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9100000023

第23章 内科(17)

加味温胆汤

【来源】《万病回春》卷四。

【功用】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主治】病后虚烦不得卧,及心胆虚怯,触事易惊,短气悸乏。

【组成】半夏(泡7次)10.5克,竹茹、枳实(麸炒)各4.5克,陈皮6.6克,茯苓、甘草各3.3克,酸枣仁(炒)、远志(去心)、五味子、人参、熟地黄各3克。

【用法】上药共锉一剂。加姜、枣煎服。

加味定志丸

【来源】《寿世保元》卷五。

【功用】益气养心,安神定志。

【主治】心气不足,恍惚多忘,或劳心胆冷,夜卧不睡。

【组成】人参90克,白茯神(去皮、木)60克,远志(甘草水泡,去心)、石菖蒲各60克,酸枣仁(炒)60克,柏子仁(炒,去壳)6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乳香为衣。每服50丸,临卧时用枣汤送下。

芍药栀豉汤

【来源】《云岐子保命集》卷下。

【主治】产后虚烦不得眠。

【组成】芍药、当归、栀子各15克,香豉2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粗末。每服30克,以水煎服。

多寐、健忘

镇心省睡益智方

【来源】《千金翼方》卷十六。

【主治】惊悸,嗜眠,健忘。

【组成】远志1.5千克(去心),益智子、菖蒲各250克。

【用法】上三味,捣筛为散。每次2克,以淳糯米酒调服。

神交汤

【来源】《辨证录》卷四。

【功用】大补心肾。

【主治】健忘。

【组成】人参30克,麦冬30克,巴戟天30克,柏子仁15克,山药30克,芡实15克,玄参30克,丹参9克,茯神9克,菟丝子3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连服10剂。

菖蒲益智丸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

【功用】养心益智。

【主治】健忘,神志恍惚。

【组成】菖蒲、远志、人参、桔梗、牛膝各38克,桂心23克,茯苓53克,附子30克。

【用法】上八味,共研为细末,调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丸,加至20丸,白天2次,夜里1次。

加味宁志丸

【来源】《扶寿精方》

【功用】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主治】气血两虚,精神恍惚,心思昏愦,健忘怔忡。

【组成】白茯苓(去皮)、人参、远志(甘草煎汤浸软,去木)、菖蒲(寸九节者,米泔浸)、黄连(去毛)、酸枣仁(水浸,去红皮)、柏子仁(去壳)各30克,当归(洒洗)、生地黄(酒洗)各24克,木香12克(不用火),朱砂(研,水飞)37.5克(半入药,半为衣)。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炼蜜丸,绿豆大。半饥时用麦门冬(去心)煎汤送下50~60丸。

交泰丸

【来源】《脾胃论》卷下。

【功用】升阳泻阴,调营和中。

【主治】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沉困懒倦。

【组成】干姜(炮制)0.9克,巴豆霜1.5克,人参(去芦)、肉桂(去皮)各3克,柴胡(去苗)、小椒(炒去汗,并闭目去子)、白术各4.5克,厚朴(去皮,锉,炒。秋、冬加至21克)、酒煮苦楝白茯苓、砂仁各9克,川乌头(炮,去皮、脐)13.5克,知母12克(一半炒,一半酒洗。此一味,春、夏所宜,秋、冬去之),吴朱萸(汤洗7次)15克,黄连(去须。秋、冬减至4.5克)、皂角(水洗,煨,去皮、弦)、紫菀(去苗)各18克。

【用法】上药除巴豆霜另入外,余同研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温水送下。

加味定志丸

【来源】《古今医鉴》卷八陈白野方。

【功用】养心益智。

【主治】健忘。

【组成】当归身(酒洗)、川芎、白芍药、生地黄(酒洗,切)各60克,人参18克,石菖蒲60克,远志(甘草水泡,去骨,姜汁炒)9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克,临卧白汤送下。

