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9500000012

第12章 编后记

与萧默先生相识,是因为在网上读到《〈寻找家园〉以外的高尔泰》,记住了他的名字。后来和他是怎么联系上的,忘了,反正是我找到了他。

萧默(一九三七~二〇一三)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建筑艺术研究所前所长,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在敦煌工作十五年。主编过《中国建筑艺术史》《建筑意》,著有《敦煌建筑研究》《世界建筑艺术史》《建筑的意境》等。曾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中国传统建筑园林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等职。他的专业,恰不是我所关注的,所以认识他很晚。

他生前发给我的最后一份电子邮件是二〇一三年一月六日十四时(五十五分),离他去世时间一月八日四时(十三分)仅仅三十八小时!邮件是群发的,没有一句话,就附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关于“指导思想”的断想》,说此文完成于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十日,后改写完成于二〇一三年一月四日。改写原则有两条:一是只谈党的指导思想;二是突出学术、思想和理论建设,弱化政治论述。文末加括号说明:“由于身体原因和学力之不继,关于指导思想或曰核心价值观的思考,作者目前只得做到这里了,远不足以成文,只能算是一篇草稿的提纲。或望有更多饱学和多识之士得以参考,是为幸!”

萧默先生本是一个建筑学专家,生命的最后时刻却游走在专业领域外,且念兹在兹。其子在给亲朋好友的讣闻中说:“在平时与父亲交谈时,我们问过他同意对自己的哪一种定位,如:‘一个奋斗过的人’‘一个爱国者’‘一个向往真理的人’‘一个坚强的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不屈服的人’……他幽默地说,凭他‘久经考验’的直觉,‘不要说那么多’,‘一个隐士’或再加‘一位忧国者’,就足够了……”从青年到中年、晚年,萧默先生的思想跨度也许不小了,越老,活得越明白。

几年前,我与葛剑雄、丁东主编《当代学人自述》,向他约稿。他回信说:“谢谢你!征稿信我看到了,做一点努力吧,看看能不能拿出比较像样一点的,但第一辑是赶不上了。”接着他告诉自己的身体状况说:“我的心衰症状在最近四个月已经不犯了,一年半以前开始的严重贫血在最近一个多月也已停止,血色素不断上升,基本正常了。但体重仍太轻,今后的任务是增加体重,恢复元气……”但最后他终于没能完成,而是给了一篇很长的记者访谈他的稿子。《当代学人自述》一二辑没收他的文章,直到他逝世后编的第三辑,我收了他《我与敦煌建筑研究》一文,但因故,第三辑至今还在出版过程中。

从萧默儿子发来的讣闻看,他走得很安详,没有痛苦,神智清醒,连讣闻都是他自己以子女口气写成的。他要子女不张贴讣告,不举行任何仪式,只由在京家人低调处理后事,事后再向单位报告;然后通过电邮向生前亲友发送简单讣闻。

他儿子曾对我说,父亲最后一个电话是打给我的。记得他让儿子拨通后,我首先问:“您老还好吗?”他说:“不好……你说来北京的,还不来就可能见不到了……”声音里带着几丝无奈与悲凉。我则极力劝他,说不会的,并要他保重。待我接到他儿子发来的讣闻,其实他已去世二十一天了。

萧默先生有两部书稿在我手里寻求出版,一部是《一叶一菩提:我在敦煌十五年》,另一部就是经他整理的雷光汉的《苏联逃亡记》。那时我还在一家媒体供职,只是客串做些图书策划,一时未有结果。《一叶一菩提》后来在别处出版了,他马上寄我一册,希望我能为此书写点文字,可恰好那一段我忙得稀里糊涂,书读完了,文章却没有写。后来他又精心做了修订,把此书修订版又郑重交给我。《苏联逃亡记》作者雷光汉系北大历史系毕业,年龄与他差不多。他们虽是湖南同乡,但一个北大,一个清华,相识却是在新疆——萧默清华毕业分配去了新疆,而雷光汉却是被打成“右派”流放去的。

