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900000026

第26章 赠诗解疑惑——关心姚淑贤与恋人 (2)

第二章: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意思是这样的:娴静的姑娘长得俊俏而可爱,送我一把红管草。我爱你红草颜色的鲜艳,我更爱你红草颜色的美丽。

第三章: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美,美人之贻。

意思是这样的:牧场嫩草为我采,我爱草儿美得奇特。不是你草儿美得奇特,是因为草儿从美人手里而来。

其实那美丽的姑娘送给男子的礼物不过是一把红色的管子和几根茅草,但在他看来却出奇的美丽。他自己也知道,并不是红色管子和茅草有多么漂亮,是因为送礼的人可爱,所以这些东西才这么令人喜爱。

姚淑贤接过诗,读了两遍,朦朦胧胧地明白一点大致的意思,脸上不由得浮起一片红晕。她小声说:“主席.我们有纪律,凡是带字的东西都必须上交。”“你为什么要那么老实?现在没有谁看到,我是不会打小报告的。”毛泽东幽默地示意一下,笑笑,做个手势:“藏起来,带给他。”姚淑贤笑了,她把那张纸小心翼翼地打个对折,揣到兜里,回到乘务室,藏到一本书里。

回到北京,姚淑贤把毛泽东手书的诗交给男朋友看,又讲了失约的经过,男朋友饶有趣味地阅读着毛泽东写的诗,非常高兴,一点没有怪罪女友的意思。

也许并不是《邶风·静女》这首诗有多么好,因为这首诗是姚淑贤拿回来的,还因为这首诗是毛泽东写的,所以姚淑贤的男朋友才特别的喜爱吧?

而毛泽东写这首诗的意义也正在此。

“今天是小姚请客,我掏钱”一次出车归来不久,上级又调姚淑贤回到了铁路防疫站工作。毛泽东乘车时发现姚淑贤不在了,便问和姚淑贤在一起的李风荣:“小姚病了吗?”李凤荣说:“她调走了,回防疫站工作去了。”毛泽东沉默片刻,说:“你回去代我向小姚问好。”再出车时,毛泽东给姚淑贤写了一封短信,祝小姚: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

李凤荣说:“我们有纪律,不能带字下车。”毛泽东想了想,说:“算了,那就烧了吧。”不久,毛泽东对专运处王副处长说:“小姚在我这里工作多年,熟悉了,还是叫她回这里工作吧。”这样,姚淑贤很快叉回到了专列上,继续工作在毛泽东身边。

那天姚淑贤刚上班,就被叫到铁道部运输总局副局长兼专运处处长张孝屏的办公室。进门后姚淑贤见到了叶子龙,她心里立刻明白了七八分。叶子龙在延安时期就是毛泽东的生活秘书,凡到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人,首先要经他同意。

“是这样,组织上决定仍调你回专运处工作。”张孝屏说:

“离开是工作需要,回来也是工作需要。到车上还要像从前一样搞好工作,不要辜负组织上的希望。”叶子龙个子不高,有些秃顶。他讲话声音洪亮,很有男子气:“就这样定了。主席正在上海开会,你坐火车去上海,马上上班。”当天姚淑贤便乘普通客车赶往上海,回到了毛泽东的专列上,这是1959年,毛泽东的专列已经换成了德国进口车。

还是同以往一样,毛泽东一登车,专列便驶动了。

“主席!”刚看到毛泽东的身影,姚淑贤迅速地跑过去。

姚淑贤离开专列有几个月的时间,可是感觉上就像几年十几年似的,她毫无拘束,像久别的女儿见到父亲一般,真诚、亲切。毛泽东一把握住小姚的手:“你又回来了。听说你回来我很高兴。身体好吗?”“好。”姚淑贤一边说一边用力点头,眼睛有点湿润。

