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64200000002

第2章 导读 中国公学:近代大学的光荣与梦想(2)

政治派系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进入中国公学,当始于梁启超的接手。在此之前,中国公学由王敬芳出任校长,但其精力已逐渐转移到福中公司的运营上,常在北京,根本无暇顾及中国公学。这为政治上颇为失意的梁启超提供了休养生息的大好时机。

梁启超及其同道所属的研究系(前身为进步党),是民国政治中与国民党针锋相对、冲突不断的一支重要力量,最终不敌北洋政府与安福系的联手出击,在新国会中全面败北。

梁启超接掌中国公学的初衷,仍是视之为“文化运动、社会事业、政治运动之重要基本”,期冀有朝一日重新组党,在政治上东山再起。尽管梁启超素来主张新教育改革,但由于这一出发点的设定,一旦改革影响到政治的主张,便不惜将之牺牲。

对于这一点,应邀到中国公学主持中学部大局的舒新城异常清醒,他后来曾写道:“他们当初虽不曾明白说要把中国公学作为政团的干部,但在下意识中希望要把它作为政团的基础,当时不能免的。而任何出钱出力的人必得要干其适合本愿的事业,也是普遍的心理。若果这事业干到与本愿相违的时候,第一是撤换代理人,第二是停止不干,这也是最普遍的办法。”

在中国公学任内,舒新城始终保持着超然的态度,全力推进新教育运动,主张实施道尔顿制,在新学制及课程设置方面提出许多新举措,但最终未能获得校方的完全支持。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在梁启超、张东荪的操持下,中国公学顺利完成了由中学向大学升格的重任。这是中国公学从艰难草创走向事业重振的一个鲜明标志,也是研究系在中国公学立下的最大功绩。

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并于次年完成了政权形式上的统一。为进一步巩固政治地位,国民党党部大力推行党化教育,这与当时正在中国公学里推行民主、自由理念的胡适产生了极大的冲突。1929年发生的“人权论战”,更令这一矛盾公开化、政治化。但当时国民党势力并未强大到可以纵横捭阖的地步,因而与知识精英之间的冲突更像是互相叫板。

局势的变化,出现在胡适辞职离去之后。1930年5月,马君武接掌中国公学,依旧坚持教育独立的方针,与国民党党部势力保持着“不合作”的态度,力图为教育留下一块净土。

但此时校内各种势力派系林立,甚嚣尘上,纷纷扰扰,风潮不断,以致校董会束手无策,只能听凭国民党党部势力的全面介入,“成了一个党员吃饭机关”。这是中国公学历史上最令人痛心的时刻。

其后,中国公学执掌人几经更迭,从邵力子到潘公展,到樊仲云,到熊克武,到吴铁城,各方势力,轮番登场,却终究未能重续中国公学的辉煌。“一·二八”事变的日军炮火,更如雪上加霜,直接撕碎了中公人的复兴梦。

在二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除胡适掌校期间外,中国公学校内的风潮几乎从未断绝。各种利益群体、派系力量通过不同的途径,纷纷涌集到这个有着深厚革命传统的校园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上演着各自的大戏。主角与配角的轮换变更,便取决于其在政治舞台上的跌宕起伏。

当然,这种政治变迁的投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公学实行民主政治所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副产品”,但学校的主业毕竟是办学,学生的主业毕竟是读书,过多地介入政治,同样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而无暇在学术成就、人才培养等层面有更大作为。

中国公学虽然在革命史、教育史上颇具地位,但日后声名不彰,留下无限遗憾。这,或许就是历史的悖论吧!

近代大学的光荣与梦想

1914年,身在美国的胡适写下《非留学篇》一文,重新检讨晚清政府的留学政策:“政府不知振兴国内教育,而惟知派遣留学。其误也,在于不务本而逐末。”在这篇文章里,他明确提出要增设大学,以造新文明为目的。

大学,是近代知识分子共同体的渴盼。美国康奈尔大学英文老师亚丹先生曾问胡适:“中国有大学乎?”胡适无言以对。在当天的日记里,胡适不无悲愤地写道:“国无海军,不足耻也;国无陆军,不足耻也!国无大学,无公共藏书楼,无博物院,无美术馆,乃可耻耳。我国人其洗此耻哉!”

