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0900000010

第10章 玉映:张家有女初长成(2)

可到了像她和周有光那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境界,又有什么需要昭告天下的呢?所以这种倔强的、少女般的深情,愈发让人动心。首先,我们能够看到,被爱情悉心滋养了一生的女人,能够葆有怎样动人的美丽。再来就是,经历了那么多风雨磨折、困难侵袭,她仍然能够做到“不妥协、不盲从”,这更是仅属于真正中国知识分子的、“士”的品格。

看张家四姐妹年轻时的合影,春兰秋菊,各具风采。更妙的是她们之间的相互辉映和衬托,愈发让人觉得如行山阴道中,山水清景,扑面而来,教人目不暇接。

而在其中,我私心最为偏爱的,就是清丽如菊的允和,从这一点而言,我和周有光老先生非常有共同语言。

1925年,16岁的张允和还在父亲创办的乐益女中读书,同学中有一位叫周俊人的小姑娘,两家大人都是熟识,因此下一代的来往也十分密切。但一直到1927年她考入中国公学之后,周俊人“心怀鬼胎”的哥哥周有光,才托家中姊妹交给张允和第一封信。

收到信的张允和惊慌失措,一时间大乱方寸,她拿着信去向年长的女同学请教。同学果然老成,满不在意地告诉她:“这有什么稀奇,人家规规矩矩写信给你,你不写回信反而不好。”

两个人的通信正式开始了,信中可以无话不谈,真等到暑假见面时,两人却不似往常相处那样自然了,周有光的手脚没处安放,张允和老是低头看着自己的衣角。

他们都心知肚明,有一种崭新的、奇妙的东西诞生了,旧日两小无猜的时光,永远被葬在了岁月的深处。

60年后,已经年近八旬的张兆和老太太,凝望着身边风雨同舟、相濡以沫的老伴,眼中仍有温柔的光,初恋的每一个细节,在他们的心中仍然清晰有如昨日。

那是在1928年某个秋日的黄昏,两个人从学校大门慢慢走出来,到吴淞江边的石堤上去散步,天上正飘着些微云,地上正吹着些微风。微风吹动了他们的头发,教少年人的心啊,怎么能不盛放如花?

沿着石堤走了很久,他们在一块平整的大石头上坐了下来,他从口袋里取出一块手帕铺到石头上,手帕不大,两个人不得不坐得很近。于是他轻轻地抓住了她的手,她很紧张,手心微微出了汗,他连忙又取出一块洁净的白手帕,塞到两只手中间。她反倒又乐起来了:这人的手帕可真多。

她虽然没有允许为他“洗净了罪恶”,可是当她的第一只手被他抓住的时候,她就把心交给了他。从此以后,将是欢欢乐乐在一起,风风雨雨更要在一起。不管人生道路是崎岖的还是平坦的,他和她总是在一起,就是人不在一起,心也是在一起。她的一生的命运,紧紧地握在他的手里。

以后,不是一个人寂寞的走路,而是两个人共同去探索行程。不管是欢乐,还是悲愁,两人一同负担;不管是海浪险波,不管是风吹雨打,都要一同接受人间的苦难,更远享受人间的和谐的幸福生活!

这一刻,是人生的开始,是人类的开始,是世界的开始,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一刻。

这一刻,是两个人携手跨入了人生旅途。不管风风雨雨、波波浪浪;不管路远滩险、关山万重,也难不了两个人的意志。仰望着蓝天,蔚蓝的天空,有多少人生事业的问题要探索;面对着大海,无边的大海,有多少海程要走啊。

