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5900000032

第32章 生理大发现(2)

“绿色工厂”的效率,也可以按照上面讲的办法计算。就是测量植物吸收了多少光能,制造了多少养料,然后再把养料中的热能和吸收的光能进行比较,求出它的效率。

不过,测定“绿色工厂”的效率比计算发电厂的效率要复杂得多,因为光能的最小单位是光量子(组成光的基本粒子),要精确计算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高明的“神算手”,也要跌进糊涂缸里。那么,有没有人做过这项计算呢?

1922年,年轻的德国生物化学家瓦布格,雄心勃勃地试图揭开“绿色工厂”的效率之谜。他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套测定仪器,巧妙地把普通的物理实验仪器光量计和气压计联合在一起,并应用到光合作用的研究上来。

他用红光作光源来测量一种低等植物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效率。他从光量计上得到用去的光能,从气压计中读出氧气的含量,第一次测出小球藻每吸收四个光量子,就放出一个氧气分子。他根据计算,得出植物对红光的光合作用效率是70%,即吸收的光能有70%变为化学能。于是,瓦布格热情洋溢地赞美“绿色工厂”,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效率最高的工厂,是完美无瑕的。瓦布格实验的结论,曾得到科学界的公认,在十多年内居于权威地位。

然而,他的学生——美国生物化学家爱默生却对老师的结论提出挑战。爱默生怀疑“绿色工厂”有那么高的效率,认为植物吸收的光能一定有所消耗。于是,他同美国几位化学家细心地验证并重复老师的实验,得出和老师不同的结论:植物吸收八个光量子才能放出一个氧分子,即植物对红光的光合作用效率只有35%。爱默生认为两者之所以相差一半,那是因为瓦布格老师在实验方法上存在问题。

这么一来,师生之间便展开了一场争论。不久,爱默生热情邀请瓦布格老师到美国来共同研究,瓦布格欣然前往。但由于在设计实验的方法上产生分歧,师生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致使这场争论延续十年之久。

直到1986年,美国生物化学家本森在加利福尼亚州,利用最先进的技术——电子光量计和气压计,测出了和爱默生相近的数据。本森认为“绿色工厂”的生产程序非常复杂,而且以极快的速度进行着,其间必然有能量的消耗,就像机械运转要克服摩擦力所消耗的能那样。因而,就是对“绿色工厂”最合适的红光,它的生产效率最高也只有35%左右。

在自然条件下,“绿色工厂”是利用太阳光生产的。前面讲过,照射到大地上的阳光的可见光部分由七色光组成。叶片对各色光的利用效率是不同的,计算起来理论上的最高利用效率在11%左右。但是,实际利用效率远远不能达到这个数字。这是因为进行光合作用还需要一种原料——二氧化碳,而它在空气中只含0.03%,常由于原料不足,“工厂”不能全部开工。此外,还有其他条件,比如温度不合适的时候,前面讲过的酶就不能以最高的效率催化形成有机物;如果营养条件不良,效率也不能提高。所以,在自然条件下,一般光能利用效率在1—3%之间。

“绿色工厂”的生产效率虽然并不高,但是,“工厂”的数量很大,所以它每年产品的花色品种和产量是十分惊人的。

“绿色工厂”的直接产品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间接产品,比如“工厂”可以通过一些复杂的工序制成蛋白质、脂肪、核酸和芳香物质等有机物,还有橡胶等等。

据粗略统计,绿叶制造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植物脂肪的种类是很多的。

碳水化合物在直接产品中占的比例最大,常见的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等都属于这一类,它们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绿色工厂”开工以后,最初制成一种含有三个碳原子的糖,叫做磷酸丙糖。以后,再合成比较复杂的淀粉。

淀粉是一种高分子的碳水化合物,由许多个葡萄糖分子连接起来组成的。淀粉有个特点,一遇到碘就变成蓝色,所以人们常用碘来检验“绿色工厂”的产品。

蔗糖或者其他糖类产生出来以后,一方面运到植物全身各部分去,供给所有细胞的生产发育需要;另一方面,贮存在块根、块茎和果实中,再转变成淀粉,成为人和动物的主要食物。稻、麦、马铃薯、甘薯、香蕉、菱角、藕等等,里面都含有大量的淀粉。