其实,当时国人已纷纷在为筹设各种性质的大学而努力。中国公学便是其中之一。按照早期创办人之一姚宏业的说法,中国公学瞄准的是“为中国第一等学堂,为世界第一等学堂”,所要努力超越的目标是美国的耶鲁大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等世界名校,“不然者,民气将永不伸,即学术将永不振,而中国亦将永无强盛之日”。

只不过,当梦想照进现实,依然充满无奈和辛酸。由于缺乏足够持续的财力支持,中国公学自诞生起便捉襟见肘,经常没米下锅。姚宏业甚至为此蹈江自尽,希望激发国人的关注,共同维持扶助中国公学。如此状况下,创设大学,自然只能是一种奢望。

此后数年,中国公学一直在时局动荡、经费匮乏、风潮迭起等各种乱象中艰难跋涉。1913年冬,早期三干事之一王敬芳因不忍见中国公学无端凋零,遂牵头复校,并邀集好友胡汝麟(字石青)成立福中公司,每年拿出两万元,作为中国公学的常款补助,使其得以勉强维持了一段时间。即便如此,仍只能先行恢复商科专门及中学,离大学还有一段距离。

直到梁启超接掌中国公学,经过种种努力,终于成功地将中国公学由中学“升格”为大学。这是中国公学从艰难草创走向事业振兴的一个重大转折。根据梁启超等人的设想,要把中国公学办成与北京大学、东南大学鼎足而立的第一流大学,且要造出“一种特别精神,特别色彩”。

这一时期,中国公学聘请了不少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知名学者,如俞颂华、李石岑、杨端六、郭梦良、马寅初、刘秉麟等人,皆是各领域名重一时的不二人选,使得中国公学逐渐在大学阵营里站稳脚跟,赢得了一定的声誉。

中国公学真正进入“黄金时代”,始于1928年4月胡适出任校长。在副校长杨亮功的全力辅佐下,胡适带领中国公学同人励精图治,自我革新,并继续倡导民主政治氛围的营造,学生人数由最初接手时的300余人,迅速增加到1300余人,为历年所未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胡适执掌时期,也是中国公学最出人才的时期。吴晗、罗尔纲、吴健雄、黎昔非等一批日后颇有盛名的年轻人,在吴淞江边的这所学校里接触到了梦想中的“自由天堂”。

耐人寻味的是,中国公学自诞生以来,风潮便从未断绝,唯独在胡适执掌期间“学生增至三倍,不曾罢一天的课”。

胡适对于中国公学最大的贡献,是还原了大学的本来面目:坚持学术和思想的独立与自由。据学生罗尔纲回忆,胡适时期的中国公学不挂国民党旗,星期四上午不做国民党纪念周,“学校广场走道旁,竖有许多木牌,给学生贴壁报用。那些壁报,有无党无派的,有国民党员的,有左派的,有国家主义的。胡适一视同仁,任由学生各抒己见”。

后来发生“人权论战”,其实不过是这种大学精神的具象呈现。在与政治力量的角逐中,胡适始终保持着知识分子的理性、平和与独立,宁可牺牲一己的私利,不愿放弃内心的坚守与信念。

正因为此,在中国公学遭日军炮火焚毁之后,尽管胡适一直不太赞成校友们的复校努力,但无论身在何方,无论人在何时,总是不忘强调一点:“我们目前应做的工作,是发扬中国公学的历史价值,确定我们母校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

斯人已远,余音绕梁。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公学的诞生与衰亡,有如昙花一现,关于公学的那些事、那些人、那些过往,却沉淀在岁月的记忆里,永远闪耀着炫目的辉光。

中国公学的命运,其实就是那个时代的生动写照。这里,寄寓着一座大学的梦想,寄寓着一群学人的梦想,历久而弥新,从未改变。

章玉政

2013年12月

同类推荐
  • 独山子文史(第九辑)

    独山子文史(第九辑)

    本书见证了石油人在石油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在重重困难面前,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顽强精神。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对新疆石油工业的发展起了萌芽、先驱、基础、基地和摇篮的作用。这些在书稿中真诚、详细、专业、实事求是地一一记载。有较强的史料价值。
  • 赢得课堂精彩:教师的天职

    赢得课堂精彩:教师的天职

    本书是继《课堂教学的八大铁律》之后,又一本研讨课堂教学秩序的书稿。在这一本书中编者们探讨课堂教学内涵性的一些东西,着手研讨教师素养的提高,内容包括:赢在课堂对话——塑造“我的”亲和力;赢在课堂管理——提高“我的”执行力;赢在课堂提升——发展“我的”影响力;赢在课堂整合——抓好“我的”细节力等。
  •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08—2009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08—2009

    本书是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们的科研成果汇集,还包括该院主持的两次研讨会的部分论文。本思政理论辑刊收录的文章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三个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师,这些文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有思想、有内容、有深度,值得一读。对于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学生,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
  • 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金羊毛的寻找者

