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9100000006

第6章 皮肤科(6)

痱子

凉肌粉

【来源】《小儿卫生总微论》卷三。

【主治】夏日遍身生赤痱子。

【组成】白芷、枫叶、藁本、苦参、黄连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用9克,以蛤粉2大块,同研匀细,入生绢袋内,每次洗浴后,扑于身上。

鹅黄散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

【功用】止痛收干。

【主治】痤痱疮作痒,抓之皮损,随后又疼者。

【组成】绿豆粉30克,滑石15克,黄柏9克,轻粉6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以软绢帛蘸药扑于患处。

皮肤瘙痒

二味消风散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六。

【主治】皮肤瘙痒,不能忍者。

【组成】苏州薄荷叶、蝉蜕(去头、足、土)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空腹时用温酒调下6克。

二味消毒散

【来源】《外科大成》卷一。

【异名】二味拔毒散(《医宗金鉴》卷六十二)。

【功用】消疹止痒。

【主治】热疖、痤、疥、疹,风湿痒疮。

【组成】白矾30克,明雄黄6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清茶调化,用鹅翎蘸扫患处。

八风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异名】八风汤(《保婴撮要》卷二十)。

【主治】风气上攻,头目昏眩,肢体拘急烦疼,或皮肤风疮痒痛;以及寒壅不调,鼻塞声重。

【组成】藿香(去土)250克,白芷、前胡(去芦)各500克,黄芪(去芦)、甘草、人参(去芦)各1千克,羌活(去芦)、防风(去芦)各1.5千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薄荷少许,同煎至21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或每服6克,用腊茶水调服;小儿虚风,每服1.5克,以乳香、腊茶水调服。

人参消风散

【来源】《卫生宝鉴》卷九。

【主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痛,项背拘急,肢体烦疼,肌肉蠕动,头目眩晕,耳啸蝉鸣,眼涩好睡,鼻寒多嚏,皮肤顽麻,瘾疹瘙痒。

【组成】川芎、甘草、荆芥穗、羌活、防风、白僵蚕、茯苓、蝉壳、藿香叶、人参各6克,厚朴、陈皮各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服6克,以清茶调下;若暴感风寒,头痛声重,寒热倦疼,可用荆芥、清茶或温酒调服。

四生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主治】肝肾风毒上攻,眼赤痒痛,羞明多泪;风毒下注,脚膝生疮;及遍身风癣,服药不验,常觉两耳中痒者。

【组成】黄芪、川羌活、沙苑蒺藜、白附子(生用)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6克,用薄荷酒调服。如肾脏风下疰生疮,以腰子批开,以药末6克含定裹好,煨香熟,空腹时细嚼,以盐酒送服。

防风浴汤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

【功用】祛风,润燥,止痒。

【主治】风湿外侵,周身瘙痒不可止。

【组成】防风90克,蒴(切)30克,羊桃根90克,石南30克,秦艽30克,川升麻30克,苦参90克,茵芋30克,白蒺藜30克,蛇床子30克,白矾30克,枳壳30克。

【用法】上药细锉。用水14升,煎至10升,去滓,于暖室中洗浴,令汗出。

苦参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

【主治】遍身风瘙痒不可止。

【组成】苦参30克(锉),苍耳苗30克,蔓荆子30克,牡荆子30克,晚蚕沙30克,白蒺藜30克(微炒,去刺),晚蚕蛾15克,玄参30克,胡麻子30克,蛇床子30克,天麻30克,乳香15克。

【用法】上药捣细为散。每服6克,不拘时候,以紫笋茶调下。

枳壳羌活丸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〇。

【主治】妇女血风攻注,四肢麻木瘙痒,有如虫行,或肌生赤肿疼痛,肩背拘急,精神倦怠。

【组成】枳壳(去瓤,麸炒)60克,羌活(去芦头)、牡荆子人参各45克,防风(去叉)、芍药、白茯苓(去黑皮)、白芷各60克,细辛(去苗叶)、当归(切,焙)、甘草(生用)各30克,牡丹皮75克,芎90克。

【用法】上药捣碎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用水150毫升,煎至120毫升,食后细呷。

