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9100000037

第37章 儿科(2)

吹喉青黄散

【来源】《白喉条辨》。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去涎。

【主治】白喉。喉间红肿而痛,甚则颈项亦肿,痰涎较多者。

【组成】飞青黛、西牛黄、老式大泥冰少许(新式者不可用)、西瓜霜、西月石、濂珠各适量。

【用法】上药研极细末。用吹喉中。若咽燥者,用上白蜜,或鲜嫩侧柏叶捣汁调敷。

加减滋阴清肺汤

【来源】《喉痧症治概要》。

【主治】疫喉白喉,内外腐烂,身热苔黄,或舌质红绛,不可发表者。

【组成】鲜生地18克,细木通2.4克,薄荷叶2.4克,金银花9克,京玄参9克,川雅连1.5克,冬桑叶9克,连翘壳9克,鲜石斛12克,甘中黄2.4克,大贝母9克,鲜竹叶30张,鲜芦根(去节)3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血府逐淤汤

【来源】《医林改错》卷上。

【功用】活血祛淤,行气止痛。

【主治】上焦淤血,头痛胸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怔忡;淤血发热,舌质暗红,边有淤斑或淤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妇人血淤经闭不行,痛经,肌肤甲错,日晡潮热,青盲等目疾。现用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脑震荡后遗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性功能低下、更年期综合征、顽固性头痛、顽固性低热、眼底出血等属淤血内阻,日久不愈者。

【组成】当归、生地各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赤芍各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1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青凤散

【来源】《喉症指南》卷四。

【主治】白喉及喉风一切热证。

【组成】青果炭9克(烧存性)、川贝、黄柏、儿茶、薄荷叶各3克,冰片2.4克,凤凰衣1.5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再入乳钵内和研匀,收储瓷瓶封固。用时取少许,吹患处。

养阴清肺汤

【来源】《重楼玉钥》卷上。

【功用】养阴清肺。

【主治】白喉。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拨去,咽喉肿痛,初起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声,喘促气逆,甚至鼻翼翕动,脉数。

【组成】大生地6克,麦冬3.6克,甘草1.5克,元参4.5克,贝母2.5克(去心),丹皮2.5克,薄荷1.5克,炒白芍2.4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加减】体虚,加大熟地;热甚,加连翘,去白芍;燥甚,加天冬、茯苓。

语迟、不语

鸡头丸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

【主治】小儿诸病后,六七岁不能语者。

【组成】雄鸡头1枚(烧灰),鸣蝉3枚(微炒),甘草15克,(炙微赤,锉),川大黄30克(锉,微炒),麦门冬30克(去心,焙),当归23克(锉,微炒),黄芪23克(锉),芎23克,远志15克(去心),木通15克(锉),人参15克(去芦头)。

【用法】上药捣粗罗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量儿大小加减,不拘时候服。

菖蒲散

【来源】《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五。

【主治】外感风寒,客于哑门,卒不能语。

【组成】菖蒲、桂心、远志(去心,甘草水煎)各7.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用3克,以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不拘时候。

鸡胸、龟背、牙齿不长

加减葶苈丸

【来源】《片玉心书》卷五。

【功用】清肺泻火。

【主治】小儿肺热,致成龟胸,其胸高起状如龟样者。

【组成】大黄(煨)、天冬(去心)、杏仁(去皮、尖,另研)、百合、桑白皮(炒)、木通、甜葶苈(炒)各适量。

【用法】上药共研末,以蜜调和为丸。滚白水送下。

龟背丸

【来源】《永类钤方》卷二十一。

【异名】龟胸丸(《婴童百问》卷五)。

【主治】饮热伤肺,肺气胀满,而成龟胸、龟背。

【组成】大黄0.9克(炒),天门冬(去心,焙)、百合、杏仁(去皮、尖,炒)、木通、桑白皮(蜜炙)、甜葶苈(隔纸炒)、朴硝制枳壳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以蜜调和为丸。食后用温汤化服。

枳壳防风丸

【来源】《婴童百问》卷五。

【异名】枳壳丸(《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

【主治】小儿龟背。

【组成】枳壳(麸炒)、防风(去芦)、独活(去芦)、大黄(煨)、前胡(去芦)、麻黄(去节)、当归各3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10丸,食后米汤下。

