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5500000015

第15章 汁水四溢(1)

在如今的北京,五环之内没有活禽供应,我们无论在超市还是菜市场,所能买到的都是冷冻的鸡,是鸡的尸体,而现杀的活鸡那种生机勃勃的温度感已经有许多年没有感受过。前些日子去云南,在昆明的菜市场里买了一只活土鸡,肥且嫩,现场杀了,提回朋友家,买了一些宣威火腿,一起炖了,那一层肥厚的鸡油明亮橙黄,我似乎现在还能闻到那种香味。

欲吃好鸡而不得,这是现代城市症候群之一,也是我厌烦城市生活的理由之一。

长江三鲜,被高估的美味

春天是一个吃货狂欢的季节。据说要是寻找春季鲜美的极致,还是要在长江里摇曳,沿着长江入海口逆流而上,一些洄游的鱼类开始停泊在一个个城市,它们带来鲜美的口感和动人的传说。如果以时间为线索,长江里最有名的三种鲜美的鱼类的排序应该是:刀鱼、河鲀、鲥鱼。在传说中,它们日渐稀少,于是身价百倍,它们鲜美无比,于是万人追捧,它们风光无限,于是流言不断。对于北方人来说,很难吃到货真价实的长江三鲜,北方人的童年味蕾上也没有它们的身影。我们只能尝试着想象一下南方人对刀鱼馄饨的钟爱,拼死吃河豚的勇气,鲥鱼多刺乃人生之恨,就如同南方人也很难体会北京人对味道古怪的豆汁的热情,对腌臜卤煮火烧的爱恋。

在“长江三鲜”的背后,有太多传说与传奇。这使得它们犹如食客口中的外星物种,人们热衷于谈论它们的昂贵与稀少,剧毒与多刺,种种吃法,种种讲究,传奇与故事,成为长江三鲜的主料。

刀鱼

刀鱼的学名长颌鲚,又称刀鲚,鲱形目鳀科鲚属。在中国分布着四种鲚属鱼类,分别是七丝鲚、凤鲚、长颌鲚和短颌鲚。长江里的刀鱼一般被称为江刀。七丝鲚是刀鱼的表亲,它的俗名人们更为熟悉——凤尾鱼,在超市里可以买到凤尾鱼罐头。

我们再也回不到李渔写《闲情偶寄》的时代了。李渔说刀鱼是“春膳妙品”,他说:“食鲥报鲟鳇有厌时,鲚则愈甘,至果腹而不释手。”意思是各种名贵的鱼都有吃腻的时候,刀鱼却越吃越爽,吃饱了也忍不住停下。现在长江里的刀鱼一条难求,在前两年我去南通一家餐馆吃刀鱼,价格是4000多一斤,去年的价格则是一条品相不错的野生江刀如果在三两左右,一条的价格就是4000多,更主要的是有价无市,刀鱼并非时时有,你有钱都吃不到。如此“一口千金”的刀鱼,慢说吃饱,看一眼都觉得是福分,当几口鲜嫩的鱼肉相当于一个LV包的时候,它的美食属性已经让位于炫耀属性,在三月份能吃一顿刀鱼早已经不是平民的飨宴,而是权贵者的游戏。

一种食材,如果过分昂贵,厨师料理起来必然会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差池,拘谨的态度很难有花样百出的方法,于是做刀鱼最稳妥的方法是清蒸,鱼骨也舍不得丢掉,鱼骨用来香煎。

刀鱼漂亮,如果以选美论,刀鱼骨骼清瘦,修长洁白,宛若一把银色的刀,曲线与过度都柔美,似乎软弱,却内含侠气,刀鱼是鱼中的东方超模,犹如高颧凤眼的模特。中国古代文人善于在食物中寄托情思,刀鱼之侠美符合文人式的东方审美。

