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9100000045

第45章 外伤科(4)

提毒丹

【来源】《疡医大全》卷七。

【异名】七星丹(《疡医大全》卷七)、八仙丹(《疡医大全》卷七)。

【主治】肿疡。

【组成】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6克,元参(瓦上焙脆)、前胡(瓦上焙脆)、血竭、麝香各1.2克,生斑蝥24克(去净头、足、翅,阴阳瓦焙)。

【用法】上药各研极细末,于端午午时和匀,瓷瓶密贮。凡初起肿毒,每用0.06~0.09克。先看疮势大小,即以膏药照疮大小周围,用大蒜捣如泥,敷膏药,中留一孔,入药于内,次日即起小包,挑去水泡即消。如已溃者,掺药于疮孔内,亦能拔毒生肌。

白降丹

【来源】《医宗金鉴》卷六十二。

【功用】化腐拔毒。

【主治】痈疽发背,一切疔毒,无名肿毒,以及赘瘤、息肉、瘘管、恶疮等。

【组成】朱砂、雄黄各6克,水银30克,硼砂15克,火硝、食盐、白矾、皂矾各45克。

【用法】先将朱、雄、硼三味研细,入盐、矾、硝、皂、水银共研匀,以水银不见星为度。用阳城罐一个,放微炭火上,徐徐倒药入罐化尽,微火逼令干取起。如火大太干则汞走,如不干则药倒下无用,其难处在此。再用一阳城罐合上,用棉纸截半寸宽,将罐子泥、草鞋、光粉三样研细,以盐滴卤汁调极湿,一层泥一层纸,糊合口四五层,及糊有药罐上二三层。地下挖一小潭,用饭碗盛水放潭底。将无药罐放于碗内,以瓦挨潭口,四边齐地,恐炭灰浇克内。有药罐上以生炭火盖之,不可有空处。约三炷香,去火,冷定开看,约得30克。炼时罐上如有绿烟起,急用笔蘸罐子盐泥固之。每次用少许(疮大者用0.15克,疮小者用0.03~0.06克,以清水调敷疮上,或制成药线插入疮内。初起者立刻起疮消散,成脓者即溃,腐者即脱消肿。

【禁忌】因本方生较强,初生小儿、面部及关节部位,不宜多用;口腔、耳中、眼边及心窝、腰眼等处,均不宜使用,禁止内服。

破伤风

立效散

【来源】《鲁府禁方》卷四。

【主治】破伤风。

【组成】雄黄、香白芷各等分。

【用法】上药锉细。黄酒浓煎服之。如牙关紧闭者,灌之即活。

芎黄汤

【来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异名】小芎黄汤(《医学入门》卷八)。

【主治】破伤风。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自汗不止。

【组成】川芎30克,黄芩18克,甘草6克。

【用法】上药咀。每服15~20克,用水220毫升,同煎至150毫,去滓温服,不拘时候。3服即止。再用大芎黄汤下之。

地榆防风散

【来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主治】破伤风,邪在半表半里之里,头微汗,身无汗者。

【组成】鳔胶(白色者,不拘多少,炙令焦黄)。

【用法】上药一味,捣罗为细散。每服9克,热酒调下。如不醒,灌之。

必效散

【来源】《圣济总录》卷六。

【异名】海神散(《杨氏家藏方》卷十四)。

【主治】破伤风,身项强硬,不知人事。兼治跌打损伤。

【组成】鳔胶(白色者,不拘多少,炙令焦黄)。

【用法】上药一味,捣罗为细散。每服9克,热酒调下。如不醒,灌之。

黑花蛇散

【来源】《医宗金鉴》卷七十五。

【主治】破伤风,痰盛抽搐,身凉者。

【组成】麻黄(炙)30克,黑花蛇(即乌蛇,酒浸)18克,天麻、白附子、干姜、川芎、附子(制)、草乌(泡,去皮)各15克,蝎梢7.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3克,用热黄酒调下,每日2服。