追风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功用】祛风邪,清头目,利咽嗝,化痰涎。

【主治】新久偏正头痛,头晕目眩,心悸烦热,百节酸疼,鼻塞声重,项背拘急,或皮肤瘙痒,面上游风,状若虫行。

【组成】川乌(炮,去皮、脐、尖)、防风(去芦、叉)、川芎(洗)、白僵蚕(去丝、嘴,微炒)、荆芥(去梗)、石膏(煅、研)、甘草(炙)各30克,白附子(炮)、羌活(去芦,洗,锉)、全蝎(去尾针,微炒)、白芷、天南星(炮)、天麻(去芦)、地龙(去土,炙)各15克,乳香(研)、草乌(炮,去皮、尖)、没药(细研)、雄黄(细研)各7.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1.5克,入好茶少许同调,食后及临睡前服。

疝气、夜啼

调中散

【来源】《幼幼集成》卷二。

【主治】婴孩盘肠气,腹内筑痛。

【组成】青木香、川楝子、没药、白茯苓、上青桂、杭青皮、莱菔子、陈枳壳、尖槟榔、炙甘草各等分。

【用法】入葱白6.6厘米,盐3克,水煎,空腹时服。

刘寄奴散

【来源】《普济方》卷三六一。

【主治】小儿夜啼不止。

【组成】刘寄奴15克,甘草3克,地龙(炒)7.5克。

【用法】上药咀。用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时时与服。

万全散

【来源】《幼幼新书》卷七引张涣。

【主治】婴儿脏寒禀弱,或多囟解,面色青白,遇夜多啼,甚者烦闷,状若神祟者。

【组成】沉香、丁香、人参、五味子、当归(焙)30克,赤芍药、白术各15克,桂心7.5克。

【用法】上共药研为细末。每服3克,以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时滴口中。

大安神丸

【来源】《世医得效方》卷十一。

【异名】大惊丸(《世医得效方》卷十一)。

【功用】安神定惊。

【主治】小儿心热,夜啼烦躁。

【组成】人参(去芦)、茯苓各15克,甘草30克(炙),僵蚕(去丝)7.5克,白术15克(煨),桔梗尾7.5克,辰砂15克,全蝎5个(去毒),金银箔各6片,麦门冬(去心,炒),木香各15克,酸枣仁30克(汤去皮、壳,蛤粉炒),大赭石15克(醋煮)。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水丸或蜜丸。急惊潮热,竹青、薄荷叶煎汤下;夜啼,灶心土煎汤下;伤食,荆芥煎汤下;疹痘,蝉蜕(去足,翼)煎汤下;搐搦,防风煎汤下;常服,金银花薄荷煎汤下;慢惊,冬瓜子仁煎汤下。

蝉花散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主治】惊风,夜啼,咬牙,咳嗽,咽喉肿痛。

【组成】蝉花(和壳)、白僵蚕(直者,酒炒熟)、甘草(炙)各7.5克延胡索5.4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一岁小儿每服0.25克;4~5岁,每服1.5克。食后蝉壳汤下。

钓藤饮

【来源】《婴童百问》卷三。

【主治】小儿腹作痛,夜啼不歇。

【组成】钓藤勾、茯神、茯苓、川芎、当归、木香、甘草白芍药各3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3克,加生姜、大枣,略煎服。

【加减】啼必有脸红舌白、小便赤涩之症,去木香,加朱砂末3克研和,每服3克,木通汤调下,或锉散煎服亦可;惊啼,加蝉蜕、防风、天麻。

脐风、脐湿、脐疮、脐突

复生饮

【来源】《丹台玉案》卷六。

【主治】小儿脐风撮口。

【组成】牙皂、僵蚕、穿山甲各1.8克,麻黄、防风、胆星、半夏各1.5克,甘草0.9克,大黄3克(后入,略煎一滚)。

【用法】先即以此儿脱下脐带,煎五六沸去滓,再入前药煎。临服加入姜汁、竹沥各20毫升,麝香少许调匀,徐徐以匙灌之。以通利则有生机。

黄柏黑散

【来源】《外台秘要》卷三十六引《古今录验》。

【主治】小儿脐中有渗出液,久不愈。

【组成】黄柏(炙)30克,釜底墨1.2克。

【用法】上二味,捣和为散。以粉洒于脐中,即愈。

蚕号散

【来源】《婴童百问》卷一。

【主治】初生小儿,7日不食乳,名曰撮口。

【组成】僵蚕4个(去嘴,略炒),茯苓少许。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蜜稠调,抹儿口内。