“在外面搞什么工作了?”“在防疫站上班,职工们有些小病小灾的都是我们治疗。”“好,那好。多接触接触工人同志好。”毛泽东频频点头.指指姚淑贤和李凤荣:“为了欢迎你,晚饭请你们两位到我这里一块儿吃。”晚饭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东西,仍然是掺了芋头的红糙米,两盘炒菜,两个小碟:红辣椒和酱豆腐。但是,姚淑贤和李风荣吃得非常香。毛泽东也吃得很香,可以用“风卷残云”来形容,姚淑贤还没吃完半碗饭呢,毛泽东已经把碗里的米粒一个不剩地就扒拉干净了。

一切都是那么熟悉,熟悉的工作,熟悉的乘客,熟悉的旅途生活。这让姚淑贤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情绪很高。毛泽东工作之余,让姚淑贤唱一次河北小调,这曲河北小调毛泽东已经听过无数次了,但是他百听不厌。

姚淑贤早已经熟悉这里的工作项目了,她无需人招呼,已经能主动独立地帮毛泽东调整房间温度,搞点小服务什么的了。毛泽东从书桌后坐直身,望着姚淑贤问:“快到你家了吧?”姚淑贤朝窗外望望,说:“再过半小时就能到天津。”毛泽东兴致勃勃地立起身,活动一下两臂和腰肢,踱人客厅。一边问:“你是天津人,天津有什么特产?”“大麻花。”“嗯,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更有名。狗不理……怎么叫了狗不理?”“发明这种包子的老板一定很精呗,谁不吃他的包子他就骂了谁呀。”姚淑贤猜测着回答。

“那么我们还是不要找挨骂。”毛泽东呵呵笑着,目光扫过卫士们说:“今天小姚请客,大家吃狗不理包子!”卫士们哄起来:“好啊,小姚请客?”“愿意不愿意请呀?”毛泽东笑着问姚淑贤。

“请就请。”姚淑贤也笑。

“我们人可不少啊。”毛泽东用手一划,意思包括了所有车上人。“谁叫你是天津人呢。你的工资是多少啊?”“工资不多嘛,请一次客还是够的。”姚淑贤说。

“好,今天小姚请客。”毛泽东认真地说。姚淑贤也认真起来,红着脸就要掏钱。可是毛泽东拦住了,对张管理员说:

“钱嘛,还是我来掏。这叫吃大户。”姚淑贤仍然虚张声势地要掏钱,但心里有数:主席是决不会让我掏腰包的。

车到天津,果然上了狗不理包子。毛泽东问张管理员:

“交钱了没有?”“交了。”张管理员出示发票请毛泽东过目。

“那好,大家统统去餐车。”在餐车坐好,可以闻到浓郁的包子香味。毛泽东用筷子指指小姚:“今天是小姚请客。”接着又诙谐地点一下头说:

“我掏钱。”大家哄然大笑。毛泽东带头咬口包子,说:“狗不理啊,快吃,不吃就挨骂。”笑声中,大家的筷子争抢着伸向盘子。

“回去看看爱人,团聚一下吧”不久,姚淑贤结婚了。毛泽东听说后很高兴,向姚淑贤祝贺。姚淑贤也不无骄傲地说:“我是自己谈的,没有打主席的旗号。”毛泽东说:“这就好,这也是实事求是。你们将来一定会幸福,白头到老。”毛泽东还告诉小姚带丈夫来见他。

那时,姚淑贤出车很频繁,丈夫在石家庄医学院上学,两个人很难团聚。本来丈夫放寒暑假的时候应该是团聚的机会,偏偏这时又是姚淑贤最忙的时候。暑假时中央首长去北戴河开会.寒假时又要去南方开会。而当时专列又比较紧张,除保证毛泽东出行需要之外,临时调用接送其他首长的任务也很多。

结婚后的第一个暑假,姚淑贤和丈夫几乎一天都没有团聚。

有一次,毛泽东去河南参观人民公社。专列快到石家庄了,毛泽东忽然把姚淑贤叫过去。他说:“你们很忙,夫妻团聚不了。这次是个机会,回去看看爱人,团聚一下吧。”“没事,我们机会很多,我还有工作……”“机会不多啊。我心里有数,你们快半年没团聚了。年轻夫妻,要聚一聚。不然,我心里不安。”一阵阵热流在姚淑贤心里涌动:只有父母对儿女才会关心得这么细啊!这种体贴人微的关怀是谁都会受感动的。