其实在从前,刀鱼本是寻常物,人们喜欢其鲜嫩,厌恶其多刺,还有不少料理刀鱼的方法,最典型的做法是用油整条煎熟,鱼骨都酥脆,这典型是懒人做法,清朝美食家袁枚调侃这种做法是“驼背夹直,其人不活”。还有一种方法是刀鱼饭,人们把刀鱼钉在木质锅盖上,下面煮饭,饭熟了,鱼也烂了,肉都落在饭里,只留刀鱼之味,完全不要型;另外一种方法我称之为“骨肉皮”,先揭开鱼皮,带出一点刺,然后刮出鱼肉,覆盖在肉皮靠肉的那一面,再以刀背或木柄轻拍,刀鱼的鱼刺便刺入肉皮之中,此时再用刀抹一下,便是全无骨刺的刀鱼肉了。更寻常的方法是做刀鱼馄饨和刀鱼面,刀鱼馄饨是江南寻常小吃,馅料除了刀鱼还要有秧草和鸡蛋,口感细腻,清香;刀鱼面在上海一带也颇为常见,以前也是寻常物,弄堂小馆都有不错的出品。如今的这些小玩意倒也还常见,但是毫无可能使用清明前的野生江刀了。

清明是刀鱼的宿命。“清明前鱼骨软如绵,清明后鱼骨硬似铁”,这是因为刀鱼在清明前后会进行交配,交配之后骨头开始变硬(这一点与人类刚好相反)。幸好有这一硬,价格一落千丈,原本数千元一斤的金贵货顿时花容失色,成了几十块钱一斤的破落户。寻常百姓才得以买一些回来,做刀鱼馄饨。美味经过折腾,回到本来面目,其境遇犹如“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人间的起落沉浮也不过一条刀鱼。

也幸好有这一硬,刀鱼得以在长江中存留,不至于像软弱可欺的鲥鱼面临灭顶之灾。不过由于长江污染严重,一方净水难寻,江刀也如同凌波仙子般难求,更常见的代替品是湖刀,人工饲养刀鱼。由此可见,在人生关键时刻有一把硬骨头也可以救命。

至于刀鱼的味道,许多人都形容过,我觉得鱼腹最妙,入口即化。其他部位,还是刺太多了,我性粗鄙,不愿意因为一口鱼肉跟它细细绣花。总之,刀鱼好吃,但如果叫我花上万元吃一顿刀鱼,我宁愿用这点钱吃一辈子卤煮。

河鲀

河鲀,人们更多的写作“河豚”,体圆,当遇到外敌,腹腔气囊则迅速膨胀,使整个身体呈球状浮上水面,同时皮肤上的小刺竖起。中国长江里常见的河鲀是红鳍东方鲀,隶属于鲀形目、鲀科、东方鲀属。除此之外还有假晴东方鲀、暗纹东方鲀、橘黄东方鲀等品种。

首先要溯本清源,人们约定俗成地把“河鲀”写作“河豚”,这其实是一个生物学常识错误。河鲀是鱼类,而河豚是哺乳动物,诸如白鳍豚等等都算作河豚的范围。不过也没有必要吹毛求疵,所有人提到“河豚”都知道是那种需要“拼死吃”的东西。

河鲀含有剧毒,河鲀毒素(tetrodo toxin)比氰化钾还要毒上五百到一千倍,毒素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内的钠离子传递,麻痹神经细胞,最小仅10000MU/g即可夺命。毒素集中在肝脏、血液,在历史上有不少吃河鲀毙命的案例,以至于有传说吃河鲀需要在厕所边,一旦中毒就要灌下粪便,来活命。这也是想当然,因为河鲀毒素是神经毒素。

因为含有剧毒,卫生部在1990年出台的《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中规定:“河豚鱼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因特殊情况需进行加工食用的应在有条件的地方集中加工,在加工处理前必须先去除内脏、皮、头等含毒部位,洗净血污,经盐腌晒干后安全无毒方可出售,其加工废弃物应妥善销毁。”按照这个规定,所有在餐厅出售河鲀的做法都是违法的,事实上,每年在这个时节,吃河鲀蔚然成风,尤其是长江沿岸的城市,以扬中为最,走在扬中的大街小巷处处都有河鲀的踪迹,甚至成了当地美食节的重要内容。