纤维素也是一种碳水化合物,组成成分和淀粉相似,可是它的结构比淀粉还要复杂,性质也不同于淀粉,遇碘不变蓝色。“绿色工厂”合成的纤维素,主要做为植物细胞壁的建筑材料。人和动物的消化系统不能消化纤维素。但是,含纤维素比较多的蔬菜、水果等食物,可以刺激肠子的蠕动,促使食物残渣排泄通畅,对健康有好处。纤维素还有各种各样的用途,比如作为生产纸、人造丝等的工业原料。

“绿色工厂”还能生产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还能合成叶绿素、胡萝卜素等色素。

脂肪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结构和碳水化合物不同。植物叶片合成脂肪的途径很复杂,并且有许多酶来参加生产,经过植物细胞内部的一系列脱氢、脱水等极复杂的化学“工序”,最后才能制成各种脂肪。

油料作物像大豆、向日葵、芝麻、花生、油桐、蓖麻等植物的种子里,都含有很丰富的脂肪,可供人类食用和工业上的重要原料。

现在还发现,有的植物可以直接生产石油,这类植物叫做能源植物。

蛋白质也是个大分子的物质,由许多氨基酸组成。它除了含有碳、氢以外,还有氧和氮。氨基酸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蛋白质的合成跟核酸有关系。核酸有去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两种。去氧核糖核酸是遗传的基础物质,核糖核酸是制造蛋白质的模型。氨基酸作为原料可通过模型复制蛋白质。

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是一个庞大的有机物“制造厂”,每年都有大宗的产品出“厂”。

那么,这个“工厂”的年产量有多大,怎样计算呢?经过科学家研究认为,地球上那么多的绿色植物,不可能计算出准确的产量,只能估计,求出近似值。好,让我们一步一步来估算吧!

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大概是这样的:在大气层以外每年大约有1.3×1024卡,落到地球表面每年大约有6.5×1023卡,陆地植物每年可以接受2.5×1022卡,而海洋植物每年可以接受9×1022卡。如果以2%的光能利用效率计算,陆地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年产量大约是1.7×1012公斤碳水化合物,而海洋植物的年产量大约是13×1013公斤碳水化合物。

这些数字是怎么得来的呢?原来,每年在大气层以外的1.3×1024卡的能量中,比较多的是紫外光,而紫外光的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了。每年落到地球表面上的6.5×1023卡的能量,如果以每分钟来计算,那么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大约有0.5卡的能量。而这里面还包含60%的远红外光和红外光,它们是不被绿叶利用的,这样每年只剩下2.6×1023卡的能量有可能被利用。其中,每年有1.8×1023卡的能量落在海洋上,只有8×1022卡的能量落在陆地上。但是,陆地上有一半以上的土地是不能生产或者产量很低的,比如高山等地。这样七折八扣下来,植物利用的光能每年大约只有0.5×1021卡,约等于1.7×1012公斤碳水化合物储藏的热能。

海洋里生长着大量浮游生物,它们中不少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光能每年大约有1.8×1021卡,约等于13×1013公斤碳水化合物储藏的热能。

估计海洋里“绿色工厂”的年产量比陆地上的多得多,所以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是21世纪人类的主要任务之一。

光合作用的探索轨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关于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都是前人长期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践中总结得来的。先驱者勇于探索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设计科学试验的思想方法,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让我们循着前人探索光合作用的历史脚步,来回顾这个探索的历史过程吧!