雷光汉一九五七年因“散布”“俄国曾侵占了中国许多地方,即使按不平等条约,‘江东六十四屯’也仍是中国的领土”等言论,以“反苏”的罪名被戴上“右派”帽子,沦落社会最底层。“文革”开始后,他看到有些“右派”被杀了,很害怕,就逃到苏联哈萨克斯坦。但那时中苏交恶,又被苏联“KGB”抓住,送进集中营劳改,受了不少苦。雷光汉属于那种“痴情的爱国者”,多次拒绝与“KGB”合作,拒绝到反华的东方研究院和莫斯科反华出版社工作,拒绝参加拍摄反华电影和为反华电台撰稿,而甘愿作为一名“无国籍者”,在哈萨克斯坦当了一名普通工人。苏联解体后,雷光汉定居哈萨克斯坦,但始终保留着中国国籍。萧默和他重逢后,就劝他把这三十多年的经历写出来,但由于他几十年没使用汉语了,运用起来很不顺当,后来萧默又把他的回忆录细细编订了一次。假若没有萧默的努力,也许就没有这部回忆录。

写这篇编后记时,我查看了萧默先生发给我的全部邮件,其中一信说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外,主要说是说雷光汉的回忆录:

继东:

我这次病得不轻,精力消耗殆尽,只是勉强活着而已。雷兄的书常在念中,不知道广州的最后意见怎样?我稍微代作者争取了一点权益例如稿费,其实我想作者并不在乎,在如今好书出版难、国人读书率太低的国情下,出版社也有难处,请酌予考虑即可。我可能随时会有突然情况出现,希望赶在此以前尽快签订出版合同。内容方面,我想除了书末提及“风波”的那一节需要注意不要撞红线外,其他似都无大碍。

现我已回家,但每周还得四次进院治疗。

祝编祺,望多多促进,心感。

萧默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八日

萧默先生如此看重这部回忆录,当然是他对此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也是为了给远在异国他乡的雷光汉老友一个交待。

萧默先生曾与高尔泰先生打过笔战。有朋友喜欢站边,认为高尔泰说的可信,而萧默说的不可靠。理由是:高尔泰把过去的事写了就写了,不再去改它;而萧默总是改来改去的。其实我倒主张:对于他们共同经历的事,应该允许他们各自去说,因为历史的真相不是一个人能够还原的,无论高尔泰萧默,他们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叙述的。

萧默是能写文章的,当我读到《〈寻找家园〉以外的高尔泰》时,眼前突然一亮。思想和激情是打动读者心灵的要素,而此文应该是二者兼具的。我想,要是青年时的萧默就致力于文学创作,说不定中国又多了一位作家而少了一位建筑学家。当然,他的文字比起高尔泰来,自然要稍逊一筹,不像高尔泰那么冷峻、严谨、凝练而有穿透力。我喜欢读高尔泰,但同样喜欢读萧默。常书鸿传记出得不少了,但读了萧默的《洗尽铅华的常书鸿》,倒觉得他应该是做“常传”恰当的人选。如果他还健在,让他来写“常书鸿传”,可能会使别的“常传”黯然失色。

萧默先生是性情中人。他可能得罪过不少人,但就我看来,他是一个真诚的人,不像有的墙头草,也不像有的两面光,他始终憎爱分明,坦坦荡荡。其生前我曾说一定去北京拜望他,但直到他去世也未能成行,很是遗憾。明年一月八日是他逝世两周年的忌日,为他编这样一本书,对他当然是一个最好的纪念。

向继东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五日于羊城

同类推荐
  • 名城胜地对联(下)

    名城胜地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关于名城、胜地的对联,如“太白楼(歙县)”、“西湖桂斋(福州)”、“白居易墓(洛阳)”等等。
  • 中国古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

    古人认为声音是圣洁的,音乐可以洁净人的思想、灵魂,创作和谐的音乐就是要和谐地使用“八音”,所谓“八音”就是指分别由青铜、石头、陶器、木头、竹子、蚕丝、葫芦和皮革制成的金、石、土、木、竹、丝、匏、革八类乐器。中国古人是按照乐器制作的材质来区分不同的乐器,正是这些看似简单却凝聚了无数古人卓越智慧的乐器,在历史的深处。
  • 中华典故(第十卷)

    中华典故(第十卷)

    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笔画多少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中国古代敬老养老风俗(中国风俗文华集萃)