雄鼠散

【来源】《医宗金鉴》卷七十五。

【主治】破伤风,邪在表寒,热拘急,口噤咬牙。

【组成】活雄鼠1只。

【用法】上用铁线缚,阴阳瓦煅存性,研为细末。用热黄酒送下。

救命丹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十四。

【异名】神应丸(《百一选方》卷十三)。

【主治】破伤风,身体沉重,或角弓反张,搐搦,不省人事。

【组成】草乌头(生,去皮、尖)90克,半夏60克(生),巴豆(去皮,不去油,生)30克。

【用法】上药为细末,用大枣肉为丸,如樱桃大。每服半丸,甚者1丸,食后用温酒磨下。

江鳔丸

【来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异名】左龙丸(《医宗金鉴》卷三十九)。

【主治】破伤风,惊而发搐,脏腑秘涩。

【组成】江鳔15克(炒),野鸽粪15克(炒),雄黄3克(水飞),蜈蚣1对,天麻30克,白僵蚕15克(炒)。

【用法】上为细末,分作3份:先用2份,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余一份加巴豆霜3克拌匀,亦以烧饭为丸,不用朱砂为衣。每服有朱砂者20丸,有巴豆霜者1丸,渐加至2丸,至下利为度,得利后只服有朱砂者,至病愈为止。

蛇虫咬伤

雄黄消毒膏

【来源】《卫生宝鉴》卷二十。

【主治】蝎螫痛不可忍。

【组成】矾30克(生),雄黄、信石各15克,巴豆9克,黄蜡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将蜡熔化,入药末在内,搅匀,制定锭子,如枣子大。每次用时,将锭子于热焰上炙开,滴于患处,其痛立止。

椒黄敷方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四八。

【主治】毒蛇咬伤,迷闷不省人事。

【组成】闭口椒30克(为末),苍耳苗150克(为末),生姜汁50毫升,硫磺15克(为末)。

【用法】上四味,和匀。敷患处。

狂犬咬伤

玉真散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

【异名】玉贞散(《梅氏验方新编》卷六)。

【功用】祛风解痉,止痛。

【主治】破伤风,牙关紧急,角弓反张,甚则咬牙缩舌。亦治疯犬咬伤。外治跌打损伤,金疮出血。

【组成】南星、防风、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6克,用热酒200毫升调服,更敷患处。若牙关紧急,腰背反张者,每服9克,用热童便调服,虽内有淤血亦愈;至于昏死,心腹尚温者,连进2服,亦可保全;若治疯犬咬伤,更用漱口水洗净,搽伤处。

追风如圣散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

【功用】追风拔毒。

【主治】疯犬咬伤。

【组成】细辛、防风、川乌、薄荷、草乌、川芎、白芷、苍木各30克,雄黄12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温酒调敷伤处,以绷带包扎,早、晚换2次。

救生散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

【主治】疯犬咬伤。

【组成】生斑蝥7个(去头、翘、足),杭粉3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空腹时用温黄酒调服。一时许,小便行出血片白脂,乃恶物也。如便疼,煎甘草汤饮之自利;如毒未尽,次早再一服,以小便清白,方为毒尽。

跌打损伤

夺命散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主治】金疮打仆,内积淤血,心腹疼痛,大小便不通气绝欲死者。

【组成】水蛭(用石灰慢火炒令焦黄色)15克,大黄30克,黑牵牛6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9克,热酒调下。半小时后,再用热酒调服牵牛末6克。服后当下淤血,成片成块,恶血尽即愈。

夺命丹

【来源】《伤科补要》卷三。

【主治】重伤险症,脏腑蓄淤。现用于头部外伤所致的昏迷及骨折等早期重伤。

【组成】归尾90克,桃仁90克,血竭15克,地鳖虫45克,儿茶15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自然铜60克,红花15克,大黄90克,朱砂15克,骨碎补30克(去毛),麝香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用黄明胶烊化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1丸,陈酒磨开冲服,每日3~4次。

当归散

【来源】《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主治】跌打伤损,皮肉破碎,筋骨寸断,气血淤滞,壅结成肿;或痈疽疼痛难忍;或中风痿痹,手足不随,筋骨挛缩;或劳役所损,肩背四肢疼痛。