神效散

【来源】《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主治】小儿脐部肿烂。

【组成】黄连、郁金、黄柏各3克,轻粉0.75克,白矾1.5克(枯用)。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以葱煎汤,洗净患部,然后用药掺脐上,一日3~4次。

辰砂全蝎散

【来源】《古今医统》卷八十八。

【主治】小儿初生口噤。

【组成】辰砂(水飞)1.5克,全蝎(去毒,炙)20枚,硼砂、龙脑、麝香各1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极细末。用乳母唾调涂口唇里及牙齿上,或用猪乳少许调入口内。

渗脐散

【来源】《医宗金鉴》卷五十。

【主治】小儿脐湿。

【组成】枯矾、龙骨(煅)各6克,麝香少许。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干撒脐中。

二豆散

【来源】《医宗金鉴》卷五十。

【主治】婴儿脐突,脐忽肿赤者。

【组成】赤小豆(不去皮)、豆豉、天南星(去皮、脐)、白蔹各3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用芭蕉汁1.5毫升,调敷肚脐四旁,每日2次。

胎黄、胎风、胎毒

沆瀣丹

【来源】《幼幼集成》卷二。

【功用】清热解毒,泻火导滞。

【主治】小儿一切胎毒,胎热胎黄,面赤目闭,鹅口口疮,重舌木舌,喉闭乳蛾,浑身壮热,小便黄赤,大便秘结,麻疹斑痧,游风疥癣,流丹瘾疹,痰食风热,痄肋面肿,十种火丹,诸般风搐。

【组成】杭川芎(酒洗)、锦庄黄(酒洗)、实黄芩(酒炒)、川厚朴(酒炒)各27克,黑牵牛(炒,取头、末)18克,薄荷叶13.5克,粉滑石(水飞)18克,尖槟榔23克(童便洗,晒),陈枳壳13.5克(麸炒),净连翘(除去心隔,取净)、京赤芍(炒)各18克。

【用法】上十一味,依方炮制,和匀焙燥,研极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月内之儿,每服1丸,稍大者2丸,俱用茶汤化服。但觉有泄泻,则药力行,病即减矣。如不泄,再服之。重病每日3服,以愈为度。

【禁忌】服药期间,乳母切忌油腻;胎寒胎怯,面色青白者忌服。

断痫丸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异名】断痫丹(《袖珍方》卷四引《汤氏方》)。

【主治】小儿胎风,久为惊痫,时发时止。

【组成】蛇蜕(微炙)9厘米,蝉蜕(去土,炒)4枚,黄芪(锉)、细辛(去苗、叶)、钓藤钩子、甘草(炙,锉)各15克,牛黄(研)1.5克。

【用法】上七味,捣研为末,和匀。煮面糊和丸,如小豆大。一岁小儿服2~3丸,二三岁小儿服10~15丸,人参汤下。不拘时候。

蒋氏化毒丹

【来源】《医宗金鉴》卷五十一。

【主治】孕妇过食辛热之物,热毒凝结,蕴于胞中,以致小儿初生,头面肢体赤如丹涂,热盛便秘者。

【组成】犀角、黄连、桔梗、元参、薄荷叶、甘草(生)、大黄(生)各30克,青黛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炼白蜜为丸,每丸重1.8克。每次1丸,用灯芯汤化服。

