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9500000015

第15章 银河系中有栖息生物的行星吗

生物进化的过程如此漫长,把它和恒星演化的时间去对比没有什么不恰当。我们知道,天上有的恒星那样年轻,甚至爪哇猿人曾经是它们诞生的见证人。在这种恒星周围的行星上,目前高级生物还来不及形成。我们也知道,大质量恒星发光发热只有几百万年,这对于生物进化实在太短暂了。看来合适的对象只有从质量相当于或小于太阳的恒星中去找。银河系大约共有恒星千亿,其中绝大多数的质量都算“合格”,这是因为质量较大的恒星终究甚少。

除了百分之几的少数例外,银河系中恒星的发热年代都很长,足以使智慧生物渐渐形成。但尚不清楚的是这些星有没有行星围绕着它们转,因为只有在围绕恒星公转的天体上才能具备液态水所需的温度。可惜天文学家对别的太阳周围的行星还一无所知。由于它们实在太遥远,即使离我们最近的一些恒星确有这种伴侣天体绕它们转,人们也还没有能做到用望远镜直接观测这些微乎其微的对象。可是话说回来,别的太阳周围也有行星绕着转,这是极为可能的。首先,人们要打破生活在一个独特太阳系中这样一种概念的束缚。科学发展史曾一次又一次地表明,那种把人类放在宇宙中特优地位的想法都是错误的观念。

我们已经了解,宇宙物质的角动量很可能使单星周围形成行星系。人类自己所处的行星系也支持这种观点。巨大行星木星和土星甚至以它们的卫星群在周围组成了具体而微小的“行星系”,看来这也要归因于角动量。因此,单星周围都有行星系在运转的假想是合理的。

如果在恒星形成的过程中由于角动量等因素而产生了一对双星,那么即使在此以前行星曾成对出现过,它们也应该在不长的宇宙演变岁月中不是落到其中的一颗星上,就是被甩到宇宙空间。因为认真观测表明半数以上的恒星是双星,所以银河系整个算下来还剩大约400亿恒星伴有行星。

问题又来了:这些行星与各自恒星的距离是否合适呢?一个行星至少应该满足的条件是它与所属恒星的距离使得辐射在它表面造成液态水所需的温度。在太阳系中,水星极靠近太阳,而离太阳比火星更远的所有外行星则受阳光照射太弱,不够温暖。别的恒星周围的行星我们始终还没有见到,怎样才能知道它们之中有多少已经具备了距离恒星恰到好处的条件呢?我们的办法只有和自己所处的行星系类比。地球无疑地处在太阳系生命带内部,火星和金星靠近此带边缘。“水手”号探测器拍到的照片表明,火星表面的荒凉程度和月球表面类似。尽管火星有大气并且含有水分,但是在它表面上软着陆的一系列“海盗”号探测器经过取土分析并没有发现生物细胞的任何迹象。前苏联的一批探测器测到的金星表面温度超过450℃,所以金星也不是生物栖息的场所。在太阳系中我们似乎是独此一家。

只要仔细想想,一个行星必须同时满足多少条件才能栖息生物,我们就会明白,天体具备适于生物的气候是多么稀罕的巧例。1977年,在美国航空航天局工作的科学家迈克尔·H·哈特指出,只要把我们对太阳的距离缩短5%,地球上的生物就会热不可耐而不能生存;这段距离只要加长1%,地球就要被冰川覆盖。我们所居住的行星伸缩余地是不大的,因此他认为,外部条件合适,使生物能进化到较高级阶段的行星,在银河系中最多只有100万个。

在某个行星上如果适宜的气候能维持足够长的年代,生命确实会形成吗?这个问题应该去问生物学家,而不是天文学家。不过天文学家也能帮一点忙,他了解除了少数例外,整个宇宙中化学元素的分布大体上是相同的,银河系中离我们最遥远的恒星,甚至别的星系中的恒星,它们的化学组成和太阳一样。没有由硫组成的恒星,也没有由汞组成的云团。压倒多数的情况下宇宙物质的最主要成分是氢,其次是氦,再其次才是其他的化学元素。即使是在一个遥远的但气候适宜的行星上,也可能找到构成一切有机分子所需的各种物质。射电天文学家在气体云发现了名目繁多的各种有机分子,其中有乙醇和甲酸,有氰化氢和甲醚。当然,从这类简单有机化合物向那些构成生命基础的复杂分子演变是一条漫长的道路。让我们假想凡是可能孕育生命的场所,生物实际上都已出现,那么银河系中可能有着100万个居住生物的行星,这些生物也许各自都已演变了40亿年,只不过它们应处在各自不尽相同的进化阶段罢了。

同类推荐
  •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幽默笑话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幽默笑话

