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9100000031

第31章 妇科(1)

一、月经病

月经不调

艾附丸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十五。

【主治】妇人血海虚冷,月水不行,脐腹疼痛,筋脉拘挛,及积年坚瘕积聚。

【组成】白艾叶、枳壳(去瓤,取净)、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当归(洗,焙)、赤芍药、没药(别研)、木香各30克(炮),沉香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将艾叶并枳壳用米醋于砂锅内煮,令枳壳烂,同艾叶细研为膏,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温酒或米饮送下,空腹时服。

四制香附丸

【来源】《摄生众妙方》卷十一。

【功用】调经种子,顺气健脾。

【主治】月经不调,久不受孕。

【组成】香附米500克(125克酒浸,125克盐汤浸,125克童便浸,125克醋浸,各3日,滤干,炒),当归120克(酒浸),川芎120克,熟地黄120克(姜汁炒),白芍药120克(酒炒),白术60克,陈皮60克,泽兰叶60克,黄柏30克(酒炒),甘草30克(酒炒)。

【用法】上药共研末,以酒糊调和为丸。每服70丸,空腹时用白汤下。

升阳举经汤

【来源】《兰室秘藏》卷中。

【主治】妇人经水不止,右尺脉按之空虚,属气血俱脱者。

【组成】肉桂(去皮,盛夏不用)、白芍药、红花各1.5克,细辛1.8克,人参、熟地黄、川芎各3克,独活、黑附子(炮裂,去皮、脐)、炙甘草各5克,羌活、藁本、防风各6克,白术、当归、黄芪、柴胡各9克,桃仁(汤浸,去皮、尖)10个。

【用法】上药共研为粗末。每服9克,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热服。

元归散

【来源】《类证治裁》卷八。

【主治】妇女血滞经闭。

【组成】元胡索、当归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末。每服9克,加生姜,以水煎服。

十全济阴丸

【来源】《济阴纲目》卷六。

【功用】养血,益气,调经。

【主治】气血两虚,月经不调,久不怀孕。

【组成】当归身(酒洗)、熟地黄、香附子(童便煮)各120克,干山药、白术各75克,枸杞子、人参各60克,蕲艾叶60克(去梗、筋,同香附用陈醋、老酒煮一时,捣烂焙干),川芎、白芍药、牡丹皮、紫石英(火煅淬)各45克,泽兰3克,紫河车1具(在净水内洗去秽血,用银针挑去紫筋)。

【用法】上药咀片,同河车入砂锅内,用陈老酒750毫升、陈米醋250毫升、清白童便250毫升、米泔水750毫升和匀,倾入锅内,浮于药寸许,如尚少,再加米泔,盖密,用桑柴火慢煮,以河车溶化汁干为度。同取出,用石臼捣烂为饼,日晒露三昼夜,焙干为末,炼蜜捣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渐加至90丸,空腹时用温盐汤送下。

九制香附丸

【来源】《饲鹤亭集方》。

【功用】开郁健脾,调经安胎。

【主治】妇人经事不调,赤白带下,气血凝滞腹痛,胸闷胁胀,呕吐恶心,气块血块。

【组成】香附420克,艾叶120克。

【用法】将上药一次用酒,二次用醋,三次用盐,四次用童便,五次用小茴香60克,六次用益智仁60克,七次用丹参60克,八次用姜汁,九次用莱菔子60克,先后分别煎汁,按春三日、夏一日、秋三日、冬七日浸制,随后晒干研为细粉,糊丸。每服9~12克,开水送下。

皱血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功用】散寒祛淤,理气调经。

【主治】妇人血海虚冷,气血不调,时发寒热,或下血过多,或久闭不通,崩中不止,带下赤白,瘕癖块,攻刺疼痛,小腹紧满;胁肋胀痛,腰重脚弱,面黄体虚,饮食减少,渐成劳状,及经脉不调,胎气多损。

【组成】菊花(去梗)、茴香、香附(炒,酒浸一夜,焙)、熟干地黄、当归、肉桂(去粗皮)、牛膝、延胡索(炒)、芍药、蒲黄蓬莪术各9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用乌豆700克,醋煮候干,焙为末,再入醋400毫升,煮至200毫升,为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温酒或醋汤下;血气攻刺,炒姜酒下;块绞痛,当归酒下。