从恋爱到结婚一直到现在,姚淑贤夫妻一直把毛泽东书写的诗稿珍藏在身边。姚淑贤满怀深情地说:“它记录了我们那时的爱情生活,记录了领袖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我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十几年,只违反这么一次纪律,私自带走了毛泽东写的东西。而这次违反纪律,为我的生活留下一段多么美好的记忆啊!”“小姚,那么我们合个影吧”有一次到广州接周恩来,下车前,周恩来关切地对姚淑贤说:“你们列车工作人员是很辛苦的。常年在外,家庭生活少。少了就更要珍惜。要多体谅关心对方。夫妻到了一起.不要光是柴米油盐,精神生活也要丰富。比如一起逛逛公园,一道看看戏,这样感情会更深。”姚淑贤记住了周恩来的话,与爱人在天津相聚时,便一道去看了场戏,这场戏演的是南宋诗人陆游的爱情悲剧。姚淑贤和爱人含泪看完戏,回来的路上彼此靠得紧紧的,都觉得应该加倍珍惜今天的生活和情感。

回到专列上,吃晚饭的时候姚淑贤就把这出戏讲给毛泽东听,他听得很入神,不时点头。于是,姚淑贤的情绪也高涨起来:既然主席爱听,我就讲得仔细点!她兴奋地讲着,还夹带了不少自己的议论。

讲完了,毛泽东忽然问:“这戏的名字叫什么?”“《凤头钗》。”姚淑贤估计毛泽东没看过,还提建议说:

“主席应该看看,很不错的。”“《凤头钗》?”毛泽东望住姚淑贤,发出了疑问。

姚淑贤立刻犹豫了,没把握地说:“是《风头钗》还是……

《钗头凤》来着?哎呀,我记不清了。”毛泽东哈哈大笑:“是《钗头凤》。这是陆游写的一首词:

《钗头凤·红酥手》。他是南宋一位了不起的大词人,年轻时就立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他的表妹叫唐琬,也是位有才华重感情的妇女。他们的爱情悲剧在《齐东野语》里有记载……”姚淑贤听了毛泽东的讲述,既惊诧毛泽东知识的渊博,又惶愧自己的班门弄斧,心想:连《钗头凤》都没记清,就唠唠叨叨了一顿饭的工夫,而毛泽东居然有耐心一直昕我讲完!1965年,姚淑贤随专列与毛泽东一起去广州。

车快到站了,姚淑贤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去见毛泽东。姚淑贤怀孕了。女同志一有了孩子便不适合在专列上工作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有了孩子,增加了负担,需要照顾家,不能长期在外值班。

毛泽东正在批阅文件。彼此已经非常熟悉了,所以见姚淑进来,他只掀起眼皮瞟了一眼,便继续在文件上写着什么,一边随口问道:“有什么事吗?”“主席,我……我下次可能不来了。”“嗯?”毛泽东一怔,放下笔。望住姚淑贤:“为什么?”姚淑贤脸红了。这话怎么说呢?

她嗫嚅了一会儿,不好意思地说:“我,我可能要休产假了。”姚淑贤低下头小声说。

毛泽东注视姚淑贤片刻,笑了。说:“那是大喜呀。事先也不知道。没准备什么东西送你……”他沉吟片刻,完全明白,有了孩子就不可能再回专列上丁作了。

这时候姚淑贤心里有个愿望,希望与毛泽东能合个影,但是不好意思说。她只盼着毛泽东能主动想到。……毛泽东离开办公桌,踱了几步,重新望住姚淑贤,亲切地说:“小姚,那么我们合个影吧。”毛泽东真的猜到了姚淑贤的心思,姚淑贤的眼睛里立刻涌起一层泪花,她差点大声地喊出来:这正是我最大的愿望啊!毛泽东把侯波叫来,为毛泽东和姚淑贤按下了快门,这张合影记下了姚淑贤最幸福的时刻,从此这照片一直伴随着姚淑贤。