这一刻,天和海都似乎看不见了,只有石头既轻软又温柔。不是没有风,但是没有风;不是没有云,但是没有云。风云不在这两颗心上。一切都化为乌有,只有两颗心在颤动着。

张允和《温柔的防浪石堤》

这是老辈人的爱情,一旦牵了手,就是一生一世的允诺。水来,在水里等你;火来,在火里等你。活着,为你操持家事遮蔽风雨;死了,不喝孟婆汤,在奈何桥头等到你。

我们还有这样的勇气和决心吗?他们的情意柔韧如丝,我们的好感轻薄如纸。春蚕到死丝方尽,但只要外界一星半点儿异样火苗,这张纸就瞬间化灰化烟了。

结婚要趁早啊,不然不痛快

1931年,允和到杭州的浙江大学借读,周有光恰巧也在杭州教书,两人陷入热恋。不见时一日三秋,见面时三秋一日,好容易等到允和毕业,1933年,两人就迫不及待地结婚了。

年轻人主张新事新办,家中的老辈人却坚持要选个黄道吉日。几经改动,终于商定婚期后,允和的干干(保姆)又拿两个人的八字去算命。算命先生煞有介事地捋着胡须:“这两个人都活不到35岁。”

张允和活到了九旬开外,周有光今年已经106岁了,但思维的敏捷程度让年轻人都自愧不如。

是不是两个本该苦命的人凑到了一起,反倒阴阳互补、否极泰来了呢?当然如此,天道虽无亲,常与有情人嘛。

两个人上演了一出80年前的“裸婚时代”,结婚前夕,周有光不无忧虑地对准新娘说:“我很穷,怕不能给你幸福。”

张家二姐气歪了鼻子,这不是太小看自己了么?回家去,写一封洋洋洒洒的长信给准新郎,十页纸,一句话:“幸福是要自己去创造的。”

1933年4月30日,在这场简单的婚礼上,亲朋好友见证了他们的幸福。大姐夫顾传玠一支玉笛恍若谪仙降世,小妹妹张充和一曲《佳期》恰似惊鸿照影,还有一位来自俄国的金发碧眼宁馨儿弹奏钢琴。中西结合,今古交织,真幻互映,还有比这更难忘的婚礼么?

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兆和的父亲无意中发现一笔两万元的存款,于是给了她两千元当嫁妆,再加上宾客礼金,除去结婚花销后仍结余颇多。两个年轻人一商量,倒不如读万卷书兼行万里路,出国留学去也。

可一登上远洋轮船兆和就狂吐不止,吐得天昏地暗、头昏眼花,到了陆地上还是止不住,周有光担心个半死。糊涂又马虎的小夫妻到医院一检查:原来,一个小生命已经悄然来临了。

当然,看多了小言和偶像剧的姐妹们早在看到兆和大吐特吐时,就已经知道怎么回事啦,不许剧透啊。

1934年4月30日,周有光、张兆和之子周小平呱呱坠地,此时,恰是他们一周年纪念日。张兆和乐昏了头,逢人就说“我结婚那天生的孩子”,闻者皆满头黑线哭笑不得,难道新娘是出了教堂直奔医院不成?后经反复提醒,张兆和才想起来还少说一句:“第二年。”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我们看张家四姐妹的故事,总也绕不开1937年,那个悲壮而惨烈的年份。四姐妹的爱情、婚姻、生活,都在这一年前后,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变化。

张允和带着三岁多的儿子小平和两岁多的女儿小禾,开始了逃难生涯。周有光被工作羁绊不得脱身,清瘦娇小的允和就成了一行六七人的主心骨,上海,合肥,六安,合川,成都,重庆……光是在四川就不知搬了多少次家。辗转西南天地间,她身上爆发出的惊人能量,让全家人紧紧维系在了一起。

1941年,女儿小禾忽然说肚子疼,战争期间,缺医少药,又没能及时送到医院救治。痛苦挣扎了两个月后,小禾还是告别了爸爸妈妈和哥哥,独自飞往了天堂。

作为母亲,允和的悲痛无法形容:

我的眼泪可能流干了,这次惨痛的事件之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我从没有再向人提起过这件事。

妈妈的女儿,妈妈的小棉袄,原指望这一生为你遮风挡雨,你却走在了妈妈的前面。儿想妈妈一阵风,妈妈想儿在梦中。几十年后妈妈去见你,妈妈老了,你还是妈妈的小禾。

周有光在女儿的坟前潸然泪下:

坟外一片嫩绿的草,

坟中一颗天真的心。

摸一摸,这泥土还有微微一些温暖,

听一听,这里面像有轻轻一声呻吟!