揭开序幕

如果把科学家探索“绿色工厂”之谜的曲折历程比做一幕历史的长剧,那么,它的序幕也只是在二百多年前才拉开。

17世纪荷兰的凡·海尔蒙,发现植物主要从水中取得养料。他称量180斤的砂土,放到一只大木盆里,栽上一棵4斤半重的小柳树,每天只给它浇一些雨水。过了五年,柳树长得又高又大。他把柳树拔出来,称了一下树重达516斤,晒干以后的土壤只减少了半两多一点。于是,凡·海尔蒙否定了植物是靠泥土长大的传统说法,他猜想植物是靠吃水长大的。但他的认识只限于这一点,还不知道光合作用,更不知道光的性质,以及空气、水和“绿色工厂”的关系。

好空气与坏空气

凡·海尔蒙以后,人们在继续探索“绿色工厂”的秘密。

1774年8月1日,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兴致勃勃地把从朋友家要来的一包黄色的粉末三仙丹(氧化汞),放到一只大玻璃瓶里,再把玻璃瓶倒放在水银槽里,隔绝空气。用凸透镜把太阳光聚集在玻璃瓶上,加热三仙丹。过了些时候,他惊讶地发现:粉末好像被人吹动似的微微颤动,几分钟以后,出现了小水银珠,三仙丹因受热发生变化,分解出一种气体来。当时,他认为这是一种新“空气”。

这种气体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呢?

喜欢思考问题的普利斯特列继续实验:他找来一个大约直径30厘米、焦距50厘米的凸透镜,加热三仙丹,结果气体很快被赶出来。他用玻璃瓶收集了一定量的气体以后,用小木柴去点燃,结果看到小木柴烧得更亮了。以后,他又用同样方法制取了一瓶气体,并把一只小老鼠放进瓶子里,小老鼠就欢快地蹦蹦跳跳起来。他自己也吸进这种气体,他感到胸部特别的轻松畅快。

普利斯特列再把那只活泼的小老鼠放进木柴燃烧过的瓶子里,盖上盖子,小老鼠就喘不过气来,痛苦地挣扎着,过不了几分钟就死去了。如果在木柴燃烧过的瓶子里,放进去一棵绿色植物,它却长得很好,叶子平展展地伸张开来。这时候,再放进去一只小老鼠,盖上盖子,小老鼠就又欢快地跑来跑去。

普利斯特列喜出望外地把自己的实验写成论文,题目是:《各种气体之实验与观察》。他认为燃烧以后瓶中的空气变坏了,所以小老鼠死亡;放进绿色植物,它又能把坏空气变好,所以小老鼠能安然无恙。

当时,普利斯特列虽然不知道他发现的气体就是氧气,也不知道点燃的木柴把空气变坏以及绿色植物使空气变好的原因,但是他的实验给人们以启示:这种气体是能够助燃的,也是动物和人生存所需要的。同时,实验还表明,绿色植物有提供这种气体的能力。

他的功绩是,一方面给拉瓦锡创立的新燃烧理论提供了实验的基础,另一方面为探索“绿色工厂”之谜又打响了不寻常的一炮。

太阳光的魔力

一石激起千层浪。普利斯特列的实验记录发表以后,人们纷纷重复他的实验,但是得到的结果是相互矛盾的。有时候绿色植物把坏空气变好,有时候却把好空气变坏。1779年,荷兰医生英根·浩斯在伦敦近郊租了一所别墅,在三个月的夏天里,他做了五百多次实验。当时,他用一个盛水的大烧杯,把绿叶或者水草浸在水里,水草上面倒扣一个玻璃漏斗,漏斗管上再倒扣一个试管。然后,英根·浩斯把这个大烧杯放到阳光下。不久,在漏斗里就有小气泡上升,等试管里收集了一大半气体以后,他就把点燃的蜡烛放到试管里,顿时看到火焰增亮了。多少次实验都是这样,他认为这种气体就是纯化的气体。如果把这个烧杯放在暗处,就没有气泡产生。他发现了植物只有在阳光下才能把坏空气变好,在黑暗中绿色植物和动物一样,会把好空气变坏。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点,英根·浩斯做了大量的观察和实验。他分别选取了房屋的阴面和阳面,高楼或者植物的限影下,太阳光升到地平线后,夕阳西下或者日落以后,晴天或者阴天等等各种不同的条件,反复多次地研究,结果都是相同的,这就进一步证实了太阳光参与了绿色植物把坏空气变好的活动。这使人们对光合作用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

