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2800000017

第17章 温斯顿·丘吉尔(5)

德国当局败局已定,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于1945年2月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再次会晤。会议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并在柏林设置管制委员会。四国首脑还就波兰边界和政府的组成问题达成协议。最后,还就成立联合国的问题和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问题作出了决议。

4月16日,苏军发起进攻柏林的战役。25日,苏军在波茨坦以西包围柏林,并在柏林西南的托尔高地区与美军会师。27日,进入柏林。30日,希特勒自杀身亡。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各地德军也相继投降。5月7日,德国代表同艾森豪威尔签订投降书。5月8日,又在柏林向苏军元帅朱可夫签订投降书。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丘吉尔领导全英人民进行战斗,为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为战后的地位打下了基础。

山穷水尽

历史造就英雄人物,只有顺应方可成功。丘吉尔反法斯战争的成功正说明了这点。但是,以后的日子中丘吉尔由于一意孤行,终究被人民所抛弃。

随着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接近,丘吉尔急剧向右转,不顾国际舆论和英国人民的反对,一意孤行,倒行逆施。

1945年春天,丘吉尔提出的政治纲领同英国人民的情绪完全背道而驰。

1945年整个欧洲,包括英国,人民群众的思想是向左转的。英国人民希望同苏联继续保持联盟与合作,在民主的基础上改善国内生活。丘吉尔没有理解,也没有看到这一点,结果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在战时,丘吉尔对内政问题考虑得不多。英国劳动人民意识到,英国正在进行反法西斯战争,因此一致拥护政府及其为争取战争胜利采取的各项措施。工人阶级忍受战时痛苦的思想准备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更加充分。国内的阶级斗争虽然没有消失,但不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那样尖锐。

为了发动群众参加对敌斗争,在战争的头几年,丘吉尔政府大肆宣扬准备在战后进行一系列改革来改善英国劳动人民的社会条件,还成立了一个以工党党员格林伍德为首的建设委员会。可是随着胜利的日益迫近,政府的战后改革方案也逐渐地被束之高阁。

丘吉尔在战争后期就明显感到的对大英帝国的两股威胁,在战后愈加势不可挡了。这就是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和苏联势力的日益强大。丘吉尔看到分崩离析的大英帝国时,不无感伤地说:“我当国王陛下首席部长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主持解散大英帝国。”很清楚,大英帝国的解散,英国的非殖民化是任何人在40年代担任英国首相时都要直接面对的问题。即使罗斯福不下决心让所有殖民地人民在战后获得自由,大英帝国内部要求取得独立的力量也已兴起,而且锐不可挡。丘吉尔想要阻拦,无异于在汛期命令潮水不要上涨一样。

对英国来说,甚至战胜德国的后果也颇具讽刺性。丘吉尔懂得,要想抗衡苏联这块巨石,要在大陆上保持稳定局势,必须重建德国,战后历史的发展证明,重建德国比治疗半瘫痪状态的英国要容易许多。重建后的德国,现代化的工厂取代了被炸得粉碎的老厂。英国作为战胜国,却只好继续使用那些在战前大部分就已过时的机器和其他设备。结果,德国变得更富有,更强大。

英国人民在战后初期不得不备尝限量配给的困苦。丘吉尔不得不懊恼地认识到,不管他们作出多少努力,承受过多少痛苦和牺牲,英国再也不能像从前习以为常的那样在世界事务中起主导作用了。但对丘吉尔最为严重的打击是不得不再次失去心爱的权力。

到德国投降时,1935年选出的英国议会已经持续了10年,议会在战时度过了两届任期。丘吉尔在1944年10月曾经声明,战胜德国之后立即举行选举。

1945年7月5日选举开始。

波茨坦会议期间,为使丘吉尔能够回到英国去听取选举结果,所以会议决定暂停几天。丘吉尔的私人医生莫兰把行李留在柏林,他以为过一两天就会和丘吉尔一起回来。丘吉尔安排在选举揭晓那一天在伦敦的家里举行小型宴会,以庆祝保守党的胜利。

但丘吉尔半夜醒来,觉得肚子一阵刀扎般的疼痛,这是不祥的预兆。天亮后丘吉尔知道了选举结果,这使丘吉尔如遭晴天霹雳,他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保守党被撵出了政府,工党以绝对优势取胜。艾德礼当上了英国的新首相。

一旦和平有了保证,有成就的战时领袖便遭抛弃,这并不罕见。其中原因之一是,战时领袖所具备的品质在和平时期并不是人民所需要的。再说丘吉尔在竞选时并没有提出任何社会改革的纲领,而广大选民战后却渴望英国进行社会改革。

7月27日中午,丘吉尔在唐宁街10号举行了内阁告别会议,会议的场面相当阴郁。会议结束时,丘吉尔让艾登留下来,他们单独谈了半小时。丘吉尔情绪不佳,很可怜,他说今天的事真让他受不了。痛定思痛,反而更加痛苦。他觉得事情对他太残酷了。他对艾登说:“30年来,我的生活一直和这间办公室联系着。今后我永远不会坐在这里了。你是会的,我是不会了。”