有毒,是吃河鲀最危险也最诱人的一部分。其实如今大多数河鲀都是养殖,没有经过洄游,体内毒素不经过沉积,毒素已经减弱许多,甚至可以做到无毒。“无毒不丈夫”,无毒也不河鲀,要是说河鲀一点毒都没有,美食的挑战性顿时消失,反而有点无趣。对饕餮之徒来说,美味和剧毒,这本身就是一道中国版的“to be or not to be”的命题。

河鲀的常规做法有两种——红烧和奶汤,一红一白,犹如红白双煞。一个品尝其浓厚,一个品尝其馥郁,各有所长。制作河鲀的厨师理论上都要有一个资格证书,以确定你的确是经过培训可以烹饪河鲀。我认识一个靖江厨师,名为陆军,他给我看过他的资格证书,上面的编号是0001,我后来都管他叫“河鲀那摩温”。

做河鲀要把最精华的部分放在最上面,无论是红烧还奶汤,往往最上面的是鱼肝,这是河鲀最毒的部分,也是最软嫩可口的部分。一种食材,越是有毒,越是鲜美,人也是这样,最漂亮的姑娘都体内含毒,令人上瘾,欲罢不能。其次是鱼皮,河鲀皮据说很是养胃,需要一口吞下,不能细想,不能细细咀嚼,那种麻麻的颗粒其实嚼起来并不美味。

其实河鲀最精华的部分是鱼白,也就是其精巢。这种东西有一个雅号:西施乳。中国的酸腐文人给食物起绰号总是往情色套路里走,比如福州菜中的西施舌,其实就是一种叫沙蛤的贝类。本是雄性器官,被称为美女的酥胸,也挺胡乱意淫的。鱼白备受推崇的地方是在日本,在电影《入殓师》里有一个桥段就是描写吃烤鱼白,老入殓师的台词是:“好吃啊,好吃得令人为难。”

有一年在青岛的一家名为庆理河豚馆的餐厅,我们一群人大啖鱼白,临海的餐桌,夏夜的凉风,一群好友吃喝,老板叫宫庆理,青岛海洋大学教授,中国研究河鲀的专家。那时的细微口感似乎还残存在舌尖,的确是绝妙美味,人生欢宴也不过如此。其实我更怀念的是那一夜的朋友与温情。

那夜吃的河鲀也与长江里的不同,是海河鲀,体型更硕大,一只有两斤重,鱼肉做成刺身,一盘一盘地上,这也是一种别致的美食体验。

还有一年,我在苏州木渎,镇子上有一家百年老店,名为石家饭店,这里的招牌菜就是巴肺汤。所谓巴肺其实就是巴鱼的肝脏,形似肺而已,巴鱼是河鲀的幼鱼,不大,不毒,巴肺汤只取巴鱼的肝及背上两边的两片肉烹制而得。那次是当家的老师傅亲自料理,他曾经是写过小说《美食家》的苏州作家陆文夫的厨师,清淡雅致,深得三味。

关于吃河鲀的至高体验,我也是听一个朋友说的。他说有一次吃河鲀,吃到爽处,只觉得嘴唇微微发麻发木,脑袋有点不灵光,几乎已达入幻,他后来想那是轻微中毒的症状,介于毒与非毒之间,于是飞渡人性的深渊,在里面盘旋,达到人生大和谐。我听着如果以文学化的境界论看,似乎靠谱,但是如果以严谨的科学论,我又觉得有点扯淡。

鲥鱼

鲥鱼,属辐鳍鱼纲鲱形目、鲱科、鲥属,平时分散栖息于近海中上层,每年阴历五六月间进入长江产卵,到九十月间再回到海中,年年准时无误,故称鲥鱼。鲥鱼濒临灭绝,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

在这里描述长江鲥鱼不过是给长江鲥鱼写一首挽歌。因为长江里不见鲥鱼已经许多年了。一般来说,50年不曾出现过的物种就可以定义为灭绝,而长江里的确已经十几年没有出现过鲥鱼的身影,偶尔有一两条,有可能,但是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可能性,为零。