姜黄散

【来源】《妇人大全良方》卷一。

【主治】子脏久冷,月水不调,及淤血凝滞,脐腹刺痛。

【组成】川姜黄(成片子者)120克,蓬莪术、红花、桂心川芎各30克,延胡索、牡丹皮各60克,白芍药9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3克,用水75毫升,酒75毫升,煎至100毫升,热服。

珍宝饮

【来源】《丹台玉案》卷五。

【主治】月经一月两至或数日一至者。

【组成】当归、白芍、人参、白茯苓、生地各3克,蒲黄6克(炒黑)、香附、川芎、白术、甘草、黄连各2.4克。

【用法】上药加大枣2枚,水煎,空腹时温服。

定经汤

【来源】《傅青主女科》卷上。

【功用】舒肝补肾,养血调经。

【主治】肝肾气郁,经来断续,或前或后,行而不畅,有块,色正常,小腹胀痛,或乳房胀痛连及两胁。

【组成】菟丝子(酒炒)30克,白芍(酒炒)30克,当归30克(酒洗),大熟地15克(9蒸),山药15克,白茯苓9克,芥穗6克(炒黑),柴胡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泽兰丸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主治】室女血气不调,经止后复来,脐腹冷疼。

【组成】泽兰叶、牡丹皮、芎、当归(切,焙)、延胡索、蓬莪术(炮,锉)、京三棱(炮,锉)、芍药、熟干地黄(焙)各30克,肉桂(去粗皮)、青橘皮(去白,炒)、乌头(炮裂,去皮、脐)各23克。

【用法】上药十二味,细捣为末,用酒面糊调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空腹时用温酒调下。

理阴煎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异名】理营煎(《仙拈集》卷一)。

【功用】益肾健脾,活血调经。

【主治】真阴虚弱,痰饮内停。胀满呕哕,恶心吐泻,腹中痛,妇人经迟血滞。

【组成】熟地9~21克或30~60克,当归6~9克或15~21克,炙甘草3~6克,干姜(炒黄色)3~9克或加肉桂3~6克。

【用法】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280~320毫升,热服。

【加减】命门火衰,阴中无阳,加附子、人参;外感风寒,邪未加深,但见热身痛,加柴胡6克;寒凝阴盛,邪气难解,加麻黄6克;阴盛之体,外感寒邪,恶寒脉细,加细辛3~6克,甚者再加附子3~6克,或并加柴胡以助之;阴虚内热,宜去姜、桂,单用三味,或加人参;脾肾两虚,水泛为痰,或呕或胀,加茯苓4.5克,或加白芥子1.5克;泄泻不止,少用当归或去之,加山药、扁豆、吴茱萸、破故纸、肉豆蔻、附子之属;腰腹疼痛,加杜仲、枸杞;腹胀疼痛,加陈皮、木香、砂仁。

痛经

延胡索散

【来源】《济阴纲目》卷一。

【主治】妇人气滞血淤,脘腹胀痛,或经行腹痛。

【组成】延胡索、当归(酒浸)、赤芍(炒)、蒲黄(炒)、桂皮、乳香、没药各3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9克,温酒空腹服。

益母丸

【来源】《奇方类编》卷下。

【功用】调气活血。

【主治】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腹有瘕,久不受孕,产后血淤腹痛。

【组成】益母草500克,川芎30克,赤芍30克,归身30克,木香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每丸重9克。每次服1丸,一日2~3次。

【禁忌】孕妇忌服。

宁坤丸

【来源】《采艾编翼》卷二。

【异名】回生丹(《采艾编翼》卷二)。

【功用】补气养血,解郁化淤,调经止痛。

【主治】妇女崩漏带下,产劳虚损;室女经闭,痛经,月水不调。

【组成】大黄500克(细末),红花90克(炒黄色,入好酒400毫升同煮三五沸,去红花不用,只存汁用),黑豆1.2千克(水2.25升煮取汁700毫升,去豆),苏木90克(锉,用河水2.25升煎取汁700毫升,亦去滓不用)。