丘吉尔不能返回波茨坦,而是要到皇宫向国王递交辞呈。国王提议授与他“嘉德”勋章,但这位前首相认为现在接受勋章是不合时宜的。艾德礼首相曾建议丘吉尔跟他一道参加波茨坦会议,丘吉尔拒绝了,这是容易理解的。以前他是以三国首脑之一的身份参加波茨坦会议的,现在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以一个代表团的普通成员的身份返回那里的现实。

丘吉尔下一步该怎么办?许多人以为他会就此隐退,躺在战时成就的功劳簿上。他毕竟是72岁的人了,而且最近刚刚得过中风。丘吉尔的许多朋友劝他离开议会,去编写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但是,丘吉尔没有这样做,他没有听从别人的劝告,他不承认自己已经完全失败而永远退出政治舞台。他宣布他将在议会中全力以赴地研究战后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并将继续领导保守党。他自我感觉良好,相信他一定会重返唐宁街10号。

战争开始之前很久,丘吉尔最关心的事情之一就是英美联合,战后这一联合成了他心中念念不忘的事。战争年代,丘吉尔视这种联合为英国胜利的先决条件,战后,他把这种联合视为抗御苏联在欧洲和全世界扩张的惟一办法,也是英国在世界事务中保持影响的有效途径。

丘吉尔关于“铁幕”的演说是人所共知的。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杜鲁门的陪同下到达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城,在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演说。他宣称,新的战争和暴政的危险直接威胁着世界,这种威胁的根源就是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并提出要建立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以对付苏联的威胁。他说:“铁幕已经在欧洲大陆放下了,它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海的的里雅斯特,用一条线把欧洲分开。”

政治活动没有用完丘吉尔的全部精力。他还用了很多时间去画画,并把自己的画送到皇家美术院展出。另外,他还撰写了六卷本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撰写这部书时,他搜集了他所经手的所有主要文件的抄本,另外,他和斯大林、罗斯福战时的许多往来信件也成为这部书的材料,所以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具有珍贵的史学价值。这部著作出版后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丘吉尔坚持在下院当了6年的反对党领袖,直至1951年10月保守党重新上台,他再次就任首相。当76岁的丘吉尔再次担任首相职务时,人们普遍推测他会比以前更多地把权力委托给别人,同时还推测,丘吉尔实现了凯旋归政后,就会把权力移交给他选定的接班人安东尼·艾登。

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要放弃权力是很难的,而对一个老人来说,放弃权力就可能等于放弃生命。要丘吉尔放弃权力,简直是不可能的事。他一再把退休的日期往后推。起初说他要等伊丽莎白女王的加冕礼,接着便说要等到女王从澳大利亚访问归来,然后又说要等到艾登动肠道大手术完全恢复健康之后,后来又说要等到即将召开的日内瓦会议结束之后。几年过去了,丘吉尔仍稳稳地固守在唐宁街10号。终于,他不能再无视自己羸弱的身体和同事们的呼声了,他自我解嘲地说:“我很快就得退休了,安东尼不会长生不老的。”

1955年1月,温斯顿·丘吉尔才最后决定辞职。4月4日,女王偕丈夫到唐宁街10号去看望丘吉尔。为了表示对女王的尊敬,他举行了午宴,出席宴会的有政府官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军事将领、工党领导人以及丘吉尔的密友。女王对丘吉尔辞去首相职务表示了关切。4月5日,一切手续办理完毕。老首相驼着背,拄着手杖走出汽车,来到白金汉宫的门前,他向女王呈递一份辞呈。第二天,艾登就任首相。

退休后的丘吉尔从此便一直住在他的乡间别墅里,有时他也到地中海沿岸去观光,到蒙特卡罗去赌博,不过他注意控制自己,没有入迷。在蒙特卡罗时,每天晚上他都蹒跚地走到轮盘赌桌前坐下来,前面摆着一大杯1918年产的“拿破仑”白兰地酒,嘴里叼着没有点着的雪茄烟,并且始终压在18和22号上,据当时赌场的工作人员回忆说:“丘吉尔的运气非常好。”

1964年末,丘吉尔庆祝了自己的90诞辰,不过没有举行任何隆重仪式。他体力不支,已经打不起精神。他收到6万封贺信、贺电。许多伦敦人来到海德公园街的住所看望他。这天,他穿着按战时式样缝制的古怪服装,站在窗口向大家致意。从丘吉尔90诞辰的照片看来,他已经非常衰老。他的眼睛失掉往日闪耀的那种智慧、意志和刚毅的目光。时间夺走了这一切。美国报纸就丘吉尔90诞辰发表的文章写道:“他今天的情况反常,甚至是可悲的。英国已经把他列为国家光荣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可是他总还活着,尽管同自己的时代已经完全不和谐。”文章还指出:“温斯顿爵士还是和从前一样,向时间和命运挑战,但他终究是枯老了。”

