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7300000002

第2章 让心灵远离抑郁的语言——一句话改变你的心情(1)

不同的措辞表达能改变心情

“总是做这种无聊的事,我今后的人生还有希望吗?”

请试着用阴郁的表情说一下这句话,然后感觉一下你说的时候心情如何?很多人表示,他们在说这句话时会感到焦虑和不安。

再请你试试看说这句话:

“我为什么不能更清楚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呢?”

说这句话的时候,你又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很多人说,他们会觉得自己很没出息、很没用。

语言和心灵就是这样密切相关的。人的情感会受到语言表达的影响,反过来,情感也会对语言表达产生影响。所以在我们心情好的时候,使用的措辞也更加积极向上。

患抑郁症的人在措辞表达上有明显的特征。他们不会使用乐观、积极的词语,而倾向于使用含有自责和自我批判意义的话。他们已经因为抑郁症而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所以不会想到使用积极乐观的语言,但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致使他们越来越消沉。

当我建议他们改变措辞时,这些容易情绪低落的人的回答都很一致。他们往往会说:

“如果这样说,我老想着不行也得行,压力反而更大,多痛苦啊!”

“这样说的话,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我会一直担心这件事的。”

“这么小心翼翼地说话多痛苦啊。”

根据我的研究,那些尚未患上抑郁症却又容易情绪消沉、抑郁的人,在患上轻度抑郁症之前,往往都在使用会使自己情绪消极的词语;而那些不容易陷入抑郁情绪的人,我们只要听他们说话就能分辨出来。因为他们会使用一些能让自己的心情自然而然变轻松的说话方式。

既然语言与情感的关系如此密切,那么我们只要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应该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了。通过改变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措辞,就有可能改变我们每天的心情。

要改变自己的心情并非易事,即使一心想着要让心情变得更加积极向上,也不是想变就能变的。但是要改变每天使用的措辞却不算一件难事。那么,就让我们从改变日常生活中的说话方式开始吧!

说话方式变了,隐含在其中的心情也会改变,心情的变化会促使人的想法也逐渐发生改变。当这些积极向上的表达方式完全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固定下来后,你会发现,你的生活方式已经随之发生了变化,你的人生也许就能与“抑郁”绝缘了!

1“搞定!”

当你写完了需要交给上司的业务报告,或者辛苦地跑了一天外勤,成功签下3份合同时,请充满热情地对自己说:“好,OK了!”“好,完成了!”或是“搞定了!”“成功了!”

说这几句话时的关键是要面带微笑,是否面带微笑对心情有着极大的影响;其次是要挺起胸膛,大声而有力地说出来。微笑、挺胸、用力地说出这些话,会使你有更大的成就感,也会让你在工作中更有热情。

何不试试从小事开始实践呢?

比如,在完成每天必写的业务报告后,说一句“搞定喽!”

如果你默默地写完报告书就算完事了,那么充其量只会产生“今天一天又结束了,该回家了”这样的想法,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然而,假如你能挺起胸膛,微笑着说出上面这些话,那么即便你只是完成了写业务报告之类的常规性事务,也能产生一点小小的成就感。因为不管怎么说,你总算是成功地完成了一件事嘛。尤其是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说出这句话,不仅会让你觉得自己今天克服了各种困难、按时完成了应该完成的任务,还会让你充满干劲,想要在明天继续努力。这正是让你体验到成就感的方法。

在和很多人接触时我发现,那些在每天的生活中都能享受到成就感的人总是充满了活力,这或许是因为他们每天都过得很精彩,生活也张弛有度。

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工作的激情,是抑郁症的症状之一。在工作中享受不到成就感,容易使工作的积极性下降。所以常说这些话,对防止工作积极性下降有一定的帮助。

顺便补充一下,“好,OK了!”“完成了!”“搞定了!”“太好了!”之类的话,并不一定非得等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时才能说。在任何场合,完成任何事情后,你都可以说上那么一句。比如给来公司访问的客人上完茶以后,你就可以对自己说:“好,OK!”给客户发完邮件后,也可以说:“搞定了!”策划书写得好,得到上司赞许后,你可以马上对自己说一句:“成功了!”