皮肤枯燥

泽肤膏

【来源】《证治准绳·类方》卷八。

【功用】滋阴养血,润肺止嗽。

【主治】皮肤枯燥如鱼鳞;肺燥咳嗽。

【组成】牛骨髓、真酥油各等分。

【用法】上药二味,合炼一处,以净瓷器贮之。每次3匙,空腹时用热酒或蜜汤调服。

澡豆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六。

【主治】手干燥。

【组成】大豆黄150克,芷蓿、零陵香子、赤小豆(去皮)各60克,丁香15克,麝香3克,冬瓜仁、茅香各17克,猪胰5具(细切)。

【用法】上药捣细过罗,与猪胰混合,曝干再捣,筛取细末。用时加水洗手面。

皮肤瘢痕

灭瘢丹

【来源】《疡医大全》卷十二。

【主治】面部瘢痕。

【组成】轻粉、白附子、黄芩(微火略炒)、白芷、防风(研细末)各等分。

【用法】上药炼蜜为丸。于每日洗面之时多擦数次,临睡洗面时又擦之。不须3日,自然消痕灭瘢。

玉容散

【来源】《医宗金鉴》卷六十三。

【主治】黧黑斑。

【组成】白牵牛、团粉、白蔹、白细辛、甘松、白鸽粪、白芨、白莲蕊、白芷、白术、白僵蚕、白茯苓各30克,荆芥、独活、羌活各15克,白附子、鹰条白、白扁豆各30克,防风15克,白丁香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用少许,放手心内,以水调浓,搽搓面上,良久,再以水洗面,早晚各1次。

【禁忌】服药期间,戒忧思、劳伤,忌动火之物。

皮肤皲裂

回神膏

【来源】《普济方》卷三〇〇。

【主治】手足皲裂,如蒸梨状,虽春夏亦如此。

【组成】生姜汁、红糟、猪脂、盐各等分。

【用法】上药研烂,炒熟,搽入皲裂处。当时虽痛,少顷便皮软皲合。

润肌膏

【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三。

【功用】润燥生肌,活血止痛。

【主治】手足皴涩,皮肤裂开疼痛,不能迎风者。

【组成】珠子沥青120克,白黄蜡24克,乳香6克。

【用法】于铁锅内,先下沥青,随手下黄蜡,乳香;次入麻油10~20毫升,俟沥青熔开,微微熬动,放大净水盆于其旁以搅药;用铁滴1~2点于水中,试之如硬,少入油,看硬软合宜,新绵滤于水中揉扯,以白为度。瓷器内盛,或油纸裹。每用先火上炙裂口子热,捻合药亦上火炙软,涂裂口上,用纸少许贴之,自然合矣。

狐臭

六物胡粉膏

【来源】《医心方》卷四引《小品方》。

【主治】腋下及手足心、阴下、股里恒如汗湿,其气甚臭者。

【组成】干商陆30克,干枸杞白皮15克,干姜15克,滑石30克,甘草15克,胡粉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以苦酒涂腋下,微汗出,易衣复更著之,不过3次便愈。或一岁复发者,复涂之。不可多涂。

五香散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

【功用】芳香辟秽。

【主治】狐臭。

【组成】沉香、檀香、木香、零陵香各9克,麝香1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次用0.15克,水调,搽擦腋下,3日一次。或用药末6克盛绢袋内,挂腋下。

青木香散

【来源】《医心方》卷四引《范汪方》。

【主治】腋臭。

【组成】青木香60克,附子30克,白灰30克,矾石15克。

【用法】上药合捣为粉。掺腋下。

湿香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六。

【主治】体臭。

【组成】沉香1.22千克,甘松、檀香、雀头香(或藿香)、甲香、丁香、零陵香、鸡骨煎香各100克,麝香71克,熏陆香97.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临用时以蜜和。预和不中用。

蜘蛛散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

【主治】腋臭。

【组成】大蜘蛛1个(用黄泥、赤石脂少计,捣罗极细,加盐少许,杵制为窠,置蜘蛛在内,烧令通红,候冷剖开)。

【用法】上一味,研为细末,入轻粉0.25克,用酽醋调成膏,临卧敷腋下。

同类推荐
  • 本草纲目(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本草纲目(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本草纲目》最早出自李时珍之手,撰写于1578年,初刊于1593年。全书共载药1800余种,其中1000余种为植物药,其他为矿物及其他药物,由李时珍增入的药物就有374种。书中附有药物图上百幅、方剂万余首,其中约有八千多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每种药物分列释名、主治、发明和附方等项。书中不仅修订了我国古代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而且还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对药物进行了相对科学的分类,特别是李时珍对动物药的科学分类,说明他已具备了生物学进化思想。
  • 新编中医诊断学精要

    新编中医诊断学精要

    本书共分十章,包括问诊、望诊、舌诊、闻诊、脉诊、按诊以及八纲辨证、病性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内容。
  • 养老护理预防摔伤技巧

    养老护理预防摔伤技巧

    本系列教材是上海和佑养老集团经过多年研究、实践与探索,参考并结合国际上先进的养老护理知识与项目管理理念,为提高养老行业从业者的知识及技术水平而编写的,另外该套教材也可用于养老护理员的教育和培训。
  • 《未刻本叶氏医案》释按