宁神汤

【来源】《嵩崖尊生》卷九。

【功用】补中益气,清热燥湿。

【主治】脾胃气虚,湿热内困,食后昏沉,懒动嗜卧。

【组成】人参、青皮各1.5克,黄芪6克,神曲2.1克,黄柏、当归、柴胡、升麻各0.9克,苍术、炙草各3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聪明汤

【来源】《古今医鉴》卷八。

【主治】健忘。

【组成】白茯神、远志肉(甘草水泡)、石菖蒲(去毛,3厘米9节者佳)各90克。

【用法】上药制后,共研为细末。每日用9~15克,煎汤,空腹时服,一日不拘数次。

癫、狂、痫

医痫无双丸

【来源】《寿世保元》卷五。

【功用】祛风化痰,降火镇惊,养血理脾,宁心定志。

【主治】痫症。

【组成】南星30克,半夏30克(二味用白矾、皂角、生姜煎浸一日夜透,切片,随汤煮干,去矾、皂、姜不用),川芎9克,归身(酒洗)、软石膏各30克,天麻21克,僵蚕1.5克,生地黄(酒炒)30克,荆芥穗15克,辰砂15克,川独活15克,乌犀角15克,白茯苓(去皮)、拣参各30克,远志(甘草水泡,去心)、麦冬(去心)、白术(去芦油)、陈皮(去白)各15克,酸枣仁(炒)15克,黄芩9克,川黄连(去毛)15克,白附子(煨)、珍珠、甘草各9克,金箔30片。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用好酒打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金箔为衣。每服5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天乌散

【来源】《幼幼新书》卷十一引《录苑方》。

【异名】狐肝散(《幼幼新书》卷十一引《灵苑方》)。

【主治】风痫。

【组成】腊月乌鸦1只(用肉、骨),腊月野狐肝1具(二味入瓶固烧),麝香、天麻、犀角各15克,干蝎、白僵蚕、蝉蜕、牛黄(多益妙)、荆芥、藿香、天南星(去心)、白附子、腻粉、桑螵蛸(腊月采)各30克,乌蛇60克(酒浸)。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1.5克,空腹时用荆芥汤或豆淋酒送服。小儿薄荷汤调0.3~0.6克。

三妙散

【来源】《医宗金鉴》卷六十七。

【主治】脐中作痒,时流黄水,不痛不肿,及湿疮、湿癣。

【组成】槟榔、苍术(生)、黄柏(生)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干撒肚脐。

加减导痰汤

【来源】《寿世保元》卷五。

【功用】化痰清火。

【主治】痫证痰火盛者。

【组成】南星(姜制)、半夏、陈皮(去白)、白茯苓(去皮)栝楼仁(麸炒)、桔梗、山栀子、黄芩、黄连(姜炒)各3克,甘草、木香(另研)、辰砂(为末)各1.5克。

【用法】上药共锉一剂。加生姜煎,入竹沥、姜汁,磨木香末,调辰砂末同服。

大惊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主治】惊风诸痫,壮热昏愦,神志恍惚,痰涎壅塞,或发搐搦,目睛直视。

【组成】蛇黄(火煅,醋淬9次,研飞)6克,青礞石(研)3克,朱砂(研飞)9克,虾蟆灰、雄黄各3克,铁粉(研)7.5克。

【用法】上药研匀。用水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丸。煎薄荷水磨剪刀股化下,一日3服。

芩连清心汤

【来源】《类证治裁》卷四。

【功用】清心开窍,化痰安神。

【主治】痰火扰心,癫狂烦躁。

【组成】黄芩、黄连、麦冬、花粉、茯神、丹参、牛黄、菖蒲、远志各等分。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开迷散

【来源】《古今医鉴》卷七。

【主治】妇人血逆心包而作癫狂,歌唱无时,喻垣上屋者。

【组成】当归3克,白术(炒)3克,白芍药3克,柴胡2.4克,白茯苓2.4克,甘草(炙)2.1克,桃仁4.5克,苏木3克,远志(泡,去骨)4.5克,生地黄4.5克。