毛泽东下车了,姚淑贤也随专列返回北京,从此,姚淑贤调离了专运处,再也不曾见到毛泽东。

同类推荐
  • 宋代儒医

    宋代儒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宋代儒医》介绍了“儒医”的起源、尚医士人、通医名儒、儒门名医、儒医的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王安石(中国十大文豪)

    王安石(中国十大文豪)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丰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因曾封荆国公,人称王荆公,谥号“文”,又称王文公。
  • 梁启超传记五种

    梁启超传记五种

    本书收录了《管子传》、《王荆公传》、《袁崇焕传》、《南海康先生传》、《殉难六烈士传》。
  • 辉煌时代大帝王:刘彻

    辉煌时代大帝王:刘彻

    本书内容包括:年少即为初露锋芒、南征北战固疆土、严刑制律驭天下等共九章。
  • 张謇:中国现代纺织业开拓者

    张謇:中国现代纺织业开拓者

    张謇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实业家,他的一生有着不平凡经济。本书着重于张謇堪称传奇的一生,全面介绍张謇的功绩,力图使读者对张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热门推荐
  • 独霸苍穹

    独霸苍穹

    万里星海空寂寞,茫茫乾坤无长生。吾辈生于天地间,斗转日月换苍天。【铸神脉,凝气海,通九天,化神圣,超天地】
  • 挑战自我

    挑战自我

    《小鼠一家亲卡通迷宫:挑战自我》主要内容包括:寻找布雷吉德、巧渡晕乎乎群岛、危险渡海游戏、拯救罗斯瓦德、找底片、数字格子迷宫、智取圣诞礼物等。
  • 仙魔道

    仙魔道

    一掌破天地!一剑指苍穹!万千星辰拥我为王!百万仙魔助我破道!笑看万千红尘,只为红颜佳人!且看辰风笑傲天地!
  • 狐宠——人世之旅

    狐宠——人世之旅

    当背负黑暗,心狠手辣的他,遇上这只小狐狸,轮回就已经开始。本只是一场微不足道的救赎,但,冰心的遗落,注定了这场爱恋的发生。人世之间,自然的力量,超乎人类的想象。仙妖精怪,究竟谁才更善良?最可怕的,其实是人。
  • 无限杀道行

    无限杀道行

    当你突然离开原本所熟悉的世界,来到一处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并且身旁还有许多和你一样经历的陌生人……那么,你已经进入了主神空间当中!在这个处处充斥着危险和机遇的世界,你是苟延残喘的在看似安全的缝隙中爬行?还是昂首挺胸的直面冰刀雪剑,然后登上那俯视一切的巅峰?PS:新建了一个读者群,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来交流一下——4~7~1~5~1~1~0~5~5~
  • 清歌浅夏

    清歌浅夏

    静谧的浅夏,想你的季节,低声唱起这首清歌,愿远方的你能够听得见。
  • 琴与卿

    琴与卿

    作为废柴姐姐的我和享有“少年书法家”之称的弟弟,在冷战两年后的这个暑假,因为突然跑去旅游的爸妈,而不得不面对两人独处的这件事。“你喜欢方诚!”直闯我房间的弟弟冷不防说道。“……”天呐!我暗恋好友弟弟的事被发现了?懊恼之际,他又丢下一枚语言炸弹,“我帮你!”“蛤???”小说还在连载中,喜欢本书的读者请加本书的交流群:337327782
  •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宋末水师

    宋末水师

    南宋末年,朝廷腐败,国势衰颓,奸臣当道,陷害忠良,百姓无所依靠,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外政更是不堪,军事上与蒙古作战屡战屡败,败军覆师,空耗国力。公元1255年,蒙古出兵经甘肃、四川至云南,灭亡大理段氏政权,平定云南全境,实现了对南宋实行大迂回的战略包围圈。蒙古大军枕戈待旦,随时南下灭宋。宋室江山风飘雨摇,朝不保夕……公元1257年,林峰横空出世,成为了淮南西路永安府槐树村一个泼皮破落户……
  • 恋玲珑

    恋玲珑

    儿时的回忆,童言无忌,而他却记在心里。十八岁的校园相遇,相遇不相识,当错过后可会遗憾终生?那个小时的身影,最终是否会回归到他的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