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8900002001

第2001章 尘嚣(24)

王厚抵达保州已经五天了。

五天来,他按住麾下的主力兵马,不顾手下将帅的呼声,硬是在保州等了五天。

尽管安肃军一个劲的告急,天门寨被辽国主力围困的急报也是一天数条的传来,但王厚就是不紧不慢,并不急着往安肃军赶去。

李承之如今坐镇大名府,做的是发派各色物资、人员的差事,从黄河对岸运来的军资,以大名府为起点,运送到边境各军州中。说起来他那个制置使,就是一个大号的随军转运使。

因为他是文官,而且从来没有上阵过,军中对他的需求就是不给前线将帅添乱,并把辎重等事安排好,不拖后腿,战后能公平的评定功劳,及时发下赏赐,就这样已经足够了。

也许是得到了都堂方面的提醒,或者说告诫,李承之一直很好的遵守了这几条。

而王厚不同,他是一路经略安抚使,三衙成员,高高在上的太尉。朝廷和军中对他的要求,与对李承之的要求,两面是截然不同。明知敌军在彼,却梭巡不进,畏敌不前四个字立刻就能砸到他的头上。

但王厚就是不动。

一开始还能说是将在保州与南下的北虏主力一决生死,可随着斥候带回来的情报,辽主是打定主意把天门寨给攻下来,根本不打算南下,王厚的迟缓就很让人感到难以忍受了。

定州路的官兵多有请战,见到辽人连天门寨都拿不下的战力后,封妻荫子对他们的诱惑力比辽人的威胁要大得多。

这两天,上午王厚刚刚打发走一批前来求战的将官,下午就有另外一批赶来请战。

王厚软硬兼施的将他们都打发走了,他知道,向上面控诉他畏敌不战的密奏,多半已经送到大名府李承之的案头上了。

不过王厚并不急,他有韩冈背书,即使李承之也要给点面子。何况慎重并非是坏事,尤其是在辽军所摆出来的实力,远低于预期,以此为由,完全可以说服李承之辽人必有奸谋,需要时刻警惕,决不能贸然而动。

王厚从早上开始,就呆在摆着巨幅沙盘的大厅中,有将校前来请战,他才出去说上两句。即使有人来报,说是城外的韩衙内带着兵马沿路北进了,他也不过点点头,说一句知道了。

王厚的帅司行辕,安置在保州一处大户人家的家宅中。说起来,这户人家还与王厚有些瓜葛。主人家是雍秦商会的成员,自顺丰号出来,从平安号借贷,然后在河北与辽人做买卖,最后在保州买下的宅子,定居在这里,有妻有妾有子,过得很是安逸。在王厚上任时,就递了帖子拜见过。这次战事开始,还给了王厚递送了不少过往搜集的辽国情报,等到王厚到了保州,就立刻把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宅子,借给了帅司衙门。

像这样愿意为国出一把力的商人,在河北为数众多,不仅仅是陕西商人,河北本地的更多。这一次宋辽交战的起因,至少明面上是因为耶律乙辛扣押了商人,吞没了商货的缘故。

既然朝廷不弃商人,那商人又如何会不支持朝廷?

从这些常年行走在宋辽两国之间的商人那里,王厚得到了许多重要的情报,甚至边境附近的辽国据点中的将领、兵力、装备,都已经整理在他手中。

除了商人,还有细作、内奸、档案,以及派出去的斥候,各种各样的情报途径综合起来,王厚早早的就确定了辽国出动的兵马数量,其主攻方向也确定了是在定州路上。

其余两边路都不值一提。高阳关路,辽人派了不少兵马,但皆是千人左右的轻兵,打破了不少村寨,但也一支支被高阳关的骑兵盯上,最近的消息,已经在说很多都逃回了界河以北。而真定府路,地形优胜,辽人就连骚扰用的轻兵都没有派出太多。

不过让王厚来说,若是耶律乙辛去攻打真定府,说不定能有一个惊喜。因为出了一个韩氏望族的灵寿县,就跟韩钟一样,影响到了真定府路的防御安置。依靠灵寿韩在朝中影响力,灵寿县中十几年来都没有禁军驻泊,也就是不需要供养禁军。辽人不来,灵寿县连个兵营都难找,等辽人刚刚南下,周边驻泊禁军移防灵寿的命令就到了,连带着真定府路的防御体系,出现了一个个缺口。