连七岁的周小平都知道,妹妹再也回不来了,“我再也看不见你了。”

小禾的离去,成为这一家三口心上永远的伤疤。

兆和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了儿子身上,然而祸不单行,1943年,在自家院中玩耍的小平,被不知何处飞来的流弹击中了肚子。兆和眼前一片浓黑,却强撑着不敢倒下,连忙把小平送到了医院。

医生说,小平的肠子上被穿了六个洞。兆和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一直守在儿子的床前,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儿子。第四天清早,小平终于度过了危险期,丈夫也赶到了医院。兆和放松下来,想哭,却发现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

女儿去了,保姆也去了,儿子险遭大难,丈夫为养家糊口四处奔波,一次又一次艰难磨折,张兆和都挺了过来。我想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也应该包括她这样的女性。

兆和不是生来的铁娘子,相反却是才情俊爽的女诗人。某次逃难途中,她写过两首小诗:

其一:岁岁客天涯,夜夜梦还家。青草漫山碧,孤村月又斜。

其二:梅黄橘绿时,归期未有期。易别难成聚,花飞知不知。

清婉流丽,哀而不伤,端的是大家出身的正道。让人想起南渡之后的李清照,“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但我想张兆和还是会笑她,未免太过消极矫情了点,人生百年,苦乐相参,为何不抬起头来,尽量向前看呢?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新中国诞生前,周有光与张兆和环游了地球一周,这个富有浪漫气息的新旅程的开头,似乎也预示了他们后来几十年的甜蜜生活。

二姐张兆和是当时少有的知识女性,解放后先是当中学历史教师,针对教科书上存在的问题,她写了洋洋洒洒两万字的文章,很多质询和观点被登载在《人民日报》上。1951年,允和被调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当编辑,这应该是一个更能发挥她长处优点的岗位,但接踵而至的“三反”“五反”运动,令允和深受打击,干脆辞职回到了家中,从此安心做起了家庭妇女。

周有光的经历更啼笑皆非一点,作为圣约翰大学的高材生,解放前他一直在银行工作,是不折不扣的金融精英,解放后又担任上海经济研究所教授。到了1955年,却调入了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参加拟订汉语拼音方案和汉字简化等有关工作。这一转行,从此就再也没回到经济学的老路上。

如此阴差阳错,反而让他逃过了“反右”一劫。而允和的急流勇退,更让她在“文革”中少受波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此,一个半路出家的语言学家,和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家庭主妇,开始了他们别致有趣的后半生。

两夫妻有一个坚持了几十年的习惯,每天夫妇俩每天上午喝一次茶,其实是红茶冲奶粉;下午喝一次咖啡,其实是咖啡冲奶粉。每天碰杯两次,从无改变。这一习惯还有个名头,叫“举杯齐眉”,举杯相似,会意一笑,多美好的一天。

允和是资深昆曲名票,吹笛度曲无所不能。著名漫画家丁聪曾给夫妻两人画过一幅漫画,画面上,周有光用三轮车载着张兆和招摇过市,有光双手扶车把,允和手捧笛子。两人皆面带笑容,丈夫慈祥宽厚,妻子慧黠通透,表情皆传神之至。见者无不捧腹,视为经典。所谓“白发老头,新潮才女”,出处就在这里。

结婚70年来,他们从未吵过架,无论是处理大家庭间的亲戚关系,还是在儿女教育问题上,两人总是和颜悦色、有商有量。因为两人都信奉一句话,“不要生气”,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在人生的大关节上,两人都保持了高度的一致,而些许生活小节方面,你让我三分,我敬你几寸,两老的日子竟是越过越和谐、越过越滋润。

有年轻记者满怀欣羡和不解,采访周有光老人:“您和张允和先生的爱情已成经典,有什么建议和秘诀,好传授给现在的年轻人呢?”