以上三味,先将大黄末用好米醋500~700毫升搅匀,以文武火熬成膏,复添醋750毫升,再搅匀,再熬成膏;次下红花酒、黑豆汁、苏木汤,共倾入大黄膏内搅匀,又熬成膏,取出待用。如有锅巴,即焙干研成药:

当归、川芎、熟地黄(务自制)、白茯苓(去皮)、苍术(米泔浸)、香附米、乌药、玄胡索、桃仁(沸汤泡,去皮,炒,另研)、牛膝(去芦)、蒲黄各30克,白芍(酒炒)、甘草、陈皮、木香、三棱、五灵脂、羌活、山萸(酒浸,去核)、地榆各15克,人参、白术(去芦)、青皮(去白)、木瓜各9克,良姜12克,乳香、没药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用大黄膏调和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酒顿化服。

延胡索汤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主治】妇人室女,七情伤感,遂使血与气并,心腹作痛,或连腰胁,或引背膂,上下攻刺,甚作搐搦,经候不调,但是一切血气疼痛,并可治之。

【组成】当归(去芦,酒浸,锉,炒)、延胡索(炒,去皮)、蒲黄(炒)、赤芍药、官桂(不见火)各15克,片子姜黄(洗)、乳香、没药、木香(不见火)各90克,甘草(炙)7.5克。

【用法】上药咀。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生姜7片,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加减】吐逆,加半夏、橘红各15克。

当归须散

【来源】《医学入门》卷八。

【主治】妇人月经适来,血气凝滞,小腹疼痛;产后恶露不尽,心腹作痛;跌打损伤,气血凝结,胸腹胁痛,或发寒热。

【组成】归尾4.5克,红花2.4克,桃仁2.1克,甘草1.5克,赤芍、乌药、香附、苏木各3克,官桂1.8克。

【用法】上药用水、酒各半煎,空腹时服。

吴茱萸汤

【来源】《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功用】祛风散寒,温经止痛。

【主治】妇女经行腹痛,胞中不虚,惟受风寒为病者。

【组成】当归、肉桂、吴茱萸、丹皮、半夏(制)、麦冬各6克,防风、细辛、藁本、干姜、茯苓、木香、炙甘草各3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生血清热方

【来源】《万病回春》卷六。

【功用】养血清热,化淤调经。

【主治】血虚有热,兼夹淤滞,经水过期而来,作痛者。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酒炒)、生地黄、牡丹皮、桃仁(去皮、尖)、红花、木香、玄胡索、香附、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锉为散。水煎,温服。

桃核承气汤

【来源】《伤寒论》。

【异名】桃仁承气汤(《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伤寒括要》)。

【功用】破血下淤。

【主治】淤热蓄于下焦,少腹急结,大便色黑,小便自利,甚则谵语烦渴,其人如狂,至夜发热,及血淤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下,脉沉实或涩。

【组成】桃核50个(去皮、尖),桂枝6克(去皮),大黄12克,甘草6克(炙),芒耗6克。

【用法】以上五味,以水700毫升,煮至300毫升,每日3服。当微利。

宣郁通经汤

【来源】《傅青主女科》卷上。

【功用】疏肝泻火,理气调经。

【主治】妇女经前腹痛,少腹为甚,经来多紫黑淤块者。

【组成】白芍15克(酒炒),当归15克(酒洗),丹皮15克,山栀9克(炒),白芥子6克(炒研),柴胡3克,香附3克(酒炒),川郁金3克(醋炒),黄芩3克(酒炒),生甘草3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连服4剂。

闭经

归芍饮

【来源】《丹台玉案》卷五。

【主治】临经并经后腹痛。

【组成】当归、白芍、川芎各3克,白术、人参、生地、香附、陈皮各4.5克。

【用法】加大枣2枚,以水煎,空腹时服。

玉烛散

【来源】《儒门事亲》卷十二。

【功用】养血清热,泻积通便。

【主治】血虚发热,大便秘结;或妇女经候不通,腹胀作痛;或产后恶露不尽,脐腹疼痛;或胃热消渴,善食渐瘦;或背疮初发。

【组成】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大黄、芒硝、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锉为散。每服24克,水煎去滓,空腹时服。