只可惜辽人没有把握到这个机会。至于太行山西面的河东,虽然王厚不知道那边是什么情况,但想想河东山川地理,只要不冒进,想输都难。

俯身看着河北边地的微缩图景,王厚也不禁感叹,辽国已经从中国的心腹之患,变成区区边患了。

党项昔年虽是猖狂,依然只能在边境上骚扰。即是官军连续输了三次会战,党项人依然连长安都打不下来。但辽国便不一样,官军要是在河北连败三场,就如好水川、定川寨那样的惨败,辽军就能杀过黄河来了。

党项人的心思也只在陕西,没敢窥伺开封,可辽人做梦都想要会猎于汴。

所以说一个是边患,一个是心腹之患。

但如今的辽人,只能在边境上骚扰一番,耶律乙辛所领兵马倍于定州路,却不敢南下。两国相争,比的是就是国力,耶律乙辛能派几十支千人队去乡中攻拔村寨,却攻不下有火炮镇守的城池。真要让王厚来评价,辽国已经完了,苟延残喘也喘不了多少年了。

所以这一次对付辽国的关键,并非在征战,而是在消耗。

就像辽人没有南下保州一样,王厚也不会贸然北上安肃军。

他可以确定,耶律乙辛对天门寨围而不攻,就是在等着他。

一个合格的统帅绝不会轻易踏进对手准备好的决战之地,耶律乙辛如此,王厚也如此。既然双方都不愿轻易决战,剩下的就看谁更有手段,逼着对方主动前来决战。

王厚身后有铁路,粮秣不虞匮乏,即使安坐在保州也不用担心吃不饱肚子,军心士气更不必说。

所以韩钟要修铁路就让他修好了,一条畅通无阻的铁路等于是直刺辽军的利剑,只要能保证铁路畅通,半天之内就能把一个将数千人,连人带装备一起送到安肃军。

看耶律乙辛还能不能继续守定在天门寨外?

韩钟知道自己的任务就是诱饵。

他其实就是自己主动跳上鱼钩,而且还是第二次。

但真正开始随着一列维修列车,与五百多名士兵,以及上百名铁路工人行走在野外,韩钟就下意识的频频向四周观望,时不时的就抬起头来,确认是否有辽军出现在视野中。

四下里皆是旷野,偶有几座村庄,有的门户紧闭,也有的已经只有残壁断垣。

辽国骑兵在保州以北的乡间肆虐,破坏的不仅仅是铁路,还有数以十计、百计的村庄。就是现在向远处望去,就有几道位于不同位置的烟柱,正滚滚散向天际。

在韩钟的面前,被破坏的铁路差不多有十丈长,下面的道砟一点没有损坏,枕木也还好端端的铺在石子上。铁轨是用道钉固定在枕木上的,如果不是破坏枕木,只有拿着专用的撬棍才能起出道钉。

韩钟看看枕木上专用撬棍留下的痕迹,摇头叹道,“要不是知道这里是保州管,我都以为是被拆去换修了。”

“估计是想要运走。”陈六说道。

“可惜这些辽贼要失望了,皇宋的干线铁轨可没有辽国的铁轨那么单薄。”韩钟冷哼了一声,安设在干线铁路上的铁轨,单独的一根,长度和重量都不是用马能轻易背走的,他唤过左右,吩咐道,“撬下来的铁轨应当就在附近,快去找找。”

一帮人受命去找失窃的铁轨了,爬上树,走下河,钻进草丛,只要有可能的地方都不放过。

陈六道,“跟上午的肯定是两拨人马。”

韩钟点点头,“作案手法都不一样,肯定是两拨人。”

上午修好的一段铁路,辽人就是直接挖开铁轨底下的道床,在铁轨下面填上了火药,也不知填了几百斤,四五丈长的一段铁轨直接被炸成了几段麻花,有一节甚至飞到了几十步外,扎进了树干里。还留在道床石子上的铁轨,也有很长一段变了形,只能全数更换。对眼前这一段下手的辽人,就斯文多了,相较而言,大概是强盗和窃贼的区别了。

仿佛是为了证明韩钟方才推断的正确,才说了没两句话,派去寻找铁轨的人就大声叫道,“找到了,提举,找到了!”