只要你不再漫不经心地对待工作,不管做什么都记得赞扬自己一句,那么肯定会对提高你的工作激情起到一定的帮助。

玛伊雅的小提示

把工作细分成几个阶段,一天当中重复说好多遍“好了,OK!”也不错。比如说,你要开10张票据,每开完一张就可以说上一遍。“小小成就感”对你工作的激励作用可不小哦。

2“动手吧!”

我曾经在某个补习班为初中生们讲授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们都是即将参加中考的初三学生,正在努力地备考。但是这些在补习班里接受考前集中补习的学生,几乎没有一个是出于兴趣来参加的。很多人其实不想学,但又不得不学。于是我对他们说:“大家一定都觉得自己其实不想参加什么补习,却又不得不学吧。那么请大家试试把心里所想的说出来吧。”

当孩子们说完“我不想补习,可是不学不行啊”后,我让他们跟着我说“不愿意也没办法,开始学习吧”,并让他们回答前后两句话哪一句更能令他们振奋精神。所有人的回答都是“后一句”。后来他们当中还有人喜欢上了“不愿意也没办法,开始学习吧”这句话,学习时总把它挂在嘴边。这样做之后,他们发现自己的注意力比以前更集中了,成绩也有了提高。

“我不想学,可是不学不行。”

“不愿意也没办法,开始学习吧!”

这两句话乍一看意思差不多,都反映了说话人不是出于自愿而学习,所以很容易被混为一谈。但事实上,两者之间有着极大的差异。

说前一句话的时候,人们会觉得自己是在学校、补习班、父母或者老师的强迫下学习的,义务感太强,容易产生压力;而后一句话则体现了说话人的主观意志,对情感意识的影响完全不同于前一句话所引发的义务感,不会产生压力。因此,常常把后一句话挂在嘴边,不仅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还能相应地提高学习成效。

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来。

觉得“我其实不想做这项工作,可是却不得不做”的人,往往会觉得自己做这件事是被迫的。这种义务感会让人的情绪受到压抑,精神压力也随之增大。如果任务最终没能很好地完成,人们就会进一步产生一种负罪感,导致心里觉得越来越痛苦。

如果你对上述情况深有同感,那么我建议你换种说法,比如,“不愿意也没办法,开始做吧!”“虽然没什么劲,不过还是动手吧!”

当然,你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略作修正。如:

“我现在很想赶紧去吃午饭,不过算了,先把报价单做完吧。”

“晚上我本来想和同事去喝酒的,不过算了,加个班把会议资料整理出来吧。”

语言表达上的小小改变,能让你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主体意志的力量,让你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义务感被削弱,情绪也能从莫名的压力中解放出来了。

玛伊雅的小提示

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的早晨,在做事之前说上一句“来,起床吧”“洗脸吧”“换衣服吧”“出门吧”,心情也会发生变化哦。还有,可以把这些和“让心灵远离抑郁的话语?”当中的“搞定!”结合起来一起说。

3“我有时候挺马虎的。”

陷入抑郁情绪的人一旦发现自己有疏忽的地方、有没做到位的地方,就容易自责,认为“我怎么又这样了,这样可不行”。

他们认为人不应该发生疏忽,可自己身上的马虎之处却总也纠正不过来,于是就越来越觉得自己真是太不小心了,从而越来越苛求自己,导致精神上的痛苦得不到缓解。

要想减轻这种因自责而产生的痛苦,最好的办法是承认自己经常会马虎大意,并大胆告诉别人。所以,如果你正因为自己的疏忽而焦虑,我建议你告诉自己:“我这个人,有时候确实挺马虎的。”

一位在家电公司上班的30多岁白领女士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位女士特别讨厌漫不经心的工作态度,偶尔自己回邮件回晚了,或者剩下那么一点点工作没能在当天完成,她就会坐立不安。当她来我这里寻求帮助时,已经因为压力过大而失眠,脸上也几乎失去了笑容。

看到她憔悴的样子,我觉得“我这个人有时候挺马虎的”这句话特别适合她,于是就建议她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反复说。没过多久,她身上就发生了变化。