一抹金

【来源】《活幼心书》卷下。

【主治】小儿遍身生疮、溃烂如糜梨,脓汁不干。

【组成】藜芦(净洗,焙)、蛇床子(去土)、红丹(火飞)各15克,硫磺、赤石脂、明矾(火飞)、五倍子(去内虫屑)、黄柏(去粗皮)各6克,轻粉少许。

【用法】上药将前八味共研为末,同轻粉研匀,用生猪油和药末捣烂涂;或清油调搽。

天竺黄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主治】小儿胎风惊热,手脚急强。

【组成】天竺黄7.5克(细研),牛黄3.7克(细研),胡黄连7.5克,犀角屑7.5克,天麻15克,蝉蜕7.5克(微炒)。

【用法】上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匀。不拘时候,以新汲水调下0.3~0.6克,2岁以上加药服之。

脾胃虚弱、口涎

调中正胃散

【来源】《活幼口议》卷十九。

【功用】健脾温中。

【主治】小儿脾胃虚寒,吐逆烦闷,神困力乏,饮食不美,虚弱思睡,睡不安稳。

【组成】藿香叶、白术、人参、白茯苓、甘草(炙)、陈皮(去白)、山药、白扁豆(炒)、半夏曲、川白姜(炮)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服3克,水150毫升,生姜2小片,大枣半个,煎2~3沸服。

助胃膏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功用】补脾健胃,温中理气。

【主治】小儿胃气虚弱,乳食不进,腹肋胀满,肠鸣泄泻,大便色青,或时夜啼,胎寒腹痛。

【组成】白豆蔻仁、肉豆蔻(煨)、丁香、人参、木香各30克,白茯苓(去皮)、官桂(去粗皮)、白术、藿香叶、缩砂仁、甘草(炙)各60克,橘红(去白)、山药各12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和成膏。每服如芡实大1丸,用米饮化下,不拘时候。量儿大小加减。

同类推荐
  • 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辨象

    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辨象

    作者以讲座的形式,从一气周流的角度,运用中医辨象的思维模式,紧密结合临床,通过具体的临床病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一气周流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病证及相应的治疗方案。《破解中医治病秘码:临证辨象》理论与临床密切结合,语言通俗明快,讲解深入浅出,非常便于中医初学者入门学习,也可作为临床中医师的参考用书。
  • 金匮要略学习记忆手册(便携式)

    金匮要略学习记忆手册(便携式)

    《金匮要略》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千百年来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是每位研习中医者的必读之书,是造就中医名家的奠基石。当前,“读经典,做临床”已成为中医界的共识。实践证明,掌握经典的原理和要点,对于提高临床能力和疗效有很大的裨益。所以,学习好《金匮要略》就显得十分重要。以此为动因,我们编写了《金匮要略学习记忆手册(便携式)》一书,希望给学习者些许帮助。 本书的编写以“简要、实用”为宗旨。 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临床意义大、涉及主要考核点为标准,选取《金匮要略》原文200余条。
  • 实用中医临床技能教程

    实用中医临床技能教程

    中医临床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运用中医基本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高临床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中医临床教学的重要?容。临床技能培训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培训,使学生掌握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掌握中医辨证论治与理、法、方、药融会贯通的本质?涵,这是中医本科生进入临床实习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实用中医临床技能教程》的?容包括中医四诊基本要求、病历书写规范、体格检查、针炙推拿技法与治疗。书中?容编写符合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切合临床实际,简明实用,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 生理学

    生理学

    本书内容包括: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消化与吸收、能量代谢和体温、肾脏的排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分泌等11章内容。
  •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是在前面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包括大外科各专科的常见疾病,有些疾病因病情、类型不同而处理不同则分别介绍。每一疾病均从“诊断要点、治疗程序、处方、警示”四大方面进行阐述。“治疗程序”集中体现了治病的理念,表述了治病的步骤和重点。“处方”是该书的重中之重,以临床应用的正规模式开列,既有药物的剂量、用法、疗程,而且还明确了用药的先后顺序,什么情况下该换药,什么情况下该减药,什么情况下要改变用药方法,如何联合用药等都一一作了交代。
热门推荐
  • 赛尔号巅峰之战