现在市面上还有鲥鱼的身影,一般是美国鲥鱼,也就是美洲鲥,是西鲥属;也有在印尼、新加坡等南洋一带的鲥鱼,具体是叫长尾鲥。都是长江鲥鱼的亲属,但是它们的区别,犹如人和类人猿,早已经不是一码事。

张爱玲说过一段话,在人们描写鲥鱼的时候经常引用:人生有三恨,恨鲥鱼多刺,恨海棠无香,恨红楼未完。我所恨的是,哪怕鲥鱼有再多的刺,我都没有见过。

几十年前的人还是见过鲥鱼的,仅仅是在上世纪的1974年,长江鲥鱼的年产量还是157.5万公斤。肆无忌惮的捕捞,水质的恶化,大量兴建长江水利设施,彻底断送了鲥鱼洄游的路径,令人难过的不仅是一种美味的消亡,而是一种生物的消亡。我们只能在旧人的文字中感触鲥鱼之美。

鲥鱼是“长江三鲜”之首,刀鱼虽有侠义,却不如鲥鱼宽厚,河鲀有毒,睚眦必报,鲥鱼温婉,有大家之风。袁枚的《随园食单》中介绍鲥鱼的做法:“蜜酒蒸食,或竟用油煎,加清酱、酒酿亦佳。万不可切成碎块加鸡汤煮,或去其背,专取肚皮,则真味全失矣。”如今只可想象其味。

即便在旧时,鲥鱼也是大富大贵之家的顶级美味,《冷庐杂记》记载当时杭州吃鲥鱼的盛况:“杭州鲥鱼初出时,豪贵争以饷遗,价值贵,寒窭不得食也。凡宾筵,鱼例处后,独鲥先登。”在清朝的时候,吃鲥鱼已经一掷万金了。

鲥鱼也是贡品,当时运输落后,从长江到北京,鲥鱼出水则死,运输到北京往往也成了糟鱼,其状况应该与徽菜名菜臭鳜鱼有一拼。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金陵城外临江,旧设鲥鱼厂,每打鱼,内官出视,科索百端,大为渔户及地方之害。乃至冬月椎冰,令渔者跣立打捕。”一路艰辛,犹如一骑红尘妃子笑。

长江三鲜之中,每一样都有自己的绝妙之处,鲥鱼的绝妙在于其鱼鳞。如果吃鲥鱼而去鳞,则是暴殄天物,鱼鳞中含有丰富的脂肪,最是甘美。我听一个淮扬菜厨师讲过一种制作鲥鱼的方法,听来犹如天书:把鲥鱼的鳞片全部刮下,然后用丝线一片片地穿起,蒸制时均匀地悬挂在鱼身上方,在高温蒸汽的作用下,鳞片中的脂肪融化后滴下,渗入鱼身,不仅不影响口感,而且能使鱼肉的味道更为鲜美。

把一片片鱼鳞穿在一起,这似乎有点太麻烦了,但是中餐之中比这个繁琐的还有许多,许多都失传了。早年前有一道菜名为百鸟朝凤,用仔鸡饰以各色菜蔬,形成凤凰之态。凤凰的尾翅乃是用一百根豆芽秆拼装而成,每根豆芽秆都用极细的银针镂空,然后再填入各种不同的鸟禽类肉麋。费工费料,不过是表现富贵而已,反正这道菜看看菜谱就算了,我不想吃。

如今市面上的鲥鱼都不是长江鲥鱼,如果他偏说是长江鲥鱼,目的无非是想多卖你一点钱。我们大可一笑而过。我也在不少店吃过鲥鱼,味道了了。我不相信真正的长江鲥鱼竟是这般村姑滋味。只是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世上已无长江鲥鱼。