【组成】泽兰、川当归各300克,芍药、白芷、川芎、肉桂(去粗皮)各150克,川续断300克,牛膝300克,川乌、川椒(去目)各90克,桔梗、甘草各120克,白杨皮(不用亦可)、细辛150克(以上俱要净称)。

【用法】上药共研为极细末。每服6克,热酒调下。

再造活血止痛散

【来源】《跌损妙方》。

【主治】跌打损伤,淤阻胸胁疼痛。

【组成】大黄、红花各1.5克,当归、柴胡各6克,花粉穿山甲各3克,桃仁50粒,甘草2.4克。

【用法】水、酒各半,煎,空腹时热服。

芎汤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异名】桂芎汤(《圣济部录》卷一四四)。

【主治】妇人月经不调以及跌扑损折属淤血内结者。

【组成】芎、大黄(生)、肉桂(去粗皮)、子、朴硝各30克,荷叶10片(烧灰)。

【用法】上六味,共研为粗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

地黄膏

【来源】《世医得效方》卷十八。

【主治】跌打损伤,臂臼脱出,局部肿痛;及痈肿未破者。

【组成】生地黄(研如膏)、木香(为末)各等分。

【用法】视肿处大小,将生地黄膏摊纸上,再将木香粉撒布地黄膏上,然后再摊一层地黄膏。敷伤损处。

当归饮

【来源】《世医得效方》卷五。

【主治】跌打损伤;肺受风寒而为咳嗽,甚则咳吐黑血。

【组成】大黄、苏木、生干地黄、当归、赤芍药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次9克,温酒调服。

复元散

【来源】《痘疹传心录》卷十八。

【主治】小儿扑跌损伤,淤凝不散,寒热疼痛,举动不能。

【组成】土鳖虫不拘多少(用壁喜窠包虫在内,以苎麻线缚定,将黄泥包封,火煅),红花(为末)1.5克,大仙人柴(火煅醋淬,为末)1.5克,古文钱(火煅,为末)3克,自然铜(煅3次,为末)1.5克,乳香、没药各1.5克(为末)。

【用法】上药研细和匀。每服0.6克,空腹时用好酒调下,小儿用0.3克。

降真龙骨散

【来源】《古今医统》卷七十九。

【主治】打扑骨折。

【组成】乳香、没药、降真节、苏木、川乌、油松节、自然铜(煅,淬醋中七次)各30克,地龙(去土,油炒)、水蛭(麻油炒)各15克,血竭9克,龙骨15克,土狗10个(油浸,炒)。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服9克,好酒送下。

寻痛丸

【来源】《世医得效方》卷十八。

【功用】行气止痛,活血散淤。

【主治】跌打损伤,痛不可忍。

【组成】草乌(去皮、尖,生用)、乳香(火熨)、没药(火熨)五灵脂各90克,生麝香少许。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酒糊为丸,如指头大,朱砂15克,研末为衣。每服1丸,薄荷、生姜研汁磨化服。

如圣金刀散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

【主治】刀刃所伤,皮破筋断,血出不止。

【组成】松香(净末)210克,枯矾、生矾各4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贮罐内密封。用时掺于创口,纸盖绢扎。

定痛和血汤

【来源】《伤科补要》卷三。

【功用】活血,祛痰,止痛。

【主治】损伤淤血疼痛,痛处固定,刺痛,拒按,局部多有青紫淤斑或淤肿,舌质紫暗,脉细而涩。

【组成】乳香、没药、红花、当归、秦艽、川断、蒲黄、五灵脂、桃仁各等分。

【用法】上药以水、酒各半煎服。

定痛生肌杖疮膏

【来源】《医林绳墨大全》卷九。

【主治】跌打损伤。

【组成】乳香15克(去油),儿茶15克,象皮15克(煅灰,为末),龙骨15克(煅过,为末),没药15克(去油),血竭15克,冰片3克,牡蛎壳(1个煅灰,研末)15克。