水蛭饮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功用】祛淤通经。

【主治】室女月水不通,腹满有淤血。

【组成】水蛭80只(糯米同炒,米熟去米),桃仁(汤浸,去皮、尖、麸炒)100枚,虻虫(去翅、足,微炒)80只,大黄(锉,炒)90克。

【用法】上四味,细锉。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煎至90毫升,去滓温服,有顷再服。当下血,如未下,明日再服。

化血丹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功用】止血化淤。

【主治】咳血,吐血,衄血,二便下血;并治妇女闭经成瘕者。

【组成】花蕊石(煅存性)9克,三七6克,血余炭(煅存性)3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分2次,开水送服。

四物苦楝汤

【来源】《医垒元戎》。

【主治】杂症腹痛及经事欲行脐腹绞痛。

【组成】当归、熟地黄、芍药、川芎、玄胡索、苦楝(碎,炒焦)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服15克,以水煎服。

倒经

三黄四物汤

【来源】《审视瑶函》卷六。

【主治】月经来前,内热迫血上壅,吐血,衄血。

【组成】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连、黄芩、大黄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锉碎。以水煎服。

顺经汤

【来源】《审视瑶函》卷六。

【功用】疏肝理气,活血通经。

【主治】室女月水停久,倒行逆上冲眼,红赤生翳。

【组成】当归身、川芎、柴胡、桃仁(泡,去皮、尖)、香附子(制)、乌药、青皮、红花、广陈皮、苏木、赤芍、玄参各适量。

【用法】上锉一剂。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去滓,加酒20毫升,食后温服。

同类推荐
  • 神奇的人体生命节律

    神奇的人体生命节律

    作为一本科普读物的出版,将对我国人体生命节律的研究与应用起到推动作用。相信人体生命节律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掌握,将会为人类生活、安全及社会生产活动带来巨大的效益。
  • 健康体检和常见疾病的检验结果解读

    健康体检和常见疾病的检验结果解读

    为了帮助健康体检者、患者及家属、亲友解读健康体检的检验结果,由温州市老卫生科技工作者协会检验病理专业委员会牵头,会同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实验诊断中心等单位,组织老专家和在一线忙碌的同道共同编写了《健康体检和常见疾病的检验结果解读》这本科普性读物,其内容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专业性、普及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感悟医途

    感悟医途

    本书主要探讨了医患最为关心的纠纷问题,根据医院管理经验提出了解决医患矛盾的办法。
  • 骨科速查手册

    骨科速查手册

    随着人们活动半径的扩大,交通事故频发,骨科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骨科图书的出版也不断丰富。目前,骨科临床用书大多分为两类:一类内容“广而全”,涵盖了骨科各种常见疾病,从病因、病理到诊断、治疗,内容详尽。
  • 神奇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

    神奇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

    《神奇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主要内容分为绝代医宗、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章节。《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
热门推荐
  • 中国红

    中国红

    九五年“雅芳”色彩广场系列中有种编号为“mo5”的口红,取名为“中国红”。这种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红色。每次看国际上的体育比赛,飘满了各色国旗之中的五星红旗在我心中是最耀眼、最美丽而富有贵气的。我常感怀于那种色彩的鲜艳与五星搭配所呈现的一种独特的美。
  • 腹黑妻上菜:夫君请笑纳

    腹黑妻上菜:夫君请笑纳

    一个人生活了很久,终于在找到幸福的时候,谁知第三者涉入,最后她竟然嫁给这个身份是总裁的第三者,就这样嫁入豪门,梦想着的幸福日子在婚后第二天全数倾倒,以往的一切再次如同南柯一梦,她以为只要她努力,他就会对自己日久生情,她错了,他根本连斜眼都不给她,何来日久生情?后来他跟她说他们之间只是契约关系,她更加奇怪,她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契约目的是什么?日渐心凉,终于在某一天,她发现丈夫的一个惊天的秘密!总裁太冷酷无情,一次又一次地伤害她,她决定对此进行报复,报复还在进行,而她却在意外中跟自己深爱的老情人相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接下来她会这么做呢?
  • 冷宫替嫁妃之青点君心

