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9500000001

第1章 代序 学者与侠士

向继东先生主编“百家小集”,萧默也列在其中。那天向先生来电话让我来编,我觉得他更合适,就请他编了这本书。

萧默是我哥哥。在他逝世前两个多月,我从上海到北京开会。与往常一样,离京前,我总要住到他家里,那是我们最后一次长谈。此前不久,他刚从医院里被抢救回来。这样出生入死的过程已经经历过好多次,见怪不怪了。他告诉我,他不久前刚脱稿的《建筑的意境》已经交给出版社了,嘱我在这本书出版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一下。他说,那是他一生中对建筑艺术的心得与总结。写的方法完全不是学院式的,这本书就是写给大众看的。他大概已经做好了自己看不到这本书出版的思想准备。当我从快递员手中接到这本从出版社刚发来的新书时,斯人已去,百感交集。

那次谈话过程中,他精神特别好,所以谈的时间也特别长,一直谈到深夜。快结束时,他说,我们兄弟那么多年,谈话总是那么投机,也是我们的缘分。下一辈子,我们还是做兄弟。也许这就是他的人生告别语了。我说,不久我还会来北京,那时我们还要好好谈。

我总觉得这样的日子还会继续下去。此前,我两次在收到他的病危告知后,都从上海飞过来看他,他每次都能挺过来,虽然常常大汗淋漓,人瘦成只有四十八公斤。肾病与心肺衰竭已入膏肓,然而,他总是那么乐观豁达,在精神上,你不会觉得他是个病人。不久前他还给我寄过一张在病榻上的新相片,他为这相片的题名是“虎卧神犹在”。

然而,这确实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两个月以后,也就是一年前的今天,电话里传来侄儿萧龙的声音,告诉我他爸爸已经永远离开我们了。

三十年来,他总是不断创造出医生所说的“奇迹”。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他在兰州出差,胃出血,要开大刀,推进入手术室前,他反复叮嘱主刀医生,一定要把胃的另一面翻一下,看看胃的背面有没有什么问题。医生很自信,说那一边不会有问题,不必看,他在上全身麻醉以前,还是坚持请医生一定再看一下。医生答应了,那医生在开刀过程中果然顺便翻看了,到这时才大吃一惊,发现胃的另一面,几乎全坏了,非当场切除不可。正是他的那种预感,以及坚持向医生提醒,才让他多活了三十年。

其实,十年前他已经进入肾病晚期,他又有幸在八年前换了肾,从此又焕发起了精神。他还特别为已故的捐肾者烧起一炷香,说不管他是谁,我要感谢他给了我另一次生命。他非常珍惜这次新生命。

这八年以来,可以说是他的学术井喷期,他把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敦煌建筑艺术》与由他主编的《中国建筑艺术史》全部重新修订过,还出了好几本书,而且越写越精彩。他的一个学生来看他,说他这一辈子做了三辈子的工作,指的就是他这八年做的事,完全超出常人的想象,表姐说他整个人就是个奇人。

他写的敦煌生活的回忆录《一叶一菩提》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许多人都说没有想到,一个专业建筑学者居然能有这样的文笔,把“文革”时代的知识分子的众生相都写活了。有一位文学编辑说,他的这本书,在当代文学史上可以留下一笔。而这本书,七哥告诉我,一共只写了五十天时间,是在思潮泉涌时一气呵成的。这本书出版后,记得有一次我去贵州,遇到一位组织会议的青年朋友,他知道我是萧默弟弟,就告诉我,《一叶一菩提》太吸引他了,他是花了一个通宵,把那本书一口气从头看完的。后来我告诉他这件事,他为此还高兴了好久。他总是对我说,换肾以后,让他多活了一次人生。

每次谈话,我们总是有谈不完的话题,不过这些年来,他最关心的还是中国的大势。他对极“左”的一套深恶痛绝,对官场腐败与社会不平充满义愤,对中国未来民主充满期待。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总是要用自己的笔去抒写自己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人生与社会的感受。换肾八年以来,他就是在“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境界中度过的。

我们家兄弟三人,功平、功汉(萧默)、功秦,分别以出生地北京、汉口、西安为名。我们出身于起义军人家庭,由于父母五十年代初就去世了,我在上海由姑母抚育。两个哥哥在北京读大学。五哥萧功平读的是农业机械学院,七哥萧默读的是清华大学建筑系。虽然从小我们三兄弟就不是生活在一起,但我们三兄弟关系特别亲。萧默是二哥,家族里排行老七,我称他七哥。五哥与七哥这两个哥哥把父母一样的感情投在我的身上。

