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7300000110

第110章 鲲鹏号

第二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七月份的季节,太阳发射出足以刺瞎人眼的强烈光线,洒在人身上,让人浑身上下都不断地咕嘟咕嘟地往外冒汗,好像是羊肉串放在炭火上炙烤而不断冒油一样。身在流球鸡笼,这个时节,更是一年当中极为酷热的时节。就算呆在树阴底下,什么也不动,也会浑身不停在出汗。

不过,今天也许老天可怜吧,从海面上不断地有一阵阵地风吹过来,从而不断地把大量地热量带走,才使得整个鸡笼不那么难以忍受地晒死人。

不过今天虽然很热,那个鸡笼码头却很热闹。原来在程度节自从把那个船场七成的股份卖给了张旭之后,知耻而后勇,开始努力工作。特别是船场被张旭和蒲开宗一齐决定迁到流鸡笼之后,无意间彻底地断绝了程度节和赌场及那些赌友们之间的联系,使得他专心把精力投入船场管理和造船当中。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已经造出了六艘的飞剪式软帆船。前三艘载重量都是二百料,作为练手用的,后面则有一艘四百料,一艘六百料。而最新下水的这艘船只,载重量直接跳到了一千料。

要说这程度节对造船行业自小浸淫的造诣,那可真不是盖的。原来他那个船场在泉州只能算是一个中等偏下的小船场。过去一向只能造几百料的船只,主要船只类型也以福船为主。

而中国造船业发展至南宋时候,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和先进。沿海地区遍布官营造船场和许多大型私营造船场。很多船场都已经可以造出二千料以上的中型船只了。甚至有些大型船场能够造出五千料的大海船。

据记载, 宋代所造一般的海船叫“客舟”,“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可载二千斛粟”,“每舟篙师水手可六十人”。内部有独特的水密舱构造。客舟分三个舱:前一舱底作为炉灶与安放水柜之用。中舱分为四室。后舱高一丈余,四壁有窗户。“上施栏楯[shǔn吮](即栏杆),采绘华焕而用帘幕增饰,使者官属各以阶序分居之。上有竹篷,平日积叠,遇雨则铺盖周密。”(《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派使臣安焘、陈睦往聘高丽,曾命人在明州建两艘大海舶,第一艘赐名“凌虚致远安济神舟”,第二艘赐名“灵飞顺济神舟”,这两艘 “神舟”就比“客舟”更大得多了。自浙江定海出洋到达高丽,高丽人从没见过这样的神舟,“欢呼出迎”。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再次派使臣去高丽,又在明州建造两艘巨型海舶,据史载,它们“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鹢首,屈服蛟螭”。到达高丽后,高丽人民“倾城耸观”、“欢呼嘉叹”。“神舟”大者可达五千料(一料等于一石)、五六百人的运载量,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也可载二三百人。也有记载说徽宗宣和五年造的两艘神舟,载重量已经达到了一万料,甚至于两万料的水平,这在那个时代,几乎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巅峰。

由于上万料的大海船,对木制帆船来说,难度实在是太高了。尤其是这些木板之间的拼接,还要用卯榫技术,难度更是呈几何系数增加。中国自古就有卯榫技术,而在汉武帝时实行盐铁专卖政策之后,铁料价格不断地高涨,此后所有的木制产品里面都不再用铁钉,而是用卯榫。就算是造船这种超大型的木制产品,也都用卯榫。想想要用卯榫技术,去拼接成一艘上万料的木制大船,哪怕是技术最为卓越的木匠,都要崩溃。此后再无记载有超过一万料的大海船出现。但是宋朝一些大型的,技术尖端的船场,造船能力已经稳定维持在了五千料左右。一些中型的造船场技术能力也稳定维持在两千料左右。

和广东以及浙江比,福建因为船用木材丰富,在南宋时,造船业一直领先全国,技术自然也先进得多。和福建路其他的造船场相比,程度节那个船场只能算是一个小船场,现在这个小船场在接收了蒲开宗的阿拉伯的一些工匠之后,虽然仍受困于员工还是严重不足的困扰,但是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里,还是把这一种新式船型突破到了一千料。这船要是放在后世按吨位来算的话,那就是一百二十吨的排水量。

其实,当初张旭提供的飞剪船草图,由于张旭画得实在太不专业了,程度节和手下工匠们以及那些阿拉伯工匠们,都没能看懂。最后,记住了张旭的一个要求:快。再知道这船要大长宽比例,要用软帆。然后程度节和手下工匠们,根据那个快字要求和那两点特点,重新设计画出了这种船只的设计图。最后张旭看了之后,说了一句:“这个还是你们专业务的人士来做吧。”就彻底的放手了。

工业革命之前,技术还停留在经验沉淀阶段,就经验而论,华夏的造船业不比欧洲差,在大航海之前,更是遥遥领先于全球。在这个十三世纪初的宋代,船匠们在诸如流体力学、船舶结构学等等领域积累下来的经验,可以把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船匠甩出十条街。