1965年1月初,丘吉尔患了感冒而卧床不起。1月15日又因脑溢血而昏迷,这种昏迷状态持续了一个多星期,抢救无效,l月24日温斯顿·丘吉尔就与世长辞了。

丘吉尔的葬礼一切均是按他的设想进行的。早在1947年,丘吉尔就告诉妻子,希望以军人的礼仪安葬他。在逝世前的几年,他就以《葬礼手册》为题作好了书面安排。安葬他的豪华和隆重程度可以与国王葬礼相比,并且他的墓地在布伦海姆宫马尔巴罗公爵官邸的附近,这也是安葬他父母的地方。

同类推荐
  • 这些行为妨碍你成功

    这些行为妨碍你成功

    本书列出人人易犯的24大诫条,侧重于用一段段惨痛的人生教训告诉你妨碍成功所在,同时也讲述英雄人物的成功经验。
  • 职场咖啡糖

    职场咖啡糖

    关于职场的深度解析,全方位自测,教你参透职场人心的100%测试。不做办公室花瓶,不做商海孤舟,不做蛮干没成绩的炮灰,让出入红粉三国演入、“白骨精”群的菜鸟都游刃有余起来。浓缩交际兵法、成功指南、减压手册的。
  • 自我心理调解

    自我心理调解

    随着经济、文化、价值多元化等因素的发展,我们面临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人际关系障碍、夫妻关系不和、父子关系紧张、抑郁、焦虑、嫉妒、自私、自卑、猜疑、易怒等问题,越来越严酷地摆在我们面前,把我们折磨得痛苦不堪,而这些问题的症结都与心理异常和人格障碍有关。《自我心理调解》对现代人常见的心理困惑结合案例进行了阐释和破译,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培养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保持心灵的平和、安静、充实和乐观。
  • 人文求善卷(“小橘灯”青春励志故事)

    人文求善卷(“小橘灯”青春励志故事)

    本书选取了古往今来最有励志价值的人物,为他们做传,书写了他们那或催人奋进、或感人至深的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感人,将他们坚定的理想与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伟大的国际情怀生动地展示给读者,力求将中国民族最传统的美德、最精粹的文化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 借力改变自己

    借力改变自己

    《借力改变自己》依据作者多年的人生经验,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对如何搭建自己的人际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并用诸多事例生动、形象地阐述出来,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与认识。
热门推荐
  • 爱的教育(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爱的教育(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万物由来的故事(走进科学丛书)

    万物由来的故事(走进科学丛书)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色彩斑斓,但五颜六色是从哪里来的?自古以来人们就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古希腊大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各种不同的颜色是由于照射到物体上的亮光和暗光按不同比例混合所造成的。中世纪时,随着显微镜的发明,掀起了一个“玩光”的热潮。人们利用各种光学元件观察五花八门的光学现象。你看,凸透镜能将小字放大;凹透镜能使大字缩小;三棱镜更是好玩,一束太阳光经过它折射后,会形成一条色带,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排列。奇怪!白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为什么会变成七彩色带了?英国年轻的科学家牛顿亲手制作了两个光学质量很好的三棱镜,并设计了一个“判决性实验”,来判定太阳光谱的形成原因。
  • 旧京遗事

    旧京遗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鼎震苍穹

    鼎震苍穹

    这是个充满传说的仙灵世界,修炼一途,乃争寿元,破天命,星之极,震乾坤,祖之境,撼苍穹。
  • 神纵逆界

    神纵逆界

    逆,是一种突破现实,化腐朽为神奇的“术”。顺者为人,逆者为王。只有勇于改变命运安排,学会逆术之人,才能成为最强的人,摘得神之桂冠。
  • 林徽因私人书信:此去经年

    林徽因私人书信:此去经年

    《此去经年》是林徽因私人书信、文学名作、建筑论文的首次独家荟萃。在书中,林徽因以诗情画意却又极端冷静的文字,表达了她对爱情、亲情、友情的真切感受,展现了她在文学、建筑上的真实才华,诗情画意与热情洋溢中,是她最真实的心灵告白: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的。
  • 那件嫁衣

    那件嫁衣

    一个由嫁衣扯出的故事。嫁衣从何而来?又为何会出现在主角家?扑朔迷离的谜题下又是怎么走向结局...
  • 凤萧吟

    凤萧吟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剑啸群英平天下

    剑啸群英平天下

    本卷是一部虚幻的古代战争,情殇小说,讲述了群雄争霸天下,红颜殒命天涯的故事。本卷是长篇QQ群小说《谁在远方触动我的思念》的姊妹篇,小说故事情节及人物取材于QQ群。人生如戏,戏里戏外,纯属娱乐,请勿对号。
  • 重逢花开不相离

    重逢花开不相离

    十年前,她年少无知,他不懂珍惜。十年后再重逢,他痴心未改,她却落荒而逃。这一次他选择再也不放手,她又如何选择?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花开时节,与君重逢,只愿今生永不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