我记得那是我小学三年级时过六一儿童节,刚戴上红领巾,一回到家,就收到了他从北京寄给我的一大包礼品。拆开来一看,是一套十六册的《安徒生童话集》。这套书一直陪伴我度过少年时代,收到这些书时的愉快心情,我直到现在还不会忘记。过了许多年以后,他才偶然中告诉我,这是他在学校里卖血省下来的钱。

小学五年级时,他从清华大学放暑假后来上海,带我去杭州西湖旅行。一路上给我讲好多名胜古迹的历史来历,在六和塔前,在苏小小墓、在岳坟旁,在长满青苔的张苍水墓边,给我一路讲过来。他面对长满杂草的古塔与荒凉的大殿,会赞不绝口。多年来,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带我去旅行,告诉我什么是建筑学上讲的“尺度”,如何欣赏古建筑的艺术美,为什么中国的园林有如此的魅力;故宫里的太和殿前为什么需要有那么大的空地;站在午门前面,你为什么会有一种渺小与压抑感,你的这种感觉与建筑造型有什么关系;中国的古建筑匠师们为什么要让人们产生这种心理,等等。从小我就对文学、建筑与历史有兴趣,就知道梁思成,后来又知道了常书鸿。正是多年来七哥以他对历史与文化的热爱来启迪我,我也在潜移默化中,对历史与文化的兴趣就这样滋育了出来。

七哥从清华建筑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新疆伊犁自治州的伊宁,在那个充满别样情调的边陲小城,他在那里当过建筑设计技术员与中学教员。一九六三年,在他的老师梁思成先生的帮助下,调到敦煌莫高窟从事建筑历史研究,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十五年。他曾告诉我,他如何在那一个个黑洞洞的石窟里爬上爬下,在暗淡的手电筒光下,与古人进行着无声对话;并在数以百计的卡片上,一笔笔勾绘出壁画上的建筑形象。

受哥哥的潜移默化,我对敦煌也早已热忱向往。一九七三年秋,那时我还是上海郊区一家机械厂的工人,终于有了实现的机会,我积攒了一年工资,仅带了全部储蓄共二百多元,像一个漂泊者那样,从上海一路北上访古,到过开封、洛阳、西安、乾县、天水、兰州。我来到敦煌时,就住在书中提到的他那间与高尔泰谈天说地的小房间里。在那里,我才知道他们平时吃的只有粗盐、红辣椒与腌韭菜,在广袤的戈壁滩上、看到的是光秃秃的石山与沙山,听到的是敦煌佛阁上的孤寂铃声。在七哥的小房间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那一捆捆写得密密麻麻的敦煌古建筑卡片。正是他在这十五年中,拿着长柄手电筒在黑洞里写下了这些卡片资料,为他以后在中国古建筑史研究方面另辟蹊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九七八年,七哥考回母校清华建筑系。他毕业后进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我也于同年考上了南京大学历史系读研究生。从此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见面。三十多年来,我们每年都能见面。

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有这样的哥哥作为我的精神的引路人。回顾七哥的一生,其实,他也是一个充满幸福感的人。这并不是说他没有经历过什么苦难,恰恰相反,他的人生困顿、逆境与挫折,比我经历的要多得多。读过《一叶一菩提》的读者都可以从字里行间发现这一点:他的个性中有着一种极佳的自我调适结构。他的种种禀赋、性格与经验,合在一起,使他始终生活于充实之中,他是一个从来不知道空虚为何物的人。他对人生的达观态度,对生活困境的坦然,对复杂困境的应变能力,对在挫折的体验中感受到人生的丰富性,对自己从事的事业的痴迷与执著,对生活与艺术中的美的敏锐捕捉能力,以及发现美的由衷欣喜之情,还有他的嫉恶如仇、他身上那种湖南人特有的坚毅刚愤与侠情义胆,都使他的人生有着比一般人更为丰富的色彩。他是一个学者,也是一个真正的侠士。

萧功秦

二〇一四年七月于上海

同类推荐
  • 巴人寻根:巴人·巴国·巴文化

    巴人寻根:巴人·巴国·巴文化

    有关巴人的历史和故事,是那么的遥远,遥远得虚无缥缈,人们翻阅故纸堆里的文字就像阅读神话传说,将信又将疑。然而,从20世纪中期以来,有关巴人和巴文化的考古发现层出不穷,使那些原本朦胧的史实逐渐清晰起来,那些远古的场景又开始浮现在现今人们的眼前。原来,二三千年前的巴人并没有离我们远去,他们就在我们的脚下,就在这片富饶的巴渝大地,与我们仅相隔咫尺红土!透过肥沃的土壤,我们尚能感受到历史的余温。
  • 腊八节

