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90400000020

第20章 梁实秋:白璧德人文主义影响下的新人文主义文学批评家(1)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治华,字实秋。原籍浙江杭县(今杭州余杭),1903年出生于北京,1987年逝世于台湾。他是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学者和翻译家。作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的梁实秋形成了自己的文学思想体系,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表现出了新人文主义文学思想的特征,因而梁先生被认为是中国新人文主义群体除学衡派之外最重要的代表。毋庸讳言,除了曾借籍杭州外,梁实秋的文学活动、文学观念与浙江地域文化的事实联系很难发现,但他特立独行地执著于自己的文学主张,以及其文学见解中的理性审慎等,又展现出了明显与浙江地域文化精神相似的特征。

一 对梁实秋文学理论观点的初步评价

梁实秋的文学理论观点,以及中国其他的新人文主义群体成员的思想是比较难以评价的。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如果把他们的思想观点放到20世纪20-40年代的社会现实中审视,明显可以发现其有些扞格不入:当国家民族处于战争漩涡、社会动荡之中,甚至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难之时,梁实秋等人所主张的仍是文艺、审美相对于社会现实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他们的看法从学理上看又是有道理的,即如果取消了文学的直接功利性与超功利性之间的理性张力,文学本身不就被取消了吗?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推动了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这带来了经济理性和科技理性严重戕害人的精神灵性的社会文化问题,而这使人们对梁实秋等人所主张的新人文主义观念有了更多的共鸣。特别是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在迅速提升,这使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获得了极大的扩展,这就又放大了我国的新人文主义思潮要求理性地、同情地对待传统文化的主张所具有的价值。

我们认为,对我国的新人文主义思潮,特别是梁实秋的文学理论,在进行客观评价时,以上两个方面的得失都不可偏废,即既不能忽视梁实秋文学观点的失误,也不能放大它的价值,认为它没有一点问题。我们的看法不是简单的客观理性、“中庸调和”,而是认为:文学见解、思想观点可以适当多元,但时代现实所提出的问题应当在多元的理论见解中有所反应;学术评价应当关注人们的理论见解对时代现实的反应方式与效果,然后在此基础上评估其观点的意义和局限。

在认识和评价梁实秋的文学理论时,我们觉得将之与梁启超后期的文学观点进行一下比较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两人的基本理论主张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就梁实秋来说,他认为文学与人性、人生是统一的。梁实秋主张“文学的本体是永恒的人性”是众所周知的观点,即他要求文学“发于人性,基于人性,亦止于人性”【1】。而人性在梁实秋看来,又不是抽象的,而是在人生中表现出来的,是人多样的生活形式和内容中永恒不变的东西。他说:“人的生活形式,各地各时各有不同,所呈现的问题亦各有不同,但是基本的人性则随时到处皆是一样的。”【2】因而,梁实秋在要求文学表现永恒人性的同时,又强调文学与人生的统一性。他说:“艺术与人生是不可分离的。??我们将要在文学里认识人生,领悟人生。”从文学对人性、人生的表现出发,梁实秋指出,文学活动有其严肃性,“文学不是给人解闷的,文学家不是给人开心的”【3】。但是,梁实秋强调文学与人性、人生的密切联系,并不认为文学因服务于人生、人性而低于它们;他又提出文艺活动中“文艺本身就是目的”【4】的看法。也即在梁实秋的观念中,文学、人性和人生是“三位一体”的存在,三者是统一的。

就梁启超来说,他后期的文学观念也是强调文学与人生活动的统一性。在谈及诗歌创作与人生的关系时,梁启超曾说:“我们应该为做诗而做诗呀,抑或应该为人生中某项目的而做诗?这两种主张,各有极强的理由,我们不能作极端的左右袒,也不愿作极端的左右袒。”【5】在“为诗歌而诗歌”与“为具体的人生活动而诗歌”之间,梁启超认为自己不能,不愿“作极端的左右袒”,清楚地说明他也是主张诗歌与人生的统一的。