    《未刻本叶氏医案》释按

    本书笔者将《未刻本叶氏医案》编为1180条,并打乱重新编排,把治疗相同病证的条文归纳在一起,分为72种中医病名,分列在温热病、内科病、妇科病、五官科病、外科病项下,又将讨论病机、治法、脉象、舌苔的条文归纳为“论病制方”“依法制方”“论脉制方”“凭苔制方”各节,还将为数不多的连续病案放在最后。本书是作者对《未刻本叶氏医案》多年的研究成果,既适合初学中医者阅读,又可供研究。
  • 消化性溃疡(贴心大夫丛书)

    消化性溃疡(贴心大夫丛书)

    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实用性:学以致用,用得上。一人读书,全家受益,成为“家庭小医生”、左邻右舍的“健康小顾问”;3科学性:不仅知其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通过临床病症的表现,讲基础理论,理论与实际结合。贯彻“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讲解、诊断和治疗,避免绝对化不会使群众无所适从;4权威性: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临床医生,其中多数是某一专科的专家,并介绍了他们所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出诊等时间等,便于联系,又成了就医指南。
热门推荐
  • 心覆尘埃等你来拭

    心覆尘埃等你来拭

    已有一个五岁孩子的家庭主妇欧阳童心,在三十三岁的时候遭遇丈夫背叛,经过痛苦挣扎后,带着孩子离异。为养孩子,开始辛苦创业。欧阳童心偶遇了单身爸爸童卓尔,童卓尔被童心的坚韧善良打动,展开追求,而痛心却因为受过伤害而害怕再次碰触爱情。最终童卓尔靠着诚意和坚定的爱情,敲开了欧阳童心的心门。失婚妇女不为人知的心酸和痛苦,对孩子的教育和爱,遭遇绝境后的坚韧勇敢,再次面对爱情的艰难和犹豫一一展现开来……
  • 百六阳九:这是死人店

    百六阳九:这是死人店

    一间古巷,一处茶楼,阴雨不断,佳人来此,为候君归。门前又东风,身后十里亭,魑魅魍魉皆来于此!百六阳九。这,明明只是一间不接待生人的普通茶楼啊!
  • 驰骋杀手之都

    驰骋杀手之都

    一朝腹黑萝莉变疯狂杀手,驰骋杀手世界。她发誓,定要取伤害过她的人项上人头!
  • 青丘有狐

    青丘有狐

    她是人人嫌弃的不详孤女,他是纨绔不羁的青丘三少。他陪着她游历长安,陪着她东皇修仙,陪着她一路成长,最后却亲手把她送给了另一个人。他为她逆天改命,却逃不过天罚。三生树,奈何桥,此情,上穷碧落下黄泉..............
  • 三国谋事玄机

    三国谋事玄机

    本书深入研究曹操与刘备的博弈术,为当今人士提供了智慧的借鉴。这两个人一个是“霸道”,一个是“王道”,刚好囊括了两种最经典的博弈模式,值得深思细读。曹操与刘备,两种博弈王术,两种风格为人,两个惺惺相惜的英雄开创了一个不完全是“成王败寇”的时代。曹操与刘备看似水火不容,实则互补,展示了任何时代必会同时诞生两位王者的历史规律。
  • 三国之武动乾坤

    三国之武动乾坤

    刘羽穿越了,回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动荡混乱的大时代。东汉末年,是英雄辈出的大时代,是群雄并起的大时代。而刘羽早先为了生存,到后来不知不觉拥有了征战天下的野心。刘羽注定是为了改变历史而来,看刘羽如何一步步超越群雄,独步天下。这是一本不一样的三国!
  • 堕神归来

    堕神归来

    以一人战天下的堕神惨烈死去,临死前对诸神冷啸:我必归来!待我再次归来之时,便是尔等消逝之日。转世之后,他只是丧失神之记忆的少年之身,如何一步步登上天路,凌驾众神之上?当年世人笑他如蝼蚁,如今世界匍匐在他脚下,心甘情愿俯首称臣!
  • 夏商时代的社会与文化

    夏商时代的社会与文化

    是否有历史的观念也许是人和其他动物的最根本区别之一,只有人才有历史,因为他不断地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过去,历史正是在这种反思的过程中呈现和确立起来的一种对于过去的特定观念。这种习惯的来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代,在先民的生产和生活中,总是会有许多困惑,面对这些困惑,先民一方面是恐惧。另一方面也有一种积极地努力解决问题的尝试,人类正是在这种对于困惑的不断努力和尝试着解决的过程中发展和成长起来。
  • 盛世锦瑟:庶女不可欺

    盛世锦瑟:庶女不可欺

    姚家庶女五小姐姚锦瑟自缢身亡,重生回到了六岁时期。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万念生,风起云涌。万念空,世事平静。尽管祖母不喜,爹爹厌恶,嫡姐欺负,兄弟离心,这一世的她万念皆空,不恋盛世繁华,只求偏安一隅。
  • 娱乐小故事胡编乱造

    娱乐小故事胡编乱造

    2000字的娱乐小故事。茶余饭后的消遣,没事看看吧。恶搞,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