所以张旭看到的船图,跟后世的飞剪船差不了太多,大长宽比、深弧底、低干舷、平甲板,以及刀锋船首。这种船型华夏少见,但不是没有。在三国赤壁之战时,东吴水军当中的朦冲,就是这一类船只,当时主要用于水面战场冲锋,是一种水师辅助性船只。到北宋时,民间已经造出海鳅船这一类型,用于当时的快递公司,急脚递快递业务,以灵活快速闻名,但只是小众船只,没有成为主流船型,也没造过这么大号的。

需求决定技术方向,张旭提出的“快”,恰恰不是华夏船业千百年来的主体需求,甚至欧洲也不是。只到了洲际航海时代,才对这“快”字提出了特别要求,而飞剪船更是要靠“快”来赢取利润。

可靠着对海洋和船舶的基础认识,程度节和手下的船匠们在海鳅船的基础上,设计出这船型,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这不是飞剪船,这叫……还是叫飞剪船吧。”

张旭给这船型还是取了这个名字,至于他这船跟原来历史上的飞剪船还是有差别,比如还没有空心船首,船帆也没有那么复杂,因为张旭还面临一个难题,有船没人,为了不让操纵太过复杂,只能省掉一些高精尖技术。所以这船顺风满帆也就能跑十四五节,只比同时代华夏海船快两倍多一点。跟普遍十五六节,甚至特殊情况下能跑二十节的飞剪船相比,还是有差距。不过,谁叫他最先把这种船只给造出来呢?至于以后真正的飞剪船出来该叫什么?那就不关他张旭的屁事了。

现在经过六次地生产,技术终于成熟定型了。除开去年那三艘试验性的,只有二百料排水量的船只外,后面的三船上还都装备了火炮。那艘四百料的船只和六百料的,在船身两侧都装了两门固定火炮,而这艘一千料的新船,则在两则各装了两门火炮,总共四门火炮了。接下来,张旭下令船场向二千料,八门火炮的规模冲锋。当然,需要时,那三艘二百料的小船,也可以在船头增加一门火炮的。不过,那么小的船只,装上后座力那么大的火炮,让鸡笼水手很缺乏安全感,所以都不装了,就当作联络快船使用了。

自从去年第一艘试验性的飞剪船下,鸡笼这边就选了一批青年,在秦大胡子的带领下,在鸡笼附近海上,进行操作作这种新式软帆船操作的学习和训练。现在算是略有成就了,又有了六艘飞剪船了,两位执政官和元老院都同意正式组建海军,驶出远洋深入海进行训练。

现在的海军仍然是秦大胡子任海军统领,负责战场指挥和领导,张旭任军师,负责一些文职和军纪之类的工作,徐无双任参谋长,提供出谋划策。张志远任最大的那艘旗舰船长,上面有水手一百余人。原本徐无双手下的一个头目何天阳,任那艘六百料的船长,张志远原来在泉州的一个同级袍泽,贾南柯任那艘四百料的船长。另外三艘二百料的小船船长,则都交给原来就跟随秦大胡子跑船的秦姓小伙水手。在从泉州水师手里缴获的大批船只中,拨出一大一中两艘福船,充作后勤辅助船只。正式组成了一支有八艘船只的海军。不过,这只海军的两只辅助船只比起正式战船大上许多,让张旭看起来感觉很怪异。没办法,不想用那些跑得慢的船只作为战船,目前只好这样了。至于那些缴获的其他船只,则打算全部改成商船或者武装商船。

其实就以海上作战水平而论,张志远才是最为合适的海军统领,但是所有的人,对他都还不放心,就只好让他来任旗舰的船长了。这么安排,以后真的碰上了什么大海战,他有什么好意见,也可以向秦大胡子提出,甚至可以暂时接过指挥权限。

这些安排完了,张旭提出让每艘船的船长,给自己的船只起一个名字,以后就以名字称呼船。结果,报上来的名字,差点让张旭笑喷了,只见那何天阳报上来的名字,叫做鲨鱼号,贾南柯报上来的名字,叫做剑鱼号,而另外三艘二百料的小船,报上来的分别是黄鱼号,鲳鱼号,带鱼号,这是海洋鱼类博物馆呢?

张旭看着这些名字,哈哈大笑。不过转念一想,反正就是一个名字,只要能打胜,就算是叫做苍蝇蚊子臭虫也一样威风凛凛,比如后世美国的航母大黄蜂号;要是打不了胜仗,再威风的名字也没有用,比如晚清的北洋舰队。于是说道:“既然你们都取做鱼名,我也是取一个鱼名。这艘旗舰就叫做鲲鹏号好了。”

其他人说道:“这旗舰的船长是张志远,应该他来取名吧?”