【用法】上药锉研为末。加生姜,用水煎服。

加减寿星汤

【来源】《古今医鉴》卷七。

【主治】痫症。

【组成】南星120克(胆制),半夏60克,防风30克,荆芥21克,天麻30克,皂荚30克,香附30克,青皮30克,猪苓30克,泽泻30克,赤茯苓30克,白茯神30克,白术30克,细辛21克,麦门冬30克。

【用法】上药锉碎。每剂30克,加生姜,水煎服。

二阴煎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功用】清心泻火,养阴安神。

【主治】心经有热,水不制火,惊狂失志,多言多笑,喜怒无常,或疮疡疹毒,烦热失血。

【组成】生地6~9克,麦冬6~9克,枣仁6克,生甘草3克,玄参4.5克,黄连3~6克,茯苓4.5克,木通4.5克。

【用法】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灯芯草20根,或竹叶亦可,煎至280毫升,空腹时服。

痴呆、百合病

百合鸡子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异名】鸡子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功用】滋阴养胃,降逆除烦。

【主治】百合病,误吐之后,虚烦不安者。

【组成】百合7枚(擘),鸡子黄1枚。

【用法】先以水洗百合,浸一夜,当白抹出,去其水;再以泉水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去滓,入鸡蛋黄搅匀,煎至100毫升,温服。

苏心汤

【来源】《辨证录》卷四。

【功用】益气养血,化痰解郁。

【主治】气血两虚,兼有痰郁,致患呆病者。

【组成】白芍、当归各90克,人参、茯苓各30克,半夏、炒栀子、柴胡各9克,附子0.9克,生枣仁15克,吴茱萸、黄连各1.5克。

【用法】上药用水2.5升,煎取250毫升,灌之。

百合洗方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主治】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

【组成】百合100克。

【用法】以水2升,渍百合一夜。洗身。洗毕食煮饼。

【禁忌】服药期间,禁食盐豉。

启心救胃汤

【来源】《辨证录》卷四。

【主治】起居失节,胃气伤而痰迷,致成呆病者。

【组成】人参30克,茯苓30克,白芥子9克,菖蒲3克,神曲9克,半夏6克,南星6克,黄连3克,甘草3克,枳壳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连服3剂。

百合知母汤

【来源】《多匮要略》卷上。

【功用】清热养阴。

【主治】百合病,发汗后,心烦口渴者。

【组成】百合7枚(擘),知母9克(切)。

【用法】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夜,当白沫出,去其水;再以泉水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去滓;另以泉水400毫升,煎知母,取200毫升,去滓。将两次药汁混和煎,取300毫升,分温2服。

百合地黄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异名】百合汤(《伤寒全生集》)。

【功用】滋阴清热。

【主治】百合病,阴虚内热,神志恍惚,沉默寡言,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时而欲食,时而恶食,口苦,小便赤。

【组成】百合7枚(擘),生地黄汁200毫升。

【用法】以水浸洗百合一夜,去其水;再以泉水400毫升,煎取200升,去滓;入地黄汁,煎取300毫升,待温再服。中病勿更服。服后大便色黑如漆。

七、肝胆病症

黄疸

茵陈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

【主治】黄疸。身体面目皆黄,皮肤如曲尘色。

【组成】栀子仁30克,石膏90克,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栝楼1枚(干者),甘草30克(炙微赤,锉),木通30克(锉),茵陈30克。

【用法】上药捣筛为散。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葱白7寸,煎至150毫升,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茵陈蒿汤

【来源】《伤寒论》。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色鲜明如橘子,腹微满,口渴,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沉实或滑数。

【组成】茵陈蒿18克,栀子15克(劈),大黄6克(去皮)。

【用法】上三味,以水1.2升,先煮茵陈减至600毫升,纳二味,煮取300毫升,去滓,分3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夜复减,黄从小便去。