【用法】以上八味,共研细末。先用麻油360克,净猪板油120克,入砂锅内,下净头发60克,鸡蛋清5~6个,同熬,俟油滴水成珠,入白蜡60克,黄蜡60克,烊尽,再入滚水泡过飞净黄丹60克,铅粉60克,用槐条急搅成膏,取起离火,入前细药。如遇患者,先将韭菜、葱头、猪肉三味煎汤,净洗后用膏涂患处,再将油纸贴上,加棉花裹好,再用布包,毋令出气。一日一夜换洗一次;如见骨者,再加细药掺上患处。其痛立止。

【禁忌】忌房事并诸发物。

如意金黄散

【来源】《外科正宗》卷一。

【异名】金黄散(《嵩崖遵生》卷十二)、神效金黄散(《良朋汇集》卷五)。

【主治】痈疽发背,诸般疔肿,跌扑损伤,湿痰流毒,大头时肿,漆疮火丹,风热天泡,肌肤赤肿,干湿脚气,妇女乳痈,小儿丹毒。

【组成】天花粉(上白)5千克,黄柏(色重者),大黄、姜黄各2.5千克,白芷2.5千克,紫厚朴、陈皮、甘草、苍术、天南星各1千克。

【用法】上药晒极干燥,磨极细,过筛,瓷器收贮。凡遇红赤肿痛发热未成脓者,以及夏月诸疮,俱用茶汤同蜜调敷;如微热微肿,及大疮已在,欲作脓者,葱汤同蜜调敷,如温肿无头,皮色不变,湿痰流毒,附骨痈疽鹤膝风、葱、酒煎调敷;如风热恶毒,皮肤亢热,红色光亮,游走不定者,蜜水调敷;如天泡火丹,赤游丹,黄水漆疮,恶血攻注等,大蓝根叶捣汁调敷,或加蜂蜜;汤泼火烧,皮肤破烂,麻油调敷。

同类推荐
  • 本草纲目(中华国学经典)

    本草纲目(中华国学经典)

    《本草纲目》被世界人民誉为“东方药方巨典”。《本草纲目》内容丰富,知识广博,不仅对古代人民的医疗、保健有很大的影响,对现代人认识和了解药物、加强养生保健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选本以药材的便利性和实用性为出发点,编选了一些觉的药方和常用药物,以便广大读者更好的阅读、理解和使用。
  • 看这本书巧治失眠

    看这本书巧治失眠

    这本《看这本书巧治失眠》由李艳、慈艳丽主编,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体质,从生活习惯、居室环境、工作状态、心理状况、用药情况等各个方面阐述了治疗失眠的方法。帮助大家了解睡眠的真实面貌,确定自己失眠的类型,并根据失眠者自身失眠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案,摆脱失眠困境。《看这本书巧治失眠》适用于失眠患者及其亲属,以及社区医务人员阅读参考。
  • 农村常见病防治

    农村常见病防治

    《农村常见病防治》详细介绍了农村常见病症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包括急救常识、传染病寄生虫防治、三高防治、骨头病防治、精神疾病防治等内容。
  • 近视与弱视防治必读

    近视与弱视防治必读

    本书介绍了近视与弱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性;强调指出:科学的用眼卫生、正确的预防措施、恰当而有效的治疗是降低本病发生率,控制病情发展和减少并发症的三大关键。
  • 中医诊断学学习记忆手册(便携式)

    中医诊断学学习记忆手册(便携式)

    本手册分两篇。“学习篇”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归纳、提练、概括,使学习内容变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以便学者在复习时能准确把握主要知识点。在表述形式上主要采用图表形式,将内容相关、格式类似的内容进行归纳与概括,以化繁杂为简明,变零散为系统,帮助学习者对相关知识点的前后联系与比较,便于掌握和记忆,并在脑中构建起《中医诊断学》的知识网络。“释难篇”主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难点或易混淆的内容,加以解释和剖析。附录中有2套模拟试卷,以帮助学习课后复习之用。
热门推荐
  • 白泽妖道

