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9100000042

第42章 外伤科(1)

痈疽

黑鲫膏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

【主治】附骨疽,肿热,未破、已破或脓出不愈者。

【组成】鲫鱼1条。

【用法】将鲫鱼破腹勿损,纳白盐于腹中,以针缝之,于铜器中,火上煎之令干,作末。敷疽疮中。无脓者,以猪脂和敷之;已破,则干掺。少痛勿怪。

【附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补。

滋阴八物汤

【来源】《外科正宗》卷三。

【主治】悬痈初起,红赤掀肿,隐隐作痛者。

【组成】川芎、当归、赤芍、生地、牡丹皮、天花粉、甘草各3克,泽泻1.5克。

【用法】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灯芯20根,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加减】大便秘结,加蜜炒大黄3克。

槟苏散

【来源】《外科正宗》卷三。

【功用】祛风胜湿,行气消肿。

【主治】风湿流注,脚肿酸痛,麻痹不仁,呕吐不食。亦治肚门痈(生于大腿肚)、箕门痈(生于股内近膝),肿痛寒热,胸腹胀满,脉沉无力。

【组成】槟榔、紫苏、木瓜、香附、陈皮、大腹皮各3克,木香0.9克,羌活1.5克。

【用法】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葱白3茎,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服。

漏芦汤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五。

【异名】漏芦连翘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漏芦煮散(《普济方》卷二八五)。

【主治】小儿热毒痈疽,丹毒,疮疖。并用于预防时行疮痘。

【组成】漏芦、连翘、白蔹、芒硝、甘草各0.8克,大黄3克,升麻、枳实、麻黄、黄芩各1.2克。

【用法】上十味,咀。用水300毫升,煎服100毫升。儿生1~7日,取20毫升,分3服;8~15日,取30毫升,分3服;16~20日,取40毫升,分3服;20~30日,取60毫升,分3服;30~40日,取100毫升,分3服。

敷药解毒散

【来源】《证治准绳·幼科》卷三。

【主治】一切毒疮,风疹痒痛。

【组成】大黄、黄柏、山栀、寒水石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水调搽。若破而脓水淋漓,用当归膏或清烛油调尤善。

敷药散

【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功用】祛风,清热,消肿。

【主治】丹毒,痈肿。

【组成】绿豆30克,蝉蜕3克,荆芥穗9克,泽兰9克,秦皮6克,夏枯草6克,连翘9克,白芷9克,蔓荆子9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面。每用9~12克,淡蜜水调敷。

醒消丸

【来源】《外科全生集》。

【功用】消肿止痛。

【主治】痈毒初起,红肿疼痛坚硬,尚未作脓。

【组成】乳香末、没药末各30克,麝香4.5克,雄精15克。

【用法】上药共研和匀,取黄米饭30克捣烂,入末再捣,为丸如萝卜子大,晒干,忌烘。每服9克,热陈酒送服,醉盖取汗。酒醒痈消痛息。

熟地黄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

【主治】痈发后,脓溃不止,肌体虚热,口干食少。

【组成】熟干地黄30克,黄芪30克(锉),麦门冬30克(去心),黄芩15克,人参30克(去芦头),石膏30克(或60克)芎15克,当归15克,白茯苓30克,甘草15克(生用)。

【用法】上药捣筛为散。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吹鼻散

【来源】《圣济总录》卷十五。

【主治】脑风头痛。

【组成】芦荟、龙脑(研)、瓜蒂(捣)、硝石(研)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用少许,吹于鼻中。

连翘败毒散

【来源】《古今医鉴》卷十五。

【功用】清热解毒,消散痈肿。

【主治】痈疽、疔疮、乳痈及一切无名肿毒,初期增寒壮热,头痛拘急者。

【组成】柴胡、羌活、桔梗、金银花、连翘、防风、荆芥、薄荷叶、川芎、独活、前胡、白茯苓、甘草、枳壳各等分。

【用法】上药锉,加生姜煎。如疮在上,饭后服;在下,饭前服。

【加减】如热甚并痛甚,加黄连、黄芩;如大便不通,加大黄、芒硝下之。

疮疡

诸疮一扫光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

【功用】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主治】痒疮或干或湿,多痒少痛者。

【组成】苦参、黄柏各500克,烟胶500克,木鳖肉、蛇床木、点红椒、明矾、枯矾、硫磺、枫子肉、樟冰、水银、轻粉各90克,白砒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熟猪油1.12千克,化开,入药搅匀,丸作龙眼大,瓷瓶收贮。用时搽擦,2次即愈。