同类推荐
  • 吉尔尕朗河两岸

    吉尔尕朗河两岸

    本书以一条静静流淌在天山腹地伊犁大草原的吉尔尕朗河为背景,通过作者十年住居生活的亲身体验,以细腻浪漫的笔调和田园牧歌式的行吟,全景式的描绘了吉尔尕朗河两岸广阔的牧场、田园、林区、山脉等四季变幻的迷人风景,并对生活在此的游牧民族的独特文化、风俗、节庆、民歌等做了深入详实的了解与记录。全书充溢着作者对这片远离都市喧嚣的原生态土地上山川风物的热爱与眷恋,对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清醒与重返健康田园生活的提倡,以及对生态文明的现状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关注与反思。
  • 亲亲我的宝贝

    亲亲我的宝贝

    该书稿是一部育儿类的日记体作品。全书由200个小故事构成,描述了一名叫“贝贝”的小女孩从呱呱坠地到上幼儿园这段时期的点滴趣事和成长轨迹,并记录了贝贝所在的家庭成员伴其成长过程中的育儿感悟与经验分享。
  • 怀石逾沙

    怀石逾沙

    第二卷内容以《岛》前期散文和《最小说》前期专栏为主,那段时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经历很多挫折,也遇到很多变故。书名逾沙二字,取自成语逾沙轶漠,形容跋涉了很多路途,经历了很多事情。而怀石,则是指这段岁月的跋涉,尤其沉重,负担着心中的壁垒,依然艰难地前行。
  • 书生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

    书生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

    《书生累》精选“2006年散文家”李辉的散文,分“沧桑看云”“请勿为死者落泪”“谁在看远处的星星”三辑,收录《消失了的太平湖》《清明时节》《秋白茫茫》《绝响谁听?》《把雾喊开》等名篇,恰如其分地体现李辉的散文风格!
  • 颐和园:宫廷画里的山水

    颐和园:宫廷画里的山水

    本书作者以亲身感悟、亲身体验为主线,以优美、诗意的文笔,抒发了自已对颐和园的爱、悟、情,全书文笔优美、飘逸,极富诗意。
热门推荐
  • 极品都市修仙

    极品都市修仙

    修仙宗主重生归来,这一世他要快意恩仇,一双无敌铁拳纵横都市,一双柔情双手抱得美人。
  • 明伦汇编人事典沐浴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沐浴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武警建设讲座精选

    武警建设讲座精选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20多篇讲稿,主要内容包括时事政治与法规解读、前沿课题与实践研究、建队育人与带兵感悟、安全预防与管理探讨、机关业务与写作交流五等五个部分。书稿反映了武警建设工作的理论成就,供广大武警战士和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 飞花咏

    飞花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生必读的名家小品(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一生必读的名家小品(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当今世界是个知识爆炸、信息泛滥的时代。电视、网络、报刊传播媒体 填满现代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今天的中学生,可以花在课外阅读的时间是 越来越少,而读书、读优秀的作品、读名家的经典作品,是青少年成才的一 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将来,读书作为一种更主动、 更理想、更有利于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而获得知识的方式,都不曾改变,也 不会改变。读书塑造人的品德,读书陶冶人的理想,读书培养人的情操,读书使 人成才、使人获得力量。读书成就了历史的所有的伟大人物,也成就了当代 世界的亿万富豪、政治...
  • 都市真修

    都市真修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但我没有珍惜,等到我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 华夏之主

    华夏之主

    看苏夜带领他的冒险者,叱诧诸天万界。看苏夜如何成为诸天万界的王。一个不一样的无限流。
  • 斩龙

    斩龙

    我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我要颠覆命格,扭转乾坤!我要杀尽负我之人,屠尽虚伪之辈!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的眼!我要这地,再埋不住我的心!我要这天上诸神,烟消云散!
  • 武魔典

    武魔典

    万年前的强者觉醒,又将掀起什么样的腥风血雨...
  • 意念魔术师

    意念魔术师

    意念——是你心中所想,所欲,所求、可你的意念,还能帮你做什么,也只不过是白日做梦罢了!可谁又能驾驭自己的意念那?那就让我们,来看看魔术师(阿东)吧,他是个天生爱做梦的男孩,还是位极限发烧友,经过了一番机缘巧合之后,他却从一位魔术师,变成了一位魔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