    白泽妖道

    道童融合大妖白泽遗世精血,从此与众不同,纵横都市!挖人祖坟,被骂为妖道!盗人宝物,被骂为妖道!抢人美妻,被骂为妖道!灭人全家,被骂为妖道!“道爷修炼的既然是妖族功法,本来就是妖道!”白泽丝毫不在意,反以妖道为名,自号:白泽妖道!
  • 君子一言,司马难追

    君子一言,司马难追

    男友出轨,小三竟然是她表弟。啥?被掰弯的人渣前任和著名男作家也有一腿?一着不慎,菜鸟女警司马晗从命案现场穿越到小说家笔下的古代世界。她左手江山,右手美男,强吻、壁咚、推倒样样精通,暖男、腹黑男、废柴王爷个个调戏,却唯独对他付出真心,以命相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吞天剑魔

    吞天剑魔

    宅男林锋,意外穿越,融魔帝之魂,炼吞天帝兽,从此逆天改命,炼就无上魔体,铸就万古剑魂,称霸寰宇。林锋始终相信一句话: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不会被别人践踏。吞天剑魔粉丝群:481704384有兴趣的可以加一下
  • 巫女仙踪:殿下的鬼妻

    巫女仙踪:殿下的鬼妻

    新婚之夜。某个迷糊+爱哭+路痴+容易心软的小女人,睁着一双万分期待的幽瞳,盯着洛月葵。“那个葵……”手指头纠结中。“说!”“我……我想把小猪搬上床。小猪无家可归,好可怜。”某女的爱心又开始像小宇宙爆发了!“……”某男冰山脸沉默中。“我刚给那只小老鼠洗澡了,它现在很香的。保证塞被窝一点儿也不臭的。”“……”某男冰脸变绿脸。发现她的胳膊上,好像少了某样东西。“那条笨蛇呢?”空气中有危险的气息。“哦,它已经睡在温暖的被窝中了。”某女开心得手舞足蹈。“……”某男的新婚之夜将要跟众动物一起度过……呃
  • 回味唐朝

    回味唐朝

    此书看后莫喷,实在忍不住大神允许你们喷几句。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甚至卷入“乌台诗案”的困局,但他不改一心为民的政治理想,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继欧阳修成为第二个“文坛宗主”,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该书主要讲到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她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直至离开人世。
  • 九印翻天

    九印翻天

    翻天九印:弑神,诛仙,噬魔,镇魂,毁天,灭地,功德,玄黄,造化九印九重死,九死方重生,玄黄造化外,此时可翻天。
  • 杀手男友包养他

    杀手男友包养他

    她从小到大没有家人的关系,她的爸爸害死了她的妈妈,不巧被她听到他的计划,她得知原因后,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十二年后,她遇到了他,关系会如何呢,敬请期待……
  • 抢个师尊当相公

    抢个师尊当相公

    青离从不会亏待自己,看上的东西,盗回来慢慢欣赏。想吃的美食,学过来做了慢慢品尝。一手做天下美味,一手盗奇珍异宝。然而她却一朝穿越到古代,入了仙门。遇到了一位颜值爆表的师尊。青离从前总是吹嘘,这天底下还没有她偷不到的东西,可如今她第一次有点儿犯难了。这盗宝容易,盗人也不难,可是这心好盗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双子村

    双子村

    人因何为善?又因何为恶?因为一个怪异的梦,他回到了阔别十年的故乡——双子村,但是,在途中却听到了整个村庄已在一个月前毁于传染病——‘红死病’,所有村民无一幸免!满怀疑虑的他回到了村子,却发现村民们安然无恙,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不过,他每晚都会做梦,梦中的双子村昏暗潮湿,遍地血迹,毛毛细雨不停,是一座诡异的死亡荒村。处于现实与虚幻的交接点的他开始迷惑:究竟哪个才是村子的真正面貌?笑语迭起、到处充满温暖气息的村子与空无一人、到处是血迹的诡异荒村,究竟哪个才是他的梦境?自己真正的身份又是什么?他满腹疑虑,却没有太多的时间思考,因为,在那个诡异荒村里,还有其它恶心诡异的生物存在……作者小Q:370560085,欢迎交流。【此书起点中文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