    中国古代敬老养老风俗(中国风俗文华集萃)

    该书分为十一章,内容包括老人的标准、敬老和养老的礼仪、历代王朝对老人的优待、封建王朝敬老的特殊庆典、老年官员的致仕等。
  • 三国演义语典

    三国演义语典

    对于中国人来说,自明清以来民间文人陆续创作传世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五部古典通俗章回小说,已经成为家喻户晓、人所皆知的经典著作。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热门推荐
  • 幸村唯愿君安

    幸村唯愿君安

    我们的遇见是一个美丽的错误还是命中注定,从相遇到现在有什么是真的挽留?疑惑?背叛?相信?有什么是真的?有兴趣的人可以加我的QQ2413943738
  • 斧定天下

    斧定天下

    这是一把劈天盖地的神斧,这是一把杀退一切力量的神斧,无论是谁,只要谁拥有了这把神斧,就可以称霸整个天下。少年陈来本是天合村一个普通村民的孩子,从小由于体弱多病不能修炼任何功法,别人的嘲笑和鄙视并没有让他堕落,他变的只会更加坚强,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陈来遇到了一位老者,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陈来如何练成混天玄功成为一代神王,如何找到战神斧击败魔派大魔王。
  • 在荒野上到处游荡

    在荒野上到处游荡

    《在荒野上到处游荡》本书收录了连俊超的小小说作品,分为作品荟萃、作品评论、创作心得和创作年表四部分。篇幅短小,制式灵活,内容上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孩子的言行往往会无意识地模仿自己心中的偶像。英杰的故事能让孩子在感受英杰精神、培养不畏艰险的勇敢精神的同时,激励他们树立顽强面对困难的信心。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应该听听英杰的故事,从小了解英杰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让善良、勇敢、真诚、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优秀品格和崇高精神浸润孩子的心灵,让他们从小领会做人的道理,不断完善自己,学英杰精神.走英杰道路,创英杰业绩。
  • 花树下的少年

    花树下的少年

    校园的天空是梦一般的蓝色,操坪葱葱盈盈地把绿铺展开。风裹着阳光游走,象打着节拍――它经过时,槐树花便在空中漫天飞舞,象翻滚的云层。花瓣雨随之落下。
  • 家庭清洁小窍门

    家庭清洁小窍门

    有些衣服没穿多久,尤其是洗后,就会起很多小球,且越来越多,若是跟其他衣物一起洗,还会粘上小毛,很不美观。用电动剃须刀像剃胡须一样,将衣服剃过一遍后,衣物上粘的小毛、尘土就能被吸去,衣服可平整如新。需要注意的是,用电动剃须刀修整衣服,最好是在刚起小球时,球大了就不太好修了。
  • 圣神世界

    圣神世界

    龙天一个生活在水蓝星最底层的平凡人,当一天晚上下班捡到一块奇怪的手表,他的人生就此改变,一段传奇之旅就此展开……一步步从凡人走向那传说中的圣、神之境!
  • 星途守护

    星途守护

    云和市的雨越下越大,像极了当年离别时的眼泪。他推开门而出,模糊了视线也毫不在意。她的婚礼,等会儿说什么好呢?如同金庸笔下的侠客,他带着一身雨气,在奔雷中推开了门。那是早已下定决心的眼神,还有紧握的双手,用略微稚嫩的声音喊了一声:“老板,来十个币”她的手指修长,在巨大的落地玻璃上打着圈。隔着窗外的雨雾,依稀能够看到倾倒在大雨中的城市。眉宇间是淡淡的愁意:“这场雨,又何时会停?”在这场大雨中,有一些故事正在发生,有一些人正在沉默的守护着希望与自由。
  • 胥歌舞风

    胥歌舞风

    她,天命不凡,特殊身份却爱上了他他,位高权重,打打闹闹却惹上了她本不该相识,也本不该相逢,三生眷恋,缠绵三生。即使你背负恶名,我也要守候永远
  • 我的绝美女总裁

    我的绝美女总裁

    明明有才华,却以出卖色相为生。明明有实力,却天天被美女欺压。校花、警花、女总裁,我是快乐的小蜜蜂,逍遥花丛中。捶背、按摩、打流氓,我是贴心的小棉袄,焐热美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