海浮散

【来源】《疮疡经验全书》卷四。

【功用】祛腐生肌,止痛止血。

【主治】疮疡溃后,脓毒将尽,乳癌溃破等。

【组成】乳香、没药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掺患处。恶肉自消。

消痈万全汤

【来源】《石室秘录》卷二。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痈。

【主治】身体手足生疮疽。

【组成】金银花21克,当归15克,生甘草9克,蒲公英9克,牛蒡子6克,芙蓉叶7个(无叶时,用桔梗9克),天花粉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胶髓膏

【来源】《外科启玄》卷十二。

【主治】恋眉疮。

【组成】轻粉3克,川椒末1.5克,烟胶3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将猪骨髓煎熟调匀,搽上即愈。

铁扇散

【来源】《救伤秘旨》。

【功用】生肌收口。

【主治】金疮。

【组成】象皮(切片,焙干)、花龙骨各15克,陈石灰、柏香(附松香中黑色者)、松香(与柏香同熔化,倾水中,取出晾干)、枯白矾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遇破伤者,用敷血出处,以扇搧之,立时收口结疤。如伤处发肿,黄连煎汁涂之。

【禁忌】用药后,戒饮酒,恐血热妄行,忌卧热处,勿厚裹。

铁箍散

【来源】《保婴撮要》卷十一。

【主治】疮疖痈疽。

【组成】芙蓉叶、黄柏、大黄、五倍子、白芨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用水调搽患处四围。

连翘托里散

【来源】《医方类聚》卷一九一引《烟霞圣效方》。

【功用】清热解毒,泻火通便。

【主治】素体壮实,常患疮疡,红肿疼痛,大小便不通。

【组成】连翘15克,川大黄90克,牡蛎(炮)30克,甘草(炙)15克,山栀子15克,独活15克,黄芪15克,金银花15克(拣净)。

【用法】上药共研为粗末。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取210毫升,去滓冷服,以痢为度,量虚实加减。

四妙汤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九。

【主治】小儿麸豆疮欲出,浑身壮热,情绪不乐,不思饮食。

【组成】紫草、升麻、糯米各30克,甘草(生)7.5克。

【用法】上四味,粗捣筛。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去滓,分2次温服。

金黄散

【来源】《外科精义》卷下。

【主治】丹毒,热疮。

【组成】黄连、大黄、黄芪、黄芩、黄柏、郁金各30克,甘草15克,龙脑1.5克(另研)。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入龙脑研匀。若治湿毒丹肿,新水调扫赤上,或蜜水调如稀糊,用小纸花子贴之,或小油调扫;如久不愈,热疮毒赤,干掺或水调涂。

桃花散

【来源】《普济方》卷二七五。

【异名】桃花活血散(《疡科选粹》卷八)。

【功用】生肌活血。

【主治】一切恶疮、金疮。

【组成】寒水石250克(煅),龙骨、虎骨、乌鱼骨各30克,白蔹、白石脂、赤石脂各15克,黄丹少许。

【用法】上药加白芨15克,同为细末。干掺或调敷。

附子饼

【来源】《外科发挥》卷三。

【主治】溃疡气血虚寒,不能收敛。

【组成】炮附子(去皮、脐)适量。

【用法】上药研末,以唾津和为饼,置疮口处,将艾壮于饼灸之。每日灸数次,但令微热,勿令痛。如饼干,再用唾津和做,以疮口湿润为度。

何首乌散

【来源】《普济方》卷二七二引《医方集成》。

【主治】遍身疮肿痒痛。

【组成】防风、苦参、何首乌、薄荷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粗末。每用15克,水、酒各一半,煎10沸,热洗。于避风处睡一觉,其痛甚者3日愈。