【附注】方中茵陈清热利湿,疏利肝胆为君;栀子清泄三焦湿热,并可退黄为臣;大黄通利大便,导热下行为佐。三药相配,使湿热之邪从二便排泄,湿去热除,则发黄自退。

栀子汤

【来源】《外台秘要》卷四引《延年秘录》。

【主治】黄疸。遍身黄如橘子色,心腹满急。

【组成】栀子仁12克,黄芩9克,柴胡12克,升麻9克,龙胆草9克,大黄9克,栝楼9克,芒硝6克。

【用法】上八味,切碎。以水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3次温服。

导黄汤

【来源】《医醇剩义》卷三。

【主治】阳黄。胃火炽盛,湿热熏蒸,面目发黄,口燥而渴,小便赤涩。

【组成】葛根6克,花粉6克,山栀45克,连翘4.5克,木通6克,茵陈9克,萆薢6克,茯苓6克,泽泻4.5克,车前6克,薏苡仁30克(煎汤代水)。

【用法】以薏苡仁汁煎诸药服。

当归白术汤

【来源】《三因极一症证方论》卷十。

【主治】酒疸发黄,内结饮癖,心下坚满,肢体沉重,不能饮食,小便赤黄,脉弦而涩。

【组成】白术、茯苓各90克,当归、黄芩、茵陈各30克,前胡、枳实(麸炒,去瓤)、甘草(炙)、杏仁(麸炒,去皮、尖)各60克,半夏(汤洗7次)75克。

【用法】上药锉散。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7片,煎至21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扬肺利湿汤

【来源】《辨证录》卷七。

【主治】肺疸,鼻塞不通,头面俱黄,口淡咽干,小便不利。

【组成】桔梗9克,天花粉6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桑白皮9克,茵陈9克,猪苓6克,黄芩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同类推荐
  • 女性常见病怎么吃怎么养

    女性常见病怎么吃怎么养

    本书选择乳腺增生、急性乳腺炎、白带异常、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慢性盆腔炎、子宫脱垂、性交疼痛、女性不孕、产后缺乳、产后腰腹痛、更年期综合征13种女性常见疾病,每种疾病的症状,原因,疾病调养和日常护理,书中都有详述;针对每一个病症推荐食疗方,并从穴位按摩、足底按摩或刮痧拔罐艾灸的角度给出家庭理疗妙方。
  • 神经内科临床处方手册(第二版)

    神经内科临床处方手册(第二版)

    本书为临床治疗用书,主要读者对象为年轻临床医师,包括各专科医师和全科医师。本书以较少的笔墨概述每一疾病,并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处方和警示的条目编写,简洁明了。本书的编写围绕处方用药这一主题,对发病机制进行简单扼要的介绍,把临床表现和临床诊断合二为一成诊断要点。为了方便临床医师的实际使用,本书在治疗要点之后,以处方的形式列出详尽的治疗用药选择,尤其适合于全科医师和低年资神经内科医师的临床工作需要。对目前尚无特异性有效治疗的神经内科疾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本书也一并列出,供临床医师参考。
  • 养老机构老年护理服务规范和评价标准

    养老机构老年护理服务规范和评价标准

    本书分十一章:养老机构护理服务组织结构、职责、制度;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安全保护服务;老年人心理支持;休闲娱乐服务;服务流程;养老护理操作评价标准;养老机构护理评价标准。
  • 六脉玄机

    六脉玄机

    本书详细阐述了常见的27种脉象和凭脉断病、参考脉等内容;书中还选编了极具临床意义的典型医案。本书内容丰富,博古通今,写作手法“亦文亦医”,可读性强,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适于中医药院校师生阅读,也是中医临床医师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

    为了进一步落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发挥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服务特色,提升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经过精心遴选,我们编写了《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本书依据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要求,汇集了近年来国务院、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开下发的相关文件,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中医药文化建设、科室建设为重点,便于医院领导、各职能科室、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系统掌握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政策、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知识及管理知识,同时,也可作为医院及科室开展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相关工作的依据,增加医院日常管理及监督考核的针对性和客观性。
热门推荐
  • 扮猪吃老虎:愚笨七小姐

    扮猪吃老虎:愚笨七小姐

    人前,她是乖巧可爱、任人欺负的愚笨七小姐;人后,她化身心狠手辣、人见人怕的江洋大盗。装傻她强项,充愣也在行,可对付美男……嗯哼,选夫是大事,她得再想想!
  • 保镖英雄传