张志远笑道:“这无所谓了。鲲鹏这个名字挺好,这用这个好了。”

同类推荐
  • 左宗棠家训

    左宗棠家训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更应注重家庭的道德教诲。晚清名臣家训系列丛书,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关于“家训”的内容摘录出来,并运用他们本人修身、齐家、求学、处世、交友等具体事例,将他们教导兄弟子侄成长的高妙策略,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有机结合,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出来。从而传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家教传统,使之有益于现代家庭。
  • 上海职业妇女口述史:1949年以前就业的群体

    上海职业妇女口述史:1949年以前就业的群体

    在传统社会中,妇女成为失声的群体,口述史研究是近年兴起的新方法之一。本书作者对十九位解放前后有过工作经历的上海职业女性进行访谈,记录她们的个人职业生涯与婚姻家庭生活,了解她们在两个时代中所发生的变化,同时探索时代、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书中收录的采访对象,职业颇具代表性,既有曾从事地下工作的老革命家,也有普通工人;既有教师、护士和会计,亦有小商贩和家政工作者。上海曾是纺织大城,纺织女工更占相当大的比重,既有养成工又有童工,既有私营厂工人又有外资企业工人,还包括解放后著名的劳动模范。她们的叙述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为妇女史提供史料,更为上海工业史、上海社会史提供珍贵的旁证。
  • 幅员辽阔

    幅员辽阔

    不知为何,来到了全新的世界,有了全新的身体,但却与原来的世界没有历史联系,身逢战乱,看林凡如何在全新的生活中是升华自己,建立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
  • 伪宋

    伪宋

    背运的数学专家意外穿越时空,别人穿的都是开元康乾,他却好死不死落在宋末的女真窝里。别人回去驱除胡虏反金复宋,他却莫名其妙变成渤海人给大金当起雇佣兵。别人为功名利禄不惜负却天下人,他却站在家国民族的十字路口迷惘徘徊。他重情,却得不到情;他重义,却被人指为不义。倒霉的主角偏偏好运连连,灭大辽,擒天祚,攻北宋,俘太子,一步步登上权力顶峰。在力与欲之间他会不会迷失自我?是甘为异姓马前卒,还是慷慨弹剑许家国?命运把他抛到历史的风口浪尖,他又如何对待命运?
  •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借古喻今(下)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借古喻今(下)

    毛泽东在文章和谈话中常常引用一些典故和成语。他学习古人的长处,又不受古人的局限,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语言风格。本书对毛泽东著作中引用名句典故的情况进行了了阐释和剖析,使读者领略到伟人博古通今的文化内涵和人格风采。
热门推荐
  • 傍上皇亲贵族:懒妾

    傍上皇亲贵族:懒妾

    凤家十一小姐凤睐沉睡了五年之久,居然醒来了。听说她是妓女所生,公然出轨,听说她攀龙附凤,勾搭皇亲贵族,听说她被捉奸在床,听说她嗜睡成性,懒惰无比,听说,居然就是个如此女子竟引得皇上王爷竞折腰,都为她神魂颠倒?
  • 饥饿的年代(原创经典作品)

    饥饿的年代(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逆乱道

    逆乱道

    世间无敌的时空之主陨落了!宝域最玄妙、最强大的道兵(时空之主的本命界宝)——时光沙漏莫名其妙地消失了!一时间,暗潮汹涌;众强纷纷出动手下,寻找时空之主的遗物和传承。就在这乱世中,在一片无人问津也无人敢光顾的海域——逆乱海(原界中心)的海底,时光沙漏静静地躺在这儿……时光沙漏内的世界里,一位勇敢的少年携得自世界中心——混元池里的奇遇,一次又一次地追寻古人的遗迹,他也逐渐揭开了这个世界背后的秘密……
  • 到了南半球一切都变了

    到了南半球一切都变了

    南半球的季节和北半球是相反的,我在南半球过完了冬天,回到国内又要继续过冬天,这恐怕是我人生中最长的一个冬天。但不管冬天多长,春天总归是要来的,就像不管旅行得多久,家总归是要回的一样。
  • 5~7岁孩子爱玩的趣味文字游戏(注音版)

    5~7岁孩子爱玩的趣味文字游戏(注音版)

    5~7岁是孩子智力和体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孩子各方面兴趣的最佳时期。本书写给5~7岁的小朋友,用游戏的方式培养孩子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每个游戏都充分考虑了孩子的接受能力,并配有精彩图画,帮助孩子开动小脑筋,学识字、学知识。
  • 战争艺术家

    战争艺术家

    时间排序,《战争艺术家》在前,《精灵王归来》在后,可以视作一个整体的故事。本书可以作为参考背景,讲述精灵王父辈的战争,以及少年精灵王的成长。
  • 太古重生诀

    太古重生诀

    踏入修炼之道,一为强身,二为守护,拥有强者之心,踏入世界巅峰。一个人,闯太古,乱秩序,一怒为红颜……制定规则是强者为了让游戏更加有趣,打破规则则需要莫大的勇气,为了生存,为了站在世界的最高巅,小山村出来的小子薛讷,单枪匹马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 赵怀德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赵怀德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古人的这句名言可以说是对中医世家这一学科特色的高度概括,同时也说明中医世家所传经验较之一般医家的经验来说弥加珍贵,而父子相传这种形式更具有中医特色,其中有不少真传,也是其他方式常常无法实现的,这种情况也从反面佐证了祖传世家经验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这套《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对以祖辈相传的中医世家宝贵经验进行系统性总结,就显得极为迫切而重要。
  • 致身录

    致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聊散文集

    无聊散文集

    多是无聊摘抄散文随笔,有可能有剧情,有事实,有虚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