进一步看,梁启超的文学观点是不是只是在“理论话语”上与梁实秋的相一致呢?我们认为,两人文学观的具体内涵也是比较接近的。先就梁实秋的人性概念来看。梁实秋所说的人性,“就质而言,是‘理性’、‘较高的情感’和‘较严肃的道德观念’;就量而言,它是人所‘共有的,无分古今,无间中外,长久的普遍的没有变动’的”【6】。概括地说,梁实秋的人性是指人所特有的情理统一、具有永恒性的特点。而梁启超在后期的人生观是趣味人生观——他提倡人应该愉快地承担人生责任,积极进取,即他要求人是自由意志主体。梁启超说:“我承认人类所以贵于万物者在有自由意志,又承认人类社会所以日进,全靠他们的自由意志。”而“自由意志之所以可贵,全在其能选择于善不善之间而自己做主以决从违。所以自由意志是要与理智相辅的”【7】。梁启超把人的自由意志看成是善与理智的统一,这清楚地说明,他后期的人生观中所包含的“人性”观念与梁实秋的人性观念是相似的。因而,两人主张文学与人生相统一的文学观,在内涵上也是接近的。总之,梁启超虽然并不属于我国新人文主义群体的成员,但他的文学观与梁实秋这位我国新人文主义群体的重要代表人物的文学观非常接近,这是我们尝试把梁启超与梁实秋进行比较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我们主张对梁实秋和梁启超进行比较研究,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梁实秋在现代文学史上主要的论争对象是革命功利主义者,而论争双方的文学观念在梁启超自己一个人的身上都出现过。梁启超前期的三界革命论所坚持的是文学功利论,而后期的趣味主义人生美学坚持的是与梁实秋类似的文学观。而梁启超的文学观念之所以有前后期的变化,与西方文化的影响以及他自己文化立场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准确地把握梁启超后期文学观念的变化,对我们客观地认识梁实秋的文学观念应该有所启发。

具体地说,梁启超在19世纪后期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形势下,早在1902年《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就明确提出了自己主张中西文化融合汇通的中西文化结婚论。他说:“盖大地今日只有两文明。一泰西文明,欧美是也。二泰东文明,中华是也。20世纪,则两文明结婚之时代也。吾欲我同胞张灯置酒,迓轮俟门,三揖三让,以行亲迎之大典。彼西方美人,必能为我家育宁馨儿以亢我宗也。”【8】这一生动形象的中西文化结婚论清楚地说明,梁启超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选择的是以“我”为主,中西结合创新的立场。这一文化立场在梁启超论及诸多涉及中西文化交流的问题时,是一以贯之的,比如在谈到我国的学术发展、文学革命、新民人格的培养等等问题时,他所持的都是引入西方资源,以实现自我传统更新的观点。

但应该指出的是,梁启超早期的中西文化结婚论其实是有思想前提的,这就是西方文化是科学的、先进的,而中国的文化传统则需要变革,所以梁启超此时的中西文化结婚论偏重的是“娶西方美人”,引入西方的科学文化。而梁启超的中西文化交流观念在后期有了一定的发展变化。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等知识分子长期以来一直把西方发达的科学、物质文化当成解决民族危亡问题的救世良方,但欧洲一战所带来的巨大破坏,使梁启超信奉科学、物质文化的思想被触动了,他更加意识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因此他又提出了中西文化结合论。梁启超的中西文化结合论,虽然表面看起来中西并重,但其实他阐述问题时的重心放到了我国本有文化传统的淬厉更新与发扬上来了。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论及中西化合论时,说:“我们的国家有个绝大的责任横在前途。什么责任呢?是拿西洋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文明,叫他化合起来成一种新的文明。”【9】这里的“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文明”,是过去所没有的。这一变化是梁启超的学术立足点发生了变化——他要做“世界人”的反映,同时也是其中西文化交流观念变化的表现。

当梁启超的中西文化结合论更多地强调我国传统文化的淬厉更新时,他注意到了我国的人生哲学传统。梁启超在《治国学的两条大路》中比较中西哲思的差别时,认为“盖欧人讲学,始终未以人生为出发点。至于中国先哲则不然,无论何时代何宗派之著述,夙皆归纳于人生这一途。而于西方哲人精神萃集处之宇宙原理、物质公例等等,倒都不视为首要”【10】。梁启超后期所坚持的与梁实秋的类似的文学观,就形成于他对我国人生哲学传统的淬厉更新,它应该是梁启超的中西文化结合论在美学领域结出的硕果。