随着“我这个人有时候挺马虎的”这句话每天伴随着她的日常生活,她在工作时不像原先那样非要全力以赴了,情绪也随之放松了不少。遇到无法顺利完成或无法按时完成的工作时,她不会再一味地自责,而是能够坦然面对了。

尤其是当她开始对同事和朋友说“我这个人有时候挺马虎的”这句话后,她身上的变化更加明显了。对待身边的人时,她不再像过去那样紧张兮兮的了。这样一来,她的工作反而比以前更有成效了。

因此,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性格有些马虎、大大咧咧的话,用不着急着去否定它。相反,你应该接受自己的这一面,并且不妨公开承认它。

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我需要补充说明一点。那就是,我建议大家承认“我这个人有时候挺马虎的”,并不是怂恿各位马马虎虎地对付工作哦。

这句话强调的并非是漫不经心地做某件特定的事,而是希望读者正视最真实的自己,接受自己所有的优点和缺点,然后消除自己“做事情绝不能马虎”“我绝不能有让人觉得马虎的行为”之类的想法。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疏忽大意的时候,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绝对一丝不苟的人。

我想,只要你能承认这一点,就能没有任何抵触地说出这句话了。

玛伊雅的小提示

如果你总是过分认真,你身边的同事们也许也会为你担心,认为你“要是能稍微马虎一点就好了”。卸下肩头的重担,坦然地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吧!

4“量力而行,别太拼啦!”

在患抑郁症的人面前绝对不能提的两个字就是“加油”。

“必须要加油、要努力”这一点,当事人其实是最清楚的。但是清楚归清楚,他们的身体和心灵却使不上劲,甚至有患者会尖叫着说:“我已经没法再加油了!”这导致他们心里焦虑却无法发泄出来。有些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想勉强自己再加把劲,但这种使不上劲的感觉只会让他们越来越焦虑。就像一个人拼上全部力气骑自行车,自行车却因掉了链子只会空转一样。

所以我想告诉陷入焦虑情绪的人:“不加油、不努力也没有关系。”

从实践效果来看,如果对陷入抑郁情绪但是还没有达到抑郁症程度的人这样说,他们往往很难听进去,觉得“还是得加把劲才行吧”。因为他们目前的状态还没有严重到患上抑郁症的程度,所以身心还可以勉为其难地支撑住。

况且听到“不加油也行”这种说法,很多人虽然在理性上能够理解,但却无法改变自己的思考定势:“如果不努力,自己还有什么价值呢?还会给别人添麻烦……”

所以对于容易情绪低落、感到身心疲惫的人,我们可以用“量力而行,别太拼啦”这类说法来劝勉他们。

请各位读者想想自己刚进入公司就职时的情景吧。那个时候,我们连“东西南北”都还分不清,就只能拼了命地埋头苦干。但是当我们沉迷于工作中时,上司和老同事总是会告诉我们“差不多就行了”“不用那么拼命啦”。前辈的这些话会让我们脑子里紧绷的弦松下来,心情也放松不少。我想大家都经历过这种事吧!其实上述情况就和这种体验类似。

这个月非得完成预定的营业额不可!

今天要谈一份很重要的合同!

必须在会议上宣布自己的提案!

遇到这种不得不振奋精神的情况时,反复说几遍“量力而行,别太拼啦”就能让紧张的情绪放松到恰到好处了。

这句话不仅可以对自己说,也可以用来鼓励同事或下属。这样一来,放松情绪做出的成果说不定比拼足劲儿做出的成果更优秀哦。

玛伊雅的小提示

面对因为不熟悉工作而过分紧张的新同事或部下时,你会经常用“别太拼啦”“差不多就行啦”之类的话鼓励他们吧!那么,为什么不让你自己也接受这种思维呢?放松一点,结果说不定会更好哦。

5“算啦,算啦。”

“交换得到的名片如果不在当天就按照拼音顺序保存到文件夹里,我心里就会一直想着这件事。”

“资料都仔细检查过了,但是如果不再检查一遍就交,我会总挂念着这件事。”

“不把办公桌整理得干干净净再回家,我就会总是挂念着这件事。”