柴胡清肝散

【来源】《保婴撮要》卷十三。

【异名】柴胡栀子散(《保婴撮要》卷十三)。

【主治】肝经风热,或乳母怒火,患一切疮疡。

【组成】柴胡、黄芩(炒)、人参、川芎各3克,山栀(炒)4.5克,连翘、甘草各1.5克,桔梗(炒)2.1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母子服之。

破棺丹

【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三。

【主治】疮肿,一切风热。

【组成】大黄60克(半生半熟),芒硝、甘草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半丸,食后,清茶、温酒任化下,童便研化服亦得。

【禁忌】服药期间,忌饮冷水。

桃枝当归膏

【来源】《东垣试效方》卷三。

【主治】一切恶疮。

【组成】当归身(去细梢,洗去土,干)3克,杏仁(汤浸,支皮、尖)100个,肥嫩柳枝105克(切3.3厘米许,水洗,干),肥嫩桃枝45克(切3.3厘米许,水洗,干),黄丹(水飞)180克,麻油500毫升。

【用法】上药先令油熬热,下桃枝、柳枝熬令半焦,以绵裹当归、杏仁,同熬至桃、柳枝黑焦为度,去药滓,滤油澄净,抹了铫子中滓秽令净,再上火令沸,旋入黄丹,熬成滴水中不散为度。或只摊纸上,不透为度。用时贴患处。

附子八物汤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

【异名】人参附子汤(《御药院方》卷一)、附子汤(《玉机微义》卷四十八)。

【主治】历节风,四肢疼痛;疮疡阳气脱陷,呕吐畏寒,泄泻厥逆。

【组成】附子(炮,去皮、脐)、干姜(炮)、芍药、茯苓、甘草(炙)、桂心各90克,白术120克,人参9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粗末。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疖、疔疮

清神散

【来源】《外科正宗》卷二。

【功用】清热解毒,镇惊安神。

【主治】脱疽、疔疮、发背热毒甚者。腠理发越不尽,烦躁闷乱,睡则谵言,呕吐不食者。

【组成】甘草节15克,真豆粉30克,大朱砂9克,梅花片1.5片,牛黄0.9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3克,淡竹叶、灯芯汤调服。

托里排脓汤

【来源】《医宗金鉴》卷四。

【主治】疽疮疔肿脓将成者。

【组成】当归、白芍(酒炒)、人参、白术(土炒)、茯苓、连翘(去心)、金银花、浙贝母(去心)各3克,陈皮2.4克,肉桂1.8克,甘草1.2克,生黄芪6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加减】痈疮等发于胸部以上,加桔梗3克;下部,加牛膝2.4克;顶上,加白芷1.5克。

竹茹膏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主治】黄泡热疮。

【组成】真麻油60克,青木香60克,青竹茹9克,杏仁20粒(去皮、尖)。

【用法】上药入麻油内,慢火煎令杏仁黄色,去滓,入松脂(研)15克,熬成膏。每用少许,擦疮上。

夺命汤

【来源】《外科全生集》卷四。

【主治】疔毒,痈肿。

【组成】银花、金线重楼(即草河车)、黄连、赤芍、泽兰细辛、僵蚕、蝉蜕、青皮、甘草、羌活、独活、防风各等分。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灵宝如意丹