英根·浩斯虽然还不知道“绿色工厂”开工的详尽原理,但是他破天荒地发现了太阳光对绿色植物的作用。同时,他明确地指出,只有绿叶和绿枝才能够真正使空气由坏变好。

到此为止,普利斯特列的实验真相大白,空气变好变坏的关键在于绿色植物是否得到太阳光的照射。

打开迷宫的钥匙

英根·浩斯用几百次实验,才证实了太阳光照射在绿色植物上是使坏空气变好的条件。但是,他还不能解释,在封闭的瓶子里老鼠和绿色植物长期共存的原因。

回答这个问题的,是瑞士的牧师谢尼伯。

谢尼伯牧师虽然以传教为职业,但是他对植物学却有广泛的兴趣。他继续重复并研究普利斯特列和英根·浩斯的实验,直到3年后的1782年,才发现植物在太阳光下既能把坏空气变好,又把坏空气作为自身的养料。

他用实验证实:绿色植物不是把普通空气变为好空气的,因为普通空气中有好空气(氧气),也有坏空气(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只是从空气中吸收“固定空气”(二氧化碳),在阳光的照射下,经过自身的加工制造出好空气来。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三卷论文。

同类推荐
  • 科技轶闻趣事(科学知识大课堂)

    科技轶闻趣事(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新编万事由来全集

    新编万事由来全集

    水有源,树有根,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由来。各种各样的事物,经过时间的打磨,最后,静静地立在我们身边,用坚韧的存在,讲述着自己不平凡的故事,证明着自己特有的价值,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环顾四周,各类事物围绕在我们身边。追本溯源,谈古论今,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无论其影响大小,有趣的永远是其背后的历史和故事!《新编万事由来全集》集纳古今万事万物,以大量的图片和文字,以丰富的知识和史料,娓娓讲述各类事物的精彩历史,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日常用品、地理名胜、节日习俗、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新编万事由来全集》尽量选编人们最喜闻乐见的内容,是数千年来万物历史中最为精彩的部分。
  • 探秘:世界未解之迷(动植物篇)

    探秘:世界未解之迷(动植物篇)

    与太阳适度亲密的距离、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种种机缘使地球成为了生命的摇篮。目前,地球上人类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30万种,植物大37万种,每一种都有我们意想不到的精彩。在这些植物中到底蕴藏着什么样令人着迷的秘密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
  • 探索与发现

    探索与发现

    从钻木取火、结绳记事的远古时期发展到今天虚拟网络的数字时代,人类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数千年来,我们人类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就是神秘。而所接触的未知领域越多,人类对未来勇于追求和探索的精神也愈强。本书以最生动的文字,最精彩的图片,将这些神秘现象的奥妙娓娓道来,与青少年朋友们一起探索种种扑朔迷离的科学疑云。
  • 绿色生活

    绿色生活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如果没有绿色,我们的绿洲就会变成沙漠,我们的河流将会干涸,我们的天空会变得黑暗,我们的生活会不堪设想……倡导绿色生活,从每个人做起。
热门推荐
  • 财政与金融作业集

    财政与金融作业集

    财政与金融课程是为高等院校经管类各非财政、金融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属于部门经济学科, 即属于政治经济学的分支。其主要内容是介绍有关财政和金融的基本概念、基本业务、基本理论和基本管理方法。
  • 遇见你时光恰好