辽人把拆下的铁轨,丢进不远处的河里,河水清浅,在河岸上一眼就能看见水下的铁轨。丢失的八根一根不少。

干线铁路上的铁轨都是上好铁料,如果有闲暇,辽人肯定会直接拖回去,可惜没有专用的铁轨大车,他们甚至连运走都做不到。

待水下的铁轨一根根的被拖上来,负责保州分局铁路维修的官员上来问道。“提举,要不要换?”

这几段被丢进河里的铁轨,只是在水里泡了三五天,没那么快锈蚀,如果看外观,比韩钟带来的新铁轨还要光洁一点,新铁轨到处都蒙了一层锈色,而旧铁轨至少被车轮常年碾压的正面,还没有来得及生锈,很多地方都是打磨过一般的光滑,其实都还能用。

韩钟想了一下,摇了摇头,“都换新的。”

旧铁轨谁知道浸了水会有什么问题,还是拖回去回炉比较好。至于节约,降低干线铁路中段的风险,就是最大的节约。

铁路工人们从前面的车厢中拖下换用的铁轨,扛到安装的位置上,将一根根长达一尺的道钉捶进枕木中,将铁轨牢牢卡住,又将旧铁轨拖上后面车厢,晚上就拖回车站内的修理厂。

这边一根根的将铁轨重新装上,另一边韩钟又派人去检查附近的铁路。

既然辽人能明着撬走道钉,搬走铁轨,那么也有可能会玩暗的,拔下几根道钉,却不挪走铁轨,让铁轨只靠一两根道钉固定,日后要是日常检查的维修工再疏忽大意,说不定哪天就出了车毁人亡的事故。

几名维修工拿着长柄的锤子,向前后两头一路敲过去,当当当的清脆声渐渐远去。

头顶的太阳热辣辣的炙烤着地面,韩钟在太阳下待了一会儿便口干舌燥,连背后的汗都晒干了。拿过水壶,才打开喝了两口,就听见陈六略嫌急促的声音,“二郎,辽狗来了!”

韩钟啪的把水壶的塞子塞上。列车车厢上方,哨兵挥舞着小旗指着西面的远处,韩钟拿起望远镜看过去,差不多在四五里之外,出现了一列骑兵的身影。

望远镜中,旗号分明,来自于皮室军的契丹铁骑,正直奔而来。

几声木笛猝然响起,正在忙碌着的铁路工人们听到之后,立刻丢下了手上的所有工作,飞快返回车中。刚刚走远的维修工也扛着锤子狂奔而回,跳回到车厢里藏起。

护卫工地的士兵全数起身,结起三列横阵。

这是神机营派到河北来的最精锐的指挥,与韩钟关系不错的都头张吉,排在前排队列的最左边。

指挥使过来向韩钟请令,韩钟沉声道,“此处都托付给指挥你了。”

指挥使大步走到队列的最前,抽出佩刀平视前方,掌旗官紧随在他身侧,鼓手和号手则在队列后站定。指挥使的佩刀一举,咚咚两声鼓响,士兵们整齐划一的开始装弹。夹杂在队列中的虎蹲炮组,也同时开始装弹。

韩钟回头叫着陈六,“六哥。”

“来了!”陈六已经从车厢中拿出了三支长枪,分给同伴,都是最新型号的线膛枪,有效射程远达百步,相较之下,射程只有一半,而且必须齐射才能有效杀伤敌人的滑膛枪,就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韩钟的手掌心沁出了汗,他用力捏了捏拳头,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慌张,“六哥,盯着有身份的打。”韩钟叮嘱着。

“二郎放心。”陈六笑道,“俺的眼力可不差。”