如此种种,具备这种一丝不苟性格的人往往很难在做某件事情时故意省下力气。

一位在设计所工作的30岁出头的男士就是这样的人。他入行10年,已经是设计领域的老手了,却对所有事都要做到尽善尽美才行,就像是得了强迫症。例如,一旦听到有同事说他的设计图中“与整个图像的空间相比,字体是不是有点偏小了”这种话,他就会改到让自己抓狂。即使别人看过都说“这样就行了,已经好很多了”,他也总会觉得有地方还是不太对劲。由于拘泥于细节,他的工作进度总是迟迟没法改善。

由于他的这种性格,赶不上交稿期的情况屡屡发生,他也因此被主管责备。这导致他开始否定自己,意志消沉,最后发展为抑郁症,不得不惨淡离职。

不要以为这样的故事与我们毫不相干。生活中像这位男士一样苛求完美,别人说什么都会非常较真地去改正的人,其实大有人在。

然而如果我们好好想想的话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模棱两可的事情其实占了绝大多数。当然,定义这个事物是不是模棱两可,其实也只不过是根据我们的主观判断。

所以,就算是写一份小小的策划书或提案,如果自认为“这样就行了”,我们就能获到满足感;而如果自认为还有不足,你就始终会觉得不满意。

问题的关键是,在觉得还有不足的时候,越是一丝不苟的人越会拼命给自己找茬,而这种找茬又会转化为重重压力。

常常为这类事烦恼的人,不如试着说一说“算了”这句话。

只要你觉得自己已经做了力所能及的事,不会被人抱怨时,就告诉自己“算了”,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吧。

例如,“老同事说我做的策划书简单易懂、很有说服力。虽然这份策划书的内容写得多了一点,不过算了。把它按参会人数复印出来吧。”

人越是追求尽善尽美,越是想让自己的成果能够被所有人接受,就越容易陷入压力的泥沼。尤其是容易陷入消沉情绪的人,他们往往给自我设定的评价标准过高,更容易被重重的压力压垮。

所以呢,我们没必要凡事都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以“差不多就可以了”为目标,常常对自己说一声“算啦算啦”,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吧。

同类推荐
  •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此卷收录四部分内容。《超越快乐原则》修正了弗洛伊德早期的本能学说,第一次提出人存在着死的本能与生的本能,并把这两种作用相反、同时并存的力量的斗争视为整个生命运动历程的决定者。《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系统论述了关于“群体的本质就在于它自身存在的力比多联系”的理论。《自我与本我》谈及意识、前意识、潜意识,阐述了自我从本我、超我从自我分化的过程。《抑制、症状与焦虑》是弗洛伊德对压抑与焦虑及心理防御机制关系理论进行修正与补充的主要论著。
  • 快乐的密码

    快乐的密码

    人们都在追寻着幸福与快乐,为了获得幸福的生活,整天忙忙碌碌,努力去挣更多的钱、去买更大的房子,去买更好的车......然而当真正拥有了这些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仍然不快乐。我们为什么会不快乐?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 弗洛伊德文集11:图腾与禁忌

    弗洛伊德文集11:图腾与禁忌

    本卷是弗洛伊德有关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宗教学、历史学和哲学等方面的代表性著作,共包含两部作品。《图腾与禁忌》1913年出版,通过蒙昧人与强迫神经症患者的比较,推断了图腾崇拜的本原意义。《摩西与一神教》1939年出版,是弗洛伊德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著作,它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一神教的本质和起源。这些论著基本上属于弗洛伊德心理哲学的范畴。
  • 荣格谈心灵之路

    荣格谈心灵之路

    本书收录了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一生的智慧经典。对荣格生平及思想进行的精心梳理,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极富有个人魅力,并带有强烈情怀的思想家的心灵之路。他卓越的思想及其丰富的人生价值理念,为全人类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Ⅲ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Ⅲ

    人是生活在具体的环境和人群之中的,就不得不去面对不可避免的人际交往。面对这些事情,有些人并不能得心应手,反而经常会陷入尴尬的境地。越习以为常的事情,越难处理好,该不该借钱给别人,该不该做个老好人,如何去说些善意的谎言……很多人不知道这些问题到底应该如何处理?生活是烦琐的,虽然很多事情看似无足轻重,不值一提,但是却往往让人分外牵挂。有人在为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头疼,有人在为买房子而卖命地挣钱,还有人在为是工作还是考研而犹豫不决,也有人在吃与不吃之问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面对无处不在的烦恼,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热门推荐
  • 公主的相公

