宣告主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之永爱不言弃

    tfboys之永爱不言弃

    我是《tfboys之爱的传说》作者,我的小说因太久停更而无效,现在我要把小说全部移到这本来,请读者大大谅解我,以后我每周日更新5篇算是补偿!!!
  • 深海溺毙

    深海溺毙

    “你爱我吗?”“爱。”“那么就跟我在一起。”“抱歉。你是深海,深不见底,而我,不愿意沉溺深海的温柔,最终溺毙。”
  • 语言与认知译丛:认知的边界

    语言与认知译丛:认知的边界

    弗雷德里克·亚当斯和肯尼斯·埃扎瓦在本书中对认知科学领域的争论斥以严厉的批评。他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延展认知系统假设与延展认知假设的区别,以及最为重要的是提出了“心智标志”这一概念。借以批判安迪·克拉克和丹内特等人的理论。
  • 生杀予夺

    生杀予夺

    带着地球异能,穿越到异界的失忆少年,在时代大变的蛮族之地开启的一段拾忆之路!在芳华乱世,强者林立的大陆,唯有厚黑,方能驰骋!弱肉强食,生杀予夺,仙路争途!
  • 神的老大就是我

    神的老大就是我

    一个幻想着能当黑社会老大的大学生,在一次偶然与未来之神耶麦相遇,从此踏上了黑道与白道的顶峰!艳遇不断,天下唯我独尊!没有绝对的正义,也没有绝对的邪恶!实力才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