梁启超后期文学观的形成如上所述,那么应该如何评价它呢?这是个非常复杂但极其重要的问题,因为它与对梁实秋文学观的评价紧密相关,这也正是我们不厌行文枝蔓,特别论及梁实秋的文学观与梁启超后期文学观的比较的主要原因。概括地说,我们认为不能对其进行不客观的拔高,虽然梁启超后期文化研究的立意高远,即他主张在吸收西方文明的有益成分,以发展我国文明的同时,“又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文明”。就事实来说,我们非常清楚,在中西社会文化发展存在明显差距的现实条件下,要拿我们发展了的文明去补助西方文明的想法,即使完全不考虑发展我们文化的艰难性,也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望。而如果只从理论上说,也不能因为梁启超后期的文学观念非常重视个人自由,比较契合社会文化现代发展的要求就抬高它的价值。对梁启超的自由美学观念,笔者曾著文进行过探讨。【11】我们认为,梁启超在自由观上非常重视个体自由与团体自由的统一,他前期比较重视团体自由,后期更为强调个体自由的价值,这只是因为国际形势的严峻和个人文化立场的调整造成的,其基本的自由理念并无根本的变化,因此他前后期的自由美学观念也没有价值高低的区别。

对梁启超后期文学观的大致评价,可以作为我们把握梁实秋文学理论观点的基本线索。为了形成更为客观准确的评价,还是让我们从对他文学观点的具体认识逐步展开。而限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我们的认识水平,可能我们在这里只能在学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更为深入的探讨还要期待方家的如椽巨笔。幸运的是,正如朱寿桐先生所指出的,“学术界对于中国新人文主义文人群体较为集中的学衡派和新月派特别是梁实秋的研究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12】,这为我们的思考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同类推荐
  • 立

    著名作家池莉历时5年最新长篇叙事散文,深情讲述与女儿24年共同成长经历,一部饱含母女深情的大爱之作,继《目送》后,又一部跨两代人共读的成长之书。池莉的笔端细腻又犀利,激情又理性,真实客观又富于意蕴,从小生命的孕育开始,到与孩子共度所有岁月,直至孩子毕业于世界一流大学,顺利踏上社会;池莉不仅以母亲写女儿,还写女儿怎样成就母亲。她们母女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共同成长,即抵抗了沉重的应试教育,也赢得了大众意义上的成功。通过池莉的娓娓讲述,我们看到:爱本身就是教育。人生根本没有一条整齐划一的起跑线,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世界,父母得用心爱孩子,悉心发现孩子的性格、兴趣和才能,分享他生长的每一个阶段以及时时刻刻,营造一种更为亲密更为知心更为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的生活方式,孩子才有可能健康成长,立于不败之地。毕竟,这就是天下父母心。
  • 名家经典散文选: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3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3

    泪率96.5%的中国第一奇书。每一个感人片段,都让你泪眼滂沱。真情树书系。美文集,收录了《有一种爱和死,我们都还陌生》、《告别,与世上最疼你的人》、《那些生命中美好而温暖的遇见》、《找个人,一起老去》等等催人泪下的人间真情故事,堪称近年来少有的感人之作。每一篇选文都用它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一段感人肺腑的情感。父母的爱、兄弟之情、朋友之义、忠心宠物,在这些充满感情和温情的故事中,感动人心,唤起心灵的触动。
  • 三千六百五十行阳光

    三千六百五十行阳光

    在2006年盛夏酷暑来临之际,我突发奇想,萌生了这个念头。既不出自响应什么号召,也不源于迎合某种需要。只是想为这座城市、为这座城市的十年写一点东西。准确地说是写一首长诗,三千六百五十行。
  • 李叔同全集之文艺·诗词(06)

    李叔同全集之文艺·诗词(06)