周老先生一语中的:“男女要爱,还要平等地相互敬重。既有爱,又有敬,家庭生活才会快乐。现在青年人有爱无敬,当然吵架了……中国古代提倡举案齐眉,我提倡举杯齐眉,就会愉快……‘快餐式爱情’的问题是只有爱没有敬。”

这话在我听来,可谓振聋发聩,每一位世纪老人都是一部智慧的百科全书,何况本有“周百科”之称的老人家,更是百科中的百科。现代人口口声声说爱,却总举着爱的幌子行伤害他人之事,女生非要男朋友对自己俯首帖耳,男生希望女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父母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意愿,长辈反对晚辈脱离自己的羽翼……太多太多的负面例子,我真怀疑,他们口中的“爱”到底是爱本身,还是为了满足个人愿望和私欲的一个工具?

孔子说:“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话可以当作处理一切人际关系的准则,爱情也不例外。更可以和周有光老先生的话相互补充注解,“爱”是亲近,“敬”是适度远离,给予对方,也给予自己一定的空间和自由。把握好这个分寸,领悟到其中奥秘,大约世上会多出许多白头到老的恩爱夫妻。

周有光先生是大学者、大名人,而张允和虽然号称才女,却并无任何职务头衔在身,只是位“家庭妇女”。但周有光对太太的一切成绩和爱好,都表以十二万分的赞成支持。张家姐弟早年间曾自办家庭刊物《水》,停刊半个多世纪后,老太太张允和号召张家其他老头儿老太太一起,重新将《水》复刊,所谓“最小的杂志,最老的编辑”。就是这么点小爱好,周先生却很是推崇,老太太也傲娇地说:“我比有光还有光呢。”

夫妻做到这等境界,是爱人,也是朋友;是恩人,也是手足;是情人,也是知己。你从我眼中看到了我的世界你的世界我们的世界,我从你眼中看到了你的天堂我的天堂我们的天堂。

隔花人远天涯近:张充和与傅汉思

幺妹,这个词读在口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娇娇糯糯,仿佛桂花飘香的时节,喝上一碗香香甜甜的红豆沙——连灵魂都要舒展荡漾在半空中了,像白云一样的,形状无定,任意东西。

同类推荐
  • 康熙十讲

    康熙十讲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他名曰守成,实同开创。他勤于国事,好学不倦,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他所开创的“康乾盛世” 是中国古代的顶峰,是中国古代几千年发展的制高点;他励精图治,把清朝带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康熙曾是一个与天花夺命的幼童,一个拥有天下却要忍气吞声,日日如同行走于钢刀边缘的少年;他也曾是一个力排众议果断撤藩,却又在漫长的战争中险些丧失了勇气的青年;他还是一个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的中年人。同样是他,一生英明果断却在晚年陷入继承人的旋涡之中。
  • 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精选了贝多芬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孔门七十二贤

    孔门七十二贤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这“孔门七十二贤”,是孔子思想和学说的坚定追随者和实践者,也是儒学的积极传播者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3)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汪精卫第3卷:矛盾三角

    汪精卫第3卷:矛盾三角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热门推荐
  • 通天之上

    通天之上

    了气修四级,四级难聚花。聚花晓阴阳,阴阳求通天。三万年前,天降灵雨,那个年代,百族林立,英雄辈出,七圣屠戮天下,史称“七圣纪元”。三万年后,天道循环,又是一次天降灵雨,这注定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天下龙脉之首,祭天峰峰顶,一少年身着白衣,面色苍白,满面泪水,跪立在墓前:“我愿废弃通天修为,放弃燃道禅机。但,只愿在看你回眸一笑。”
  • 异界之最强联盟

    异界之最强联盟

    千里之外,艾希一道魔法箭,冰封周围千米,不在话下。结界护罩,不知道挡得住炸弹人的地狱火炮吗?喜欢人多欺负人少?不知道在安魂曲之下,还能活着几人?我的联盟我做主。在异界的舞台上,当英雄联盟中的英雄一个个解封出来,这片天地,又有谁,能阻挡得了洛叶前进的步伐?
  • 三生三世锁画狐妃