辽骑到了三里开外的时候,速度开始减缓,看起来是要蓄养战马体力,以便突击。

也就在这短短的一分钟里,韩钟麾下已是严阵以待,就是修路的工人都人手一杆火枪。

‘应该不会再跑走了吧。’韩钟想着,又悄悄的在衣袍上擦掉了掌心中的汗水。

早上修路的时候,刚刚抵达地头,随行兵马就展开防御,直接从车上拖了四门火炮下来,全都是新式的三零野战榴弹炮,比旧时同口径的三寸野战炮又轻便了一点,不是韩钟的身份,也拿不到手。

在阵地周围,又放了二十多具鹿角,全都是用刚刚砍伐的木料和最新出品的铁丝制作而成——铁丝出产自开封铁场,蒸汽机驱动的机器拉制而成,是最新编入名录的军资之一,配发的数量很少,但韩钟手上就有百多卷。

二十多具鹿角并没有放成一线,连成一排,而是零零散散前后错落的放置,看着漏洞处处,却占去了外围大片空间,极大的限制死了骑兵攻击的方向。

一两根两丈高的木杆扎在地上,中间拴了根绳子,跨在鹿角上空。这绳子一拉,就连那些骑术高超的骑兵,也别想驭马跳过鹿角。只能从鹿角的间隙中绕过来。

随行的神机营指挥更是外松内紧,即使坐着休息,也照样排成了三列横队,将上好膛的燧发火枪扛在肩头,一门门虎蹲炮,就安插在队列之间。

就在修到一半的时候,有几个辽骑哨探跑了过来,远远地看了一阵,当岑三带着几个人赶过去的时候,他们立刻就跑远了。

岑三跟在后面,转了一圈回来,就说他们回去的地方有个宫分军的千人队,只隔了不到十里。

韩钟满怀期待,但他等到中午也没见到那一千多辽骑,后来派去查看的斥候回报,那些辽国的精锐骑兵早就不在原地,跑得远了。

陈六中午私下里就劝韩钟,说这营地“一看就是钢针做的刺猬,换谁谁也不会来咬。”

所以现在韩钟就不摆出那么大的阵仗了。

没提前安置鹿角,守卫的队列看起来也没那么整齐,人都在阴凉处避着太阳。火炮还是从车上拖了下来,不过也用树枝遮盖住了,远远地看过来,不仔细看,看不到什么破绽。

现在辽人骑兵果然到了,看到宋军防备没那么森严,也如韩钟所愿的开始接近。

双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直到双方相距只剩两里的时候,辽骑突然停了下来。

韩钟呼吸都停住了,紧张的看着对面的辽人。他不清楚他们到底是不是在为接下来的冲刺,帮战马积蓄体能。如果是,或许就是一场撬动定州军事的大战。如果不是——

辽人并没有让韩钟等待太久,此刻旌旗一展,数百骑兵便直冲而来,蹄声惊天动地。

韩钟眉眼一跳,大声叫道,“火炮。”

四门藏在树枝下的火炮,终于被亮了出来。将遮盖用的树枝杂草抛到一边,等待已久的炮组立刻开始装药、上膛。

官军已严阵以待,可那辽骑就只跑了不到半里,就一拨马头,向左绕了个半圆,竟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了。

领队之人拨马转身,转头就跑了,数百骑兵马蹄阵阵,一齐跟着远去,只留下漫天尘烟和目瞪口呆的大宋官军。

韩钟呆呆的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呆呆的道,“要是不那么早下令亮出火炮就好了。”

“不是二郎你的错,”陈六安慰道,“是神机营的兵练得太好了。”

他回头望了望人人挺胸而立的神机营,即使士气,也是第一流的,更不用说训练了。能在短短一分钟的时间内整队临敌,这样的队伍陈六过去在西军中都没见过几支。

韩钟已经对立下大功的期待失去动力了,“在保州州境上流窜的北虏比预计要多,中间肯定有所联络,现在遇到的一个两个跑了,剩下的肯定知道我们有防备。”

“不一定,”陈六说道,“指挥那队北虏的大将,肯定是个爱冒险的性子。说不定前两次都是在设法让我们心情紧张,直到第三次,再也紧张不起来了,他们就真的会杀过来了。”