    本书主要包含弘一法师浅谈绘画、浅谈书法、浅谈篆刻、浅谈文学、浅谈音乐、诗词、《护生画集》配诗等。
热门推荐
  • 兜兜里的星星海

    兜兜里的星星海

    “折完一千零一只千纸鹤真的能实现愿望吗?”“嗯。”“你的愿望是什么?”“和你在一起。”
  • 云空之溟

    云空之溟

    记忆里的,别人眼里的……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到底是谁在撒谎,又是谁篡改了这一切时间里影藏着怎样的面孔而故事又将会何去何从…………
  • 空白

    空白

    她身上最后一件亵衣被无情地剥离了她的躯体,她曼妙的身躯就这样暴露在空气中,她的心在这一刹那间突然间痉挛地抽搐,羞辱地疼痛着。她的手慢慢向下滑,来到女子的贞洁之所,毫不犹豫地把手指探进去……她清晰地看到一抹红色从水底慢慢晕开,变淡,最后消散在水中……一个女人,最宝贵的东西就这样被她自己毁灭掉了……但是,她不后悔,这也是她唯一能报复高高在上的齐昊的方式了。在这象征荣耀的侍寝之夜,若是那个残忍无情的齐昊在他发泄他的兽欲后,看不到她的落红,他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哈哈……”裴艳云心中冷笑:“齐昊,你不是想占有我的第一次吗?那就拭目以待……”
  • 异时空之从猪倌到军阀

    异时空之从猪倌到军阀

    敬请关注申炀处作《异时空之从猪倌到军阀》。一个现役军官因为种种原因转业当上猪倌的故事,命运就是那样神奇,他的军旅生涯反而由此翻开了崭新的篇章……我也跟你们一样,是个书虫,有感于小说们更新太慢,所以干脆自己开工写一部。请兄弟姐妹们多多捧场,炀炀不胜感激,在此打躬作揖顿首百拜。本文不涉及现实政治和军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炀炀在郑重申明。
  • 复阴

    复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啊,救救我吧!

    神啊,救救我吧!

    鬼仔是腾鹰高校高二的学生,他是各科老师眼中的黑名单学生,一生似乎只有两个爱好,一是打架,二是看武打小说,他的梦想是:成为男人中的男人而这个男人中的男人,就在每个老师每天都头痛着希望他早点消失的时候,他却真的消失了!!不仅穿越了时空,竟然还神啊!救救他吧!
  • 玛利亚·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方法

    玛利亚·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方法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她巧妙的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儿童的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身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儿童不是成人进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蜡,教师和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儿童自由与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获得身心发展。据此,蒙台梭利为学前儿童创造设计出一整套有效引导儿童迅速成长的训练方法。
  • 少爷莫痴呆

    少爷莫痴呆

    生为孤儿,在这乱世生存,可是被骗的这剩这肉身,如今已经买身于青楼,现在想死的心都有了,天谁来救救我,没想到,天降痴呆少爷,救我于水火,看来这个痴呆少爷挺有钱的,那就骗他点也没关系,于是跟着他走南闯北,可是看他的要风度有风度,要才华有才华,怎么都不像是痴呆,不过有时候像个小孩,我怎么有种我又被骗了的感觉,不是感觉,就是被骗了,在这乱世也不想讨回公道了,先走为上,可是怎么就被发现了,失去了自由,这能难道我这现代人么?我让他后悔留下我,没想到,在他眼里变成宠爱。
  • 国人性格文化常识

    国人性格文化常识

    中国人性格有什么特点?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性格有什么差异?本书精选鲁迅、周作人、张爱玲、明恩博、内山完造等名家的论述,对国人性格文化做了全方位的透视和介绍。
  • 英雄联盟之凤翱九天

    英雄联盟之凤翱九天

    在这个游戏文化成为潮流的新时代,却独只变成了男性solo的产物,身为一枚妹纸的你只需要carry全场完成一局气势碾压局,教教他们什么才是光速秒QA的手速!当男性思想还停留在侏罗纪时代嘲讽女的玩什么游戏不安心当个贤妻良母时,你所要做的,就是站在那顶尖职业赛场,动动手指就月入千万!给众人一个遥不可及的面孔!所有的明星选手在她的面前都黯然失色!无数电子俱乐部顶尖职业队员,对她又爱又惧!天朝的女玩家都傲然以她为荣!谁说妹纸只能求大神带?英雄联盟,不应该只是男人的竞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