    冷宫替嫁妃之青点君心

    青岚,是冷宫暖阁里出生的女儿,为了自保,甘愿顶替皇后的女儿青鸾远嫁未央和亲。同为羽国的公主,另个人的命运却迥然不同。到了未央青岚的命运又该如何?是成为后宫勾心斗角的一人?是被夜寒溪赐死?还是离开?两人之间的仇恨又能否因为爱而化解?夜寒溪、夜倾言、景容、君虞……青岚又意属于何人?一个遗失百年的东西,又将勾起怎么样的腥风血雨,它又将落在谁的手里,解救谁的命运,打破谁的枷锁。她是羽国冷宫公主,是未央王朝的宠妃,是前朝遗孤,还是他执手白头,笑傲江湖的人?他是一国帝王,是报复,是爱恋,还是幽禁?他是世间之主,只为保护青岚,倾尽所有,还是另有所图?
  • 逃离北上广

    逃离北上广

    在本书中(书中所用人名大部分为化名),我们精心挑选了“坚守者”或是“逃离者”的种种事例,并对这些现象作出了解读,对于应该“坚守”或是“逃离”进行了分析,从中可以发现他们“坚守”或是“逃离”的原因,以及“坚守”或是“逃离”后的心态和生活状况,希望这本书能让那些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拼搏奋斗在各个城市的年轻人解开心中的疑惑,找到前进的方向,获得拼搏的力量,为自己心目中向往已久的理想生活而不懈拼搏!
  • 红颜恩仇录

    红颜恩仇录

    明末,名门之女舒雪弥因一场政治斗争家破人亡,在神秘女子紫苏的引导下,加入江湖组织逸鹤轩。随之身世之谜,感情圈套的揭开,走上复仇之路,策马江湖,快意恩仇,在她峥嵘绮丽的人生道路上,又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 成精吧,动物

    成精吧,动物

    给媳妇摸骨,竟摸出一条尾巴。媳妇啊!你屁股上这毛茸茸的东西到底是个啥?你快告诉我,我很急。
  • 长江传

    长江传

    一部关于长江的美丽凄楚、动人心弦的传记。作者远溯亿万年前由东向西流出的古长江的初始形态,从徘徊流水的序曲到奔流入海的尾声,一如徐刚以往的风格,时而大开大合、大起大落;时而细致入微、鞭辟入里。融地理、历史、人物、文化于一炉,直面历史和现实,在大地的背景上所作的饱含忧患的刻画,于仪态万方中教人沉思冥想。书中既有长江百年水患的详尽钩沉,又有绿色中国的蓝图创意,独特的语境洋溢在字里行间,大地完整性的思考给出了作者铭心刻骨的警醒之言:我们正走在一条离开物质财富越来越近、离开江河大地越来越远的不归路上。
  • “假装”的智慧:美丽女人也可以“无所不知”

    “假装”的智慧:美丽女人也可以“无所不知”

    《美丽女人也可以“无所不知”——“假装”的智慧》是由哈尔滨出版社精心打造的一本生活类图书。这本书面向众多的女性读者,从书籍、电影、话剧、摄影、音乐等十七个话题出发,教会女人如何生活得更精彩,如何在生活中展示独特的智慧和魅力。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让自己头脑更加充实,眼界更加开阔,你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美丽女人。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美丽女人也可以“无所不知”——“假装”的智慧》一书,让你从全方位、多角度改善自我,调整自我,成为一个内外兼修的新时代女性!
  • 都市魔医

    都市魔医

    云阳从昆仑归来,将修真和中医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在滚滚的万丈红尘之中以求窥视无上大道。身负大仇的他,性情冷漠,一身是迷,人称见死不救,“死一人,活一人”的规矩引起全世界无数人的震动,世家千金,大学校花,邻家小妹,一一来到他的身边。云阳语录“哦!美女们,贫道一心向道,既然你们盛意难拒,就勉为其难的和你们双修好了,无量他吗个天尊!”
  • 想一缕春风

    想一缕春风

    单薄的身体,脆弱的心灵,接受现实的洗礼,我们的心都要从弱小变的强大,只看你怎么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