【来源】《疡医大全》卷七。

【主治】发背、疔疽大毒。

【组成】人参、乳香(去油)、没药(去油)、辰砂、甘草、儿茶各3克,琥珀、珍珠各0.6克,阿胶、白芷、冰片各0.3克,犀牛黄、当门子各1.5克。

【用法】上药乳细,瓷瓶密贮。用药前先用金银花、甘草煎汤将疮洗净,每日掺药4~5次,用膏盖之,脓水自然拔尽。

【禁忌】忌口味,戒烦恼,慎劳碌。

青宝丹

【来源】《青囊秘传》。

【异名】青敷药(《青囊秘传》。

【功用】箍毒托脓。

【主治】痈疖疔毒,掀红肿痛。

【组成】大黄500克,姜黄240克,黄柏240克,白芷180克,青黛120克,白芨120克,花粉60克,陈皮120克,甘草6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如毒红肿者,野菊叶捣汁,或淡茶叶泡汤候冷,或加蜜水或甜菜汁,或丝瓜叶汁,或甘露根汁,皆可调敷,随症选用。或用鲜芙蓉叶捣汁,或夏枯草泡汤调敷。

防风当归散

【来源】《瑞毛堂经验方》卷五。

【主治】热毒疮疖。

【组成】防风15克,甘草节15克,当归、白芷各15克,左缠藤75克,皂角制75克,赤芍药15克,缔黄耆15克,肉桂15克,或3克(阴证用15克,阳证用3克),大黄5克,或3克(阳证用15克,阴证用3克)。

【用法】上药咀。用水800毫升,煎至400毫升,加好酒200毫或,再煎至400毫升,去滓温服。

疔毒复生汤

【来源】《普济方》卷二七四。

【异名】疔毒回生汤(《灵验良方汇编》卷二)。

【主治】疔毒走黄,头面发肿,毒气内攻,烦闷欲死。

【组成】牡蛎、大黄、山栀子、金银花、地骨皮、牛蒡子连翘、木通、乳香、没药、皂角刺、栝楼各等分。

【用法】上药用水250毫升,酒120毫升,同煎服。

【加减】脉实便秘者,加朴硝。

白术散

【来源】《金匮要略》卷下。

【功用】健脾养胎,温中祛寒。

【主治】妊娠宿有风冷,胎萎不长。

【组成】白术、芎各30克,蜀椒22克(去汗),牡蛎15克。

【用法】上四味,杵为散。每次3克,用酒调服,白天3服,夜里1服。

【加减】腹痛,加芍药;心下毒痛,倍加芎;心呕烦吐,痛不能食饮,加细辛、半夏,服后更以醋浆水服之;若呕,以醋浆水服之;复解者,小麦汁服之;已后渴者,大麦粥服之。病虽愈,服之勿置。

同类推荐
  •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根据著名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的讲课录音及笔记整理而成。讲述《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医学特点,强调它是有别于《内经》而成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
  •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以问答形式,分中草药基础知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和附表三部分,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知识。其中,中草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性能及其使用方法、贮藏保管等用药常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简要介绍了50余种临床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常用中草药用附表形式作了简单介绍。《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通俗实用,可供家庭、基层中西医药工作者以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 外科主治医师手册

    外科主治医师手册

    《外科主治医师手册》分五章共62节,着重阐述了重要外科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并同时注重介绍重要的外科诊疗新技术、新疗法。书中的每节内容在体例上分前沿学术综述、临床问题、建议阅读的书目和文献等几个部分。前沿学术综述重点介绍近年来基础理论和临床诊疗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临床问题采用问答的形式阐述临床上常见的问题,以使读者浏览时更易快捷地找到所需的信息;推荐阅读的书目和文献每节仅介绍一到两篇,这些文献都是相关领域中极具影响的学术论著,阅读这些著作一定会对读者有所裨益。另外,每节末还列出重要参考文献若干,大多数为近年的资料,可供读者做深入查阅。
  • 不孕不育门诊百问百答

    不孕不育门诊百问百答

    不孕不育症的发生率占生育年龄妇女的15%-20%,近些年来,我国青年人结婚以及生育年龄普遍延后,此外加上环境污染、社会因素、性传播疾病等诸多因素的不良影响,使得不孕不育症患者显著增加。本书针对不孕不育症患者和家属最关心的问题,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不孕不育的相关知识。本书所搜集的问题都是患者最关心、最常见、最具代表性的。本书对不孕不育症的正确认识、病因、诊断以及中医疗法、西医疗法、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预防措施均做了详尽的解说。本书内容精炼,通俗易懂,内容全面丰富,形式生动活泼,适合广大不孕不育患者及家属阅读。
  • 孙思邈与千金方