“是吗?”韩钟带着怀疑的问。

“希望会吧。”陈六说了实话。

“希望会。”韩钟期盼着,他现在就希望能用好好的立下一番功劳,证明他没有虚度这几个月的时间。

同类推荐
  • 长城边的中国

    长城边的中国

    《长城边的中国》以长城边的中国社会为观察主体,这是一个很现实的话题,因为它关乎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进程,关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关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这个远离现代工业、商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地域,在这个曾经战火纷飞、而又曾经被过度开垦的地域,人们依然以俭朴的农耕或牧业作为群体和家庭生活延续的重要手段。这个长城边的社会、这个在大城市里生活的人们不会想到的人群,是现实中国的另一个样本。
  • 长缨在手

    长缨在手

    秦时明月汉时关滚滚黄河蓝蓝的天壮士铁马将军剑旌旗半卷出长安......女儿柔肠男儿胆,滔滔热血汉衣冠!
  • 铁血骠骑

    铁血骠骑

    40年2月,现代军官穿越,成为满洲国吉林省一普通村民,称为马迁安。此刻正逢中国抗战艰苦时期,亦即东北抗联惨遭倾覆之时。怀有朴素爱国情感的马迁安义无反顾投入到这场伟大的反侵略战争洪流中,从一名普通抗联士兵直至共和国元勋。主人公穿插来往于东北边境抗联驻地与中国内地,在率领抗联战士们打击东北关东军的同时,也有时会在东北局势处于僵持对峙阶段时出现在延安、长江以南、东南亚,运用超前知识为祖国建立功勋。
  • 大明枭臣

    大明枭臣

    他与皇帝生死之交,兄弟相称。他扫灭群雄,收拾旧山河。他出将入相,权倾天下。他逼宫让位,废立皇帝。当朝枭臣,旷世名臣,毁誉随它去!创建国朝崭新制度,奠定万世强盛基业!QQ群517747522
  • 雪酿

    雪酿

    前世..已经将那份唯一的爱深埋心底的剑修像往常一样去找青楼红牌殷玫艳,但是却与真爱伊素雪重逢。还来不及再续前缘,素雪就死在玫艳嫉妒的毒酒下。剑修念及三年来的恩情,无法对玫艳痛下杀手。今生世修面对着人人称羡的女友,心里却有说不出的惆怅。明知道自己该爱她,她也爱他,但是为什么心灵的最深处却像少了一角,时时觉得空落。
热门推荐
  • 宝瞳

    宝瞳

    一个来自贫困山区的青年,靠着从老家木匠身上学的一点雕刻技艺,在灯红酒绿的大都市里艰难求生,也许出身平凡的他一生也不过如此。但是,一颗意外得来的佛祖舍利却改变的他的命运。风格多变的中外名画,美轮美奂的陶瓷,古朴大气的青铜器,跌宕起伏纷至沓来。海底沉船、孙殿英藏宝、太平天国宝藏、印度神庙宝藏、亚马逊森林黄金城诸多宝藏经他之手一一现世。从此,他的生活就此改变。书友群:397、452、130微信公众号:东人第一军
  • 他说,做我女神可好

    他说,做我女神可好

    七年前。他拿着心中女神的照片看得出神,她讽刺轻笑:“叶慕寒,你天天这么看有意思么,有本事把人家追到手啊。”他冰冷出声:“多管闲事。”后来,他的女神被人追走了,她陪他喝酒。他却将她压在身下,笑得魅惑:“做我女神可好?”他的眸中明显闪着不同于平常的暗光,她却依旧沉沦了下去。一夜疯狂,他销声匿迹,无影无踪;她怀孕,被学校开除。七年后。他是G市最有权势的男人,而她只是一家公司的小小职员。一个小男孩抱着他的手,指着她问:“爸爸,她是谁,怎么跟妈妈长得有点像?”他没有回答,只是看着她,灼热的视线让她的心跳乱了节拍:“或许,我应该叫你一声婶婶。”
  • 接阴婆