    公主的相公

    因为从小父母离异所以就养成了外冷内热的性格(其实也不算是冷啦,只是不知道怎么跟人沟通,我们的女主即文静有温柔还善解人意,只是有点路痴,气死只能算是左右不分),一朝穿越到不知名朝代的一个婴儿的身上,从此从四个月大的婴儿开始从头活起。
  • 文明解密

    文明解密

    《我的第一本探索书
  • 萝莉闯天下

    萝莉闯天下

    黑暗蠢蠢欲动,游历的阿珞不得不和伙伴们加入了寻找圣石的旅程,失去的记忆,离奇的梦境,一切都让眼前的事物变得更加的迷离而复杂。
  • 天路尽头我为仙

    天路尽头我为仙

    末法时代,天道崩碎,仙路飘渺不可寻。古来无数王者举众生念力欲返天地于太古以求仙路,可最终都被一股未知的力量灭杀……古仙铸体,荒古传承,且看林凡如何逆推乾坤,何为道,何为仙?天路尽头我为仙!
  • 野草

    野草

    本书散文诗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创造力。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
  • 噬魂天晶

    噬魂天晶

    四方之地,七灵塔,五魔域,三玄宗,一王族,来自地球的少年,一个没落的宗派天晶宗,又是如何在神秘的魔天大陆掀起新的历史篇章。这是一个宗派崛起的故事,这是一段永远没有终结的传说,怪兽肆虐、帝国争霸、武者称雄、灵师永恒。修炼之道,立先天,至后天,筑灵胎,塑圣体,破虚空,得永恒。
  • 逆天毒妃

    逆天毒妃

    她从地狱重生,誓要报全族血仇,不想刚要化身恶魔打渣女灭渣男,却被腹黑缠上身?不仅甩不掉,打不过,还被偷摸占便宜!简直不能忍,某女咆哮体:王爷,你给我自重!王爷欺身:娘子火气这么大,我来给你降降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暗黑的光

    暗黑的光

    万物之初,天地混沌,黑暗虚无;光的出现不但赋予黑暗新的生命,也决定了万物之宿命——光为正,暗为反!然,乱世之中,光与暗的界限,在权利与使命的选择中,变得模糊;在欲望与信仰的抉择中,已经混淆;在生存与死亡的考验中,被渐渐遗忘!当,光暗失去了界限;当,使命被种族遗忘;当,信仰被欲望腐蚀——披着正义之名的守护者将不再神圣;躲在恶魔身躯下的破坏者或许不再邪恶;神之子民可能沦为恶魔的爪牙;浴血军或将成为英雄的守卫……那时,光不一定就是正,暗也不一定就是反,光明中附着着黑暗,黑暗中亦可见光明;那时,万物又将置身与混沌,虚无,模糊,黑白溷淆,天地浩劫也终将再现!
  • 零之刑警

    零之刑警

    没有简介非理性的世界不存在常规不存在逻辑只有不可理喻的疯狂不可思议的变态==========================================第一次写小说,所以可能很多地方不成熟,甚至落入对话流里!!不过幸好有各位朋友提醒,今后绝对不会再出现了,之前的也就不改了,以做对自己的鞭笞!关于本书的理论支持那章,各位读者可以选择不看的,绝对不影响阅读,其实只是我个人的一个小小的坚持,希望即使是小说也最好有真实的科学理论作为支持!再次谢谢各位读者的帮助和支持
  • TFBOYS之最美不过遇见你

    TFBOYS之最美不过遇见你

    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在最美的年纪遇见最对的人吧。原本对于许庭希来说,王俊凯就像天边醉遥远的一颗星辰,如此璀璨,如此夺目,闪耀得让她认为,她只能成为一个观望者,可却在一次偶然中,她与他相识。满天绯闻,友情破碎,苦涩爱恋……短短的三个月内,这些事情一件又一件的突然发生,使她猝不及防。她是注定不能陪伴在他身边的吗?不过,就算是这样,她也没有任何遗憾了呢,因为——遇见他,就是她此生最美好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