    幽默笑话,具有语言诙谐、故事生动、短小精悍的特点,深受群众喜爱。本书编者遵循健康有趣、雅俗共赏的原则,从现今流行的幽默笑话中精选了上千则,并对其中一些作品作了文字上的润色,有些原无标题的加了标题,汇编成册,以飨读者。
  • 巧合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巧合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科学谜团:探索科学奥秘

    科学谜团:探索科学奥秘

    本书为大家解开人类之谜、生物之谜、古文明之谜、海洋之谜、科技之谜、恐龙之谜、未解之谜等内容。
  • 必懂的军事知识

    必懂的军事知识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动物知识趣味小百科

    动物知识趣味小百科

    《趣味小百科·动物知识》是国内第一套彩铅手绘科普书,阅读更轻松,知识更生动,色彩更柔和,画面更美妙,彻底告别视觉疲乏,还能学习涂鸦技巧哦。送给孩子的第一套手绘科普书。蝙蝠为什么倒挂着唾觉?蜈蚣到义几只脚?狗鼻子为什么总是湿湿酌?鸟为什么会飞?乳牛听得懂音乐吗?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 鹦鹉为什么会学人说话? 这些动物小秘密你还不知道? 你OUT了!
热门推荐
  • 青春之季有你相伴

    青春之季有你相伴

    林痕,19岁,通过高考考入A大,在这三年中,他体验到了什么是兄弟,什么是背叛,什么是等待,什么是真爱!三年,他从一个高中生的思维世界蜕变成为一个个真正的大学生,从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变成一个真正的大人
  • 柯南同人之伊生有你

    柯南同人之伊生有你

    伊冷轩,魔界的二公主,伊藤璟,他的父亲一个令他厌恶的名字,在她身上下达了诅咒“永远不得离开魔界”。在17岁时穿越到了柯南时间,却变成了7岁时的样子,她意外的失去了魔力,变成了一个普通人,在异世界生活十年后,他的父亲,伊藤璟的诅咒应验了,不久之后她将会到魔界,她该怎么办?她就这么甘心回到那个世界吗?(PS:此文不是新兰也不是快青,大家表pia我【琉璃怕怕】)
  • 全世界只有你不知道

    全世界只有你不知道

    在漆黑的帷幕中,你默默地把它抛入河中,即使我看不见那个五光十色的花环在水中挣扎;即使我听得见你在轻轻地啜泣。我也和你一样知道,这是必然,因为我们还太小。梦做得很美丽,也很酸楚。那个五彩缤纷的花环却总能深藏在知心的角落,而所有人都知道了,全世界只有你不知道……
  • 忆离颜

    忆离颜

    夏离析,人冷若冰。一个她视若生命的朋友慕萱却想要了她的命……“这里是哪里?”再度醒来却看见漫天黄沙的战场,她变成男的了?!上一次她因信任的人而死,这一次,她一定要让伤害她的人付出代价!再一次复活,不知路要如何走?……她的聪明才智抵得住一切诡计,她的武功高强挡得住所有招式,可她始终会为了他溃不成军……
  • 愿时光不老去

    愿时光不老去

    与你携手,共同踏进未来的大门此后我们的人生,都会有彼此的存在前方未知的苦难、甜蜜,让我们共同见证,共同度过。愿这满载着我们青春记忆的时光在我们心中,永不老去,永不泛黄。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袭灭天来

    袭灭天来

    天历77年07月07日,天界五大主神之一的火神周佛率部叛变,企图推翻五大主神制定地界法则,后遭其余三位主神率部围剿,为保护部下安全,周佛以陨落为代价开辟现世,又将部众送入现世躲避。。。
  • 异界伪精灵

    异界伪精灵

    和他打过交道的人背后都会骂一句:“这个无耻的精灵!”美丽的外表下藏着一个龌龊的灵魂!我们的口号是:搞笑、谐趣,将无耻进行到底!
  • 沉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

    沉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

    中国言实出版社的领导和同仁,决定陆续选编出版《新世纪散文随笔精品文库·思想卷:沉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并委托我具体承担率先推出的“思考卷”、“乡土卷”和“怀人卷”的选编工作。对于出版社交付的任务,我抱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并施以精益求精的原则。为此,我在调动平日积累的基础上,抓紧有限时间,反复进行相关作品的检索、阅读、比较和遴选,力求拿出一个文学品质较高,可读性较强,且相对来说具有代表性和保存价值的选本。现在,这个选本已经摆在读者面前,至于它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则只能听凭大家的裁决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一起研究散文随笔创作的持续发展,共同建设一个时代的精神文明,岂不快哉!
  • 饶信文化赋

    饶信文化赋

    本书用赋的形式,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饶信大地为对象,赞扬文化遗产之珍贵,讴歌历史人文之豪迈,刻画贤达名士之神韵,抒发民风民俗之独特,见证人民的智慧和学识,记录这块土地的风雨兴衰,反映发生在这里的历史性变化和奇迹,旨在让人产生思古之幽情和对这块土地的眷恋。作者注重挖掘传统、理顺文脉,着力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使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