    三生三世锁画狐妃

    一朝穿越成狐狸,被拐婚,遇大神,抱大腿,求包养,尼玛为么不早告诉她大神其实就是披着仙服的人渣。在大神的“悉心教导”下,某女练成了‘节操没底线,无耻没下限’的绝世武功。某天,她拿着一个结实的金栗对卿谨墨说:“小卿卿帮我咬开。”卿谨墨拿过金栗咬开给她,她高兴的抱了他一下:“还是你厉害!丸丸(她养的灵宠)咬了半天都没咬开。”说完一边跑一边喊丸丸:“丸丸快来吃,给你弄开啦。”……白小狸!!!
  • 待君还:腹黑相公哪里逃

    待君还:腹黑相公哪里逃

    一夜之间,乐雅的世界被颠覆,敬重如兄的太子被大火吞噬,最疼她的世子哥哥被毒杀,忠君爱国的父王成为奸臣,自幼倾心的翩翩公子千里追踪她,一切这么可悲,但是最可悲的还是遇上了这个狐狸一样的男人,腹黑、难缠、奸诈,尤其是长得妖孽呀!一个刁蛮绝情,一个腹黑深情,这样的两个人撞在一起,到底哪个会赢。“我赢了你。”把这个男人压在身下,乐雅笑得张狂。“我输了。”男人笑得真诚,绝对无比的真诚。
  • 马氏诊所

    马氏诊所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逍遥至圣

    逍遥至圣

    我修真是为了什么?为了就是身边美女多如云,为了就是兜里金钱堆如山,为了就是手中权力大如天,为了这十个字: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千年一见的修真奇才横空出世,平静无凡的修真世界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万魔丛生,才辈杰出!【本书为第一人称,不种马,喜欢就收藏养肥】
  • 恶魔少帝:娇妻要出逃

    恶魔少帝:娇妻要出逃

    “怎么是你?”安初夏一觉醒来发现身边人竟然是自己的老板闫少帝?!“你男朋友送的这个礼物不错,这是他的支票。”闫少帝冷笑拿出支票放在桌上,上面名字赫然写着收款人廖大伟,安初夏感觉一阵眩晕,自己一心的付出竟然得到这样的结局!被卖了,我一定会报复的,安初夏恨恨决定,看向闫少帝却主动将红唇送出……
  • 逆天大少有个暴力同桌

    逆天大少有个暴力同桌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谓一物降一物……那个男生是在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出现的……当时的他桀骜不驯,目中无人,长的挺好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他当时一眼就看到全部学生惟一一个敢打量他的人……我。一些变故使俩人刚刚有交集的人生错开……不久之后,俩人的命运即将再次重合,命运的齿轮开始无声无息的运转,将俩人带往一个全新的方向……“嗨!帅哥,你谁啊?”“你猜。”“你欠揍啊……”【修改文书名《大少爷的撩妻之路》,欢迎亲们支持~】http://yunqi.qq.com/bk/xdyq/13585232欢迎加十二的QQ:2744688643
  • 重生之幽羽冰心

    重生之幽羽冰心

    她,曾是天之骄女:却在最美的年华失去生命,可亲人无情的眼神和话语,才是她心中最深的伤;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才发现——这一世活得太累,死或许也是解脱。当时间逆转,那颗早已冰冷的心是否会再次融化,重活一次的她应何去何从???
  • 都市之人族特殊类

    都市之人族特殊类

    自上古时期洪荒大地中巫妖两族大战后,两族死亡惨重退出洪荒舞台,人族大兴。妖族四散,巫族仅剩的几十万人融入了人族中生活,两族通婚,柔弱的人族中因此出现了像巫族一样天生就有的奇异力量,可以发出风雨雷电,操控各种自然的力量,还可以进行修炼成为仙。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