    接阴婆

    姥姥说,我一出生,就比别的孩子少一口阳气,为了这口奇怪的气,我不得不继承姥姥的衣钵,成为一名‘接阴婆’。接阴婆这行,尊顺天圣母陈靖姑为祖师,专职为孕妇接生,有‘接阴’‘还阳’‘走蛟’‘下剪’四大绝活。小则安胎顺产,母子平安;大则剪断因果,让大人造的孽不降罪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大槐树下镇压的女鬼,莲花池里藏着的河童,乱坟岗中的鬼流产……乡村里的邪事怪事每天都在发生,祖传阴阳剪在手,一剪定生死!皮影杀人的影子门,赶尸为生的赶尸门,男女双修的丹鼎门,吃婴儿延长寿命的羽化门……
  • 一个来自唐朝的保镖

    一个来自唐朝的保镖

    赵逸是一个唐朝的帅哥,在一次练功的时候意外走火入魔,居然穿越来到现代。进入现代化的大都市,他居然很快的融入了进来,意外救助了一个富豪,得到富豪的器重让他贴身保护自己的女儿。当赵逸看到需要保护的大小姐的时候,他震惊了,因为需要保护的大小姐真的是倾国倾城,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去描述她一点不为过。在一身非凡的武功与相貌之下,开始了他的泡妞生活……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宫女女配求欢乐

    宫女女配求欢乐

    人生总是有意外,通过书楼一朝穿越小说中。温婉觉得这样的人生太喜感了,首先面对的是爬床。这是一个穿成配角的宫女,在宫中奋斗不息,抓紧一切机会,娱乐人生的故事。
  • 富豪三千金

    富豪三千金

    白芷柔、白芷梅、白芷凌是一对孪生三胞胎:白芷柔最小,白芷梅是老二,白芷凌是老大。白芷梅和白芷凌因为是同卵双生的关系,所以性格、爱好都一模一样,两个人经常是争吵不断,只有白芷柔温文尔雅,外柔内刚在学校里深受黄榆槽喜欢,又善解人意。但是黄榆槽却忘记不了旧情,对夏明艳由爱转恨,从此不再提爱情,但是不知不觉爱上了白芷柔,但是不敢表白……当两个人处于热恋的时候,夏明艳突然出来要求黄榆槽的原谅,这段恋情不再太平......
  • 苍穹魔仙录

    苍穹魔仙录

    一个陨落的天才,在无名老人的辅助下,渐渐走向巅峰,在他心中坚信着一句话:没有绝对的废物,只有不努力的垃圾!最终融仙之冰源,炼魔之火种。携仙魔之血,战苍穹之巅。世间无绝对,冰火九重天。
  • 琉言·第一条

    琉言·第一条

    《琉言·第一条》由畅销作者琉玄与资深摄影师设计师Fredie.L合作完成,其中收录了琉玄在2010年至2014年之间,发表过的和未曾发表过的散文,以及片段式的网络日志,对童年,对朋友,对爱情,对生活,对欲望进行了真实而又戳心的解读。Fredie.L精心选取和采用的图片在本书中延续了他一贯沉静而富有艺术性的风格,用全新的视角为读者诠释出生活中不易觉察的静谧与美。
  • 毒皇后:误惹风流夫君

    毒皇后:误惹风流夫君

    烈国史书上记载,左相之女贺绮岚,生得芙蓉姿,伤残身。却智谋过人,城府深深。巧施妙计,沧澜倾,暗中献计破奇阵,桓国灭。江山一统,功过半。一朝入得君王侧,六宫粉黛无颜色。却也被史官批注,贺皇后此人智谋超群,城府深深,手段毒辣狠绝,因此朝野上下,称呼其为毒皇后。此称呼从此青史留名,流芳百世!前世里,她是年仅二十六岁的心理学和经济学双博士,她天纵奇才,惹得天怒人怨!怎料天妒奇才,在她最年轻貌美的年华,死于空难!一朝穿越为大烈国相府,最得宠的千金二小姐,却得了个芙蓉貌,伤残身。至孝之女,得到太后的怜爱,在及笄之年,将其接入宫中,本想让其安度余生。怎料想,接来个原子弹,宫娥嫔妃各个被炸得体无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