    赛尔号巅峰之战

    本书剧情轻松幽默喜欢幽默的朋友要来看哦!(内含如何写文文)不变的幽默,百变的剧情!赛尔号巅峰之战带你走进一个幽默的赛尔号世界!【某人:滚一边去!这算什么幽默?最多算是傻!傻!懂吗?!】要是作者只懂得剧情幽默,那就Out!故事的剧情一定要带给读者精彩!依旧是我们维持正义、守护弱小的战神联盟出演主角!而阴险狡诈的海盗依然是反派主演!一个神秘的传说,一道永恒的友谊。强大的邪恶势力即将复活苏醒……总之,各位各位!本书虽比不上大神级的文书,但也算是轻松搞怪的小书了,看了保你不后悔!【某人:你保不后悔有什么用?小爷就后悔了!后悔了!你赔……】
  • 芊落世界

    芊落世界

    大地绵延万里,是终有尽头。看似平静的大海,总在不经意间起了波澜。头顶的星空仿若恒古长存,望不尽其边际。它是神秘的,在凡人眼中它恒古不变。就算是帝王,也只能对其仰望!纵使那大仙大佛,撑起那万丈金身,在这浩瀚的星河中,亦不过是一粒细沙。因而,人们时常会不经意的起了这么一个念头:那神秘的星空后面,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 既要成功,也要成仁

    既要成功,也要成仁

    本书并不只是一个成功者的经验分享,而是一个成功者观看世界的眼光。正如潘石屹所言:“很多年后,能够流传下去的更多的是精神性的东西,具体的经验肯定对将来是不适用的。”这本书便是他最深层、最无私的告白。在这本书中,他敞开最私密的自我,提出自己对新世界的看法、企业管理的理念、对财富的态度以及对精神世界的领悟,用自身的经历找到了一条从物质到精神的解放之路。
  • 索罗核心

    索罗核心

    在寂灭天陆,有一颗名为索罗核心的至宝,它掌控的空间,得到它就能开辟属于自己的空间领域,在空间里可以创造第二世界,掌握丰富资源。看一位高中生奇葩穿越,经历惊心动魄的战斗,创造辉煌篇章!索罗核心书友群:399427679凌空毅光QQ:756496011
  • 无影无踪

    无影无踪

    物理老师周华,正准备与未婚妻登记结婚,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周华突然发现未婚妻离奇失踪。一同消失的,包括她所有存在过的痕迹,经过反复寻找和思索,周华怀疑自己的未婚妻极有可能只存在于自己的梦境和记忆中。究竟是梦境还是现实?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周华在苦苦的追寻真相。。。。。。。。。。。。。本文是短篇科幻,1万字左右,文章短小便会精悍,我会努力斟酌每一个词句,给大家一篇好看的文章!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已完本!本书已完本!不知道是不是创世第一部真正完本的小说,哈哈。
  • 遇见你的时候,下雪了

    遇见你的时候,下雪了

    她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女孩,为了自己,不惜一切代价。有的人天生就是这样,不是经历什么童年创伤,没有什么王子灰姑娘存在,她,就是这么自私。灰姑娘的幸福只存在童话里,好命的女主角小说里才会有。如果说,真有童话故事的话,那她就是不被爱的女二号,完美,美丽,却不被男主所爱。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
  • 秘恋365天:首席太霸道

    秘恋365天:首席太霸道

    临近婚礼,渣男跟渣女竟然在滚床单,还害得她差点丢掉小命。他们夺走她爸妈留下的公司,让她净身出户,她发誓,绝对不会饶过他们。于是,她选择跟他合作。他说,唯一的条件是不可以爱上他。可后来的后来,他为什么要将她压倒……
  • 仙武传奇录

    仙武传奇录

    岁月无情匆然去,谁忆当年热血热!年少不知修道难,三尺木剑怀天下!兄弟聚义三杯酒,兄弟论道两盏茶!莫道前路多荆棘,生死与共同战斗!一入红尘深似海,谁明佳人真痴心!待到轮回穷尽时,沙城之巅封神决!…………昔年的辉煌传奇,已随时间沉淀在了风中,今朝的我们,可否还敢再一次扬帆起航,再续争夺那至高无上荣誉的沙城霸主的传奇故事……
  • 煞神天荒之都市霸主

    煞神天荒之都市霸主

    入世后,风云起,战,胜,崛起风云,煞神三部曲,之都市霸主,
  • 声音门

    声音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