    保镖英雄传

    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那是一个属于保镖英雄的年代,年少轻狂的断肠剑李天雄学成血手郎君陆万机地狱剑法,立志要做中原武林第一高手,在挑战狂刀门的过程中被其门主刀白风大弟子西门一剑误伤,容貌被毁。受挫后的李天雄孤身来到南方的天涯海角,穷十余年时间创办“天涯镖局”,整合了当世豪杰无情刀狄为,铁打罗汉史大彪,月夜追风云中林,青衣神棒余从贵及深藏不露的一代武学宗师高振邦等人,干起了保镖营生。然江湖上到处血雨腥风;倭寇骚扰沿海边民,野心家九方尊趁机作乱,当权者腐朽无用,却不想让天涯镖局坐大,于是一场惊天阴谋上演。为家、这国、为良心,李天雄和他的兄弟们以热血感动整个江湖,从此走上了铁血抗争之路。
  • 云海天书

    云海天书

    平武盛世歌舞升平没有兵荒马乱也没有盗寇横行只有一群所谓的江湖人做着所谓的江湖事……一个地方,一本天书,掀起了众多势力的翻涌……无论是明的,或是暗的。主角少不更事年少轻狂本是无罪这世华本就美丽,红颜却为谁人轻醉?且看幽默的主角,是如何在江湖之上,一步一步,成熟起来……
  • 逃不走那便留下

    逃不走那便留下

    异世之人爱上了一个冷血王爷,当自己爱上了他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破碎的心又一次的缝补回来了,当发现自己只是一个替身的时候是不是整个心碎的体无完肤了呢?当络久安怀着种,越狱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喜欢的是这么一个小女人。好不容易解决好自己身边的麻烦事情的时候,终于是出发去寻找这个不知死活的小女人了。可是当自己赶到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欠他的不只是爱,还有命。可是她的身边却有了其他的男人,似乎也有了那个男人的孩子。最后的最后,她终归是为了自己离开了。“络久安,如果还有下一世,我一定会好好的爱你,一定会好好的守护者你,不会让你受到那么多的伤害。”黎少衍说道,“如果,还有下一世,我不愿意认识你!”
  • 末世要塞

    末世要塞

    一个悲催的同学在被女友抛弃,但是有兄弟们的不离不弃,和他的青梅鼓励走出伤心的时候。谁知在外太空的一个陨石改变了他的命运...他拥有独一的要塞,各种美女投怀送抱,给人拥戴的城主,但是他的兄弟依然是他的左右手..后面各种危机,各种困难正在走向他们。。小弟第一次写,不是很好请见谅。
  • 集验背疽方

    集验背疽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沐王独宠:狂傲废材大小姐

    沐王独宠:狂傲废材大小姐

    他东欲国引以为傲的玄力天才,也是神秘莫测的沐王,传说冷酷无情,这世间上无人能波动他的情绪,可是他不知道,他早已等待她千万年之久。…………世人都知道宁得罪玄皇修炼者,也不可得罪沐尘皇,就连当今皇上和四大家族都会忍让何况是他们呢。她东欲国言家嫡出的大小姐,因从小被发现经脉全堵,无法修炼玄力,导致无法修炼成为废材,后被二皇子欧阳千里逼迫退婚,不堪受辱而死.醒来后她已不再是‘她’,那些曾经伤她之人,她都会让她们生不如死。此文男强女强,绝对不大虐,绝对宠文。女主有着强大的空间宝器。求关注、求收藏、求推荐
  • 五行大义

    五行大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因果落

    因果落

    问:天何必清高?答:天,如旷世,自视清高。
  • 皇家宠媳

    皇家宠媳

    一次莫名其妙的遭遇后,萧少珏郁闷地发现,他不得不关注那个小女娃了。她痛他也痛,她病他也病,这么一位活祖宗,敢不捧进手心里悉心呵护吗?都说庆王殿下腹黑阴鸷、杀伐果决,何况他前世造反失败,死得忒早。陆清岚觉得,还是同他彻底划清界限为好,而这有求必应、千依百顺、睚眦护短的庆王殿下到底是个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