    遇见你时光恰好

    少女见了来人后,便跑向了少年的怀里,将头埋入少年的怀中,闷闷不乐的说道:“穆骁,你好坏,我以为你不来了呢。我还以为你要放我鸽子。”少年轻笑了一声,伸手理了理少女的长发,随后轻轻搂住了她,不语。少女双手握拳轻捶少年的胸膛,“坏蛋坏蛋,人家下次再也不等你了。我都等了半个小时了。”少年不禁笑了出来,轻轻握住了少女的手,将其再次拉入怀里柔声说道:“好了,乖,下次只有我等你,没有你等我。”“哼。。下次让你等一个小时。看你下次还敢不敢那么晚来。”“好,我会等你来到的。”如果说遇见你,是命中注定,那么爱上你便是我的唯一宿命。怜溪的群群:244983476欢迎大家来捧场哦
  • 我的极品校花

    我的极品校花

    高三学渣许杰忽然变成了绝世奇才,看书过目不忘,考试科科满分,更有美女校花倒追,从默默无闻的小逗比一夜之间成了女生们心目中的校园男神。而这一切,都是从他跟校花表白的那一夜开始的……
  • 九阳逆天道

    九阳逆天道

    九阳至圣,万古至尊!萧莫云为救自己心爱之人,而找到传奇圣药。却不想被人发现追杀百万余里,最终战死于南天之域!但其元神却借助轮回之力重回前世,再得天选九阳至尊之体。踏足仙道,手掌轮回,一战屠万雄,九阳逆天道!
  • 力命

    力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对药剂师

    绝对药剂师

    神奇的凝力丸起点从来没有过的剑魔法,更有无与伦比的救火剧情,冲动,激情,热血,在这里你都可以体验得到。带你闯荡奇妙的仙神两界。。。。。
  • 她在野旅

    她在野旅

    一次意外,年幼的川子失去了她的父亲周文山。几年后川子从母亲那得知父亲曾经的理想是周游世界,于是她带着父亲的理想踏上了野旅。途中的她在故乡遇见了余泰。而余泰被所有人欺骗来到了这样一个山村生活了十几年。也许是对于川子起初莫名的感情,余泰跟随川子走上了野旅这条不归路,虽然旅途很美好,却也心酸万千。然而在余泰心中总是有个东西牵绊着他,也许是对自己的身世和对亲情的渴望,他独自回到了陌生的故乡。当他得知自己的身世后,决心报复对他不公的一切。而此刻的川子却在千里之外。两个人的故事在现实的险恶和残忍中徘徊着,一个是余泰,一个是周川子。
  • 世界名人经典演讲词(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世界名人经典演讲词(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名人经典演讲词》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风格上,都比较典型多样,同时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突出了“快乐阅读”和“精品读物”的主题,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使读者快乐之余还能够从文字中体验到名家的人生感悟。
  • 重生之千金毒妃

    重生之千金毒妃

    她是尊贵的相府嫡女,容貌出众,善良温婉,只是……她善待姨娘,姨娘却害死她的母亲;她疼惜庶妹,庶妹却夺她夫君;她扶持丈夫,丈夫却让她胎死腹中.母族被灭,她死不瞑目,泣血发誓,若有来生,她再不做那等良善之人,人若犯我,灭其满门!重生十四岁,她逆天改命,姨娘狠毒,她比姨娘更狠毒,想要丞相夫人的位置,哼,贬你做通房,庶女嚣张,喜欢渣男,行,打包送你床上,渣男想占便宜,可以,让你断子绝孙,当阉狗!重活一世,她言笑晏晏,伸手将迫害她的姨娘庶妹推进火坑,将渣男踩进泥土,将无情狠毒的父亲拉下马背,只是那个谁,我杀人,你递什么刀?
  • TFBOYS之陌生的回忆

    TFBOYS之陌生的回忆

    旧爱就是旧爱怎么可能说不爱就不爱,初恋就是初恋怎么可能说忘就忘。你伤了我的心,就别妄想我会原谅你,早知如此何必当初.....——陌晓茜晓茜对不起,我.....——易烊千玺晓茜,我愿当你一世的哥哥.....——王俊凯晓茜,我不求当你的那个他。只求当你的蓝颜知己.....——王源一个是与她最配的梨涡少年,一个是为她动心的虎牙少年,一个是愿守护她一辈子的呆萌少年.....爱没有对错,只有心。爱要随心走,相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