    孙思邈与千金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孙思邈与》介绍了孙思邈与《千金方》的有关内容。《孙思邈与》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仙界永生

    仙界永生

    世间有几种种族,分为,人~妖~魔~神~仙。五种种族,且人族需要不断修炼才能得道成仙。而仙族一出生就没有几人可以比人族天赋好的。在这世间里魔族的人数少力量强发展快,而本书中有永生之书是五个种族都可以直接修炼的。此书一旦修炼到大成巅峰寿元将达到永生,看叶寸心怎样到达永生
  • 聚美时空

    聚美时空

    女人流的小说。————秦悍穿越到一个世界,结果发现这个世界都是女人……这是一个奇异的世界,有女郎、女强人、女妖,还有女王、女皇。这里的女人凶猛异常。——————新书发布,推荐票和收藏,谢谢!!多少女郎女帝事,都在聚美时空中。————————————————————————这是一部关于女人境界的小说,世界极为浩瀚,是有史以来,创世最大世界的小说。
  • 光暗大法师

    光暗大法师

    我的左手代表光明,净化世间一切罪恶;我的右手代表黑暗,审判世间一切不公;我就是光暗大法师!
  • 怪物事务所

    怪物事务所

    密室之中,幽绿的灯光下,口流绿液,手指滴血的怪物,正带着猥亵的表情向他逼近……突然“嘭”的一声,那怪物的眼球滚直奔他而去……在那一瞬间,他仿佛听到死神凄楚的笑声,血溅青纱帐,尸横灯影下,一个个净灵故事!一桩桩除灵事件!恐怖连着诡异,惊魂伴着血腥,纯情少年还会经历多少不寻常的传奇?屏气聆听,死神黑夜的召唤。
  • 右心之近

    右心之近

    久旱不雨的大楚,某日忽然下起了大雨,马上快要枯萎的植物,忽然枝繁叶茂,满城的死气沉沉忽然勃勃生机,只因宫中金淑妃降下已女婴,心脏长在右边的女婴。传言,那是上天为我大楚降下的圣女,但因此,圣女大人从小到大十六年没出过门。今天,圣女大人爆发了,逃亡!可惜,一出门……
  • 花月尺牍

    花月尺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人要学会说“不”

    女人要学会说“不”

    在爱情的世界里,女人总是把男人放在第一位,她们总是喜欢说“我爱你胜过爱自己”之类的傻话,总是把男人当成天。而男人呢?他们即使再爱你,也只是把你放在和自己等同的位置上。所以,受伤的往往是女人。冰冰在上学的时候,爱上了高自己两级的学长,很快他们就进入了热恋期。大学毕业时,冰冰按计划准备考研究生,她的男友却不同意:“咱们结婚吧,我非常需要你。”是结婚还是考研,她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 天煞灾星

    天煞灾星

    我是个灾星,一生下来就克死了人,天煞灾星,克人、克己、克物……
  • 江湖好先生

    江湖好先生

    力足千斤武入行,丹田聚气方着相。真气游走周身脉,外放周身气凝罡。识海初成意先动,反掌移山莫敢挡。凌空踏浪云当路,毕生为证帝锋芒!武者为尊,实力至上。江湖不过巴掌大,先生,给我翻了它!
  • 邪魅王爷宠甜妃

    邪魅王爷宠甜妃

    她本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公司职员,聪明活泼,调皮捣乱,却意外的死亡魂穿成为宰相之女,又是王爷之妃,可偏偏是爹不疼,没娘爱,老公王爷不待见,好吧,她认了,她只是想活好自己,为什么要让她卷进那仇恨的漩涡,金銮之争惊人的身份,让她揭开痛得伤疤,稀里糊涂的爱上一个人,本以为那是刻骨铭心,却不料……最爱之人的背叛让她痛到无以复加。走吧,放任那一生最痛苦的爱,也许……今生她不会再爱……可是在相遇,怎么还是‘剪不断,理还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