    金羊毛的寻找者

    本书收集了78篇研究人类学这一课题的文章,且内容都只涉及我国本土民俗文化,如《论生态民俗链——中国生态民俗学的构想》、《茶艺美学论》、《论镇物与祥物》、《广西民间故事〈金仲和阿翘〉的采录与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都是基于注重基层群众的实践活动而辛苦获得,因此,不似其他有些研究课题,书斋气十足。
热门推荐
  • 魔逆乾坤

    魔逆乾坤

    奇遇少年一步步的踏上异界征程,凭借着他那坚韧不拔的品质,客服重重困难,打到了所有阻挡在他前方的敌人,最终成为神一样的存在,他就是要成为神的男人,热血,战斗,不放弃,不服输。踏异界征程、附魔神之体、征万载千秋。被仇恨充满心智的热血少年踏上不归途,书写不一样的精彩。
  • 我爱的少年叫易烊千玺i

    我爱的少年叫易烊千玺i

    她费劲一切准备考上他的那个学校,而却考上了别的学校,令她开心的事,他转到了她在的那所学校,和她成了同学……而最后…他真的不属于她了吗?
  • 杀手逆缘

    杀手逆缘

    她,杀手界的王,所有人都死在她手下。而她废柴一个,冷血的她该如何逆袭?
  • 重生之贵女要翻天

    重生之贵女要翻天

    她拥有亿万身家、风华绝代,却因意外撞破未婚夫的奸情惨死,意外重生从凤凰变成麻雀,还好有个脑残的死党!没钱?没关系,她有神秘空间。养养鱼、种种菜,发家致富不是梦!别扭的帅哥医生,她觉得很对味。看她小女子如何搞定。渣男找上门?她钱多多,情多多,花心男人都滚开。
  • 喜欢紫色的女人

    喜欢紫色的女人

    紫色是庄重典雅的颜色,它是七色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中最后的一道色彩,默默无闻的配合着其他颜色发挥着整体的功能,不炫耀,不夺目,甘当配角。肖家姐妹俩是不同职业和年龄的现代女性,在网络上和现实之中演绎着她们情感深处的真情。然而,来到网络上的人们并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中的“残酷意境”,网络不是世外桃源……
  • 中国基层政权建设概论

    中国基层政权建设概论

    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基本内容的村民自治,已成为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提高农村治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完善居民自治,推进基层社会民主;加强社区管理,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拓展社区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搞好社区治安,促进社会稳定;切实繁荣社区文化,促进社会进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久爱不离,帝少的深情陷阱

    久爱不离,帝少的深情陷阱

    【已经完结,放心阅读】他的温柔,是为她精心制作的牢笼……初遇那天她拼命奔跑只为逃离身后无尽的狼窝,却没想到会落入更深处的虎穴!那天之后,她再也逃不出他织出的网,一步迈进,从此便是他的小妻子。******怀孕三月,满心欢喜的想要告知他。却看到大街上播出豪门婚姻的讯息,那巨型屏幕上他一身正装笑的开心,身边站得却是她刚刚相认没多久的姐姐!那一刻好刺眼……当她拼尽所有,告知她怀了他的孩子时。他只是神色淡淡,毫不惊讶。“打掉它,不久我就会和你姐姐订婚我不想有差错。”挣扎的她停住了哭喊,只是坐在地上冷冷的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一次意外却又让他们三人紧紧相连……歹徒的刀冰冷的贴着她和她姐姐的脖子,让站在对面的他只能选择一个……当选择两难时,一双无形的手推她入水,那尖锐的刀扎入心脏!又是谁在崖边哭的撕心裂肺?当真相一层一层的剥离,他们该何去何从……
  • 再续天龙

    再续天龙

    余秋,一个平凡的名字,却偶然成为楚家大小姐的贴身保镖进入他梦寐以求的游戏当中。且看他如何在这传统武侠游戏中叱咤江湖!新书《再续天龙》扬帆起航!
  • 冷少情深:独宠复仇甜心

    冷少情深:独宠复仇甜心

    她是落魄的私生女,她和他相遇在破落的街头,那时,她想,我的大英雄会脚踏七彩祥云,身披黄金战甲朝我走来。而他恰恰符合她的全部妄想,一步一步的朝她展开双臂。他希望她作绕树而生的藤蔓,向树而生。可她不要,她要与他比肩而立,并驾齐驱。她期待向往的爱情那么美好,却被终有一天被他亲手扼杀,夜色深沉,酒醉迷离,她怀着仇恨终于爬上了他的床。
  • 绝世十弟子

    绝世十弟子

    天下动乱,时势造英雄,强者辈出,万族林立。问世间谁能登临巅峰,谁能主沉浮?绝世十人,自那红尘中历练而出,一切拉开序幕。。。。