    腊八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世界文化博览(第四册)

    世界文化博览(第四册)

    《世界文化博览》精选了大量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以精炼的文字从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揭开历史,一窥背后的故事,将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和转折点,冲突和战争、创造和发现、崛起和衰落等,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内容涵盖了原始社会、传媒通讯、人类军事武器的产生、数学宝库、西方文明的产生、人类走向宇航时代等。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中华典故(下)

    中华典故(下)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是一部世界文化百科全书,从人类历史、衣食住行、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军事技术、风俗传说、名胜古迹七个方面讲解世界文化常识,展示世界文化发展的轨迹,为读者提供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使大家尽情畅游在辽阔深邃的世界文化知识的海洋中。
热门推荐
  • 胃肠病辨治心法

    胃肠病辨治心法

    本书从胃肠病辨证心法、胃食管病辨治心法、肠病辨治心法、胃肠同治心法、胃肠病调护心法五个方面,深入研究了胃肠道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及药后调理,全方位、多层次、多靶点、多角度的给予科学的探索。
  • 上巳寄孟中丞

    上巳寄孟中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先秦管理思想中的人性假设

    先秦管理思想中的人性假设

    本书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先秦思想入手,着重探讨了中国管理思想中的人性假设问题,以求破解西方管理科学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实现管理科学由理性主义、心理性主义向伦理主义的转向。即实现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等假设向道德人假设的根本变革。最后得出了未来管理科学的中国转向这个结论。
  • 万妖之王

    万妖之王

    原本平静的小山村迎来了史无前例的灾难,本是平凡的王平却有九尾仙狐守护,几经辗转入得仙门,却遭受天下围杀,是人、是妖、还是魔,都在他一念之间。人生沉浮辗转,却逃不脱宿命的安排,他是魔道大圣,他是正道领袖,他更是万妖之王。天下群雄,豪起纷争,枭雄末路,匹夫逆袭,且看他如何一步步走上大道巅峰。
  • 爱的慈善

    爱的慈善

    这是一个爱情悲剧小说,讲的是一个少年~许武~成长的故事。原本无忧无虑的少年生活,却因家境的贫穷,妈妈因丢失了一块钱,而心痛的不停的唠叨。从这一刻起,少年立誓长大了一定要赚大钱。果不其然,誓如人愿,少年从小学毕业到高中毕业,利用学习上的优势,给人做课外补果,可谓是顺风顺水。赚的锅满盆满,人生可是相当的满意。然后,杨家的一次意外变故,改变了许武改变了对人生,只是为了多赚钱的看法,从而走上了慈善之路!
  • 冠盖京华:嚣狂四小姐

    冠盖京华:嚣狂四小姐

    她是太傅府苏四小姐,亦是凰门会幕后杀主。官拜齐燕国御林大将军,手掌百万铁血雄兵,顽劣大义!当十数载男儿身被揭破,却原来这人儿——绝色无双、冠盖满京华!当朝太子,芝兰玉树;新朝暴君,腹黑狡猾。他爱她宠她疼她护她惯着她;他要她恨她夺她针对她,他们倾尽一切,只为博红颜一笑!【宠文、强文、穿越古文!剧情别具一格,前期欢笑小清新,后期女主成长强大腹黑,男主们各种有爱。正剧,结局不会悲剧!】
  • 疑雨集

    疑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落日天涯

    落日天涯

    我不做你的美玉,也不做你的兵器,不给你承诺,当我想走的时候不能留我。
  • 生死谜情

    生死谜情

    能让高富帅一往情深,能与工作狂生死相依,能叫霸道总裁念念不忘,她不过是一枚青涩的小女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本事?有人叫她“小迷糊”,有人说她是“心机女”,究竟什么才是她的真实面目?误会让她失去了初恋,失忆又将她的前情往事通通删档,她原本以为自己可以过过平淡人生,但是命运却给她布下了一个个局,让她跟她挚爱的男人们,一起来演绎这一场生死谜情。
  • 妙手仁心医情伤

    妙手仁心医情伤

    本书作者以专治感情问题的情医身份,从心理层面对现代男女婚恋过程中遭遇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